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问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73904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房价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国房价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国房价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国房价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国房价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房价问题.docx

《中国房价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房价问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房价问题.docx

中国房价问题

中国房价问题

前一段时间一直在关注两会,也由此重新开始认真思考困扰我已久的中国房价问题。

说实话,看两会的报道的时候我是很欣慰的,至少看到代表和领导人们在思考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而两会刚刚结束后的地王的产生,马上给我泼了一盆冷水,从而陷入了愤怒和反思之中。

中国房价为什么这么贵?

中国房价贵在了哪里?

中国房价贵的问题到底可不可以解决,而政府又会不会去真心解决呢?

这些天一直在思考这一系列的问题。

中国的房价为什么这么贵?

一个月前春节回家的时候,我问了我爸一个问题,中国的房价还会不会涨?

我爸连想都没想就回答我说,肯定会。

而当我追问为什么的时候,他只给了我一句话,说,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还没有进行到一半。

虽然我当时不太理解我爸的这句话,也十分怀疑房价未来的真实走向,但在这几天认真思考过后,我不得不感叹我爸看问题之精准。

其实,回答中国房价为什么贵这个问题并不难,只是很多人都一直想错了方向。

我以前不理解的是,房价可以在四五年内飞涨几倍,而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增长都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多于的成本到底去了哪里?

这个问题,我一直以为要去找相应数据才回答的清楚。

然而,当我这几天转换了一个方向,用经济学最基本的"供求关系"来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切都豁然开朗了,其实房价之所以高,很简单的一个答案就是--"供求不平衡"。

何以供求不平衡呢?

这一点要从中国这几年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说起。

在中国经济发展一片光明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质却是几大严重的不平衡。

第一,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第二,城乡发展不平衡。

同一个地区的城市收入和生活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中国人有句古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这两点的不平衡,带来的一个自然现象,就是人口的流动。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流动,中西部人口向东部移动。

我说的这个流动,不包括暂住性的流动人口,而是指长期的移居式的流动。

这样子的流动的直接效果就是,城市住房需求的逐步攀升。

尤其是想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城市,除了经济刺激因素之外,还有政策上的移居需求,而所有中国的精英都汇集而去,自然将这些大城市的房产推到了风口浪尖。

而与此同时,这些大城市的住房供应是极其有限的。

那北京来说,北京五环之内,可以用于住房的土地,来来去去也就只有那么一些。

虽然说城市改造会逐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例如拆平房建楼房之类,但也必须服从整个城市规划的步骤。

以北京来说,全国各地的外来人口想要在这里买房的远远高于城市住房本身的供应,那么,当然很自然地导致房价的逐步攀升。

所以说,房价涨,是很正常,而且可以理解的事情。

然而房价涨到正常人难以接受,以至于出现三代人供一套房的现象,就必然是存在另外一些因素加剧了原本的供求不平衡。

第一点,中国之所以会出现怨声载道的"买房难",和中国人对住房的消费习惯有很大关系。

我认为中国人一个很大的共同特点就是对稳定生活的追求。

而在中国人眼中,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是稳定生活的基础。

尤其是成家以后,没有一套房子就不算有一个家之类的思想,导致了中国人民对住房的"刚性需求"。

这一点,成为房价泡沫可以产生的前提。

具体关于房价泡沫将在后面具体讨论。

第二点,中国房价能够贵到普通老百姓不能接受,另一大原因是中国日渐严重的贫富分化的不断加大。

我自己接触的有这样一个现象,在我认识的好多家境一般的同学直呼买不起房的同时,也有好多人家里有两三套,甚至好几套房。

房价之所以可以高,一定是有它相应的消费群体,而只是这个消费群体,尤其是在风口浪尖的大城市,只是一少部分有钱的人。

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少数人先富裕起来了,而富裕的那一小部分人占有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使得剩下的那一些人越发难以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

第三点,中国的住房的投资价值与使用价值界定不清,导致了大量的"囤地"、"囤房"现象,使得大量住房资源不能有效流通,加剧了房产泡沫的产生。

前面说的许多富人有好几套房,但就像周立波调侃的,就算是李嘉诚也一个晚上也睡不了十张床啊。

那么为什么富人会买房?

因为在中国现在的房地产制度之下,住房是一种资产,而且是不会贬值的资产。

如果有钱买一套房,租出去一二十年,不仅收租金,十几年之后转手一卖又可以净赚一笔。

那么这样子的投资,那个有钱人不会去做呢?

所以中国的房子奇怪就奇怪在这点上,它貌似永远都不会"折旧"。

关于这一点,我专门去查了资料。

中国的房屋的土地使用权,最多也就只有70年。

而大部分房子的设计使用年限大约是50年。

按这样算,一个房子的使用价值是五十年,它所占的地的使用价值最多也就是70年。

那么房屋每"囤"一年,其有效价值就贬值约百分之二,也就是说,三百万的房子每年贬值6万块钱。

而大部分人在投资的时候是不会考虑这一笔钱的。

而为什么呢?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这一点上我不肯定,但我认为是和中国目前的土地与房屋回收政策有关。

由于中国房地产改革是98年才开始,在这十年间拆迁的几乎所有房屋的使用权几乎都没有明确的年限界定。

所以土地回收时基本是以现在市场价补偿被拆迁者。

而这一点,如果也同样适用于房改之后修建的,明确了土地使用年限70年的房屋,那么其直接效果就是,买一套房,永远都有一套房,不会折旧不会过期,拆了再补。

这个状况是否会持续下去,我十分怀疑,之后高房价的应对政策里会详细讨论。

总结来讲,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房屋供求不平衡提供了房价增长的基础,而中国人的住房消费习惯,贫富差距,和土地使用权的界定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供求不平衡的恶化,和房价的攀升。

那么,中国房价如此之贵,老百姓辛苦养房的钱又去了哪里呢?

我认为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清楚的认识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对房价有一个更理性的认识。

--------------------

中国的房价到底贵在了哪里?

中国高房价的收益者是谁?

中国房价到底贵在了哪里?

从之前的地王频出大家就应该有个概念了。

的确,从供求关系来分析,也的确是这样,房价的贵,最后是贵在了"地价"上。

有很多人认为房价高涨是因为房地产商赚了大量的钱。

我不敢说不是,但我觉得这个不是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还是供求关系。

有人要买房,房子有限,房价自然要涨。

房价涨了,自然有房地产商想要开发更多的房赚钱。

大家都知道房地产可以赚钱,就必然有更多的人去做房地产。

然而房地产商本身并不掌握最终大权。

最终说了算的是地方政府,因为土地掌握在他们的手上。

在整个住房稀缺的问题上,工人,材料,地产商都不是问题,土地才是核心问题。

于是就出现了之前北京地王的状况。

一块地的起拍价是二十多个亿,最后的竞拍成交价是五十多个亿,足足是起拍价的两倍多。

而该地预计成品房进土地成本每平方米就有一万多元。

所以大家会很容易有一个印象,既然买地的钱是交了政府,那么高房价的罪魁祸首就应该是政府本身了。

很常见的一个想法是,如果政府不要拍卖,把这块地以二十多个亿卖出去,岂不是老百姓就可以便宜大几千块钱一平米买房?

所以根本是地方政府自己想要赚土地钱,所以搞的房价那么高。

这个因素不能说完全没有,但还是我刚才说的,不是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是供求关系。

地方政府是高地价的受益者,但不是制造者。

正如房地产商一样。

地方政府采用拍卖的方法划地本来的初衷就是减少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腐败的滋生。

如果不拍卖,那么要怎么办?

房屋需求有那么高,房价那么高也有人买,即使政府坚持以二十多个亿的价钱出地,结果就会是各派房地产商使出浑身解数去弄到这块土地。

所以不要梦想着个钱最后能省下来在房价上,最后,也肯定是进了某些大权在握的官员和贪婪的商人的腰包了。

而地方政府作为高房价的受益者,最后这笔钱用在了哪里呢?

其实大部分还是用在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基础建设上面。

被腐败掉了的有没有?

一定也有。

但是在房价很高之前中国政府就很腐败,房价高了,他们也不过多腐败那么一点了。

这些政府收入的大部分,最后还是用来发展经济,和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了。

张五常在他的中国经济研究分析里面曾说过,在中国这样一个法制不健全,分配不合理,贪污腐败成风,政府效率低下的国家,其经济竟然持续三十年以近10%的速度高速增长,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其实看过了中国的很多事情,就会发现,是中国老百姓的血汗,成就了这个奇迹。

---------------------

中国房价到底有没有泡沫?

房价高本身并不是问题,而如果是房价虚高,房产泡沫,就有问题了。

那么中国现在的房价到底有没有泡沫呢?

我自己的感觉是因地区而异的。

但总体上,09年的房市,因为金融危机后国家放松的货币政策,多少是有点虚高的。

而这种虚高,也将随着国家一步步收紧货币政策,慢慢消退。

我个人觉得现在国内的住房市场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热点城市的住房,例如北京上海和深圳。

这一些地区的房价之高大家都知道。

房价高的原因之前都说了,这三个城市分别是政治,经济中心,和经济特区。

这三个地区的房价之热,除了必然的经济发展因素之外还有很多的政策因素在里面。

打个比方,在深圳特区,也就是邓爷爷之前划的那个圈,圈里和圈外,可能千米之类的房价能差大几千块一平米。

为什么呢?

因为出了这个圈就不是深圳特区了,而与此相关的所有优惠政策都享受不到了。

我觉得这倒是件蛮有意思的事情。

我相信,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北京和上海。

我可以理解北京五环内的房价贵。

可是连去一趟城区都要一个多小时甚至几个小时的北京郊镇,房价也比大多数的二线城市要高。

这里房价之高,就更多是受政策影响了。

第二类,就是像重庆,武汉之类的省内重点城市。

这一类城市的房价和北京上海相比就便宜多了,而且也相对合理一些。

第三类,是普通的中小城市。

这一类城市的房子房价基本上在老百姓可以承受的范围之类。

至少我自己老家,除了那些没正经工作还想要住百平米大房子的人,正常老百姓都是买的起房的。

连工薪阶层也有很多有好几套房的。

至于这三类地方的房价泡沫产生的可能性你也猜得到,一定是第一类最高,第二类其次,第三类最小。

至于如何判断一个地区的房价是否有泡沫,我认为一个很有用的判断标准是住房的售租比。

也就是,一套房子卖出去的价格,与租出去一年收益之间的比例。

正常的成熟房市一般这个比例在十年至二十年之间。

新加坡和美国的房子售租比都在这个范围之类。

香港可能会多一点,但应该也是在二十年左右。

而北京和上海的某些地区的房子,据说已经达到了五十年。

那么,这个价格有没有泡沫,大家就自己去评断了。

或者,如果你有足够理由相信北京和上海有特别的原因可以支撑这个房价与租价之间的极大差距,你也当然可以认为北京上海的房价没有泡沫。

我个人认为,每个人买房子之前都应该算一笔帐。

将你的房子以五十年的寿命每年折旧,然后在加上你的租金收益,然后将你的净收益比例和银行存款的利息做一个比较。

如果你的房产收益率比银行存款还要低的话,那么也就等于说你的房子投资回报率是负值的。

而我相信中国现在有不少的房子的这个回报率是负值。

而为什么人们还是会前仆后继地去买房呢?

核心在与一个词--“期望”。

之所以房屋售租比到了五十年还是会有人继续买房,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期待通过租房收回成本,而是在一定时期内转售赚取资本的增值。

也就是说,该房产每年的增值和租金收益,至少将抵消掉折旧和利息引起的负回报。

按照售租比是五十年来算,该房产每年的升值率至少应该是你在银行存十年定期存款的利息率。

而如果你是贷款买房的话,你要对比的利率就是你所要付贷款的利息率。

我想这个比率大概是在6%到10%之间。

而如果大家对房价增长速度的期望值大于这个比率,就会出现大家争相抢购的情况了。

而如果该房产本身的实际增值没有大家期望的那么多,而它的价格被哄抬到高于实际价值,泡沫就产生了。

所以,房价到底有没有泡沫,是看你觉得北京上海的房子,一年是否有这么高的实际增值了。

这里要谈到的另外一点,是中国人消费习惯对房价的影响。

我刚刚所说的计算方式,更适用于投资性的房屋。

而对于普通老百姓买来自己住的房,这个计算方法成立的前提是,对于买房人来说,同样的屋子,租来住和自己买来住的没有实际性的差异。

但这一点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老百姓来说显然是不成立的。

因为需要有一套安稳的居所,致使没有房的普通百姓愿意比投资者再牺牲多一部分的回报率,也就导致大家对高房价的容忍性更高,进一步增加了房产泡沫的产生,或产生的可能性。

顺便说一点,我觉得中国现在的房屋供给情况,比十几年前是明显增长了的。

也就是说,中国老百姓基本上不应该有"住房难"的问题。

而与住房"并不难"相对立的"买房难"的问题,之所以会产生,一来可能是房价有泡沫,二来,是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房屋租赁系统。

租赁房屋还没有成为自购住房的有效替代。

-------------------

中国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抑制房价高速增长?

首先解释一下为什么问题里面我用的是"抑制"两个字。

因为首先要想大家说明的是,政府不可能出台政策让房价下跌。

房价可能有泡沫,但泡沫的存在并不一定是坏事。

只要泡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除了会遭来百姓的不满,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的。

然而泡沫的破灭却有着毁灭性的作用。

大家不要觉得房产商的破产是一件好事。

现在最酷的房产企业都是上市公司,都是拿着银行的钱在买地建房。

一旦他们破产,房产老板自己可吃不了什么亏,然而广大股民就血本无归,而留给政府的烂摊子和亏空最后还是会落到老百姓头上。

所以,政府会抑制房价增长,但不会直接干预是房价下降。

至于政府可以采取或者可能采取的措施,我想分两大类来说。

第一类是暂时性的调控措施,也就是"治标"的政策。

这一类政策力在抑制房市短期内的投机现象和调节房屋资源分配的不合理。

至于具体的办法有很多种,例如收取土地闲置税以抑制开发商囤地,收取第二套房的房屋闲置税以抑制投机性质的购房,像困难民众提供优惠政策等等。

这些我不想多说了,相信中南海比我有智慧的多。

第二类,我认为更重要,而国家可能会忽视的“治本”的政策,我想更值得认真讨论一下。

第一点,要解决城市住房供求不平衡的问题,根本是要解决城市本身的拥挤问题。

这点可以想美国借鉴。

大部分的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城市化”过程之后,又经历了“城郊化”的过程。

城市的拥挤使大家开始选择住在城市的郊区而非大城市本身,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大城市的住房压力。

美国房子之所以没那么贵,和这点不无关系。

但同样的方法,用在中国,就有了很多的挑战。

首先就是交通设施跟不上。

美国人可以住在城郊,因为他们大都有车,而且他们的城市不堵车。

现在中国人有车的是越来越多了,但如何让城市不堵车的确是一个挑战。

第二点,要根本解除房市内的投机行为,必须将房屋的投资价值和使用价值界定清楚。

这一点中国政府应该好好借鉴新加坡政府的祖屋系统。

新加坡的房子分两种,一种使用年限是99年,另一种是999年。

基本上这样的一个区别就界清了主要是以使用为目与以投资为目的房屋。

如果中国政府选择对中国未来的房产开发也做这样的一个界定,那么可以从根本上将房产投资市场和房屋的使用市场分开,在保证房地产投资市场的同时,又保证普通老百姓住的起房。

第三点,要建立和完善二手房以及房屋出租的市场。

一来是增加房屋的流通量。

二来,稳定健康的出租房市场也有助于改变中国人必须有自己所有的房屋的想法。

这一点是可以借鉴香港的。

香港的房子也贵到离谱,而普通香港人大都是租房子住的。

有一个完善的房屋租赁市场,使得在香港这个房价极高,贫富差距极大的地方,普通百姓依然可以通过租房过上相对稳定的生活。

----------------------

我个人认为,中国老百姓的住房条件,在房改之后还是一直都在改善的。

至于房价高,买房难的问题,我想在这里引用一个前辈说的话。

“现在的年轻人,才刚刚工作没几年,就巴不得有一百多平米的大房子住。

我们刚工作的时候,单位分一个十几平米的屋子,就不错了。

想想我自己的父母,生我的时候,一家三口还住在十多平米的屋子里。

到了我上小学的时候,家里的房子也不过就五六十平米吧。

那时候已经算不错了。

而现在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到了大城市连脚跟都没有站稳,就希望能够在大城市里买一套房子有个安身之所。

所以,到底是我们的生活变差了,还是我们的期望提高了?

我承认现在的社会有很多问题,也有很多矛盾。

但希望大家也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市场经济的社会就意味着这是一个竞争的社会。

在张口就大呼这没有得到那没有解决的时候,先想想你付出了什么,你配不配拥有你所想要的,再去指责政府或者是其它人吧。

当我被上帝造出来时,上帝问我想在人间当一个怎样的人,我不假思索的说,我要做一个伟大的世人皆知的人。

于是,我降临在了人间。

我出生在一个官僚知识分子之家,父亲在朝中做官,精读诗书,母亲知书答礼,温柔体贴,父母给我去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李清照。

小时侯,受父母影响的我饱读诗书,聪明伶俐,在朝中享有“神童”的称号。

小时候的我天真活泼,才思敏捷,小河畔,花丛边撒满了我的诗我的笑,无可置疑,小时侯的我快乐无虑。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青春的我如同一只小鸟,自由自在,没有约束,少女纯净的心灵常在朝阳小,流水也被自然洗礼,纤细的手指拈一束花,轻抛入水,随波荡漾,发髻上沾着晶莹的露水,双脚任水流轻抚。

身影轻飘而过,留下一阵清风。

可是晚年的我却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家庭的衰败,社会的改变,消磨着我那柔弱的心。

我几乎对生活绝望,每天在痛苦中消磨时光,一切都好象是灰暗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千古叠词句就是我当时心情的写照。

最后,香消玉殒,我在痛苦和哀怨中凄凉的死去。

在天堂里,我又见到了上帝。

上帝问我过的怎么样,我摇摇头又点点头,我的一生有欢乐也有坎坷,有笑声也有泪水,有鼎盛也有衰落。

我始终无法客观的评价我的一生。

我原以为做一个着名的人,一生应该是被欢乐荣誉所包围,可我发现我错了。

于是在下一轮回中,我选择做一个平凡的人。

我来到人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既不着名也不出众,但我拥有一切的幸福:

我有温馨的家,我有可亲可爱的同学和老师,我每天平凡而快乐的活着,这就够了。

天儿蓝蓝风儿轻轻,暖和的春风带着春的气息吹进明亮的教室,我坐在教室的窗前,望着我拥有的一切,我甜甜的笑了。

我拿起手中的笔,不禁想起曾经作诗的李清照,我虽然没有横溢的才华,但我还是拿起手中的笔,用最朴实的语言,写下了一时的感受:

人生并不总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

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阅读自己的人生,体会其中无尽的快乐和与众不同。

“富不读书富不久,穷不读书终究穷。

”为什么从古到今都那么看重有学识之人?

那是因为有学识之人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那时因为读书能给人带来快乐。

自从看了《丑小鸭》这篇童话之后,我变了,变得开朗起来,变得乐意同别人交往,变得自信了……因为我知道:

即使现在我是只“丑小鸭”,但只要有自信,总有一天我会变成“白天鹅”的,而且会是一只世界上最美丽的“白天鹅”……

我读完了这篇美丽的童话故事,深深被丑小鸭的自信和乐观所折服,并把故事讲给了外婆听,外婆也对童话带给我们的深刻道理而惊讶不已。

还吵着闹着多看几本名着。

于是我给外婆又买了几本名着故事,她起先自己读,读到不认识的字我就告诉她,如果这一面生字较多,我就读给她听整个一面。

渐渐的,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也提高了不少,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一个人读书的乐趣远不及两个人读的乐趣大,而两个人读书的乐趣远不及全家一起读的乐趣大。

于是,我便发展“业务”带动全家一起读书……现在,每每遇到好书大家也不分男女老少都一拥而上,争先恐后“抢书”,当我说起我最小应该让我的时候,却没有人搭理我。

最后还把书给撕坏了,我生气地哭了,妈妈一边安慰我一边对外婆说:

“孩子小,应该让着点。

”外婆却不服气的说:

“我这一把年纪的了,怎么没人让我呀?

”大家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肯相让……读书让我明白了善恶美丑、悲欢离合,读一本好书,犹如同智者谈心、谈理想,教你辨别善恶,教你弘扬正义。

读一本好书,如品一杯香茶,余香缭绕。

读一本好书,能使人心灵得到净化。

书是我的老师,把知识传递给了我;书是我的伙伴,跟我诉说心里话;书是一把钥匙,给我敞开了知识的大门;书更是一艘不会沉的船,引领我航行在人生的长河中。

其实读书的真真乐趣也就在于此处,不是一个人闷头苦读书;也不是读到好处不与他人分享,独自品位;更不是一个人如痴如醉地沉浸在书的海洋中不能自拔。

而是懂得与朋友,家人一起分享其中的乐趣。

这才是读书真正之乐趣呢!

这所有的一切,不正是我从书中受到的教益吗?

我阅读,故我美丽;我思考,故我存在。

我从内心深处真切地感到:

我从读书中受到了教益。

当看见有些同学宁可买玩具亦不肯买书时,我便想到培根所说的话:

“世界上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许许多多的作家、伟人都十分喜欢看书,例如毛泽东主席,他半边床上都是书,一读起书来便进入忘我的境界。

书是我生活中的好朋友,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航标,读书,读好书,是我无怨无悔的追求。

 我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人,也从没有独立生活过,直到来了加国。

  然后发现,有生俱来的独立细胞瞬间苏醒,几乎可以万事不求人,独立自强到令自己刮目相看。

  其实是环境使然,因为我也求不到人,举目无亲,求人不如求己。

  一个人带着女儿东奔西走,上下求索,差不多半年的时间,生活才算安定下来。

  有幸结识了几位华人朋友,圣诞节前第一次聚餐,说起各自的安居经历,无不感叹,加国是个锻炼人的好地方,堪堪把在座的娇娇女都变成了女汉子。

  主人是一位大我两岁的姐姐,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最是热情好客,令人宾至如归。

  席间说起各自的圣诞计划,我打算带女儿去夏威夷度假。

  话音刚落,便有两个声音相继表示可以负责我的机场接送。

  我和这里的许多老外一样,早在订机票的同时就租好了机场的昼夜停车,自驾往返机场。

于是婉言谢绝了朋友的好意。

  “下次不许再这样了啊!

知道你是不想给人添麻烦,但你知不知道我们就是喜欢被麻烦呀?

”主人心直口快地埋怨道。

  “我是早上七点的航班,五点半就得值机,四点半出发,若是让你们送的话,岂不是要跟我一样倒时差了,如果是中午的航班,我就不客气了。

  “任何时侯都不需要客气。

朋友是用来干什么的?

朋友就是用来相互亏欠的。

因为把你当朋友,所以我有求于你的时侯才不会犹豫,反之你有需要的时侯,也理所当然地来求我办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是在一次次的相互亏欠互还人情的过程中日渐亲厚的。

我巴不得你麻烦我,这样下次我麻烦你的时侯就理直气壮了,否则你从不求我,我怎么好意思去求你,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我把这当作了一堂宝贵的人情世故课。

简单朴实的道理,却蕴含着与人交往的大智慧。

  怪不得她周围有这么多的朋友,我很羡慕她为人处事的通透。

  从那以后,我学会以另一种方式与人相交,大方索取,大方回报,有欠有还,交情不断。

  有位家长临时有事找人代班去图书馆做义工,我正好有时间,立刻响应。

之前我们只是恰好在同一个家长群里的点头之交,见面连话都没说过两句。

事后,她主动表示有机会一定要替我一次班,我欣然接受,你来我往的便成了朋友,更是将相互代班发扬成了传统。

  邻居外出期间托我帮他浇花剪草送收垃圾桶,我爽快地同意,等我回国时,也毫不犹豫地请他为我服务。

有一天我不在家,监控摄像头通过手机提示我的院门被风刮开了,摇摇晃晃,还没来得及通知朋友帮我去看一眼,就见邻居走进了画面,拿着工具帮我把松掉的门拴修好,关门离去。

我又欠了他一次,没关系,下次包饺子时给他多煮一份。

  女儿的玩伴度假回来带给我们一罐锡兰红茶,等到春天,我从国内给她捎回明前龙井。

她妈妈种的蓝莓大丰收,送给我一盆,我吃不了做成了蓝莓酱,又给她送回去一瓶。

下一次,她干脆叫我去她家,品茶煮蓝莓酱。

  几年下来,我不再是当初那个独在异乡求助无门的女汉子,如今女汉子仍在,却是同在异乡,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朋友是用来相互亏欠的,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