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5单元习题 5.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99782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5单元习题 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5单元习题 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5单元习题 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5单元习题 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5单元习题 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5单元习题 5.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5单元习题 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5单元习题 5.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5单元习题 5.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第5单元习题5

配套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有关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后代有9种表现型

B.F1产生的精子中,YR和yr的比例为1∶1

C.F1产生YR的卵细胞和YR的精子的数量比为1∶1

D.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精子和4种卵细胞自由结合

答案 B

解析 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A错误;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能产生YR、Yr、yR、yr四种配子,比例为1∶1∶1∶1,B正确;F1的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分别产生卵细胞和精子,一般情况下,产生的精子数目多于卵细胞,C错误;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错误。

2.(2018·日照调研)黄粒(T)高秆(S)玉米与某玉米杂交,后代中黄粒高秆占3/8、黄粒矮秆占3/8、白粒高秆占1/8、白粒矮秆占1/8,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

A.ttSs×TTSsB.TtSs×Ttss

C.TtSs×TtSsD.TtSs×ttss

答案 B

解析 黄粒高秆玉米(T_S_)与某玉米杂交,后代中黄粒∶白粒=3∶1,说明两亲本的基因型均为Tt;再根据后代中高秆∶矮秆=1∶1,可知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Ss、ss。

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TtSs、Ttss。

3.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过程

B.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M、N、P分别代表16、9、3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

答案 D

解析 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正确;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即受精作用,B正确;①过程形成4种配子,则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的方式有4×4=16(种),子代基因型有3×3=9(种),表现型有3种且比例为12∶3∶1,说明A_B_与A_bb(或aaB_)的表现型相同,C正确;该植株测交后代基因型以及比例为1(A_B_)∶1(A_bb)∶1(aaB_)∶1(aabb),则表现型的比例为2∶1∶1,D错误。

4.(2018·咸阳模拟)已知玉米子粒的颜色分为有色和无色两种。

现将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是1∶3。

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A.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

B.玉米的有色、无色子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玉米的有色、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测交后代无色子粒的基因型有三种

答案 C

解析 根据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3可判断该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可以把1∶3看成1∶1∶1∶1的变式,该题测交亲本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aabb,后代基因型有AaBb(有色)、Aabb(无色)、aaBb(无色)和aabb(无色),其比例为1∶1∶1∶1。

5.虎皮鹦鹉的羽色有绿、蓝、黄、白四种,野生种都是稳定遗传的。

若将野生的绿色和白色鹦鹉杂交,F1全部都是绿色的;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所得F2的羽色有绿、蓝、黄、白四种不同表现型,比例为9∶3∶3∶1。

若将亲本换成野生的蓝色和黄色品种,则F2不同于亲本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

A.2/7B.1/4C.1/5D.2/5

答案 C

解析 根据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可知虎皮鹦鹉的羽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假设为A和a、B和b。

根据F2中绿∶蓝∶黄∶白=9∶3∶3∶1可知,F2中绿、蓝、黄、白的基因型分别为A_B_、A_bb、aaB_、aabb(或分别为A_B_、aaB_、A_bb、aabb);根据题中信息“野生种都是稳定遗传的”可知,野生的蓝色和黄色品种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或分别为aaBB、AAbb),野生的蓝色和黄色品种杂交获得的F1的基因型为AaBb,则F2中绿∶蓝∶黄∶白=9∶3∶3∶1,其中绿和白是不同于亲本的类型,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2/10,即1/5。

6.在家蚕遗传中,黑色(A)与淡赤色(a)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B)与白茧(b)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有三对亲本组合,杂交后得到的数量比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别

黑蚁黄茧

黑蚁白茧

淡赤蚁黄茧

淡赤蚁白茧

组合一

9

3

3

1

组合二

0

1

0

1

组合三

3

0

1

0

A.组合一亲本一定是AaBb×AaBb

B.组合三亲本可能是AaBB×AaBB

C.若组合一和组合三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与组合三的相同

D.组合二亲本一定是Aabb×aabb

答案 C

解析 组合一的杂交后代比例为9∶3∶3∶1,所以亲本一定为AaBb×AaBb,A正确;组合二杂交后代只有白茧,且黑蚁与淡赤蚁比例为1∶1,所以亲本一定为Aabb×aabb,D正确;组合三杂交后代只有黄茧,且黑蚁与淡赤蚁比例为3∶1,所以亲本为AaBB×AaBB或AaBb×AaBB或AaBB×Aabb,B正确;只有组合一和组合三中AaBB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才与组合三的相同,C错误。

7.(2018·河北五校联考)节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等不同性别类型的植株,研究人员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节瓜的性别是由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其遗传方式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实验一中,F2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_B_,其中纯合子占1/9

C.实验二中,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F1正常株的基因型也为AABb或AaBB

D.实验一中F1正常株测交结果为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1∶2∶1

答案 B

解析 实验一全雌株与全雄株杂交,F1全是正常株,F2的分离比接近3∶10∶3,共16个组合,可见该节瓜的性别决定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若第一对基因以A、a表示,第二对基因以B、b表示,则实验一中F1正常株的基因型是AaBb,由F2的性状分离比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3∶10∶3可知,正常株是双显性(9)和双隐性

(1),全雌株、全雄株为单显性(3),F2中纯合子AABB、aabb占两份,故纯合子的比例为2÷10=1/5,B错误;实验二中亲本为纯合全雌株(AAbb或aaBB)与正常株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故亲本正常株有一对基因纯合,一对基因杂合,即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F1正常株的基因型也为AABb或AaBB,C正确;设全雌株为aaB_,实验一F1正常株AaBb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测交,子代为1AaBb(正常株)∶1aabb(正常株)∶1aaBb(全雌株)∶1Aabb(全雄株),即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1∶2∶1,D正确。

8.(2014·上海高考)一种鹰的羽毛有条纹和非条纹、黄色和绿色的差异,已知决定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子不能存活。

图中显示了鹰羽毛的杂交遗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①绿色对黄色完全显性 ②绿色对黄色不完全显性 ③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完全连锁 ④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B

解析 子一代的绿色非条纹个体自交后代中既有绿色又有黄色,说明绿色为显性性状,但子代中绿色个体与黄色个体的比例为(6+2)∶(3+1)=2∶1,说明绿色个体中存在显性纯合致死效应,①正确,②错误;绿色非条纹个体自交后代出现绿色非条纹、黄色非条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等四种性状,且性状分离比为6∶3∶2∶1,说明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③错误,④正确。

9.某种植物的果皮颜色有白色、绿色和黄色三种,分别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

如图是控制果皮不同色素合成的生理过程,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称为基因的表达

B.黄果皮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两种

C.BbTt的个体自交,后代中白果皮∶黄果皮∶绿果皮=9∶6∶1

D.图中显示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答案 C

解析 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酶的合成过程称为基因的表达,A正确;由于B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B抑制白色色素转化为绿色色素,T基因控制酶T的合成,酶T促进绿色色素转化为黄色色素,所以黄果皮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bbTT或bbTt,B正确;基因型为BbTt的个体自交,从理论上讲,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白色B___3/4,黄色bbT_1/4×3/4=3/16,绿色bbtt1/4×1/4=1/16,所以后代中白果皮∶黄果皮∶绿果皮=12∶3∶1,C错误;从图中可以判断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

10.(海南高考)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先“拆分”为五个分离定律,然后分别计算后代每种基因型所占比例,最后将所得基因型所占比例相乘。

若有多种情况符合,再将几种情况相加。

项目

Aa×Aa

BB×Bb

Cc×CC

DD×dd

Ee×Ee

杂合

1/2

1/2

1/2

1

1/2

纯合

1/2

1/2

1/2

0

1/2

由表格可以看出:

同时满足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情况只有一种,所占比例为(1/2)×(1/2)×(1/2)×1×(1/2)=1/16。

二、非选择题

11.(2018·东北三省四市一模)黄花蒿的茎秆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红色素完全消失,Bb使红色素颜色淡化。

现用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第一组:

P白秆×红秆→F1粉秆⊗,F2红秆∶粉秆∶白秆=1∶2∶1

第二组:

P白秆×红秆→F1粉秆⊗,F2红秆∶粉秆∶白秆=3∶6∶7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二组F1中粉秆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第二组F1粉秆进行测交,则F2中红秆∶粉秆∶白秆=______________。

(2)让第二组F2中粉秆个体自交,后代中粉秆个体的比例占________。

(3)若BB和Bb的修饰作用相同,且都会使红色素完全消失,第一组F1全为白秆,F2中红秆∶白秆=1∶3,第二组中若白秆亲本与第一组中不同,F1也全部表现为白秆,那么F1自交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ABb、AaBb 1∶1∶2 

(2)5/12 (3)红秆∶白秆=3∶13

解析 

(1)粉秆的基因型为A_Bb,根据第一组F1粉秆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2∶1,可知第一组F1粉秆的基因型为AABb。

根据第二组F1粉秆(A_Bb)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6∶7(该比例是9∶3∶3∶1的变形),可知第二组F1粉秆的基因型为AaBb。

AaBb与aabb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为1AaBb(粉秆)、1Aabb(红秆)、1aaBb(白秆)、1aabb(白秆),因此,红秆∶粉秆∶白秆=1∶1∶2。

(2)第二组F2中粉秆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1/3)、AaBb(2/3),AABb(1/3)自交,后代中粉秆个体占2/4×1/3=2/12,AaBb(2/3)自交,后代中粉秆个体AABb占1/4×2/4×2/3=1/12、粉秆个体AaBb占2/4×2/4×2/3=2/12,因此,后代中粉秆个体一共占5/12。

(3)由题意可推知,第一组白秆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第二组中若白秆亲本与第一组不同,则第二组白秆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红秆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则F1的基因型为AaBb,AaBb自交,F2的基因型有A_B_(白秆,9/16)、A_bb(红秆,3/16)、aaB_(白秆,3/16)、aabb(白秆,1/16),则红秆∶白秆=3∶13。

12.豚鼠毛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E和e,F和f)控制,其中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颜色的深度,豚鼠毛的颜色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基因型

E_ff

E_Ff

E_FF或ee__

豚鼠毛颜色

黑色

灰色

白色

某课题小组用一只基因型为EeFf的雄性灰毛豚鼠探究两对等位基因(E和e,F和f)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了以下实验,请补充完整并作出相应预测。

(1)实验假设:

两对等位基因(E和e,F和f)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以下三种类型。

(2)实验方法:

                    ,观察并统计其子代豚鼠毛的颜色和比例。

(3)可能的实验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结论:

①若子代豚鼠表现为       ,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图中第一种类型;

②若子代豚鼠表现为       ,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图中第二种类型;

③若子代豚鼠表现为       ,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图中第三种类型。

(请在C图中标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答案 

(2)让该只基因型为EeFf的雄性灰毛豚鼠与多只隐性纯合雌性白毛豚鼠进行测交

(3)①灰毛∶黑毛∶白毛=1∶1∶2

②灰毛∶白毛=1∶1

③黑毛∶白毛=1∶1 如图

解析 

(2)判断豚鼠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需用测交法,故让该只基因型为EeFf的雄性灰毛豚鼠与多只隐性纯合雌性白毛豚鼠进行杂交。

(3)若基因的位置是第一种类型,则这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测交后代有4种基因型:

EeFf、Eeff、eeFf和eeff,表现型为灰毛∶黑毛∶白毛=1∶1∶2;若基因的位置是第二种类型,该个体可产生的EF和ef两种配子,测交后代为EeFf(灰色)∶eeff(白色)=1∶1;第三种类型如答案图所示,该个体可产生Ef和eF两种配子,测交后代为Eeff(黑色)∶eeFf(白色)=1∶1。

13.(2014·大纲卷)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感锈病有芒。

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若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

回答问题:

(1)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

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______________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__________,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________,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________。

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全部F2植株自交得到F3种子,1个F2植株上所结的全部F3种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1个F3株系。

理论上,在所有F3株系中,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株系有4种,那么,在这4种株系中,每种株系植株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随机结合 相等 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 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

(2)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3∶1 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3∶1 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3∶1 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有芒=3∶1

解析 

(1)设抗锈病与感锈病、无芒与有芒分别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4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可分别表示为AABB、AAbb、aaBB、aabb。

若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则这两个组合一定为AABB×aabb和AAbb×aaBB。

由于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不确定,因此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的情况也不确定。

先假设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

P  AABB     ×     aabb

        ↓

F1         AaBb

        ↓⊗

F2  AABB   AaBb     aabb

 (抗锈病无芒) (抗锈病无芒) (感锈病有芒)

1  ∶   2   ∶  1

P AAbb      ×     aaBB

        ↓

F1         AaBb

        ↓⊗

F2  AaBb     AAbb     aaBB

 (抗锈病无芒)  (抗锈病有芒) (感锈病无芒)

2   ∶   1   ∶   1

由F2可以看出,该假设条件下,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不一致。

再假设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有:

P AABB     ×   aabb

       ↓

F1        AaBb

      ↓⊗

F2 A_B_    A_bb   aaB_   aabb

(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

9  ∶  3  ∶  3  ∶  1

P AAbb   ×   aaBB

     ↓

F1     AaBb

     ↓⊗

F2 A_B_  A_bb    aaB_    aabb

(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

9  ∶  3  ∶  3  ∶  1  

由F2可以看出,该假设条件下,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一致。

因此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才能使两组杂交的F2完全一致,同时受精时雌雄配子要随机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相等。

(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F2植株将出现9种不同的基因型:

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可见F2自交最终可得到9种F3株系,其中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的植株为单杂合子,自交后该对等位基因决定的性状会发生分离,依次是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3∶1、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3∶1、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3∶1、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有芒=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