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年内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8003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央行年内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央行年内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央行年内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央行年内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央行年内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央行年内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ppt

《央行年内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央行年内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ppt(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央行年内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ppt

央行年内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12月10日,中国央行宣布,自12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达18.5%历史高位。

这是央行年内第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亦是最近30天内第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频度密集属罕有。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表调整时间大型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1月月18日日15.50%16.00%0.50%13.50%13.50%0.00%2月月25日日16.00%16.50%0.50%13.50%13.50%0.00%5月月10日日16.50%17.00%0.50%13.50%13.50%0.00%11月月16日日17.00%17.50%0.50%13.50%14.00%0.50%11月月29日日17.50%18.00%0.50%14.00%14.50%0.50%12月月20日日18.00%18.50%0.50%14.50%15.00%0.50%内容要点存款准备金率的定义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的关系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或目的此举措带来的影响央行为何选择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不是加息来抑制通货膨胀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就是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法律的规定,要求各商业银行按一定的比例将吸收的存款存入在人民银行开设的准备金账户,对商业银行利用存款发放贷款的行为进行控制。

商业银行缴存准备金的比例,就是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RRR,即RMBDeposit-reserveRatio,全称为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作用1、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

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

反之,亦然。

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

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2.5万元。

2、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

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

3、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

从形态上看,超额准备金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具有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如在中央银行账户上的准备存款等。

2006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经济运行中的矛盾也进一步凸显,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不减。

而投资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货币信贷增长过快。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相应地减缓货币信贷增长,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的关系一般地,存款准备金率上升,会使得利率被迫上升,这是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的信号。

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间接的;利率是针对最终客户的,比如你存款的利息,影响是直接的。

一、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原一、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或目的因或目的1.通胀压力变大,流动性泛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目前出现的通货膨胀与货币偏多、流动性富裕相关,央行此举有助于收紧流动性。

他同时表示,央行之所以选择数量化工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不是价格型工具加息,可能担心加息对实体经济产生较大影响。

大成基金也表示,央行此举符合预期,仍是针对目前银行流动性充裕,“热钱”过多采取的措施。

同时,有数据分析显示,通胀月环比增长率年会达到7%,这在历史上是比较罕见的,通胀压力也是央行考虑的因素。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是外汇占款居高不下,流动性过高,目的为控制通胀。

一直呼吁加息的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仍呼吁央行再次果断加息。

他认为尽管央行连续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通货膨胀。

如今有四个原因导致物价上涨通胀压力加大:

1、货币发行过量,这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最近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

2、也有些临时性的因素,比如今年的蔬菜价格上涨就是今年的灾害天气导致的。

3、我国今年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了。

4、热钱炒作的因素。

今年上半年绿豆、大蒜、棉花等都是囤积居奇,资金炒作。

2,货币政策的转向由于美国二次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全球流动性再次充裕,通胀压力似乎“风雨欲来”。

多数机构及专家认为,货币政策将继续收紧。

北大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认为,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已经转向,已经从适度宽松转为从紧。

大成基金强调,如果通胀继续维持高位,未来紧缩的步伐会加快,对于央行此举的影响,该机构认为,此次存款准备金率继续上调,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银行信贷增量,对实体经济又一定冲击,经济或会略有降温。

货币政策的紧缩货币政策的紧缩3,投机太多虽然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18.5%的历史最高位,但陈学彬认为,问题并不在于这一数据是否突破了历史极值,只要流动性过剩,央行就可以采取回收措施,现在的问题在于,今年下半年物价飞涨,主要是因为投机太多。

“大宗农场品期货及一些现货都被投机商炒的太高,实际上真正的农产品涨价,农民没有得到好处,都是中间环节炒作。

”陈学彬说。

因此他认为政府不仅动用经济手段收回流动性,还要在行政上采取措施对投机炒作坚决打击,这样才能共同发展控制通货膨胀的作用二、此举措带来的影响1、短期内加息可能性或降低随着通胀预期愈演愈烈,加息之声高涨,存款准备金率频繁上调是否降低了加息的预期?

对此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认为,目前的投资、信贷规模和物价指标都显示出市场流动性过分充裕,在这样的背景下,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从源头上进行约束,是预期之内的动作。

但短期内应该不会加息,因为加息会使得利差进一步加大,使得投机热钱进一步涌入,而在目前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加息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2、购房者应警惕违规风险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逐渐转向稳健,银行贷款逐步收紧,特别在年末,各家银行贷款人任务都基本完成,可放额度不多,目前已有不少支行停止发放新的房贷。

对此,专家提醒,央行进一步收紧银根,年末买房应警惕银行不能提供房贷带来的违约风险。

中易安房地产担保公司北京总经理宛玉敏提醒,目前房贷政策明显严格许多,提高首付和优惠利率,加之年底银行贷款额度进展,预计将有更多的银行房贷批不下来,因此近期正在购房或者打算购房的市民应警惕房贷办不下来的风险。

一般而言,购房协议都会约定:

如果贷款办不下来会视为是因购房人自身原因造成,可能会罚收定金,因此打算现在买房的应该在购房之前,仔细咨询相关银行的房贷政策。

房贷负担更重3、对股市影响可能有限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会造成冲击吗?

大部分专家给出的答案是“不会”。

经济学家李稻葵今日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此次上调准备金率对股市的影响不会太大,因为主要上市商业银行准备金充裕,流动性充裕,不会直接带来它们盈利的下降。

对其他投资者而言,主要投资来源并不是银行贷款,多以准备金率适度上升,对大部分投资者而言都不会有什么影响。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也表示,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预期之中,这一周A股的走势对此已经有所反应,总体看影响将是暂时的继续看好A股未来的走势。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也同样乐观。

他认为在经济向上趋势确定的情况下,仅货币量收紧不会对股市有太大冲击,而仅影响在心理层面,而股市将会进入相对平缓的振荡期。

4,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筑“池子”围“热钱”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前的两个多小时,把央行行长周小川半个月前在财新峰会开幕式的讲话挂上了官网。

正是这次发言提出了著名的“池子”论引起各方面热烈讨论,央行网站的这一安排让人很难不把防止热钱冲击的“池子”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联系起来。

事实上,到底什么是“池子”,周小川在讲话中并没有指明,他说“如果短期的投机性资金要进来的话,我们希望把它放在一个池子里,并通过对冲不让它泛滥到中国的实体经济中去。

等到它需要撤退的时候,我们再把它从池子里放出去让他走,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冲掉资本异常流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冲击。

当时市场上对“池子”究竟为何物产生了多种猜测,有人说是股市,也有人说是债市。

一周前,央行副行长马德伦对此做出解释说,“池子”是货币政策的组合,包括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外汇结汇的管理、公开市场操作等调控工具。

他还强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效应,并不仅仅在于一次性冻结几千亿的资金,其更大的效应在于,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会改变货币乘数,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使派生存款有所减少。

经济学家袁钢近日也指出,央行当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目的在于将热钱蓄入“池中”。

他说,无论是由于美国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国际货币泛滥,还是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的热钱流入过多,或者是由于央行近年来低利率的政策导致市场上“货币超发”的现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热钱正通过各种途径流入国内,热钱流入后首先存于银行,而提高准备金率则是让银行可利用的资金规模收缩,让热钱不能流出。

三、央行为何选择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不是加息来抑制通货膨胀1,负利率问题受到热钱流入的干扰,连续加息会增加农产品风险。

在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美日突然采取了新一轮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此时再度加息,会激发热钱大量的流入,从而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得我们在结构调整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和就业环境大受影响;另外,加息会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内外市场消费能力有限,企业的盈利能力会受到很大影响2,抑制物价的力度已在加大,但流动性泛滥的严重性却不减,所以,数量紧缩政策今后还是主旋律。

近期物价上涨主要来自于农产品和大宗商品市场,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通胀防范措施。

但是,流动性泛滥问题依然严重。

因为在前期的救市阶段,政府已经投入了很多“高流动性”的货币,而现在由于内外市场上还是缺乏“新的增长点”支撑,故前一阶段的救市资金带式慢慢的呈现出“多余”的征兆,鉴于此,迅速回笼资金也是央行迫在眉睫的任务。

3,收紧银根是为了对冲美日等国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4,上调准备金率是为了缓解贸易顺差所带来的外汇占款压力。

不管怎样外汇进来的越多,人民币相应投放的规模就越大,这样就激化我国通胀压力。

收费银根也是对冲这种外汇占款的影响5,因贷款受控制,故加息只会增加银行成本。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也是配合银监会对银行贷款业务整顿的一项配套措施,而加息则不然。

虽然对银行而言加息后的息差依然不变,但由于最近信贷业务正在面临全面收缩整顿,加息实际上就是对银行的利润的一个严重打击。

6,紧缩货币政策市为了缓解近期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压力。

对通胀压力,我们只好用直接干预价格和调节供需的办法来加以控制,而面对升值压力,则通过间接控制热钱流入和收紧银根(对冲“基础货币”投放等)的手段来加以缓解。

而就我们的观点看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紧缩的货币政策,这显示政府对当前市场的看法,市场上的货币会减少,对证券市场来说是个利空消息。

现在如果加息的话,调整幅度太大,打击也太大,所以央行想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测试市场反应,如果调控不到位,到时候就会加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