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汽车类专业教师培训与绩效考核标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74360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44 大小:7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汽车类专业教师培训与绩效考核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学校汽车类专业教师培训与绩效考核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学校汽车类专业教师培训与绩效考核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学校汽车类专业教师培训与绩效考核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学校汽车类专业教师培训与绩效考核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汽车类专业教师培训与绩效考核标准.docx

《学校汽车类专业教师培训与绩效考核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汽车类专业教师培训与绩效考核标准.docx(1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汽车类专业教师培训与绩效考核标准.docx

学校汽车类专业教师培训与绩效考核标准

 

学校汽车类专业教师培训与绩效考核标准

 

2010年3月

 

省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类专业教师

培训与考核标准

一、适用专业与培训对象

(一)适用专业

本培训与考核标准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护、汽车制造与维修、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运用技术、汽车商务专业。

(二)培训对象

中等职业学校在岗的1965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的专业教师;具有与以上专业对口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或有任教以上专业一年以上的教学经历。

二、培训目标

(一)专业教学能力

能开展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市场调研,了解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岗位设置情况及变化趋势,企业对汽车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与需求情况,能及时调整汽车类专业的培养定位与发展方向。

能根据专业培养面向确定的汽车类专业职业岗位群,进行岗位分析与教学分析,确定符合汽车类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的专业课程结构,明确汽车类专业课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

能根据汽车类专业课程特点选择现场教学、项目教学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组织课程教学。

(二)专业实践能力

能运用专业领域的发动机、底盘、汽车电气、汽车整车技术等拆装与调整核心技能和最前沿的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舒适与安全系统故障诊断技术、汽车检测技术、汽车销售与汽车维修接待技术,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规与要求,完成实际的气门更换、活塞销更换、离合器摩擦片更换、制动片检测与更换、球笼更换、充电指示灯亮故障诊断、起动无力故障诊断、大灯不亮故障诊断、雨刮器不工作故障诊断、新车首次保养、汽车3万公里保养、发动机故障指示灯亮灯故障诊断、发动机怠速不良故障诊断、发动机加速不良故障诊断、ABS灯亮灯故障诊断、轮胎异常磨损故障诊断、转向沉重故障诊断、安全气囊指示灯非正常点亮故障、空调制冷量不足故障诊断、电动车窗玻璃不能正常升降故障诊断、汽车尾气检测、汽车发动机综合检测、汽车灯光检测、客户需求分析、整车推荐、谈判及异议处理、交车与跟踪服务、车辆定期保养的接待、预约、故障车辆的预诊断、客户投诉的处理等工作任务。

培养其良好的团队协作、安全生产、认真细致、严谨规的职业习惯。

三、培训容与方式

(一)专业教学能力模块

1、培训子模块一市场调研

(1)培训目标

熟悉市场调研的基本流程和调研方案的具体容,能拟定针对汽车专业人才市场和就业岗位的调研提纲、设计调研表格、遴选调研企业与调研对象;了解实地调研的基本方法,能独立开展个人访谈,获取真实的调研数据或案例;能遴选、统计、分析调研数据;熟悉调研报告撰写的要求与规,能将调研结果形成调研报告。

(2)培训容

调研方案的设计,包括拟定调研提纲,设计调研表格,确定调研的汽车维修行业/企业、访谈对象和访谈时间、参加人员等。

实地调研的基本方法,包括调研问题的设计,对行业主管、汽车维修企业经理、技术总监、车间主任、维修技师、服务经理与服务顾问、销售经理与销售顾问等个别访谈的开展,真实数据、案例的获取;调研数据的遴选、统计与分析;

调研报告的撰写,包括调研指导思想,汽车后市场发展状况及趋势、企业对汽车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学历层次及能力的要求、汽车技术发展的趋势、专业定位与发展方向,调研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汽车专业人才需求,汽车专业工作任务,汽车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汽车专业改革意见与建议等。

(3)培训组织方式与培训时量

学员分组(将任教相同专业的老师编组,每组不超过3人,下同)设计调研方案,以小组或个人的方式开展个别访谈,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每个人独立撰写调研报告。

培训时量:

3天。

(4)训练项目

①项目1:

设计调研方案下企业实地调研

Ⅰ训练目标

能根据汽车类专业调研的需要,设计调研方案,并能下企业实施调研方案以获取到所需的现场数据。

Ⅱ训练容

调研容的确定,包括汽车维修企业工作岗位的设置情况,各岗位人才需求的情况(含急需人才的状况),人才来源的渠道(自身培养、学校招聘、社会招聘),企业对各岗位人才的要求(知识、技能、态度,学历层次,工作经历等),适合本专业培养层次或类型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对象、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

制定调研方案,包括调研表格的设计,调研企业、对象的确定,调研方式的确定,个人访谈的方式与技巧。

实地调研,包括调研问题的设计,个别访谈的开展,真实数据、案例的获取。

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

2天。

培训地点1:

调研方案的制定在培训基地学校进行。

培训地点2:

实地调研在企业进行。

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培训组织方式:

采用头脑风暴法确定调研容、企业、对象。

小组集体设计调研表格;以小组或个人的方式开展实地调研。

②项目2:

分析调研数据撰写调研报告

Ⅰ训练目标

能够根据调研的结果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以及确定培养面向汽车类相关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能够撰写调研报告。

Ⅱ训练容

调研数据的遴选、统计与分析。

包括适合本专业培养实际的行业企业、岗位的遴选方法。

明确汽车后市场相关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

撰写调研报告,其要素包括调研指导思想,调研的主要容(汽车后市场发展状况及趋势、企业对汽车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学历层次及能力的要求、汽车技术发展的趋势、专业定位与发展方向、寻求与外界开展产学研的合作机会)调研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调研人员、企业、方式、对象、时间),汽车类专业人才需求(地方产业背景分析、汽车专业人才需求情况、汽车后市场相关岗位对能力的要求),汽车专业工作任务,汽车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技能方面、素质方面、实训条件方面、调研反思),汽车专业改革意见与建议等。

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

1天。

培训地点:

培训基地学校。

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培训组织:

采用集中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培训方式:

采用引导法与小组讨论法,每人独立撰写调研报告。

2、培训子模块二工作任务分析和教学分析

(1)培训目标

能够对各岗位进行分析;能够确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

能够将典型工作任务归类为行动领域;能够对行动领域进行知识、技能与态度的分析。

(2)培训容

对各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工作条件、员工前提条件的描述。

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工作对象、工作容、工作流程、工作手段、劳动组织、产品、工作环境的分析。

将一个或几个类似的典型工作任务按工作对象、工作容、工作流程、工作手段相同归类为一个行动领域,形成专业行动领域。

(3)培训组织方式与培训时量

培训组织方式:

采用集中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采用引导法与小组讨论法。

培训时量:

2天。

(4)训练项目

①项目1:

工作任务分析

Ⅰ训练目标

能够对各岗位进行分析;能够确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能够将典型工作任务归类为行动领域。

Ⅱ训练容

对各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工作条件、员工前提条件的描述。

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工作对象、工作容、工作流程、工作手段、劳动组织、产品、工作环境的分析。

将一个或几个类似的典型工作任务按工作对象、工作容、工作流程、工作手段相同归类为一个行动领域,形成专业行动领域。

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

1天。

培训地点:

培训基地学校。

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培训组织:

采用集中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工作任务分析表。

培训方式:

采用引导法、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②项目2:

教学分析

Ⅰ训练目标

能够对行动领域进行知识、技能与态度的分析。

Ⅱ训练容

分析完成所有行动领域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

1天。

培训地点:

培训基地学校。

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培训组织:

采用集中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培训方式:

采用引导法、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教学分析表。

3、培训子模块三专业课程设计

(1)培训目标

能够根据工作任务分析和教学分析的结果确定专业课程体系。

明确专业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目标和地位,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容、安排教学时间。

能够根据专业与课程的特点,选取适当的项目或案例作为教学载体,划分教学单元。

(2)培训容

将行动领域转化为课程,包括课程名称的确定等。

框架教学计划的确定,包括课程的序化、理论与实践课时的分配等。

课程目标、容、时间、教学载体的确定。

教学单元的划分,包括每个教学单元的目标、容、时间的确定。

(3)培训组织方式与培训时量

培训组织方式:

采用集中学习和小组协作完成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采用小组讨论法、案例法、任务驱动法、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培训方式。

培训时量:

2天。

(4)训练项目

①项目1:

课程体系确定

Ⅰ训练目标

能够根据工作任务分析和教学分析的结果确定专业课程体系。

Ⅱ训练容

将行动领域转化为课程,包括课程名称的确定等。

框架教学计划的确定,包括课程的序化、理论与实践课时的分配等。

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

1天。

培训地点:

培训基地学校。

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培训组织:

采用集中学习和小组协作完成专业课程体系确定的方式,以做为主。

培训方式:

采用小组讨论法、案例法、任务驱动法。

②项目2:

课程设计

Ⅰ训练目标

明确专业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目标和地位,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容、安排教学时间。

能够根据专业与课程的特点,选取适当的项目或案例作为教学载体,划分教学单元。

Ⅱ训练容

课程的描述,包括课程目标、容、教学时间。

服务于行业、区域经济选择载体。

将知识细化、技能和态度进行分解,基于所选载体将知识、技能、态度进行重构和序化。

教学单元的划分,包括每个教学单元的目标、容、时间的确定。

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

1天。

培训地点:

培训基地学校。

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培训组织:

每位学员选取自己任教的一门专业课程进行课程设计,以做为主。

培训方式:

采用小组讨论法、案例法、任务驱动法。

4、培训子模块四教学组织设计

(1)培训目标

能够根据专业与课程的特点,编制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与专业特点的课程标准,针对每个教学单元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并确定教学条件的配置标准、开发设计课程教学资源。

能进行课堂教学实施的设计,完成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

(2)培训容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介绍常见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围,常见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实施步骤。

考核方式的设计,包括考核评价的主体、考核容(如考核的知识点、技能点、素养)、考核标准、考核评价的方式设计等。

教学条件的配置,包括师资条件、学习场地和设施、实践条件等。

教学资源的开发,包括课程教学资料、课程学习课件、学习仿真软件、课程学习指导、参考用书等。

课程标准的编制,包括课程定位、目标、容、课时、教师要求、教学条件要求、考核容、考核标准和方式、教学方法和建议等。

行动导向教学实施的设计,包括编制授课计划和教案、课堂教学组织设计、准备教学资料等。

行动导向的教学实践,包括教学组织、评价反思等。

(3)培训组织方式与培训时量

培训组织方式:

采用集中学习和小组协作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实践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可采用观摩教学、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培训方式。

培训时量:

3天。

(4)训练项目

①项目1: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

Ⅰ训练目标

能够针对每个教学单元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并设定教学条件的配置标准,开发教学资源,能够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素与格式体例,编制课程标准。

Ⅱ训练容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包括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特征、常见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如参观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法等)的特点和适用围、设计和实施的步骤。

考核方式的设计,包括考核评价的主体、考核容(如考核的知识点、技能点、素养)、考核标准、考核评价的方式设计等。

教学条件的配置,包括师资条件、学习场地和设施、实践条件等。

教学资源的开发,包括课程教学资料、课程学习课件、学习仿真软件、课程学习指导、参考用书等。

课程标准的编制,包括课程定位、目标、容、课时、教师要求、教学条件要求、考核容、考核标准和方式、教学方法和建议等。

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

1.5天。

培训地点:

培训基地学校。

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培训组织:

采用集中学习和小组协作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每位学员选取自己任教的一门专业课程编制课程标准,以做为主。

培训方式:

采用小组讨论法,案例法、任务驱动法。

②项目2: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Ⅰ训练目标

能按照教学组织形式设计的容,进行课堂教学实施的设计,能独立完成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

Ⅱ训练容

行动导向的课堂教学实施的观摩。

行动导向教学实施的设计,包括编制授课计划和教案、准备教学资料、课堂教学组织设计等。

行动导向的教学实践,包括主题沟通、教学组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教学评价反思等。

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

1.5天。

培训地点:

培训基地学校。

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培训组织:

采用集中观摩学习,小组协作完成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试讲的组织形式。

培训方式:

采用观摩教学法、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每组学员任选取本次开发课程的一个教学单元,完成教学实施的设计与试讲。

(二)专业核心能力模块

1、培训子模块一汽车发动机拆装与调整模块

(1)培训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培训,使学员在遵守汽车维修操作规程、满足现场文明操作及安全操作的前提下,通过正确更换发动机的气门和活塞销等工作任务,掌握发动机机械部分的拆装、检测、维修、调整等专业技能。

(2)培训容

任务描述:

通过正确更换发动机的气门和活塞销等两个典型工作任务,按操作流程完成发动机机械部分拆装、检测、维修、调整等。

(3)培训组织方式与培训时量

①培训组织方式:

培训分小组进行,每组4人,借助维修手册、拆装与检测工具、发动机教学设备、电教设备等教学工具,在培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工作任务。

②培训时量:

3天。

(4)训练项目

①项目1:

气门更换

Ⅰ训练目标

按操作规程完成发动机附件、气缸盖、配气机构的拆卸、检测、更换与装配,遵守操作规程,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Ⅱ训练容

任务描述:

通过正确更换发动机气门,按操作规程完成发动机机械部分拆装、检测、维修、调整等。

其培训流程为:

发动机拆装工具的准备——发动机附件及机体解体——气门检测与更换——发动机附件及机体装配。

发动机拆装工具的准备:

拆装工具的准备和选择。

发动机附件及机体解体:

按操作规程进行各总成解体,拆卸顺序符合要求。

气门拆卸、检测:

按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判断及更换气门,且质量符合汽车维修技术要求。

发动机附件及机体装配:

按操作规程进行各总成装配,且质量符合汽车维修技术要求。

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

1.5天。

培训地点:

发动机理实一体化教室。

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每4人为一个小组,各组借助维修手册、拆装与检测工具、发动机教学设备、电教设备等教学工具,按1人准备、1人拆卸及装配、1人检测、1人观摩,依次交换工位进行。

每个学员在规定的培训时间,依次按准备--拆卸--装配--检测等工作流程完成该典型工作任务3-5次左右。

②项目2:

活塞销更换

Ⅰ训练目标

按操作规程完成发动机附件、气缸盖、配气机构、油底壳、活塞连杆组件的拆卸、检测、更换与装配,遵守操作规程,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Ⅱ训练容

任务描述:

通过正确更换发动机活塞销,按操作规程完成发动机机械部分拆装、检测、维修、调整等。

其培训流程为:

发动机拆装工具的准备——发动机附件及机体解体——活塞销检测与更换——发动机附件及机体装配。

发动机拆装工具的准备:

拆装工具的准备和选择。

发动机附件及机体解体:

按操作规程进行各总成解体,拆卸顺序符合要求。

活塞销拆卸、检测:

按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判断及更换活塞销,且质量符合汽车维修技术要求。

发动机附件及机体装配:

按操作规程进行各总成装配,且质量符合汽车维修技术要求。

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

1.5天。

培训地点:

发动机理实一体化教室。

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每4人为一个小组,各组借助维修手册、拆装与检测工具、发动机教学设备、电教设备等教学工具,按1人准备、1人拆卸及装配、1人检测、1人观摩,依次交换工位进行。

每个学员在规定的培训时间,依次按准备——拆卸——装配——检测等工作流程完成该典型工作任务3-5次左右。

2、培训子模块二汽车底盘拆装与调整模块

(1)培训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培训,使学员在遵守汽车维修操作规程、满足现场文明操作及安全操作的前提下,通过正确更换离合器摩擦片、正确检测与更换制动片、正确更换球笼等工作任务,掌握汽车底盘机械部分拆装、检测、维修、调整及故障排除等专业技能。

(2)培训容

任务描述:

通过正确更换离合器摩擦片、正确检测与更换制动片、正确更换球笼等3个典型工作任务,按操作流程完成汽车底盘机械部分拆装、检测、调整及故障排除等。

(3)培训组织方式与培训时量

①培训组织方式:

培训分小组进行,每组4人,借助维修手册、拆装与检测工具、汽车底盘教学设备、电教设备等教学工具,在培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工作任务。

②培训时量:

3天。

(4)训练项目

①项目1:

离合器摩擦片更换

Ⅰ训练目标

按操作规程完成发动机整体吊装、离合器的整体拆卸与装配、离合器分解与组装、摩擦片的拆卸、检测、更换与装配,遵守操作规程,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Ⅱ训练容

任务描述:

通过正确更换离合器摩擦片,按操作规程完成汽车底盘机械部分拆装、检测、维修、调整等。

其培训流程为:

汽车底盘拆装工具的准备——发动机整体拆下、离合器的整体拆卸、离合器分解——离合器摩擦片拆卸、检测与更换——发动机整体吊装、离合器的整体装配。

汽车底盘拆装工具的准备:

拆装工具的准备和选择。

发动机整体拆下、离合器的整体拆卸及分解:

按操作规程进行解体,拆卸顺序符合要求。

离合器摩擦片拆卸、检测与更换:

能按操作规程熟练进行检测、判断及更换摩擦片,且质量符合汽车维修技术要求。

发动机整体吊装、离合器的整体装配:

按操作规程进行装配,且质量符合汽车维修技术要求。

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

1天。

培训地点:

汽车底盘理实一体化教室。

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每4人为一个小组,各组借助维修手册、拆装与检测工具、汽车底盘教学设备、电教设备等教学工具,按1人准备、1人拆卸及装配、1人检测、1人观摩,依次交换工位进行。

每个学员在规定的培训时间,依次按准备--拆卸--装配--检测等工作流程完成该典型工作任务3-5次左右。

②项目2:

制动片的检测与更换

Ⅰ训练目标

按操作规程完成盘式制动器的拆卸与装配,制动片的拆卸、检测、更换与装配,遵守操作规程,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Ⅱ训练容

任务描述:

通过正确更换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片,按操作规程完成汽车底盘机械部分拆装、检测、维修、调整等。

其培训流程为:

汽车底盘拆装工具的准备——盘式制动器的拆卸——制动片拆卸、检测与更换——盘式制动器的装配。

汽车底盘拆装工具的准备:

拆装工具的准备和选择。

盘式制动器的拆卸:

按操作规程进行解体,拆卸顺序符合要求。

制动片拆卸、检测与更换:

能按操作规程熟练进行检测、判断及更换制动片,且质量符合汽车维修技术要求。

盘式制动器的装配:

按操作规程进行装配,且质量符合汽车维修技术要求。

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

1天。

培训地点:

汽车底盘理实一体化教室。

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每4人为一个小组,各组借助维修手册、拆装与检测工具、汽车底盘教学设备、电教设备等教学工具,按1人准备、1人拆卸及装配、1人检测、1人观摩,依次交换工位进行。

每个学员在规定的培训时间,依次按准备——拆卸——装配——检测等工作流程完成该典型工作任务3-5次左右。

③项目3:

球笼更换

Ⅰ训练目标

按操作规程完成外球笼的整体拆卸与装配、外球笼的分解、检测、更换与装配,遵守操作规程,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Ⅱ训练容

任务描述:

通过正确更换外球笼,按操作规程完成汽车底盘机械部分拆装、检测、维修、调整等。

其培训流程为:

汽车底盘拆装工具的准备——外球笼的整体拆卸——外球笼的分解、检测、更换与装配——外球笼的整体装配。

汽车底盘拆装工具的准备:

拆装工具的准备和选择。

外球笼的整体拆卸:

按操作规程进行解体,拆卸顺序符合要求。

外球笼的分解、检测、更换与装配:

按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判断及更换外球笼,且质量符合汽车维修技术要求。

外球笼的整体装配:

按操作规程进行装配,且质量符合汽车维修技术要求。

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

1天。

培训地点:

汽车底盘理实一体化教室。

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每4人为一个小组,各组借助维修手册、拆装与检测工具、汽车底盘教学设备、电教设备等教学工具,按1人准备、1人拆卸及装配、1人检测、1人观摩,依次交换工位进行。

每个学员在规定的培训时间,依次按准备——拆卸——装配——检测等工作流程完成该典型工作任务3-5次左右。

3、培训子模块三汽车电气设备拆装与检测模块

(1)培训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培训,使学员在遵守汽车维修操作规程、满足现场文明操作及安全操作的前提下,通过排除充电指示灯亮、起动无力、大灯不亮、雨刮器不工作的故障等工作任务,掌握汽车电气设备各部分拆装、检测、维修、调试及故障排除等专业技能。

(2)培训容

任务描述:

通过排除充电指示灯亮、起动无力、大灯不亮、雨刮器不工作的故障等四个典型工作任务,按操作流程完成汽车电气设备各组成部分拆装、检测、调整及故障排除等。

(3)培训组织方式与培训时量

①培训组织方式:

培训分小组进行,每组4人,借助维修手册、拆装与检测工具、汽车电气教学设备、电教设备等教学工具,在培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工作任务。

②培训时量:

3天。

(4)训练项目

①项目1:

充电指示灯亮

Ⅰ训练目标

按操作规程完成电源系的拆卸、装配、电源系的线路检测、排除“充电指示灯亮”的故障,遵守操作规程,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Ⅱ训练容

任务描述:

通过排除充电指示灯亮的故障,按操作规程完成汽车电气设备部分拆装、检测、维修等。

其培训流程为:

汽车电气设备拆装工具及检测仪器的准备——电源系的拆卸及电源电路的检测与分析——故障诊断与排除——电源系装配。

汽车电气设备拆装工具及检测仪器的准备:

拆装工具及检测仪器的准备和选择。

电源系的拆卸及电源电路的检测与分析:

按操作规程进行拆卸,拆卸顺序符合要求,检测与分析方确。

故障诊断与排除:

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确定故障部位,在规定的时间排除故障。

电源系装配:

按操作规程进行装配,且质量符合汽车维修技术要求。

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

1天。

培训地点:

汽车整车实训车间或汽车电气设备理实一体化教室.

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每4人为一个小组,各组借助维修手册、拆装与检测工具、汽车电气教学设备、电教设备等教学工具,按1人准备、1人拆卸及装配、1人排故、1人观摩,依次交换工位进行。

每个学员在规定的培训时间,依次按准备——拆卸——故障诊断与排除——装配——检测效果等工作流程完成该典型工作任务3-5次左右。

②项目2:

起动无力

Ⅰ训练目标

按操作规程完成起动系的拆卸、装配、电源系的线路检测、排除“起动无力”的故障,遵守操作规程,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Ⅱ训练容

任务描述:

通过排除起动无力的故障,按操作规程完成汽车电气设备部分拆装、检测、维修等。

其培训流程为:

汽车电气设备拆装工具及检测仪器的准备——起动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