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内贸易与新贸易理论.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6753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内贸易与新贸易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产业内贸易与新贸易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产业内贸易与新贸易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产业内贸易与新贸易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产业内贸易与新贸易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业内贸易与新贸易理论.ppt

《产业内贸易与新贸易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内贸易与新贸易理论.ppt(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产业内贸易与新贸易理论.ppt

产业内贸易与新贸易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又跑调了国际贸易类型产业间贸易(单向流动、要素禀赋差别较大)产业内贸易(双向流动、要素禀赋比较相似)产业内贸易定义:

沃顿(Verdoon,1960)将产业内贸易定义为“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产品”。

主要原因:

1、产品差别2、规模经济3、消费者偏好差别分类:

1.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同质产品或相同产品是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也就是说产品有很高的需求交叉弹性,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完全一样。

两国边境大宗产品的交叉型产业内贸易。

季节性贸易。

某些果蔬的季节性进出口也属于此类。

大量的转口贸易。

相互倾销。

政府的外贸政策。

出口退税、进口优惠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

(2)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差异产业内贸易。

水平差异是指由同类产品相同属性的不同组合而产生的差异。

烟草、服装及化妆品等行业普遍存在着这类差异。

技术差异产业内贸易。

技术先进的国家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技术相对的国家则主要生产那些技术已经成熟的产品。

垂直差异产业内贸易。

垂直差异就是产品在质量上的差异。

产业内贸易的测度巴拉萨(B.Balassa)曾经对产业内贸易现象作过统计研究,并提出测量产业内贸易重要性程度的指标产业内贸易指数(IndexofIntra-industryTrade,简称IIT)。

公式:

T=1-|X-M|/(X+M)X和M分别表示某一特定产业或某一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并且对X-M取绝对值。

T的取值范围为0,1,T=0时,表示没有发生产业内贸易;T=1时,表明产业内进口额与出口额相等;T值越大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

产业内贸易的正规模型“里昂惕夫之谜”1953年里昂惕夫在费城的美国哲学协会上宣读了题为国内生产与对外贸易:

美国资本状况的重新检验的论文。

论文根据1947年美国200个行业的材料,归纳为50个部门(其中38个部门的产品是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制定了“投入产出表”进行了一系列的计算,其中的一个结论性统计表为: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劳动生产率说人力资本说自然资源稀缺说贸易壁垒干扰说消费偏向说新贸易理论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产品差异贸易理论重叠性需求贸易理论产品生命周期贸易理论运输成本贸易理论克鲁格曼新张伯伦模型(补充)兰卡斯特模型(补充)一、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二、产品差异贸易理论假设前提:

(1)从静态出发进行理论分析;

(2)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即垄断竞争;(3)经济中具有规模收益;(4)考虑需求相同与不相同的情况。

主要形式:

不同型号、不同规格产品的专业化零部件生产的专业化工艺过程的专业化三、重叠性需求贸易理论1961年瑞典经济学家塔芬林德重叠性需求(代表性需求):

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对某种产品需求档次相同的那部分需求。

两个假设:

(1)需求结构不同,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

(2)两国需求重叠,两国的平均收入水平相近,则两国的需求结构相似。

(小汽车的例子)四、产品生命周期贸易理论1961年波斯纳“技术差距模型”1966年弗农“产品生命周期模型”五、运输成本贸易理论六、克鲁格曼新张伯伦模型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

每个企业都有一定的垄断权,规模收益递增,企业生产差别化产品争夺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垄断利润消失,各个企业仅获得正常利润。

20世纪70年代末,迪克西特(Dixlt,A.K)、斯蒂格利茨(Stiglitz,J.E.)、克鲁格曼(Krugman,P.)等人在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基础上创立了新张伯伦模型:

假设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两个产业(制造业、农业),本国在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外国在农业具有比较优势。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本国出口制成品,进口农产品;外国出口农产品,进口制成品,两国间的贸易模式为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不会发生。

现把垄断竞争引入制造业,但仍保持农业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即我国仍是农产品的进口国。

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制造业内的所以厂商都要尽可能扩大规模,以达到本产业所允许的最小规模,否则厂商会被淘汰。

因而厂商只能选择生产一种或几种风格或式样的产品。

同理,任一个国家也无法生产所有种类的产品。

所以国内外厂商同时生产制成品,只是两个国家的制成品在花色、特性上有差别。

从需求上看,在制成品基本功能相同前提下,消费者倾向于多样化的选择。

当本国制成品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要求时,就需要从国外进口制成品,从而在制造业内出现产业内贸易。

假定条件:

1.一国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并且供给是固定的;2.在一国生产某种产品上存在许多厂商,每个厂商都生产X商品中的某一品种,能够生产的X商品不同种类的数目没有限制,并且厂商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该产业;3.每个厂商在生产产品时,生产函数都是一样的,都表现为生产xi数量的商品需要li数量的劳动,即:

li=abxia,b0由于假定系数a大于零,则在生产中存在着规模经济;4.假定每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都相同,而且每增加一单位任何品种的消费,总效用都是相同的。

七、兰卡斯特模型假设:

差异产品存在两个特性方面的不同消费者对不同的特性有不同偏好,但不能购买某一种产品的多个品种进行“组合”消费每个消费者只有一个最偏好的品种所有消费者对产品不同品种的偏好不同,且偏好均匀分布厂商可以自由进出该市场,并能生产产品的任何品种,且生产任一品种的成本都相同,但是平均成本曲线为U型世界只有两个国家组成,并且这两个国家在所有方面都完全一样。

只存在差异产品部门,并且该部门的生产要素劳动是可以自由流动的。

该部门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假定大于1。

假定平均成本AC为U形,即一开始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降低.开展贸易前,该厂商面临的只是国内需求曲线D0,企业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有垄断利润,但长期均衡条件下,会使产品的市场价格等于平均成本P0.开展国际贸易后,假定该厂商会被迫改变产品的特性,生产另一个品种,由于生产成本不变,平均成本线AC的形状不变.由于该品种的产品面临一个扩大的市场,需求曲线变为国内需求加国外需求的D,厂商生产的产量就可以从增加到,价格和平均成本降至。

假定这一个品种的商品具有和两种特性。

假定一个国家只生产一种组合,消费者偏好是从到的各种组合,每个消费者所得到的消费剩余的大小取决于他的偏好与的接近程度。

为所有消费者剩余。

偏好在处的消费者得到的利益最大,而偏好在和的消费者剩余为零。

表示生产者剩余,偏好接近和的消费者可能只购买很少的来满足需要,所带来的生产者剩余也小,而偏好为的消费者的需求最大,愿意支付的价格也最高,生产者剩余也最大。

假设和两个国家分别生产假设和两个国家分别生产和和品种的组合产品。

品种的组合产品。

国际贸易发生后,两国消费国际贸易发生后,两国消费者都得到更接近偏好的产品,也者都得到更接近偏好的产品,也就是国家偏好的消费者可就是国家偏好的消费者可在国家购买在国家购买组合的商品,组合的商品,因为因为比比更接近其偏好。

更接近其偏好。

同样,国家偏好的消同样,国家偏好的消费者可以在国家购买费者可以在国家购买组合组合商品,因为商品,因为比比更接近其偏更接近其偏好。

好。

小结这两种模型都是基于水平产品差异的产业内贸易模型:

前者认为在产品具有水平差异性并在生产的平均成本递减(规模经济)的情况下,即使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间也能展开贸易,并且这种贸易能够增加两国的福利;后者则是以产品特性和消费者偏好的唯一占优选择性为基础解释两国贸易,也得出了与上相同的结论。

新新贸易理论新旧贸易理论都没有能够对“出口企业是少数高生产率的企业”这一事实做出解释。

新新贸易理论:

什么决定了企业会选择以出口方式还是FDI方式进入到海外市场。

(1)Melitz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主要解释为什么有的企业会从事出口贸易而有的企业则不从事出口贸易;

(2)Antras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企业内生边界模型。

主要解释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会选择公司内贸易、市场交易还是外包形式进行资源配置。

樊瑛.新新贸易理论及其进展J.国际经贸探索,2008,23(12):

4-8.邓翔,路征.“新新贸易理论”的思想脉络及其发展J.财经科学,2010,2:

007.李春顶.新-新贸易理论文献综述J.世界经济文汇,2010,1:

010.小结战略性贸易政策支持积极贸易政策和保护主义的思想战略性贸易政策:

建立在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之上,针对寡头垄断市场,旨在通过政府干预改变国际市场结构、提高本国企业市场竞争力或市场份额,从而将超额利润从国外转移到国内公司。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完全竞争市场布朗德布朗德斯潘塞斯潘塞“以补贴促进出口以补贴促进出口”模型模型克鲁格曼鲍尔温博弈模型克鲁格曼鲍尔温博弈模型政府补贴空客:

10个单位/单位产品战略性关税政策及其运用战略性关税政策及其运用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一国可以利用关税来刺激国内生产和提取外国垄断租金。

这是一柄双刃剑,一旦引发大规模的、不断升级的关税战,其结局必然是两败俱伤。

克鲁格曼克鲁格曼“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模型模型两个基本假定:

(1)市场由寡头垄断并可分隔;

(2)存在着规模经济效应。

为本国企业提供了超过其国外竞争者的规模经济优势,这种规模经营优势将转化为更低的边际成本和更高的市场份额。

其结果,贸易障碍的设立进一步增强了本国厂商在对方国家及第三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削弱了外国厂商在本国及第三国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1保罗R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宏结.国际经济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3萨尔瓦多.国际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李辉文,石燕.产业内贸易与比较优势对产业内贸易根源的重新审视J.经济评论,2006(3):

102-111.5樊瑛.新新贸易理论及其进展J.国际经贸探索,2008,23(12):

4-8.6邓翔,路征.“新新贸易理论”的思想脉络及其发展J.财经科学,2010,2:

007.7李春顶.新-新贸易理论文献综述J.世界经济文汇,2010,1:

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