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教学设计研究3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9959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课程教学设计研究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职课程教学设计研究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职课程教学设计研究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职课程教学设计研究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职课程教学设计研究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职课程教学设计研究3篇.docx

《高职课程教学设计研究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课程教学设计研究3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职课程教学设计研究3篇.docx

高职课程教学设计研究3篇

高职课程教学设计研究(3篇)

第一篇:

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

[摘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是每一位高职教师的必备技能,本文分析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含义、特点,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步骤及信息化教学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希望对高职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不断涌现,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已经成为每一位教师的根本技能。

然而,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首先要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到达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高职教育改革与创新。

但怎样把信息化技术较好地运用于教学设计之中,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呢?

下面,笔者就来谈谈对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一些认识。

1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点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设计的核心,重视教学环境的创设和教学资源的利用。

它是在丰富的教育资源根底上,采用系统理论的方法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方面进行设计,从而到达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信息化教学多采用资源型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设计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来支持教学,创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又要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摆在很突出的位置。

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有利于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实现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形式的交流。

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获得新的学习体验,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可以提供交叉性的专题学习,使学习资源整合为一体,信息资源具有更大的多维性、综合性。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和兴趣动态的选择学习资源、学习方式。

这种灵活性、综合性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信息化教学设计依据教学单元的内容确定学时,这样可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

学生可以主动通过深入搜集、处理信息资源,再获得认知,从而提高信息素养。

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信息化教学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家长、行业企业专家等。

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采取过程评价、终结性评价以及作品评价等方式,有利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2为什么高职课程要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现状是:

学习时间、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相差很大,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他们对新事物特别感兴趣,不喜欢说教,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喜欢动手操作,喜欢借助各种信息平台交流。

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黑板上种庄稼的现象仍然存在。

虽然信息技术正在走进课堂,但辅助教的多,辅助学的少,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与当代学生喜欢获取知识的方式不匹配。

于是,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

要到达这个课堂教学改变的目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契机!

3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

那么,如何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呢?

一般认为,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可以分为单元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信息资源查找与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作品范例设计、评价量规设计、单元实施方案设计和评价修改等八个步骤。

3.1教师对单元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确定学生应到达的水平

教师给出学习方针和学习内容规划。

学习方针规划,是从学生的整体素质出发,着重学生把握必要的常识以外,还要培育必要的情感要素、协作才能和实习才能,培育其杰出的品格质量。

而学习内容规划需要教师提前分析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应具备的能力,然后确定学生必须把握的详细识识与能力。

3.2根据单元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和有针对性的问题

教师针对教学目标把教学分成资料搜集、课外实践和课堂教学三局部。

资料搜集是学习必要的准备工作,这个工作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但多数由教师来做。

课外实践就是根据设计的表格内容,要求学生分组去户外进行调查研究,并且按组完成教师布置的实践任务。

课堂教学就是安排课堂活动,要求每个小组汇报自己的实践成果。

这些活动都是根据教学习目标设计的,具有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学习目标的完成。

3.3根据教学任务和有针对性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

资源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局部,没有足够的学习资源,自主学习就无法开展。

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还应教给学生更多获取资源的方式。

通常,资源是多样化、立体化的,课本、图书资料是最根本的,要重视利用信息化技术搜集资源。

一般情况下,教师需要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为文字、图表等呈现的信息化教案,使整个教学过程合理有序。

为了使学生能够准确地了解作品的要求,从而做出符合要求的学生作品,教师应当事前做出学生作品范例。

有了教师展现的作品范例,学生就会对自己即将完成的使命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但是教师做作品范例时,要尽量模糊一些,防止给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否那么会摧残学生的个性,使作品千篇一律。

在评价信息化学习,尤其是其产生的作品时,量规提供了比拟科学的方法。

教师要进行认真的设计,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

单元实施方案设计包括实施的时间表、分组方法、电脑操作时间分配、实施过程中可能要用到的软硬件以及必要的文档准备等。

3.8评价与修改学生作品的评价效劳于课堂教学,好的作品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

作品评价要着重过程评价,不能单纯地看完成作品的质量上下,这样容易挫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丧失学习的兴趣。

另外,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评价与修改需要随时进行,并伴随着设计的全过程,只有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动态控制才能获得最理想化的效果。

4信息化教学设计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4.1信息化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规律,为教学效劳

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时,切记为了竭力想表现自己掌握的信息化技术,而把教学资源做得花里胡哨。

我们要明白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设计,其次才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是要遵循教学规律,利用符合教学理念的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为教学效劳,而不是为了表现信息技术有多么的高明,让课堂看起来有多么的热闹。

4.2教师要熟练、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效劳于教学

现在的信息化教学有时尚、即时、交互、高效、共享等特点,在教学中要做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

教师要能熟练、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开展相适应,效劳好教学。

例如云班课,教师可以利用云平台发送PPT课件、教案、作业、测试题、通知、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到学生的移动设备上。

在课堂内外,随时进行点名、投票、头脑风暴、答疑、讨论、计时测试等教学活动。

依托云平台,突破常规教学的弊端,突破时空的局限,带给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体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4.3要组建信息化教学团队,共同提高信息化水平

好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要依靠团队的力量。

要按照学校的要求组建信息化教学团队,经常进行学习交流研讨,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对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认真修改,制定出优秀的信息化设计作品。

并且,教学团队参加信息化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整体信息化水平。

总之,信息化教学设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要真正把信息化教学应用到实际,还需要时间进行不断地总结和修改,这样才能与信息化教学课堂相结合,充分展现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1】谢传兵.信息化教学意识.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2】张莉.信息化环境下的高职数学教学设计.教育与职业,2021.

【3】王欣.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及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讨.职教论坛,2021.

【4】邓文艳.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

要】师生一起完成教学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操作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个过程当中,师生的双向学习能给学生带来有益的开导,因为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就是一位被仿照的对象,所以如果老师在上实践课时能够满怀热情的给学生进行授课,那么相应的他们也同样用心地去进行模仿与实践。

【关键词】实践教学;因材施教;语言交流;信息技术

前言:

实践教学是突出高职特点的重要一环。

其内容应当站在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使用并且灵活完善职业开展与生活学习中的相应目标,从大量的实践活动中诱导出学生的良好职业精神。

其中培养学生根本能力的根底课之一的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应当怎样搞好实践教学便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

本文将主要从师生间的互动等几方面进行相关的阐述。

一、老师学生齐参与

师生一起完成教学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操作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个过程当中,师生的双向学习能给学生带来有益的开导,因为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就是一位被仿照的对象,所以如果老师在上实践课时能够满怀热情给学生进行授课,那么相应的他们也同样用心地去进行模仿与实践。

当我们在践行这一点时,其实对我们老师自身也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因为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体系时刻开展的课程,所以老师也应该不停的进步,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让自己有充足的知识体系来面对学生。

接下来就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上好任何一门课都应当这样:

为人师表的我们应当准备充分,将课件尽可能的写得生动些,带好应当带的教学资料,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每个学生的情绪,频繁的互动更是表达我们水平的最好形式,尤其是在上机操作实践中更把问题提得多多益善,师生互动频繁才是一堂好课堂。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由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不同,各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要求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可以适当舍弃以前的传统教学规律,尽量对学生们进行寓教于乐的教育。

把比赛的形式导入到课堂中,用这一新奇的方法鼓励学习,而非仅依靠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

比方数学建模比赛就能高效的结合各类学生。

文理科学生伙伴,文科生重点查文献、写论文,理工生那么建立模型、编写程序。

如果能用小组形式进行交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也能更好地诱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也要有意识的去塑造学习新情境,建构主义提出,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在自己头脑中对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的过程。

也就是说新情景的塑造是在一定的学习压力下完成的,因为学生的自身需求而在其头脑中逐步将信息加工整理或改造和重组。

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去完成对于学生的新情境的构建,比方以一个形象的互动小游戏来进行一个气氛的带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讲一个笑话,此时你并不用担忧笑话是否好笑,只要是身为长者的我们讲出来就一定会有笑果。

通过屡次的实训可使学生在产生兴趣之余开始感觉到一种压力,有压力才会产生动力,例如给学生提供一些应用题目,学生可在其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来作为自己课程设计的制作工程,并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到网上或书店查阅资料或通过其他途径选择他们认为可行和实用的题目,师生之间一起对这些题目进行分析和讨论。

在双向交流这个方面上,我们最好是以一个让学生信服的朋友的身份去沟通,去交流,我们的真诚是打动学生的最温柔的武器之一。

三、以学生为本

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让一个学生愉快的接收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调动他们的兴趣,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谨记一学生为本的思想。

为人师表的我们采用的一切教学方针全部都是针对这一事实进行改变的,而改变的速度与改变的结果是权衡一位老师教学情况的最直接的方式。

所以,怎样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是我们教学研究永远都不会改变的主题。

经过实践的证明,以上所述的方法有很大的可行性,通过这些改善可以使学生受到全面的锻炼,让他们的技能得以提高。

但一定要清楚的明白一件事情,虽说是一学生为本,也不能一味的采取放养式的手段。

说实在的,人的智力虽然都差不多,但是理解力注意力等其他能力对于学生学习还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我们不能否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为人师表的我们应当客观地对待学生的智力因素,进行因材施教。

对于一些根底较低的同学,或者说单独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同学,我们应当让其掌握最根本的知识体系。

反之,如假设是接收能力较好的同学那么适当给与他们困难的任务,除了让他们在课堂上完成该完成,一定要给他们布置一些更难的东西,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且可以让各种类型的学生共同进步。

四、结语

伴随高校教育改革的持续进展,信息技术教学可能会遇到更难、更广的挑战,我们应当放开思维的枷锁,积极发挥师生间的主观能动性,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前人的教育模式下实践出适合当代学生的教学方式,本文将可能为教师科学合理地开展好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教学等方面提供参考的方

参考文献

【1】魏来.高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求知导刊,2021(20):

133-133.

【2】汤名权.信息技术与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8):

140-141.

【3】刘洋.基于信息技术提升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管理水平的思考.教育现代化,2021(7).

要:

工程教学法是师生双方共同通过制定和实施一个"工程";从事教育教学的活动。

在高职院校语文国学教育中用工程教学法既符合高职语文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本位的特点,同时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稳固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职业素质,突出职业院校"以能力为本位";导向,提高高职语文课堂和国学教育教学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

能力本位;高职语文;国学教育;工程教学;设计实践

一、高职语文教学实施工程化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是"为生产和效劳第一线培养职业技能强和综合素质高的实用型人才。

";高职语文课程不仅具有人文性同时兼具工具性特性,对培养"两高";人才具有其它专业课无法承当的功能和作用。

然而,目前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仍然难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甚至受急功近利思想影响存在"语文无用";的错误认识,导致局部高职院校取消或停开了语文课程。

因此,改变状况的关键是要准确定位高职语文功能,厘清"人文关心";和"语文能力";之间关系,把语文应用能力植根于学生的职业需要和人文关心。

高职语文教学不是应试教育,需要紧密结合学生专业需求和特点,注重实用,学以致用。

通过开展阅读欣赏、口语表达、思考研究、应用写作等知识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满足高职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实际需要。

那么,如何实现高职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效结合,工程化教学为此提供了科学的实现模式。

所谓工程化教学是以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理论为根底,使学生在一个特定的情景和教师的帮助下自学获得的知识。

其倡导学习的主动性,强调知识技能的主动建构。

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那么是"探索者";,把语文的听、说、读、写、思的能力训练融入到实际工作或模拟职场当中,使学生人文素质于职业能力训练和开展更加贴近于实际。

二、高职语文教学实施工程化的特点

以能力目标为本位确立教学工程。

根据专业课程的工程来确立语文教学工作工程。

一般高职理工类专业学生工作工程主要设置语文工程化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深入到学生的实验实训室、生产车间等岗位现场,了解工作流程、分析岗位职能、以及所需的知识能力等,再将其转换为语文教学实施工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际岗位的工作、表达、文案、沟通等能力加以训练。

融合语文人文素质与工具性特点。

以能力为本位、以工程为导向,建立工程组,采用探究式,引入表演和竞争,搭建展示才艺平台,按照确立工程、指导学习、实训练习、表演展示、综合评价、提升总结的过程,围绕语文听说读写思等根底能力目标开展教学,注重人文精神的贯穿,融入职业道德、人生美德、理想信念、审美表达等教学。

设置独立并行或相互串联的教学工程。

可以对教学工程进行科学设置,如设置相互独立的并行工程,或者设置由一个工程结果引发另一个工程开始的相互串联工程关系。

三、确立高职语文国学教育工程化教学的方法

制定工程能力目标。

高职语文国学教育教学能力目标一般围绕阅读、欣赏、写作、交流、思维等进行设置。

其主要能力目标有四点:

一是文学阅读与鉴赏能力。

在高职学生的职业需求中包括了诗词赏析、经典诵读、诗歌演唱、电影鉴赏等。

二是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

其职业需求包括自我介绍、面试谈话、与人沟通、发言演讲、赞美批评、感谢抱歉等。

三是文字的应用写作能力。

其职业需求包括书信、假条、求职信、发言稿、演讲稿、实践报告、心得体会、工作方案、总结以及日常岗位文案等。

四是创新创造能力。

其职业需求包括合作共事、随机应变、辩证思维、创新创造以及辩论和可行性论证等。

设置教学工程。

一要遵循激发兴趣、趣味体验、竞争评价、工程可控、便于操作、适度创新和研究教育性等原那么。

二要科学设置工程模式。

根据高职语文特点,一般工程化教学比拟适合相互独立的工程模式,比方教师指导课堂完成A工程,学生课外自主完成B工程,从而到达强化创新与独立自主的工作目标。

比方开展人文精神演讲赛、经典文学读书会、情景剧表演、辩论赛、文案训练、模拟招聘、口语交际、诗文朗诵、学习报告等训练,也可以穿插进行。

三要实施工程评价。

期末设置总结性的工程让学生进行学习验证和稳固。

教师可以安排手抄报、读书展以及布置演讲主持词、读书报告、课程心得等作业,以微电网进行集中会展,评先树优。

贯穿工程的人文性。

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必须抛弃教师教授的陈旧方式,要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学生的自我探究和专业实验实训之中。

因此,对语文工程教学的选材以及教师的科学引导要求很高。

通过教学实践对语文工程选材上应配合教学过程设置四个方面:

一是大学精神和人格的修养。

二是人生感知和情感空间的生命感悟。

三是是诗意栖居的求索思辨。

四是职场人生的文化修养。

四、教学工程化的考核评价

工程化教学是一种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其工程的考核评价必须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和民主集中原那么,因此有四点建议:

一是考核评价标准由师生共同商定。

二是分工程小组开展组员自评、互评,小组自评、互评,教师集中点评、协评等方式。

三是工程考核标准和结果进行公开公示。

四是工程结束后,各小组的平均综合分为该小组的中间值,再由教师依据工程组完成任务期间的参与度、活泼度、奉献度最终确定组员的成绩,并说明依据。

另外,根据语文的工具性特征,也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与实际考试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对学生最终课业成绩总评,二者之间的比例可以考虑在4:

6之间为宜。

参考文献:

【1】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8-9.

【2】胡英杰,侯文顺.关于工程化教学改革工程确立方法的探索.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21(7):

10-13.

【3】熊威.高职工程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及途径探讨.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21(12):

38-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