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幼儿园教育的拓展与合作.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0815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8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幼儿园教育的拓展与合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八章幼儿园教育的拓展与合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八章幼儿园教育的拓展与合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八章幼儿园教育的拓展与合作.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八章幼儿园教育的拓展与合作.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章幼儿园教育的拓展与合作.ppt

《第八章幼儿园教育的拓展与合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幼儿园教育的拓展与合作.ppt(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章幼儿园教育的拓展与合作.ppt

幼儿园教育的拓展与合作第八章【知识目标】1.了解家园衔接与合作的现状,理会家园合作的价值,掌握家园合作的基本策略。

2.掌握国内外幼小衔接的发展现状及幼小衔接的有效策略。

3.理会社区教育与幼儿传媒的意义与作用。

【技能目标】1.通过对家园衔接与合作及幼小衔接的价值、社区教育及幼儿传媒的意义和作用的了解,形成整合各种教育力量,服务于幼儿发展的资源整合能力。

2.通过掌握幼儿园与小学、家庭和社区教育合作的策略,增强幼儿园教育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3.通过对幼儿传媒利弊的理解,学会辩证看待幼儿教育的合力影响。

【知识导图】第一节第一节家园衔接与合作家园衔接与合作一、幼儿园与家庭衔接与合作的理论基础、意义一、幼儿园与家庭衔接与合作的理论基础、意义已有的关于儿童早期衔接的理论包括将衔接视为:

首先,儿童“通过仪式”来到一个新的环境(vanGennep,1960)校服、饭盒和其他个人的随身用品标志着儿童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其次,儿童通过“越境”(CampbellClark2000)从物理环境或者文化意义上的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第三,在“制度仪式”(Bourdieu,1991)制度要求儿童将在家获得的符号资本转化为在学校可以使用的符号。

其他的建立在布鲁芬布伦纳理论的基础上的观点也为我们思考有关衔接的意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如Elder(2001)认为,儿童和家庭在社会结构、文化和人群中的位置将会跨时空地影响儿童;关键生活事件(Filipp,1995)理论指出,对关键事件的评价非常重要,它是一个应对的过程,因此它可以体现为一种衔接。

各种“衔接”理论的共同之处:

都强调在家园衔接过程中对儿童发展可能起作用的人、事物或事件。

“合作”是衔接的进一步深化,是一种更高级的衔接。

因此,做好家园衔接和合作,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生态意义上的发展,是促进家园教育成效的重要举措。

二、家园衔接与合作的现状二、家园衔接与合作的现状

(一)家园衔接与合作的现实基础

(一)家园衔接与合作的现实基础主要体现在各国重视学前教育,制定相关的学前教育政策,而家园衔接和合作的问题也因此成为了国家政策的制定范畴。

美国幼儿教育学会于1984年制定并颁布了高质量幼儿教育机构评价标准,把家园合作视为衡量教育机构质量的重要标准。

日本于1991年制定了第三个幼稚园振兴计划(9912001年),并指出:

“现时期家庭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幼稚园要进一步发展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

”中国于1989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首次开辟了“幼儿园与幼儿家庭”专章,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庭配合;1996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把“成立家长委员会”作为幼儿园内部管理的必需要求;2001年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二)家园衔接与合作存在的问题

(二)家园衔接与合作存在的问题11幼儿入园适应中的常见问题幼儿入园适应中的常见问题

(1)幼儿产生分离焦虑

(2)幼儿不适应集体生活2.2.教师对幼儿入园不适应问题的处理方式不当教师对幼儿入园不适应问题的处理方式不当3.3.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错位和背离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错位和背离

(1)家长的教育观念与幼儿园教育理念相违背

(2)家长的教养方式与幼儿园教育方式发生冲突三、家园衔接与合作的策略三、家园衔接与合作的策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的积极配合是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家园衔接的策略

(一)家园衔接的策略1.1.家庭为幼儿作好入园准备工作家庭为幼儿作好入园准备工作

(1)家长教养观念的转变。

(2)教给幼儿入园适应的策略。

(3)培养幼儿与同伴交往所必需的基本技能。

2.2.幼儿园应为幼儿做好入园引导与适应工作幼儿园应为幼儿做好入园引导与适应工作

(1)建构家庭化的幼儿园教育环境。

(2)教师和家长随时沟通,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

(3)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

(4)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

(二)家园合作的策略

(二)家园合作的策略1.网络家园交流平台2.家园多向互动沟通会3.家长学校4.母亲会所(三)家园沟通的技巧(三)家园沟通的技巧1.做好充分的沟通准备2.明确目标意识,以开放式提问为主3.善倾听,巧引导4.语气委婉,真诚友善第二节第二节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幼小衔接幼小衔接是指为了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小学、家庭、社区等教育力量通过创造一切可能条件,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以帮助儿童更好地完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学习的过程。

一、幼小衔接的基础一、幼小衔接的基础

(一)幼小衔接的理论基础

(一)幼小衔接的理论基础1.1.生态学视野:

生态学视野:

基于对布鲁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人类发展生态学系统理论分析,邓洛普等人(Dunlop&Fabian,2002)构建了幼小衔接的生态学模式图(图1);基于皮安塔等人(PiantaandWalsh,1996)的情景系统模式(ContextualSystemsModel)的幼小衔接生态学动力模式(图2)等,都强调环境中各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幼小衔接中幼儿园、小学、家庭、社区等教育力量之间的协作。

2.2.社会文化视野:

社会文化视野:

罗戈夫(Rogoff,2003)和科萨罗等(Corsaro,2002)学者从社会文化视角阐释了幼小衔接。

图图11幼小衔接的生态系统(幼小衔接的生态系统(Dunlop&Fabian,2002Dunlop&Fabian,2002)图图22幼小衔接的生态学动力模式图幼小衔接的生态学动力模式图

(二)幼小衔接的现实基础

(二)幼小衔接的现实基础首先,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园教育为儿童顺利进入小学作准备。

其次,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上存在显著区别。

表表11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部分区别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部分区别二、幼小衔接的现状二、幼小衔接的现状

(一)国外幼小衔接现状

(一)国外幼小衔接现状1.各国政府重视幼小衔接工作,积极为儿童顺利入学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2.教育机构设置逐渐呈现出幼小一体化趋势3.幼小教师资格互通,增进教师交流,重视男性教师对幼儿发展的作用4.重视家庭、社区、幼儿园教育在幼小衔接中的相互作用表表8-28-2法国幼小衔接的具体做法法国幼小衔接的具体做法

(二)国内幼小衔接现状

(二)国内幼小衔接现状1.1.我国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现实意义我国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现实意义22我国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的问题我国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严重主要原因:

主要是基于各种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学前教育价值主要是基于各种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学前教育价值的理解分歧而产生。

的理解分歧而产生。

家长观念陈旧,教育功利性强。

幼儿园自身的市场生存规则导致了部分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不得不建构小学化倾向的课程体系。

我国考试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2)幼儿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幼小教师沟通不畅三、幼小衔接的原则和策略三、幼小衔接的原则和策略

(一)幼小衔接的原则

(一)幼小衔接的原则1.坚持终身发展的教育观,注重幼小衔接的连续性2.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3.家园、社区与小学共育原则

(二)幼小衔接的具体策略

(二)幼小衔接的具体策略1.1.家庭的作用家庭的作用在物质准备上,包括了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的准备,在精神准备上,包括了家长为儿童营造一种“我要上小学”的积极心理氛围和家长自身的心理准备。

2.2.幼儿园的作用幼儿园的作用确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一日活动,培养儿童对小学的角色认同感。

幼儿园通过创设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使儿童具备良好入学能力的拥有轻松的入学心理。

3.3.小学的作用小学的作用作好幼小师资衔接。

作好课程衔接。

4.4.社区社区社区作为幼小衔接的重要参与者,应通过开放社区资源、建立网络服务系统等措施,联合家庭、幼儿园、小学等各方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为儿童建立一个幼小衔接的良好氛围。

第三节第三节社区教育和幼儿传媒社区教育和幼儿传媒一、社区教育的含义与价值一、社区教育的含义与价值

(一)社区和社区教育的含义

(一)社区和社区教育的含义1.1.词源分析:

词源分析:

社区”一词由德国社会学家雯迪南滕尼斯最早引入社会学领域,其英文释义有三种:

一是由同住于一地或一国的人所构成的社会和社区;二是由同宗教、同种族、同职业或其他共同利益人所构成的团体;三指共享、共有、共同、相同。

2.2.社区教育是社区工作的新模式社区教育是社区工作的新模式我国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把社区教育定义为:

“是实现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社区发展的一种社会性的教育活动和过程。

”社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社区成员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园方面有着重大作用。

(二)社区幼儿教育的价值

(二)社区幼儿教育的价值1.1.从幼儿成长的角度看从幼儿成长的角度看社区环境是幼儿生活的微观环境之一,由于年幼,幼儿不能主动地、自觉地选择和影响周围环境,因此受特定微观环境的影响很大。

2.2.从幼儿园的角度看从幼儿园的角度看幼儿园教育的内容主要源于社区和家庭,社区人员和家长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

高质量的三方合作,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

3.3.从家庭和社区来看从家庭和社区来看幼儿园是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拥有专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

幼儿园能够为家庭、社区教育提供帮助和指导。

4.4.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公平利用社区资源,对处境不利的幼儿进行补偿教育,是世界各国政府追求幼儿教育起点的公平,改善社会处境不利的家庭和人群代际恶性循环的有力措施。

【资料贴吧】“四位一体四位一体”幼教服务网络幼教服务网络(政府、社区、幼儿园和家庭)(政府、社区、幼儿园和家庭)英国:

1997年,英国政府出台了世界上最早的以社区为基础的早期儿童整合性服务机构“早期优质服务中心”。

这种服务机构主要以保育学校等传统的保教机构为基础,整合社区相关资源,以早期服务为纽带,向儿童及其家庭、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以积极应对不同社区的需要。

作为一项国家改革计划,政府通过制定“早期优质服务中心”标准、审定申请机构、提供资助和专家支持以及运用评估等手段进行监督、协调和支持。

在政府的支持和各地的推动下,至1999年12月英国已经建立29个这样的机构,并在2001年2月提出“到2004年达到100个,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中心网络并向更加地区化方向推广”的目标。

澳大利亚:

2000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推出了一种以社区为基础的网络运行模式“儿童保育和家庭支持轴心”,利用社区资源中心、社区公共设施、学校或者重建的社区资源,形成整合性服务机构,并发挥整合功能。

轴心和各部门保持“组串”关系轴心是“组”,各服务部门是“串”。

这种“组串”结构强调整合网络各部分之间在实现目标时的平行关系,体现了整合网络运行过程中的协调、管理作用。

到2002年,昆士兰州已成功建立了22个这样的轴心机构。

资料选自于:

曹能秀资料选自于:

曹能秀.世界幼儿教育世界幼儿教育“一体化一体化”趋势浅探趋势浅探J.J.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2007,(4):

36-40.),2007,(4):

36-40.二、社区幼儿教育的实施途径二、社区幼儿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

(一)“请进来请进来”和和“走出去走出去”的方针是幼儿社区的方针是幼儿社区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请进来”主要包括聘请社区中乐意参与幼儿教育的有识之士为幼儿园助教、助管。

“走出去”主要包括两方面。

首先,对03岁散居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进行早教指导,提高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关注程度。

其次,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大教育观,把大自然、大社会视为幼儿教育的活教材,组织幼儿参观社区中的各种机构,了解社区并与社区中各类人员进行互动,习得社会交往的技能。

(二)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与社区联动

(二)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与社区联动研究课题主要源于实践层面,将研究成果最终运用到实践层面,因此社区、家庭、幼教机构中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