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综合弱电解决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996237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10.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办公楼综合弱电解决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办公楼综合弱电解决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办公楼综合弱电解决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办公楼综合弱电解决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办公楼综合弱电解决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办公楼综合弱电解决方案.docx

《办公楼综合弱电解决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办公楼综合弱电解决方案.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办公楼综合弱电解决方案.docx

办公楼综合弱电解决方案

 

办公楼综合安防解决方

2020年5月修正版

 

第一章背景及需求

一.1应用背景

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图像处理、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技术也有长足的发展,从最早模拟监控到数字监控再到现在方兴未艾的网络视频监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视频监控系统在应用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系统管理性差、功能应用少:

系统很难实现对设备的集中管理,较少有系统管理平台或者现有管理平台的管理性不强、功能少,多局限于视频的预览、回放等基础功能,不能对系统设备进行远程参数配置、状态检测、用户权限管理等。

2)视频清晰度低、图像质量差:

现有的视频监控资源多数是以标清图像为主,整体视频图像质量差,只能解决“看得见”,无法实现“看得清”,降低了视频资源的使用价值。

3)系统组网性不强:

模拟监控系统的组网和应用受地域限制的影响较大,管理性和资源共享性较差;另外系统的扩展性和灵活性较差,不利于远距离传输。

4)视频码流大、画面不流畅:

用户在预览视频图像时,会经常出现卡、顿等现象,尤其是视频码流高、网络环境差的系统,严重影响用户的业务应用。

5)录像占用空间高、检索效率低:

视频图像占用存储空间大,存储成本较高;且录像易丢失,经常查找不到,困扰用户。

6)系统操作不便、部署复杂、占用空间、能耗等资源多:

原系统解码、上墙、拼控等功能需要通过多种设备组合完成,需要进行多步操作才能完成图像的切换上墙显示。

同时,多种设备组合需要占用较多的机房空间、能耗等资源。

一.2总体目标

相对于传统模式的各子系统离散控制状态,综合管理平台将重新定义建筑安防系统的架构及业务操作流程。

基于高带宽标准网络传输、后端数据整合的模式,综合管理平台正在突破众多行业瓶颈,即将引领安防行业新的革命。

平台集成方案相对于传统模式,解决了以下若干重要瓶颈:

Ø软硬件资源共享

传统模式下各系统独立执行业务,尽管部分设备兼具其它系统的功能,但由于系统分工而无法加以利用。

在综合管理平台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利用设备的现有功能,简化软硬件投资。

例如统一平台后,部分报警信号可利用摄像机的报警I/O端口进行传输,减少前端报警模块的同时,也减少了部分管线与施工成本。

Ø用户数据统一

综合管理平台将所有用户数据进行归总并统一维护,经平台一次性录入用户数据,各安防子系统调用时可保持用户数据一致。

相比之下,传统模式各子系统分别录入用户数据,或者无法调用一卡通平台用户资料的情况下,易造成用户信息不对称、数据冗余或错误。

Ø统一操作界面

系统管理人员初步面对多种不同界面和控制逻辑的管理软件时,容易造成操控失误,或时常出现操作遗漏等。

统一界面即简化操作流程,统一界面风格与操控逻辑,让用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熟悉业务流程,在提高业务管理效率的同时,减少人员培训与物业管理的时间成本。

Ø易于实现的系统升级和功能定制

传统安防系统多数在一定的系统框架上面向特定功能进行开发,没有长期整体规划,由此倒致后期出现新的功能需求时需要对系统内部所有支持模块进行修改升级,升级或定制的工作量大,定制周期长,即使短期内实现某些复杂需求,并不一定能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综合管理平台经过统一规划,采用面向服务的开发方法,常用服务组件为上层应用提供调用接口,可以方便迅速地实现复杂的系统定制需求。

Ø改善联动策略

若干个子系统相互孤立的情况下,系统间的联动多数依赖于硬件联动的方式,即通过采集系统设备的I/O输出,将信号通过线缆接入其它系统的I/O输入,或在中间跨接逻辑控制模块,实现简单的逻辑联动。

以此实现的系统联动方案通常增加项目实施难度、系统的故障率和后期维护的难度。

目前少数系统可通过开放通讯接口的方式作软件接入实现较为复杂的功能联动,尽管如此,由于联动策略不在预期规划内,造成后续实施与协调的难度较高。

安防综合管理平台由于对多个系统资源进行整合,对所有设备状态进行在线实时监控,设备状态在平台内部共享并可随时调用与控制,通过预先设定不同的联动策略,可方便的实现各项系统联动功能。

Ø业务智能优化

综合管理平台除了通过跨系统联动实现业务优化管理外,更多的自动化管理方式可供用户选择。

基于系统数据的整合,通过后期软件编制可实现如预案处理、协同合作、远程监管等方便有效的业务管理方式。

而传统的安防模式无法实现。

Ø丰富的设备接入网关

平台提供各类设备接入网关,如视频接入网关、门禁接入网关,负责各类设备的接入和控制。

平台可接入各类第三方设备,由于各厂家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不尽一致,此举防止平台因设备缺陷出现致命错误;同时设备接入网关屏蔽了各类硬件设备的差异,提供统一的控制和数据交互接口,极大简化了平台定制开发。

Ø集群和热备

系统的安全和设备的稳定运行均有高标准要求,平台为此提供了多种保障。

支持各类服务的双机热备,支持设备接入网关、存储系统、系统集群,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类严酷环境对平台造成的影响,支持存储系统的N+M热备。

第二章系统总体思路

二.1设计原则

系统的建设将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

力图使该系统成为真正符合连锁行业实际应用的信息平台。

并综合考虑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

系统设计时追求“五个统一”,努力寻找统一的最佳结合点和切入点:

(1)实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

坚持实用性第一的原则。

系统应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连锁行业系统各项监控业务要求、满足系统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业务需求,能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同时还应努力降低建设费用,选择技术成熟和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的产品,并尽可能地利用好现有设备,减少浪费。

(2)合理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系统方案的设计严格遵循系统工程的设计准则,在系统的合理性与技术的先进性之间取得均衡。

应努力追求整个系统功能的科学合理性,防止片面追求某一局部的高指标与先进性。

在保证整个系统功能和性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采用成熟、可继承、具备广阔发展前景的先进技术。

(3)标准化与开放性的统一

系统设计尽量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并严格遵守相关技术的国际、国内和行业标准,以确保系统之间的开放透明性和系统之间的互连互通。

考虑到整个系统是分期建设的,系统设计时,对有扩展要求的子系统,在设计和选用设备时,应在对未来业务的增长和扩容进行科学预测基础上进行余量设计,预留扩容和发展的空间。

(4)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统一

整个系统采用具有高可靠性的总体设计,选用的设备自身应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关键设备或关键部件应采取备份冗余设计,选用安全机制完善、安全级别较高的系统软件,使用具有可靠功能的专用网络安全产品。

(5)易管理性和易维护性的统一

系统应易于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的设计应采用简洁易用的体系结构,以降低系统运行维护费用。

为确保产品的售后服务,应选用技术成熟的国内品牌产品。

二.2设计依据

系统的建设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章、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相关研究成果等资料进行规划设计,具体如下:

1)城市联网监控报警系统设计方面: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GA/T669-2008)

●《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DB33/T629-2007

2)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行业标准》(GA70-9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5-2000)

●《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3)视频监控图像质量方面:

●《电视视频通道测试方法》(GB3659-83)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1987)

4)视频系统网络设计方面: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GB/T17963)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GA216.1-1999)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

5)视频系统工程建设方面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二.3技术路线

●使用高清视频监控技术,实现对管理区域的可视化管理,结合部分实用的智能化技术,在实现可视化的同时,有效提高综合安防管理的业务效率。

●使用网络化的门禁系统,实现对不同管理要求区域的灵活管控,结合视频监控系统对于门禁出入管理的联合应用,实现对人员出入的可视化管理。

●使用入侵报警技术,实现对于不同时段综合安防业务的不同管理要求。

●使用车辆出入管理系统,实现对于日常出入车辆的灵活管理和控制。

第三章系统总体设计

三.1总体构架

三.2系统功能

在办公楼搭建的子系统主要是视频监控子系统、门禁子系统、停车管理子系统、报警子系统。

视频监控子系统做为办公楼安全防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关管理部门感受现场情况最直观的手段之一。

整套系统采用全高清解决方案,摄像机采用130万像素网络高清摄像机;室外安装的设备采用室外专用摄像机,在低照度环境下选用带红外功能的筒式摄像机或红外快球摄像机;室内安装的设备,为配合装修,多数选择半球型摄像机,如安装在出入口等光线反差较大的场景,还需选用带宽动态功能的半球型摄像机;电梯轿厢内安装的摄像机采用海康威视电梯专用碟型摄像机。

系统的传输部分依托于建设在项目中的安防网上;存储设备采用海康威视CVR的直存模式;解码上墙采用综合管理平台,配备多块解码业务板满足解码上墙需求;电视墙采用海康威视的大屏显示系统。

门禁系统实现“信息共享、集中控制”,从统一网络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的身份认证体系思路,使各管理系统,各读卡终端设备综合性能智能化。

停车管理子系统分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综合体车库的出入口控制部分;另一部分是车库内部的停车诱导及反向寻车。

车库的出入口控制,我们为本案推出了全新管理理念,利用基于视频的车牌识别、视频监控和智能分析综合技术,为封闭式区域的车辆和人员管理提供综合的解决方案。

利用车牌识别技术取代传统的IC卡技术,解决车辆进出时必须停下刷卡而造成的停车场进出口塞车现象,同时加强车辆的停车管控和安全服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对进出封闭式区域/场所的车辆进行记录和监控。

出入口终端管理系统是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发送的管理系统,可实现对出入口车辆的录入、牌照识别、布控管理、查询等功能。

出入口控制与管理平台可完成数据信息的接入、比对、记录、分析与共享。

停车诱导及反向寻车子系统是将机械、先进的遥感技术、电子计算机、自控设备、智能IC卡技术和智能算法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车辆出入管理、自动计费存储数据、车位引导与反向寻车。

该系统可将它分解为两个使用动作,即“诱导”与“寻车”。

“诱导”,需要通过各停车场的数据采集模块对各停车场的车位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并按照一定规则通过数据传输网络将信息送至中央控制模块,由中央控制模块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后存放到数据库服务器,同时分送给信息发布模块,提供诱导服务;“寻车”,需要通过各停车场的数据采集模块对各停车场的车位与车辆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并绑定,并按照一定规则通过数据传输网络将信息送至中央控制模块,由中央控制模块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后存放到数据库服务器,同时分送给信息发布模块,提供寻车服务。

由车主通过寻车一体化触摸查询机查询车辆信息,系统规划最优寻车路径,完成寻车服务。

三.3系统特点

采用综合安防管理的思路建设,将项目中原本独立的系统进行融合,形成一套具有可预设联动预案的综合安防有机体,整个系统真正实现“一体化、智能化”管理,加强综合体内部的管理效率。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它已经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深远影响,改变了人们许多的沟通交流方式,与此同时也将各领域的数据交互技术引向了一个新的领域。

这是一个新课题,在短短几年间,各电子设备之间乃至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网络通讯技术已经逐渐渗透进来,它将工业通讯领向了新的高度。

本系统的建设充分的利用了现阶段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将各子系统分别搭建在同一个网域上,充分利用局域网高效率数据传输的优势,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流交换。

同时,该方案的优势在于,各系统在物理层级上实现了互通的条件,使各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机制被创建起来,让各单独的安全防范子系统组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技术联防、统筹管理的大系统运行模式。

第四章前端系统设计

四.1前端系统组成

1.视频监控系统

2.门禁系统

3.停车场管理系统

4.入侵报警系统

四.2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采用纯网络模式,前端全部采用网络摄像机,信号通过局域网传输,中心存储则采用CVR网络直存方式。

中心机房设置在监控中心旁,内部包含了存储子系统、管理控制子系统和集成联动等部分,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核心,是软件平台的核心;在保安亭设置分控中心,保安人员可以在保安室通过客户端预览、回放监控录像,并能在权限范围内对前端监控点进行控制。

系统结构图如下:

系统拓扑示意图

四.2.1功能说明

全天候监控功能:

通过安装的全天候监控设备,全天候24小时成像,实时监控办公楼室内、电梯轿厢、电梯厅、安全通道、室外路口、周界、出入口、地下室、屋顶等区域的安全状况;

昼夜成像功能:

方案中涉及到的半球摄像机和固定枪式摄像机部分采用红外模式的摄像机,可见光成像系统的彩色模式非常适合天气晴朗、能见度良好的状况下对监视范围内的观察监视识别;红外模式则具有优良的夜视性能和较高的视频分辨率,对于照度很低甚至0LUX照度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

高清成像功能:

办公楼主要出入口部署高清摄像机,办公楼室外的主要路口、开阔区域部署高清快速球型摄像机,利用高清成像技术对区域内实施监控,有利于记录办公楼车辆、人员面部等细部特征。

自动跟踪功能:

办公楼周界和主要路口、室外开阔区域采用高清智能快速球机,当发现运动物体后,系统会停止继续执行摄像机的巡逻程序,而对目标图像变焦放大,并跟踪目标,以便将运动录像,并发出报警。

这些动作都不需要操作人员的帮助,使操作人员能处理报警或采取其它行动。

前端设备控制功能:

可手动控制镜头的变倍、聚焦等操作,实现对目标细致观察和抓拍的需要;对于室外前端设备,还可远程启动雨刷、灯光等辅助功能。

智能视频分析功能:

在办公楼的周界、地面及地下停车场等位置采用智能球机,配合中心管理软件,具有视频分析识别报警功能,能够对办公楼周界、地面及地下停车场进行警戒线、警戒区域检测,对于满足条件的非法活动目标进行区分自动报警,为及时处警提供依据;

分级管理功能:

记录配置客户端、操作客户端的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和用户权限(系统资源),在客户端访问监控系统前执行登陆验证功能。

在办公楼安防控制中心建设以C/S为架构的管理平台,对于远程访问和控制的人员,可以通过授权登录WEB客户端,实现对摄像机云台、镜头的控制和预览实时图像、查看录像资料等功能。

报警功能:

系统对各监控点进行有效布防,避免人为破坏;当发生断电、视频遮挡、视频丢失等情况时,现场发出告警信号,同时将报警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使管理人员第一时间了解现场情况。

集中管理指挥功能:

在指挥中心采用综合管理软件,实现对各监控点多画面实时监控、录像、控制、报警处理和权限分配。

回放查询功能:

有突发事件可以及时调看现场画面并进行实时录像,记录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及时报警联动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处理,事后可对事件发生视频资料进行查询分析。

电子地图功能:

系统软件多级电子地图,可以将区域的平面电子地图以可视化方式呈现每一个监控点的安装位置、报警点位置、设备状态等,利于操作员方便快捷地调用视频图像。

设备状态监测功能:

对于系统前端节点为网络摄像机,它们与软件平台之间保持IP通信和心跳保活,软件平台能实时监测它们的运行状态,对工作异常的设备可发出报警信号。

四.2.2点位设计

一、前端设备技术要求

前端摄像机是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的原始信号源,主要负责各个监控点现场视频信号的采集,并将其传输给视频处理设备。

监控前端的设计将结合办公楼实际监控需要选择合适的产品和技术方法,保障视频监控的效果。

作为监控系统的视频源头,摄像机对整套监控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摄像机的基本要求是:

图像清晰真实、适应复杂环境、安装调试简便。

1、图像真实清晰——摄像机种类很多,其本源是内部核心部件“图像传感器+数字处理芯片”,针对不同的行业有完全不同的优化方案。

比如:

广播电视系统的图像处理偏艳丽,这是符合观众的视觉需求。

相对而言,视频监控系统对图像的要求是真实还原,尤其是图像的色彩应与现场一致,比如:

人的肤色、衣着颜色、车辆颜色等。

此外镜头倍数也将影响用户捕获图像的景深,广角取景能获取全景概况,长焦取景能获取人脸面部特征,因此,用户对图像要求与使用场景密切相关。

当然,在特殊场景下还需要特殊功能进行匹配,比如:

超低照度、宽动态等等。

2、适应复杂环境——与硬盘录像机、交换机所处环境不同,摄像机一般都置于风吹日晒的环境下,天气变化都会影响摄像机的工作。

耐高温、抗雷击、防水防尘等应达到相关指标,摄像机应该能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

有些环境下室外摄像机护罩内应该有加热、除湿等装置,防水防尘级别应该达到IP66,内部电路应该具备防浪涌保护设计,抗3000V雷击。

3、安装调试简便——摄像机多安装于难以摘取的位置,因此使用过程中的再度调试是较麻烦的,增加维护成本。

摄像机应该提供OSD操作菜单供用户远程调试及参数修改。

此外,建议为摄像机由UPS集中供电以保证电源洁净,防止串扰。

二、前端监控点的选择

根据监控点的具体位置和情况,采用红外枪机、强光抑制摄像机、宽动态摄像机、高清智能球型摄像机和一体化网络摄像机相结合的方式。

整个办公楼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分为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办公楼周界、主要出入口,结合中心管理软件,周界主要采用视频监控+入侵报警+智能行为分析的方式来实现,当入侵探测器检测到非法进入是,摄像机联动录像。

主入口采用高清智能快速球型摄像机+强光抑制摄像机实现对该区域的监控及对进出车辆的车牌识别存档及进出人员的跟踪定位。

第二道防线:

办公楼道路、主要路口等区域,该部分路口、道路主要采用自动跟踪快球摄像机来实现该区域内的监控。

第三道防线:

办公楼室内,安装在建筑物入口的宽动态摄像机,安装在电梯厅等位置低照度枪式摄像机,安装在电梯轿厢的电梯专用摄像机,安装在地下室红外枪式摄像机、室内快球摄像机等不同类型的摄像机来实现相应区域内的监控。

根据监控点的具体位置、不用应用和光照等情况,选用不同类型的摄像机,前端摄像机选型原则:

序号

位置

清晰度

选型

1

办公楼入口及主干道

高清

强光抑制摄像机

2

各楼入口、走廊

标清

宽动态半球

3

办公区、电梯厅

标清

低照度半球

4

电梯轿厢

标清

电梯专用摄像机

5

楼梯、地下室

标清

低照度枪机

6

周界围墙

标清

红外摄像机

四.2.3室外大场景

大场景的应用场景主要为具有开阔视野和需要大范围呈现监控画面的场景,如广场草坪、宾馆大厅、交流·动。

拼接前后对比示例图

四.2.4室外重点监控区域(枪球联动)

无缝枪球联动自动跟踪监控系统,主要应用于防范等级较高的场所。

正常状态下的自动跟踪系统只能兼顾一个场景,在跟踪的同时会忽略整体场景,容易被”声东击西”。

枪球联动系统很好的解决了针对细节自动跟踪放大的问题,枪机看全景,球机高速捕捉细节。

早期的1枪1球联动无法同时对多个运动目标进行同时跟踪,为了改善这个问题,目前我们最多可以支持“1枪4球联动”,不遗漏任何关键细节。

从应用的角度,这个系统不需要服务器的支撑,完全的智能前置,极大简化系统配置和成本。

 

四.2.5自动跟踪球机

无缝自动跟踪监控系统设置的跟踪触发规则如下图所示:

当有移动目标进入该区域时,球机开始对其进行跟踪。

自动跟踪球机实际跟踪效果如下图所示:

四.2.6主要路面监控

室外路面面固定点推荐采用200万网络高清球型摄像机,满足在覆盖范围内看清过往行人、车辆的行为特征和体貌特征,来对大范围监控区域进行监控。

在重要监控区域推荐采用带有自动跟踪功能的网络高清智能球机,对进出人员进行自动跟踪。

摄像机要达到IP66的防护等级,避免在雨天等环境下因为雨水或灰尘的进入;在晚上光线不足的环境下推荐采用超低照度功能或红外功能的网络高清枪机,保障夜晚等光线不足环境下的监控图像质量。

路面可控点监控效果示例图

四.2.7SMART周界监控

主动红外报警存在的问题

主动红外报警系统主要是由主动红外探测器和报警主机这两个基本部分组成,根据需要还会配置计算机管理软件、报警联动板、联动显示板、报警打印机等等。

主动红外是指这种报警探测器本身发射红外线束,由发射端和接收端两部分组成。

存在问题是:

1.当夜间100以上较长对射式红外报警时,保安值班人员无法及时判断准确的位置,如果使用摄像机联动进行抓拍很难做到准确,往往出事之后靠录像资料分析可疑人员。

2.如果采用近距离的红外对射装置(40米以内)同加摄像机联动是可以的,但工程造价和线缆较多,施工难度较大。

3.树叶遮挡光速时会频繁造成误报。

误报率比较高。

智能周界监控系统的优势

智能视觉监控系统是基于智能视觉分析技术的监控跟踪系统,它具有穿越警戒面、入侵检测等功能模块,可以很好地解决各种环境下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难题。

不需要一直紧盯屏幕,保安人员只需要在系统告警时进行确认即可。

避免了保安人员因长时间观看屏幕造成疲劳而降低注意力,提高了保安人员实际监控的效果,真正做到7×24全天候监控。

所有监视屏幕均由摄像机自动进行智能监控,保安人员只需要对产生告警的摄像机进行确认和处理即可。

这样,保安人员的实际有效监控范围可以提高数十倍,大大提高了监控效率。

智能视觉摄像机可以识别出人眼无法分辨的细微变化,例如在遥远距离、光线不足、低对比度、环境伪装等等情况下的入侵行为和威胁。

可以侦测并记录出现在监控屏幕内的徘徊行为。

在发现入侵者之后可以自动预警,这样,保安人员就可以随时掌握着入侵者的行踪,并在事发之前进行预防和控制,把损失降到最低。

可设置“告警触发式”传输模式——借助计算机或嵌入式设备的强大数据处理功能,对视频图像中海量的数据进行高速分析,过滤掉用户不关心的信息,仅仅为监控者提供有用的关键信息。

只在监控到威胁的时候才占用带宽,在同等带宽条件下可以容纳更多路监控

可设置“告警触发式”录像模式——只对用户指定的入侵行为或威胁事件前后过程进行录像,在同等条件下可以存储更长时间的录像,同时回放翻查录像效率很高。

智能周界监控系统特点

智能视频监控以普通的SMART网络视频监控为基础,除了具备广为人知的网络视频监控的优势外,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还能为用户带来更大收益:

24x7全天候可靠监控:

彻底改变以往完全由安全工作人员对监控画面进行监视和分析的模式,通过嵌入在前端处理设备中的智能视频模块对所监控的画面进行不间断分析;

大大提高报警精确度:

前端处理设备集成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并运行高级智能算法,使用户可以更加精确的定义安全威胁的特征,有效降低误报和漏报现象,减少无用数据量;

大大提高响应速度:

将一般监控系统的事后分析变成了事中分析和预警,它能识别可疑活动(例如有人在公共场所遗留了可疑物体,或者有人在敏感区域停留的时间过长),在安全威胁发生之前就能够提示安全人员关注相关监控画面以提前做好准备,还可以使用户更加确切的定义在特定的安全威胁出现时应当采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