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97908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51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docx

《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docx

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科综合 生物试卷 2016.4.1

本试卷共15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号题目

要求的一项。

1.下列一定没有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

A.乙肝抗体与乙肝病毒之间   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之间

C.相邻的高等植物细胞之间   D.甲状腺细胞与肌细胞之间

2.植物叶表皮上气孔开闭与含叶绿体的保卫细胞的渗透压有关,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张开,

失水时气孔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保卫细胞的叶绿体中的ATP白天产生,只在夜间消耗

B.保卫细胞失水和吸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均可进出细胞

C.夏季中午气孔关闭,导致叶肉细胞停止同化CO2

D.保卫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和全能性

3.食物进入胃会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引起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由胃进入小肠的食物和

盐酸会刺激小肠分泌促胰液素,也能引起胰腺的分泌。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胰腺细胞分泌消化酶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不通过神经中枢直接到达胰腺

C.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胰腺细胞

D.上述调节机制既保证胰腺及时分泌又可减少物质能量的浪费

4.北美奇瓦瓦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和蚂蚁均以植物种子为食,啮齿动物喜食大粒植物的种子,

蚂蚁喜食小粒植物的种子。

1974—1977年间连续研究两种动物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

分析研究结果,不合理的是

A.啮齿动物和蚂蚁间存在竞争关系

B.大粒植物与小粒植物间存在竞争关系

C.啮齿动物可通过植物间竞争影响蚂蚁种群数量

D.移除啮齿动物后蚂蚁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5.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泡菜制作的过程中,乳酸菌能在缺氧条件下产生乳酸

B.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理,可估测某作物新品种的细胞液浓度

C.调查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系中多调查几代,以减少误差

D.常取大蒜幼苗根尖做临时装片,用碱性染料染色可观察染色体分布和数目

1.下列有关细胞的分化、衰老、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癌变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

B.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

C.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D.致癌因子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变成癌细胞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的有关知识,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A项不正确。

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B项不正确。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导致细胞种类增多,C项不正确。

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D项正确。

答案:

D

说明:

本题考查学生对细胞衰老、凋亡、癌变的理解,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

2.科研人员检测晴朗天气下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的油桃的光合速率(Pn)日变化情况,并将检测结果绘制成下图。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光照强度增大是导致ab段、lm段Pn增加的主要原因

B.致使bc段、mn段Pn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关闭

C.致使ef段、op段Pn下降的原因是光照逐渐减弱

D.适时浇水、增施农家肥是提高大田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

解析:

早晨日出后光照强度不断增大,使得露地栽培的和大棚栽培的油桃的光合速率迅速上升。

大棚栽培条件下的油桃在bc段Pn下降,主要原因是日出后旺盛的光合作用消耗大量CO2,使大棚内密闭环境中CO2浓度迅速下降;而露地栽培的油桃在mn段Pn下降,是因环境温度过高导致气孔关闭,不能吸收CO2。

15时以后,两种栽培条件下的光合速率持续下降,是光照强度逐渐减弱所致。

适时浇水避免植物因缺水导致气孔关闭、增施农家肥从而增加土壤中CO2浓度是提高大田作物产量的可行性重要措施。

答案:

B

说明:

本题借助曲线考查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3.将一个有10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其中含有鸟嘌呤20个,放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复制两次,问所有的子代DNA中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为:

A.30B.60C.90D.120

解析:

DNA复制两次后共形成四个DNA分子,但是这四个DNA中保留了亲代DNA的两条链,所以相当于新形成了3个DNA分子,只有这三个DNA分子中才有放射性标记的原料,亲代DNA的两条链中不含有放射性原料。

答案:

C

说明:

此题考查DNA的半保留复制和DNA的结构。

4.下列有关清水在相关实验应用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置于清水中的红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变大

B.制作洋葱根尖分生区装片时,染色前需要用清水洗去解离使用的药液

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花生装片后需要用清水洗去浮色

D.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取得的细胞需要放在清水中保持活性

解析:

A在清水中的红细胞要吸水,细胞质的浓度逐渐减小,所以吸水能力也逐渐减小。

C应该用酒精洗去浮色。

D取得口腔上皮细胞应该放于生理盐水中,放在清水中的口腔细胞会吸水涨破而死亡。

答案:

B

说明:

此题考查高中生物课本中有关水的实验,综合程度比较高

5.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基因A、a和D、d控制,图一为两种病的系谱图,图二为Ⅱ10体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关基因定位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B.不考虑基因A、a,Ⅲ11是杂合子的概率是1/2,Ⅲ14是杂合子的概率是1/4

C.Ⅲ12和Ⅲ13婚配,后代两病均不患的概率是1/8

D.乙病的遗传特点是:

女性多于男性,但部分女患者病症较轻。

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正常。

答案:

C

解析: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是伴性遗传的概念,A正确。

由于Ⅲ13是甲病患者,且父母不患甲病,所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图二可知乙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

B选项不考虑基因A、a,Ⅰ2基因型是XdXd,Ⅱ6基因型是XDXd,Ⅲ11是XDXD1/2XDXd1/2。

Ⅰ4基因型是XDXd,Ⅱ9是XDXD1/2XDXd1/2,所以Ⅲ14是XDXD3/4XDXd1/4,B正确。

C选项Ⅲ12和Ⅲ13婚配,Ⅲ12基因型是AaXdY,Ⅲ13基因型是aaXDXD3/4aaXDXd1/4,后代正常的概率是1/2×1/8=1/16,C错误。

伴X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

女性多于男性,但部分女患者病症较轻。

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正常。

说明: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概念及遗传系谱图。

6.金链花由于受到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的病原体的侵袭,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支,称为“扫帚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可以用于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

B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延缓植物衰老

C植物体内产生细胞分裂素的部位主要是根尖

D该病原体分泌的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是植物激素的一种

答案:

D

解析: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产生,而该细胞分裂素由病原体分泌,不是植物激素

说明: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概念、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和主要作用以及题干中信息的提取。

29.(17分)苜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当今世界上分布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的牧草。

苜蓿

的秋眠性(寒冷条件下,某些品种会通过休眠来降低代谢强度,减缓生长速率,以度过

逆境。

)是决定其合理引种和选择栽培地的首要指标。

科研人员以苜蓿为实验材料进行

了如下实验。

⑴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种,从中分别选择相同数量的的    苜蓿植株移植于花盆中。

实验设8h/d(小时/天)、12h/d、16h/d光照处理,每个处理重复6组,共   组,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处理35天后测定相关指标。

⑵测定各组植株的株高,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数据可知,   日照条件适宜苜蓿生长;野外生长时,短日照往往伴随

寒冷等不利条件,其中   品种最可能存活下来。

⑶测定各组植株光敏色素(植物感受外界光照条件变化的受体)含量和不同激素的比

值,结果如图1、图2所示

①植物体中IAA和3GA(赤霉素)主要作用是   细胞伸长,ABA(脱落酸)主要作用是   细胞分裂。

在一定范围内,图2中两对激素的比值较大时会   植物生长。

②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推测,某些品种的苜蓿可以在短日照寒冷条件下生存的原因是,光照作为信号被光敏色素捕捉,使光敏色素含量   ,并影响了   ,进而使代谢强度   。

⑷上述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研究   ,为苜蓿的合理引种与栽培提供理论指导。

30.(17分)普通有毛黄瓜茎叶表面生有短刚毛,果实表面有的有瘤,有的无瘤,但均有刺;

无毛突变体黄瓜的茎叶表面光滑,果实表面无瘤无刺。

研究者对无毛突变体进行了系列

研究。

用这两种黄瓜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

⑴已知黄瓜有毛与无毛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由实验结果分析,控制有毛性状的

基因为   基因,据此判断1F与无毛亲本杂交,后代中有毛、无毛的性状比为   。

⑵研究发现,茎叶有毛黄瓜的果实表面均有刺,茎叶无毛黄瓜的果实均无刺,推测基

因与性状的关系。

推测①:

这两对性状由   控制,但在   表现出的性状不同。

推测②:

这两对性状分别由位于   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在F1产生配子的过程中   。

⑶研究者通过基因定位发现,控制普通黄瓜茎叶有毛和控制果实有刺的基因位于2号

染色体同一位点,且在解剖镜下观察发现刚毛和果刺的内部构造一致,从而证实了

推测   (①/②),这说明性状是   的结果。

⑷据杂交实验结果分析,控制茎叶有无刚毛(相关基因用G、g表示)的基因与控制

果实是否有瘤(相关基因用T、t表示)基因的遗传符合   定律,两亲本的

基因型分别为   。

推测非等位基因存在着相互作用即   基因会抑制   

基因发挥作用。

⑸为证实⑷推测,研究者分别从P、F1、F2的果实表皮细胞中提取核酸进行检测,过

程及结果如下图(条带代表有相应的扩增产物)。

比较   (两组)的结果即可

为⑷的推测提供分子学证据。

31.(16分)目前认为化疗通过多种途径介导细胞凋亡来杀死癌细胞。

顺铂是常用的化疗药

物,但癌细胞易产生顺铂耐药;双氢青蒿素也具有抗癌作用。

为研究双氢青蒿素对顺铂

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

⑴癌细胞不受机体控制,能迅速生长和   。

本实验选用患者的耐顺铂肺腺癌

细胞,在   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液中除抗生素和一般营养物质外还应含有   ,此外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顺铂,目的是   。

⑵将上述培养的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用二甲基亚砜溶解的双氢青蒿素处

理,对照组的处理应为   ,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

24小时后均换为含1μg/ml

顺铂的细胞培养液,培养36小时后收集细胞,观察并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如下。

分析以上结果说明   。

研究中常用IC50值表示细胞的耐药程度且二者呈正相关。

经检测,IC50值实验组为

1.30μg/ml,对照组为5.8μg/ml。

综合分析,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升高的原因可能有   。

⑶为进一步揭示双氢青蒿素对顺铂耐药性影响的机制,研究者检测了肺腺癌细胞中与

凋亡有关的两种蛋白表达量的相对值,结果如下。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推测双氢青蒿素可能通过___________Bcl--2基因表达和

_________Bax基因表达,从而逆转顺铁耐药。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科综合 化学试卷 2016.4.1

6.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化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

于KNO3的古代文献,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7.N2(g)与H2(g)在铁催化剂表面经历如下过程生成NH3(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中破坏的均为极性键    B.Ⅳ中NH2与H2生成NH3

C.Ⅱ、Ⅲ、Ⅳ均为放热过程   D.

8.下列检测方法不合理的是

9.某厂用Na除掉苯中的水分。

某次生产误将甲苯当做苯投进反应釜中,由于甲苯中含水

量少,最后反应釜还残留大量的Na。

下列处理方法更合理、更安全的是

A.打开反应釜,将Na暴露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

B.向反应釜通入Cl2,Na在Cl2中燃烧生成NaCl

C.向反应釜加大量H2O,通过化学反应“除掉”金属钠

D.向反应釜滴加C2H5OH,并设置放气管,排出氢气和热量

10.《常用危险化学用品贮存通则》规定:

“遇火、遇热、遇潮能引起燃烧、爆炸或发生化学

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露天或在潮湿、积水的建筑物中贮存”。

下列

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

A.贮存液氮的钢瓶防止阳光直射:

B.硝酸铵遇热爆炸:

C.干燥的AlCl3遇水产生气体:

D.火灾现场存有电石,禁用水灭火:

11.下列“试剂”和“试管中的物质”不.能.完成“实验目的”的是

12.某同学做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计指针未发生偏转”,说明铁片Ⅰ、铁片Ⅱ均未被腐蚀

B.用

溶液检验铁片Ⅲ、Ⅳ附近溶液,可判断电池的正、负极

C.铁片Ⅰ、Ⅲ所处的电解质溶液浓度相同,二者的腐蚀速率相等

D.铁片Ⅳ的电极反应式为

25.(17分)有机物A为缓释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

用于内燃机润滑油的有机物Y和用于制

备水凝胶的聚合物P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⑴D的分子式为C7H6O3,D中所含的官能团是   。

⑵D→Y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⑶反应Ⅰ的另一种产物是M,其相对分子质量是60,B、M均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

①M是   。

②B→D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D中均含有酯基

b.乙二醇可通过

的路线合成

c.C能与饱和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⑸红外光谱测定结果显示,E中不含羟基。

①X→E的反应类型是   。

②E的结构简式是   。

⑹若X的聚合度n=1,有机物A只存在一种官能团,A的结构简式是   。

⑺聚合物P的结构简式是   。

26.(12分)

氢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资源丰富。

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3O4,经由热化学铁氧化合

物循环分解水制H2的过程如下:

⑴过程Ⅰ:

①将O2分离出去,目的是提高Fe3O4的   。

②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是   。

③在压强p1下,Fe3O4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

(Fe3O4)~T曲线如图1所示。

若将压强由p1增大到p2,在图1中画出p2的

(Fe3O4)~T曲线示意图。

⑵过程Ⅱ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⑶其他条件不变时,过程Ⅱ在不同温度下,H2O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

(H2O)~t曲

线如图2所示。

比较温度T1、T2、T3的大小关系是      ,判断依据

是   。

⑷科研人员研制出透氧膜(OTM),它允许电子、O2-同时透过,可实现水连续分解制H2。

工作时,CO、H2O分别在透氧膜的两侧反应。

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H2O在   侧反应(填“a”或“b”),在该侧H2O释放出H2的反应式是   。

27.(14分)含硫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科学使用对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持意义重大。

⑴红酒中添加一定量的SO2可以防止酒液氧化。

这应用了SO2的   性。

⑵某水体中硫元素主要以S2O32-形式存在。

在酸性条件下,该离子会导致水体中亚硫

酸的浓度增大,原因是   。

⑶实验室采用滴定法测定某水样中亚硫酸盐含量:

①滴定时,KIO3和KI作用析出I2,完成并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

②反应①所得I2的作用是   。

③滴定终点时,100mL的水样共消耗xmL标准溶液。

若消耗1mL标准溶液相当于SO32-

的质量1g,则该水样中SO32-的含量为   mg/L。

⑷微生物燃烧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某微生物燃料

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SO42-的反应式是   。

②若维持该微生物电池中两种细菌的存在,则电池可以持续供电,原因是   。

28.(15分)某学习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MnO2与FeCl3·6H2O能否反应产生Cl2。

实验操作和现象:

⑴现象i中的白雾是   ,形成白雾的原因是   。

⑵分析现象ii,该小组探究黄色气体的成分,实验如下:

a.加热FeCl3·6H2O,产生白雾和黄色气体。

b.用KSCN溶液检验现象ii和a中的黄色气体,溶液均变红。

通过该实验说明现象ii中黄色气体含有   。

⑶除了氯气可使B中溶液变蓝外,推测还可能的原因是:

①实验b检出的气体使之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实验证实推测成立。

②溶液变蓝的另外一种原因是:

在酸性条件下,装置中的空气使之变蓝。

通过进一

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   。

⑷为进一步确认黄色气体是否含有Cl2,小组提出两种方案,无证实了Cl2的存在。

方案1:

在A、B间增加盛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C。

方案2:

将B中KI-淀粉溶液替换为NaBr溶液;检验Fe2+.

现象如下:

方案1B中溶液变为蓝色

方案2B中溶液呈浅橙红色;未检出Fe2+

①方案1的C中盛放的试剂是   。

②方案2中检验Fe2+的原因是   。

③综合方案1、2的现象,说明选择NaBr溶液的依据是   。

⑸将A中产物分离得到Fe2O3和MnCl2,A中产生Cl2的化学方程式是      。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科综合 物理试卷 2016.4.1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速率都增大

B.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C.物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少

14.a、b两种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射向空气,其光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光由玻璃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较小

B.该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较小

C.b光的光子能量较小

D.b光在该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大

15.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重为G的物块在水平向右的推力

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斜面对物块支持力的大小为N。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G   B.F=G   C.N>G    D.N<G

第15题    

第16题

16.如右上图所示,通电直导线MN与矩形金属线框abcd位于同一平面内,导线中的电流方向

如图所示。

若导线中的电流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始终为零  B.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小

C.ab边感应电流的方向为b→a  D.ab边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右

17.图1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0m处的质点,Q是

平衡位置在x=4.0m处的质点;图2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质点Q向y轴负方向运动    B.从t=0时起,质点Q比质点P先到达波谷

C.在0~0.1s内,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了4m D.在0~0.2s内,质点Q通过的路程为8m

18.万有引力定律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利用它我们可以进行许多分析和预测。

2016

年3月8日出现了“木星冲日”。

当地球位于太阳和木星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时,

天文学家称之为“木星冲日”。

木星与地球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近似做匀

速圆周运动,木星到太阳的距离大约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5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星运行的加速度比地球的大

B.木星运行的周期比地球的小

C.下一次的“木星冲日”时间肯定在2017年

D.下一次的“木星冲日”时间肯定在2018年

19.从1907年起,密立根就开始测量金属的遏止电压CU(即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G的

读数减小到零时加在电极K、A之间的反向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v,由此算出普朗克常量h,并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得出的h相比较,以检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性。

按照密立根的方法我们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了某金属的UC--v图像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金属的截止频率约为4.27×1014Hz

B.该金属的截止频率约为5.50×1014Hz

C.该图线的斜率为普朗克常量

D.该图线的斜率为这种金属的逸出功

20.今年是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100周年。

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预言的,

即任何物体加速运动时给宇宙时空带来的扰动,可以把它想象成水面上物体运动时产生

的水波。

引力波在空间传播的方式与电磁波类似,以光速传播,携带有一定能量,并有

两个独立的偏振态。

引力波探测是难度最大的尖端技术之一,因为只有质量非常大的天体加速运动时才会产生较容易探测的引力波。

2016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宣布探测到了引力波,该引力波是由距离地球13亿光年之外的两个黑洞合并时产生的。

探测装置受引力波影响,激光干涉条纹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间接探测到引力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引力波是横波

B.引力波是电磁波

C.只有质量非常大的天体加速运动时才能产生引力波

D.爱因斯坦由于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1.(18分)在“多用电表的使用”实验中,

⑴如图1所示,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

如果用电阻挡“×100”测量,则读数

为    

;如果用“直流5V”挡测量,则读数为   V。

⑵甲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

他用电阻挡“×100”测量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

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请从下列选项中挑出合理的步骤,操作顺序为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将选择开关旋转到电阻挡“×1k”的位置

B.将选择开关旋转到电阻挡“×10”的位置

C.将两表笔分别与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相接完成测量

D.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0

⑶乙同利用多用电表测量图示电路中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有关物理量。

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将选择开关旋转到合适的电压挡,闭合开关,利用图2的电路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B.将选择开关旋转到合适的电阻挡,闭合开关,利用图2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C.将选择开关旋转到合适的电流挡,闭合开关,利用图3的电路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D.将选择开关旋转到合适的电流挡,把图3中红、黑表笔接入电路的位置互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