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场线防水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86161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2.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入场线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出入场线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出入场线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出入场线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出入场线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出入场线防水施工方案.docx

《出入场线防水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入场线防水施工方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出入场线防水施工方案.docx

出入场线防水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CHINASTATECONSTRUCTIONENGRG.CORP.

成都轨道交通1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5标

回龙停车场出入场线区间防水

施工方案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ChinaConstructionThirdEngineeringBureauCo.,Ltd

二O一八年五月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CHINASTATECONSTRUCTIONENGRG.CORP.

 

成都轨道交通1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5标

回龙停车场出入场线区间防水

施工方案

 

审批:

审核:

编制: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ChinaConstructionThirdEngineeringBureauCo.,Ltd

二O一八年五月

 

 

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1.1相关文件

1)成都轨道交通11号线一期工程矿山法区间结构防水通用图;

2)成都轨道交通11号线一期工程回龙停车场出入场线区间矿山法结构设计图;

3)地质勘察报告及现场调查掌握的地质、环境和管线探查资料,施工场地条件的实际调查报告

1.1.2主要规范规程、企业管理文件

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

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4、《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09

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

6、《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年版)GB50299—1999

7、《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8、《高分子防水材料第1部分:

片材》GB18173.1-2012

9、《高分子防水材料第2部分止水带》GB18173.2-2014

10、《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GB18445-2012

11、《轨道交通防水工程细部构造施工细则》JQB-103-2006

12、《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178-2009

13、《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JGJ/T212-2010)

1.2编制原则

1)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认真贯彻国家和成都市关于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规定。

2)结构防水应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设防,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3)地下结构应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主,强调结构自防水首先应保证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自防水能力。

为此应采取有效技术措施,保证防水混凝土达到规范规定的密实性、抗渗性、抗裂性、防腐性和耐久性。

加强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预埋件、预留孔洞、各型接头、各种结构断面接口、桩头等细部结构的防水措施。

1.3编制范围

本次施工方案编制范围为出入场线区间主线的防水施工,并作为隧道防水施工全过程的指导性文件。

充分考虑了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一系列安全、质量、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第2章工程概况

2.1设计概况

回龙停车场出入场线是成都轨道交通1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5标最后一段区间,连接兰家沟站和回龙停车场,采用矿山法施工。

其中入场线设计里程范围为:

RDK0+032.022~RDK1+1520.000,长1487.978m;出场线设计里程范围为:

CDK0+032.022~CDK1+1520.389,长1471.154m(短链2.528m、15.268m、长链0.583m)。

于RDK0+541.955设置一座废水泵房,于RDK1+510.000设置一座雨水泵房,于RDK0+700设置一处斜井。

线路最大纵坡为34‰,最小纵坡为2‰,埋深约9.0m~40.0m。

洞身主要穿越中风化泥岩,局部夹少量强风化泥岩层及含卵石粘土。

隧道围岩综合分级为V级。

隧道断面为单洞双线断面型式,中间设钢筋混凝土中隔墙,分离左右线。

洞身开挖采用台阶法、CD法施工;隧道支护按喷锚构筑法进行施工,初期支护采用钢拱架、锚、网、喷结合的方式支护,二次衬砌采用曲墙+仰拱的复合式衬砌结构,并辅以注浆小导管、长管棚超前预加固措施。

回龙停车场出入场线出兰家沟站后以R=500m(出场线R=505m)沿规划兰沟路沿西北方向敷设,与预留远期盾构区间相交后以R=255m(出场线R=250m)下穿双黄路,绕转约180°后再次下穿双黄路,后以直线下穿规划迎宾大道进入回龙停车场红线范围,与停车场U型槽相接。

出入场线线路图见图2.1-1。

图2.1-1出入场线俯视示意图

2.2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本区段地势起伏较大,地貌单元为岷江水系三级阶地,施工范围内的建构筑物主要为双黄路,无其它既有建构筑物,地势总体呈北东低南西高。

2)地层岩性

根据钻孔揭示,场地范围内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其下为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冰水沉积层(Q1+2fgl)黏土、含软石黏土,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

按分层依据,结合本工程地质断面,划分岩土层。

各岩土层特征由新至老描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

<1-1>杂填土:

杂色,松散,稍湿。

主要以回填的碎石、砖块、近期拆迁遗留的建筑垃圾及原建筑基础和地坪残迹为主要组成。

本段内均有分布,层厚0.50~6.0m,为新近回填土,回填时间小于5年,该层均一性差,多为欠压密土,自重固结尚未完成,结构疏松,具强度较低、压缩性高、荷重易变形等特点。

<1-2>素填土:

褐灰、灰黄色,稍密,稍湿,以黏性土为主,夹杂少量卵石。

该层在区段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1.1~1.3m,为新近回填土,回填时间小于5年,该层结构疏松,具强度较低、压缩性高、荷重易变形等特点。

(2)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冰水沉积层(Q1+2fgl)

<4-1>黏土:

黄褐色、褐黄色,局部为灰褐色。

硬塑为主,局部可塑。

含铁、锰质氧化物结核,局部夹少量钙质结核,稍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该层裂隙发育,裂隙短小而密集,上宽下窄,较陡直而方向无规律性,将黏土切割成短柱状或碎块,隙面光滑,充填灰白色黏土薄层。

该层分布连续,层厚0.50~7.00m,层顶标高469.75~505.42m。

标贯修正击数平均值N=13.1击/30cm。

<4-3>含黏土卵石:

青灰色、灰黄色,湿~饱和,稍密为主,卵石成分以岩浆岩、变质岩类岩石为主。

磨圆度较好,以亚圆形为主,少量圆形,分选性差,强风化,局部呈中风化。

卵石含量一般50%~70%,粒径以2~15cm为主,最大粒径达35cm。

该层在区段场地内分布范围较大,层厚1.00~29.60m。

<4-4>中砂:

灰白色,饱和,稍密,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次为云母,有胶结,主要为花岗岩卵石全风化后形成,黏粒含量较高。

该层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层中。

(3)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

泥岩顶板起伏一般,顶板标高451.41~484.56m,本次勘察未揭穿,与上覆第四系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5-1-2>强风化泥岩:

暗红色~紫红色,泥质结构,薄层~中厚层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短柱状,手捏可碎。

层厚0.50~11.50m,层顶标高437.85~490.83m。

天然单轴抗压强度为0.671~0.894MPa,标准值0.724MPa。

岩石坚硬程度分类为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5-1-3>中等风化泥岩:

暗红色~紫红色,泥质结构,薄层~中厚层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多呈长柱状,少量短柱状,锤击易断,含强风化夹层,此层未揭穿。

天然抗压强度为3.733~19.299MPa,标准值为9.172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2.321~11.797MPa,标准值为5.464MPa。

岩石坚硬程度分类为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3)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岩土体

根据《成都轨道交通11号线一期工程回龙路停车场出入场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本区间为无瓦斯隧道,施工过程中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对有害气体进行监测及防护。

本隧道主要穿越中风化泥岩,局部夹少量强风化泥岩层及含卵石粘土,其中泥岩为膨胀岩。

据临近回龙停车场详勘室内试验统计:

中等风化泥岩自由膨胀率(FS)15~25%,平均值20.7%;膨胀力(Pp)17.6~26.7kPa,平均值为21.5kPa;饱和吸水率5.03~9.45%,平均值为7.34%。

隧道局部穿越黏土层和泥岩层,黏土、泥岩在暗挖过程中遇水后可能会引起拱顶下沉甚至坍塌。

因此,要严格按照膨胀土(岩)地区的相关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做好黏土、泥岩的防水保湿和侧壁、基底的封闭和防排水工作。

2.2.1水文地质情况

1)地表水、地下水赋存及类型

本段地处岷江水系三级阶地,地表水主要为鱼塘水和青家沟。

区间地下水主要有赋存于黏性土层之上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第四系砂、卵石土层的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其中对工程影响较大的为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赋存于白垩系灌口组紫红色泥岩中,含水量一般较小,但在岩层较破碎的情况下,常形成局部富水段。

根据相关水文地质资料及已有工程资料显示,渗透系数k约为0.027~2.01m/d,平均为0.44m/d。

属弱~中等透水层。

2)地下水的富水性及动态特征

在本区间详勘阶段,测得地下水位稳定埋深为4.4~22.4m,高程466.73~490.35m。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显示,成都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79.3mm,最大年降水量为1343.3mm,最大日降水量为167.6mm,丰水期一般出现在7、8、9月份,枯水期多为1、2、3月份。

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约2~3m。

2.2.2工程气象条件

成都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署、冬少严寒。

多年平均气温16.4ºC,极端最高气温36.3ºC,极端最低气温-4.3ºC。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79.3mm,最大年降雨量1343.3mm,年降雨日141天,最大日降水量为167.6mm,最大降雨量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占全年的84.1%;多年平均蒸发量642.6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228.3h;多年平均风速为1.2m/s,最大风速为14.3m/s(NE向),极大风速为18.5m/s(2011年5月1日),主导风向为NE向。

2.3防水概述

2.3.1防水标准

矿山法区间结构防水等级为二级,顶部不允许滴漏,其他部位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的2/1000,任意100平方米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3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超过0.2平方米。

其中,隧道工程还要求平均渗水量不大于0.05L/(m2·d),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渗水量不大于0.15L/(m2·d)。

2.3.2防水原则

成都地铁11号线一期工程应按照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要求进行耐久性设计和施工,结构防水设计施工应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设防,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地下结构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主,强调结构自防水首先应保证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自防水能力。

为此应采取有效技术措施,保证防水混凝土达到规范规定的密实性、抗渗性、抗裂性、防腐性和耐久性。

加强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预埋件、预留孔洞、各型接头、各种结构断面接口、桩头等细部结构的防水措施。

针对成都地区的气候,附加防水层应吸取国内外类似工程结构防水的经验,以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防水目的。

2.3.3防水设计要求

1)裂缝宽度迎水面不得大于0.2mm,背水面不得大于0.3mm,并不得贯通;

2)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预埋件、预留通道接头、各种结构的接口、桩头等部位是防水的薄弱环节,必须加强防水措施。

3)对于隧道位于含粘土卵石或泥岩覆盖层小于3m的地段,应采取管井降水控制地下水位,开挖阶段地下水位应降至隧道底1m以下,且降水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4)防水混凝土外加剂(或添加剂)必须掺量准确,在拌制过程中须有所选定的外加剂厂的技术人员旁站指导。

5)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并按规定取样试验,其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高一级(0.2MPa)。

6)防水混凝土应按规定进行养护。

7)所有防水构件、附加防水层、混凝土外加剂必须满足相关技术要求并附有相关材质证明材料。

8)防水施工必须由专业防水施工队承担,或由防水施工上岗资格证并有类似工程成功施工经验的防水施工队承担。

2.3.4结构防水体系

1)结构自防水:

隧道初期支护采用C25早强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二次衬砌采用C35高性能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12。

2)附加防水夹层:

在隧道初支与二衬之间,靠初支设置一道土工布缓冲层(400g/m2),再设置一层1.5mm厚EVA防水板进行全包防水,防水板幅宽2~4m。

在仰拱部分防水板上设置一道土工布保护层(400g/m2),再设置50mm厚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保护层。

3)接缝防水:

环向施工缝中部设置一道350mm×8mm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纵向施工缝设置一道300mm×5mm镀锌止水钢板止水带(镀锌层厚度90μm),所有环向施工缝外层加设600mm宽附加防水层;变形缝采用350mm×8mm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和350mm×8mm带注浆管的中埋式橡胶止水带(中心带气孔型)。

环向施工缝和变形缝处拱部及边墙内侧设置不锈钢接水槽,将少量渗水有组织地引入侧沟并排入废水泵房。

4)分区防水系统:

分区防水系统由350×8mm厚PVC外贴式止水带和注浆管组成,沿隧道环向设置。

 

第3章施工组织及部署

3.1施工指导思想

1)区间防水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设防,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2)防水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方法、施工环境、气候条件等,采取相适应的防水措施。

3)采用钢筋混凝土自防水体系,即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施工缝、变形缝、穿墙管、桩头等细部构造的防水为重点,并在结构迎水面设置外包防水层加强防水。

4)选用的全包防水材料应具有环保性能、经济实用、施工简便、对结构施工的适应性较好、能适应成都当地的天气和环境条件、成品保护简单等优点。

5)优先选用不易窜水的防水材料和防水体系,减少窜水对后期堵漏维修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

3.2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熟悉施工图纸及操作规范,制定作业交底书,并组织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掌握工程主体及细部构造防水技术要求。

(2)试验室对所采用的原材料进行试验,确保采用的原材料满足要求。

(3)防水工程主要施工人员上岗前需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材料准备:

(1)根据作业要求编制材料计划,及时进场所需防水材料。

(2)防水施工材料提前采购,进场后对其外观、规格、型号、性能指标和质量证明文件等进行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防水材料进入现场进行见证抽样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3)为防止防水卷材在储存或领用过程中损坏,防水卷材进场时应检查其外观质量有无断裂、变形、孔洞等缺陷,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3.3施工机械安排

本工程防水施工机械计划如下:

 

表3.3-1施工机械计划表

序号

机具名称

规格

数量

1

注浆机

VBJ-3

2

2

射钉枪

SDT—A301

4

3

热风式塑料焊枪

TRIACS

4

4

自行爬焊机

501型

1

5

热硫化模具

/

2

6

专用配电盘

/

2

7

防水板台车

自制

1

8

风镐

G-10

2

注:

上表为隧道单侧开挖所需机械设备数量。

3.4劳动力安排

本工程防水施工劳动力计划安排如下:

表3.4-1劳动力计划表

序号

工作岗位

人数

备注

1

管理人员

2

/

2

测量

2

/

2

基层处理

5

/

3

铺设防水层

10

/

6

材料搬运

5

/

7

杂工

5

/

注:

上表为隧道单侧开挖所需劳动力数量。

第4章防水施工方案

4.1区间防水施工工艺流程

区间防水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4.2附加防水层施工

防水层铺设应超前二次衬砌施工1~2个衬砌段长度,并设置临时挡板防止机械损伤和电火花灼伤防水板,同时与开挖掌子面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4.2.1基面处理

铺设防水板前对初期支护表面进行锤击声检查,必要时辅以其他物探手段,发现空洞及时进行背后注浆处理。

对初期支护的渗漏水情况进行检查,并采用注浆或引排等措施进行处理。

敷设防水层的基面应平整、无明水,在敷设防水层前应对基面进行处理。

基面处理的要求如下:

①初喷表面平整度:

±5mm,且只允许平缓变化。

采用2m靠尺进行检查。

②基面表面上不得有尖锐的毛刺部位,特别是喷射混凝土面上经常出现较大的尖锐石子等硬物,应凿除干净或用水泥砂浆覆盖处理,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刺破防水卷材。

③基面上不得有铁管、钢管、铁丝等突出物体存在,否则应从根部各处,并在各处部位用水泥砂浆覆盖处理。

④基面上不得有明水,否则应进行初支背后注浆或表面刚性封堵处理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图4.2-1基面处理示意图

4.2.2铺设缓冲层

在隧道初支与二衬之间,靠初支设置一道土工布缓冲层(400g/m2)。

用射钉枪将PVC热熔垫片和土工布固定在基层上,固定时钉头不得凸出垫片平面,固定点呈梅花形布置,仰拱固定间距1.0m~1.5m,边墙固定间距0.8m~1.0m,拱顶固定间距为50cm,并左右上下成行固定。

图4.2-1暗钉圈固定缓冲层示意图

缓冲层采用搭接法连接,搭接宽度50mm,搭接边用手动焊枪点焊连接。

缓冲层铺设时应与基面密贴,不得拉得过紧或出现过大的褶皱,以免影响防水板的铺设。

4.2.3铺设防水板

隧道采用1.5mm厚EVA防水板进行全包防水。

防水板一般采用专用台车铺设,专用台车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台车前端应设有内轮廓检查钢架,并由整体移动的微调机构

②台车上应配备辐射状的防水板支撑系统。

③台车上应配备能达到隧道周边任一部位的作业平台。

④台车上应配备提升防水板卷扬机和铺设防水板的设备。

图4.2-1防水板台车示意图

铺设前进行精准放样,进行试铺后确定防水板一环的尺寸,尽量减少接头。

每幅防水板布置两排垫片,每排距防水板边缘400mm,矩形布置。

铺设时采用热风焊枪焊接在热熔垫片上,焊接要牢固可靠,避免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脱落,焊接时严禁焊穿防水板。

防水板的搭接不小于15cm,分段铺设的防水板边缘部位应预留至少60cm搭接余量,防水板搭接接缝应与施工缝错开1.0~2.0m。

防水板铺设时长边应与结构纵向垂直,铺设前根据防水板的宽度,用粉笔在土工布上沿环向划出每幅防水板的位置。

环向铺设防水板应先拱后墙,下幅防水板应压住上幅防水板,边铺设边用塑焊枪将防水板焊于暗钉的塑料垫片上,防水板固定如下图所示。

图4.2-2防水板固定方法示意图

防水板的焊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焊接时,接缝处必须擦洗干净,焊缝接头应平整,不得有气泡褶皱及空隙。

①防水板焊接采用双缝焊、调温、调速热楔式自行爬行热合机,细部处理或修补采用手持焊枪,单条焊缝的有效焊接宽度不应小于15mm。

③焊接应严密,无漏焊、假焊、烤焦、焊穿、外露固定点等,若有应予以补焊,且用同种材料覆盖焊接。

④搭接处焊缝质量采用检漏器进行充气检测,充气压力为0.25MPa,保持15min,压力下降在10%以内说明焊缝合格。

图4.2-3防水板焊接示意图

防水板纵向搭接与环向搭接处应采用丁字接头,除正常施工外,应再覆盖一层同类

材料的防水板材,用热熔焊接法焊接。

图4.2-4防水板丁字接头搭接做法

4.2.4保护层施工

仰拱防水板铺设完成后应及时施作保护层,在仰拱部分防水板上设置一道土工布保护层(400g/m2),再设置50mm厚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保护层。

4.3施工缝部位防水

4.3.1环向施工缝

1)环向施工缝的间距与二衬台车一致,为7.5m。

2)所有环向施工缝外侧600mm宽度范围增设一道防水加强层。

加强层防水材料与附加防水层相同。

3)环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进行防水处理。

防水构造如下图所示:

图4.3-1环向施工缝防水构造图

4)根据设计图纸,橡胶止水带采用对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对接做法如下图所示:

图4.3-2橡胶止水带对接做法横剖面图

图4.3-3橡胶止水带对接做法纵断面图

图4.3-4U型箍件尺寸图

图4.3-5未硫化的丁基橡胶腻子片尺寸图及橡胶薄片尺寸图

5)环向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6)环向施工缝处拱部及边墙内侧设置不锈钢接水槽,将少量渗水有组织地引入侧沟并排入废水泵房。

4.3.2纵向施工缝

1)纵向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边墙与仰拱相交点300mm的边墙上,墙体有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2)施工缝中部设置一道5mm厚镀锌止水钢板,采用铁丝固定在结构钢筋上,要求固定牢固可靠,避免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固定点脱落导致止水带倒伏、扭曲影响止水效果。

水平设置的止水带采用盆式安装,保证浇筑混凝土时止水带下部的气泡顺利排出。

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图及钢板止水带大样图如下:

表4.3-1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图及钢板止水带大样图(单位:

mm)

镀锌钢板止水带搭接做法如下图所示

表4.3-2镀锌钢板止水带搭接做法示意图(单位:

mm)

钢板止水带与橡胶止水带搭接做法如下图所示:

表4.3-3钢板止水带与橡胶止水带连接示意图(单位:

mm)

3)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水泥净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再铺设30~50mm厚的1:

1水泥砂浆,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4)止水带部位的模板应按照定位准确牢固,避免跑模、涨模等影响止水带止水带定位的准确性。

浇筑和振捣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时,应注意边浇筑和振捣边用手将止水带扶正,避免止水带出现扭曲或倒伏。

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必须振捣充分,保证止水带与混凝土咬合密实,这是止水带发挥作用的关键。

振捣时严禁振捣棒触及止水带。

4.3.3施工缝防水施工注意要点

1)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区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2)纵向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边墙与仰拱相交点300mm的边墙上,墙体有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3)施工缝在初凝后,应用钢丝刷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水平施工缝浇捣前,先铺净浆,再铺30~50mm厚的1:

1水泥砂浆,垂直或者环向施工缝浇捣前,先涂刷混凝土界面剂,并及时浇注混凝土。

4)纵向施工缝中部设置一道5mm厚镀锌止水钢板,采用铁丝固定在结构钢筋上,要求固定牢固可靠,避免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固定点脱落导致止水带倒伏、扭曲影响止水效果。

水平设置的止水带采用盆式安装,保证浇筑混凝土时止水带下部的气泡顺利排出。

5)环向施工缝外侧600mm宽度范围增设一道防水加强层。

加强层防水材料与附加防水层相同。

6)施工缝中部的钢板止水带为防止电化腐蚀,需采用钢筋将止水带与结构主体主筋焊接连接,连接点纵向间距不超过5m。

7)止水带部位的模板应按照定位准确牢固,避免跑模、涨模等影响止水带止水带定位的准确性。

浇筑和振捣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时,应注意边浇筑和振捣边用手将止水带扶正,避免止水带出现扭曲或倒伏。

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必须振捣充分,保证止水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