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II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006998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II卷.docx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I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II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II卷.docx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II卷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2月月考化学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人类每年从自然界中提取大量的金属铁,下列关于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炼铁的过程是把生铁变成单质铁

B.生铁和钢是铁的合金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铁制品锈蚀要及时除锈

2.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时,三种物质的溶液质量不变

B.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C.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釆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D.t3℃降温到t1℃时,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3.下表是某同学错题本中整理的部分内容,其中不需要修改的是

A.化学用语

B.现象描述

氧化铝——AlO

H——表示一个氢分子

2Fe2+——表示两个铁离子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红色固体变成黑色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性质与用途

D.事实与解释

氦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

石模质软而滑腻——做润滑剂

N2常温下性质稳定——制氮肥、炸药

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不断运动

N2被压缩成液氮——分子之间有间隔

O2和O3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A.A   B.B   C.C   D.D

4.下列日常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榨汁机榨西瓜

B.蒸发盐井水制食盐

C.木材烧制木炭

D.干冰冷储雪月饼

5.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铁、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钙、氯化铜五名“队员”组成,比赛中由氯化铜“队员”发球,“队员”间传球,最后由D位置“队员”投篮进球完成一次有效进攻。

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所示,图中连线间物质相互反应。

则D位置“队员”代表的物质是()

A.铁

B.二氧化碳

C.硫酸

D.氢氧化钙

6.前几年,双汇“瘦肉精”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有一种“瘦肉精”学名叫盐酸克伦特罗,化学式是C12H18Cl2N2O。

下列对于“瘦肉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由碳、氢、氯、氮和氧五种元素组成的

B.每个盐酸克伦特罗分子中含有18个氢原子

C.盐酸克伦特罗分子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

D.盐酸克伦特罗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7

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铜绿受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8.硝酸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加热时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NO3

N2↑+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

A.N2O

B.N2O4

C.NO2

D.NO

9.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向试管中装入锌粒

B.

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C.

稀释浓硫酸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0.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质量为m的H2O2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装置I分别与装置II、III、IV、V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B.称量装置I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可计算出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若用装置IV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导管口处验满

D.若用装置V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11.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凉开水不能养鱼是因为水中没有氧原子

B.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C.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者分子构成不同

D.汞可做温度计的填充物是因为汞原子的体积受热变大,遇冷变小

12.废弃的定影液中含有一定量的AgNO3,某课外活动小组从摄影店收集到一些废弃的定影液,准备将其中的银以单质形式全部回收.他们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方案:

请判断选用A、D药品最合理的一组的是()

A.Cu    H2SO4

B.Fe    AgNO3

C.Cu   AgNO3

D.Fe   H2SO4

13.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O2

B.CO2

C.Ar

D.N2

14.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A.①单质、③氧化物

B.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C.①单质、③化合物

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15.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物质的分离

B.物质的鉴别

淡化海水一蒸馏 海水晒盐一蒸发

氨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带火星的木条

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三种固体——水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生活

缺铁——易引起贫血

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洗洁精

使煤燃烧更旺——把煤做成蜂窝状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化学用语填空

(1)2个亚铁离子_______;

(2)4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

(3)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4)3个氯原子______

17.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世博园区内有许多饮水台,可取水直接饮用.其中的饮用水处理步骤如图所示;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_____(填字母.下同),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_____.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8.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______(填“CO2”或“CO”);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填“铁”或“铝”);

(3)能形成酸雨的是______(填“CO2”或“SO2”);

(4)冶炼铁是利用CO的______(填“还原性”或“可燃性”);

(5)如图是一种常用的学习用品——圆规材料的组成情况:

①图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

(填序号)

②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利用这种材料制作铅笔芯的原因是______,其主要成分在充足氧气中的燃烧产物是______(填化学式)。

19.“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_____;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____和_____(填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和_____。

(3)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B框中的物质属于_____(填序号:

A化合物、B单质、C混合物)。

②化学反应前后_____种类改变,_____种类不变(填原子、分子)。

三、实验题

20.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

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B做发生装置,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_____。

(3)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______(填字母序号)。

四、推断题

21.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______;D中溶质是_________

(2)写出物质E和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E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流程题

22.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试验流程:

依据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是()

A.①稀硫酸②硫酸铜

B.①稀盐酸 ②硫酸锌

C.①稀盐酸 ②硫酸亚铁

D.①稀硫酸 ②氯化镁

六、科学探究题

23.(探究一):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再测定

(1)实验原理:

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________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

能粗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

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

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结果与存在一定的误差。

(实验改进)

Ⅰ.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图10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_____铁生锈。

(填:

加快或减慢)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表4

(2)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表4计算,改进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计算精确到0.1%)。

(4)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髙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探究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的选择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发现,通常不选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原因是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物覆盖在固体的表面,阻碍了大理石与稀硫酸的接触,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甚至停止。

为此,该小组设立研究课题:

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和适当的反应温度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一] 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

操作:

在28℃时,用装有5mL硫酸溶液的注射器向盛有l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注入硫酸,记录15分钟内生成气体的体积,见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硫酸浓度(%)

15

20

25

30

35

气体体积(mL)

35

47

55

51

42

[实验二] 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

操作:

往盛有l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相同合适浓度而不同温度的硫酸溶液,观察反应的情况,记录如下表:

试管编号

A

B

C

D

E

温度(℃)

40

50

60

70

80

现象和比较

有少量

气泡

气泡比A

号试管多

气泡明显比B号试管多

大量气泡产生,与常温用盐酸反应相似

反应激烈,迅速产生大量气体

回答:

(5)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在28℃时,选用硫酸的浓度最合适为____%,因为浓度小于或大于合适浓度对反应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合适的硫酸浓度下,应选择最合适的反应温度为______℃,因为温度高于或低于该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除选用适当的温度和合适浓度的硫酸之外,在反应过程中,为防止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上,应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更有利于气体的制备。

(8)该研究小组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__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A

B

试管内药品

1g块状大理石与5mL25%稀硫酸

1g粉末状大理石与5mL25%稀硫酸

现象和比较

有少量气泡

迅速产生较多气泡

(9)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试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七、计算题

24.某校课外学习小组采集到一批赤铁矿石标本,欲测定矿石中Fe2O3的含量,取一定量矿石粉碎后,采用如图示方法进行实验:

(注:

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实验过程中物质损失忽略不计)

求:

(1)矿石中Fe2O3的质量分数_______。

(2)若用300t该矿石,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

(3)原300.0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1、

2、

3、

4、

三、实验题

1、

四、推断题

1、

五、流程题

1、

六、科学探究题

1、

七、计算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