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愚人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063613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昔有愚人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昔有愚人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昔有愚人阅读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昔有愚人阅读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昔有愚人阅读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昔有愚人阅读答案.docx

《昔有愚人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昔有愚人阅读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昔有愚人阅读答案.docx

昔有愚人阅读答案

昔有愚人阅读答案

愚人食盐(8分)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主人与食,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既得盐美,便自念

言:

“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食已口爽,返为

其患。

(选自《百喻经》)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昔有愚人②既得盐美③少有尚尔④返为其患

24.翻译下面句子。

(2分)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25.这则短文的寓意是(2分)

参考答案:

23.(4分)

(1)从前

(2)已经(3)尚且(4)同“反”,反而_昔有愚人阅读答案。

24.(2分)主人听了,再给他加些盐。

25.(2分)任何事物,超过一定的限度,好事便会变成坏事。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5—8题。

荀卿论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

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

其所言者,匹夫匹妇之所共知;而其所行者,圣人有所不能尽也。

呜呼!

是亦足矣。

使后世有能尽其说者,虽为圣人无难,而不能者,不失为寡过而已矣。

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知,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

然三子者,每不为夫子之所悦,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且夫学圣人者,岂必其言之云尔哉,亦观其意之所向而已。

夫子以为后世必有不能行其说者矣,必有窃其说而为不义者矣。

是故其言平易正直,而不敢为非常可喜之论,要在于不可易也。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

及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

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

子思、孟轲,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

荀卿独曰:

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

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如此其多也。

荀卿独曰:

人性恶。

桀、纣,性也。

尧、舜,伪也。

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

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

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

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

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

孔、孟之论,未尝异也,而天下卒无有及者。

苟天下果无有及者,则尚安以求异为哉!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读本》,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_昔有愚人阅读答案。

A.浩乎不知其津涯涯:

边际

B.冉有之知知:

通智,智谋

C.要在于不可易也易:

轻视,看不起

D.此亦必有所恃者矣恃:

依仗

6.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否定荀卿的一组是(3分)()

①大变古先圣王之法②喜为异说而不让

③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④焚烧夫子之六经

⑤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⑥荀卿明王道,述礼乐

A.②③⑤B.①③⑤C.②④⑤D.②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的主张博大精深,但通俗易懂,人们如果完全按照孔子的主张去做,想要成为一个圣人也不困难,即使不能做到,也会少犯错误。

B.子路、子贡、冉有都是天下人认为难得的人才,但这三人却因为喜欢高谈阔论而不被孔子喜欢,相反,寡言的颜渊却深受孔子的喜爱。

C.李斯骄矜傲慢,扰乱天下,犯下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等过错,是因为受到他的老师荀卿高谈异论的影响。

D.文章先写孔子循规蹈矩,不敢放言高论,后写荀卿喜为异说而毫不谦让,敢发高论而不顾一切,这样构成了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

(4分)

②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3分)

③孔、孟之论,未尝异也,而天下卒无有及者。

(3分)_昔有愚人阅读答案。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

嫌淡而无味。

主人既闻,乃益盐。

食之,甚美,遂自念曰:

“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薄暮至家,母已具食。

曰:

“有盐乎?

有盐乎?

”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

母曰:

“安可如此?

”愚人曰:

“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选自《百喻经》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⑴昔有愚人,适友人家(▲)⑵薄暮至家,母已具食(▲)

20.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限断两处)(2分)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22.这则短文给你怎样的启示?

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分)

19.⑴到⑵靠近(2分,每空1分)

20.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2分,断对一处给1分)

21.愚人吃盐不停,吃得以后口味败坏,(美味的盐)反而变成他的祸害。

(2分,意思符合即可)

22.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2分,意思符合即可)

导语:

昔有大长者子选自《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僧伽斯那撰。

下面是为您收集的《昔有大长者子》的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供大家学习,希望这些文字可以给您带来一些有用的帮助!

昔有大长者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

此长者子善诵入海坐船方法,若入海水漩伏洄流矶。

激之处,当如是坐,如是正,如是住。

语众人言:

“入海方法,我悉知之。

”众人闻已,深信其语。

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

时长者子即便代处。

至洄伏漩流之中,唱言,当如是坐,如是正。

船盘回旋转,不能前进至于宝所。

举船商人没水而死。

(选自《百喻经》)

从前有一个富有钱财的老人的儿子,与一些商人一起到大海中寻宝。

这位老人的儿子擅长背诵入海驾船的方法,回流、礁石的地方,应该怎样驾驶怎样校正方向怎样停靠。

他就对大家说:

“入海驾船的方法我全都知道。

”大家听了都相信他的话。

船行驶到了大海后没有多久,船师生病忽然死了,这时老人的儿子就代替死去的船师驾船。

当船行驶到有漩涡的急流中,他大声说:

“应当这样掌舵,这样掌舵才能正确地航行。

”,可是船只是在漩涡中打转,无法继续前进到达寻宝的地方。

满船人最终都落水而死。

世上的凡人也是这样啊。

他们稍稍学到了一点禅意知道了出息、入息的法门,以及不净观的修法,对于经书也能背诵的十分流畅,却并不知道经中的奥义。

他们其实并不知晓修行的法门,却自称善于解释佛法,胡乱传授世人,使得学习者迷乱本心,颠倒正确的修行方法,终年累月空无所得。

如同那个富翁的儿子不知如何航行,使众人葬身海底一样。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语。

(1)语众人言:

“人海方法,我悉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能前进至于宝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划线词的意思,各写一个包含该词的成语,且意思一样。

(1)共诸商人入海采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船商人没水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至洄伏漩流之中,唱言,当如是坐,如是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实际,谈谈你读完故事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告诉

(2)地方处所

2.

(1)博采众长

(2)举国上下

3.当船行使到有旋涡的急流中,他大声背诵如何驾船的方法。

(意对即可)

4.一位富家子弟熟背驾船方法,夸夸其谈,却没有实践经验。

一次入海采宝途中,船师猝死,由他驾船,结果船沉人亡。

(意对即可)

5.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既要重知识,也要重能方。

不盲从,不轻信。

听其言,观其行。

本文: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