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人员四要务漫谈之一撰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877826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关人员四要务漫谈之一撰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机关人员四要务漫谈之一撰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机关人员四要务漫谈之一撰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机关人员四要务漫谈之一撰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机关人员四要务漫谈之一撰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关人员四要务漫谈之一撰文.docx

《机关人员四要务漫谈之一撰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关人员四要务漫谈之一撰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关人员四要务漫谈之一撰文.docx

机关人员四要务漫谈之一撰文

机关人员四要务漫谈之一:

撰文

机关是社会机器运转中最重要的部位。

在权力运作中,领导同志是决策者,机关人员是操作者。

机关工作是完善的系统工程。

从实践来看,机关人员最重要的事情有四项:

撰文,说话,办事,做人(笔者称之为“四要务”)。

撰文,简言之,是指撰写机关的公文材料。

这是机关人员的主要业务之一。

对机关人员来说,一般分为三个环节:

准备、草拟、修改三阶段。

怎么撰写好公文?

这里,谈谈自己的思考。

积累。

积累,是经过长时间点滴沉淀形成果实的过程。

这是机关人员撰文的日常工作,也是必要的业务工作。

根深才能叶茂。

撰文也是一样,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更上层楼。

完全可以说,积累就是打造未来。

积累,我觉得有五句话:

要读万卷书。

自古至今,读万卷书,是一切有识之士为一生规定的数量标准。

万卷书到底有多少?

按照古代每册书的数字,现代人测算,万卷书字数是两亿字。

为啥读万卷书?

因为,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

两亿字,一个人按每天读一万字,就得两万天的时间,就是五十多年的时间,才能实现。

因此,机关工作人员要养成快速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宋代文学大家欧阳修有“三上”的读书方法,“马上、枕上、厕上”。

现在,我们应该提倡新“三上”:

车上、网上、晚上。

要行万里路。

这里的行万里路,不仅仅指拿出专门时间,像徐霞客一样,神游天下,浏览天下,感悟世界。

更重要的是,拿出业余时间,到农村去,到企业去,到人群集聚的地方去,时时注意,处处留心,掌握更多实践知识。

出外旅游考察,在享受旖旎风光的同时,可以领略风土人情,拓宽视野,丰富阅历;逛街到商店,不仅可以欣赏琳琅满目的新产品,还可掌握消费动态、商品价格、市场知识;闲暇时间到书店,阅读精美的文章,等等。

这,都是广义的行万里路!

要集万家经。

经,一般指的是《四书》、《五经》,还有诸子百家之言。

这是中国智慧的源头。

读经书,是一种榜样效应、圣贤效应、引领效应。

机关干部要挤出时间,学经典,悟精髓,慢慢地就会变得博大精深。

《道德经》云: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些给我们的启迪,要像水那样深沉,要像水那样真诚,要像水那样灵动。

要学万样文。

人,大体是差不多的。

一些进机关或单位的同志,若干年后为何有了云泥之别?

其中,最大的差异,是对业余时间的利用不同。

有的用来学习钻研,有的用来享受生活,有的用来打牌赌博。

机关人员要勤奋学习,刻苦学习,深入学习。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每爬上一级,则会更接近美好。

一个人只有三天:

昨天、今天和明天,抓紧学习,是正事。

要交万家友。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特点、潜质。

在可能的情况下,机关干部要多交好友、益友、诤友,注重与有思想、有见地、有思路的人多打交道,多探讨问题,多研究情况,多交流工作。

尤要善于向超过自己的人学习,“见贤思齐”,“不耻下问”。

如此,才会越来越强大。

完全可以说,积累,就是打造未来。

调查。

深入调查了解,占有更多材料,是撰文的重要环节,也是写好文章的必然要求。

由于公文的时限性,未必每篇都去做调研,但是一般都是熟悉、了解、知道的。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写作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参谋权。

调查,决不是简单走一走,问一问,写一写,而是要身到、眼到、耳道、口到、心到、手到,细致、全面、周密。

在调查中,要从偶然中找必然。

偶然性和必然性是因果相关的。

现实生活中,偶然的现象很多,切忌置若罔闻,麻木不仁。

善于洞察的人,大都透过偶然看到必然,偶然之中找必然。

一个有敏锐观察力的人,对一些偶然现象都是格外警惕、格外敏感的。

所以,机关干部对某些事情、工作的偶然现象,不能孤立静止地看,要找出内在联系、必然走向。

要从一般中找特殊。

机关工作者对一般问题的观察,应如猎犬般敏锐,不能放松。

许多事物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但在特殊环境、特殊情况下,就会产生大的价值。

要有政治眼光,就是具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要有辩证眼光,就是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有发展眼光,任何结论,都很难说是最终的,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要从顺向中找逆向。

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非常复杂。

不论人和事,表现出来的既有真相,又有假相。

所以,我们看问题不能浮光掠影,也不能人云亦云,跟着别人跑。

“莫畏浮云遮望眼”,就是很好的警示。

机关干部对任何问题的看法,一定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对任何事物的分析判断,不能仅是顺向思维,还要注重逆向思维,拓开一片新天地。

要从正常找异常。

善于捕捉正常中的异常,乃是机关干部的特质。

如果别人不注意的现象你注意了,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你发现了,那么,就会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因此,机关干部时刻要用脑用心,一丝不苟,将所有的注意力、情感、责任心集中在工作上,透过现象看本质,广泛考虑,客观衡量,通过量变看质变,得出正确答案,体现在各类文稿中。

要从眼前找长远。

世上的事物都是复杂的,表面上看是一回事,往深看又是一回事;看眼前是一回事,看长远又是一回事。

机关干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不能被暂时的现象所迷惑。

因为,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善于识别是与非、好与坏、大与小、轻与重,大力支持正确的事情,无情鞭挞错误的事情。

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察而知理,撰文便有了坚实基础。

研判。

研判,是一种好的方法、方式、方略。

撰文的研判,就是要通过调查之后,对工作、对事情、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判断。

这是写好公文重要的准备阶段。

要研判形势。

研判形势,既要站位全局,从国内外发展变化的高度考虑问题,熟悉总体形势、重大战略、大事要事;又要立足实际,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角度,把握具体政策、相关规定、有关要求。

既要全面分析,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的各个方面进行思量;又要抓住关键,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主线。

既要充分肯定,在发挥优势中坚定信心,谋势而动,因势发展;又要查找不足,在增强忧患中清醒有为,少走弯路,抢占先机。

要研判情况。

研判上情,是指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以及上级领导机关贯彻落实的方案、要求;研判下情,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些,了解群众愿望,倾听群众呼声,把握群众需求;研判内情,就是对同级党委政府的思路、部署、措施,以及工作进程、总体形势,都要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研判外情,时刻关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新形势,对国际国内新近发生的重大事情,都尽收眼底,“一览众山小”。

要研判意图。

公文,一般是一级机关就一些重大部署、重要工作、重点问题,提出指导意见。

参与起草公文的机关人员,要认真研究、深刻领会本级机关和领导的意图,绝不可以随心所欲,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必须遵循领导的指示,系统学习研究,深化对领导关于总结指示的理解,把机关领导的要求联系起来思考,从中体现工作的连续性。

要研判要求。

在开始接受任务时,要尽可能地问清什么材料、什么任务、什么场合、什么要求、什么方法等。

在听取领导审查意见时,切实体会思想,领悟要求。

在领导讨论、审查总结初稿时,往往会谈看法、提意见,有时也可能讲一些思想要深刻、高度要上去、内容要充实、文字要压缩等原则意见。

对于这些,一定要准确地理解,把意见和要求吸收进来。

要研判主旨。

要着重研究每个公文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提出的重要思想有哪些?

联系实际,注意和解决什么问题?

如何把主要精神贯穿体现到公文中去。

对涉及的一些重要问题,要找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专业知识、还有实践经验的同志商量,请他们提出各种意见和想法,以供讨论比较。

研判,最需要理解力,要从无心的示意、无声的语言、无言的行为中,摸清要求,发现本质,据实判定。

会意。

会意是指对工作、问题、领导安排的理解、领会、想象的情况。

会意的深度,决定公文的深度,也决定工作的力度。

一个善于会意的人,不会盲目顺从,不会迷信书本,不会因循守旧。

“道得人人意中语,千回百折费寻思”。

机关干部在撰文过程中,会意是撰写前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深邃透彻的观点、闪光发亮的思想,意蕴深长的内容,来自于“深”会熟“意”。

要勤于会意,就是能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古今中外,大凡有建树的人,都是勤于敢于善于精于会意的人。

机关干部要切忌人云亦云,遇到问题要刨根问底,不仅弄清是什么,还要弄清为什么,更要弄清怎么办。

要培养兴趣,养成善会意、爱思考的习惯,当作一种快乐,越想越爱想,脑里经常装着问题,遇事多问为什么,既有看法,又有说法,还有办法。

要敢于会意,就是不满足于对已有认识、做法的享有,而是重新审视、评判,提出新的思路办法。

机关干部作为领导的助手,必须敢于思考,要往深处想、远处想,发掘独到之处,有自己的独特视角、独到见解。

对事物和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要反复比较、多方论证。

要善于会意,每天要花一点时间阅读权威书籍,找出观点,动动脑子,质疑一下,也未尝不可。

还要把握在时空框架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既能独立思考,又能集思广益。

即在对事物进行评价时,必须考虑具体的时间、地点等因素。

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上,有自己的独创性。

要精于会意,机关干部要凝神静思,考虑周详,探索新思路,寻找新出路,尝试新方法,把自己的想象、掌握的素材转化成系统性的书面语言。

尤其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要清楚,想的要精细,虑事要周全,有根有据,有章有法,有理有节,有始有终。

比如,当一项新政策、新措施出台或实施时,要注重关注新的动向,及时提出更好建议,不能当“事后诸葛亮”,放“马后炮”。

要巧于会意,机关工作本身就是群体性工作、协作性工作,一些问题不是一个人的能力所及的。

一些问题的解决要涉及到几个部门、几个单位,甚至要上下左右通力合作。

当一个人思考问题时,可能想十次,而这十次几乎都是沿着同一思维模式进行。

如果拿到集体中研究,从别人发言中也许一次就完成自己十次才能完成的内容,并且他人的想法还会使自己产生新意向、新想法、新点子。

“满眼尽看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

插上会意的翅膀,公文才能在更大的平台舞台上驰骋飞翔。

架构。

所谓架构,就是谋篇布局,搭建框架。

这是写好公文的关键环节。

框架结构的确立,反映了机关写作人员对问题的认识水平、对工作的熟悉水平、对文字的驾驭水平。

这是具体分析的过程,也是综合抽象的过程;是领导的意图的体现,也是发挥能动性的标志。

在谋篇布局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要高远。

时代在进步,发展在突破,工作在变化,新问题新情况新要求不断涌现,如果不从高屋建瓴的角度,思考问题,谋划发展,摸索规律,那么,写出的公文,可能使主题反映不出来或反映不准确,缺乏说服力。

因此,要以非凡的眼光,立足于高,定位于远,着眼于实,把事情放在更大的范围,去观察、去分析、去把握,勾画出文章的篇章结构。

要清晰。

高质量的公文,结构一定是层次清晰,逻辑严密,一目了然,不可能是模糊不清、一团乱麻。

比如,有的领导讲话的结构,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点讲为什么,第二点讲是什么,第三点讲怎么做,层次必须分明,不能模糊甚至前后打架,逻辑必须严密,更不能混乱,前后相互牵扯。

要严谨。

就是说公文的结构体式的严密、严格、严肃。

常用的结构形式:

第一,横式结构,也称并列结构。

这是单位典型经验材料写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形式。

第二,纵式结构,也称递进连贯式结构。

纵式结构又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按思想认识的发展,逐层递进,步步深入地把情况介绍出来;另一种是按照事物发展脉络,或按时间,或按方位、次序阐述。

第三,纵横交叉结构。

这种结构兼有前两种形式的特点,并不完全按基本经验安排层次结构,而是先介绍的前因后果,然后集中介绍情况。

要适当。

在谋划架构时,要注意与公文的主题相适当,符合党的基本路线,符合中央的大政方针,符合法律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要注意与决策实施相适当,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使文稿服务与党委工作合拍同步,更好发挥推动落实的作用;要注意与发文的目的相适当,弄清哪些是主要的观点,哪些是非主要的观点,表意精确。

要统一。

在列公文提纲时,要提前控制篇幅,以求得总体基本匀称。

一级标题下面,根据需要,可以列二级、三级标题。

但是,同级标题最好相同,且最好用一样的句式和结构。

因为整齐划一的标题形式,除了明晰外,还特别易于传达、便于掌握。

架构像巍巍大厦的栋梁,没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乱的砖瓦;架构像远洋巨轮的灯塔,没有它,公文只是迷路的航舵。

思想。

撰文,既是交流情况、提出要求、指导工作,更是要表达思想、表达观点、表达意图。

有思想,就是文字材料要有鲜明的立场和观点,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

脑子里装着问题,想解决问题,想把问题解决好,就要养成“偷闲花前散步,思维信马由缰”的好习惯。

如何使写出的文章有思想?

要把上边的东西实际化。

上级机关的公文内容,是立足于全局、立足于宏观、立足于战略做出的,具体到各个地方、各个单位,还有自己的实际,一般来说,需要把上级的精神与本地实际有机融合。

起草公文,要以上级文件、领导讲话和要求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把上级的要求细致化,在上与下、点与面、条与块的结合中,提出具体明确要求,既体现上级精神,又贴紧实际情况。

要把具体的东西政治化。

公文写作最忌讳就事论事,从现象到现象,只见事不见人,或只见人不见思想。

要善于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看待具体问题,从一般现象中看出不一般本质,做到着眼上边向下边看,看提出的观点对不对;着眼外面向里面看,看提出的观点新不新;着眼全局向局部看,看提出的观点指导性强不强。

要把普遍的东西特色化。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要使公文有特色,机关干部在写公文使,要抓在点子上,抓在要害上,抓在火候上。

抓在点子上,就是说现实生活中有这个情况,且是个重要情况,上级目前还正需要了解的;抓在火候上,就是眼下最需要掌握这个情况,早了不行,迟了也不行;抓在要害处,就是抓住这个情况的最本质最关键的部分,而不是拖泥带水。

要把琐碎的东西系统化。

在从事公文写作中,通过对过去情况回顾、形势分析,要注意把规律性东西找出来,每写好一篇,就总结一次,提高一步,提升思维层次,把好的东西系统化,坚持下来。

这里,必须明确的是,绝不是把上边的精神简单抄袭,而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言,我手写我心”。

要把陈旧的东西时代化。

写文字材料,最忌讳语言陈旧、信息陈旧、事例陈旧、观念陈旧。

要使写出的文字材料有新意,必须给传统东西赋予时代内容,增强时代感。

要善于把新规律性的东西找出来,把新借鉴找出来,把新举措找出来,以便发扬成绩,少走弯路。

要提高思维层次,提纲挈领,简明扼要,有广度,有力度,有深度,有厚度。

拥有五彩五色思想的人,才是力量无边无沿的人;拥有精彩精致思想的公文,才是有力有用有效的公文。

素材。

所谓素材,是指在起草公文中,机关人员手头上可以使用的平时收集、占有的基础材料。

包括文件文章、调研资料、工作动态等等。

选用素材,是写公文的基础。

写好公文,首先必须选择好典型。

在选择时,要有鲜明的时代性,要有明确的典型性,要有客观的真实性,要有强烈的政策性。

素材占有多了,运用好了,对写好公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素材好比“璞玉”,写好公文则如“琢磨”。

有了璞玉,才能创造出上乘“玉器”。

怎么用好素材?

我觉得有这样几条:

复制。

就是对现有好的素材,直接复制下来。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内涵、基本要求,对党和国家的一系列基本的方针政策,对上级有明确规定要求提倡或反对的,在撰文过程中,要原原本本的复制下来,为我所用。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切忌照抄照搬、死搬硬套。

嫁接。

从生物学上说,是利用两种植物能够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将一种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

对于机关人员起草公文,是说通过分析研究,发挥聪明才智,可以把甲地的做法借鉴为乙地的做法,可以把工业的内容转换到农业内容,可以把外地的经验嫁接成自己的观点。

改造。

改造是对素材应用的一种高级形式,已经脱离了原有的素材面貌,转化成了撰文人员自己的文章。

在机关人员收集的素材中,有很多林林总总的材料。

对这些普通的素材,通过撰文人员的思考、加工、修改、删减、整合,完全可以改造成“精品佳作”。

升华。

在物理学上,把固态物质不经过液态阶段直接转化为气体,称之为升华。

起草文稿中,在利用素材时,机关人员在搜集整理相关素材的基础上,以出思路、出思想、出精品为要求,要充分发挥好“智囊”的作用,让好思路、好举措贯穿于文稿中,升华为党委和领导意图或决策。

创新。

创新是素材利用的最高级,是指完全抛开原有素材,通过思考、联想、分解、组合,把素材内容拔高、提升、创造的过程。

这是撰文过程中最费心神的。

它可以是形成新观点、创建新思想,也可以是谋划新思路、推出新决策,还可以是提出新建议、拿出新意见。

在这一过程中,“跨越”,最重要。

所谓“跨越”,从思维进程说,它表现为省略思维步骤,加大思维前进行跨度;从思维条件说,它表现为跨越事物的限制,实现“虚体”与“实体”之间转化;从思维目的说,它表现为新理念的诞生,从而实现“质的飞跃”。

核心。

在经过接受任务、调查研判、确定提纲、确立框架之后,机关工作人员就必须沉下心来,进入实质性草拟阶段。

这是撰文工作的核心。

在草拟过程中,机关工作人员,要着力把握“五性”:

要注重指导性。

公文,“师”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写好公文,要抓住全局上的、有现实意义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使主题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指导性。

要把成绩要说够,问题要点透,经验要找准,任务要讲明。

成绩要说够,是指对成绩的估计要有足够的分量,不是说得越多越好;问题要点透,指对存在的薄弱环节要有充分的认识,把要害的和倾向性的问题指出来;经验要找准,就是把最管用的、指导性最强的经验体会,找得越像越好;任务要讲明,就是把干什么、怎么干讲清楚。

要注重传承性。

起草公文,要善于学习借鉴,明确同类公文的写作要求、思路风格,注意行文格式和字体字号符合公文规范;注意相关内容在不同公文中的衔接,公文之间既不能相互“打架”,也不能相互“重复”;注意重要提法的标准性,对事关党和国家的总体工作要求,要一字不差;要从往年、往常的文章套路里走出来,在众多的经验中选择好思想、好经验,把最有新意的东西写实写精。

要注重实效性。

公文在反映改革发展中的情况,提出解决问题措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在实效上下功夫。

要超前研究,深入思考,积极出主意、献良策,努力做到参之有道、谋之有方、言之及时。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领导意图和个人思考杂糅在一起,努力写出好公文,尽量发挥公文的最大作用。

要注重区域性。

“一般化”是撰写公文的通病。

在草拟过程中,往往会进入“误区”:

从工作来看,这也不错,那也很好,什么都写,面面俱到,千人一面,毫无个性,拿到哪里都管用,这是大忌。

要突出鲜明的区域特征,对重点、亮点、闪光点的工作,要大些详写;对非重点的工作,要少些略写。

要注重层次性。

要在总的观点思路指导下,根据事物内在的联系,确定各个部分之间、部分与中心的关系,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总结的重点和逻辑规律。

公文形式,有用“三段式”的,有用“多段式”的。

层次要根据内容和需要突出重点问题而定,有时按照情况、经验、意见的顺序写,有时把几个方面概括起来,按问题写。

机关,是个事情多的地方,怎么做也做不完,是个事迹多的地方,怎么创也创不完;是个事业多的地方,怎么写也写不完。

抓住核心,要好好写啊!

事实。

任何一篇好的文字材料,都通篇充满着事实的力量。

思想是从事实中提炼出来的,道理是用事实中阐发出来的,经验是从事实中总结出来的。

一切都要有事实作支撑。

一般来说,事实最有说服力,也最能感动人。

在写作时,要着重考虑把事实说清楚,“用事实说话”。

事实,要真实。

真实离不开四个要点:

说明道理,使人感动,说服对方,赢得回应。

事实胜于雄辩,再高明的道理,如果没有事实做支撑,必然苍白无力。

指明方向,说服对方,都注重讲事实,摆道理。

许多问题在理论上争来争去,怎么也纠缠不清,一旦拿出事实来,便会不言自明。

机关人员如果有时间,要尽量多地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一手资料。

要众多。

人的记忆总是有限的,收集的材料中对撰写的文稿有无用处,也是未知数。

因此,必须尽可能多的了解掌握一些事实。

要通过多种渠道、办法、措施,比如,调查研究、参加会议、实地考察、个人收集,占有大量事实素材。

不怕事实用不上,就怕用时无事实。

这是撰文中最担心的。

要典型。

发现典型,总结典型,运用典型,是机关干部撰文过程中的责任。

当然,典型既有正面典型,也有负面典型。

撰文中,两类典型都有运用。

领导机关一般是以正面为主。

写作时,要根据主题需要,精心筛选最能反映特征、最有代表性、最有说服力、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事实。

这样,自然就有感染力。

要得当。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古今中外留下了许多典故,其中有的事例不一定真实。

所阐述的思想却是真实的,运用得当,可使文章增辉。

要注重运用资料,数字枯燥无味,如果运用得当,就会极大增强说服力。

比如,我们论述坚忍不拔的写作精神,可列举以下数据:

司马迁的《史记》用了18年,司马光编《资治通鉴》达19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30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用了27年,歌德的《浮士德》写了60年。

要谋划。

运用事实,机关干部要统筹考虑,系统谋划,不能以事实淹没思想。

要围绕中心来谋划,对机关中心工作和领导同志活动,积极主动参与,更多了解情况,把握进度,赢得主动权;要围绕主要矛盾来谋划,要准确捕捉主要矛盾,对矛盾深入研究,及时提出办法;要围绕棘手问题来谋划,对情况复杂、困难较多、头绪较乱、积重难返的问题,通过分析、调查、研究后,开出“药到病除”的良方,为机关和领导排忧解难,则能达到指导工作、推动发展的目的。

公文是大海,事实是浪花。

让奔腾浪花在浩瀚海洋中逐浪前行。

 

情感。

感情在公文中的作用,确实非常大。

有感情的材料,令人如浴春风,使人爱不释手,容易让人接受。

必须探索使公文具有感情的方法。

狭义的公文,即我们常说的红头文件,一般来说,是不强调情感要求的。

有情感要求的,是指那些领导讲话、调查报告、内部参阅、典型材料等。

起草公文,目的是给人看的,要“未成曲调先有情”。

怎么做到有感情呢?

指向要有感情。

公文的作用,最终是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机关干部要经常到基层和群众中去,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信号,带着感情,真正走访,摸透真相,为解决群众难题奠定基础;要通过接触群众,学习朴素生动的群众语言,运用群众语言说明道理,阐述事实,交流思想,指导工作;要注重网络语言的应用,网络语言生动、新颖、别致,可能个别“逗”些,个别“悠”些,但是,很具有时代感,能用的要多用些。

说理要有感情。

要以真诚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始终以普通人的态度出现,不摆架子,不神气十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诉之以法。

对工作的看法,肯定或否定一切,都是片面的。

要辩证地看,全面地看,联系地看,发展地看,不以偏概全,一丑遮百俊,也不一俊遮百丑,实事求是,全面客观。

这样,才符合事物本来面貌。

内容要有感情。

有些机关的同志,职务不高,写出的公文,习惯于居高临下教训别人,习惯于用指令性语言,语言生硬,“必须”、“一定”、“坚决”之类的词语,频频使用,看过或听过之后,使人有一种受训的感觉,要尽量摒弃,努力做到语言丰富多彩,使人爱不释手。

形式要有感情。

即指语言的表达形态、方式,要饱含感情。

因此,要简洁,语言凝练,表达更多东西,给人以更多信息;要通达,语句通顺,说理叙事,具体实在,明晰明朗;要大气,文以气为主,文随气动,气伴文行。

还要遵循一些特殊要求,比如时间表达、空间表达、职务表达、姓名表达、数量表达、范围表达、程度表达、神态表达。

要多用常见句,少用晦涩句;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多用启发句,少用命令句。

细节要有感情。

情感,体现于细节中。

撰写公文,一定要注重细节。

与其“大题粗作”,不如“小题细作”。

现在机关公文存在的弱点有三:

空泛论述不实在,抽象呆板不生动,干干巴巴不丰满。

要以情感为纽带,用具体的事情说,用形象的语言说,用真挚的情感说,就像看到人的面貌,听见人的声音,觉得真切实在。

情感是浓酒,公文是不散的筵席。

机关人员必须锲而不舍地把酒播撒在豪华筵席中。

文章,机关的大业、领导的基业、秘书的主业。

“才如湖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

机关人员要写好公文并不容易,想通过读一本书、写一篇稿,就把公文写好,那只能是一种想法。

最重要的是,把撰文当作职业、事业、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