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线道岔铺设作业指导书汇总.docx
《地下线道岔铺设作业指导书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线道岔铺设作业指导书汇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下线道岔铺设作业指导书汇总
地下线道岔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青岛地铁13号线轨道工程地下段6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60kg/m钢轨9号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
2.施工准备
(1)整体道床单开道岔、交叉渡线提前预铺。
(2)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才可持证上岗,特殊工种必须持有相应的资料证。
(3)技术部门必须做好技术交底、安全交底等交底工作,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报监理单位进行申批,申批通过后才可组织施工。
(4)材料等必须进行自检验收,并报监理单位验收。
验收通过后才可用于本工程。
(5)地下线整体道床道岔岔料及各种扣配件通过线下单位预留的竖井或车站,使用吊车或人工的方法搬运到洞内,再采用炮车等运输工具倒运到工作面进行铺设。
(6)吊车、运输等作业必须有相应的安全方案。
(7)施工前应对土建施工单位移交的结构底板进行检查,要求无浮浆、积水和渗漏。
轨行区基底采用人工进行密集凿毛,凿坑深5~10mm,坑距50~100mm,凿毛完毕后立即清扫杂物垃圾,并用高压水或高压风将结构底板冲洗干净。
(8)由厂家直接供货于指定地点,现场清点验收,分类堆放,然后利用动力牵引平板车散布到位。
道岔钢轨装车时,尖轨、辙叉及护轮轨应注意铺设方向及道岔开向。
尖轨应与基本轨捆扎牢固、密贴,以防损伤尖轨。
岔枕进场后严格按其外观质量、类型、尺寸逐一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运往工作面。
3.技术标准及技术要求
3.1道岔结构件、轨枕、配件等均须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外观及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材料数量齐全;混凝土岔枕无裂纹、损伤等现象。
3.2铺设位置正确,基本轨、尖轨、辙叉及配件铺设符合《60kg/m整体道床9号道岔铺设图》;《60kg/m整体道床9号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铺设图》的图纸要求。
3.3道岔位置应按设计铺设。
困难条件下,经统筹研究,可在不移动股道有效长度和不变更其他运营设备的条件下,将道岔位置前后移动不得大于0.5m。
3.4尖轨的轨底应于滑床台密贴,转辙器每侧与尖轨不密贴的滑床台不得多于一块。
各牵引点两侧枕上的滑床台必须与尖轨轨底密贴(指有磨痕或间隙不大于1mm);滑床板、护轨垫板销钉的穿向应一致。
4.工艺流程
整体道床道岔施工工艺流程图
检查道岔各部尺寸
运输并散布道岔料
基标检查
吊挂混凝土短岔枕
精调道岔几何尺寸
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养生
检查验收
5.施工方法
5.1基标测设:
根据施工计划积极主动与基标测设单位联系进行基标测设工作。
根据道岔铺设的需要,要求在道岔线路中心线点在其岔头、岔尾及岔心设置控制基标,中间轨距变化处及支距位置增设加密基标,并在基本轨轨缝两轨外侧、辙叉前后轨缝两侧增设加密基标,加密基标沿道床两侧布置,距线路中心1.5m。
基标设置按照GB502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测设。
对基标测设单位提供的测设资料和控制桩及时组织测量人员,进行复核测量后才能投入使用。
5.2钢筋加工
⑴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a.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b.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PB335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c.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⑵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规范第①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b.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
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c.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
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⑶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
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⑷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内净尺寸
±5
5.3铺设道床钢筋网:
地下线道岔道床钢筋网:
每个道床块内设单层钢筋网,纵向采用Φ16螺纹钢筋,横向采用Φ12螺纹钢筋作箍筋,应注意杂散电流专业的要求,每个道床块两端的第一根横向钢筋为50×8mm的N3镀锌扁钢。
扁钢及道床块中部一根横向钢筋与所有纵向钢筋应焊接,钢筋焊接具体要求详见《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杂散电流腐蚀防护系统施工图、杂散电流腐蚀防护系统通用图》,并保证各纵向钢筋的电气连续。
钢筋布置间距详见各整体道床图,按规定要求应在钢筋网下设置混凝土保护层砂浆垫块。
钢筋的竖向定位及N3扁钢设置均同相邻区间正线。
钢筋加工在铺轨基地或附近的预铺施工生产场地内进行加工,采用汽车运输到附近地点或下料口,再吊运到洞内施工现场。
5.4组装道岔、粗调几何尺寸:
道岔按照设计位置及开向运输到现场,在施工现场先按照设计图纸进行联结,联结完后,再使用钢轨支承架进行架轨,将道岔调高到离基底500mm高度,然后按照设计的几何尺寸及规范的要求进行粗调,粗调完后,再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滑床板、铁垫板,挂设短轨枕,然后将道岔调整到设计标高位置,再进行精确调整。
接着进行钢筋绑扎,支立支墩模板,浇筑支墩混凝土。
道岔安装要求如下:
⑴架轨
①用鱼尾板连接钢轨时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正确预留轨缝。
②散钢轨支撑架时,应在顺坡终点,尖轨尖端,尖轨部分前、中、后,导曲线部分前、中、后,辙叉部分前、中、后均应设置钢轨支撑架。
道岔支撑架间距每隔4根枕布设一根。
③所有鱼尾螺栓、连接零件螺栓均应涂油上紧,扭力矩一次达标。
④安装钢轨支撑架时,直线部分支撑架要垂直线路中心线方向,曲线部分支撑架要垂直切线方向,不得歪斜。
⑤钢轨支撑架各处螺栓、丝杠必须拧紧,不得虚接。
⑵粗调
①根据岔头、岔尾的控制基标及加密基标,确定并调整岔头、岔尾的位置,并保证岔头两股钢轨的方正。
②调外直股方向:
根据外直股外侧基标,用L尺从岔头到岔尾依次调整道岔外直股的方向和高程,使其达到规范要求。
③在保持道岔外直股不动的前提下,通过调节钢轨支撑架上位于内直股处的轨卡的水平螺栓及立柱,依次调整道岔内直股的轨距、水平,直至达到要求。
④调整曲上股轨距、水平:
按照设计图纸,把支距尺放在规定的支距点上,在保持外直股不动的前提下,通过依次调节钢轨支撑架上位于曲上股处轨卡的水平螺栓,使曲上股各点支距达到要求。
⑤调整曲下股轨距:
在保持曲上股位置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调节钢轨支撑架上位于曲下股处的轨卡水平螺栓,调整曲下股各点轨距。
⑶散布、安装扣件及铁垫板
铁垫板、扣件按设计图纸规定的类型有次序的分类散布,根据道岔图纸短轨枕间距在基本轨上画铁垫板印,按序号依次上扣件。
上铁垫板时,有专人负责对安装铁垫板位置、型号进行检查。
5.5吊挂混凝土短岔枕
在方向和轨距粗调完毕后,开始进行吊挂安装混凝土岔枕。
①短岔枕安装时,岔枕应按序号顺次安装,直线段两股钢轨的短岔枕中心线与线路中线垂直,曲线段应与线路中线的切线方向垂直。
②道岔辙叉部分的短岔枕应垂直辙岔角的平分线,转辙器及连接部分应与道岔直股方向垂直。
③短岔枕安装距离允许偏差为±10mm,承轨槽边缘距离整体道床变形缝和钢轨普通接缝中心均不应小于70mm。
④短岔枕的垫板安装完毕,其扣件宜安装钢轨的一侧再安装另一侧,位置正确后拧紧螺栓。
⑤吊挂混凝土短岔枕时,螺栓要拧紧,每条螺栓要复紧,复紧要至少进行三次,以防止出现空吊板现象。
采用水平尺检查相邻岔枕是否在同一平面,超标的立即改正。
⑥铁垫板与岔枕之间橡胶垫板不得出现错位现象。
5.6精调道岔几何尺寸
道岔各部的几何状态,必须按道岔铺设图、整体道床布置图及铺设基标进行调整;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道岔和混凝土轨枕的位置,道岔各部的几何状态,发现超标立即调整。
(1)针对单开道岔转辙部分扣件多空间小、支撑架对尖轨与基本轨的分解拨移以及对支墩的浇筑、轨距的测量干扰较大的实际情况,采用自制小型螺旋千斤顶进行转辙器短岔枕调平工艺,既能保证道岔的技术状态,又能提高施工效率。
其操作顺序及要点为:
①当转辙器部分曲直两基本轨的高程、方向、水平及轨距设定后,安装上拉杆及加长拉杆(即在基本轨直股1435mm轨距处设普通拉杆,尖轨刨切中点处布设长拉杆<1434+70mm>,组成梯形框架,以保证道岔尖轨处的几何尺寸得到有效的控制);连接部分除设拉杆保持轨距外,导曲线外股钢轨在适当位置设置短拉杆以保持支距(即按照导曲线不同点的支距值,布设不同规格的短拉杆来控制导曲线支距)。
②将尖轨与基本轨进行分解,把一侧尖轨拨至轨道中部支撑架上。
③滑床板下的短岔枕依靠弹条扣件及滑床台下的弹片扣件悬挂在基本轨轨底下,调整短岔枕前稍放松弹条螺母。
④在短岔枕底部里端中轴线附近放入千斤顶,滑床台面上设置水平尺。
小型螺旋千斤顶调整滑床板水平示意图
⑤升起千斤顶的同时拧紧弹条螺母,要求滑床台面上的水平尺保持水平。
⑥当弹条中部与钢轨接触时,确保滑床台面水平。
⑦转辙器一侧的短岔枕经上述方法逐一调平后,用拉线的方法检查同侧14块滑床台面,要求所有台面都保持同一水平面上后,方可打入弹片上的销钉。
⑧将尖轨拨回滑床台上进行静态检查,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测定符合要求后,即可安装辙跟扣件及夹板,进行另一侧尖轨的短岔枕调整。
⑨当两侧尖轨下的短岔枕全部调整完之后,与道岔连接部分一起选择合适位置浇筑支墩;经全面检查后及监理复查认可后方可挂设三轨墩,浇筑道床混凝土。
⑩混凝土终凝后,安装上拉连杆,作动态检查、调整。
(2)整体道床交叉渡线铺设
根据交叉渡线上长、短轴上的基标,拉出长短、轴的轴线,然后根据弦线方向及道岔中心位置铺设锐角辙叉、钝角辙叉及连接短轨,装上接头螺栓,组成菱形,用道岔中心基标和两侧加密基标控制、调整四组单开辙叉的位置和方向,按图纸铺设四个角的单开道岔,其调轨方法基本同单开道岔。
整体道床交叉渡线铺设施工顺序:
①用钢轨支撑架将交叉渡线中部的8组辙叉及其连接的钢轨调至设计高程。
②各辙叉挂线后使其岔心理论交点与相应的控制桩的拉线重合。
③联结辙叉与钢轨的夹板,找正辙叉前后方向后装上轨距控制装置。
④检查菱形长、短轴及四条斜边的长度。
⑤检查四组辙叉叉心理论交点两对角线长度。
⑥立模浇筑支墩。
⑦铺设四组单开道岔的转辙及连接部分。
⑧立模浇筑支墩。
⑨浇筑交叉渡线整体道床混凝土,拆模验收。
5.6模板的安装
(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2)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3)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要求及时进行处理。
(4)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茬处。
(5)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②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施工的隔离剂;
③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④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钢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寸
+10,0
注:
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⑤整体道床施工模板安装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模板位置
±5
钢尺检查
垂直度
2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
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5.7浇注道床混凝土
混凝土入模前按规定应抽查每罐车混凝土的坍落度,必须保证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前用编织袋覆盖钢轨及轨枕,以免对轨枕及扣件造成污染。
道床浇筑过程中应分层、水平、分台阶灌注,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在插捣过程严禁振捣棒触及支承架、钢轨、轨枕、模板。
道床最好一次浇筑完成,如遇特殊情况,应在下次浇筑前清理接茬浮浆并凿毛接触表面。
5.8模板的拆除
(1)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2)模板拆除时应注意保护混凝土表面及棱角,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3)拆除后的模板应将模板上的浮浆清理干净,涂油后堆放整齐。
(4)对损坏的模板及时修复,对表面平整度达不到要求的,应清除标记,不得再用于施工。
5.9混凝土养生
道床混凝土初凝前,应及时进行面层及水沟的抹面,并将钢轨、轨枕或短轨枕及三轨墩、扣件、支承架等表面灰浆清理干净。
初凝后终凝前进行第二次抹面,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减少混凝土收缩量,避免混凝土表面皱裂、起皮,并及时进行覆盖。
混凝土浇筑12小时后,采用喷洒养护剂的方法进行养护,要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后方可拆模;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轨道上方可载重、行车。
5.10质量检查及修整
当道岔铺设完后,实行三级自检制度,先由施工班组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施工队队长或领工员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项目部,由项目部组织安质部、综合技术部联合自检,在各级自检过程中,如自检不合格,需返工重新施工,重新进行三级自检。
联合自检合格后,填写报验表,报驻地监理进行检查。
6.劳动力及机械配置
劳动力组织表
序号
项目
工种
工作内容
数量
备注
1
管理人员
施工队长
主管生产
1
2
技术人员
现场技术、基标测设
4
3
安质员
主管现场安全、质量
1
4
班长
现场带班
1
5
生产人员
普工
道床底板凿毛
1
6
木工
弹立模线
3
7
线路工
连接道岔及调轨
6
8
普工
安装垫板及短轨枕
6
9
钢筋工
加工、绑扎、焊接钢筋
6
10
模板工
立模、预埋管线安装
10
11
砼工
浇筑混凝土
12
12
普工
养生
4
13
电工
其它
1
合计
55
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吊轨卡
个
2
2
撬棍
根
10
3
平车
台
2
4
道岔支架
组
6
交渡为24组
5
普通扳手
把
20
6
齿条压机
把
4
7
万能道尺
把
2
8
30m钢卷尺
把
1
9
基标尺
把
2
10
方尺
把
2
11
支距尺
把
1
12
扭力扳手
把
1
13
插入式电动捣固棒
个
3
14
混凝土罐车
辆
2
15
轨道车
辆
2
16
轨道平板车
辆
2
17
小平板车
台
3
7.质量控制
7.1道岔结构件、轨枕、配件等均须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外观及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材料数量齐全;混凝土岔枕无裂纹、损伤等现象。
7.2铺设位置正确,基本轨、尖轨、辙叉及配件铺设符合《60kg/m整体道床9号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铺设图》;《60kg/m整体道床9号道岔14m间距交叉渡线铺设图》;《60kg/m整体道床9号单开道岔铺设图》的图纸要求。
7.3道岔位置应按设计铺设。
困难条件下,经统筹研究,可在不移动股道有效长度和不变更其他运营设备的条件下,将道岔位置前后移动不得大于0.5m。
7.4尖轨的轨底应于滑床台密贴,转辙器每侧与尖轨不密贴的滑床台不得多于一块。
各牵引点两侧枕上的滑床台必须与尖轨轨底密贴(指有磨痕或间隙不大于1mm);滑床板、护轨垫板销钉的穿向应一致。
7.5技术标准
7.5.1道岔混凝土道床允许偏差
道岔混凝土道床允许偏差表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道床至轨枕承轨面距离30mm
+5,0
尺量
2
岔枕间距
±10
3
岔枕偏斜
≯20
4
普通与绝缘接头轨缝中心距第一根岔枕中心误差
±10
5
钢筋混凝土裂缝
≯0.2
塞尺量
7.5.2转辙器必须扳动灵活,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在转辙器杆连接处,尖轨与基本轨间隙不应大于1mm,尖轨尖端处轨距允许偏差为±1mm。
7.5.3轨距允许误差,装有控制联锁设备的道岔,除尖轨尖端处±1mm外,其余各部均为+2、-1mm,辙叉心作用边至护轨头部外侧距离不得小于1391mm,允许偏差+2~0mm,翼轨作用边至护轨头部外侧距离不得大于1348mm,允许偏差0~-1mm。
7.5.4顶铁与尖轨轨腰间的间隙小于1mm,若发现间隙太大,可在顶铁与基本轨腰之间加调整垫片进行调整。
7.5.5导曲线及附带曲线:
导曲线支距允许偏差为1mm。
附带曲线用10m弦量连续正矢差允许偏差为1mm。
7.5.6轨顶水平及高程:
全长范围内高低差不应大于2mm;高程允许偏差为±1mm。
7.5.7抹面允许偏差:
平整度3mm,高程0~-5mm。
7.5.8轨面应平顺,滑床板在同一平面内。
轨撑与基本轨密贴,其间隙不应大于0.5mm。
7.5.9轨顶中心线:
距基标中心线允许偏差为±2mm。
7.5.10轨道方向:
直线段用10m弦量,允许偏差为1mm。
7.5.11轨缝:
允许偏差+1~0mm。
7.5.12钢轨接头:
轨面、轨头内侧应平(直)顺,允许偏差为0.5mm。
8.施工安全措施
1、在道岔施工翻轨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站在钢轨一侧,以防翻轨时碰伤、砸伤。
2、向施工人员进行工序和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3、成立安全组织机构,负责项目安全管理。
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培训,严禁施工人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
4、在每个工序实施前,由安质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进行交底,坚持班前施工安全讲话制度。
5、转运道岔前应检查吊具、吊钩和钢丝绳有无损伤,并应捆扎牢固,吊装人员应持有相关的操作资格证,现场要有防护措施。
6、进入施工场地的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滑鞋,并佩带工作牌。
7、拨移尖轨时应站稳,防止挤伤手脚。
8、严格按照国家、铁道部和北京市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进行施工,加强与各方合作。
9、明确各项目和各工序质量负责人,实行全员、全面、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10、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把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汇总,会同设计部门和监理工程师研究解决。
11、会同轨道工程业主代表或驻地监理、设计单位及土建工程施工单位进行铺轨前的联合交接工作,并对工程质量进行复测、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装工程施工。
12、及时准确地做好施工前的各种需要试验项目,为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13、为施工的每道工序提供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制定各环节各工序相应的质量控制和检查标准,对工序标准的情况做出记录,严格执行“不合格品不准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的质量要求,把好质量关。
14、道岔铺设前根据设计图、基标确定好道岔位置。
道岔铺设时各部尺寸符合规范和验标要求。
15、严格控制模板安装尺寸,使其符合《验标》要求,模板要等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后才能拆除,拆除过程对构件混凝土进行有效地保护,对模具要随时进行整理,使其始终保持有效的刚度和稳定性。
16、钢筋的焊接方式、整体道床伸缩缝处的纵向钢筋电气连接及杂散电流收集网等应符合设计图要求。
17、铺轨施工前要由测量组提前对基标、限界等进行复测、检查,符合要求方准施工。
铺轨时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扣件,对于轨道的方向、水平、轨距、高低及超高,必须通过精心调整,保证轨道初始几何形态在验收标准规定的范围以内。
18、各种材料保证及时充分供应,各种周转材料储备充足,各类型机械设备保养运转良好,保证施工在最佳状态下进行。
19、加强同甲方驻工地代表及监理联系,对图纸疑问、设计变更、社会因素等影响进度的问题提前考虑,积极协商解决,从总体布置上合理安排,保证工期。
20、按照ISO9000质量体系,进行严密科学、程序化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杜绝工程缺陷,减少浪费,使原材料进场、材料投入使用、工序检查、质量评定和检验等环节有序无误。
21、针对本工程特点,制定并落实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据OHSAS18000标准完善安全保证体系,使“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观念深入人心,确保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22、施工现场悬挂职业健康安全警示标识;
23、不得私拉乱接电线,各种电闸箱有专人管理,并配锁;
24、安全防护到位,并经常组织检查;
25、施工现场按照场地容貌管理规定设置,周围居民和闲杂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区域内,未经业主批准同意,外部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进入工地。
26、施工现场布置合理,各类材料、设备、预制构件等做到有序堆放,不侵占车行道、人行道。
27、加强施工管理,强化环保意识;
9.环境保护措施
9.1加强施工管理,强化环保意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容易引起环境污染的各种渠道严格控制,明确环保重点。
9.2切实贯彻环保法规,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法规、方针、政策和法令,结合设计文件和工程实际,及时提报有关环保设计,按批准的文件组织实施。
9.3加强环保教育,宣传有关环保政策、知识,强化职工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参建职工的自觉行为。
9.4严格控制施工噪音,白天小于70db,夜间小于55db。
9.5施工垃圾严禁乱扔,要集中堆放,统一回收处理。
9.6汽车尾气排放应符合《汽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9.7施工现场扬尘应控制在国家及武汉市的有关规定要求。
9.8整体道床一个作业面施工完毕后两日内,应立即凿除漏浆、清理钢轨施工垃圾、修复由于我方施工损坏的线下有关工程,做到工完料清,树立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