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考研新闻学基础历年真题汇总.docx
《中传考研新闻学基础历年真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传考研新闻学基础历年真题汇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传考研新闻学基础历年真题汇总
中传考研新闻学基础历年真题汇总
新闻学基础历年真题及答案
新闻理论和新闻史:
邸报:
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在统治阶级内部发行,属官方报纸。
邸报始于唐,盛于宋,衰与元,复兴于明,结束于晚清。
唐朝报纸均为手抄,由尚都进奏院发行,最早见于唐孙可之所著《经纬集》中的《读开元杂报》。
宋朝最早出现“邸报”一词,使用雕版印刷,由门下省领导,中央政府统一编印和发行新闻,完全具备中央官报的性质。
新华通讯社:
简称新华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也是正在建设中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
其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创建与瑞金的“红色中华通讯社”。
1937年在延安改名为现名。
它的发展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解放区第一座广播电台,成立于1940年12月30日。
起初条件简陋,但是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对抗日根据地的新闻封锁,选稿了国民党反动派和日伪垄断控制广播时代的结束。
在战争中激励和鼓舞着全国人民把抗战进行到底。
RadioBeijing:
即北京电台。
其前身是1949年2月2日诞生的“北平新华广播电台”,1951年更名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北京电台建台之初,只有14名工作人员,为一套节目,每天播音不足9消失,发射功率不足1千瓦。
中共中央从陕北迁往北平,同时接收国民党北平电台的设备开始广播,即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北京电视台:
新闻史上的北京电视台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
1958年5月1日创建,1978年改名为中央电视台。
是中国最早的电视传媒,目前已经称为中国第一大电视台。
现在的北京电视台是以北京市观众为服务目的的电视台,1977年筹建并开播
新闻与信息:
新闻是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现代媒介都把采集和发布新闻作为最重要的活动内容。
信息是客观实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一切能够消除不确定性的知识、期刊、资料等。
新闻是信息的一部分
“有偿新闻”:
企事业单位、组织或个人以酬金或实物等方式包场新闻机构,换取一定的新闻作品、版面、播出事件,为该人或该单位及其产品、社会活动进行宣传的所谓“新闻报道”。
往往带有浮夸、虚伪的成分,损害新闻真实性
舆论监督:
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它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它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介来实现。
具有社会检测、社会调整、社会制衡功能。
新闻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与文学想区别的最重要的特征。
包括具体真实(微观真实)、整体真实(宏观真实)。
集体的组织者:
指新闻事业。
新闻事业既是参与社会变革的产业,更担负道义的伟大事业,在这个意义上,肩负特殊社会众人的新闻媒介不能满足于反映社会现实,而应充当“集体的组织者”的角色,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主动承担起舆论引导的历史使命。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前身。
1937年11月8日在上海诞生。
在中国共产党和周恩来统治的直接关心下,由《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和新闻界同仁夏衍等人共同发起成立,60多年来,伴随中国革命的成长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2000年11月8日,在记协生日的时候,新中国有了第一个“记者节”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
全国性的广播电视学术团体。
1986年10月在北京成立。
学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宗旨,组织会员开展广播电视的学术研究,以促进中国广播电视的改革和广播电视工作者素质的提高,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范长江新闻奖:
1991年设立,每三年评选一次,每届十名,它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举办,鼓励我国中青年新闻记者向范长江学习,是新闻记者方面的最高奖
中央广播事业局:
前身是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是中国共产党简历的管理全国广播事业的领导机关,1949年6月成立于北平。
客观性:
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之一,指新闻报道必须以客观实际为本源,按照实物的本来面目来反映事物,是新闻传播关系赖以建立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新闻媒介信誉的重要因素
客观报道:
是新闻本源对新闻实践的要求,就是依据实物的是非曲直如实报道现实
客观主义:
一种标榜“超阶级”、“无党性”,主张对社会现实进行纯客观报道和评述的资产阶级新闻观点
新闻本源:
即新闻的客观来源,是新闻报道的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在事实和新闻的关系中,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事实是新闻的基础,对新闻有决定作用,新闻是事实的派生物,对事实可以进行能动的反映和报道。
新闻来源:
两种含义①提供新闻报道的渠道。
如记者采访、通讯社发稿等;②新闻处处,即新闻事实的提供者。
交待新闻来源可以增强新闻的客观性和可信性。
新闻信息:
新闻中所包含的信息。
指新近发生的为公众所关注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信息。
接近性:
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之一。
指新闻事实及新闻报道与受众的接近程度,包括地理、利益和心理等方面的距离远近。
距离越近,新闻价值越大
时新性:
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之一。
指新闻事实的新近程度和新闻报道的及时程度。
事件发生与报道的时差越小,新闻价值越大
合理想象:
是新闻失实中较常见的问题之一。
不少记者都是由于喜欢写文学作品转而报道新闻或进入新闻界的,记者并非不知道新闻报道的应当是事实,但是又有意无意地借助了不应该借助的文学想象力
韬奋新闻奖:
1993年设立,由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邹韬奋新闻基金会联合举办,每两年评奖一次,宁缺毋滥,奖励新闻编辑(如负责通联工作、写新闻评论的、从事新闻研究的人员)的最高奖
齐越:
(1922-1993)著名播音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曾先后在《人民日报》和新华社总分社任编辑。
在解放战争时期,是陕北台唯一的男播音员。
在革命和建设年代,都对中国的新闻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舆论:
社会或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对于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某一有争议的问题的共同意见。
舆论是社会和时势的晴雨表,是实现社会调控的制约力量。
新闻道德:
又叫新闻伦理或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事件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
视听率:
广播收听率和电视收视率的总称。
它是描述广播电视节目拥有听众观众人数的一种统计指标,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
徐宝璜:
民初著名新闻系学家和教育家,1916年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校长室秘书,1918年开办新闻班,由徐宝璜、邵飘萍担任导师,并担任过平民大学新闻系主人,所著《新闻学纲要》是我国最早的新闻学著作之一,当时的新闻界称他为“新闻学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
“苏联呼声”广播电台:
抗日战争时期,苏联以苏商的名义在日本侵略军占领下的上海建立的广播台,1941年8月开始播音,呼号XRVN。
内容为反法西斯斗争的消息和评论等,还有一些娱乐性节目。
1947年1月呗国民党当局查封
“客里空”:
是苏联剧本《前线》中专门捕风捉影、编造假新闻的记者的名字,后来《前线》翻译介绍到我国并在延安和其他解放区上演以后,我国新闻界就以“客里空”借指“假新闻”或者报道假新闻的记者
中央电视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视台。
创建于1958年,初名北京电视台,1978年开始播出彩色节目。
中央电视台是中国成立最早的电视传媒,收视率居全国之首,目前,该台有20套节目。
它是连接中国和世界的纽带。
多媒体:
是一门融合了半导体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音频技术等多种技术的综合技术,在有线电视网和电视网和电脑的基础上,将有声语言、图像、文字、声音、传真通信以集约性内容集合起来。
新闻道德:
也叫新闻伦理或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
拒检运动:
国统区新闻工作者反对国民党对新闻进行检查的运动。
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制定了原稿审查制度,以此限制新闻出版。
1945年8月,国民党参议会成员黄炎培6人应毛泽东邀请去延安访问,以后,黄炎培的《延安归来》成为第一本拒检出版的书籍,由此拉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
随后,得到了许多家报刊的相应,《新华日报》也站了出来讲话,童年10月1日,随着拒检运动斗争的不断扩大,国民党当局被迫宣布废除原稿审查制度,拒检运动取得胜利
新闻政策:
是指国家、政党或地方行政机关对新闻事业所规定的活动准则,它是政党掌握和管理新闻事业的重要手法和基本方法。
“社会责任论”:
西方新闻学研究成果之一,是西方新闻学者对20世界欧美资本主义垄断竞争时期的新闻思想所作的理论概括,主要观点是新闻自由伴随着义务和责任
隐私权:
是指在自己的私生活中,个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不愿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扰的私人事项。
隐私权就是个人按照法律规定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受侵害的权利
“定本”制度:
宋王朝为加强对封建官报的舆论控制而推行的一项制度;是我国新闻史上最早有文献可查的新闻检查制度。
“定本”,指进奏院将编好的官报样本送枢密院或宰相审查通过的“定本”,进奏院必须以“定本”为准传发,不得擅自增减
《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革命民主主义刊物。
。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初名《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1917年,《新青年》改在北京编辑,参加编辑部的有陈独秀、钱玄同、胡适、李大钊、鲁迅、沈尹默等。
后来编辑部重迁上海,陈独秀任主编,自1920年起,改组为中共上海发起组织的刊物,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成为党的理论刊物;1922年7月停刊
《新青年》的出现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它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唤醒青年一代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宣传新思想、新观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是公民通过传播新闻和接受新闻而实现的一种民主权,是政治自由的组成部分。
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而不是绝对的、抽象的。
新闻法:
国家制定和颁布的、适用于各国新闻传播媒介(包括广播、电视、报纸、刊物、新闻电影等)相关新闻采集、传播、出版、交流的法令规章
葵丑报灾:
1913年1月,因袁世凯独裁统治遭到威胁,遂派人刺杀了宋教仁,事情真相呗报刊揭露后,部分革命党人发动了“二次革命”,不久呗袁世凯镇压。
从宋教仁被刺到“二次革命”失败,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以大量篇幅声讨袁世凯。
于是,袁世凯对新闻界开始大规模摧残,北京、武汉、广州、长沙等地的国民党报刊以及反袁报刊全被查封。
在上海则借出版的《民立报》等,采取禁止租借外发行的办法,被迫停刊。
到1913年底,全国报纸只剩下139加,比1912年初的500多家锐减了三百多家,同时大批报人惨遭迫害。
这就是新闻史上的“葵丑报灾”
《热血日报》:
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份日报,由瞿秋白主编,是通俗性的政治小报。
它创办于五卅惨案的第二天。
6月1日决定,6月4日出版,速度罕见。
在从6月4日出版到6月27日被封闭所出版的24期里,《热血日报》以其战斗性、鼓动性、通俗性,获得了广大工人群众和市民的欢迎,也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新闻体制:
是为确保新闻事业各项工作有序运行而制定的,它包括领导体制、经营体制、管理体制、出版发行体制等许多具体体制
埃德加·斯诺:
美国著名记者、作家,1936年第一个进入陕北采访的外国记者,他所写的《西行漫记》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客观真实地报道了陕甘宁地区的实际情况与中共领导人的政治主张,在国内外引起强列的震动。
后两次重放中国,著有《大河彼岩》、《中国巨变》等,为促进中美人民友谊倾注了心血。
舆论学:
舆论学又称“新闻哲学”,是研究舆论的产生、形成及其社会作用的学科。
舆论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通过对舆论这种社会现象的研究来揭示舆论领域内部的整个知识范畴,基本理论概念,以及各自间的逻辑联系,揭示舆论与其外界社会的复杂关联以探寻舆论的本质特性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第四媒体:
指互联网,国际互联网是集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相对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被称为第四媒体
新闻网站:
是指专门以发布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专业性网站。
其类型有:
门户型、特色性、电波型、新闻型。
“竖三民报”:
1909-1910年于右任在上海相继创办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三报的合称,这是当时国内发行量最多的日报,也是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有影响的革命派报纸。
时务文体:
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利用报刊极力倡导变法,大胆议政,传统文章形式已经无法适应,于是,一种新的问题应运而生,由于这类争论文章多以时务为内容,而且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所载文章为代表,故称“时务文体”
爱德华·默罗:
1908-1965,美国广播、电视新闻记者。
默罗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事事态现场广播报道一举成名。
1940年8月,开始进行著名的现场直播“这里是伦敦”引起轰动,1948年,从广播转入电视,创办《现在请看》《60分钟》。
新闻批评:
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手段。
指运用传播手段对社会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及落后反动势力所作的揭露和批评
新闻手段:
是指消息、通讯、评论、新闻图片、标题、版面及节目编排等传播形式的总称,它们是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新闻记录电影进行新闻报道是普遍使用的方式。
新闻手段最显著的特点是报道事实,就事实发表评论,并以此区别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形式,它不能强迫人们信封或放弃某种思想、某种观点,只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影响或说服群众
电波站:
在世界中局部区域内为争夺国际广播宣传优势所进行的竞争和对抗,因其头正的激烈程度被形象地称为“电波站”。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波站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新闻理论:
是新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运用逻辑的方法,对大量的材料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形成基本的概念并建立起一定的理论体系,反映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和新闻活动的一般规律
新闻事业:
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构成部分。
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既具有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又具有阶级性,是社会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晋绥日报》:
前身为《抗战日报》,1937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的磅值下国民党山东省第六行政区政训处主管的内部发行的油印报纸《抗战日报》,对该地区抗日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46年7月改名为《晋绥日报》,1948年毛泽东发表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对办好党报做出了指导
路透社:
全球性新闻社。
路透社于1850年由保罗·朱利叶斯·路透在德国亚琛创立,1851年迁址到伦敦。
路透社是英国创办最早的通讯社,现为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素以快速的新闻报道被世界各地报刊广为采用而闻名。
炉边谈话:
是美国政治史和广播室上的一个重大的里程碑,充分现实了广播作为新生传媒的威力;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危难之中就任美国第三十届总统,他利用新型的大众传媒,在广播中发表演说。
向人民直接解释“新政”的纲领、建议和措施,最终取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
3月12日、5月7日、7月24日、11月24日,罗斯福坐在白宫楼下的起居室里,由夫人陪同,通过实况广播向千百万美国普通大众发表了令人难以忘怀的演讲,这就是著名的“炉边谈话”
梁启超:
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1985年春赴京会试,参与发动“公车上书”。
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笔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
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
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指最近发生的事实在传播过程中所履行的能满足人们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等诸种需要的功能。
包括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和接近性。
它也是新闻事件活动中记者用以选择判断新闻的重要标准
《报刊的四种理论》:
是新闻理论研究史上最有价值的文献之一。
20世界中期由美国著名的新闻教育家和新闻学者赛威特编写。
四个理论分别是:
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这本书描述了不同社会形态和历史发展时期新闻事业的特征和作用,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等,对人们认识新闻自由等问题很有意义
《新莱茵报》:
1848年5月31日,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的不懈努力,大型日报《新莱茵报》出版。
这份报纸从创刊起就成了宣传和贯彻马克思、恩格斯制定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有力武器,它不光是德意志革命阵营的喉舌,而且是欧洲革命阵营的喉舌,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革命利益。
该报的社论和重要文章几乎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写的,编辑部成了无产阶级真正的战斗司令部,普鲁士反动政府十分害怕《新莱茵报》,1849年5月19日,《新莱茵报》被迫停刊
林白水:
是我国民国初期的著名报人之一。
1901年任《杭州白话报》主笔。
童年冬赴沪,与蔡元培等成立中国教育会,组织爱国学社。
后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法科兼习新闻,加入同盟会。
回国后历任福建军政府法制局局长、北京大总统府秘书、众议院议员等职。
1916年起从事新闻事业,创办北京《公言报》、《新社会日报》、上海《平和日报》等,1926年8月因在社论中抨击军阀张宗昌,被张逮捕杀害。
著有《剑绮缘》、《生春红室金石述记》、《各国宪法源泉》、《林白水先生遗集》。
新闻学:
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以及新闻工作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新闻学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广义新闻学,包括理论新闻学(研究新闻的本质特征和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历史新闻学、应用新闻学。
狭义新闻学:
只理论新闻学,也就是新闻理论
新闻政策:
是指国家、政党或地方行政机关对新闻事业所规定的活动准则,它是政党掌握和管理新闻事业的重要手法和基本方法
“苏报”案:
是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的舆论报刊,1896年在上海有胡璋创办。
1900由陈范接办后同情革命,渐成旗帜鲜明的革命派报纸;章士钊担任主笔后,连续发表十几篇富有革命色彩的评论文章,《苏报》称为资产阶级言论机关报,1903年6月29日,《苏报》发表章太炎《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蓄谋已久的清政府勾结租界当局,查封《苏报》馆,逮捕章太炎等五人。
章太炎、邹容等被捕后,一场以洋人为法官、清政府为原告,《苏报》为被告的特殊审判上演,章太炎、邹容以法庭为讲坛,揭露清政府压制言论和卖国求荣的罪行。
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下,最后改判章太炎监禁三年、邹容两年,《苏报》永远停刊,史称“苏报案”
五个根底: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6年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明确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打好五个根底,即理论路线根底、政策法律纪律根底、群众观点根底、只是根底、新闻业务根底。
是对新闻工作者必备素质要求的具体化、系统化。
在这五个根底中,他把理论路线根底列为守卫,并把理论根底与路线根底并列,五个根底相互关联,缺一不可,构成了对党的新闻工作者素质的全面要求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第一家境内近代中文报刊,1833年于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力创办,宗旨是宣传西方文化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思想,传播西方友谊消除中国人敌视心理;内容以传教、道德、科学为主,宗教退居其次,增加科学和时事政治性内容。
首次刊登社会新闻、行情价目表(广告)和文学作品,首创“编者按”;看在中文报刊史上第一篇新闻学专文《新闻纸略论》
星法庭:
1570年,伊丽莎白讲枢密院中的司法委员会独立出来,组成皇家出版法庭,即“星法庭”。
此类审判不经一般的司法审判辩护程序,而是秘密进行,并且运用各种酷刑。
英国离殇上许多新闻出版印刷人饱尝其苦。
“星法庭”完全是压迫自由的丑恶象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
当日,新华社转发了这篇文章。
12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转载。
文章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第一的观点,正确地指出任何理论都要接受实践的考研。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不是一对僵死不变的教条,它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内容,这篇文章引发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
社会责任论:
社会责任论的思想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
1923年,美国报纸主编协会制定《报业法规》,提出报纸的责任问题。
主张有限制的新闻自由、承认政府对新闻业干预和控制的一种新闻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流行于西方国家
媒体公信力:
媒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社会和受众中的信誉度和影响力,及为媒体为公众信任的程度。
公信力是媒体最后价值的内在品质,是媒体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性因素。
公信力同时也是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发挥的前提和保证。
约翰·威克斯:
英国历史上著名报人。
1762年创办《苏格兰人杂志》,大胆地报道国会新闻,曾因批评国王而被捕,但追求民主自由的新年一直不改,由于他的努力,终于解除了对国会新闻报道的限制,并废除了总逮捕状制度。
新闻业务
广播电视节目:
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有播出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它是一个按照时间段划分、按线性传播的方式安排和表现内容、依照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系统。
广播和电视的一切社会功能都是通过节目实现的。
节目主持人:
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群体观念,以有声语言为主干或主线驾驭节目进程,直接面向受众,平等地进行传播的人,在节目中起主导作用。
受众调查:
以读者、听众、观众、网民为对象,为理解他们对新闻传播的需求、态度、意见和建议而进行的社会调查活动的总称。
这种调查有利于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工作人员提高节目质量,安排有效的播出时间,从而改善节目播出效果。
报道思想:
是编辑部的一定时期内或阶段内,为达到预期的新闻传播目的而制定新闻报道设想、意图。
对记者采访活动来说,报道思想往往是选择题材的依据出发点。
它指明采访的方向、范围、内容、重点;同时也是判断事物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参照及报道角度选择和主题立意构思的出发点。
录音评论:
以实况音响为论据的各种广播评论的总称,是新闻评论的范畴,缘事而立、夹叙夹议,其中用于表现事实的音响,属于事实性论据,用于表达观点的音响,鼠疫观念性论据。
串联词:
将一次节目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串联为有机整体的语言文字。
它体现节目主旨,提示内容要点,升华节目主题,激发受众联想,是引导收视节目的重要编辑手段
录音现场报道:
录音现场报道是录音报道的一种,它是以记者的现场口述和现实实况音响结合的一种报道形式,要求广播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边看、边听、边录,融采、录、播于一身。
板块节目:
即杂志性节目。
对于这类节目的两种不同的称谓,主要是着眼点不同的反映。
板块节目主要着眼于结构方式;而杂志性节目主要着眼于内容构成和节目表现功能
隐性采访:
隐藏记者身份与采访目的的采访方式。
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只适用于某些特殊题材或特殊场合、特殊对象,如在地方或犯罪分子中的采访
人物专访:
是就某个问题而进行的专门访问,以散文笔触写下的访问记。
其特点有:
特定问题、特定对象、特定场合与内容
农村广播网:
面向农村几层的有线广播网。
其传播体制是以县广播站为中心、乡广播站为中继、村发达站为基础的三级制。
受众心理:
广播电视听众、观众在接受媒介传播的信息时产生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
受众心理是电视传播内容这一客观存在作用与受众大脑而产生的主观反映
提炼:
提炼是对新闻素材进行深入发掘,从现象中找本质,形成新的主题,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新闻提炼是对经过筛选的原始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形成鲜明、有深度的主题,增强宣传效果
背景音响:
在广播、电视等媒体节目中体现节目中的动作、情绪等因素的效果音响,起点染、铺垫的作用
节目栏目化:
广播电视编排节目的一种方法。
即:
反映同一类内容或同一类型的节目归为一栏,使它有固定的名称、标志、开始曲和时长,并安排固定的时间予以播放。
版面语言:
编辑对稿件内容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后,以恰当的稿件布局、版面形式、标题制作、字号处理,以及运用装饰和图片等综合性的表现方式
黄金时间:
在一天之中,广播电视等内提受众最多的一段时间。
视听率最高的时间就是当天的黄金时间,准确的黄金时间要通过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