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煤眼施工措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01984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0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溜煤眼施工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溜煤眼施工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溜煤眼施工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溜煤眼施工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溜煤眼施工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溜煤眼施工措施.docx

《溜煤眼施工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溜煤眼施工措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溜煤眼施工措施.docx

溜煤眼施工措施

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察哈素煤矿一水平21采区溜煤眼

施工专项措施

一、工程概况

1.概述

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察哈素煤矿一水平21采区溜煤眼位置位于一水平21采区措施联巷与一水平东胶带大巷立交处,上口在一水平21采区措施联巷底板标高为+992.668m,落底在一水平东胶带大巷装载硐室顶板,装载硐室地板标高为+956.683深度31.785m,一水平21采区溜煤眼中心设计坐标为:

X=4353121.954,Y=19410865.409,圆形断面,钢板+混凝土支护,掘井净径Φ1.6m。

详细情况参照图S1131-148(21)-1。

2.编制依据

2.1、依据21采取溜煤眼施工图S1131-148(21)-1

2.2、《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

2.3、《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

2.4、《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

二、地质概况

溜煤眼上部装载硐室

1.地表水

区内沟谷较为发育,但这些沟谷均无常年地表迳流,只有在雨季大雨过后会形成短暂而急促的洪水。

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均不利于大气降水的入渗,降水多以洪水的形式排泄出矿区外,只有少量渗入。

2.含水层水

煤层位于第Ⅱ含水岩组。

第Ⅱ含水岩组为矿床的主要直接充水含水层,补给源以侧向迳流补给为主。

侏罗系中统直罗组隔水层全区发育,层位稳定,隔水性能良好,直接充水含水层组富水性弱、补给条件差,主要隔水层隔水性能良好,因此极大地限制了地下水对矿井的充水量。

矿区内及周边无生产矿井,根据矿区东部已采煤矿调查资料,各煤矿的正常涌水量多在100-200m3/d之间,且随季节变化,雨季大雨后水量增加,旱季减少,排水量峰值出现时间一般比降雨期滞后,且持续一定时间,说明大气降水是井田充水水源的主要补给源。

矿井水多来自煤层顶板,以渗水或滴水的形式进入矿井。

3.封闭不良钻孔

该段巷道附近有13-1和X1-6两个钻孔,在勘探阶段,因施工周期较短,未做封孔启封检查,其质量合格好坏无法评价。

但是该巷道并不经过此钻孔,所以不会对施工造成影响。

煤系砂岩裂隙水为主要充水水源,巷道表现为滴、淋水及煤层渗水。

根据开口探水钻孔出水情况预计工作面正常涌水量小于8m3/h。

依据如下:

附区域含水岩组水文地质特征表:

表2-3

表2-3区域含水岩组水文地质特征表

含水

岩组

地层

厚度

(m)

岩性

单位涌水量

q(l/s·m)

水化学类型

矿化度

(g/L)

松散岩类

孔隙潜水

含水岩组

第四系

(Q)

0-95

黄土、残坡积、

冲洪积、风积沙

0.0016-3.74

HCO3—Ca·Mg

SO4·HCO3—

K+Na·Mg

0.259-2.96

半胶结岩类

孔隙潜水

含水岩组

第三系

上新统

(N2)

0-100

粉砂岩、砂质

泥岩、砾岩夹

含砾粗砂岩

0.171-0.370

HCO3·SO4—

Ca·Mg

0.319-0.351

碎屑岩类

孔隙、裂隙

潜水-承压水

含水岩组

志丹群

(K1zh)

0-612

含砾砂岩与砾岩,

夹砂岩及泥岩

0.003-2.170

HCO3—Ca

HCO3—K+Na

HCO3—Ca·Mg

0.249-0.300

侏罗系

中统

(J2)

0-554

砂岩、砂质泥岩、

粉砂岩夹

泥岩,含煤线

0.000437-0.0274

Cl·HCO3—

K+Na

0.714-0.951

侏罗系

中下统

延安组

(J1-2y)

133-279

为一套各粒级

的砂岩、粉砂岩、

砂质泥岩互层,

中夹2、3、4、5、

6、7六个煤组

0.000647-0.0144

HCO3·Cl

—K+Na

0.101-175.4

三叠系上统

延长组

(T3y)

0-90

中粗粒砂岩为主,

夹泥质粉砂岩

0.000308-0.253

HCO3·SO4·Cl

—K+Na

0.660-1.415

2-2上煤位于第二含水岩组,根据X3-6号钻孔抽水试验资料:

含水岩组厚度79.61,地下水位埋深48.96m,水位标高1280.79m,水位降深S=16.58m,涌水量Q=0.0391l/s,单位涌水量q=0.00235l/s·m,渗透系数k=0.00325m/d,溶解性总固体525mg/L,PH值为7.9,水质类型为HCO3·SO4—Ca型水。

该含水岩组富水性弱,地下水流动缓慢。

该含水岩组为矿床直接充水含水层。

溜煤眼下部装载硐室

1.地表水

区内沟谷较为发育,但这些沟谷均无常年地表迳流,只有在雨季大雨过后会形成短暂而急促的洪水。

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均不利于大气降水的入渗,降水多以洪水的形式排泄出矿区外,只有少量渗入补给下部第Ⅰ含水岩段。

2.含水层水

3-1煤层位于第Ⅱ含水岩组(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2z)底至3煤层)。

第Ⅱ含水岩组为矿床的主要直接充水含水层,补给源以侧向迳流补给为主。

侏罗系中统直罗组隔水层全区发育,层位稳定,隔水性能良好,因此在井田范围内隔断了煤系地层延安组(J1-2y)与上部非煤系地层的水力联系;在煤系地层含水层中,由于3煤底部隔水层全区发育厚度相对稳定,变化不大,隔水性能较好,基本隔断了第Ⅱ、第Ⅲ含水岩组之间的水力联系。

直接充水含水层组富水性弱、补给条件差,主要隔水层隔水性能良好,因此极大地限制了地下水对矿井的充水量。

矿区内及周边无生产矿井,根据矿区东部已采煤矿调查资料,各煤矿的正常涌水量多在100-200m3/d之间,且随季节变化,雨季大雨后水量增加,旱季减少,排水量峰值出现时间一般比降雨期滞后,且持续一定时间,说明大气降水是井田充水水源的主要补给源。

矿井水多来自煤层顶板,以渗水或滴水的形式进入矿井。

3.封闭不良钻孔

本工作面内有K8-1、X4-1、X5-4三个钻孔,在勘探阶段,因施工周期较短,未做封孔启封检查,其质量合格好坏无法评价。

建议在开采时制定专门过钻孔安全技术措施,防止因钻孔封孔质量不好沟通上下含水层使井下涌水,给煤矿生产造成损失。

其它地质情况

31采区内根据地质勘探报告,煤层甲烷含量最大为0.06mg/g,自然瓦斯成分中甲烷含量最大10.11%,上述数据表明井田瓦斯分带均属二氧化碳~氮气带,即瓦斯风化带。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的报告,以及地质勘探报告中煤尘爆炸性试验结果:

火焰长度>400mm,抑止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65-70%,煤尘有爆炸性。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的报告以及地质勘探报告,煤的吸氧量为0.79cm3/g,煤样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Ⅰ类,容易自燃。

煤样最短自然发火期为39天。

东胜煤田的煤变质程度低,丝炭含量高,吸氧性强,煤层中含黄铁矿结核,是煤层易发生自燃的主要因素。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地温梯度<3℃/100m,本工作面为地温正常区。

地温值在13.00-25.73℃,无地热危害。

21采区内煤层顶底板中等稳定,一般在30MPa左右;瓦斯为低瓦斯,根据地质勘探报告,煤层甲烷含量最大为0.06mg/g,自然瓦斯成分中甲烷含量最大10.11%,;煤层易自燃;煤尘有爆炸危险;无地温热害;煤层埋藏一般在300-400m之间;开采技术条件较好。

本区内亦无岩浆侵入等复杂地质现象。

三、施工方法

先用反井钻机从溜煤眼上水平面21采区措施联巷由上向下钻进Φ216mm导孔,到东胶带巷贯通后,再在下水平面东胶带巷接扩孔钻头,由下向上扩孔,扩孔直径Φ1.6m,然后用手拉葫芦从溜煤眼上口吊下钢板筒,钢板筒从下到上一节一节安装及混凝土充填,施工完成后在溜煤眼上口用2*2m钢轨(15kg/m)铁篦子封盖。

施工步骤为:

作业平台的施工→反井钻机基础及循环水池的施工→安放干净油筒配潜水泵做主机冷却循环水→安装反井钻机,并进行调试→由上向下钻进Φ216mm导孔→导孔贯通后,拆掉导孔钻头,接上Φ1.6m扩孔钻头,由下向上进行扩孔施工→拆除钻机并做好防护→钢板筒安装→混凝土充填→钢轨铁篦子封盖。

如图所示:

 

四、施工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一)施工准备

1、作业平台

在竖井上水平面平整场地,在洞内由于受到场地限制,要求场地能满足钻机基础及泥浆循环池施工和反井钻机运行的需要;钻场上部硐室净宽度不小于4米,井位前后4米范围内净高度不低于3.0米。

2、道路

反井钻机最大件重量为6t,井下道路满足进行钻机运输。

3、装卸

3.1、施工单位负责用汽车将钻机设备运至矿方坑口车场。

装车时要垫好垫木,并用铅丝将设备与汽车绑紧刹牢,经汽车司机验收合格后方可运输,运输中严禁车厢上乘人。

3.2、钻机下井运输至安装地点和钻场搬家的全过程均由矿方负责,施工单位监护协助进行。

运输中使用的绞车,特别是钢丝绳、绳卡、地锚、压柱等,经检查确无问题后方可提升运输。

坡度大于10度,要挂双钩,单车运输,严禁超载和放“飞车”。

3.3、矿方要在设备入井和搬迁前对装车情况严格检查,装车规定:

最长3.5米,最高1.7米,最宽1.2米。

钻机等设备须用5分钢丝绳或多股铅丝与运输车体刹紧,并用花兰钩涨紧,不得出现晃动现象。

入井前须经矿方运输工区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下井运输;否则由施工单位负责重新装车固定。

3.4、运输过程中严禁乘坐设备车,施工单位人员必须服从矿方的指挥,凡遇有影响设备通过的巷道支护均由矿方负责处理。

3.5、设备到达地点后,施工单位负责卸车、安装等工作。

矿方要保证具备好施工单位所要求的起吊条件和稳机条件。

施工单位要明确专人观察起吊地点的吊具和硐室顶板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后再继续工作;否则停止吊装工作。

设备安装完毕后,经工长验收合格后方可开机钻进。

3.6、以钻孔中心为基准,一水平21采区大巷第一联络巷与溜煤眼上口联巷前后间隔0.2--0.3米处打两根起吊锚索,经拉力实验达7吨后交付使用。

3.7运输线路从开始地-井口-井底-东辅大巷-21回风上山下口-绞车运输-单吊轨运输-21采取溜煤眼上口:

防暴车将设备运至回风上山下口采用小绞车运输至上山上口,最后采用单吊轨运输至溜煤眼上口位置。

4、钻机基础

首先必须确定导井的中心方位;以钻孔中心为中心,开挖为长5m、宽3m、深度以挖除回填渣,到基岩面为准的基坑,清理干净基岩面后浇筑砼,浇筑深度以实际开挖深度为准,应不低于50cm(基岩200mm;泥岩和煤500mm),浇注时必须挖至实底,且保持砼平面和轨枕面在同一水平(如图所示)。

混凝土上平面要平,凸凹变化不能超过1.5cm。

浇筑混凝土前在钻场硐室内敷设双轨,轨距600毫米,轨道中心间距不小于1.3米,其中的一股要以钻孔中心点为轨中,并以钻孔中心点为中钉接2米的短节道,同时必须上好道夹板和螺丝,以便于扩透后取出扩孔刀头。

钻孔前方轨道长度不小于3米,后方要有6米以上的循环车场供调车用。

施工程序为:

施工放线(确定开挖范围)→开挖到基岩→清理基岩面→敷设铁轨→浇筑基础砼→安装钻机,钻机基础结构及形式见下图;

5、泥浆池

在钻机基础周围适当位置,开挖或砌筑一长约3m,宽2m,深1.0m的水池用于导孔钻进排渣及循环供浆(水),水池顶高应低于钻机基础浇筑砼面。

6、供电

反井钻机电机功率88.5Kw(潜水泵15Kw,主油泵66kW,副油泵7.5kW,电压等级为660v,电源频率为50Hz)。

矿方负责提供不小于35平方毫米的供电电源,施工单位安设200A馈电开关一台,同时安设QZB83---120一台、QZB83---80两台用于钻机主、付泵操作开关,硐室内要安设瓦斯自动监测报警断电仪。

硐室内要有充足的专用防爆照明灯照明,并安装可供上下硐室相互联系的电话并直通井上调度。

供电线路:

从31采区变电所取电源引致21采区大巷第一联络联络巷距离溜煤眼上口20米处→连接到磁启动器→连接反井钻机主油泵→连接反井钻机副油泵→连接反井钻机潜水泵→连接照明综保,接线要求必须无失爆。

后附供电图

7、供水

导孔钻进需水5~10m3/h,用于循环排渣,冷却反井钻机液压系统,扩孔钻进需水15m3/h,供水管路端头要用2寸铁管接至水坑边,同时提供一台扬程至少40米的清水泵用于导孔循环排渣、冲洗岩屑和液压油的冷却。

(二)、钻机的安装调试

2.1、钻机的吊装就位

钻机运输到位后,首先确认矿方标定的钻孔中心点是否与钻机基础一致,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矿方所挂中线安装施工。

按照钻孔中心点的十字记号将主机运进,通过吊装钢索将主机吊起,对好为拧上连接螺栓,使主机和底板成为一体,然后在用后支撑拉杆稳定钻机,这样钻机就基本就位了。

2.2、钻机的定位及角度调节

这一环节直接关系着导孔的偏斜度,进而决定工程的成败,所以必须高度重视。

过程分为两步:

第一步:

调整钻机方位和垂直度;

具体操作为:

先用后支撑拉杆将钻机顶起,目测前后方向与地面大致垂直即可;然后调整钻机左右方向与地面精确垂直,一般采用线垂测量法,在钻架的左右边,各悬挂一长两米的线垂,通过在底板下方垫置水平铁板办法调整垂直度,允许偏差0.5‰。

完毕后再用专用的测量设备钻机方位的测量,确定无误后即可。

第二步:

调整钻机垂直角度

通过后支撑拉杆的伸缩调节钻机的垂直角,通过计算调整好钻机角度,锁紧螺母,确认无误后,升起压柱油缸,稳机压力不小于25兆帕。

压柱压紧后重新校核钻机的垂直度,确认无误后钻机就定位了。

在以后的导孔施工中要定期测量钻机的垂直角,若有变化,可继续调节拉杆校正。

除此外不允许再动钻机,直到施工完毕拆卸钻机。

2.3、操作车、油箱车及水泵的就位

钻机定位完毕后,可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合理布置操作车、油箱车和水泵。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操作车的位置应先在在操作手视线较好的地方,便于操作钻机;

(2)油箱车不能距离主机和操作车太远,以免油管长度不够;

(3)水泵要靠近泥浆池;

(4)以上设备摆放不得影响钻杆的放置。

2.4钻机的调试

上述步骤都完成后,再将水、电及油管连接好就可以进行钻机的调试了。

首先全面检查各部件安装连接是否正确,然后再合上电闸启动电机。

启动后先观察电机和油泵的运转是否正常,再观察主、副泵压力表;其空载压力为:

主泵0.8-1.2MPa;副泵0.1-0.2Mpa;若不正常应检查处理,正常后再启动液压马达和推力油缸空载运行。

一切无误后方可进行开孔钻进。

(三)、施工工艺及过程

3.1、导孔钻进

导孔钻进的过程,也是对地层的勘探过程,反井钻机虽然不是取芯钻进,但根据对钻进过程观测以及反出岩屑的情况,根据矿方提供的柱状图,可以对地层有初步定性分析和了解,为扩孔钻进、孔壁维护以及最后扩挖到设计直径提供参考。

导孔钻进也是反井钻井施工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导孔偏斜率关系到钻孔的成败,导孔成功就意味着反井施工成功了80%,剩下的扩孔钻进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必须高度重视。

3.1.1开孔

开孔钻进时,应首先将基础面凿出一个平面,使导孔钻头能垂直平面开孔,调整动力头出轴转速为低转速,开孔钻杆应选用直径与Φ216mm的导孔钻头同等大小并且加工精细的稳定钻杆,再配合扶正器慢速开孔,第1根钻杆完全进入岩石后,再接上一根同样的钻杆继续钻进,第3根钻杆换用普通钻杆,这样继续钻进,始终保持稳定钻杆紧紧贴住孔壁,直至无法继续钻进时,提出所有钻杆,卸下第1和第2根特殊稳定钻杆,换上正常的稳定钻杆,配合正常的钻具组合,放入孔内,继续钻进,这样就结束了开孔,开始正常的导孔钻进了。

3.1.2钻具布置

钻具布置如下:

导孔钻头+异型接头+普通钻杆

(1)+稳定钻杆

(1)+普通钻杆

(1)+稳定钻杆

(1)+普通钻杆

(1)+普通钻杆

(1)+普通钻杆

(1)+普通钻杆

(1)+……

3.1.3导孔钻进

一般情况下,导孔钻进钻速高于开孔钻速,并且应将动力头出轴转速调整为高速,钻进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岩石地质条件调整合理的钻压和转速;钻进速度必须均匀,切忌勿快勿慢;

2、密切观察也内的返水量,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

3、导孔钻进返出的岩渣应及时清理,防止岩渣流入泥浆池;

4、一根钻杆完成后,须等孔内的岩屑全部排出后,才能停泵接卸钻杆;

5、导孔钻透后,停止水循环,但钻机不能停转,直到钻机转动平稳,扭矩变化不大、钻具上下自如时才能停钻。

6、下巷若是锚喷或锚索支护巷,等导孔钻透后还必须把钻中周围1.8平方米范围内的锚杆和锚索放炮崩掉;若是铁棚支护或砌碹巷,也必须把钻中周围1.8平方米范围内的铁棚和料石取掉;以确保顺利换上扩孔钻头。

3.1.4故障排查

1、过程中若遇机械设备故障只需更换零部件维修即可;

2、若孔内返水量极少甚至不返水,则说明遇到了断层、裂隙或溶洞等地质构造,应进行灌浆处理,操作方法为:

将钻杆提出,将水泥浆沿孔壁倒入,直到灌满钻孔,等强2天后方可重新开钻;

3、还有一种情况,孔内不漏水,但钻具旋转困难不进尺,有可能遇到了破碎带或岩层塌落,也需要进行港口浆处理,具体操作方法为;将钻杆提出抽干孔内存水,再将水泥浆倒入孔内,直到将钻孔灌满为止,等强2天后方可重新开钻。

3.2接扩孔钻头

3.2.1、拆导孔钻头接扩孔钻头

导孔钻透后,将扩孔钻头和导孔钻头拆卸工具运到下口。

通过对讲机或电话上下联系,上下配合拆下导孔钻头接上扩孔钻头。

形成出渣系统,就可以向上扩孔。

更换扩孔刀头时,下口人员用电话指挥上口司机操作,司机必须复述下口命令,得到回令后方可运作。

3.2.2、扩孔钻进

扩孔开孔,当扩孔钻头接好后,慢速上提钻具。

直到滚刀开始接触岩石,然后停止上提,用最低转速旋转,并慢慢给进、保证钻头滚刀不受过大的冲击而破坏,给进一停下,等刀齿把凸出的岩石破碎掉,再继续给进。

开始扩孔时,下边要有人观察,将情况及时通知操作人员,等钻头全部均匀接触岩石,才能正常扩孔钻进。

为保证钻机和滚刀的使用寿命,钻头按每把刀承受5吨压力,钻头承受的钻压为30吨。

在扩孔过程中,当岩石硬度较大,可适当增加钻压,反之可以减少钻压。

扩孔钻进时要及时清理扩孔破碎下来的岩屑,防止下口被堵塞。

扩孔过程也是拆钻杆的过程,拆下的钻杆要进行必要的清理,上油带好保护帽。

3.2.3下口出矸时如需到下口位置处理故障,必须通知上口停机且得到允许后方可进行。

上口人员未接到下口的命令,严禁开机工作。

3.2.4钻进过程中,若发现钻头剧烈晃动,扭矩起伏过大,进尺困难时,可能是有大块矸石落在刀具上挤压刀具所致,此进应将钻头放下一定距离,多次高速旋转,将矸石甩掉,若还无效果,把钻头下放到底进行处理。

3.2.5掉落到孔底的岩渣应及时清理运出,以防堵塞下孔口。

3.2.6时刻观察冷却水的供给情况,禁止打干孔,以防损伤刀具。

3.3、完孔

当钻头钻至距基础2.5m时,要降低钻压慢速钻进,并且要认真观察基础周围是否有异常现象,如果有,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慢慢的扩孔,直至钻头露出地面。

3.4支护

3.5.1溜煤眼采用钢板筒,采用5mm的钢板卷成圆筒状,将接口用电焊平焊实,每节圆筒的端口开3~4个圆孔,便于吊运,并用4个定位卡,用于圆筒之间的定位和对接。

在溜煤眼底部焊接并用U型卡连接刚制井字架托住钢板圆筒,同时,在32a工字钢底梁、皮带两侧增加四根钢立柱,立柱基础规格500*500*500mm,溜煤眼下口钢立柱、托梁等按图纸施工完成后安装钢板圆筒,钢板圆筒安装用手拉葫芦从溜煤眼上口吊下钢板筒,安装好一节从溜煤眼下口吊运C30混凝土充填钢板筒四周,必须填充严实,以此类推钢板筒从下到上一节一节安装直至全部完成。

3.5拆机

将扩孔钻头用铁轨吊在钻孔里,先将各种油管从主机上拆下,拆掉翻转架和小吊车,再拆掉钻机的后支撑拉杆,将主机放倒,再把钻头提出孔外,全部钻孔工作结束。

五、质量保证措施

5.1垂直控制

反井钻导井垂直就是反井施工的技术关键,为此,采取以下措施:

5.1.1施工设备

选用经检修完好的反井钻机和水泵,保证其性能良好。

5.1.2钻机安装定位

钻机安装牢固,定位准确,混凝土浇筑密实。

5.1.3合理布置钻具

选用螺旋、直条等多种镶齿稳定钻杆和硬岩导孔钻头,并根据地质条件合理布置。

5.1.4正确选择钻进参数

钻进参数主要是根据地质条件和不同的钻进位置选择不同的钻压、转数和确定相应的钻进速度,并根据实际钻进过程进行相应的调整。

5.1.5精心操作

挑选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操作人员,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反井钻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钻进中的问题和事故。

5.2孔径的保证

由于选用的扩孔钻头为标准Φ1.6米钻头,机械破岩没有欠挖。

5.3钢板筒安装质量保证

设安全档→架设长钢梁→架设”井”字钢架→吊运钢圆筒定位→在钢圆筒四周充填混凝土→吊运下一个钢圆筒定位,定位卡必须插入定位槽,确保钢筒对接严密合缝。

六、施工技术指标

根据本工程地质条件及现场实际情况,技术参数控制指标为:

钻孔直径为Φ1.6米,钻孔偏斜率尽量控制在1.0%以内,但不大于1.5%。

七、劳动组织

人员及机械配置如下表:

劳动力配备计划表

工种

机长

操作手

辅助人员

管理人员

合计

数量

2

2

2

2

8

作业方式为:

“两班8小时制”。

现场交接班,每班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1名,机长1名,钻机操作手1名,辅助工1名。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序号

机械名称及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反井钻机(ZFY1.2/30/50+

1

2

液压站(反井钻机自带)

1

3

操作车

1

4

钻杆车

3

5

工具箱车

2

6

1.6米反井钻头

1

7

40米扬程的潜水泵

1

8

馈电开关(KBZ5-400/1140(660))

1

9

隔爆开关QZB83-120

1

10

隔爆开关QZB83-83

2

八、工期安排

本工程工期自开钻之日起共28天,安排如下:

钻机安装:

2天

导孔钻进:

3天

接扩孔钻头:

1天

扩孔钻进:

6天

钻机拆除:

2天

钢板圆筒安装及浇注砼14天

九、安全文明施工规程

9.1钻机施工及成孔安全措施

1、凡参加钻孔施工作业人员必须学习本措施及有关规定,学习钻机基本知识及钻机的操作方法,未经培训、没有取得操作证的人员严禁上操作台操作钻机。

并且矿方要向施工单位人员贯彻矿方的各项安全规程和规定,并做好前三天的引路向导工作,施工单位人员要严格按规定路线行走乘车,并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规程和措施。

2、施工单位施工人员上下罐、乘坐人车时要站稳抓牢,严禁拥挤。

不得在井下嬉笑打闹,患有心脏病、癫痫病、间歇性精神病的人员不得下井作业,下井人员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严禁酒后入井。

3、施工过程中,矿方通风部部门要派专职瓦检工负责钻场的瓦斯检测工作,只有当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低于0.7%,且无局部瓦斯积存时,方可允许施工。

当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7%时,停止钻进,可继续给水冲洗钻孔,钻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20米范围内的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钻机运转,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待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方可开动钻机。

4、反井钻机在拆装、吊运、运转以及改装悬吊设施等施工过程中,应设专人负责各段工序施工的指挥及安全措施与任务的落实。

5、对反井钻机施工所需安排,改装的悬吊保护设施、供水、供电、压风、通风系统,应满足规程规定。

6、主机基础等应按图纸设计要求施工,并经有关技术人员检查验收。

7、所有的钻机设备,配件进行必要的检修和拆装时,卸下的零部件必须妥善保管,防止弄脏或丢失。

8、在拆装油管等液压系统零部件时,必须保证该部件的绝对清洁,发现异物,即时用压风或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