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pptx
《第七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ppt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章第七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第二节学前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第四节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模式。
一、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考点)
(一)性别同一性的获得(1.5-2岁获得)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的正确标定,即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认识自己。
(二)性别稳定性的获得(3-4岁获得)儿童对人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等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三)性别恒常性的获得(6-7岁获得)一个人外表(如发型、衣着)和活动不管发生什么变化,儿童对其性别始终保持不变的认识。
男孩(女孩)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什么是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考点)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即除了自己严格按照某一性别角色规定去行动,还常以性别角色标准为依据去评价和要求同伴的行为,对同伴或他人不符合性别化规定的行为常常表现出拒绝和轻视的态度。
性别刻板印象包含四个方面的内涵(考点)人格特质的差异人格特质的差异行为的双重标准行为的双重标准对未来对未来成就的期待不同成就的期待不同担任职务担任职务的重要性的重要性男性:
男性:
勇敢、刚强、独立、豪放、果决勇敢、刚强、独立、豪放、果决女性:
女性:
细心、整洁、温柔、顺从、富同情心细心、整洁、温柔、顺从、富同情心人格特质的差异人格特质的差异社会中,对于某些行为存有依性别而区社会中,对于某些行为存有依性别而区分的分的“双重标准双重标准”,例如,男生长大后,例如,男生长大后要传宗接代,女生要出嫁;男生做事要要传宗接代,女生要出嫁;男生做事要有气魄,女生做事则应细心不能粗野;有气魄,女生做事则应细心不能粗野;男生有泪不轻弹,女生则可以一哭二闹男生有泪不轻弹,女生则可以一哭二闹三上吊。
三上吊。
还有哪些行为的双重标准?
还有哪些行为的双重标准?
行为的双重标准行为的双重标准父母总认为儿子应该受较高教育,以换取较高的社会父母总认为儿子应该受较高教育,以换取较高的社会地位,儿子的成就愈高,父母的晚年也就愈有保障。
地位,儿子的成就愈高,父母的晚年也就愈有保障。
女儿总是要出嫁,若书念太多或工作成就过高,将来女儿总是要出嫁,若书念太多或工作成就过高,将来就不容易嫁出去。
即使女性意识逐渐抬头,但对未来就不容易嫁出去。
即使女性意识逐渐抬头,但对未来成就的期待仍存有性别刻板印象。
成就的期待仍存有性别刻板印象。
对未来成就的期待不同对未来成就的期待不同社会普遍赋予男性担任领导者之刻板印象,因此,在职场上,社会普遍赋予男性担任领导者之刻板印象,因此,在职场上,即使能力相同,但男性通常有较佳的升迁通道;虽然目前全即使能力相同,但男性通常有较佳的升迁通道;虽然目前全球有许多女性担任领导者的职务且成就斐然,但存有性别歧球有许多女性担任领导者的职务且成就斐然,但存有性别歧视的性别刻板印象仍是挥之不去。
视的性别刻板印象仍是挥之不去。
根据英国一项针对女性主管的调查显根据英国一项针对女性主管的调查显示,女性主管往往觉得自己在工作上示,女性主管往往觉得自己在工作上孤立无援,受到或明或暗的歧视,而孤立无援,受到或明或暗的歧视,而回到家中依旧要承担家务,因为照顾回到家中依旧要承担家务,因为照顾家庭一向被视为是女性责无旁贷的天家庭一向被视为是女性责无旁贷的天职,并不因为在职场上受到重用而消职,并不因为在职场上受到重用而消减。
减。
担任职务的重要性担任职务的重要性对动画片中人物性别的中性化AlwaysLikeAGirl二、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差异
(一)学前儿童性别差异的表现(考点)1.玩具偏好的差异男孩:
汽车、枪、建筑积木女孩:
洋娃娃、毛绒玩具男孩对玩具的偏爱更明显,而女孩对于玩具的选择更加宽泛2.游戏和玩伴选择的差异大多数情况下,儿童会选择同性别的游戏伙伴,与性别相同的游戏伙伴在一起时更可能选择适合其性别的玩具3.抚育性方面的差异女性对待婴儿的反应高于男性,这种差异在学前儿童身上就已经表现出了第一节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二)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考点)生理社会理论莫尼等人提出的生物社会理论强调,出生之前的生理发展以及这种生理因素对儿童性别社会化有决定性的意义。
性激素也可以影响人类的游戏风格,导致男孩的粗糙、吵闹的活动以及女孩的平静、温柔的活动。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性别角色认同的最初途径是对成人,尤其是父母和教师行为的模仿。
儿童通过观察和直接或间接的强化形成最初的对性别类型玩具和活动的偏爱。
走近“1%”-幼儿园男教师的成长故事及启示认知发展理论和性别图式理论科尔伯格认为,儿童性别的社会化必须建立在性别角色认同(获得了性别稳定性和恒常性)的基础上,认知水平越高,儿童的性别认同越好,他们的性别类型化行为就越多。
性别图式理论强调环境压力和儿童的认知共同塑造了性别角色发展。
它帮助儿童根据同伴的性别来形成对其的评价,并对他们的行为作出假设。
第二节学前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一、学前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学前儿童的道德认知,主要指学前儿童对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非观念的认识,包括学前儿童对道德概念的掌握和学前儿童道德判断或评价能力的发展。
(考点)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考点)1932年皮亚杰出版的儿童的道德判断,是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里程碑,为儿童道德发展的认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皮亚杰运用对偶故事法对道德判断进行了实证研究,揭示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进程。
以下是皮亚杰曾采用过的两则故事:
有个名叫朱利安的男孩子。
有一天,父亲出门去了,朱利安偷偷地到父亲的书桌上打开墨水瓶用笔绘画。
一不小心,墨水滴在桌布上,弄脏了一小块。
有个名叫奥古斯都的男孩子。
他发现父亲书桌上墨水瓶已经空了。
于是决定帮父亲做一件事,就是趁父亲不在家时,偷偷地将大墨水瓶的墨水倒进他父亲书桌上的小瓶里,没想到不小心将墨水溢出,弄脏了一大片桌布。
皮亚杰得到的结论是,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考点)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即无律阶段,出现在4-5岁以前。
处于前运算的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
因此,这个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对行为做出一定的判断。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
此阶段出现在四五岁至八九岁之间,学前儿童居多数。
此阶段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而不考虑行为意向。
故而称为道德现实主义。
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此阶段始自9岁-10岁以后,大约相当于小学中年级。
此阶段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不再无条件的服从权威,能重新根据自己的标准来判断对错。
除看行为结果外,也要考虑到当事人的动机,故而又称为道德相对主义。
(1)单方面地尊重权威
(2)对行为的判断根据客观的效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3)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4)赞成来历的惩罚他律道德阶段(考点)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考点)柯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法”让儿童对两难问题做出判断。
他编制了九个在道德上难以判断是非的故事,让儿童听后以回答问题的方式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讨论。
他根据被试的回答来划分儿童的道德水平。
同时把这一水平的划分作为量表,再测其他儿童道德发展的水平。
柯尔伯格经常引用的经典的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
一位欧洲妇女身患癌症,生命垂危。
医生告诉病妇的丈夫海因茨,本镇一位药剂师最近发明一种叫镭化剂的药,可以救他的妻子。
这种药成本很高,而药剂师又以十倍于成本价格出售,一小剂药要价2000美元。
海因茨向所有的熟人借钱,凑起来还缺一半。
他恳求药剂师便宜一些把药卖给他,或者延期付款。
但药剂师说:
“不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在绝望中铤而走险,晚上去撬开药库偷走了这种药”。
他利用这类故事法进行调查,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可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考点)1、前习俗水平2、习俗水平3、后习俗水平1、前习俗水平儿童为了避免惩罚或获得个人奖赏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准则,表现为两个阶段。
(考点)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是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
他们的道德判断都是根据是否受到惩罚或服从权力。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这一阶段儿童评价是非主要是根据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但有时也包括别人的需要。
2、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为了得到赞赏和表场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父母、同伴、社会集体所确立的准则。
(考点)人际协调定向阶段(亦称“好孩子”定向阶段)。
这是一种社会从众的心态,社会大众认可的就是对的,社会大众反对的就是错的。
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这一取向是一种信守法律权威重视社会秩序的心理取向3、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亦称原则的道德水平。
处于该水平的行为者,其行为判断已不限于遵从某个特殊的权威人物,而是与人共同承担责任,即外在的道德标准已被内化为他自己内部的行为准则了。
(考点)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此阶段的个体已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等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
它是由大家商定的,是可以改变的,并非一成不变。
普遍的道德良心或原则定向阶段这是个体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此阶段的行为者基于自己的良心所选择的道德原则来判断是非对错,此时已超出了法律与自身的利益,而诉诸人的权利、生命的尊严这样一些更高的原则。
二、学前儿童道德认知的特点(考点)
(一)道德概念1.具体形象性2.表面性3片面性、笼统化和简单化
(二)道德判断和评价1.以他律为主,开始向自律发展2.以片面为主,开始向全面发展3.以评价效果为主,开始关注评价动机4.以评价别人为主,开始向评价自己发展第二节学前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的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
(考点)学前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一种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它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儿童对他人心理、心理状态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的发展。
一、心理理论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二、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特点第三节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一、心理理论对儿童发展的作用(考点)
(一)促进儿童理解和协调人际关系
(二)帮助儿童阅读和理解(三)促进儿童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四)为儿童接受学校教育服务二、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特点(4岁是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分水岭)
(一)4岁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从2岁左右开始,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认知的一些基本能力逐步发展起来,这些能力的出现与发展为儿童心理理论的形成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1.区分心理状态和外部现实能力的发展2.理解“看见”和“知道”之间关系的能力的发展3.理解外表与真实的区别能力的发展4.对他人行为预测能力的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二)4岁以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1从对一级错误信念的理解到对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一级错误”的理解:
儿童正确地理解他人拥有错误信念“二级错误”的理解:
儿童认识到他人具有关于另一个人的信念的信念2.从复制式心理理论到解释性心理理论3.行为解释从仅包含信念和愿望向具有稳定性的人格特质的转变第三节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社会行为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物表现出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反应,它在交往中产生,并指向交往中的另一方。
人们通过社会行为来实现与他人的相互交往,社会行为根据其动机和目的,可以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一、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二、学前儿童的反社会行为第四节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
(一)个体早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二)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三)亲社会行为的差异性及相对稳定性(四)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一、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一)个体早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考点)1、分享与助人20个月以后的儿童已经逐渐意识到别人的痛苦,并且会表现出更多适当的行为2、合作在出生后的第二年,合作行为开始发生并迅速发展3、安慰与保护10-29个月的儿童可以对周围其他人的情感悲伤表现出亲社会性的反映
(二)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亲社会行为产生的三个阶段)1、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一个人在帮助他人之前,他一定确认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