《祭十二郎文》教案课时一二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83097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祭十二郎文》教案课时一二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祭十二郎文》教案课时一二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祭十二郎文》教案课时一二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祭十二郎文》教案课时一二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祭十二郎文》教案课时一二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祭十二郎文》教案课时一二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docx

《《祭十二郎文》教案课时一二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祭十二郎文》教案课时一二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祭十二郎文》教案课时一二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docx

《祭十二郎文》教案课时一二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祭十二郎文》教案(课时一、二)(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积累和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能够翻译全文。

2.学习通过对日常琐事的记叙,表达对亡人的痛惜和怀念之情的写法。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

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韩愈3岁丧父,由兄嫂抚养成人。

德宗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任节度推官,其后任监察御史、阳山令等职。

宪宗即位,为国子博士。

后又历官至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有功,升任刑部侍郎。

元和十四年(819),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洲刺史。

移袁州。

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吏部侍郎等显职。

卒于长安,

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

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

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

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

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二、作品介绍

《祭十二郎文》,写于贞元十九年,文章的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子韩老成(大哥韩会之子),“八仙”中著名的韩湘子即是老成之长子。

十二郎与韩愈两人自幼相守,由长嫂郑氏抚养成人,共历患难,因此感情特别深厚,但是长大之后,韩愈本人在外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

孟郊告知韩老成六月二日已逝,但韩愈又疑问六月二十二日老成还在写信,种种的疑点让韩愈悲从中来。

韩愈在文中提到自己的衰老“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南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引用安子顺之说:

“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

本文收入《古文观止》,其评论说:

“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

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明代茅坤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三、基础巩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治丧(sàng)及长(zhǎng)不省(xǐng)所怙(hù)兄殁(mò)

归取其孥(nú)丞相薨(hōng)佐戎(róng)徐州遽(jù)去

万乘(shèng)殒(yùn)其生窆(biǎn)不临其穴尚飨(xiāng)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乃,才衔,怀着具,准备,备办灵,灵位

(2)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省,知道;怙,依靠

(3)既又与汝就食江南既,不久,后来;就食,谋生

(4)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止,留居孥,妻子儿女的统称

(5)汝不果来果,成为事实,实现

(6)是年,吾佐戎徐州佐戎,辅佐军务

(7)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遽,急,突然

(8)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公卿,公卿和宰相辍,停止,离开

(9)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戚,忧伤

(10)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嗣,继承人

(11)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克,能够蒙,蒙受泽,恩泽

(12)汝之纯明宜业宜家者宜,应该

(13)汝之子始十岁始,才

(14)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冀,希望

(15)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比,近来剧,疼痛剧烈

(16)抑别有疾而至斯乎?

抑,还是,或者

(17)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吊,抚慰

(18)如不能守待终丧,则遂取以来遂,立即

(19)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凭,临窆,葬时下棺入穴

(20)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尤,怨恨

(21)曷其有极曷,何极,尽头

(22)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幸,希望

(23)尚飨希望鬼神享用祭品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文言句式

(1)莫如西归名-状,向西

(2)吾少孤名-动,成为孤儿

(3)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动,继承……的家业

(4)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使动用法,使……夭折

(5)将成家而致汝使……到来

(6)长吾女与汝女使……长

(7)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形-动,长久居住

(8)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形-动,保全

(9)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动-名,祭奠时的用品

(10)惟兄嫂是依宾语前置

(11)何为而在吾侧也宾语前置

(12)其信然邪?

其梦耶?

其传之非其真邪固定句式是……还是……

(13)吾佐董丞相幕于汴州介词短语后置

四、过关检测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

A.汴州biàn殒其生yǔn不省所怙ɡū遽去吾jù

B.万乘chénɡ夭其嗣sì曷其有极hé窆不临其穴biǎn

C.辍汝chuò取其孥nú尚飨sūn兄殁南方mò

D.奴婢bì丞相薨hōnɡ汝来省吾xǐnɡ少而强者qiánɡ

注:

怙:

音hù;乘:

音shènɡ;飨:

音xiǎnɡ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C)

A.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B.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C.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D.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注:

A,羞-馐;B,世-逝;D,敛-殓

3.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D)

例:

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沛公安在

C.古之人不余欺也D.石之铿然有声者

注:

D是定语后置句,例句和其他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

4.句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D)

A.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B.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C.其传之非其真邪?

D.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

注:

前三项均是助词,属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

5.翻译句子

(1)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我幼年丧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好靠哥嫂抚养。

(2)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我想,你跟我在东边的汴州、徐州,也是客居,不可能久住;从长远考虑,还不如我回到西边去,等在那里安下家再接你来。

(3)呜呼!

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谁能料到你竟突然离我而死呢?

当初,我和你都年轻,总以为虽然暂时分别,终究会长久在一起的。

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4)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假如真的知道会这样,即使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5)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逝。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想起各位父兄,都在健康强壮的盛年早早去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还能长活在世上吗?

我不能离开(职守),你又不肯来,恐怕我早晚一死,你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忧伤。

(6)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

未可以为信也。

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后了呢?

你(那么)纯正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

难道年轻强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却应活在世上吗?

实在不敢把它当作真的啊!

(7)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

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这正是所谓苍天确实难以揣测,而神意实在难以知道了!

也就是所谓天理不可推求,而寿命的长短无法预知啊!

(8)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

他们有粮食能够守丧到丧期终了,就等到丧期结束后再把他们接来;如果不能守到丧期终了,我就马上接来。

(9)呜呼!

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唉,你患病我不知道时间,你去世我不知道日子,活着的时候不能住在一起互相照顾,死的时候没有抚尸痛哭,入殓时没在棺前守灵,下棺入葬时又没有亲临你的墓穴。

(10)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彼苍者天,曷其有极!

你活着的时候不能和我形影相依,死后魂灵也不在我的梦中显现,这都是我造成的灾难,又能抱怨谁呢?

天哪,(我的悲痛)哪里有尽头呢?

五、课文研讨

1.本文把对十二郎的沉痛悼念之情和琐碎的家事诉说交织在一起,有现在的事,有往昔的事,有未来的事,有猜想的事。

从表面看,记叙内容非常庞杂,没有线索,实际上是散而不乱。

试从作者的请按和思绪发展方面梳理文章的脉络,给这篇祭文的主体部分(去掉首尾两段)划分层次,概括其内容。

参考答案:

主体部分(第2-11段)共10段。

第2、3段为第一层次,主要是回顾自己和十二郎的身世和往日的聚散情况;第4-9段为第二层次,主要是表达在自己在得到十二郎的死讯后的痛苦心情;第10-11段为第三层次,主要是交代十二郎后事的安排,再次祭奠亡灵。

看似散乱,实则气脉不断,一种骨肉至情充塞全文,贯穿其中。

2.文章第5段,一共用了3个“邪”字,3个“乎”字,4和“也”字,5个“矣”字。

除按摩他们的用法,说说它们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

3个“邪”字表现了作者乍听到噩耗时的分外意外、震惊,以至怀疑消息的可靠性的心理状态。

3个“乎”字的反问句强化了质疑的语气。

作者不相信神灵不明,上天无道

4和“也”字中前三个“也”带动了三个判断句,强调了信息的不可信,但最后一个“也”字却把语气由不能相信转换到不得不相信上来,自己身边的书信切实证明了十二郎的四是肯定无疑的,她只能去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了。

5个“矣”字表达的是肯定、无奈的语气。

句句紧扣前面的追问,自己最不想看到的结果却得到了现实无情的印证。

这一系列语气助词的运用强化了这一段感情发展变化的节奏,也准确抒发了作者强烈的不愿相信、不能相信却又不得不相信的失去亲人的悲痛感情。

祭十二郎文(课时2)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习题强化对本课文言知识的掌握。

2.学习中国古代散文的鉴赏方法。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D)

A、请归取其孥(nú)形单影只(zhī)不省(xǐng)所怙(hù)

B、乃能衔(xián)哀致诚虽万乘(shèng)之公相丞相薨(hōng)

C、其余奴婢(bì)呜呼哀哉!

尚飨(xiǎng)中年兄殁(mò)南方

D、并令守汝丧(sàng)闻汝丧(sàng)之七日吾不以一日辍(chuò)汝而就也

注:

“丧”应读sāng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A)

A、比(等到)得软脚病辍汝而就(接近)敛不凭(凭借)其棺

B、不省所怙(依靠)遽(突然)去吾而殁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乎

C、其又何尤(怨恨)抱无涯之戚(忧伤)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D、远具(准备)时羞止(停止)一岁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

注:

A项“比”解释为“近来”,“就”解释为“就职上任”,“凭”解释为“临”;B项“应”解释为“应付”;D项“止”解释为“住”,“既”解释为“不久”“后来”。

3、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A、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B、请归取其孥还必相迎取

C、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

D、强者夭而病者全乎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注:

A项分别解释为“视力”和“比较”,B项都解释为“迎取”,C项分别解释为“回家”和“女子出嫁”,D项分别解释为“保全”和“完整”。

4、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

A、不省所怙吾往河阳省坟墓

B、将成家而致汝衔哀致诚

C、汝之子始十岁始速祸焉

D、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注:

A项分别解释为“知道”和“探望”,B项分别解释为“使……来”和“表达”,C项都解释为“才”,D项分别解释为“穷尽”和“处境困难”。

5、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C)

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⑦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⑨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⑩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⑨/⑩B、②⑦/①⑤/③⑥/⑧/⑨/④⑩

C、①⑦/②⑧/③⑤/⑥/⑨/④⑩D、①⑧/②⑥/③⑤⑨/⑦/④⑩

注:

c项分别为指示代词“那、那些”;人称代词“你的”;副词,表反问语气;假如;副词,表揣测语气;人称代词“他、他们”。

6、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③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

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

⑤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

⑥将成家而致汝。

A、②③⑤B、①③④C、②③⑥D、④⑤⑥

注:

A项中的“而”均表示转折关系。

7、下列各组句中均有“以”,其意义和用法完全不同的一项是(D)

A、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如不能守以终丧

B、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使者妄称以应之乎

C、以求升斗之禄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D、则遂取以来汝殁以六月二日

注:

A均表目的,来……。

BC均表目的,来……。

8、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B)

A、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B、将成家而致汝

C、去今之墓而葬焉D、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注:

“致”为使动用法,其余都是名词作动词。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双音节词,其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C)

A、几何不从汝而死也B、又可冀其成立邪

C、教吾子与汝子……如此而已D、未可以为信也

注:

A、古义为“多少”,今义为“几何学的简称”。

B、古义为成人自立、成长立业。

今,开始存在或有根据C、古今都是“像这样”D、古义为“能够认为”,今义为“能够”。

10、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A)

A、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你叔父超过了七天,才得到你丧亡的消息,于是就怀悲哀之情向你表达祭奠的诚意。

B、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继承先人的后代,在孙子辈中只有你,在儿子辈中只有我。

C、呜呼!

其信然邪?

其梦邪?

其传之者非其真邪?

--唉!

难道是真的这样吗?

还是在做梦呢?

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

D、呜呼!

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

其不知也邪?

--唉!

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注:

“愈”指韩愈自称,并非“超过”。

1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B、E)

A、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故“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中的“季父”是韩老成的四叔。

B、古代礼俗称幼年丧父为独,老而无夫为寡,老而无子为孤,老而无妻为鳏。

C、祭文是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侄儿韩老成而作,其感情深挚,凄恻动人,与清代袁枚的《祭妹文》并举。

D、本文虽记叙的是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但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字字是泪,后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唱”。

E、韩愈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创始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其他几位散文家是:

柳宗元、王安石、范仲淹、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注:

B项中“独”与“孤”应互换,E项中的“范仲淹”应为“欧阳修”。

12、下列对课文的鉴赏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A、韩愈幼年丧父,由兄嫂抚养成人,与十二郎虽是两辈人,但如兄弟,感情很深。

B、《祭十二郎文》是少为长祭。

作者追以往,念后事,有切肤之痛,一字字,一句句,都从心底流出,跌宕顿挫,感人肺腑。

C、《祭十二郎文》中,作者用了九个“呜呼”,悲天抢地;四十个“汝”字,如对其人,一称叫、一伤痛、一悲切、一呜咽,催人泪下。

D、全文贯注着一个“情”字,“言有穷而情不可终”,表明作者整篇都是用感情、用心血写成的。

注:

应该是“长为少祭”

13、作者在祭文第八段中回忆叔侄二人在往来书信中讨论侄儿所患软脚病一事,其作用是(D)

A、探究侄儿的死因。

B、根本不相信侄儿死于软脚病。

C、对侄儿是否死于软脚病仍持怀疑态度。

D、对没能重视侄儿所患疾病的追悔莫及。

14、作者说:

“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这话表达出怎样的心境?

(B)

A、作者表示不再想活着了,愿与侄儿同去。

B、作者表示不想在人世间再追求什么,只求把儿女抚养成人而已。

C、作者表示以实现侄儿遗愿为自己最终心愿。

D、作者看到侄儿的死,深感活在世上真是一点意思也没有。

二、简答题

15、祭文开头一节叙写身世、家世的不幸有什么作用,请分两点陈述。

参考答案:

(1)表明两人只好孤苦相依,未尝一日相离,因而感情特别深厚,为下文的抒情打下了基础。

(2)叙写嫂嫂“抚汝指吾而言”的一席家常话,更值得品味,流露出无比凄凉、无比悲痛之情。

16、文章细叙“二人三会三别,终因谋官求禄,行踪漂泊无定,不得会合而成永别”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作者之所以这样不厌其烦地叙写,意在指责自己,反省自己为“求斗斛之禄”而带来无法挽回的悔恨,使人读来无限悲哀。

17、文章写少者、强者殁而长者、病者存,申写十二郎之死全出意料,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的?

参考答案:

文章先写自己未老先衰,再写长辈“皆康强而早世”,进而写自己将死而竟不死,显得特别悲哀。

18、文章中写自己“想到双方幼子的抚养和期望,又不得不回到求生的现实中来”时,连用两个“呜呼哀哉”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文中连用两个“呜呼哀哉”,表现了思绪的起伏跌宕,神情的无可奈何,使读者也不自觉地产生共鸣,坠入哀痛迷惘之中。

三、迁移阅读

阅读清代袁枚的《祭妹文》(节选),完成后面的题目。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

汝又虑戚吾心①,阻人走报;及至绵惙②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

强应曰:

“诺。

”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详,飞舟渡江。

果予以未时③还家,而汝已辰时④气绝。

四肢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

呜呼痛哉!

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

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

而今已矣!

除吾死外,当无见期。

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

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

人乎?

而竟已乎!

注:

①虑戚吾心:

怕让我担心。

②绵惙(chuò):

病情危急,气息微弱。

③未时:

下午一时到三时。

④辰时:

上午七时至九时。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阻:

阻止

B.强应曰:

“诺。

”强:

坚持

C.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诀:

诀别

D.又卒难明也卒:

终究

注:

强:

音qiǎnɡ,勉强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盖犹忍死待予也。

大概还在挣扎着不死等我啊!

(2)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

人乎?

这样说来,那么抱着这无边无际的遗憾,是天意呢,还是人事呢?

3.用一句话概括本段所叙的内容。

写妹病逝和自己因远游而未及诀别的无限憾恨。

4.《祭妹文》以“情真”而备受世人推祟,它与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陇冈阡表》一同被古文家誉为“鼎足而立”的美文。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叙事中充分抒发自己强烈的感情。

试结合该段,谈谈本文是怎样把抒情和叙事紧密结合起来的?

参考答案:

这篇《祭妹文》是我国文学史上哀祭散文的珍品,表现了兄妹之间深挚的情感,而作者强烈的感情主要是通过叙事来充分抒发的。

具体来说,是通过两种方式来抒情的:

一种是寓情于事,以情动人。

选段记叙袁机病中及去世时的情况,写了她病重时阻人走报、病危时盼望兄归、病逝后一目未瞑等几件事,文章就是通过这些生活琐事的叙写,寄托了作者的无限哀思,表达了兄妹间相依相存的亲情,以及作者对妹妹不幸遭遇的悲痛之情。

另一种是在叙事中穿插一些抒情性的语句,来直抒胸臆,表达感情。

例如,在写袁机病危及去世后说:

“然则抱此天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这些都是在叙事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哀痛心情,感人至深。

史应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