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结题主持词.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99865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结题主持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课题结题主持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课题结题主持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课题结题主持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课题结题主持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结题主持词.docx

《课题结题主持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结题主持词.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结题主持词.docx

课题结题主持词

课题结题主持词

  篇一:

  各位领导、专家及课题组的老师们:

  早上好!

  今天我们汇聚一起,召开我校县级课题结题鉴定会,这既是总结回顾一年来课题实验的历程与经验、收获和感受的一次会议;同时又是促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次契机,是一次论坛会晤。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来了教研室的----同志全程参加我们的活动并予以评估指导。

让我们对他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真挚的感谢!

今天的活动程序是这样安排的:

  一、请四个课题组的负责人做课题结题报告:

  英语课题《偏远地区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研究》主持人:

赵英

  语文课题《“学案导学自主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主持人:

毛生梅语文课题《小学低年级阅读兴趣培养策略研究方案》主持人:

晁世琴数学课题《数学课堂“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主持人:

马晏湖

  二、请教研室领导、专家查阅有关资料

  三、请领导、专家对四个课题做逐一点评指导

  四、请教研室领导、专家对课题结题给予鉴定

  五、郭红英校长总结

  各位领导、老师们,20XX年我校州级课题“小学快乐作文”获得一等奖;20XX年县级课题“有效集体备课的方法与策策略”获得一等奖,今天我们的四个课题又相继结题,取得的成果令人欣慰,我们清晰地了解到课题组在研究实践中所表现的高涨的热情、务实的作风,也看到了研究教师们艰辛的足迹和奋发作为的团队风貌。

我们感到课题研究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效:

  一、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了:

课前自学、课堂知识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表达等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

  二、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了。

课题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进一

  步提升。

提高了教师的思想文化素养和专业化发展水平。

  三、开辟了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当然,我校的课题研究还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摸索,在课题研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提升。

  1、课题选题的时候一定再慎重一些,尽量选择适合我们的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问题及课题。

2、心里装着课题,做课题研究的有心人。

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善于总结,收集过程性材料。

由教书者逐步转为研究型人才。

3、研究的理论水平还要不断提升,成果有待进一步推广。

  最后感谢教研室领导对我校的大力支持帮助!

感谢课题组实验教师的热情参与。

谢谢大家。

  篇二:

课题结题主持仪式

  课题结题主持仪式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聚一起,召开校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活动中儿童创造力的培养》结题报告会,这既是总结回顾一年来课题实验的历程与经验、收获和感受的一次会议,是一次大检阅;同时又是促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次契机,是一次论坛会晤。

大家从我校校本教研和全面发展中一路走来,相信是背着旅途的行囊而来,也定会带着一路收获的风光而来!

  风和日丽,春暖花开。

在这阳光明媚与充满希望的日子里,我校小课题结题仪式将于今天隆重举行。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沂北中心小学向参加今天结题仪式的各位来宾致以第一次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欢迎!

  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方式,它对提升教师科学素养和理论水平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尤其把课题研究作为教育科研的头等大事来抓,20XX年,在市“十一五”规划课题申报中,我校以王永峰校长为首的7位老师的6个小课题成为市立项课题。

近两年,经过他们刻苦而精心的研究,各自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和阶段性的成果。

马上,他们将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在座各位做全面的汇报。

  今天的结题仪式有以下几项议程:

1、王永峰校长致欢迎辞;2、

  课题主持人分别作课题结题报告;3、专家组对课题研究成果作指导性点评;4、专家组宣布鉴定结果

  首先,我们进行仪式第一项议程,由王校长致欢迎辞,大家欢迎!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课题主持人作结题报告,首先上台的是王丽老师,她研究的课题是……

  刚才几位课题主持人对自己的课题研究做了全面的汇报,他们的研究方法选取是否正确、研究过程是否科学、研究的思维推理是否缜密合理、研究的成果是否具有科学意义,下面进行结题仪式第三项议程,请我们专家组成员做指导性点评。

  ……

  专家组成员刚才对我们课题研究工作(……)作了科学严密而且精屁、精彩的点评,对我们今后的课题研究乃至整个的教科研工作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和促进,希望我们所有老师以此为准绳,戒骄戒躁,脚踏实地搞好我们沂北中心小学的教育科研工作。

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专家的精彩点评与科学指导!

  最后,请专家组宣布对本次课题结题工作的鉴定结果。

  篇三:

  尊敬的谷主任、教研室专家、老师们:

  今天我们汇聚一起,召开我校县级规划课题结题仪式,这既是总结回顾一年来课题实验的历程与经验、收获和感受的一次会议;同时又是促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次契机,是一次论坛会晤。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来了教研室谷主任一行全程参加我们的活动并予以评估指导。

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真挚的感谢!

  今天的活动程序是这样安排的:

首先请语文和英语两个课题组的负责人做课题结题报告,然后接受答辩,最后请教研室领导、专家做点评指导。

  A

  现在进行第一项,请语文组课题负责人张江老师做《中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时间研究》结题报告。

  下面进行答辩,以组长答辩为主,组员可适当补充。

  请教研室领导、专家对语文课题点评指导并予以鉴定。

  B

  接下来请英语组课题负责人樊鑫做《小组合作学习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结题报告。

  下面进行答辩,请教研室领导、专家出示答辩问题。

  请教研室领导、专家对英语课题点评指导并予以鉴定。

  请谷主任颁发证书。

  黄校长总结发言:

  《中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时间研究》《小组合作学习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这两个课题于20XX年2月由县教研室批准立项,20XX年3月正式开题。

该课题旨在寻找适合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语文、英语实际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切实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和学生的角色转换。

这两个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为我们语文、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有效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与教学能力。

为此,学校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尽力提供了研究所需的各种硬软件平台。

  经过一年多的潜心研究,两个课题今天顺利结题,这是课题组各位成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的结果,更是县教研室领导、各位专家长期引领、关注、指导和支持的结果。

  今天的结题会议是对我校教科研成效的肯定,她将极大地振奋我们全体教师的科研热情,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不辜负领导的厚望,把“科研兴教”落到实处,全力推动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向更高、更深层次迈进,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水平,把化子坪镇初级中学办成一所具有浓厚科研氛围的特色农村初中。

同时,也恳请各位领导和专家继续对我校教育科研工作予以大力支持和帮助!

  最后,请允许我再一次对关心、支持我校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崇高的敬意!

谢谢大家!

  20XX-7-10

  篇四:

课题结题会主持词

  课题结题会主持词

  各位课题实验老师:

  早上好!

  今天我们汇聚一起,召开校级课题结题鉴定会,这既是总结回顾一年来课题实验的历程与经验、收获和感受的一次会议,是一次大检阅;同时又是促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次契机,是一次论坛会晤。

大家从我校校本教研和全面发展中一路走来,相信是背着旅途的行囊而来,也定会带着一路收获的风光而来!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来了教研室的语文教研员王宏东同志全程参加我们的活动并予以评估指导。

让我们对他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真挚的感谢!

今天的活动程序是这样安排的:

首先由六个课题组的组长做报告,然后接受答辩,最后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请教研员做点评指导。

  下面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进行。

  首先请六年级的课题组长刘小梅老师做课题报告。

其他年级的组长准备。

(李慧、朱海燕、贺海霞、黄彩莲、张艳玲。

  下面进行答辩。

以组长答辩为主,组员可以适当补充。

  六年级组的答辩问题是:

请举一个案例,说说在课堂教学中你们是如何做到语文与生活相联系的?

五年级的问题是:

通过课题研究,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已经养成,学生在解决阅读问题方面,比如课内课外或者说在考试当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真正有所提高?

四年级的答辩问题:

请结合本学期的一个作文案例,谈谈你们是如何创设情景的,效果怎样?

  请高主任对其他三个年级出示答辩问题。

  接下来请教研员做点评指导。

  刚才,组长们做了条理清晰的陈述,从课题的提出,到研究方案的制定、研究的现实意义,到课题的具体实施,可以看出大家都做了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并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实施最终开花结果。

老师们的答辩也非常精彩、非常实在。

教研员王老师从课题研究的意义、价值,课题题目的特点以及成果展现多个方面对我们的课题进行肯定,让我们受益匪浅。

  下一步,我们希望教师每人都要承担或参与一项县级以上的课题研究。

总结:

  老师们,我们怀揣着同一个梦想,同一个目标,旨在探索学校教育发展的成功模式,力争让课题的引领,为我们学校的教育催生新的生长点!

为了这个目标,这个梦想,大家且行且思。

今天看到各个课题组一年来的行动轨迹,感受到了课题取得了令人欣慰的研究成果,更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到课题组在研究实践中所表现的高涨的热情、务实的作风,也看到了研究教师们艰辛的足迹和奋发作为的团队风貌。

我们感到课题研究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效:

  一、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了,比如五年级的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学习方法更加多样了,比如一二年级的识字方法;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都有了很大进步。

  二、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了。

课题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提高了教师的思想文化素养和专业化发展水平。

  三、开辟了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当然,我校的课题研究还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摸索,在课题研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提升。

  1、课题选题的时候一定再慎重一些,尽量选择适合我们的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问题及课题。

  篇五:

课题结题会主持词

  课题结题会主持词

  各位课题实验老师:

  早上好!

  今天我们汇聚一起,召开校级课题结题鉴定会,这既是总结回顾一年来课题实验的历程与经验、收获和感受的一次会议,是一次大检阅;同时又是促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次契机,是一次论坛会晤。

大家从我校校本教研和全面发展中一路走来,相信是背着旅途的行囊而来,也定会带着一路收获的风光而来!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来了教研室的语文教研员王宏东同志全程参加我们的活动并予以评估指导。

让我们对他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真挚的感谢!

  今天的活动程序是这样安排的:

首先由六个课题组的组长做报告,然后接受答辩,最后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请教研员做点评指导。

  下面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进行。

  首先请六年级的课题组长刘小梅老师做课题报告。

其他年级的组长准备。

(李慧、朱海燕、贺海霞、黄彩莲、张艳玲。

  下面进行答辩。

以组长答辩为主,组员可以适当补充。

  六年级组的答辩问题是:

请举一个案例,说说在课堂教学中你们是如何做到语文与生活相联系的?

五年级的问题是:

通过课题研究,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已经养成,学生在解决阅读问题方面,比如课内课外或者说在考试当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真正有所提高?

四年级的答辩问题:

请结合本学期的一个作文案例,谈谈你们是如何创设情景的,效果怎样?

请高主任对其他三个年级出示答辩问题。

  接下来请教研员做点评指导。

  刚才,组长们做了条理清晰的陈述,从课题的提出,到研究方案的制定、研究的现实意义,到课题的具体实施,可以看出大家都做了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并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实施最终开花结果。

老师们的答辩也非常精彩、非常实在。

教研员王老师从课题研究的意义、价值,课题题目的特点以及成果展现多个方面对我们的课题进行肯定,让我们受益匪浅。

下一步,我们希望教师每人都要承担或参与一项县级以上的课题研究。

  总结:

  老师们,我们怀揣着同一个梦想,同一个目标,旨在探索学校教育发展的成功模式,力争让课题的引领,为我们学校的教育催生新的生长点!

为了这个目标,这个梦想,大家且行且思。

今天看到各个课题组一年来的行动轨迹,感受到了课题取得了令人欣慰的研究成果,更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到课题组在研究实践中所表现的高涨的热情、务实的作风,也看到了研究教师们艰辛的足迹和奋发作为的团队风貌。

我们感到课题研究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效:

  一、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了,比如五年级的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学习方法更加多样了,比如一二年级的识字方法;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都有了很大进步。

  二、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了。

课题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提高了教师的思想文化素养和专业化发展水平。

  三、开辟了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当然,我校的课题研究还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摸索,在课题研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提升。

  1、课题选题的时候一定再慎重一些,尽量选择适合我们的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问题及课题。

  2、心里装着课题,做课题研究的有心人。

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善于总结,收集过程性材料。

由教书者逐步转为研究型人才。

  3、研究的理论水平还要不断提升,成果有待进一步推广。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校提出并矢志不移走下去的治校方针,也是我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

  特色强校的精髓所在,更为我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插上了翅膀。

  通过课题研究,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的进步,不论是调控课堂的能力,基本功水平,教育教学理论,都获得了令人自豪的进步。

目前课题研究已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特色和亮点。

正像我们冯校长所说的,我们已经被历史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必须不断前进,再前进!

感谢课题组实验教师的热情参与,感谢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

  篇六:

结题主持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及课题组的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汇聚一起,召开我市省级课题《教研员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会,这既是总结回顾几年来课题实验的历程与经验、收获和感受的一次会议;同时又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次契机。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来了专家们全程参加我们的活动并予以评估指导。

首先我隆重的介绍下此次参加结题会议的领导和专家们

  河源市教育局党组成员陈俊荡副局长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王卫东教授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李志厚教授

  广州市第五中学何树声校长

  河源市教育局教研室何功兴主任

  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钟罗金博士

  河源市河源中学韦然老师

  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三板小学李彩芳校长

  汕头市实验学校许树然副校长

  韶关市田家炳中学李达均老师

  佛山市第一中学尹君成特支教师

  河源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英语教研员游海燕老师

  河源市源城区教育局小学英语教研员杨少芳老师

  河源市紫金县教育局教研室小学英语教研员赖燕芳老师

  河源市和平县教育局教研室小学英语教研员赖连霞老师

  河源市东源县教育局教研室小学英语教研员朱利银老师

  以及课题组主要成员及参与课题研究人员们。

  让我们再次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真挚的感谢!

  结合《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实施细则》要求,今天的结题程序安排如下:

  一、课题组主持人游海燕老师陈述研究报告;

  二、课题组成员吴丽霞代表发言;

  三、专家组审读课题成果、提问、答辩;

  四、专家组写出课题的结题或鉴定结论;

  五、专家组填写《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申请评审书》专家鉴定部分

  和《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成果鉴定评估参照指标》,课题组《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会议鉴定表》;

  六、课题鉴定结题后,课题组修改研究报告和成果公报;

  七、课题主持人单位领导发言。

  八、对课题表现突出奖和优秀教研工作者颁奖。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教研员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课题主持人游老师做结题报告。

  刚才,课题负责人游老师做了条理清晰的陈述,从课题的提出,到研究方案的制定,研究的现实意义,到课题的具体实施,并对课题研究的亮点进行了展示,可以看出做了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并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实施最终开花结果。

  下面会议进行第二项

  篇七:

课题结题发言

  

(一)小学计算教学创设情境注重培养小学生数感的策略

  音乐有“乐感”,语文有“语感”,数学也有“数感”。

所谓数感就是人们

  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为

  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也可以说数感是一种数学素养。

一个人一旦有了

  数感,他便能将数与实际背景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

把一些实际问

  题与数联系起来,就是一种数感。

数感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当

  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能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或者

  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和解释。

由于数学知识本身产生于现实生

  活,因此培养数感要把数学知识同实际相联系,良好数感的建立能使学生会用数

  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并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学知识建立起联系,有

  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认为,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应做到以

  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体验中建立数感

  数学于生活,数感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

布鲁纳强调:

数学知

  识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决定了在他们认知

  活动中的思维正经历着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

  中应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教学,以联系生活实际情境和学生的经历、体验

  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建立数感。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无数的数学问题等待开发利用,作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

  ──教师,要挖掘生活资源,把有限的数学知识源于无限的生活情境中,揭开数

  学神秘面纱,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变抽象为具体,更有利于学好数学。

  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灵活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巧妙地设置谈

  话。

如:

“这间教室每排有8个座位,共有5排,共坐了40人”;“我们班有

  23名男生,17名女生”;“明天的气温有38摄氏度,太热啦!

”;“你们家的

  客厅这么大,有30平方米吧!

”。

再如:

教学“分数的简单计算”时,可以创设

  这样的教学情境: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什么叫分数吗?

”“对,把单位‘1’平均

  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中秋节到了,小红的妈妈买

  1了一个饼子,把它平均分成了8份,爸爸吃了其中的一份,就是吃了这块饼子的,8

  3妈妈吃了3份,就是吃了这块饼子的,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其中的几块,是这8

  4134个饼的几分之几呢?

(),板书:

+=。

如果小红把剩下的饼全部吃完,也8888

  48就吃了这个饼的,小红全家人共吃了几分之几?

()。

小红比爸爸多吃了这个88

  饼的几分之几?

”板书算式,然后再让学生观察,发现: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

  计算方法。

这种看似简单的谈话,随意的提问,却已从不经意中构建了学习材料。

  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

  这样的引入亲切自然,贴近生活的情境,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数学

  学习产生了亲和力。

学生在对生活中的数的感悟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数感。

  数学家费登塔尔认为: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

在教学中

  教师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抓住锲机,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自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算法,并对结果合理性作出解释。

感受到数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

  2、让学生在观察情境活动中体验数感

  学会观察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的知觉过程,通过观察,学生从数实物开始认识数,由具体到抽象,初步建立数感。

为了帮助学生切实打好基础,加深对数的含义的理解,建立学生的数感,教师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周围世界。

例如:

同学们,我们班教室里安装了几盏灯我班的教室有几道窗子?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5页等等,这些情境就能很好地建立学生的数感;再如:

在学习了9的前四句乘法口诀以后,把这四个乘法算式写在黑板上:

9×1=99×2=189×3=279×4=36,然后让学生观察,等号右边的数字或数字之和是多少?

(是9),积的十位上的数字总比等号左边与9相乘的数字少1。

如果是9×5,那么积的十位上的数字一定是4,4与几加得9呢?

(与5加得9),所以9×5的积就是45,既9×5=45。

同理可得:

9×6的积是54,9×7的积是63,9×8的积是72,9×9的积是81。

接着,教师可出示一些扩张题,让学生观察:

99×1=99,99×2=198,99×3=297,通过认真观察,学生很容易发现,99乘一个一位数(1除外)的积是一个三位数,积的最高位与最低的和是9,且最高位总比这个一位数数少1,(或者说积的最高位与最低位刚好是这个一位数与9的积,)中间的数字为“9”,这样,我们就容易算出:

99×7=693,99×8=792经过这两次练习,感兴趣的同学还会进一步归纳999×1=999,999×2=1998,999×3=2997通过对一些“特殊数”的观察、认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3、让学生在操作情境活动中体验数感

  数感的培养和发展,离不开学生的动手操作。

数感不是通过传授才能得到培养的,更不能以课件演示代替学生的思考。

动手操作是儿童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学生体验数感要经历一个过程。

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会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体验数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具体操作,感受数的意义和作用,从而体验数感。

让学生在操作情境中实现对具体数量的感知与体验,是学生建立数感的基础,对学生理解数的意义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

我在教学“米的认识”时,我班教室的黑板的长是4米,宽是1米,让几个学生到台前来摸一摸黑板的长度,其它同学下课时也来摸一摸,感受1米究竟有多长。

再如教学100以内的数的认识时,让孩子自带熟悉的玉米粒,根据学生已有的数数经验,可创设如下情境:

先向学生展示1粒玉米的大小,接下来让他们抓一把进行估算,主要让学生通过操作建立数感,这种数感建立进一步扩展到视觉、触角和空间范围。

学生动手数一数,通过数达到验证估计是否准确,以及主动探索数数的方法。

一是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通过一粒一粒地数、十粒十粒地数的过程,使学生感知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

二是在感知10个物体为一小堆大致有多少,100个物体大致有多少的基础上,估计和猜测更大堆的物体的个数,再通过具体地数一数进行验证。

三是让学生亲自用手抓,用手捧,具体体验10粒有多少,100粒有多少。

在上述动手操

  作的过程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100以内数的大小和多少,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估计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数感。

学生通过分析和对比,不但找到了数数快捷方法,更重要的是明白了计数单位一、十、百,这是计数的精髓,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数感。

  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