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政治期中联考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64419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下政治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下政治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下政治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下政治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下政治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下政治期中联考试题.docx

《高二下政治期中联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下政治期中联考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下政治期中联考试题.docx

高二下政治期中联考试题

丰台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联考

高二政治A卷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8小题(共56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道大题(共44分)。

3.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在机读卡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试卷相应部分作答。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机读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6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6分。

1.翻开中国历史画卷,我们发现:

千百年来,无论是杰出人物还是普通百姓,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背后,都印刻着儒家倡导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有

①愉悦精神②潜移默化③深远持久④积极向上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徐悲鸿是融汇中西、纵贯古今的艺术大师。

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

徐悲鸿艺术风格的形成和艺术成就的取得,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了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的关系。

对文化创新途径的正确理解是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②批判传统,独领风骚

③薪火相传,一脉相承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3.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能够看到

①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大众传媒能够完全超越时空局限

③文化传播有多种媒介和多种手段

④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媒介才能实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下列选项中,属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针的是

A.努力研究,精益求精B.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实事求是,力戒空谈

5.一位美国前总统说:

“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

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

”美国一位专家评论说:

“中国的软实力中文化的吸引力还相对较弱。

相比较于美国的电影、音乐和其它文化产品,中国似乎没有一个突出的享誉世界的文化品牌。

”这两句话警示我们

①在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关系到能否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③在当今国际竞争中,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已超过经济硬实力

④经济全球化使各国联系更紧密,也使文化安全问题更重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深刻影响着当代学子。

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④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7.随着交通方式的不断进步,地球越来越小,“地球村”的概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比如在中国,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

这说明科学技术进步能够

①改变文化的存在方式②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③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④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古城北京被彻底改建,城墙和城门被陆续拆除。

据说建筑学家梁思成当年曾为此流泪,抱着一块城砖对拆城墙的人说:

“五十年后你们会后悔的!

”梁思成之所以流泪,因为他深知文化遗产

A.是一个国家风俗习惯的集中表现

B.是一个国家全部历史事件的凝结

C.是一个国家宗教发展的集中表现

D.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9.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

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B.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10.中国的舞龙、西班牙的斗牛、巴西的桑巴舞等表明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

①民族性②多样性

③独特性④交融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在古代中国,人们把理想的社会称为“大同”社会。

追求“大同”,曾是一些思想家毕生奋斗的目标。

孙中山“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就带有明显的“大同”痕迹。

”从“大同”到“天下为公”属于传统文化继承中的

继承。

A.传统习俗B.传统建筑C.传统文艺D.传统思想

12、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

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现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

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

读上图。

完成13、14题。

13.雨伞最初的标价是二元,这“二元”是

①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②现实的货币

③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④观念上的货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4.雨伞的价格由二元涨到二元七角五分,说明商品的价格

A.受供求关系影响B.由商品的价值决定

C.由货币的支付手段决定D.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

价值规律告诉我们: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回答15-17题

15.2011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

2012年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A.0.75元B.0.80元C.0.85元D.1.25元

1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从根本上说可以归结为

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C.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

D.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17.如果服装加工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那么生产一件连衣裙所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一件连衣裙的价值量就会。

可见,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

A.增加 增加 正比 B.减少 减少 正比

C.减少 减少 反比 D.增加 减少 反比

走进经济生活,观察经济现象。

回答18、19题。

18.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处处能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进口的家电、汽车、食品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走向世界。

这一现象我们称之为

A.贸易全球化B.生产全球化

C.资本全球化D.政治多极化

19.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如果甲商品价格不断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乙商品的价格与需求的变化为:

20.在一些同学中,名牌书包、运动鞋、自行车等逐渐成为消费时尚。

对此,有同学提出:

反对攀比,不反对名牌,名牌消费应量力而行,避免增加家长的经济负担。

这是提倡

A.缩小消费差别   B.适度消费  

C.消除收入差距 D.勤俭节约

21.下列选项中,对价格与价值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价值是价格的货币表现,价格是价值的基础

B.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C.价值由生产领域决定,价格由消费领域决定

D.价格就是价值,价格与价值总是一致的

22.如果你购买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成为这家公司的股东,可以从公司取得股息或红利收入。

这种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B.合法的劳动收入

C.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D.按生产要素分配

23.李先生打算用5万元进行投资。

除了储蓄存款外,还想选择风险小、信用度高、收益稳定的投资方式。

比较适合他的投资理财品种是

A.股票   B.商业保险  C.政府债券  D.社会保险

“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回答24、25题。

24.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在收入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

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②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③提高增值税率

④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下面选项中,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是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B.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C.效率与公平二者具有一致性,又存在矛盾

D.提高效率会损害公平,追求公平会降低效率

Y=F(K,L,A,R……)

公式表明,国内生产总值(Y)的大小取决于资本(K)、劳动力(L)、技术(A)、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R)等生产要素投入的水平。

 

26.经济增长可以用上面的函数表示。

我国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需要加大投入比重的要素是

A.K   B.A  C.L  D.R

27.“保险不会改变你的生活,但是会使你的生活不改变。

”这句保险宣传语说明

A.保险让购买保险的家庭拥有平安

B.购买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C.订立保险的原则是自愿、公平互利和协商一致

D.购买保险不会对你的生活产生任何影响

28.

 

不考虑其他因素,上图中汇率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12002至2004年,中国出口到法国的纺织品更具竞争力了

22002至2004年,德国出口到中国的机械设备变得便宜了

32008至2009年,中国企业赴欧元区国家投资设厂更有利

42008至2009年,法国学生来中国留学需要的费用减少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4分)

二、问答题根据题目要求作答,紧扣题意,适当分析。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29、去年,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其中“包容”是北京文化的特征,即宽容、容纳。

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壮大的漫长过程中,北京以自己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吸引、融合着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古典的、现代的,民族的、世界的,京腔京韵的、五湖四海的在今天的北京都有其展示的舞台;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人,都能在北京寻找到发展的机会。

请结合《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一谈你对北京精神的特征“包容”是如何理解的,请从中华文化特征角度加以说明。

30、城市建设是现代都市文化展现的重要方式,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不断实施的城建工程却使众多历史遗址、遗迹的保护问题,再一次推到城市建设者面前。

由于遗址、遗迹作为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承载着一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或世界文化文明的根源和发展历程,因而,怎样使城市发展和遗址保护相得益彰,让当代城市既展现出现代文明的普遍性,又保留民族历史文化风貌的独特性,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结合上述材料,根据《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文化遗址保护的意义。

31、上图属于典型的买方市场,企业竞争激烈。

请你根据《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为正处于激烈竞争中的企业出谋划策,如何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32、人类学家鲍雅士(Boas)在《原始人的心智》一文中指出:

“决定人类行为习惯的不是遗传因素,而是文化因素。

人类行为和信仰所反映的不是他与生俱来的智慧,而是他所生活的文化系统。

”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我们就是要消除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挖掘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人格培养的部分,为我所用。

依据以上材料谈一谈文化在塑造人生方面有何作用?

 

三、简答题在横线上作答,紧扣题意,简明扼要。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2分。

33.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

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自强不息。

34、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35、某商品价格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情况

单位商品价格(元)

6000

5000

4000

3000

需求量

200

400

600

800

根据《经济生活》中相关知识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变化,你认为该商品属于

品。

36、读上图,根据《经济生活》中消费类型有关知识,右图属于消费。

四、论述题12分

37、材料一:

目前我国旅游纪念品市场出现了缺乏地域特色、缺乏创意开发、同质化严重、性价比不高的现象,已严重影响到游客对纪念品的购买热情。

由于产品销路不好而获利受损的生产厂家对此尤为关注。

实践与研究表明,独一无二的地方文化和特色才是旅游纪念品的价值及核心竞争力所在。

在权威人士的引领下大部分企业开始在地方文化和特色方面加大对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创新力度,从而打破产品生产的越多赔的越多的怪圈。

(1)请根据《经济生活》相关内容并结合材料一说明,企业为什么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2)请根据《经济生活》相关内容并结合材料一回答,企业如何打破“产品生产的越多赔的越多的怪圈”?

 

材料二:

温州商人叶茂西旗下的西京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收购了英国本土一家卫星电视台——PROPELLER(译为螺旋桨)。

并对该电视台的发展规划方面进行大幅度调整,利用这个宣传载体,大力传播中华文化、礼仪、历史、风土人情、经济发展以及产品品牌、精英人物等,激发欧洲人对中国的关注,对中华文化的热衷,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有关人士认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参与国外的文化事业,这是中华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从理论到实践的落实,这对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竞争力,以及整体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发挥着巨大作用。

(3)材料一是一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现象。

材料二是“文化唱戏”。

有人认为,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体现了人们对文化功能认识的深化。

你赞同这种看法吗?

并说明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