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含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081093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6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含答案和解析.docx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含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含答案和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含答案和解析.docx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含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检测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地球仪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球仪上的地轴是一个假想的旋转轴

B.地球仪上的南北极是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C.地球仪是按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

D.所有地球仪都会有表示国家的符号与名称

2.关于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B.所有经线的形状都是圆圈

C.所有经线的长度都不相等D.所有的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3.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A.越来越大B.越来越小

C.由大到小再变大D.由小变大再变小

4.下列地点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

B.

C.

D.

5.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吻合的地点是()

A.90°W89°SB.80°E40°N

C.10°E10°SD.18°W0°

6.贝贝到广州旅游,看见宾馆大厅的四个时钟(如下图),同一时刻四个城市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A.地球不停自转B.地球不停公转C.广州纬度低D.宾馆时钟坏了

7.咱班同学的衣柜里存放着春、夏、秋、冬的衣物,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

A.热带地区B.极地地区C.温带地区D.寒带地区

8.读“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极笼罩在黑夜之中

B.太阳正好直射在赤道地区

C.东山岛昼短夜长

D.对全球来说,白昼范围大于黑夜范围

9.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时刻而定,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

A.5月1日B.6月22日C.8月1日D.10月1日

10.假设地球公转时, 地轴不是倾斜的, 下面现象仍然可能产生的是(   )

A.同一地方, 一年有四季的变化B.同一地方昼夜长短的时间是变化的

C.不同地方得到太阳的热量是一致的D.同一地方有昼夜交替现象

11.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A.1:

500B.1:

5000

C.1:

10000D.1:

15000

12.(题文)图幅大小相同下列地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世界地图B.江苏地图C.中国地图D.连云港地图

13.下图路AB的延伸方向是()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西南—东北走向

D.东南---西北走向

14.珠穆朗玛峰最高处海拔8844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4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A.8998米B.9002米C.10000米D.8690米

15.下图中,表示山谷的是()

A.

B.

C.

D.

16.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颜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  )

A.高原B.山地

C.平原D.盆地

二、解答题

17.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点的经纬度

(2)A点位于B点的方向,C点位于B点的方向。

(3)从从东西半球来看,C点位于半球。

(4)从纬度位置来看,A点位于(高、中、低)纬度地区,B点位于(高、中、低)纬度地区。

18.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箭头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当地球公转至A处时,日期是_______,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北极圈内有___________现象。

(3)9月1日是新学期开学的日子,这一天地球运行到图中________点和__________点之间,这一天连云港的昼夜长短情况。

19.读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A_;B________;C_________。

(2)E、F两地相比较,地形坡度较陡的是________地。

(3)若李庄与周庄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村庄的实地距离为__________千米。

(4)图中小河干支流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地计划修筑一座水库,坝址应选在_____处(填写图中字母)附近最合适。

参考答案

1.D

【分析】

【详解】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制作成的模型叫地球仪,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地球仪上的地轴是一个假想的旋转轴;地球仪上的南北极是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地球仪分为不同的种类,并不是所有的地球仪都有表示国家的符号,故本题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2.D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经线的特点。

【详解】

本初子午线是指0°经线,经线的形状是半圆,经线的长度都是相等的,所有的经线都是连接南北两极,所以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选项ABC叙述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睛】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3.C

【详解】

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

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从赤道向北度数越大,北极是北纬90°,赤道向南度数越大,南极是南纬90°。

根据题意由南极点到赤道再到北极点,纬度数变化情况为大—小—大。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纬度的变化规律。

4.C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的相关知识。

A点南半球,东半球,高纬度,无极昼极夜现象,B点北半球,东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C点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D点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无极昼极夜现象。

故C符合题意。

5.D

【详解】

赤道的周长是四万公里,也就是八万里,身处赤道上时,地球自转一圈正好是它的周长,其它纬线的周长均不足8万里,所以“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点应在赤道,与所处地点的经度无关,故选D。

【点睛】

6.A

【详解】

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进行旋转,周期是一天。

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间的差异等。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影响。

7.C

【详解】

在五带中,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温带两种现象都没有,所以四季分明,所以根据题意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五带的划分,分析解答即可。

8.A

【解析】

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一半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是黑夜;

读图可知,南极处在背着太阳的一半是黑夜,故A正确;

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因此可判断,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故B不正确;

北京处于向着太阳的一半是白昼,故C不正确;

对于全球来说,昼半球和夜半球的范围始终是相等的,故D不正确。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昼夜半球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

9.B

【详解】

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也就是这一天日出最早。

因此6月22日时,北京的日出最早,升旗仪式最早。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有关知识。

10.D

【分析】

【详解】

假设地球公转时,地轴不是倾斜的,在同一个地方,一年不会有四季的变化;同一地方昼夜长短的时间是不变的;不同地方得到的太阳热量是不一致的;同一地方有昼夜交替现象,故选D。

11.D

【详解】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或扩大的程度。

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比例尺就越大.由此得知:

比例尺最小的是D,故本题选D。

【点睛】

12.D

【解析】

比例尺的应用规律,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所用的比例尺越小;反之,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所用的比例尺越大。

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山东省地图、临沂地图四幅图中,临沂地图所表示的范围最小,所选用的比例尺应该是最大的,故本题选D。

13.C

【详解】

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的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有的用经纬网确定方向,有的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确定方向,公路AB的延伸方向是西南-东北走向。

根据题意,故选C。

【点睛】

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14.A

【解析】

【分析】

 

【详解】

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根据题干可知,珠穆朗玛峰海拔是8844米,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4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8844米-(-154)米=8998米,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

15.D

【详解】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A选项为山顶;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B选项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C选项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D选项为山谷。

故选D。

16.C

【分析】

在等高线和等深线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白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详解】

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

所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牢记即可。

17.

(1)70°N120°E

(2)正北西北(3)东(4)高中

【分析】

本题以经纬网图为切入点,考查了经纬网定向、定位、东西半球的划分以及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详解】

(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据图可知:

C点的经纬度为70°N,120°E。

(2)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据图可知:

A点位于B点的正北方向,C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

(3)我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我们通常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据图可知:

C点位于东半球。

(4)我们以30°、60°纬线为界将地球划分为高、中、低纬地区,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据图可知:

A点位于高纬度地区,B点位于中纬度地区。

【点睛】

18.

(1)

(2)12月22日南北归线极夜

(3)CD昼长夜短

【解析】

【详解】

(1)地球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运动,我们站在北天极俯视呈逆时针方向,站在南天极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按此规则在图上逆时针标出即可。

(2)由于地球在公转时,黄赤交角不变,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地球公转至A处时,太阳光线直射了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约为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地球公转至B处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秋分日,约为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地球公转至C处时,太阳光线直射了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约为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地球公转至D处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春分日,约为每年的3月21日前后。

据图可知:

当地球公转至A处时,日期是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

(3)据图可知:

A点表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昼长夜短,且北半球各地昼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B、D点表示太阳直射赤道,这一天全球昼夜等长;C点表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昼短夜长,且北半球各地昼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9月1日是新学期开学的日子,这一天地球运行到图中C点和D点之间,这一天临沂的昼夜长短情况

19.

(1)陡崖山脊鞍部

(2)F(3)3(4)西北流向东南(5)D解析D处工程量最小,截水量最大。

【解析】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

据图可知:

A为陡崖;B为山脊;C为鞍部。

(2)利用等高线的疏密来判断坡度的平缓和陡峻,一般来说:

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峻。

据图可知:

F处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峭。

(3)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

其公式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中李庄与周庄距离为3厘米,那么它们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3÷1:

00000=3千米。

(4)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据图可知:

图中小河干支流的流向大致是西北流向东南。

(5)水库大坝应建在“口袋状”地形的“口袋口”附近,即图中的D附近.如果要求坝高至少100米,你就把D两侧的100米等高线用短线连起来,就是水坝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