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深层阅读练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07160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深层阅读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深层阅读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深层阅读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深层阅读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深层阅读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深层阅读练习题.docx

《中考语文深层阅读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深层阅读练习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深层阅读练习题.docx

中考语文深层阅读练习题

中考语文深层阅读考前巩固

2013届黄梅县实验中学九年级备课组

【1、师生一场】最后一堂课

潘炫

  1直到今天,回想起那一段经历,我仍心有余悸。

  2那时候,她教古汉语,那是我们中文系一门很枯燥的科目。

几堂课下来,我就在感觉索然无味之后,开始赶写自己的稿子。

  3一次,她突然叫我起来,提了几个很费解的问题,在我的一阵沉默后,她铁青着脸说:

“潘同学,请你到讲台边上站着听课。

”几个同学露出幸灾乐祸的“笑脸”,甚至还发出了笑声,那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我的心上。

我感到莫大的耻辱。

  4我抬起脸,硬邦邦地说:

“请问老师,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5“有!

”她的脸更红了,一字一句地说,“那就是,你走出教室,这学期我的课你不用上了。

  6那几张“笑脸”不见了,他们一定开始为我担忧。

在他们的注视下,我不假思索地推门而去。

  7转眼几个月过去了,这期间,我常在自责与不安中度过,心里再也没有那份骄傲与不羁了。

  8只剩下最后一堂课了。

那天,我早早地进了教室,心里是一片波动不止的湖。

  9她走上讲台,我偷偷地看了他一眼,她显得有些苍白,我为自己当初的冲动而后悔不迭,她环视教室,就在那一刻——我们的目光匆匆相对的那一刻,我看见她暗淡的眼神有了一丝光亮,而且脸上悄悄地绽开了一朵微笑,只有我能看见。

  10那一堂课,她讲得很生动,我也听得很专注。

  11就在离下课只有十分钟时,她说:

“同学们,剩下的十分钟可不可以给我?

”同学们都不解地看着她。

  12“几个月前我让潘炫同学走出教室的那一刻我就后悔了,”她开门见山的表白让我无所适从,“几个月来,我无时无刻不在一份歉意中度过,看着他空空的座位,我常常自责。

请同学们原谅,因为我的错,更因为我不敢承担自己错误的后果,一再地推卸责任。

感谢潘炫同学这节课能来,给我这个道歉的机会……”而我呢?

我又何尝不是在自傲与任性中一再地推卸我的责任。

我流着泪走上讲台,朝她深深地鞠了一躬。

  13几个月前我走出教室之后,这是第一次听她“讲课”,也是最后一堂课,庆幸的是,我没有错过。

  《读者》杂志2010年第16期

1.文中第3段中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2.从记叙的顺序看,本文属于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我”庆幸没有错过最后一堂古汉语课的原因是什么?

 

4.文中的古汉语教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5.从文中找出能证明古汉语教师“几个月来,无时无刻不在一份歉意中度过,常常自责”的语句。

 

6.如何理解“我又何尝不是在自傲与任性中一再地推卸我的责任”?

 

【2、真挚母爱】淡淡的深情

①母亲只有我一个儿子。

恢复高考的第2年,我考上了大学,在我那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是第一个。

嗜酒如命的父亲,天天与乡亲喝到一醉方休。

酒后吐真言:

“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

”自豪里带着炫耀。

只有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她多么喜。

她戴了老花镜,在暖暖的秋阳里给我缝新被子。

我走过去;她听见了我的脚步声,目光从老花镜上方探出来,淡淡地一笑。

我说:

“妈,我要上大学去了!

”母亲说:

“我知道了。

”没有鼓励,连声音也是淡淡的。

②上学的那天是个好晴天,母亲提着提包送我出了大门。

出大门也就是走了三五步,母亲就把提包递给我,说:

“你走吧……”而后便是很决断地转身,硬朗朗地走回去,院里葡萄架的叶子遮住了她的身子,我只看见了一个淡淡的背影。

③在车站上,见一些同学的父母来送行,依依惜别,千叮咛万嘱咐。

我孤零零的,便觉得很委屈。

上了车,我赌气坐在一个角落里,谁也不理,埋头读书。

车开动了,一些同学掏出手绢擦那红肿的眼睛。

我反倒觉得赤条无牵挂,心里轻松。

④大学四年,花开花落。

读书读烦了,每每对窗呆坐便想起母亲。

小时候,母亲一眼看不见我就满街喊;喊不应,就往水井里看,到池塘边去找。

我忽然猴一样从哪个旮旯里钻出来,母亲就笑骂一声,巴掌扬起来要打,但落下来却极轻,拍打掉沾了一身的泥土……温馨的回忆,常使一颗心阵阵发热,泪就在不知不觉中从腮边滑下来。

⑤我结婚以后,偕妻回老家探望父母。

正值隆冬,又下了大雪,一家人围炉闲话。

说到我当年上大学的事,母亲就说:

“你上大学以后,我做了一个噩梦,梦见你死了,我一哭哭了个没气……”妻子抿着嘴笑,父亲笑得扭过脸去,连母亲也忍不住笑了。

只有我笑不起来,甚感惊讶。

联想我刚到家那天,母亲悄悄问我的那句话:

“她也舍得炒一顿肉让你吃吗?

”一霎时我恍然大悟。

母亲在我去上大学的那些漫长的日子里,她该如何的牵挂和思念她的儿子呀!

她知道她的儿子是个心浮气躁的人,这自然又给她添了一份担心。

母亲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她不知道她儿子去上学的这个地方究竟有多大,是非多不多。

日思夜想,坐卧难宁,思念伴着惊恐默默地郁结在她的心里。

于某一夜,噩梦就扇动着黑色的翅膀朝她飞来了。

试想,一个连媳妇舍不舍得让她的儿子吃一顿肉菜都挂念的母亲,这样的母亲,活得该有多累呀!

⑥母亲为什么对她的儿子总是淡淡的,以我当时的浮躁心境,很难体悟到。

⑦四年寒窗苦读,之后辛勤笔耕,终于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幼稚而浅薄的文字时。

后来,母亲说了一件使我灵魂大为震惊的事情。

她仍旧是以淡淡的语气对我说的“你父亲说:

‘咱的儿子成才了,往后我再也不跟你生气了,咱好好过日子吧!

’你为母亲争气,这也罢了!

”我听了这句话,呆愣了大半天。

⑧文学的功能自古很小,不想竟起到了和睦家庭的作用,这令我惊喜,这比得一个什么文学奖更有意义,也更能长久的激动人心!

写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

⑨尽管我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然而在母亲的眼里是金贵的。

她最了解她的儿子,她知道她的儿子有一颗易于动情的心,怕儿子分心,不让我牵挂她,才总是淡淡的。

要硬下这样的心肠,忍受这样痛苦的折磨,需要多么坚忍!

⑩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

选自《中考精典》

题型一: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中“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

”一句,一方面表明了父亲为“我”感到骄傲,同时也为第7段写“我”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作了铺垫。

B.第4段中母亲化“打”为“拍”的动作,看似漫不经心,但母亲的爱子之心却表露无遗。

这样的细节描写在文中多出可见。

C.本文在选材上最大的特点是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赋予那些普通的事情以深刻的含义,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D.本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典雅华丽的词语,作者以发自肺腑的深情,为平淡的母亲抒写了一首朴素感人的赞歌。

2.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将生活中平常事情串联在一起的?

 

(2)文中儿子对母爱的体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3.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两处,并作简要的分析。

4.文章结尾“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

”这句话饱含深意,其中“平静的水面”和“深处的激流”各指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题型二:

1.作者开篇说到“母亲对我总是淡淡的”,母亲的淡淡表现在哪里?

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2.既然母亲“总是淡淡的”,那“我”又怎么会感受到母亲的“深情”呢?

试析这样写的好处。

 

3.结合原文理解理解下面两句话的含意。

 

(1)于是某一夜,噩梦就扇动着黑色的翅膀朝她飞来了

 

(2)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

 

4.文中写母亲时也都提到了父亲,但丝毫不冲淡母亲的形象,请结合课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材料的意图。

 

【3、抗日故事】那晚雁声声

朱文麟

  1在特护病房里,病魔已把王永老人折磨得像个木乃伊,只剩下皮包骨头了,要不是那双会动的眼睛,已看不出什么生命的迹象。

  2处在半昏迷状态的老人时不时地会喊一声“李立”,还会像聊天一样说上几句话。

听着那遥无边际的话语,也已上了年纪的儿子王红根不放心了,就去问医生,医生说,人到了这个地步,有时是会产生幻觉的。

  3那晚,昏迷中的老人突然说道:

“雁声,雁声,我听到雁声了。

”病房有一定的隔音效果,哪里能听到什么大雁的叫声呢,一定是老人又产生了幻觉,然而才过一会儿,老人又叫了起来:

“雁声,雁声,我听到雁声了。

  4红根走到过道里,打开窗户侧耳细听,还真有雁声从头顶上传来:

“咯儿——嘎,咯儿——嘎”。

  5已是深秋时节了,在乡下,这个季节时常能看到南飞的大雁,它们排成“人”字形飞过,留下一串串洪亮的叫声,让人感慨万千。

红根没想到在城市的上空也会有大雁飞过,而且还是病入膏肓的父亲先听到的。

他忙跑回病房,告诉父亲是有大雁飞过。

老人的眼睛一亮:

“老伙伴真的来叫我了,快!

快!

你们现在就把我送到湖边去,我要去见他们。

  6谁也没有想到老人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待在医院才是最明智的选择,红根就劝道:

“爸,现在是深夜,等天一亮就送你去湖边,你看好不好?

”“你们不去,我自己去!

”老人想自己爬起来,可身体已不听他指挥了。

大家都劝他等天亮了再说,可老人却说雁声叫得那么急,等不及了,自己一定得去。

 7老人的脾气儿女们都知道,他想做的事情必须要做到,红根问医生怎么办才好,医生小声说:

“老人的神志很清醒,怕是还有什么事没完成吧。

”红根默默地回到老人的身边:

“爸,你真要去?

  8“嗯!

  9“行,我依你,这就去联系车。

”听到儿子肯定的话语,老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10大伙小心翼翼地把老人抬到了车上,车子向湖边驶去。

  11夜深了,原本繁华的马路显得十分寂静。

细心的红根发现,今天的雁群很怪,时不时地天空中就会传来“咯儿——嘎,咯儿——嘎”的雁声,像是在为老人护航。

老人上车后一直很清醒,他断断续续地说着自己那段不寻常的经历。

  121941年,日本鬼子进了湖区,他们是无恶不作,百姓一下子陷入到水深火热之中。

为了打击鬼子的嚣张气焰,在上级组织的领导下,湖区成立了抗战支队,老人就是其中的一员。

  13那年秋天,日本鬼子不知从什么地方得到消息,说支队将在湖边的芦苇塘里过夜,于是调集了近百名鬼子,乘着夜色想偷袭。

  14夜幕下的湖区显得十分幽静,负责放哨的李立发现异常情况时,鬼子已摸近了芦苇塘。

李立学着大雁的叫声发出了报警信号:

“咯儿——嘎”,随后向支队相反的方向跑去。

李立的声音惊动了一群在此过夜的大雁,芦苇丛中随即传出一阵“咯儿——嘎,咯儿——嘎”的惊叫声,听到动静鬼子就开了枪。

  15正在熟睡中的队员听到大雁的叫声,知道发生了情况,迅速行动起来。

凭借着地形的优势,支队与鬼子摆起了迷魂阵。

虽说鬼子人多,装备又精良,但也不敢贸然进入芦苇塘,只能乱放一通枪,眼看着占不到多少便宜,只得留下十多具尸体走了。

由于李立的及时报信,支队非但没有受到损失,还打了一个漂亮仗。

遗憾的是,王永的亲密战友李立为了引开鬼子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6经过近一小时的行驶,车子停在了老人当年战斗过的湖区。

“爸,到了。

”红根说道。

老人激动起来,一定要下车,几个人一起把老人扶下车。

  17老人盯着湖面看了好一阵子,突然他大喊一声:

“李立,我的好兄弟,我来了!

”随后就倒在家人的怀里。

  18大伙七手八脚地把老人抬到车上,随行的医生连忙进行了抢救,然而,老人的心脏永远地停止了跳动。

19在回去的路上,大家都没有说话,静静的夜里,只有“咯儿——嘎,咯儿——嘎”的雁声和着汽车的马达声,久久地回荡在夜空中。

选自《中考精典》

1.文中的王永老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2.雁叫声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

 

3.小说在写王永老人去湖边的途中讲述了一段亲身经历的抗日故事,从记叙的顺序上看,这里运用了什么方法?

这一安排有哪些作用?

 

4.第(10)段中“大伙小心翼翼地把老人抬到了车上”与第(18)段中“大伙七手八脚地把老人抬到车上”这两句话中加点的词能否互换?

简要说明理由。

 

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第一段的肖像描写,为下文写老人去世作了铺垫,但在已基本没有生命迹象的状态下,又让老人讲了一大段抗日往事,有点不合情理。

B.处在半昏迷状态的老人时不时地会喊一声“李立”,还说着遥无边际的话语。

说明老人在这之前还没有和儿女们谈过他和“李立”的往事。

C.老人提出要到湖区去,其实在当时的情况下,待在医院才是最明智的选择,老人不听劝阻,执意要去。

说明老人当时已神志不清了。

D.当年鬼子摸近芦苇塘时,如果没有李立学雁叫报信,惊动大雁,传出一阵“咯儿——嘎,咯儿——嘎”的叫声,抗战支队一定全军覆没。

E.老人来到湖区,盯着湖面看了好一阵子,突然他大喊一声而后死去。

表明能在当年战斗过、战友牺牲的地方死去,老人心满意足。

 

 

 

【4、社会生活】        一百美元

①假终于到了,约翰迫不及待地往家乡赶,他要去看望奶奶。

  ②奶奶是德国人,爷爷是美国人,他们在一起幸福地生活了大半辈子。

奶奶不懂英语,只会说德语,除了爷爷和家人,她不愿意跟别人交流。

更糟糕的是,她患有白内障,视力非常差。

去年,爷爷去世了,奶奶不愿意离开他们共同生活的地方。

约翰不知道,孤单的奶奶该如何生活。

给爷爷办完丧事,约翰父母临走时给奶奶留下了一个可以异地取款的存折和100美元现金。

  ③看到孙子,奶奶非常高兴,她挎上菜篮子就说:

“我去买你最爱吃的鳕鱼。

”然后,她去了窗台,约翰看到窗台上放了一大把钱,有零有整,奶奶把钱全部拿在手上就出去了。

  ④“钱怎么能放在窗台上呢?

只要窗子一开,路人随手就能拿走。

”约翰想,等奶奶回来,他就让奶奶把钱放到电视柜子上面。

奶奶说:

“没必要,我这一年还没丢过钱呢。

”但她还是采纳了孙子的建议。

  ⑤第二天,奶奶买了东西回来,还是顺手把钱丢在了窗台上,约翰再次帮她收拾好了。

  ⑥第三天,奶奶依然如故。

约翰知道这是习惯使然,他再次从窗台上拿起奶奶买东西找回的钱放到了电视柜子上,并顺便把那些钱整理了一下。

在整理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奶奶的钱增加了!

他记得第一次整理的时候是368美元,可现在3天过去了,奶奶买了不少东西,钱数却变成了405美元。

  ⑦难道奶奶口袋里还有钱?

可他明明看到,奶奶每次出去都是从窗台或电视柜子上把钱全部拿走,回来后再全部丢在窗台上,她身上应该不会有钱,增加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呢?

  ⑧晚上,约翰接到了爸爸的电话。

爸爸说,他前几天查了奶奶的账户,发现奶奶从没取过他们存的钱。

奶奶手里只有他们走时留下的100美元现金,这一年来她是怎么生活的呢?

约翰知道,小镇上的生活标准每月最低也得1000美元,就算奶奶再节约,也不可能100美元用一年啊!

  ⑨约翰把爸爸的疑问说了一遍,奶奶茫然地看着那沓钱说: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不会从银行取钱。

我也不认识美元,我不知道那是多少。

  ⑩奶奶不懂英语,不认识美元,约翰是知道的,他不明白的是,奶奶是怎么用钱买东西的。

奶奶说:

“我每次买东西的时候总是把手里的钱全部给卖东西的人,让他们自己拿钱和找钱,我想别人是不会坑我这个老太太的。

”哪有这样买东西的?

约翰感到很可笑。

他决定跟踪奶奶一次,看她究竟是怎么买东西的。

  ⑾第二天,约翰悄悄地跟在奶奶后面。

果然,奶奶买水果时,一下子把钱全部拿出来,让卖水果的人自己拿钱。

约翰发现卖水果的人从奶奶手里拿出一张10美元的钞票,却放回了两张5美元,他等于没收奶奶的钱!

接下来,他看到的情况都差不多,有不收奶奶钱的,还有多找奶奶钱的……

  ⑿约翰的眼睛湿润了。

他明白了,这都是小镇上的人们在帮助无依无靠的奶奶!

⒀约翰找到了镇长,感谢小镇人一年来对奶奶无声的照顾。

镇长说:

“以前都是你爷爷跟别人打交道,他去世后,你奶奶开始进入社会生活中。

刚开始小镇上的人还感到这个老太太真是奇怪,后来才知道她根本不认识钱,没人愿意欺骗一个不认识钱且完全信任别人的人,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现象。

其实,不是我们在帮她,而是她在帮我们,小镇上原来也有坑蒙拐骗的现象,自从碰到对人没有丝毫防备的约翰老太太后,这种现象才没有了。

我们应该感谢你奶奶才对啊!

选自《中考精典》

1.简述“100美元”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2.用简洁的语言把本文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奶奶”独立生活;(     );约翰发现钱增多的秘密;(       )。

3.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

 

4.为什么文中多次写到“奶奶”把钱丢在窗台上?

 

5.文末为什么镇长说“不是我们在帮她,而是她在帮我们”?

 

6.试推断:

小镇人帮助“奶奶”,为什么采取“无声”的方式?

 

【5、诗情画意】        在唐诗中割麦

                     刘怀远

  村长老王在地里转了一圈,看到北坡上相隔不远的两块麦田开始泛黄,心里便火烧火燎。

  老王回到家,给在城里的女儿小菊打电话,让她星期天回来帮这两户人家割麦。

女儿不肯,说她们旅行社最近太忙了,忙得屁股都没坐过椅子。

老王说,抢收还要抢种,再忙你也要回来,不然爹就自己去收麦,累死也要去。

说完不给女儿再说话的机会,啪地挂断电话。

  一会儿,女儿打回电话说,爸,我星期天组织一些人回去割麦,但您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只要你回来割麦,100个条件我都答应。

  那好,您准备50把镰刀,50顶新草帽。

老王说,镰刀可以去借,可草帽要买呀。

  女儿说,您买吧,到时候我给钱。

一顶草帽好几块钱呢。

老王本想不答应,可想到成熟了的麦子,只有点头。

星期天,老王一早来北坡等候。

八点过去了,人没来。

九点过去了,人还没来。

  老王急起来,看看越来越热的太阳,往手心猛啐两口唾沫,抄起镰刀,咔咔地割起来。

  这时,一辆豪华大巴车卷着黄土由远而近,停在了坡边。

老王直起腰看,车门打开,下来女儿小菊。

一看女儿,老王鼻子快气歪了,这是来割麦的吗?

小菊一身西装套裙,扎着领结,手里还提着一个电喇叭。

紧接着又下来一大帮城里的青年,有说有笑。

小菊拿着电喇叭说道:

我们从小就学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但却没有真正接触过农活,今天大家就亲自体验,自由组合,分成两组,一块麦田算一组,咱们来个友谊割麦比赛!

  好啊。

青年们沸腾起来,摩拳擦掌,你追我赶地割起麦子来。

小菊没有割,对着电喇叭说,唐代诗人白居易有首著名的《观刈麦》,诗中说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一会儿,小菊对老王说,爹,您回去安排把中饭送来吧。

老王应着,赶紧回村。

看老伴正贴饼子,自己就去挑野菜。

  饭送到地头,麦子已经割完,小菊正领着青年们拾麦穗。

老王心里高兴,大喊:

开饭喽!

青年们呼啦一下围上来,把玉米饼子和野菜大酱吃了个精光。

  小菊又拿起电喇叭说,收完麦子的土地,接下来就会灌溉、耕种,种上玉米或大豆,三个多月后,又是一片丰收的景象……

  青年们雀跃,说秋收时一定要组织我们再来哟!

小菊说,大家上车吧,大家可以带走头上的草帽,当做此次丰收一日游的纪念。

  人们都上了车,小菊掏出一沓钱,递给老王。

老王说,你发的工资?

小菊说,不,是给咱割麦的钱。

啥?

来给咱帮忙,倒还给咱钱?

那天您打完电话我和经理请假,经理灵机一动,。

这钱经理让给您,已经扣去了我们旅行社的费用。

  老王眼睛眯到了一起,说,咱不收钱都可以,秋上给多多地拉几车人来吧,就不用让在外面打工的回来收秋了。

小菊笑笑:

什么都靠个新鲜,到时候再看吧。

  旅游车卷着黄土开走了。

车开出很远,老王攥着钱的手还使劲挥舞,耳畔回响着女儿吟诵的好听的唐诗,和唐诗中沙沙的割麦声。

                  (选自《小说选刊》2009年第11期)

1.请将下列与情节相关的内容填写完整。

开端:

割麦的条件——发展:

  ——高潮:

     ——结局:

希望秋天再来

2.悬念是小说常用的手法,你能说说本文是怎样设置悬念的吗?

3.你认为这篇小说透视出的积极思想是什么?

 

4.小菊是小说着力刻画的人物形象,你觉得她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5.说说文中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6.结合上下文,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写合适的内容,使前后文连贯起来。

 

【6、阅读莫言】    我的梦想

莫言

  ①最早发现我有一点文学才能的,是一个姓张的高个子老师。

他教我们语文,是我们的班主任。

他的脸上有很多粉刺,眼睛很大,脖子很长,很凶。

他一瞪眼,我就想小便。

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训我,我不知不觉中竟尿在教室里。

他很生气,骂道:

“你这熊孩子,怎么能随地小便呢?

”我哭着说:

“老师,我不是故意的……”

 ②大约8岁的时候,我在村里小学读三年级,因为生活的自理能力很差,加之上学时年龄较小,母亲给我缝的还是开裆裤。

为此,常遭到同学的嘲笑。

张老师到我家去做家访,建议母亲给我缝上裤裆。

我母亲不太情愿地接受了他的建议。

缝上裤裆后,因为经常把腰带结成死疙瘩,出了不少笑话。

后来,大哥把一条牙环坏了的洋腰带送我,结果出丑更多。

一是,六一儿童节在全校大会上背诵课文时掉了裤子,引得众人大哗;二是,我到办公室去给张老师送作业,那个与张老师坐对面的姓尚的女老师非要我跟她打乒乓球,一打,裤子就掉了……

  ③在我短暂的学校生活中,腰带和裤裆始终是个恼人的问题。

大概是上四年级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关于五一劳动节学校开运动会的作文,张老师大为赞赏。

后来,我又写了许多作文,都被老师拿到课堂上念,有的还抄到学校的黑板报上,有一篇还被附近的中学拿去当作范文学习。

有了这样的成绩,我的腰带和裤裆问题也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问题。

  ④后来我当了兵,提了干,探家时偶翻箱子,翻出了四年级时的作文簿,那上边有张老师用红笔写下的大段批语,很是感人。

因为文革,我与张老师闹翻了脸。

我被开除回家,碰到张老师就低头躲过,心里冷若冰霜。

重读那些批语,心中感慨很多。

那本作文簿被我的侄子擦了屁股,如果保留下来,没准还能被将来的什么馆收购了去呢。

  ⑤11岁时,我辍学当了放牛娃后,经常会忆起作文的辉煌。

村里有一个被遣返回家劳改的“右派”,他是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毕业生,当过中学语文教师。

我们是一个生产队,经常在一起劳动。

他给我灌输了许多关于作家和小说的知识。

什么神童作家初中的作文就被选进了高中教材啦,什么作家下乡自带高级水啦,什么作家读高中时就攒了稿费三万元啦,什么有一个大麻子作家坐在火车上见到他的情人在铁道边上行走,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结果把腿摔断了……他帮我编织着作家梦。

  ⑥我问他:

“叔,只要能写出一本书,是不是就不用放牛了?

  ⑦他说:

“岂止是不用放牛!

”然后,他就给我讲了丁玲的“一本书主义”,讲了那些名作家一天三顿吃饺子的事。

大概从那时起,我就梦想着当一个作家了。

别的不说,那一天三顿吃饺子,实在是太诱人了。

  ⑧1973年,18岁的我就跟着村里人去昌邑县挖胶莱河。

冰天雪地,三个县的几十万民工集合在一起,人山人海,红旗猎猎,指挥部的高音喇叭一遍遍播放着湖南民歌《浏阳河》,那情那景真让我感到心潮澎湃。

夜里,躺在地窖子里,就想写小说。

  ⑨挖完河回家,脸上脱去一层皮,自觉有点脱胎换骨的意思。

跟母亲要了五毛钱,去供销社买了一瓶墨水,一个笔记本,趴在炕上,就开始写。

书名就叫《胶莱河畔》。

第一行字是黑体,引用毛泽东的话: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第一章的回目也紧跟着有了:

元宵节支部开大会,老地主阴谋断马腿。

故事是这样的:

元宵节那天早晨,民兵连长赵红卫吃了两个地瓜,喝了两碗红黏粥,匆匆忙忙去大队部开会,研究挖胶莱河的问题。

老支书宣布开会,首先学毛主席语录,然后传达公社革委关于挖河的决定。

那部小说写了不到一章就扔下了,原因早已记不清。

如果说我的小说处女作,这篇应该是。

  ⑩1978年,我23岁,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

当了兵,吃饱了穿暖了,作家梦就愈做愈猖狂。

我在黄县站岗时,写了一篇《妈妈的故事》,写一个地主的女儿(妈妈)爱上了八路军的武工队长,离家出走,最后带着队伍杀回来,打死了自己当汉奸的爹,但文革中“妈妈”却因为家庭出身为地主,被斗而死。

这篇小说寄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