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设计资料汇总.docx
《市政道路设计资料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道路设计资料汇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政道路设计资料汇总
市政道路设计资料汇总
1.横断面设计
1.1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1)一条机动车车道最小宽度:
当设计速度>60km/h,大型车或混行车道3.75m、小客车专用车道为3.5m;
当设计速度≤60km/h,大型车或混行车道3.5m、小客车专用车道3.25m;
交叉口渠化路段车道宽度:
进口道取值3.25m,最小宽度为3.0m;出口道取值3.5m,最小宽度为3.25m。
(2)非机动车专用道路面宽度应包括车道宽度,单向不宜小于3.5m,双向不宜小于4.5m。
沿道路两侧设置的单向非机动车道宽度不宜小于2.5m。
设计取值如下:
主干道:
5.5m
次干道:
4.5m
(3)采用绿化做为侧分带的,宽度不宜小于为2.5m。
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2m。
小于1m的侧分带宜采用硬隔离。
(4)人行道最小宽度不宜小于为3m。
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2m。
1.2道路横坡宜采用1.0%~2.0%;设计采用2.0%。
2.平面和纵断面
2.1平面设计
2.1.1直线
1、两相邻平曲线间的直线段最小长度应大于或等于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2、两圆曲线间以直线径向连接时,直线的长度宜符合下列规定:
1)当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时,同向圆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不宜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数值的6倍;反向圆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不宜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数值的2倍。
2)当设计速度小于60km/h时,可不受上述限制。
2.1.2平曲线
1、路线转角处应设置平曲线。
当受现状道路红线或建筑物控制,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40km/h的路线转角位于交叉口范围内时,可不设置平曲线,但应保证交叉口范围直行车道的连续、顺直。
2、圆曲线最小半径取值:
当地形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的一般值;当地形条件特别困难时,可采用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的极限值。
设计原则:
满足最小半径的同时,也要满足圆曲线的最小长度。
3、缓和曲线
1)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
2)当设计速度小于40km/h时,缓和曲线可采用直线代替,直线长度应满足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的要求。
3)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当圆曲线按规定需设置超高时,缓和曲线长度还应大于超高缓和段长度。
4、平曲线
1)平曲线与圆曲线最小长度
道路中心线转角α小于或等于r时,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
的平曲线最小长度还应符合下表——小转角平曲线最小长度的规定。
2.1.3圆曲线超高
1、最大超高横坡度
式中:
Lc——超高缓和段长度(m);
b——超高旋转轴至路面边缘的宽度(m);
——超高横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
e——超高渐变率,超高旋转轴与路面边缘之间相对升降的比率。
2、最大超高渐变率
当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在圆曲线范围内设置加宽,每条车道加宽值应符合下表——圆曲线每条车道的加宽值(m)的规定。
2.2纵断面设计
2.2.1纵坡
设计取值:
新建道路纵坡按照不小0.3%取值;
改建道路纵坡按照不小于0.15%取值,同时平石外倾3%。
非机动车道最大纵坡不大于2.5%,困难时不大于3.5%,超出时设置必要的提示信息。
2.2.2坡长
机动车道最小坡长
2.2.3竖曲线
各级道路纵坡变更处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宜采用圆曲线;机动车道竖曲线最小半径与竖曲线最小长度应符合表(机动车道竖曲线最小半径与竖曲线最小长度)的规定。
当地形条件特别困难时,可采用极限值。
机动车道竖曲线最小半径与竖曲线最小长度
设计要点:
1、平曲线长度宜大于竖曲线长度;
2、竖曲线半径宜为平曲线半径的10倍-20倍;
3、平曲线与竖曲线的位置组合要适当。
平曲线与竖曲线的位置组合
3.公交站台
设计取值:
港湾式公交站台尺寸:
15m+30m+20m,倒角半径为30m,停靠站车道宽度为3m。
4.交叉口设计
4.1进、出口展宽段、渐变段取值
进口道长度由展宽渐变段长度与展宽段组成,渐变段长度按车辆以70%路段设计车速行驶3s横移一条车道时来计算确定的。
渐变段最小长度不应少于:
支路20m,次干路25m,主干路30m~35m。
展宽段最小长度不应小于:
支路30m~40m,次干路50~70m,主干路70m~90m,与支路相交取下限,与主干路相交取上限。
出口道:
展宽段最小长度不应小于30m~60m,交通量大的主干路取上限,其他可取下限,渐变段最小长度不应小于20m。
展宽段设计取值为:
主干道60m,次干道50m,支路30m、40m。
4.2进出口公交站台展宽、渐变段取值
1、公交站台设置在进口道,且进口道右侧有展宽增加的车道时,停靠站应设在该车道展宽段后不少于20m处,并将公交站台与展宽车道做一体化设计;右侧没有展宽车道时,停靠站应在右侧车道最大排队长度(参照进口道展宽段长度)再加上20m处布设。
2、公交站台设置在出口道,且出口道右侧有展宽增加的车道时,停靠站应设在该车道展宽段向前不少于20m处;右侧没有展宽车道时,停靠站在干路上距对向进口车道停止线不应小于50m,在支路上不应小于30m。
4.3行人与非机动车道过街
人行道宽度设计取值:
主干道:
6m,停止线在人行道后2m设置。
次干道、支路:
5m,停止线在人行道后1.5m设置。
人行横道设置:
平行于路段缘石线的延长线后退3m~4m,人行横道转角部分长度不小于6m。
人行横道两侧沿路缘石30m~120m范围内,应设置分隔栏等隔离设施,主干路去上限,支路取下限。
行人过街横道长度大于16m时,应在人行横道中央设置行人二次过街安全岛,宽度不应小于2m,困难情况下不得小于1.5m。
上图为三种设置行人二次过街的方式,渐变段取20m。
在安全岛靠交叉口中心一侧的岛端设防撞保护岛,防撞保护岛迎车面应设置反光装置,防撞保护岛的设置不应影响左转弯车辆正常行车轨迹。
4.4交通划线
1、交叉口规模较大,左转弯行车不顺畅的交叉口应设置交叉口左转弯导流线;
2、当进口道横断面中线偏移时,应采用过渡区标线加以渠化。
渠化长度(
)可按照展宽条件下的左右转到的渐变段长度的方法确定;
不应小于2m。
3、进口到向右侧展宽而左转车道直接从直行车道引出时,应采用鱼肚形标线加以渠化。
区划长度
和
可按照展宽条件下确定左右转车道的渐变段长度的方法确定。
4.5路缘石转弯半径
设计取值建议如下:
道路级别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主干路
25
20
15
次干路
20
20
12
支路
15
12
10
4.6右转专用车道加宽宽度
5.路基和路面
5.1道路结构层设计
沥青混合料材料设计参数
材料名称
抗压模量(Mpa)
15℃劈裂强度
(Mpa)
备注
20℃
15℃
SMA-13
1400
1800
1.6
AC-13
1400
2000
1.4
AC-20
1200
1800
1.0
AC-25
1000
1200
0.8
基层、底基层材料设计参数
材料名称
7d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Mpa)
抗压模量(Mpa)
(弯沉计算用)
抗压模量(Mpa)
(拉应力计算用)
90d劈裂强度(Mpa)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3.5
1500
3400
0.5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调平层)
≥2.5
1300
3200
0.45
5.2特殊土路基设计
对软土、盐渍土等特殊土地区的路基设计,处治材料及处治方案宜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满足路基变形和稳定性要求:
①软土层厚度小于3米、埋深较浅的软土地基,可采用无机结合料浅层拌合、挖除换填、抛石挤淤等浅层地基处理措施
②地基软土层较厚、路堤填土高度超过地基的极限填土高度时,应采用深层地基加固措施,深层地基加固措施主要包括排水固结法、粒料桩、加固土桩(粉喷桩等)、刚性桩等。
5.3旧路面补强和改建
(1)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加铺层宜采用沥青混合料。
(2)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足够,且断板和错台病害少时,可选择直接加铺沥青面层的方案,并应根据交通荷载、环境条件和旧路面的性状等,选择经济有效的防止放射裂缝的措施。
(3)对于水泥路面采用道路大修、进行改扩建时,应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6.城市家具工程建设
6.1交通设施
6.1.1车行信号灯设置交叉路口距离停止线1~3m处;人行信号灯设置在距人行道路缘石外侧边0.3m处,距离人行道线1~3m。
6.1.2电子警察杆件设置在交叉路口距离停止线25m处。
6.1.3交通标识牌设置在交叉路口距离停止线40m~150m处。
6.1.4路名牌设置的位置位于交叉口对角设置,应与道路方向平行,在距离停止线2.0~4.0m,距离人行道路缘石外侧0.3m设置。
6.2路面铺装设施
6.2.1人行道铺装
1、商业繁华区、游览区、步行街等区域范围内的人行道宜使用石材(花岗岩)铺装。
2、城郊结合部、居住区、公园周边等区域范围内的人行道宜使用彩色混凝土砌块(荷兰砖)铺装。
3、铺装面层以及盲道应保持表面平整,盲道高出道板0.5cm,处理好铺装的模数关系,与检查井、树池、缘石及其他相关设施等连接处的道板切割必须圆顺。
4、设置在路面、人行道上的各类检查井及城市家具的各类基础不得高于路面和人行道铺装标高,各类检查井盖标高必须同路面、人行道铺装标高一致并且进行无缝衔接,不得影响道路通行舒适性。
5、人行道外侧有围墙、花台或绿化带,行进盲道宜设在距围墙、花台、绿化带0.25m~0.50m处。
行进盲道的宽度宜为0.3m~0.60m。
6、人行道内侧有树池,行进盲道可设置在距树池0.25~0.5m处;人行道没有树池,行进盲道距立缘石不应小于0.50m。
7、人行道中有台阶、坡道和障碍物时,在相距0.25~0.50m处,应设提示盲道,提示盲道的宽度宜为0.3m~0.60m。
8、距人行横道入口、广场入口、地下通道入口等0.25~0.50m处应设提示盲道,提示盲道长度与各入口的宽度应相对应。
9、在道路交叉口的中分带、侧分带、人行道口、建筑沿街出入口两侧人行横道线处应设置路障。
6.2.2路缘石
1、路缘石应设置在中间分隔带、两侧分隔带及人行道两侧,路缘石分为立缘石和平缘石。
城市道路均应设置立缘石和平缘石,以增强功能性和景观性。
主次干道路缘石长度宜为100cm,支路宜为80cm。
2、当立缘石设置在中间分隔带时,外露高度宜为33~35cm,设计取值35cm;当立缘石设置在两侧分隔带时,外露高度宜为22~25cm,设计取值25cm;当立缘石设置在人行道时,外露高度宜为15cm;中间分隔带和两侧分隔带立缘石厚度宜为15cm,人行道立缘石厚度宜为12.5cm。
3、两侧分隔带和人行道的路缘石材质,城区段宜选用石材,立缘石做弧线倒角处理和连接嵌缝处理,倒角弧线半径为1.5cm,立缘石之间接缝控制在0.5~1cm;郊区及城郊结合部处原则上选用石材,特殊情况可选用混凝土材质,做直线倒角处理,倒角尺寸一般为1.5×1.5cm。
4、路缘石的各种弧线线条须预先进行异形加工,保证曲率圆顺,不能用直角圆弧处理。
侧分带端头处收口处理方式,当侧分带≥2m时,用两侧圆角加中间直线收口;当侧分带<2m时,用整半圆收口。
6.3树池、树篦
树池设置要求
(1)人行道宽度L≥6m,树池外径宽度宜为180cm,收边石宽度宜为20cm;
(2)人行道宽度4m≤L<6m,树池外径宽度宜为150cm,收边石宽度宜为15cm;
(3)人行道宽度2m≤L<4m,树池外径宽度宜为120cm,收边石宽度宜为1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