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数导学案生.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043212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3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数导学案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整数导学案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整数导学案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整数导学案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整数导学案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数导学案生.docx

《整数导学案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数导学案生.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数导学案生.docx

整数导学案生

数的认识导学案(整数)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回顾和整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数,沟通各种数之间的关系,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

2.通过整理与回顾,进一步理解自然数、负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总结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进行比较。

3.回顾有关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概念,巩固求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学法指导:

利用数学书40—44页完成本内容的学习。

课前预习

相关知识

1.在小学阶段,我们曾经学过哪些数?

请画出数的认识结构图。

 

2.完成数学书第40页第1题的第

(2)小题,并把所描各点表示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举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数?

(每人至少举3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顾与交流

1.说一说第41页第1题的信息中有哪些数,及这些数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向同学解释1万有多大、1亿有多大(自己先独立口头说一说,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请你填一填整数数位顺序表。

并说一说如何表示1234这个数。

 

3.如何比较两个多位数的大小?

(先举例,然后用语言总结)

4.在小学阶段你在哪用到过0?

说一说你对0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倍数和因数,我们学了哪些内容,请你整理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求出18和24的最大公约数:

 

请你求出24和36的最小公倍数:

 

6.关于质数和合数,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请你整理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把下列各数分解质因数。

30=

97=

7.关于奇数和偶数,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请你整理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训练

独立完成数学书43、44页的内容,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订对,并整理出容易出错的问题,等待上课讨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与应用

1.我会填(30分)。

(1)一个数由10个亿,200个万和80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2)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五位数是(),它们相差()。

(3)把73008,70083,70038,70308,按

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是(),

16,24和36的最小公倍数是()。

(5)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积是()。

(6)与最小的四位数相邻的两个整数是()和()。

(7)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最小的奇数是(),最小的偶数是()。

2.明辨是非(10分)。

(1)0不是自然数。

()

(2)读6000200时,只读一个零。

()

(3)3是约数,12是倍数。

()

(4)两个质数的和一定是合数。

()

(5)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

(6)在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7)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只有公因数1。

()

(8)因为1.8÷0.6=3,所以说1.8是0.6的倍数,0.6是1.8的因数。

()

(9)自然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可分为奇数和偶数,按因数的个数可以分为质数和合数。

()

(10)同时能被2、3、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100。

()

3.写出下面各数(5分)。

十二亿零三万_____________

三十七万六千_____________

五万零六十七_____________

五亿六千万_______________

五十二万零四百___________

4.把下列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5分)。

980000_________________

15620000________________

24090000________________

15590000________________

108640000_______________

5.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面横线上的数(12分)。

(1)世界热极伊拉克的巴士拉,1991年7月8日最高温度达58.8℃;世界寒极南极洲,1983年7月21日最低温度达零下89.2℃。

()()

(2)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约为4500m;世界上最低咸水湖约旦的死海低于海平面400m。

()()

(3)小花的妈妈炒股,上月赚了1200元,本月亏了600元。

()()

6.把下列各数分解质因数(12分)。

32()

84()

231()

7.用5,7,8排成一个三位数,使他能被2整除;再用这三个数排成一个三位数,是它是5的倍数。

(6分)

 

8.用三个7和三个0写成六位数,使它们分别符合下面的要求(10分):

(1)一个0都不读;

(2)只读一个0;

9.写出下面各数(6分)。

 

(2)

 

(3)

 

10.“植树节”时学校分给六年级一批树苗,如果平均分给8个同学去栽,还剩2棵,如果平均分给10个同学去栽也剩2棵,这批树苗至少有多少棵?

(4分)

 

复习提示:

把自己易错的题整理在典型题集本上。

 

数的认识(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

学习目标:

1.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2.从多角度体会分数的意义,感受分数、除法、比之间的关系。

3、沟通小数、分数、百分数、比、除法等之间的关系。

4、与同伴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自己的不足,形成实事求是和敢于质疑的态度,发展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学法指导:

利用数学书45-47页完成本内容的学习

课前预习

1、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在哪用到了小数、分数?

(每人至少举3个)

2、用尽可能多的方式解释

的含义

3、你知道什么是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吗?

2、小数、分数、百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回顾与交流

1、12÷(  )=0.2=(   ):

(   )=( )/20 =(   )%

结合上面的例子说一说

(1)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2)分数、比、除法之间的关系。

 

(3)商不变的规律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关系。

 

2、填一填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位数

十位

个位

十分位

计数单位

十分之一

整数和小数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课后训练

独立完成数学课本46、47页的内容,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订对,并整理出容易出错的问题,进行讨论。

 

数的认识导学案(常见的量)

学习目标

在具体的情境中,整理常见的量以及计量单位,体会各计量单位的实际意义,复习计量单位之间的关系,并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

学法指导:

利用数学书48页完成本内容的学习。

课前预习

相关知识

在小学阶段,我们曾经学过哪些量?

请分类整理一下。

质量单位:

单位间的换算:

时间单位:

单位间的换算:

人民币的单位:

单位间的换算:

回顾与交流

1.说一说第48页“回顾与交流”的信息中有哪些量?

哪些是质量单位?

哪些是时间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例说明1时大约有多长,1千克大约有多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人民币和质量的单位,举例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训练

独立完成数学书48页的内容,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订对,并整理出容易出错的问题,等待上课讨论。

第二课时

巩固与应用

1.我会填(42分)。

(1)

吨=()千克,

4千克50克=()千克。

(2)

时=()分,100分=()时,

2.5分=()秒,40元=()分。

(3)一年有()个月,分成()个季度;一个月分成()旬,()旬和()旬,一月的下旬是()天,平年二月的下旬是()天。

(4)6.8元=()元()角=()角;3元6角8分=()角=()元。

(5)采用24时计时法,下午1时就是()时夜里12时就是()时,也就是第二天的()时。

2.明辨是非(20分)。

(1)一年中有6个大月,6个小月。

()

(2)每年都只有365天。

()

(3)钟表上分针转动的速度是时针的60倍。

()

(4)3时30分=3.3小时。

()

(5)一个苹果约重100千克。

()

(6)1千克棉花比一千克铁轻。

()

(7)2010年是闰年,这一年的二月有

29天。

()

(8)小强今年12岁,可他只过了3个生日,他的生日是2月29日。

()

(9)一个烟盒的体积约是105立方厘米。

()

(10)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它

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20分)。

(1)课本约长24()。

(2)1个鸡蛋大约重55()。

(3)一辆货车的车厢容积约是8()。

(4)一场足球比赛大约需要100()。

(5)一个胶棒的价格是0.8()。

4.一块长方形地长320米,宽是长的

,这块地有多少公顷?

(6分)

 

5.张老师每天上午7时30分到校,下午5时30分离校,午间休息2小时,张老师每天在校工作多少小时?

(6分)

 

6.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是星期五,2009年8月8日是星期几?

(6分)

 

复习提示:

把自己易错的题整理在典型题集本上。

课题:

运算的意义及估算(复习课)

复习目标:

1、回顾四则运算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2、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复习重点

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

复习难点:

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一、梳理知识

知识点一:

四则运算的意义

整数

小数

分数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知识点二:

四则运算的法则

整数

小数

分数

加减法

乘法

除法

知识点三:

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

1、()和()互为逆运算;()和()互为逆运算。

2、互逆关系式。

(1)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一个加数

(2)减法:

(3)乘法:

(4)除法

知识点四:

估算的方法

方法

内容

举例

四舍五入法

进一法

在截取数的近似值时,把舍去的部分去掉后,在保留部分的末尾加上1。

去尾法

在截取数的近似值时,把舍去的部分去掉后,所保留的数不变。

二、巩固提高

完成配套练习册P30第2题;P31第1题。

课题:

计算与应用复习课

复习目标:

1、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及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

2、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5、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重点、难点:

掌握各种运算的计算方法和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一、自学导航

知识点一:

四则混合运算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加减或乘除,要()依次计算;如果既含有加减,又含有乘除,要先算(),后算()。

2、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的,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再算()的,最后算()的。

活动一:

在计算中体会四种运算的算法

完成P53页第1题

你想提醒同学在计算时注意什么?

活动二:

在计算中体会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1)完成P53页第2题在组内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你想提醒同学在计算时注意什么?

知识点二: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1、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类型及解题关键。

类型基本公式解题关键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比较量÷标准量找准比

的几(百)分之几较量和标准量

求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

这里的“一个数”是比较量,“另一个数”是标准量,求的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

标准量×几(百)分之几

找准标准量。

题中已知标准量,求比较量。

已知一个数的几(百)分比较量÷几(百)

分之几,找准比较量。

题中已知比较量,求标准量。

活动三:

完成53页第4题

1.已知单位1的量和分率,求部分量

(1)小华身高是135厘米,小龙的身高比小华高

,小龙的身高是多少米?

提出问题并画出线段图,列式解答。

分析:

此题中,标准量是(),部分量是(),分率是()

线段图:

列式:

补充题:

2。

已知部分量和分率,求标准量。

(1)小龙身高是135厘米,小华的身高比小龙高

,小华的身高多少米?

提出问题并画出线段图,列式解答。

分析:

此题中,标准量是(),部分量是(),分率是()

线段图:

列式:

第二课时

知识点四:

本金、利息、利率

1.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

(利率通常由银行规定的,有按年计算的,有按月计算的。

利率按年计算的通常称为年利率,利率按月计算的称为月利率。

2.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

活动四:

完成57页的13题。

知识点五:

按比例分配:

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

1.平均分:

平均分是按比例分配的特例,是按照1:

1来进行分配的。

2.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法;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应先求出标准量一共分了几份,再把比化成分数,用分数来解答;或者是采用平均分的办法求出每份的具体量,再解答应用题。

活动五:

完成57页的14题。

知识点六:

比例尺

1.比例尺的意义: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数量关系式是:

():

()=比例尺

2.比例尺的分类:

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活动六:

完成54页的第6题。

 

数的运算与简算复习案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整数的运算定律,并能熟练地在整数、小数与分数运算中运用这些运算律。

2.能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复习重点:

整数运算律的运用。

复习难点:

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复习用具:

小黑板、课件

回顾与交流:

1.回顾整理运算律:

我们学过哪些整数运算的运算律?

用字母表示出来。

(1)加法

(2)乘法

2.交流验证:

你能用不同的方式验证这些运算律吗?

(1)小组举例,并通过计算进行验证。

 

(2)各小组间互相交流,了解不同的验证方式。

(3)汇报验证结果。

把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整理在下面。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4)你有没有其他发现?

若有就把它写下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3.及时练习:

算一算,看谁算得快。

要求:

运用简便方法进行口算,汇报结果并说明运用什么规律?

137+54+146=574+184+26=

15×25×4=125×13×8=

42×13+58×13=

(125+4)×8=

合作探究:

1.整数运算的运算律在小数、分数运中成立吗?

举例说明。

要求:

(1)小组内回顾以往练习,举例说明。

(2)同学间相互交流。

(3)全班交流,总结展示。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2.7×99+32.7

28×1001

 

9.25×

+

×9.25

 

第二课时

巩固练习:

一.填空:

1.a+b=()+()

2.a×b=()×()

3.a+(b+c)=(+)+()

4.(a+b)×c=()×()+()×()

5.(a-b)×c=()×()-()×()

6.a-(b+c)=a-()-()

7.a-b-c=a-(+)

二.简算:

7.29-0.76-0.24

0.25×12.5×3.2

198×271-171×198

 

÷13+

×

 

45×16+54×38+54×45+54

 

(80+8)×2.5

 

96-32.4-27.6

 

38×39+38

 

28×1001

 

198×271-171×198

 

25×34×0.4

24.7×16.5+24.7×78.6+24.7×4.9

 

3200÷125÷8

 

8÷7+9÷7+11÷7

 

代数初步——用字母表示数训练案

学习目标:

1、再次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并运用字母表示某些规律,体验用字母表示数能表达一般规律,增强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意识。

2、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和式子。

学习重难点:

用字母表示数

回顾与交流:

预习课本59页1、2题,在课堂上和同伴讨论交流。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数量关系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简明而概括地表达出来。

用字母还可以表示运算率或常见的计算公式。

(1)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

加法结合律:

()

乘法交换律:

()

乘法结合律:

()

乘法分配律:

()

(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

面积公式:

()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

面积公式:

()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

梯形的面积公式: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

圆的周长公式:

()

圆的面积公式:

()

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

体积公式:

()

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

体积公式:

()

圆柱的侧面积公式:

()

体积公式:

()

圆锥的体积公式:

()

知识点2:

用字母表示的式子的读法和写法。

(1)、读法: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就读字母名称。

(2)、写法:

字母与数字之间或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记作“.”或省略不写。

乘积中数字要写在字母前面。

回顾与交流:

预习课本59页1、2题

知识巩固

一、填空:

1、姐姐今年12岁,弟弟比姐姐小a岁,弟弟今年()岁。

2、用a和b的和除以c,列式为()。

3、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那么用字母表示求高的公式为:

h=()。

4、每只铅笔a元,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11倍,小明买了5枝铅笔和1枝

钢笔,买钢笔和铅笔共用去()元,买钢笔比买铅笔多用去()元。

5、3个a相加的和是(),3个a相乘的积是()。

6、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了a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时行驶()千米。

7、学校购进图书a册,今年购进的图书比去年的3倍少50册,今年购进图书()册。

8、一堆水果a千克,卖出b千克后,剩下的平均装在3个筐中,每筐装水果()千克。

9、赵师傅如果每时做a个零件,那么他8时能做()个零件。

10、一本故事书a页,张华每天看8页,看了b天,还剩多少页?

11、比X少25的数是()。

12、n的5倍与m的差是()。

13、一件衬衫a元,一件毛衣的价格比它的2倍还多6元,毛衣的价格是()元。

14、原价a元的产品打八折后的价钱是()元。

15、若n为自然数,它后面的连续3个自然数是()、()、()。

二、解决问题

1、一本故事书78页,小明每天15页,看了Y天。

(1)这本故事书还剩多少页?

 

(2)这本故事书小方看了4天,还剩多少页?

2、周末小明和爸爸一起去爬山,从山下到山顶的路程长5.9千米,上山用了b时,下山用了c时。

(1)他们来回一趟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当b=3时,c=1.5时,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数学方程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进一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学习重点:

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知识梳理及运用

一、填空

1、叫做等式。

2、含有的等式叫做方程。

3、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4、下列式子哪些是方程?

(写序号)

(1)2x=4

(2)x+5=7

(3)7.5+3=10.5(4)x%+0.3=1

(5)4×5=20(6)0.3+1.5=1.8

方程是:

 

等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