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939777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1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卢龙县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文综地理试题

命题人:

刘彬审核人:

张静芳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2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试卷类型、考试科目、班级涂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选择题1~30题共60分)

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

读图回答1~2题

 

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C.黄赤交角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

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会导致()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陆地面积不断增大D.生物多样性增加

3.关于下图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村在b村的西南方B.c、d两条小河画得都正确

C.e处用水方便,宜建造纸厂D.从a村到b村规划的公路不应走直线

4.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此时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2日(  )

A.5时25分   B.6时25分C.12时25分D.13时25分

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

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

读图,完成5~6题。

5.甲、乙两地间高差大致为(  )

A.80mB.110mC.170mD.220m

6.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

A.道路③B.道路①C.道路①和②D.道路②和③

M公司为世界著名的电子企业,于1992年开始在我国天津经济开发区兴建生产厂。

目前天津已成为M公司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

M公司的天津生产基地本着就近采购的原则,使在华供应商由1995年的130多加发展到2001年的700多家。

完成7~9题。

 

7.与北京相比,天津成为M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的首选地的优势条件是(  )

A.海运方便B.市场潜力大C.研发力量强D.生产成本低

8.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中,M公司第Ⅱ类供应商选址天津的主要原因是(  )

A.接近原料地B.接近市场C.接近研发中心D.接近国际航空港

9.天津下列企业中,最有可能成为M公司第Ⅳ类供应商的是(  )

A.化工厂B.食品厂C.电子元件厂D.家具厂

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

A.①为资金B.②为科技C.③为高端产品D.④为劳动力

11.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任何形式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

C.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一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

 

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下图)。

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

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

回答12~14题。

12.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A.高出很多B.高出稍许C.高度相同D.高度较低

13.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

A.黄土塬B.沙滩地C.沼泽地D.自流盆地

14.该试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D.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热岛效应、咸潮侵袭、滩涂冲刷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回答15~16题。

15.长江三角洲区域热岛效应比较明显的主要原因()

①能源消耗加大②城市人口剧增③水域面积扩大④市郊农业发展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6.下列因素中,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是()

①上游输沙量降低②风暴潮频发③长江径流量加大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

据此完成17~18题。

17.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A.耐湿B.耐旱C.耐盐D.抗倒伏

18.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A.化肥B.农家肥C.农药D.淡水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

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

据此完成19~21题。

19.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A.湖滩面积大,水浅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20.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21.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读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图,完成22~23题。

 

22.1650--1780年该区域()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B.经历了移民开垦

C.农业结构复杂D.注重生态保护

23.进入20世纪该区域()

A.气候持续干旱B.大力发展畜牧业

C.种植业产值降低D.实施了退耕还林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根据下图回答24

~25题。

 

24.图示1855年至1964年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是()

A.陆地面积减小B.海岸线后退

C.陆地向东北扩展D.陆地下陷

25.黄河入海口的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A.冲积平原流水沉积B.河口三角洲流水沉积

C.冲积平原流水搬运D.冲积扇流水侵蚀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这种沙障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的方格形状,是一种有效的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读图回答26~27题。

 

26.P地与Q地相比,P地()

A.年大风日数少B.年降水量少C.对外交通不便D.沙尘暴日数多

27.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A.旅游景观B.改变气候类型C.削弱风力D.改变植被类型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影象。

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

河口处形成大片湿地,湿地是一种重要的生态资源,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生态系统。

读图回答28~30题。

 

(注:

如上面的组图不清晰,请看下面的组图)

 

28.上面的两组图片,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技术

29.比较两幅影象,可判读和分析出()

A.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

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加D.三角洲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

30.该河口海岸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是()

A.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B.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C.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D.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

第Ⅱ卷(主观题31~33题共40分)

31.(6分)下图为我国南方丘陵区域,A为水库,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C处为山地。

读图回答问题。

 

(1)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B城市的水源?

①(1分)

②(1分)

③(1分)

(2)某企业拟在C处山坡上开辟采石场,指出其可能对该处造成的生态破坏。

①(1分)

②(1分)

③(1分)

32.(22分)读我国西北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气候类型是气候,气候特征为:

冬夏温差,全年降水;地表广布。

(4分)试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

①;(1分)

②。

(1分)

(2)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除了冰川融水补给之外,还有补给和补给,河流的汛期主要是在季节。

(3分)

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3)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运输方式:

(2分)

特点:

(5分)

(4)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

(4分)

(5)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2分)

33.(12分)读长江流域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万里奔流,途经11个省区和直辖市,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约占全国面积1/5的长沙流域养育了全国1/3的人口,制造了全国1/3的GDP。

长江的开发与保护是影响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

今年4月20日以“长江河口城市”为主题的第三届长江论坛在上海举行,共商健康长江、生态河口与美好城市的相互促进与和谐发展。

材料二:

河岸有凹岸和凸岸的分别,凹岸的形态类似于海湾那样凹入陆地之中,凸岸的形态类似于向海中突出的半岛。

材料三:

 

(1)长江浩浩浩荡荡向东奔流入海,其间塑造了不同的地貌景观,看图完成下表。

(2分)

图上代号

景观图

地貌名称

曲流(河曲)

 

(2)乙地(见图I)所在的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该曲流现象的形成与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有关,结合材料二,判断说法正确的是()(2分)

A.a为凹岸侵蚀,b为凸岸堆积

B.a为凸岸堆积,b为凹岸侵蚀

C.a为凹岸堆积,b为凸岸侵蚀

D.a为凸岸侵蚀,b为凹岸侵蚀

(3)目前在长江口相继建起了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与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等。

其主要目的是()(2分)

A.发展第三产业B.增加入海径流

C.丰富旅游资源D.保护河口生态

(4)被誉为“黄金水道”的长江,凭借其流域内不同区域的地理优势,发展了区域经济。

“长江流域图”中甲地附近建造的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是;丙地的

农业地域类型是。

(2分)

(5)“母亲河”—长江孕育了中华文明,但是经济发展使流域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

读材料三分析,该时段内长江流量小、水位高;流量未达历史最高,而水位却超过历史最高,其原因是

①;(2分)

②。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