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问题行为及其矫正.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99665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5.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问题行为及其矫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幼儿问题行为及其矫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幼儿问题行为及其矫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幼儿问题行为及其矫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幼儿问题行为及其矫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问题行为及其矫正.ppt

《幼儿问题行为及其矫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问题行为及其矫正.ppt(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问题行为及其矫正.ppt

01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909问题行为的一般特征问题行为的一般特征11、持久性的困难、持久性的困难22、不受普通方法控制的行为、不受普通方法控制的行为33、不理会显、不理会显44、客观困难的存在、客观困难的存在问题行为的表现问题行为的表现11、行为不足、行为不足22、行为过度、行为过度33、不适当行为、不适当行为问题行为的分类问题行为的分类11、心理性问题行为、心理性问题行为(11)由于矛盾心理原因引起的神经性行为。

如:

强迫性行为、歇斯底里行为等)由于矛盾心理原因引起的神经性行为。

如:

强迫性行为、歇斯底里行为等(22)情绪方面的问题行为。

如:

过度焦虑引起的神经质式的敏感、多虑、害怕等)情绪方面的问题行为。

如:

过度焦虑引起的神经质式的敏感、多虑、害怕等(33)性格方面的问题行为。

如:

性格显著偏执、爱发脾气、粗暴、性情反复无常等)性格方面的问题行为。

如:

性格显著偏执、爱发脾气、粗暴、性情反复无常等(44)学习(智力活动)方面的问题行为。

如:

厌学、弃学、逃学等)学习(智力活动)方面的问题行为。

如:

厌学、弃学、逃学等(55)活动过度的问题行为。

如:

注意障碍、冲动、综合多动症等)活动过度的问题行为。

如:

注意障碍、冲动、综合多动症等(66)习惯性方面的问题行为。

如:

厌食、儿童遗尿症、允吸手指、睡眠失调等)习惯性方面的问题行为。

如:

厌食、儿童遗尿症、允吸手指、睡眠失调等22、品德性问题行为、品德性问题行为如:

说谎、讲脏话、独占玩具、如:

说谎、讲脏话、独占玩具、不遵守游戏规则、打人等不遵守游戏规则、打人等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深刻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深刻11、家庭居室独门独户化、家庭居室独门独户化22、父母双职工、父母双职工33、儿童活动空间小、儿童活动空间小44、核心家庭逐年上升、核心家庭逐年上升55、儿童生活、儿童生活“电视化电视化”父母教育存在不良的倾向父母教育存在不良的倾向11、过高期望、过高期望22、过多保护、过多保护33、过度教育、过度教育学校教育不当学校教育不当11、教育思想陈旧、教育思想陈旧22、教育方法欠妥、教育方法欠妥33、家园教育不一致、家园教育不一致幼儿问题行为应尽早矫正幼儿问题行为应尽早矫正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像测量人的各种生理指标那样客观和具体,在健康的与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像测量人的各种生理指标那样客观和具体,在健康的与不健康的心理之间难以划出十分明确的界限,尤其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身心正不健康的心理之间难以划出十分明确的界限,尤其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身心正处於迅速发育的过程中,可变性与波动性都很大。

处於迅速发育的过程中,可变性与波动性都很大。

幼儿发育过程中的行为偏异并不是无关紧要的。

一个人心理上的失调或异常幼儿发育过程中的行为偏异并不是无关紧要的。

一个人心理上的失调或异常并不是无缘无故突然产生的,其根源大多在儿童时期,尤其是在儿童的早期阶段。

并不是无缘无故突然产生的,其根源大多在儿童时期,尤其是在儿童的早期阶段。

因此,幼儿的问题行为不仅有可能阻碍幼儿正常的心理发育和发展,影响幼儿的因此,幼儿的问题行为不仅有可能阻碍幼儿正常的心理发育和发展,影响幼儿的生活和学习,而且也有可能是成人期心理障碍和社会适应不良的先兆。

生活和学习,而且也有可能是成人期心理障碍和社会适应不良的先兆。

目前幼儿园教育的不足目前幼儿园教育的不足11、在尊重幼儿的特点上、在尊重幼儿的特点上22、在参与幼儿的游戏活动上、在参与幼儿的游戏活动上33、在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上、在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上44、在发展幼儿的自我表现上、在发展幼儿的自我表现上55、在培养幼儿的合作性上、在培养幼儿的合作性上66、在增强幼儿的兴趣上、在增强幼儿的兴趣上77、在引导幼儿的行为上、在引导幼儿的行为上积极开展预防与矫正工作积极开展预防与矫正工作11、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组织教育、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组织教育(11)按照幼儿身体发育特点组织教育)按照幼儿身体发育特点组织教育(22)按照幼儿社会交往特点组织教育)按照幼儿社会交往特点组织教育(33)按照幼儿的情绪特点组织教育)按照幼儿的情绪特点组织教育(44)按照幼儿的认知特点组织教育)按照幼儿的认知特点组织教育22、指导幼儿家长把握家庭教育的原则、指导幼儿家长把握家庭教育的原则(11)父母应有的观念和态度)父母应有的观念和态度aa、父母间应友爱合作,共同创造和睦、温暖的美满家庭。

、父母间应友爱合作,共同创造和睦、温暖的美满家庭。

bb、父母对子女不可溺爱,必须采取、父母对子女不可溺爱,必须采取“爱护但不姑息,严格而不苛刻爱护但不姑息,严格而不苛刻”的态度的态度cc、父母对子女多用鼓励、暗示、,少用责备和命令,不可大骂,应注意诱导。

、父母对子女多用鼓励、暗示、,少用责备和命令,不可大骂,应注意诱导。

dd、父母多和子女一起游戏、一同活动,以了解儿童的心理,及时施教。

、父母多和子女一起游戏、一同活动,以了解儿童的心理,及时施教。

ee、父母对待子女要公正,管教子女态度要一致。

、父母对待子女要公正,管教子女态度要一致。

ff、父母对子女不能期望过高,督促过分。

、父母对子女不能期望过高,督促过分。

gg、父母不可欺骗幼儿、父母不可欺骗幼儿(22)父母应给子女充分的爱)父母应给子女充分的爱(33)父母应关心子女的全部生活行为和学习效果)父母应关心子女的全部生活行为和学习效果(44)父母应不让孩子感到生活单调)父母应不让孩子感到生活单调(55)父母教育子女应有耐心)父母教育子女应有耐心(66)父母教育应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父母教育应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开展地区性幼儿问题行为矫正工作的必要性开展地区性幼儿问题行为矫正工作的必要性以一个地区为单位启动为最佳的理由以一个地区为单位启动为最佳的理由11、在我国这项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既没有现成可以引用的教育资料,、在我国这项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既没有现成可以引用的教育资料,又无又无直接可供借鉴的经验。

直接可供借鉴的经验。

22、幼儿问题行为的矫正工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有一定心理、幼儿问题行为的矫正工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有一定心理学专业基础的教师来操作。

学专业基础的教师来操作。

33、问题行为矫正工作是一项十分严格、繁复的工作。

、问题行为矫正工作是一项十分严格、繁复的工作。

44、幼儿问题行为矫正工作又是一项需要一定财力、物力投入的工作、幼儿问题行为矫正工作又是一项需要一定财力、物力投入的工作当前几项重点工作当前几项重点工作11、更新观念,把幼儿、更新观念,把幼儿问题行为矫正工作放到一定的议事日程问题行为矫正工作放到一定的议事日程22、健全组织,建立幼儿问题行为矫正的工作系统、健全组织,建立幼儿问题行为矫正的工作系统33、培训师资,提高幼儿问题行为矫正的质量、培训师资,提高幼儿问题行为矫正的质量44、提供服务,改善幼儿问题行为矫正工作、提供服务,改善幼儿问题行为矫正工作正强化法正强化法也称阳性强化法或积极强化法。

它是指当一操作性行为在某种情景或刺激下出现后,即时得到一种强化物,如果这种正强化物能够满足行为者的需要,则以后在那种情景或刺激下,这一特定的操作性行为的出现几率会升高。

强化物一般可以分化五类:

强化物一般可以分化五类:

1、消费性强化物(糖果、饼干等一次性消费物品)2、活动性强化物(看电影、电视,过生日、郊游等活动)3、操作性强化物(玩球、涂颜色、绘画、跳绳等)4、拥有性强化物(在一段时间内孩子可拥有享受的东西)5、社会性强化物(个体喜欢接受的语言刺激或身体刺激)其操作程序和操作原则:

其操作程序和操作原则:

1、正确选择要强化的行为2、正确选择正强化物3、正确实施正强化4、逐渐脱离强化程序惩罚法惩罚法是指儿童在一定情景或刺激下产生某一不良行为后,即时使之承受厌恶刺激(又称惩罚物)或损失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也就是讲儿童的不良行为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多次重复配对出现,使儿童以后在类似情景或刺激下该不良行为的发生频率降低,甚至消除。

惩罚的三种类型:

惩罚的三种类型:

1、体罚2、谴责3、暂停负强化法负强化法是指儿童发出某一种行为,结果可避免厌恶刺激或称负强化物,则以后在同样情景下,该行为的出现率会提高。

运用应遵循的程序和原则:

运用应遵循的程序和原则:

1、确立目标行为2、选择适当的厌恶刺激3、选定警告刺激4、尽量减少不良行为产生的诱因消退法消退法是指某一行为过去曾得到强化,若此时这个行为之后并不跟随着通常的强化,那么当他下一次遇到相似情景时,该行为的发生率就会降低。

运用应遵循的程序和原则运用应遵循的程序和原则1、确定要消退的行为2、做好充分的实施准备3、认真按程序进行实施4、逐渐脱离消退程序间歇强化法间歇强化法是一种间歇的(即不定期的)而不是每一次都对所发生的行为进行强化的方法。

维持行为的间歇强化有四种基本类型:

维持行为的间歇强化有四种基本类型:

1、固定比例强化2、可变比例强化3、固定时间间隔强化4、可变时间间隔强化减少行为的间歇强化有三种基本类型:

减少行为的间歇强化有三种基本类型:

1、低比例区别强化2、零反应区别强化3、不相容行为的区别强化行为塑造法行为塑造法行为塑造法是一种程序,用来形成某个人目前还没有的行为,即个体从不会到一步步学会一个新行为的过程。

实施时应遵循的程序和原则:

实施时应遵循的程序和原则:

1、确定具体的目标行为2、选择适当强化物3、选择一个合适的起点行为4、设计塑造步骤5、正确进行操作模仿疗法模仿疗法就是通过观察别人做某些事,看到这些行为的结果,从而产生共鸣,导致本身行为改变,即通过观察学习来增加、获得良好行为,减少、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行为矫正方法。

模仿疗法有四种基本类型:

模仿疗法有四种基本类型:

1、电影、电视或录像模仿疗法2、现场模仿疗法3、参与模仿疗法4、想象模仿疗法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是指在安逸而充分放松的心境下,安排儿童逐渐地接近所惧怕的事物,或是逐渐的提高儿童所恐惧的有关刺激的强度,让儿童对于惧怕事物的敏感性逐渐减轻,甚至完全消失。

实施时应遵循的程序:

实施时应遵循的程序:

1、教师要对幼儿建立焦虑(恐惧)等级表。

2、要教幼儿学会肌肉的深度放松能力。

3、进入系统脱敏矫治代币制疗法代币制疗法指一种用代币作强化物来进行行为矫正的方法。

运用时应遵循的程序和原则:

运用时应遵循的程序和原则:

1、明确目标行为2、建立基线3、确定代币4、选定支持强化物5、拟定代币交换系统6、严格具体操作7、把代币制泛化到自然环境中去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纠正不合理的信念来改变儿童行为的一种方法。

其种类有很多,适应儿童的有如下两种:

其种类有很多,适应儿童的有如下两种:

1、贝克的认知疗法2、迈克鲍姆的自我指导训练法催眠疗法催眠疗法是应用催眠术使人进入催眠状态,并以暗示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

确定矫正对象确定矫正对象如何鉴别有问题的儿童,即评定儿童有问题行为的依据是什么,一般可以从以下几如何鉴别有问题的儿童,即评定儿童有问题行为的依据是什么,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个方面来考虑:

1、从儿童发展的年龄阶段看2、从各种行为障碍出现的频率看、3、从行为表现得严重程度看4、从持续的时间来看制定矫正方案制定矫正方案儿童问题行为矫正方案,一般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儿童问题行为矫正方案,一般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问题行为及所用矫正方法的名称2、问题行为的定义及心理矫正方法的基本概念3、矫正所要达到的目标行为4、幼儿问题行为的基线测定原则5、矫正方法的具体操作要求、步骤6、结合心理治疗提出相关教育要求及措施7、效果分析与追踪处理8、矫正注意事项建立个人档案建立个人档案被矫正幼儿档案一般应包括如下一些方面内容:

被矫正幼儿档案一般应包括如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