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名经济学研究生入学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45202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名经济学研究生入学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国名经济学研究生入学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国名经济学研究生入学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国名经济学研究生入学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国名经济学研究生入学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名经济学研究生入学考试重点.docx

《国名经济学研究生入学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名经济学研究生入学考试重点.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名经济学研究生入学考试重点.docx

国名经济学研究生入学考试重点

国际经济学

**

L5试述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对象及方法。

1、国际经济学的产生。

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西方经济学的分支。

(1)最初的经济学实际是家政学,研究对象是家庭。

内容是在收入既定的条件下,一个家庭如何获得最大福利。

随着单个家庭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研究对象扩展到一个生产单位,即企业。

内容是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何取得最大利润;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如何使效用最大化。

由此,研究对象从家政学发展到微观经济学。

(2)微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包括价格问题、消费者行为问题、生产理论、厂商均衡、要素价格、福利经济;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问题。

(3)国际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发展的结果。

经济目标与福利。

宏观经济目标有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微观经济单位追求的经济福利是资源既定条件下获得最大的利益;个人追求的是收入既定条件下获得最大的效用。

处于国际经济背景下的国家,其经济运行的目的则是多重的,但最终是围绕福利展开的。

②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

经济学认定的封闭是指一个经济与其外部世界没有任何的经济往来关系,开放则意味着一个经济与其外部世界存在着经济往来关系,如对外贸易、资金流动、劳动力流动等。

③当把国家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便产生了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

国家的经济活动以国际为背景时,为了探讨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在联系,就有必要产生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即国际经济学。

它是经济的一般理论在国际经济范围中的延伸和应用,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是整个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4)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存在着经济运行主体、目的、范围、机制和经济交流方式的异同。

2、研究对象。

(1)国际经济学是指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中,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决定着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效率,在国际经济范围中,资源配置是通过各种经济交往方式(如贸易、投资、劳动力流动、信息交流)进行的,资源的替代、转化同样决定、影响着一个经济或世界的经济效率。

国际经济的发展、稳定、均衡都与资源的国际配置密不可分。

国际资源配置、国际经济福利分配的研究是国际经济学重要的出发点和归宿。

(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国际贸易纯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收支、外汇理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经济发展、经济一体化、开放经济的宏观调节、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秩序等理论的研究。

3、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①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微观方面,主要分析国际市场中的交易、价格、收入分配、经济效率以及福利等;宏观方面,主要分析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国际收支各部分的关系、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收支的均衡过程等。

②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静态分析主要涉及的是比较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强调的是对变化的不同阶段的一些既定结果加以比较分析;动态分析则主要是强调对事物变化过程以及变化中各个变量对过程影响进行分析。

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定性分析主要强调的是结构性的联系(如关税同盟造成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等),定量分析主要是对事物数量关系的变换进行分析(如关税水平对国内市场的有效保护率是多少)。

国际经济学更强调二者的结合。

④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相结合。

局部均衡分析是指只进行单个市场、单一商品、单一要素的价格与供求的考察,而一般均衡分析强调的是考察全部市场、全部商品的价格与供求关系的变化。

⑤理论与政策相结合。

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在分析中相结合表现得最为明显,其各种理论本身大多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是许多国际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⑥吸收与评价相结合。

对于国际经济学中的合理因素要大胆吸收,对于其不足之处则要进行批判。

L1试述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比较利益说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给予详细描述的。

学说主要是为了解决斯密绝对利益学说中存在的内在矛盾,并在基本理论上进一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障碍。

1、基本内容。

(1)假设前提。

①使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模型,即世界由A、B两个国家构成,每个国家都生产X、Y两种产品;

②两国均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无任何贸易限制;

③要素(这里主要是劳动)在一国内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不能流动;

④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即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隐含着用一种要素进行生产);

⑤交易双方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不考虑运输、保险等价值;

⑥收入分配不受贸易的影响。

在以上假定前提下,李嘉图证明:

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非绝对利益。

(2)内容。

比较利益的原则是: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该学说的充分条件是,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一样;必要条件是,各国自身与自身相比在不同的产品上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

国际分工中若两个贸易参与国生产力水平不相等,甲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低于乙国,劳动生产率高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则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产品上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

这时,两个国家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因为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一样。

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产品,而应该集中生产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乙国也不必停产所有产品,只应该停产在本国国内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

通过自由交换,参与交换的各个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交换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3)数字说明。

如下图所示。

 

设有A、B两个国家,每个国家均生产X、Y两种产品。

分工前,A国生产1单位X和Y分别需要6单位劳动和4单位劳动;B国生产1单位X和Y分别需要1单位劳动和2单位劳动。

很明显,B国劳动生产率在X和Y上均高于A国。

全世界总产出为4单位,每国消费X、Y各1单位。

世界的全部劳动支出为13单位,即A国10单位,B国3单位。

分工后,因A国相对优势在于生产Y,因而集中生产Y放弃X的生产,B国相对优势在于生产X,因而集中生产X放弃Y的生产。

按照分工前的生产率,分工后情况如下:

A国生产10/4即2.5单位的Y;B国生产3/1即3单位X。

A国在保持专业化分工前1单位Y的消费的同时,可以用1.5单位的Y来换取B国的X进行消费;B国在保持专业化分工前1单位X消费的同时,可以用2单位X换取A国的Y进行消费。

贸易的基础在于利益的比较:

若以X为Y的价值衡量标准,A国的Y产品的劳动成本4/6小于B国的2/1;若以Y为X的价值衡量标准,A国的6/4大于B国的1/2,这决定了交换的基础,即A国优势在于Y的生产,B国的优势在于X的生产。

2、评价。

(1)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的评价。

第一,揭示出了国际贸易因比较利益而发生并具有互利性,证明了各国通过出口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进口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就可以实现贸易互利,这是该学说的主要贡献。

第二,假设前提过于苛刻,如要素国际间不完全流动,不符合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

第三,按照该学说,比较利益相差越大,则贸易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当今的贸易应该主要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展开。

但事实上今天的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即贸易实践使人们对该学说的适用程度产生疑问。

第四,按照该学说,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参加贸易的双方都可获利,为获得此利益,所有贸易参与国都应积极实行自由贸易而非保护主义,但实际中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保护主义。

(2)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评价。

第一,在该理论中,出现了同一商品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差异和交换比率的不同,这违背了李嘉图自己坚持的劳动价值论。

当他看到这一情况时,表示无能为力,认为适用于国内交易的规则不适用于国际贸易。

第二,该理论并未从根本上揭示出贸易发生的原因。

国内贸易、国际贸易的功能都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即便国际贸易不存在超额利润,即比较利益,只要能使商品价值得到实现,贸易就会发生。

因为从逻辑与现实出发,厂商首先要收回投资、获取平均利润之后才会追求超额利润。

因此,将国际贸易发生说成是为了追求比较利益(超额利润)是不符合实际的。

第三,该学说暗含一层意思,即越落后的国家参加贸易,则越会受益。

这里实际没有看到国际贸易具有的不等价交换和价值的流向,难于被相对落后国家接受。

(3)我国理论界对该学说的认识与评价。

第一,20世纪50年代与苏联学者共同批判该学说。

第二,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学者认为该学说具有合理内核,应该批判地吸收,这一观点在后来受到批判。

第三,改革开放以来,对该学说的看法形成一分为二的情况,认为该学说的合理内核可以作为我国国际贸易理论的论述之一,作为各个地区结合优势发展贸易的基础。

J5用图形说明两国贸易价格的可能区域及利益分配(在2×2模型条件下)。

1、基本内容。

(1)贸易价格即贸易条件,是指单位出口能够换回的进口,即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在实际中往往用出口价格指数去比进口价格指数。

是利益分配的工具。

在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中,没有说明贸易条件的确定。

我们用2×2模型(即世界上只有A、B两个国家,两国均只生产X、Y两种产品)来说明。

(2)数字说明。

如下图所示。

 

用单位劳动可以生产的X、Y的数量代替过去单位产品需要使用的劳动量。

则:

A国生产X和Y的数量为分别为10单位和15单位;B国分别为10单位和20单位。

显然,A国的比较优势在于生产X,B国的比较优势在于生产Y。

A国在贸易中用X换取Y,B国在贸易中用Y换取X。

在A国,国内交换比率为10X:

15Y,B国国内交换比率为20Y:

10X。

若A国在国际市场上能够用10X换取多于15单位的Y,A国便会进入国际市场;反之,B国若能以少于20单位的Y换取10单位的X,B国愿进入国际市场。

国内的交换比率便是A、B两国进入国际市场的上、下限。

见下图。

 

图中,实际交换比率将处于由两国国内交换比率界定的两国交换区内,然而具体的交换比率即dY/dX的斜率,仅从供给方面是无法说明的,需由相互需求方程式才能说明。

在由比较利益决定的两国交换比率的上、下限内,实际而且是唯一的均衡贸易条件,是由两国对于交易对手的相对需求强度决定的,即双方正好能够吸收掉对方的出口。

如对手对于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大于本国对于对手商品的需求强度,则交换比率越接近于外国国内的交换比率;反之,则越接近于本国国内交换比率。

J2试画出贫困增长的图形并作出分析。

出口的贫困增长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根源于出口量随着生产提高而增大,进而造成贸易条件恶化。

1、贸易条件与出口的贫困增长的图形分析。

 

如图所示,图中生产力提高,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生产点从A移至A’,社会无差异曲线与价格线的切点从C移到C’。

由于这时新的世界价格线T’较原价格线T更为平缓,斜率即价格下降。

结果是出口增加,但出口相对价格下降,同量出口可换回的进口下降;无差异曲线从I降到II,总体福利水平下降。

2、出口贫困增长的条件与案例。

(1)条件。

一是出口国是发展中国家且为单一经济;

二是产品为初级产品或劳动密集型,且出口占据世界销售的很大份额,该国的任何出口增长都会导致世界市场价格的波动;

三是该种产品弹性小,不会因价格变化而促成销量的增加;

四是国民经济的发展高度依赖该种产品的出口,以致国际价格的下降需要靠更大的出口量去弥补损失。

(2)案例。

中国的成衣和钨矿砂出口。

3、政策含义及评价。

(1)政策含义。

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结构单一,许多国家根据东亚的发展模式在走出口导向的道路,产生了出口日益增多价格却越来越低的情况,说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从长远看应该予以调整。

(2)评价。

出口贫困增长现象只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可能情况,不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多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一定阶段,而非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L2试述H-O模型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1、基本命题。

(1)提出。

是由瑞典人提出的。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认为,比较利益产生自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劳动成本差异。

后人以机会成本差异代替了劳动成本差异,但劳动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未给以解释,H-O模型对此给予了说明。

(2)假设前提。

第一,使用两个国家(A、B)、两种要素(劳动与资本)、两种产品(X、Y)的模型。

第二,两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方法相同,技术水平一样,投入系数相同,即具有同样的生产函数,产量只是要素投入量的因变量。

第三,商品、要素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市场,要素在一国内可以完全流动,在国际间完全不流动。

第四,两个国家中一个是资本存量相对丰富的国家,因而利息率相对较低;一个是劳动存量相对丰富的国家,因而工资率较低。

第五,影响贸易的一些其他因素如运输、需求、贸易壁垒等被排除。

(3)三个命题。

第一,每个国家以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相反,如果以自己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从事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因此,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一国出口的总是那些以自己相对丰富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的则总是那些需要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第二,如果两个国家要素存量(如劳动和资本)的比例不同,即使两国相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完全一样,也会产生生产成本的差异,从而使两国发生商品流动,即贸易关系。

第三,国际贸易的结果是使各贸易参与国之间的要素报酬(工资、地租、利息)国际差异缩小,出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

2、基本内在逻辑关系。

同样产品的价格绝对差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

价格绝对差是由成本绝对差决定的;成本绝对差是由要素的价格绝对差决定的;要素价格绝对差是由要素存量比率不同决定的;要素存量比率的差异是由要素供求决定的;要素的供给则是由要素禀赋决定的。

3、评价。

(1)与比较利益说的异同。

相同点:

均建立在相对优势基础上;要素流动假设基本一致。

不同:

H—O模型则将劳动生产率一致作为分析的出发点,李嘉图则认为劳动生产率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H—O模型认为一种要素(劳动)无法进行生产,至少应为两种,国内、国际贸易均为不同区域间的商品贸易,本质是相同的,交换的原则也是相同的,李嘉图则认为国内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不能用于国际贸易。

(2)政策含义与案例分析。

发挥一个国家固有的优势,从优势出发进行贸易,是各国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必须考虑的。

马来西亚出口锡,中东国家出口石油,中国和东南亚出口劳动密集型的服装、轻工产品等便是发挥自己优势的典型案例。

(3)评价。

从一国基本经济资源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产品结构、地理格局),从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贸易的作用,是该理论有益的方面。

但禀赋并非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同时比较强调静态结果,排除了技术进步的因素以及许多实际存在的情况,影响了理论的广泛适用性;另外对于需求因素并未予以充分的重视,也影响了该理论对于实际情况的分析。

J8试画出技术差距论的图形并予以简要分析。

1、基本内容。

技术差距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托斯纳提出来的。

认为,贸易国之间技术差异的存在是解释某类贸易发生的原因。

新产品总是首先在发达国家诞生,其他国家由于技术的差距,要等一段时间后才能对新产品进行模仿生产,这段时间内便存在着贸易的机会。

2、如图。

图中T0-T1为需求滞后,取决于收入因素、模仿国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识;T0-T2为反应滞后,取决于模仿国厂商的反应,以及规模经济、价格、市场、关税等;T2-T3为掌握滞后,取决于模仿国取得技术的渠道、消化技术的能力等;T0-T3为模仿滞后,之后模仿国便会以低成本为基础进行出口。

T1-T3为两国贸易区间(因技术差距而造成)。

 

L3试述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1、提出与假定前提。

产品生命周期指的是产品要经历投入、成长、成熟和衰退等时期。

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是将周期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结合起来,使比较利益从静态分析发展成为动态。

2、基本内容。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新国由于具有广大的市场、高水平的科技人员、科技投入高,且企业将创新转化为产品的能力强,因此创新发生在创新国,并对该产品有生产和市场的垄断;

第二阶段,外国开始模仿,创新国产品在该国的竞争力下降;

第三阶段,外国模仿者开始向第三国出口,创新国出口受到影响,且大幅度下降;

第四阶段,外国产品进入创新国市场,创新国开始从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

该种商品在创新国完成周期,而在模仿国开始其周期,该过程像接力棒传递过程一样。

3、图形说明。

图中上部为创新国,下部为模仿国。

在T0点创新国开始生产新产品,T1时出口,T2时达到出口高峰,T3时出口为0,之后开始进口;模仿国在T1′时开始进口,T2′时开始生产,T3′时达到自给,之后开始以低成本出口。

 

4、动态意义。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考察了当周期发生变化时,比较利益是怎样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的,这样使得比较利益学说、H-O模型动态化。

对于相对落后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确定自己的地位和参与格局,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生产结构的升级、改造具有指导性意义。

5、评价。

该理论使比较利益学说、H-O模型从静态发展为动态,把管理、科技、外部经济因素等引入贸易模型,比传统理论进了一步。

但由于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各国面临的产业发展方向和环境不同,故生命周期的循环并不是国际贸易普遍的、必然的现象。

而且在这种动态中创新与模仿者的地位有某种程度上的固定(如美国常被认为是创新者)。

L4试述产业内贸易理论并予以评价。

1、提出与假设前提。

(1)传统贸易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当代国际贸易的实际,因为多数贸易是在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进行(如发达国家),而相当部分的贸易又是在相同的产业内进行的,如相同类别产品的双向贸易等,而且当代贸易并没有引发大规模的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收入的再分配。

这些都需要新的理论进行说明,产业内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2)假设前提:

(1)理论基本是从静态出发的;

(2)以不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市场而非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3)具有规模收益;(4)考虑需求的情况。

2、产品的同、异质性。

同一产业是指生产的产品投入要素相近,产品用途可以相互替代。

产品的同质性是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市场区位不同,市场时间不同;产品的异质性是指产品间不能完全替代(尚可替代),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

两种情况即产品的同质与异质,都会产生国际贸易。

3、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有以下几类:

(1)国家大宗产品,如水泥、木材的贸易;

(2)合作或技术因素的贸易,如银行业走出去引进来;(3)转口贸易;(4)政府干预产生的价格扭曲使进出口同种产品有利可图;(5)季节性产品贸易;(6)跨国公司内的贸易。

4、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国际产品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体现在产品牌号、规格、服务等特点上的不同,需求因特点不同产生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

5、需求偏好相似论。

需求偏好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动因。

这一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因厂商首先满足的是国内熟悉的市场;人均收入决定一个国家的需求结构,收入相似则市场之间的隔阂较小,易于发生贸易。

如图。

 

图中,A、B是收入水平,OP是价格线,a、b是在A、B收入水平下消费的典型的加工深度。

各国的消费围绕典型的加工深度进行,实际是一个区域,即a±和b±,它们之间的交叉区域便是双方都消费的加工深度,也是贸易的基础。

6、规模经济的贸易利益是产业内贸易的源泉。

具有相似禀赋的不同国家,其中若有一国因规模经济而使成本降低(源于固定资本的分摊和专业分工的利益),它便会因此产生新比较优势,而在贸易中受益。

如图。

 

图中,A、B两国具有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凸向原点,意味着具有规模经济,且A、B两国的分工是完全随意的。

如A国专业化生产X产品,B国专业化生产Y产品,产量为OA和OB。

B国出口C′D的Y产品,换取BD的X产品,A国出口C′E的X产品,换取AE的Y产品,无差异曲线从Ⅰ移至Ⅱ,福利水平得到提高。

但这种提高源于规模生产而非资源禀赋等差异。

7、评价。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批判,尤其是其假定更符合实际,扩大了探讨的内容;理论从需求角度对国际贸易进行了考察;规模经济是当代经济的重要内容,对于它的追求,产生了许多利益;该理论是对比较利益的补充和发展。

但是该理论基本是静态分析。

J11试用图形说明小国关税的情形。

1、概念。

(1)关税是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个国家的关境时,由海关代表国家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赋税。

关税有各种形式,如从价税、从量税,以及具有针对性的惩罚性关税,如反倾销税、门槛税等。

(2)国际贸易中的小国,是指该国在市场中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而非决定者。

2、小国关税分析的重点是征收关税后对该国福利的影响。

3、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的图形分析。

 

图中,Pe与Qe是封闭条件下的均衡价格和生产、消费量。

Pw、Pt是自由贸易条件下和征收关税后的价格,Q1Q2为自由贸易下的进口量,Q3Q4为征收进口关税后的进口量。

4、小国进口关税的几种经济效应与福利分析。

上图中经济效应分析为:

保护效应为Q1Q3,是保护下国内生产的增长,效应大小取决于供给弹性的大小;

消费效应为Q2Q4,是价格上升、需求下降的结果;贸易效应是保护、消费效应之和;

税收效应为PwPtQ3Q4,即ACFE″,是政府的关税收入;

国际收支效应为(Q1Q3+Q2Q4)OPw,是进口下降引起的对外支付降低。

福利变化为:

生产者剩余增加PwPtAB,总量为OPtA,消费者剩余下降PwPtE″E′,为OPtE′。

损失的消费者剩余中,PwPtAB为生产者获得,PwPtQ3Q4为政府税收,尚有ABC和FE′E″为净损失,是保护国内生产与市场限制进口的生产和消费代价。

L11试述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

1、概念。

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是指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的余额出现问题,即对外经济出现了需要调整的情况。

2、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影响。

对外,国际收支失衡造成汇率、资源配置、福利提高的困难;对内,国际收支失衡造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困难。

即对外的失衡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均衡发展,因此需要进行调整。

3、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若干理论。

(1)弹性法。

①弹性法是在局部均衡分析中进行的,核心是进出口的价格需求条件,利用本币对外汇率的变化,调整出口货物的外币价格和进口货物的本币价格,达到调整国际收支的目的。

如:

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利用本币贬值,使出口的外币价格下降,促进出口增长,进口的本币价格上升,进口下降,调整收支。

②弹性法发挥作用的条件:

对方不报复;本币对外贬值要快于对内贬值(通货膨胀);要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即本国出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与本国进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也即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较大。

③结论。

弹性法的使用,存在着J曲线效应,即本币贬值先造成收支的继续恶化,然后才会好转。

在大多数情况下,本币的贬值,会使一国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只有在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时才会改善。

该办法因与国民收入结合不好,属局部均衡,其基本图形如图所示。

 

说明:

左图为如果需求无弹性,本币贬值反而会造成收入的下降,即OXE‘P‘小于OXEP。

右图为J曲线效应,贬值后国际收支先恶化后改善,原因是出口增长有时滞,进口本身有惯性,贬值的作用一时难以到位,存在时间滞后。

(2)吸收法。

①采用凯恩斯的宏观分析,将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联系起来考察,偏重于商品市场均衡,政策上倾向于需求管理。

基本公式如下:

Y=C+I+G+(X-M)式中:

Y为国民收入,C为消费,I为投资,X为出口,G为政府开支,M为进口。

变换后,得:

X-M=Y-(C+I+G)。

设BOP=X-M即转移支付为0,并不考虑资本流动,则有:

BOP=Y-(C+I+G)。

令A=C+I+G为吸收,则BOP=Y-A,如果A大于Y,则会导致国际收支恶化;反之则得到改善。

②调整国际收支从吸收法看有两种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