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热点强化训练五.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59248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热点强化训练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热点强化训练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热点强化训练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热点强化训练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热点强化训练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热点强化训练五.docx

《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热点强化训练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热点强化训练五.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热点强化训练五.docx

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热点强化训练五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热点强化训练(五)

能源安全·重点关注

命题热点

1.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基地的建设

2.中俄、中哈等石油贸易

3.我国进口天然气路线及管道建设

4.生物燃料、煤变油、页岩气等新能源的开发

5.水电站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2013年俄方曾与中方签订协议,将于2018年后向中国出口石油量提高3倍,最多100万桶/日。

据此回答1、2题。

1.与西亚相比,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主要优势是(  )

A.俄罗斯原油充足,储量更丰富

B.受气象等因素影响小,运输更安全稳定

C.昼夜运输性能强,且更机动灵活

D.可以直接输送到我国东部主要石油市场

2.俄罗斯增加对中国石油输出将会(  )

A.促进中国东北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

B.利于俄罗斯远东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

C.减少中国对煤炭资源的依赖,利于环境保护

D.将彻底解决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

【解析】1选B,2选C。

第1题,与俄罗斯相比,西亚地区石油储量更丰富,质量更好;从西亚进口石油主要依靠海洋运输,与海洋运输相比,管道运输受自然条件影响小,连续性强,但机动灵活性差;中国进口俄罗斯的石油,需要再通过国内管道或公路等途径进入我国东部主要石油市场。

第2题,俄罗斯增加对中国石油的输出,可以促进俄罗斯的资源开发,进一步优化我国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对煤炭的依赖,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进口石油可以缓解但不能彻底解决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

  能源生产结构是指各类能源的生产量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

能源消费结构是指各类能源的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

读我国煤炭和石油生产与消费结构差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

3.该图说明我国(  )

A.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不断增大

B.石油的供需缺口不断加大

C.煤炭和石油的生产量同步增长

D.我国富煤少油的能源状况得到改善

4.目前,改善我国能源现状的可行性措施是(  )

A.限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

B.以煤炭代替石油,提高能源自给率

C.积极拓宽石油进口渠道

D.以新能源全面替代常规能源

【解析】3选B,4选C。

第3题,读图可知,我国石油的生产与消费结构差由正数逐渐变为负数,说明石油产能严重不足,供不应求,供需缺口不断变大。

第4题,改善我国能源现状的可行性措施主要是拓宽进口渠道,开发新能源。

  页岩是泥质沉积物经成岩作用后固结而成的岩石。

页岩气是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于泥岩、高碳泥岩、页岩及粉砂质岩类夹层中的天然气。

下图为我国四川盆地某地区含气岩层的厚度分布图。

据此完成5、6题。

5.对页岩气的大规模开采使用可以(  )

A.改变地表形态,并导致地面沉降

B.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低碳效益明显

C.导致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循环更活跃

D.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6.导致图示地区含气岩层的厚度分布的成因不可能是(  )

A.沉积时期,中部地势较高,四周地势较低

B.沉积时期,中部沉积物源较少

C.沉积后中部页岩受外力侵蚀较强

D.沉积后中部地势下沉

【解析】5选B,6选D。

第5题,页岩气是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于各类岩层夹层中的天然气,其大规模开采使用不会改变地表形态,不会导致地下水污染;页岩气的大量使用,同样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只是与石油相比,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要少。

第6题,图中信息显示中部地区含气岩层厚度较薄。

形成时期中部地势高会导致沉积较少,岩层较薄;中部沉积物源较少,也会导致岩层较薄;形成后中部页岩受外力侵蚀,导致岩层变薄;沉积后中部地势下沉不会使岩层变薄。

  分布式电源是指位于用户建筑附近,单个装机容量不超过6兆瓦的以自发自用为主的发电设备,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所有清洁能源。

2014年夏季,中国政府推出新的激励举措,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开发,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

据此完成7~9题。

7.若新能源汽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D.提高能源利用率

8.若现阶段大量使用玉米制成的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

A.缓解土地荒漠化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减轻耕地压力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9.在我国不同地区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可利用的能源不合适的是(  )

A.西北地区——风能资源

B.南方低山丘陵区——水能资源

C.黄土高原——煤炭资源

D.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

【解析】7选B,8选B,9选C。

第7题,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和核能(原子能)等,可以看出这些能源利用过程中基本都没有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没有对大气造成污染的污染物的排放,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减轻大气污染。

第8题,当前世界范围内粮食短缺,若现阶段大量使用玉米制成的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必然消耗大量粮食,必然会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第9题,分布式能源系统使用的能源是清洁能源,煤炭属于常规能源。

  下图为我国两省(区)全年风速>3m/s小时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随着温室效应和能源紧缺的状况越来越突出,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

图中①②③④地最适宜兴建风力发电站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1.下列有关图a、图b两省(区)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两省(区)环境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土地资源数量的多少

B.两省(区)风能资源都很丰富,但风力较大的季节不同

C.N河流量的季节变化大于M河,年际变化小于M河

D.两省(区)均有丰富的太阳能和天然气资源

【解析】10选B,11选B。

第10题,风力发电站应选择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即图中风速>3m/s时间最长的地区,从图中等值线数值可知②地最适宜。

第11题,根据图中省区轮廓可知,图a为新疆,图b为江苏,影响两省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气候;两地风力资源都丰富,但新疆冬季风势力强,江苏位于沿海,夏季风势力强;N河位于东部季风区,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比M河大;新疆太阳能和天然气资源丰富,但是江苏太阳能和天然气资源不丰富。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伏发电是将太阳光辐射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方式。

目前青海省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光伏产业装机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材料二 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存在原材料依赖进口、核心技术设备缺失、产品主要出口“三头在外”的严峻现实。

2012年以来,欧美等国家对华光伏产品实行“反倾销”调查,征收惩罚性关税,中国光伏产业进入“寒冬”季节,因此有些专家提出光伏发电基地建设要慎行。

(1)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部,“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气候特点使其成为旅游胜地。

试推测西宁市气候特点的成因。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青海省大力发展光伏电站的优势条件。

(3)某地理研究小组围绕“是大力发展光伏产业还是要慎行”召开辩论会,请你站在“要慎行”的角度说明依据。

【解析】第

(1)题,结合西宁所处的位置和海拔即可判断,夏季无酷暑是因为海拔高;冬季无严寒是因为受冬季风影响小。

(2)题,光伏电站主要是利用太阳辐射,结合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分析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市场、政策、地价等因素分析。

第(3)题,从太阳能的特点、受国际市场制约及投资收益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西宁市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因此夏无酷暑;冬季受北部高大山脉的阻挡,冬季风难以侵入,因此冬季并不寒冷。

(2)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地广人稀,可利用的荒地多,为光伏电站建设提供了大面积的场所;国内外市场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较大,市场广阔;政府政策的支持。

(3)容易受天气等自然条件影响,具有不稳定性;能量分散,占地面积大;国内市场狭小,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

前期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常德市古称武陵,位于湖南北部,洞庭湖西侧,武陵山下,有色金属矿资源丰富。

为推动经济发展,常德市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引进新能源产业,并计划在洞庭湖西部甲地建立10万千瓦容量风力发电项目,以此推进本地区能源的有效开发。

下图为常德市等高线示意图。

(1)说明常德市大力引进电子产业的原因。

(2)分析图中甲地区发展风力发电的区位优势。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常德市应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有色金属资源。

(4)为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有些官员提出要在该地建设核电站。

如果你是当地公民,是否支持家乡发展核电?

请说明理由。

【解析】第

(1)题,结合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的影响,主要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就业等三方面分析,另外注意电子产业污染较轻的特点。

(2)题,联系工业的区位条件,从市场需求、地价、资源、政策等方面分析,注意答出风能与常规能源相比的优势。

第(3)题,从合理开采到利用过程中的提高利用率、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及减少污染物排放等角度分析。

第(4)题,支持主要结合市场需求,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带来的有利影响等方面分析。

不支持主要从市场需求量少,建设条件要求高、投资大及引发的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答案:

(1)电子产业附加值高,利润高,促进经济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促进就业;电子产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较轻。

(2)本地位于洞庭湖的西岸,风力资源丰富;荒滩较多,地价低,降低成本;风能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利于改善能源结构;本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能源消耗量大;政策支持。

(3)有计划开采当地有色金属矿产;提高有色金属的利用率;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强环境保护。

(4)支持。

当地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短缺;发展核电可缓解电力短缺状况,促进经济的发展;核电是清洁高效的能源,可减少环境污染,缓解酸雨、温室效应;发展核电可减少对当地植被的破坏,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不支持。

当地人口少,以农业经济为主,对能源的消费需求不大;当地降水丰富,地势起伏大,水能丰富,可因地制宜开发小水电;核设施一旦遭到破坏,引发核泄漏,造成灾难性后果;建设核电站投资大,技术要求高。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