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近代中国的旧民主义革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892770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近代中国的旧民主义革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近代中国的旧民主义革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近代中国的旧民主义革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近代中国的旧民主义革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近代中国的旧民主义革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近代中国的旧民主义革命.docx

《高考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近代中国的旧民主义革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近代中国的旧民主义革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近代中国的旧民主义革命.docx

高考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近代中国的旧民主义革命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含答案

(专题10 近代中国的旧民主义革命)

一、选择题

1.(2017·怀柔零模·15)近代某条约规定,“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意存睦好不绝,约定照各大邦和好常规,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大清、大英两国京师。

”这一规定出自(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2017·丰台期末·31)下列史实与结论不相符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B.《人间喜剧》是法国一部浪漫主义文学杰作

C.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运动    

D.五四运动标志中国新民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3.(2017·丰台期末·16)学者桑兵在《走向共和——日记中所见政权更替时期亲历者的心路历程》说:

“20世纪前半期,中国经历了三次由革命催生的政权兴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次革命分别为:

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解放战争    

B.第一次革命推翻清政府,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C.第二次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政府,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D.第三次革命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4.(2017·丰台期末·12)道光二十七年《贸易章程》规定,瑞典、挪威等国在华领事馆所用度量衡均以粤海关定式为准。

咸丰八年通商条约规定:

海关度量衡以英国和法国两种定式为准。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中国的海关自主权遭到破坏    B.西方逐步取得国际贸易主导权

C.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侵略要求

5.(2017·丰台期末·11)下图是近代某条约的原件影印节选,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2017·西城高一上学期期末·24)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C.中共“一大”    D.国民党“一大”

7.(2017·西城高一上学期期末·2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是(  )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8.(2017·西城高一上学期期末·21)“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这样的标语出现于(  )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9.(2017·西城高一上学期期末·20)梁启超指出:

“吾国……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

”与文中所涉内容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2017·西城高一上学期期末·19)下列有关太平天国的史事中,能够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是(  )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B.进行北伐和西征

C.发生了天京变乱       D.颁布《资政新篇》

11.(2017·西城高一上学期期末·18)下图这对位于西城区文津街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大门两侧的石狮,是1929年北平图书馆建馆时移置于此的圆明园残余石刻。

1860年劫掠圆明园的主要侵略者是(  )

A.俄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国军队    D.日本军队

12.(2017·西城高一上学期期末·16)有人说,“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

□□战争则不然。

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这里的“□□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2017·海淀高一上学期期末·33)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

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

这表明(  )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14.(2017·海淀高一上学期期末·32)“当时的人对于(《南京条约》)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经不易防范,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

直到清朝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

”民国时期历史学家蒋廷黻的这段话反映出(  )

A.外国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发生改变,间接统治变为直接统治

B.《临时约法》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人民比清末更爱国

C.五口通商对中国并没有危害,而是有利于中国与世界交流

D.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认识,反映一定的时代思想与社会现状

15.(2017·海淀高一上学期期末·9)时人对政局的现状作诗为: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这句诗可用来研究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6.(2017·海淀高一上学期期末·8)《北华捷报》是上海出版的一份英文报刊,1853年4月23日报道:

“南京于3月8日被叛军彻底包围,21日被攻陷……据说南京的清朝将军身先士卒,已在英勇作战中阵亡。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报道中的“叛军”是指(  )

A.太平军    B.英法联军  C.义和团    D.革命党人

17.(2017·海淀高一上学期期末·7)某同学对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通过画时间轴的方式呈现出来,图中①②分别为(  )

A.湖北军政府成立;同盟会成立    

  B.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8.(2017·海淀高一上学期期末·6)请判断图4军事路线图反映的侵华战争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2017·海淀高一上学期期末·5)图3照片中的建筑是清代北京清漪园昙花阁,由一位随军记者拍摄,是最早被摄入镜头的北京景象之一,后该建筑被焚毁,请判断该照片拍摄时间最早应为(  )

A.1842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0年

20.(2017·昌平期末·10)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A.魏源撰写《海国图志》——主张向西方学习    

B.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揭开了近代工业的序幕

C.清政府允许外国在华设厂——使列强势力侵入到内地    

D.义和团运动打击侵略者——反映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愿望

21.(2017·昌平期末·8)19世纪50年代中后期,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益在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无法兑现。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太平天国不承认列强在中国的侵略权益    

B.这些地区很早就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抵制了列强的侵略    

D.《北京条约》签订前,《天津条约》无效

22.(2017·东城期末·11)胡适认为:

“五四运动”是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一个政治运动,使得中国人的“文艺复兴”半途而废。

对此解释最恰当的是(  )

A.五四运动遭到了北洋军阀镇压     B.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国社会各阶层

C.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D.五四运动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23.(2017·西城期末·18)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汉语中出现了大量源于日语的新词汇,如服务、组织、纪律、原则、方针、政策、抽象、商业、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

这一现象反映了(  )

①甲午中日战争影响深刻②日本跃居世界一流强国

③留日教育有了一定发展④传统文化遭到彻底否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2017·西城期末·17)晚清政府机构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下列机构中出现最晚的是(  )

A.总理衙门    B.农工商总局  C.外务部    D.责任内阁

25.(2017·西城期末·13)太平天国后期,在洪仁玕呈送给洪秀全的《资政新篇》稿本中,洪秀全共写下31条批语,除4条有所保留外,其余都写上“是”或“此策是也”。

由此可以推断(  )

A.洪秀全的施政纲领发生根本改变    B.《资政新篇》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

C.太平天国的命运将因此由衰转盛    D.洪秀全希望通过新政策挽救统治危机

26.(2017·西城期末·12)中国历史上第一面国旗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国旗图案黄地蓝镶边,上绣黄龙,因此也被称作黄龙旗。

从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中国(  )

A.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    B.关注外交方面与国际接轨

C.获得完整主权国家的地位    D.开始融入全球性世界市场

27.(2017·西城期末·11)“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刚打完的这场战争不过是一个蛮夷部落的一次闹事而已。

这些蛮夷依仗船坚,袭击占领了沿海地区的一些地方,甚至还控制了大运河沿岸的一处要地,迫使皇上作出一些让步。

”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8.(2017·海淀期末·1)1919年6月28日中国巴黎和会代表团拒绝参加和会签字仪式,并发表声明:

“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

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中国全权愿竭诚布陈,静待世界公论之裁判。

”此事件(  )

A.揭开了反帝反封爱国斗争的序幕    B.继承了义和团反帝爱国的传统

C.抵制了违背公正原则的国际条约    D.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新的方向

29.(2017·顺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19)卢沟桥事变时之所以日本军队能出现在北京近郊,援引的特权出自于(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0.(2017·顺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17)《独立周报》在1913年有这样一则报道:

“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度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曰:

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

”由此可见(  )

A.农民不支持代议制    B.辛亥革命尚未波及农村

C.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D.战乱影响农民参政意识

31.(2017·顺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16)“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

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为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

”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

A.三元里人民勇敢抗击英军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勇敢抵抗八国联军    D.百团大战沉重打击日军

32.(2017·顺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14)马克思在1853年和1862年对中国的某一事件的评价由高度赞扬变成了极端否定,你认为他评价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晚清洋务运动

C.总理衙门设立    D.通商口岸设立

33.(2017·顺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13)鸦片战争后的《南京条约》并未对鸦片贸易进行任何规定,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战争与鸦片贸易无任何关系    B.战争主要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C.英国害怕受到国际舆论谴责    D.中国已默许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34.(2017·东城上学期期中·15)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事实能够支持这种说法的是(  )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35.(2017·东城上学期期中·4)下列对《资政新篇》评价正确的是(  )

A.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B.体现了历史发展潮流

C.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影响了农民思想的变化    

D.根除了农民阶级的局限

36.(2017·东城上学期期中·2)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守常而贻害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

一则曰,洋人居于中国而不归中国管理也。

”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无穷”的是(  )

①建立租借②片面最惠国待遇③开设工厂④领事栽判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7.(2017·海淀上学期期中·32)下列近代重要文献,按照出现顺序正确的是(  )

①《资政新篇》  ②《海国图志》

③《法俄革命之比较》④《新学伪经考》

A.②④③①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①③②④

38.(2017·海淀上学期期中·2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这是因为《临时约法》的颁布(  )

A.导致清帝退位,帝制结束    B.制约了袁世凯的独裁

C.为民主共和提供宪法支持    D.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39.(2017·海淀上学期期中·26)1905年春,中国现代化的两位先驱者严复与孙中山先生曾在伦敦就改造中国的问题进行辩论。

严复主张渐进、启蒙,孙中山直言不讳地答道:

“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

作为“实行家”,这一年孙中山(  )

A.建立兴中会,开始民主革命    B.组织统一的革命政党同盟会

C.发动新军,筹备武昌起义    D.起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0.(2017·海淀上学期期中·25)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家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

“这义和团心思是很好的,却有几件大大的不好处,不操切实本领,靠着那邪术。

……所以撞着洋人,白白的送了性命。

……说到那围攻公使馆,烧毁天主堂,尤为无识”。

以下对这段言论理解错误的是(  )

A.肯定义和团的爱国精神    B.反对义和团的盲目排外

C.批判义和团的愚昧落后    D.义和团助长了列强侵略

41.(2017·海淀上学期期中·23)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说:

“新约规定,天旋地转”。

因为这个条约不仅把“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而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

黄遵宪信中的“新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2.(2017·海淀上学期期中·22)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A.太平天国在②发动起义,定都于④    B.洋务派在①创办了最早的军工企业

C.八国联军在①登陆,最终攻占③    D.在④曾出现以中华民国为国号的政权

43.(2017·海淀上学期期中·20)阅读下图中晚清时期外国领事馆给其本国国民颁发的护照的具体内容。

从中可以看出该护照(  )

A.颁布的依据是片面最惠国待遇    B.证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C.便利列强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D.促使外国人必须遵守中国法律

二、材料阅读题

1.(2017·海淀零模·40)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贸易与茶叶对历史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茶成为英格兰人普遍喜欢的饮料,而英格兰作为当时工业界、殖民界的超级强权,不遗余力地控制它必需的原料生产,却惟独没能控制茶叶生产。

喜欢茶要付出代价,随着茶叶进口量剧增,而且全以白银支付,英格兰白银流失严重。

英格兰开始寻找能平衡贸易赤字的商品,终于找到了他们种在印度殖民地的鸦片,这最终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

要完全解决欧洲的需求,就需要更大面积的种植区。

印度东北部人烟稀少的阿萨姆地区适合种茶,1854年殖民当局颁布了阿萨姆茶叶开垦法案,但原住民不同意:

清除森林开辟茶园,将意味着他们半游牧生活方式的消失。

英国当局直接动武,将他们强行迁出家园。

到1900年,阿萨姆的茶叶输出量增加了19倍,西方终于可以自己满足茶叶的需求了。

——摘编自彭幕兰S.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

(3)依据材料三,分析茶叶的供需对英国殖民活动的影响。

(8分)

2.(2017·丰台期末·33)(14分)治国方略是治理国家的战略性指导原则和全盘的方针与策略。

材料一

伯利克里作为雅典城邦的领导人,在公元前461—前429年长达32年的时间内,担任雅典城邦的执政官,使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他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将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概括为:

“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的真正才能。

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一书中说道:

“名位便应该轮番,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这才合乎正义。

(1)结合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史实,对上述观点加以说明。

(4分)

材料二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运作示意图

 

(2)请写出材料二中皇帝与议会、皇帝与首相之间的权力运作关系,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德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6分)

材料三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材料四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二条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第十九条参议院之职权……议决一切法律案。

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十一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3)依据材料,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钦定宪法大纲》的不同。

(4分)

3.(2017·西城高一上学期期末·52)(17分)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自强不息,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至2017年,我国进行了“丹东一号”的水下考古调查。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括号里选出一个适当的判断,并找出相应的证据。

(9分)

2017年,丹东在开发新港的清淤中发现水下有异常磁力显示,预测可能存在沉船。

2017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

初步探明,此船为1894年甲午战争中①(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的沉没战舰,暂命名为“丹东一号”。

判断证据:

2017年,经过考察出水文物和各领域专家的质询、讨论后,确认“丹东一号”沉船应为②。

(经远舰、致远舰、超勇舰、扬威舰、靖远舰)

判断证据一:

判断证据二:

判断证据三:

材料二

(2)阅读上表,从“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

(6分)

要求:

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的选择应与主题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

示例用过的主题不能再用。

示例:

主题:

晚清抗击外来侵略

关键词:

虎门销烟、邓世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补充: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3)结合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国努力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核心要素。

(2分)

4.(2017·海淀高一上学期期末·43)百余年来,中国经历了从沉沦到复兴的艰辛历程。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本题共18分)

1840年爆发的中英战争,中国研究者一般称之为“鸦片战争”,国外学术界在评论这场战争时,有的把它说成是单纯的“通商战争”,是为了打破中国对外贸易的限制。

(1)以上对1840年爆发的中英战争的哪一命名更准确地说明了战争的性质?

结合所学知识,对你的观点进行论证。

(6分)

材料一

(2)结合史实,为下图撰写说明(包括两幅图的寓意、“今昔”变化原因等。

6分)。

材料二

(3)结合上面材料和图片,试述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建树,并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6分)

5.(2017·东城期末·36)(12分)文书档案——国书——咨文

材料一

秦汉时期对文书传发、保管的各个环节都有严密的法令规定。

官署都有专门吏员收发登录文书,并按法令规定对文书建立副本存档、待查,像“兰台令第卅三”就是收发簿上的编号。

秦之“书府”、汉之“石渠阁”都是重要的档案馆。

这些档案传承着历朝的典章制度和政治经验,《论衡·别通》记载“萧何(西汉丞相)入秦,收拾文书。

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古罗马时期,罗马法规定只有具有法人地位的个人和机构才有权力建立档案馆。

当时由专门的司书和档案员负责整理保管,对档案分类登记、编订册号、张号和目录。

很多档案被收录进入城市法典之中,官员经常利用档案审理案件,或者利用国家收支帐目档案处理财政问题。

档案工作者被誉为“城市的卫士”。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及《中国大百科全书》等

(1)阅读材料一,概括秦汉与古罗马在文书档案管理上的相同点。

(4分)

料二

《北京条约》签订之后,咸丰帝仍拒绝英法公使向其进递国书(国家间往来或共同议定的文书;在近代也指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署名的递交给所驻国元首的文书),其谕旨曰:

“此次夷务步步不得手,至令夷酋面见朕弟已属不成事体,若复任其肆行无忌,我大清尚有人耶?

1901年,《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中规定:

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

1902年,光绪皇帝按规定程序接受了各国使节递交的国书。

(2)阅读材料二,分析清王朝外交出现了哪些变化。

(4分)

材料三

美国总统发表国情咨文的传统可追溯到1790年。

那一年华盛顿按宪法要求发表了当时被称作"年度咨文"的报告。

宪法第二条第三节规定,总统“应不时向国会报告国情,并将他认为必要和适宜的议案提交国会审议”。

华盛顿及其继任约翰·亚当斯是按照独立前在英国国王统治时期的方式,通过盛大隆重的礼仪亲自发表国情咨文演说。

但是,第三任总统杰斐逊感到这种过份的排场与新生的民主共和国极不相称。

他讥讽地称这种做法为“御座上的演说”,并以呈送书面咨文的形式取代亲自演说。

——《美国总统发表国情咨文的历史由来》

(3)阅读材料三,简要说明国情咨文制度的发展如何体现了民主精神。

(4分)

6.(2017·西城期末·42)(12分)近代中国由于国家贫弱,染病的“身体”成为“国家”的文化隐喻。

(1)以上是一张虚拟的病历表,实为制作者对历史的一种解读(或阐释)。

请结合所学,从政治角度谈谈你对这张病历表的理解。

(8分)

要求:

提取信息全面;运用知识准确;表述逻辑清晰。

从两年前这一天起,我们惊奇我们也能和东亚的强敌抗战……世界也刮目相看,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

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

——朱自清《这一天》(1939年7月7日)

(2)结合所学,指出朱自清此文纪念的历史事件,并简述该事件的影响。

(4分)

7.(2017·东城上学期期中·26)(18分)探索救国之路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位代表人物言论分别反映的社会状况及主张。

(12分)

(2)戊戌变法期间,建立了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

21年后,以北京大学为先导,掀起了五四运动。

请概述戊戌变法和五四运动的相同点。

(6分)

8.(2017·东城上学期期中·25)(22分)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材料一

中国一直以“天朝”自居,从来不把世界上的其它国家当作是国家……中英鸦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