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概论.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25261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品学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商品学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商品学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商品学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商品学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品学概论.docx

《商品学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品学概论.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品学概论.docx

商品学概论

商品学概论

商品学概论1.学时:

32学时2(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3(适用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适用对象:

本科4(考核形式:

闭卷70%,作业10%,到课率20%5(教学环境:

课堂6.教材:

《新编商品学概论》7.参考书:

《海关商品学》、《现代商品学理论基础》《商品论坛》、《糖》、《茶叶》《贱金属》、《纸》、《烈性酒》、《纺织品》等总结:

祸、福容易同行~~~摒弃非人性化的东西~~~做人~~~,不要。

寻找愉快情感,躲避痛苦情感~~~有些人生课业,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终其一生很难都休想寻到弥补的机会,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愚蠢地用“无机会”去给“有机会”殉葬呢,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1、商品学体系中的研究对象、任务、商品质量、商品标准与检验、商品分类、商品包装等核心问题;2、这些内容与我国进出口贸易涉及商品的生产、包装、储存、运输、检验、海关分类与检验标准结合起来;3、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为参加实际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

第一章商品学的基础理论一、商品的概念及特点1、商品的概念(一般、狭义、广义)2、商品的特征3、商品的发展趋势4、现代商品的整体概念二、商品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一、商品的概念及特点

(一)商品的概念1、一般概念商品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为了交换或出卖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

2、商品的狭义概念:

即传统的商品,通过市场交换,能够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物质/精神需要)的物质形态的劳动产品。

3、商品的广义概念:

商品通过市场交换,

能够满足人们某种社会消费需要的所有形态(知识、劳务、资金、物质等形态)的劳动产品。

4、《商品学》主要研究:

(1)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

(2)以商品质量和品种为中心内容来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

(1)物的使用价值A、人的需要和物的属性两者之间的作用形成B、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由人的需要和物的属性的吻合程度或一致性程度来决定的。

C、人的需要是使用价值形成的前提D、物的属性是物的使用价值形成的客观基础,但不是物的使用价值。

(2)商品的使用价值:

A、定义:

是指商品对于其使用者的意义、作用或效用,反

B、广映商品属性与人或社会需要之间的满足关系。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义的商品使用价值:

包含商品的交换价值和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

C、

3)物的使用价值与商品使狭义的商品使用价值:

仅指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

用价值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A、商品是用来通过交换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的劳动产品。

B、商品对其生产者或经营者来说,没有直接的消费价值,但有间接的使用价值。

C、通过交换,成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成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

(二)商品的特征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商品具有以下特征:

(1)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空气、河水、废品、掺假产品

(2)商品是供别人或社会消费,而不是供生产者或经营者自己消费的劳动产品。

生产者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

(马克思)自产自用的农副产品(3)商品是必须经过交换才能到达别人手中的劳动产品。

本门课侧重讲解:

流通、消费领域的生活资料商品和生产资料商品,而略去知识形态、劳务形态商品等。

现代商品学围绕商品-人-环境系统,从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方面研究商品质量与管理等问题。

2、商品学的发展商品学的两个研究方向:

P5-7A、从自然科学和技术学的观点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其研究中心内容是商品质量,称为自然科学的商品学或技术论商品学。

主要包括商品分类、

商品标准、商品质量、商品鉴定与检验、商品包装、商品养护等。

(绝大部分国家采用)B、从社会科学和经济学的角度,特别是从市场营销和消费需求方面研究与商品质量和品种相关的问题,称为社会科学的商品学或经济商品学。

(主要是德国、日本等少数国家)一些学者强调商品学应从自然科学和经济学方面研究,涵盖以上两者。

一、商品质量的定义1、商品质量的第一类定义2、商品质量的第二类定义3、2000版ISO/DIS9000关于商品质量的定义4、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一、商品质量的定义1、商品质量的第一类定义:

商品质量,是指商品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与特性的总和。

“规定”是指国家或国际有关法规、质量标准或买卖双方的合同要求等方面人为的界定;“潜在需求”是指人和社会对商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卫生性、耐久性、维修性、有效性、审美性、经济性、信息性等方面的人为期望;(商品质量的基本特性和要求―九性)“需要”指对质量方面的要求,通常要转化为有规定指标的特性,即是符合规定的,可以识别和确定的“特征”是指不同类别商品所特有的性质,即品质特性。

广义的商品质量,包含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这两方面的内容狭义的商品质量:

仅仅是指商品满足规定或潜在需求的特性的总和,不包括商品品种的内容。

注意:

质量要求不是绝对的,是动态的.“最适合某些顾客要求的质量”

质量是以一种最有效率的手段,制造出市场上最需要的产品。

质量是一种适用性,所谓“适用性”是指产品在使用期间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要质量就是符合顾客的要求。

质量意味着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信息质量、过程质量、部门质量、人员质量、体系质量、目标质量等等。

我们的目标就是控制每一层次的质量。

反映实体满足明确的和隐含的需要能力的特性总和。

(94版ISO9000)

8)2、质量的第二类定义质量是商品上市后带给社会(P7-

的损失,但由商品功能本身所产生的损失除外。

(田口玄一.日本强调商品带给社会的损失。

这里的损失限于两个方面:

(1)功能波动损失;

(2)弊害项

目损失。

积极意义:

(1)以文化、法律的约束来控制商品的生产

(2)关注生存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3)商品质量应力达“适用性”与“符合性”的统一。

(4)从单一重技术到从技术、经济、社会等多方面考核,以动态、发展的质量观念和从外观、内在质量并行的角度来树立现代商品的质量观。

(5)以发展的目光看待商品质量的“适用性”与“符合性”的统一。

现代的商品质量观:

科技进步、生产技术和经济的发达,商品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激烈,从追求基本的物质需要转向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商品质量不仅考虑商品的物质内在质量和个体性质量,并且越来越注重商品的实用特性(如化学、电学、光学、热学、力学、声学、生物学特性等)、寿命、可靠性、安全性与卫生性。

商品的外观质量包括商品的外观构型、质地、颜色、气味、表面疵点、手感、主包装等。

商品的社会性质量是指商品从生产、流通直到消费及废弃阶段,满足全社会利益所必须具备的特性,如不污染自然环境、节约有限的能源或其他资源。

现代商品质量观力求三个更新:

P93、2000版ISO/DIS9000的质量内涵质量是指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的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

质量可用形容词“差”、“好”或“优秀”来表示。

质量不仅是产品质量,也可以是某项活动或过程的工作质量,还包括人的素质、设备的能力、管理水平的体系运质量。

反映实体满足明确的和隐含的需要能力的特性总和。

(94版ISO9000)(P7-8)新版与旧版定义的区别:

(1)质量反映为“满足要求的能力”,而不是特性总和。

固有的特性并不一定反映客户的要求程度的好坏。

(2)说明固有特性是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部分。

人为特性不是固有特性,不反映在产品的质量范畴中。

(3)明确指出对质量的要求除满足顾客的需要外,还需要考虑组织自身利润、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等供方的利益和社会利益等多种需求,如:

安全性、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外部的强制要求。

4、对商品质量的基本认识商品质量的客观性商品

质量的整体性质量的“动态性”质量的“相对性”质量的“等级”商品质

量的构成要素商品质量的客观性:

商品质量受社会生产力和经济

水平所制约。

商品质量的整体性:

商品质量得以建立的基础是

商品具有能够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各种特性,若把质量比作大厦,组成质量大

厦的基本结构单元就是每一个质量特性。

只有与指定用途需要相关的那些质量特

性才构成该商品质量。

eccentricselfless

competitiveuncompetitivesolitarysociableflexiblestubbornrational

intuitiveopensecretiveaggressivegentleimpulsivecautionsambitiousunambitiouscareful

carelesswellorganizeddisorganizedimaginativeunimaginative质量的“动态性”: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消费者

的需要或规定也会相应变化和发展,因此会对商品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技

术会为这种期望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质量的“相对性”:

不同国家、地区因自然环境条件不同、技术发达程度不同,消费水平和风俗习惯

不同,会对产品提出不同的要求,产品应具有环境的适应性。

对不同地区提供具

有不同性能的产品以满足该地区用户“明示或隐含的需求”。

如节能灯、电视机

质量的“等级”:

比较两个产品或体系的质量优劣,要注意在同

一“等级”基础上进行比较。

等级高并不意味质量一定好。

如:

较不同等级宾馆的服务质量商品质量的构成要素可以用质量球

来表示。

A、球的中心部位即核心,代表质量意识或质量观念。

B、次外层代表

质量软件,如质量控制、质量标准、法规、管理规范、质量管理、情报信息、

安全标志、商标服务和品牌等。

C、最外层代表商品的成分、结构、性能、

包装等质量硬件.举例:

伊朗巴姆地震的建筑物质量问题5、影响商品质

量的因素:

A、九个M―基本因素B、现代质量问题的复杂性

(1)九M:

MARKETSMONEY:

质量成本领域―“最薄弱环节”MANAGEMENT:

MEN:

专业化、系统化MOTIVATION:

工作成就感MATERIALS:

MACHINESANDMECHANIZATIONMODERN

INFORMATIONMETHOD:

依赖预测性信息MOUNTINGPRODUCTREQUIREMENT:

(小问题、室温的波动、制定强有力的质量管理大纲)以上九M可归结为四个方面:

1人的因素2生产环节中的因素影响3流通环节中的因素影响4消费环节中的影响

(1)人的因素:

最根本,其他因素通过人的因素才起作用。

从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无一不在人的控制下完成。

A、质量意识是决定商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商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是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的思想意识和专业素质的具体表现。

)B、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和质量管理水平(质量管理知识、方法和组织能力)是保证和提高商品质量的必要前提。

(2)生产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天然产品:

质量取决于品种选择、栽培或饲养方法、生长的自然环境和收获季节和方法等因素。

工业产品:

生产过程中的市场调研、商品开发设计、原材料质量、生产工艺和设备、质量控制、成品检验以及包装等环节均会影响商品的质量。

(3)流通环节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运输装卸环节:

运程远近、时间长短、运输的气候条件、运输路线、运输方式、运输工具、装卸工具等受到温度、湿度、风吹、日晒、雨淋等气候条件的影响,在装卸过程中还会发生碰撞、跌落、破碎、散失等现象,造成货损并降低商品质量。

仓库储存:

商品脱离生产环节,尚未进入消费领域之前的存放。

储存期间的质量变化与商品的耐储性、仓库内外环境条件、储存场所的适宜性、养护技术和措施、储存期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仓储环境条件:

日光、温度、湿度、氧气、水分、臭氧、尘土、微生物、害虫等是商品储存其间发生质量变化的外因。

P21-P90售后服务:

销售服务过程中的进货验收、入库短期存放、商品陈列、装配调试、包装服务、送货服务、技术咨询、维修和

退还服务等各项工作质量都是影响消费者所购商品质量的因素。

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质量已逐渐被消费者视为商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4)使用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使用范围和条件:

必须遵从其适用范围和条件。

使用方法和维修保养:

应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具备一定的维修保养的商品知识。

如:

汽车、皮衣废弃物处理:

回收或不能或不值得回收的区分和善后处理。

6、现代质量问题的复杂性技术因素:

很难把一个质量问题归结为某一单独原因。

人的因素:

操作员、工作计划、设计、质量管理大纲等全面质量管理大纲的核心问题是预防质量问题,而不是纠正质量问题。

二、商品质量特性与分析

根据一定的准则,将对商品的需要1、商品质量特性:

(质量评价要素)

转化为特性,这些特性就称为商品质量特性。

质量特性是商品特性的一部分。

商品的综合质量是商品质量特性的总和。

2、商品质量要求:

是对商品质量需要的表述或对商品质量特性的定量或定性的规定。

3、商品质量特性的分类

(1)性状要素:

商品的静态特性和形态,是构成商品基本功能的物质基础。

(2)欠点要素:

商品的外观缺陷。

(3)性能要素:

商品的动态特性,是在外力或者环境作用下表现的特性。

(4)感官要素:

使用人的感觉器官评价的质量特性。

(5)嗜好要素:

根据人的爱好去评价的质量特性。

(6)市场适应性要素:

适应市场销售的质量特性。

4、商品质量特性的分析

(1)真实质量特性与代用质量特性真实质量特性:

是指能够直接、真实地反映商品有用性、使用价值的特性。

如:

煤炭的发电量。

代用质量特性:

是指间接反映商品有用性的质量特性。

如:

纸张的断裂强度。

(2)质量特性的客观程度商品质量特性有客观、准客观、主观三类。

主观的质量特性的测量结果取决于人们的爱好和习惯。

准客观是指感官质量特性,这些质量特性本身是客观的,但测量方法是主观的,结果往往受

主观的影响。

客观的质量特性的测量结果不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

(3)

商品本身的质量特性与商品的附加质量特性上表的A、B、C、

D、E是商品本身的特性。

F是商品的附加质量特性。

生产资料重

商品本身,生活资料随着生活水平的变化而变。

在贸易实践中,附加商

品质量特性是质量条款的主要内容。

(4)使用质量特性与经济质量特性使用质量特性是指满足特定用途要求的质量特性,即A、B、C、D、E五类。

济质量特性是指商品质量与商品价格的比较。

经济质量(使用质

量+服务)/价格。

5、商品质量特性的衡量往往需要用各种数量指标来

表示,即质量指标。

商品质量指标是商品技术性指标和可靠性指标的综合。

一般

有:

适用性指标、工艺性指标、结构合理性指标、卫生安全性指标、可靠性指标、

经济性指标、使用寿命指标、批商品均一性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美观指标等。

这些指标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测量或测定质量指标的得到的

数值,称为质量特性值。

如:

商品的尺寸、重量、容积、抗拉伸强度等可以测量

得到。

商品的品级、合格品数、外观疵点等特性值是离散的,只能取整数值或定

性划分。

三、商品质量法规1、商品质量法规和意义商品质量法规:

是指商品

(产品)质量方面的法律、法令、法规、条例等的总称。

运用

质量法规有效地管理和保证商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世界各国政府解决商品质量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

《产品责任法律公约》1973年《关于人身伤亡产品责任欧洲公

约》1976年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化

妆品管理法、消费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保护法等意

义:

提高产品质量,保护用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促进社会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2、商品质量法规的种类

(1)产品责任:

产品责任是指产品质量问题而使消费者受到人身的、财产的损害时该产品的生产

者及销售者应对被害人负有的法律责任。

产品责任有三种:

疏忽责任、

担保责任和严格责任。

(2)疏忽责任:

由于生产者或销售者的疏忽使产品带有缺陷,从而造成消费者人身或财产损害,生产者或销售者对此应承担责任。

(3)担保责任:

指卖方就所销售的产品质量向买方作出了保证,如果产品不符合卖方的保证而造成的伤害或损失,卖方对此应负责任。

(4)严格责任:

不论产品的制造者或销售者与消费者或用户之间有无合同关系,也不论他们在制造或销售产品过程中有无过失,只要产品有缺陷,对消费者或用户具有不合理的危险,致使其人身或财产遭受损害,该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就应承担责任。

严格责任也叫民事侵权严格责任、无过失责任、对保护消费者最为有利。

(5)产品责任法:

A、概念:

具体规定由于商品(产品)缺陷造成消费者或用户的人身或财产损失时商品(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

产品责任法中,规定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所承担的商品质量责任以及消费者和用户索取赔偿的权利。

B、特点:

产品责任法的各项规定和原则是强制性的,因此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加强商品质量管理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民法通则》、《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对产品责任的规定

(2)产品质量法:

指生产者和销售者对其产品质量所应承担责任的法律规范。

我国1993年《中华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3)消费者保护法消费者利益的法律保护有直接和间接的两种。

直接的法律保护来自于各国的国内法律和国际公约,有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基本法、买卖法、合同法以及食品、医药、卫生、家庭用品、电器商品等消费品的质量、包装、计量、安全等法规;间接的法律保护来自于广告法、商标法、物价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市场监督管理法、商品质量监督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法规。

联合国1985年《保护消费者准则》

(4)有关人身安全、健康我国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的商品质量法规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化妆品管理法、消费品安全法、产品含毒物质限制法等,欧洲经济共同体《欧共体化妆品条例》、

《欧洲玩具安全指令》、《欧共体水果蔬菜进口检验法》

《欧共体关于压力容器法律规定的指令》等,1994年开始推行的CE标志(安全标志),规定了需要贴CE标志的15类产品,需要强制性粘贴CE标志,方可合法销售。

我国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984《药品管理法》1989年《化妆品卫生管理条例》CCC认证产品目录:

9大类132种产品,如家电、汽车、摩托车、信息技术、电信终端、音视频、照明设备、医疗器械产品。

(5)商品质量监督管理、检验、认证等方面的质量法规:

1986年《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产品质量监督试行办法》《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的若干规定》《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四、研究商品质量的意义传统的数量和价格的竞争已被质量和高技术的竞争所取代,质量成为商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

1、质量就是效益2、质量是保障商品有效供给的基础。

质量是数量有效性的基础。

3、质量是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的重要保证。

提高质量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增强质量意识有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抓住质量有利于繁荣国内市场和进入、占领国际市场。

第三章商品品种

商品品种:

是指按某种相同特征划分的商品群体,或者是具有某种或某些共同属性和特征的商品群体,反映一定商品群体的整体使用价值或社会使用价值。

商品品种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敞开的、动态的、可控制的物质系统,其运动和发展受一定的客观规律所限制,如技术学规律、经济学规律、一般品种规律、特殊品种规律等,同时涉及工程技术问题、经济学、法律学和商品学问题。

商品学主要研究决定商品品种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包括一般品种规律和特殊品种规律。

一般品种规律是指对所有商品均适合的品种规律,如商品品种最佳扩大的规律、商品品种最佳组合和构成的规律、商品品种完善和更新的规律、商品品种结构和消费结构相符的规律等。

特殊品种规律是指只适合某类商品或一些类似商品种类的品种规律,如食品、纺

织品、服装、鞋类、化妆品、洗涤用品等各类商品中品种最佳构成的规律、区域商品品种最佳构成的规律等。

商品品种的研究主要通过商品品种规律和技术学规律、经济学规律等相结合,以控制商品品种的发展和变化,实现商品品种的最佳构成,使商品品种与消费需求的相符程度达到最优化,从而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我国存在的商品品种方面的问题:

没有从根本上研究商品品种及其规律;商品品种与人们不断扩大的物质文化需要不相符;商品品种不完善、品种构成不合理;商品品种的完善与消费需求相符程度不相符。

研究商品品种问题,不断提高商品品种及其结构与消费需求及其结构间的相符程度,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意义。

一、商品质量、品种与效益1、商品使用价值规律

(1)商品使用价值商

商品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进入品使用值是指满足人们一定需用的有用性的总和。

消费领域,实现其使用价值。

由于商品实现消费必须事先通过交换,因此商品使用价值就遇到了市场上同行业之间、购买者之间的比较、鉴定。

这种生产者与生产者之间,购买者与购买者之间的比较、选择和竞争关系,使每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市场上形成了统一的社会标准,反映在主观上,就是大众认可的标准和国家规定的标准。

这种标准反过来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强加于生产当事人,对每个商品生产者起同等的、客观的、必然的外在强制作用,强迫他们按社会标准或高于这个标准为社会生产使用价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如果低于这个社会标准,就难以被社会和消费者接受;反之,商品使用价值等于或优于社会必要标准,就容易被社会和消费者接受。

(2)商品使用价值规律商品使用价值规律就是由商品交换而产生的存在于同类商品使用价值间的社会必要标准及其对生产者的反作用,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

商品使用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商品交换使各部门的商品使用价值之间存在一个客观社会标准,各商品生产者必须根据这个社会必要标准制造和销售使用价值商品;只要有商品经济存在,使用价值规律就会发挥作用。

商品经济越发展

和竞争加剧,使用价值规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直接推动商品质量提高、品

种增加和产业创新,进而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商品使用价值规

律和价值规律的关系价值规律:

通过价格机制调节经济活动使用价值规律:

通过其社会标准这一机制引导和鞭策人

们的生产行为,调节质量、品种、花色的运行和发展共同点:

均要求企业不断

采用新技术不同点:

价值规律强调节约劳动,降低成本,使自己的商品比别人更便宜,以获取较多的超额剩余价值和利润。

使用价值规律是使

商品质量更高,使用价值更优。

(4)商品使用价值

规律的运行轨迹反映在商品经济竞争的三个阶段:

首先是

商品数量和市场占有率的竞争;其次是市场被分割完毕的情况下,为

了巩固市场占有率和扩大销售额,企业必然开展以降价为主要内容的竞争;第三阶段是使用价值方面的竞争。

当降价达到极限时,企业开展质量竞争;当质

量竞争及其提高达到极限时,企业就开展产品品种、花色、式样、包装、规格等

方面的竞争;当这些又达到极限时,企业就开发新产品,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

最后导致国民经济新行业、新部门的分化和创立。

这就是商品使用价值规律的运

行轨迹,也是生产力发展的次序。

二、质量、品种、效益和使用价值质量和品种是实现商品使用价值的前提。

商品的质量必须和品种结合起来,才能

保证商品使用价值的顺利实现,从而获取经济效益。

GWfS,Q

GW:

商品的使用价值S:

商品的品种Q:

品的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