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学案》解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914257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学案》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同步学案》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同步学案》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同步学案》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同步学案》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步学案》解读.docx

《《同步学案》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学案》解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步学案》解读.docx

《同步学案》解读

《同步学案》解读

《同步学案》共有四个板块:

单元解说、课文学习、综合性学习、单元总结反思。

   第一板块:

单元解说

   在每个单元的课文前有一个单元解说板块,这个板块由三个栏目组成,它包括:

学习目标、设计理念、学法指导。

   栏目一: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依据课标要求和单元具体内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单元学习要求、文本前的导入提示和课后的思考和练习来确定的。

它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用来引领该单元的学习方向。

它能让学生懂得学习该单元应掌握哪些内容,该掌握到什么程度,能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把单元学习目标放在学案的最前面,设计时紧扣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三维目标,努力去做到学习重点突出,不面面俱到。

这与我县两年来的学案设计是完全相同的。

   记得上次学案辅导,我特别强调了一下应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的确定和落实问题。

   当时我是这样说的——

   温家宝总理对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有一个新的阐述。

他说:

“我们的老师传道,就是要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之道;授业,就是要教授学生建设祖国的知识和技能;解惑,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创新,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

”这告诉我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确一要正确,二要有时代性。

   我之所以再提这个问题,是因为有一些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点写在教案上,而没落实在课堂的文本教学中。

新课标指出: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于漪老师指出:

“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

……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

”所以我们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应该渗透德育、情感,培养习惯等。

这些我认为是落实语文课程“人文性”这一性质的关键。

   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先生说:

“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

”钱先生的话实际上就是对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这一课程性质的很好注释。

   这是本月初时钱老离世,央视报道的钱老留下的话。

这也是我,之所以要再次特别强调,应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的落实问题的缘由。

   今天,我在这里还想强调另一个目标,即“知识与能力”。

我认为:

课堂教学学习知识与训练能力依然应该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因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没有一定的字词句篇的积累和把握,就会影响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发展。

如一教师教朱自清的《春》,他把目标的重点设置并实施为:

通过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激情。

他首先是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开始活动体验。

学生先是通过图画画出自己心中的春天,其后是学生唱春天的歌谣,最后是学生表演春之舞。

整个课堂活动形式活泼,五彩缤纷。

我们不能说上述体验活动没有一点语文的因素,但是可惜的是,整节课没有去咀嚼与欣赏文本中美的语言,没有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读与写的能力的训练。

再如教《孔乙己》,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来审孔乙己,或模仿孔乙己为自己辩护,还如学习《背影》去讨论“父亲”爬栏杆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等等。

如果这样的语文课是语文课,那么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就曲折而且艰难了。

   我们是否也有这样对三维目标理解偏颇的老师呢?

有,我今天这样说是有依据的,今年四月中旬,我参加了全县青年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评选,参赛的都是全县选拔出来的精英呀,可有的老师在教学目标的把握和落实上就出了问题。

    单元学习的第二个栏目是“设计理念”

   对“设计理念”,编写说明里是这样说的:

据课标要求和单元内容特点,列出支撑本单元学习方式的理念,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什么是“设计理念,”我认为就是导学案设计的依据。

在说明中要依据“课标要求”这一点是非常重要和明确的。

“单元内容特点”说的就不够具体,我的理解是它除了指传统意义上的“生命”“人生”“四季美景”“战争与和平”“科学探索”等等内容类别外,还应包括现代文、文言文,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特点。

我还认为设计的依据还应包括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即已知了什么,还未知什么。

在此,我还要补充一点,那就是还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即按学生的思想心理他能不能接受,该不该接受。

当然,这是学案编写的依据,我之所以把它讲清楚,是因为老师们进行二次备课的需要。

   单元学习的第三个栏目是“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

提供给学生实用的、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从学习语文的规律方法、学习实践中的成功经验等方面,给学生以建议和引领。

   古人云:

“授人之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可见教师必须注重学法指导,要在教给学生“怎样学”上下大功夫,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这块内容我们在编写中写的话比较多。

它有对单元主要内容的介绍,有对各篇课文的内容介绍,但重点是指出了学习该单元、该课的落脚点和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我们给学生介绍的方法主要有:

   阅读法。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重头戏,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读”去感受,去联想,去认知,吸取文章的营养,久而久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得到加强,真正达到不教的目的。

我们建议了课文精读、略读的区分。

提出了对于典范文章、出色段落的精读方法,如动笔圈点勾画,摘抄名言警句,体会词句含义等等都有所指出。

   理解法。

教给学生正确理解词义,分析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着眼点。

语文教学不能超脱字、词、句,因而正确地理解这些基本语言单位在具体语言环境的意义,对于更好的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显得至关重要。

    赏析法。

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赏析已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指导学生赏析文章时,我们告诉学生要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从作者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考虑,要多读,多悟。

如在教学诗词和精美写景散文时,建议采用的方法是“读、品、悟”学习方法,即先让学生结合作者背景反复朗读,在读中去感悟和闭目想象,然后把自己心中的再造意象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这样学生就易于接受和把握。

   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在此就不一一例举。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叶老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去解决其他的语文问题,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

   第二板块:

课文学习

   学案的第二个大的板块是课文学习,每课栏目包括:

学习导航、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反思、资料链接、延伸阅读。

   栏目一:

学习导航

即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2—3条,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章可循。

   这里我要说一下在实际的教学中“学习目标”或“活动目标”的出示。

用什么样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学习目标?

这看似一个小问题,但从打造高效课堂,将学习落到实处上来说,这个问题还是讲一讲为好。

    综合我平时听课和我知道的情况来看,老师们对学习目标的展示,有以下一些方式,我在此一一列举,并作出我的评论,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方式一:

在学案或资料上本身就印有,老师上课时叫学生翻到而使用。

我的评论是:

基本上可行,但学案和资料上所写的不一定就很全面,或者不一定切合该班的实际,教师有偷懒之嫌。

   方式二:

课前就先准备好,上课时在多媒体上展示。

   我的评论是:

这是比较好的一种方式,但问题是很多老师在运用时只是鼠标一点而过,学生还没看清时,就没有了。

学生在大脑里没留下任何印象,根本就谈不上记住它以引领自己的学习了。

   方式三:

上课前把学习目标写在小黑板上,上课时拿到教室使用,并一直挂在教室前面。

   我的评论是:

这个办法比较好,省时,能一直存留,但不容易坚持。

   方式四:

老师口头向学生念学习目标。

   我的评论是:

这个方式,我是反对的,这不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

    方式五:

始终没有给学生出示学习目标。

   我的评论是:

坚决反对!

   方式六:

上课后,学生照学案上的目标一字不漏的全念,教师将其写在黑板上。

我的评论是:

很显然,这种方式浪费了时间,同样有不切合学情之实际的嫌疑。

 方式七:

依据学案上已列出的学习目标,根据自己学生的学习实情,将教师自己拟定的学习目标写在黑板上,并对目标作出适当的解说。

   我的评论是:

我推荐这一种。

   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整节课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标杆,是学生明确学什么和怎样学的依据,所以,目标出示要得体得法,出示学习目标,在心中要有教材,同时眼里还要有学生,要想尽办法去激励学生把教师预设的学习目标变为学生自己主动获得知识的欲望和指向,成为学生对学习目标是否完成进行自我评价的依据。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该学什么,应怎样学,我学会了吗,才能有效的激活学生主动的思维和意识,从而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绝不应把目标让学生读一遍后,就放到一边再也不看不管了,或是通过课件出示完就算了,再就是根本就不出示目标。

   栏目二:

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

   学案要求的课前学习有四个任务:

需要掌握的字词;了解并概括课文内容;查找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提出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我们分别给这四个任务取名,把他们叫做“字词库”、“感知厅”、“资料吧”、“收藏夹”、“疑问阁”等,这是采用了我们汶上学案第二版的叫法,这样是为了形象、有趣吧。

   先说说预习的必要性。

学生的课前预习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是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

从形式上看,预习是学生在没有教师具体指导下感受、学习新知识的过程,预习时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与能力进行活动,有选择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

学生是活动的独立主体,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二是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

从功能上看,预习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预习时学生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分析教材,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大多数经常预习的学生自学能力都强,学习也更主动、高效。

三是预习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

预习过的学生,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认识,还会有所困惑和收获。

课堂上,这类学生可根据预习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有利于教学深入开展。

     所以呀,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搞好预习,强化对预习的督促、检查。

     字词库:

这是预习的第一个任务,要求列举需要掌握的字词。

   请老师们注意,这里是列举,而不是完成对某些字词的什么什么。

在《同步学案》上,这里是采取的留白形式处理的,也即,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书去找出应掌握的字词并正音或解释。

空白是让学生记录完成这一任务的结果的。

这个点的处理方法,在学案编写前于济宁召开的编写商谈会上是有争论的。

争论一,定向还是不定向。

定向,即像原来的《同步学习》一样,以练习题的形式给定字词让学生完成(答案处是“略”)。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学生原来做《同步学习》的情形——基本上是在没有通过反复看书的基础上来完成字词练习的,有的是直接查字词典或课本上的注解来完成,更多的学生是直接把什么“全释全解”这样的教辅资料上的搬抄过来,还有的那就是直接抄答案了。

学生的想法是抄了答案老师也不知道是抄的,心知肚明的老师却认为抄一遍也好。

其实字词一旦离文,就犹如滴水离开江河湖海,存在的意义就几乎没有了。

再者,定向岂不有悖于学生应主动地学习这一原则。

不定向,那就是像现在这样留白。

争论二,给答案还是不给答案。

不给答案,采用“略”,那老师们一定会有意见,甚至还会骂人。

给答案,这里是有问无题,无题怎么给答案。

最后决定,给,较详尽地给,以示例的形式给。

   所以,这里最后的处理是:

留白,给答案。

答案给了,学生会比以往更高兴,教师也就更担心了,那意见也就又来了。

为了调和这些矛盾,当时的意见是:

学案、答案分家(全部的答案和学案是分家的),答案是另本单列。

给学生和老师们充分的自由。

   在这里,我说这么多,目的是想提醒老师们预先就想好应对的策略,以最大程度的让学生把学习落到实处。

字词这个知识点,确实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今年八下的语文期末考试后不少学生说这套试卷中最难的题是第一题,即:

   1.给下面加点的词语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改正句中写错的词语。

(3分)

在心灵需要慰藉的时候,置身于书的天地无疑是暂时的放松和修戚。

脱离了世俗的束缚和紧张忙碌的工作、生活,让想象chíchěng,让心灵放松,向古人评说人生之理,与现代人共诉心中苦闷。

(1)为加点词语注音:

慰藉(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íchěng(   )(   )

(3)改正写错的词语:

     改为      

   1.答案:

(1)wèijiè

(2)驰骋 (3)修戚→休憩

感知厅:

这是预习的第二个任务,要求了解并概括课文内容。

其实,这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在阅读教学全程中具有基础性的位置。

阅读教学中要达到对文本的深刻感悟、真切的对话,前提是需要学生们对文本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整体认知,学生在头脑中对文本的脉络,构思有了一个整体的建构,也就是只有把课文读通了,才能为进一步理解、探究、赏析、批判乃至语感养成创造基本条件。

课堂上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对话和生成。

由此可见,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在阅读教学中是不容忽视,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学地位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去整体感知文本,要重视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细心的老师这时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里的整体感知是课前预习中的,在下面的“课堂学习”中一定有一个整体感知呀(往往是课堂学习里活动过程中的活动一)。

这两处整体感知,不是重复设置吗?

   你不要认为学生感知一次就能把课文大体理解了。

你也不要认为感知课文只能从一个点上去感知。

其实,感知的角度和切入点是多样的。

可揣度题目内涵、可理清结构内容、可初步认识人物、可感悟思想情感等。

可见,课前学生自我的感知,课中老师引导着再感知都是有必要地。

整体感知文本在语文教学中重要嘛!

不过,下次改版,我将建议,将课前的感知,改成学生自主性的,而非指向性的。

也就是预习时的感知不出具体的题,只留白,让学生去进行个性的感悟。

那么什么是“个性感悟”呢?

简而言之,就是学生立足于自身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层面,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对文本进行的概说。

这个概说是文本阅读过程中个体经验与文章内容产生共鸣后的“得他滋味”(朱熹语)。

说白了,就是学生读了课文后,对文本的整体,他想说点什么就说点什么。

“个性感悟”能激活学生的感性经验,开发学生的认知思维,构建起阅读主体的个性审美思路。

虽然这次编写没这么做,认同我的观点的同仁,你可以在实际的操作中将此处作些改动。

即把指向性的整体感知,改成学生自主性的。

   资料吧(收藏夹):

这是预习的第三个任务,查阅资料,介绍作者、作品及相关   背景。

   背景知识的缺乏会导致学生对文章的深刻内涵理解不深。

所谓“背景知识”,不仅仅指所要分析文章的作者及创作背景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还包括文体知识和与文本可能发生千丝万缕联系的知识。

没有必要的背景知识,阅读思考自然是无法进行的。

阅读课当然是不可能负担起向学生提供全部背景知识的任务,但却不能不提倡和引导学生善于联系背景知识来进行思考,否则也是不符合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规律的。

   疑问阁:

即提出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这是课前预习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任务。

疑问阁的设置目的是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思考设留一个安置的平台,对预习以一个反思。

以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古人的这些话告诉我们:

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发现问题。

要让学生把握住学习的重点,围绕目标提问,要让学生发现蕴藏于文本中的“真金”。

而不是纠缠在一些无价值的问题上。

    在以往我们汶上版的学案中,一直存在有这个栏目,从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有两点提请老师们注意。

一是学生不做。

在以往的学习中不少学生的学案在这个地方是空白,是学生懒?

还是老师不勤快?

不好说。

二是老师不用。

学生预习后,老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之前,应该有一个收集、了解学生预习时所提出的疑问的操作过程,否则,课堂教学很难说做到了一切教都是为了学生发展的有的放矢。

   栏目三:

课堂学习

   课文学习的第三个栏目是课堂学习,学案的课堂学习全部按照“活动型”语文课堂设计。

为什么?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上语文课的立足点是不同的。

小学重在记忆性,要让他们背诵更多的诗,记住更多的字。

初中要有灵活性,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经说过,到了初中,光有一百分有什么用?

要有点灵性。

至于高中,高中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是要有悟性。

小学的语文课要贴近生活、多举例子,初中的语文课要走向社会,高中的语文课要依托文化,从生活到社会到文化,这是三个不同的层面。

小学的语文课要上得活泼,他们的模式是学中玩,玩中学,是游戏式的。

初中的语文课要上得生动,是活动型的。

高中的语文课要上得深刻,是研究性的。

小学是游戏式的,初中是活动型的,高中是研究性的。

三者的词根是不同的:

一个是游戏“式”;一个是活动“型”;一个是研究“性”。

小学要活泼,初中要生动,高中要深刻。

这样一比较,我们初中语文课的定位就比较清楚了。

怎样上?

   有个现象,我不知道大家思考过没有:

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有时我们讲了一节公开课,或上级教研部门的老师听了你一节课,最后给你的评价不少时候是说你没有新意,缺少突破。

可这节课是经过多人指导,自己也觉得应该是值得称道的课呀!

为什么?

其实,这种情形我也遇到过,这种困惑我也有过。

在此,我愿和大家一起探讨。

   我认为,问题出在不知道该把课上成什么样,出在对课型的认识上。

   什么是课型?

所谓课型,一般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

换个角度来说,课型就是由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一种课堂教学结构。

课型大而言之,有阅读课型、作文课型、听说课型,有单元课型、单篇课型等;小而言之,从阅读教学来讲,有教读课型、自读课型、学法指导课型、审美鉴赏课型,有精读课型、略读课型,有串讲课型、讨论课型、活动课型,有文学作品课型、文言文课型等;细而言之,从语言教学来讲,有语言积累课型、语言运用课型、语言品析课型等;微而言之,从语言积累课型来看,又可分吟读美文课、背诵经典课、语言模拟课等等。

   你把课上成了上面中的一种,就认为有突破了,就认为是创新了,是不是?

   注意了,我们这里讲的是活动型语文课,而非指的语文活动课。

语文活动课只是上面许多课型中的一种。

我再说一遍,我们在这里要求的是上活动型语文课,就是把上面的那许许多多的课全部的都上成活动型的。

   我们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有这样的困惑,好似是盲人在骑瞎马,表面的原因是对课型的认识不清,其实根本的原因是对课标缺乏理解。

   课标对课型是有要求的。

如下面一些重要内容,都与课型设计有关:

《课程标准》在其第一部分的“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说道: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这告诉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应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的设计。

语文实践是什么,是活动。

   《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说道:

“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外在形式是什么?

也是活动吧。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说道:

“(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还说道: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课程标准》字数不多,但"独立"这个词共出现了8次。

“独立”不是老师云我亦云,“独立”应该是指学生自己的活动。

又是活动呀!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说道: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这里所说的“对话的过程”不就是活动嘛!

《课程标准》在“教学的基本理念”中说道: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你说,语文课立足现实、面向世界与未来、跨学科、联科技、融合不同内容和方法的途径是什么,还是活动啊!

   我们刚才从执行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来探求了其对课型设计的要求。

其结果是非常显然的,那就是,语文课的基本,是活动型的课,是让学生活动起来的课。

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

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动”——学生的主体活动。

    鉴于以上的思考,《同步学案》的课堂学习设计全部是按照“活动型”语文课堂来设计的。

   每篇课文的课堂学习,是按照以下四个环节设计的:

    环节一,激活思维:

即用简练的语言过渡到课文学习,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阅读的先导,“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须着力点拨学生“好之”“乐之”的浓厚兴趣。

学案中的这个点,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导入语。

在以往我们设计的汶上版的学案中,没有这个点,这次把它设计出来,目的一是激活学生思维,激发阅读兴趣,目的二是激活教师的思维,激发创作的热情。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完全应该自己再拟定一个导入语,以对学生进行二次激活,二次激发。

    环节二,活动任务:

要求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确定2—3个活动任务,目的是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

     这里要说一下学习目标和活动任务的区别。

词典的解释是:

“目标”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

“任务”指指定担任的工作,指定担负的责任。

从以上的解释可以看出,学习目标是指通过学习,学生个体应达到什么程度,什么标准。

学习目标不是学习过程,而是具体、明确的学习结果,是以学生学习以后的变化为依据,表现在学懂、学会、产生兴趣和追求等方面的提高和进步。

它是学习的遵循点,也是学习的归宿。

活动任务是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则借助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后,进行自我阅读、自我探究、自我检测的具体行为,也即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要做哪些事情。

一个文本的学习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