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83937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21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资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教资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教资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教资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教资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资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docx

《教资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资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资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docx

教资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

考点1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影响因素

一、婴幼儿发展的涵义

婴幼儿发展,是指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二、婴幼儿发展的过程

阶段名称

年龄阶段

阶段细化

婴儿期

0~1岁

新生儿期:

0~1个月

婴儿早期:

1~6个月

婴儿晚期:

6~12个月

幼儿前期(幼儿早期或先学前

期)

1~3岁

幼儿期

3~6岁

幼儿初期:

3~4岁

幼儿中期:

4~5岁

幼儿晚期:

5~6岁

三、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客观因素

1.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对婴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①遗传为婴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和可能性。

②遗传奠定了婴幼儿身心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2.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生理成熟制约着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顺序。

②生理成熟为婴幼儿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③生理成熟的个体差异,是婴幼儿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生理基础。

2.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幼儿所处的社会、家庭、教育机构等各种环境因素。

(1)社会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更为突出。

(2)家庭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3)教育机构的教育在幼儿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二)主观因素

(1)儿童自身的心理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2)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

总之,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环境和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决定条件,而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环境和教育相结合,促使其身心发展的遗传潜能转化为现实,并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一定的指导作用和调控作用。

考点2儿童发展理论

一、成熟学说

代表人物:

格赛尔

主要观点:

成熟是发展的重要条件,决定机体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因此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格赛尔的经典实验“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二、精神分析学说

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

(一)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

弗洛伊德

主要观点:

1.人格理论:

本我

(快乐原则)

是人格结构中比重最大的一个部分,有很强的生物进化性,是幼儿基本需要的源泉。

处在潜意识层面

自我

(现实原则)

是人格的心理成分,一方面使本我适应现实的条件,另一方面协调与超我的关系。

处在意识层面

超我

(至善至美原则)

是人格中最高部分,体现在根据情景对自我进行约束和决策选择。

意识层面的道德成分

 

2.五个阶段:

 

 

口腔期

(0~1岁)

新生儿的吸吮(乳房和奶瓶)动作既使他获得了食物和营养,也使他产生

快感

肛门期

(1~3岁)

此时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排泄时产生的轻松与快感,使儿童体

验到了操纵与控制的作用

性器期

(3~6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关注身体的性别差异,开始对生殖器感兴趣,性欲的表现主要在于“俄狄浦斯情结”(恋父或恋母情结)

潜伏期

(6~11岁)

性本能消失,儿童性欲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停滞或退化的现象。

由于排除了性欲的冲动与幻想,儿童可将精力集中到游戏、学习、交往等社会允许的活动

之中

生殖期

(12岁以后)

青春期性器官成熟后即开始,性需求从两性关系中获得满足,有导向的选择配偶,成为较现实的和社会化的成人

(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八个阶段:

婴儿期

(0~1.5

岁)

基本信任

对不信任的冲突

成功解决方法主要依赖于婴儿与成人之间的关系,要让儿童在安全的,充满爱意的环境中寻求健康的发展

儿童期

(1.5~3

岁)

自主对害羞或怀疑的冲

父母要鼓励儿童尝试着对环境进行探究,并为他们提供独立自主的机会。

过分的保护将导致他们今后在应对外界变化时表现出怀疑与不确定。

学龄初期

(3~5

岁)

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要鼓励儿童的进取感,且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学龄期

(6~12

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解决这个阶段冲突要依于学校和教师.他们对儿童所付出的努力作出的反应将直接影响到冲突的解决,如果儿童的努力经常遭到贬低,并且少

得到表扬,其结果可能就是持续的自卑感

青春期

(12~18

岁)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冲突

此时的任务主要解决发展对同一性——自我(自身)的强烈感觉,在各种各样潜在的自我中进行选择。

同一感指个人的内部和外部整合的适应之感。

同一性的混乱或角色混乱是指内外不平衡和不稳定之感,同一性的形成是个性的形成,即获得一致的、良好的、完整的个性

成人早期

(18~25

岁)

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完成与其他人之间发展亲近关系,获得需要做出长期承诺的亲密性。

与配偶、同事、伙伴和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亲密关系

成年期

(25~65

岁)

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

在社会中承担责任的成人角色,做出贡献,对社会有价值

成熟期

(65岁以

上)

自我调整对绝望期的调

由于衰老过程,老人身心各方面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

三、行为主义学说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华生

(早期的行为主义)

心理的本质就是行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可观察到的行为。

环境和教育是儿童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否认遗传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认为一切行为都遵循着刺激(S)——反应(R)的学习过程。

否定儿童在发展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否定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年龄特

征。

斯金纳

(新行为主义)

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强化指通过某一事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

得不到强化的行为就会逐渐消退。

班杜拉

(新行为主义)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一些不足。

班杜拉着重研究人的行为学习,他强调观察学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即强度模仿,也就是观察学习。

四、认知发展学说

代表人物:

皮亚杰。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在这个阶段,幼儿还没有语言和思维,逐步形成客体永久性。

(二)第二阶段:

前运算阶段(2~7岁)。

思维有三个特点:

以自我为中心(同时幼儿泛灵性)、不

 

可逆性(没有守恒的概念)、相对具体性(开始依靠表象思维,但是还不能进行运算思维)。

(三)第三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儿童开始出现守恒”、“可逆”,开始独立组织各种方法进行正确的逻辑算(如分类等),但还离不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帮助。

(四)第四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

五、文化历史理论

代表人物:

维果斯基有三个最基本的观点:

(一)文化的重要性

(二)语言的角色

(三)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期

康德拉·劳伦兹,动物习性学家——关键期,有的研究者称其为敏感期。

考点3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发展趋势

一、婴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连续性与阶段性

婴儿期是指出生后1~12个月,也有人称这个阶段为乳儿期。

这是孩子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二)定向性与顺序性

个性的身心发展在正常的条件下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而且这种顺序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三)不平衡性

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相同。

(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阶段就能达到较高水平,有些方面则要成熟得晚些。

(四)差异性

二、婴幼儿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婴儿期的年龄特征(0~1岁)

1.新生婴儿期(0~1个月)

(1)心理发生的基础:

本能动作,无条件反射

 

(2)心理的发生:

条件反射的出现

条件反射的出现,可以说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2.婴儿早期(1~6个月)

(1)视觉、听觉迅速发展。

(2)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主要标志:

能抓住看到的东西。

(3)主动招人。

哭常常是婴儿最初社会性交往需要的体现。

(4)开始认生。

婴儿5~6个月开始认生。

3.婴儿晚期(6~12个月)

(1)身体动作迅速发展。

(2)手的动作开始形成。

五指分工动作和手眼协调动作同时发展。

(3)言语开始萌芽。

(4)依恋关系发展。

分离焦虑,这是依恋关系受到障碍的表现。

(二)幼儿前期的年龄特征(1~3岁)

1.言语开始形成

幼儿前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2.思维的萌芽

幼儿的思维总是在动作中进行的,离不开对事物的感知和自身的动作,具有直接行动性。

这时孩子出现了最初的概括和推理。

与此同时,想象也开始发生。

3.自我意识萌芽

掌握代名词“我”是自我意识的萌芽最重要的标志。

(三)幼儿期的年龄特征(3~6岁)

1.幼儿初期(3~4岁)的心理特点

(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2)爱模仿。

(3)思维仍具有直觉性行动性。

2.幼儿中期(4~5岁)的心理特点

(1)爱玩、会玩、活泼好动。

(2)思维具体形象。

(3)开始接受任务。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3.幼儿晚期(5~6岁)的心理特点

(1)好学、好问。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3)个性初具雏形。

(4)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三、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从简单到复杂

(1)从不齐全到齐全。

(2)从笼统到分化。

(二)从具体到抽象

(三)从被动到主动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

(四)从零乱到成体系

考点4幼儿身体发育与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一、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和特点

(一)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

1.幼儿身体发育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

2.幼儿身体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

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共有两个生长发育的高峰。

这两个高峰期称为生长发育的突增期。

第一个突增期在两岁以前,第二个突增期在青春期。

3.幼儿身体发育是具有程序性的

0~6岁幼儿的发育有两个规律,一个是头尾律,一个是正侧律。

4.各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统一协调的

(1)神经系统的发育

(2)淋巴系统的发育(3)一般系统的发育(4)生殖系统的发育

5.生长发育是有个体差异的

(二)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

1.身长中心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下移。

2.体围发育的顺序是由上而下,由中心而末梢。

3.婴幼儿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平衡,有先后快慢的差别。

 

二、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一)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1)从整体到局部

(2)从上到下(首尾规律)

(3)从近到远(近远规律)

(4)从大到小(大小规律)

(5)从无意到有意

(二)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

1.儿童头部动作的发展

头部动作是儿童最早发展,完成也较早的动作。

2.儿童躯体动作的发展

躯体动作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翻身和坐的动作的发展。

3.儿童行走动作的发展

儿童行走动作的发展,要经历爬行、站立和行走三个阶段。

4.儿童抓握动作的发展

抓握动作的发展,是手的动作发展的重要标志。

考点5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一、幼儿注意的发展

(一)注意的概述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注意的发展趋势:

(1)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2)无意注意的发生发展早于有意注意的发生发发展。

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总是与人的其他心理活动相伴随而进行的。

(二)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

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容易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诱因有两大类:

(1)刺激比较强烈,对比鲜明,新颖和变化多动的事物

(2)与幼儿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有关

恰当地利于这些因素有利于对幼儿的教育及幼儿教育活动的组织。

(三)幼儿注意的规律

1.注意的选择性

(1)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幼儿的兴趣和情绪引起的

(2)幼儿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理解水平和经验有密切关系

(3)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受强化方式的影响

2.注意的稳定性

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有如下几个特点:

(1)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

实验证明:

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3~5分钟左右,4岁幼儿注意可持续10分钟左右,5~6岁的幼儿注意能保持20分钟左右。

(2)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

(3)培养幼儿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广度(范围)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注意对象的特点

(2)活动的任务和个人的知识经验

(四)幼儿注意的发展策略

1.设立良好的环境,防止幼儿分散注意

2.选用新颖的教具,吸引幼儿的注意

3.明确活动目的,帮助儿童发展有意注意

4.注意个别注意,让每个幼儿都有所发展

二、感觉的发展

(一)感觉的概念

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

1.视觉的发展颜色视觉

3岁儿童还不能认清基本颜色,不能很好的区分各种颜色的色调。

4岁开始区别各种色调细微差别的能力才逐渐发展起来。

5岁不仅注意色调,而且注意到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能够辨认更多的混合色。

6岁儿童在按明度和饱和度选取相同的图片中,正确率已达80%。

2.听觉的发展

 

(1)听觉感受性

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2)言语听觉

教师要注意幼儿听觉方面的缺陷,尤其注意“重听”现象。

教师要注意保护和培养幼儿听力。

3.触觉

(1)口腔探索

1岁前,尤其是手的活动形式之前,口腔探索实质上是婴幼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2)手的探索

手的探索是继口腔探索之后婴幼儿的重要的学习方式。

(三)感觉规律

1.感觉适应

嗅觉、肤觉、视觉、听觉、味觉等都会在适应后出现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人的痛觉的适应性极难产生,正因为如此,痛觉成为伤害性刺激的预警信号而颇具生物学意义。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3.联觉

联觉是感觉相互作用的表现,常见的有颜色与温度联觉、色听联觉、和视听联觉。

4.感觉的补偿作用

三、幼儿知觉的发展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对直接作用于脑的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又有区别:

感觉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却是对事物的整体反映。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

知觉还包含其他一些心理成分。

如,过去的经验以及人的倾向性常常参与在知觉过程中,因而当我们知觉一个对象时,可以作出不同的反映。

(二)幼儿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

1.形状知觉

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有所不同,由易到难的顺序是:

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八边形→五边形→梯形→菱形。

当视觉、触觉、动觉相结合时,幼儿对几何图形感知的效果较好。

2.大小知觉

幼小的婴儿已经有对物体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3.深度知觉

研究表明,6个月大的婴儿已有深度知觉。

吉布森和沃克设计了“视崖”实验。

4.方位知觉

2~3岁的幼儿能辨上下,4岁幼儿开始能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岁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

幼儿5岁时,方位知觉有跃进的倾向。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注意“镜面示范”。

5.时间知觉

研究表明,幼儿的时间知觉表现出以下特点和发展趋势:

(1)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即年龄越大,精确性越高。

(2)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

(3)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由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

幼儿先能理解的是“天”和“小时”,然后是“周”“月”或“分钟”“秒”等更大或更小的时间单元。

(4)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包括计时工具)的能力与其年龄呈正相关。

(三)知觉规律

1.知觉的选择性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要因素: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2)对象的活动性

(3)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相邻性原则)

(4)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相结合

2.知觉的理解性

3.知觉的整体性

4.知觉的恒常性

四、幼儿观察力的发展

观察力的发展在3岁后比较明显,幼儿期是观察力初步形成的阶段。

幼儿观察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目的性加强

(二)持续性延长

(三)细致性增加

(四)概括性提高

(五)观察方法的形成

五、幼儿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的含义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二)记忆的种类

1.根据内容不同,记忆可分为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逻辑记忆

2.根据保持的时间,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3.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可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三)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1.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在幼儿记忆保持时间的发展中,存在一些独特的现象:

(1)幼儿期健忘

(2)记忆恢复(回涨)现象

2.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逐渐发展

(1)无意记忆占优势

(2)有意识记逐渐发展

3.较多运用机械识记,意义识记开始发展

(1)机械识记用得多,意义识记效果好

(2)幼儿的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都在不断发展

4.形象记忆占优势,词语记忆逐渐发展

(1)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2)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3)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

5.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策略逐渐发展

 

(四)幼儿记忆能力的培养

(1)为幼儿提供形象、鲜明、生动、富有浓厚情绪色彩的识记材料

(2)向幼儿提供具体明确的记忆任务

(3)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理解识记的材料

(4)教给幼儿运用记忆策略

六、幼儿想象的发展

(一)想象的概念

想象的两大特点是形象性和新颖性。

(二)想象的种类

按照想象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按有意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可以把有意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三)幼儿想象的特点

1.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1)幼儿以无意想象为主,主要从以下方面归纳而得的:

①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

②想象的主题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变化

③想象过程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

(2)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中班以后,幼儿的想象已具有一定的有意性和目的性。

大班以后,幼儿的想象还有了他们本身的独立性。

2.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1)再造想象为主

整个幼儿时期,幼儿是以再造想象为主的。

表现为,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

再造想象从内容上可分为五类:

①经验性想象②情境性想象③愿望性想象④拟人化想象⑤夸张性想象

(2)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3.想象有时和现实混淆

(1)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

(2)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发生的事情来描述。

(3)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身临其境,与角色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

 

(四)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想象与幼儿的认知活动

想象虽然是比感知和记忆更复杂的认识活动,但想象离不开感知和记忆等其他认知活动。

2.想象与幼儿的情绪活动

3.想象与幼儿的游戏活动紧密结合

4.想象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密不可分

(五)幼儿想象发展的策略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2.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引起幼儿想象的物质基础

4.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七、幼儿思维的发展

(一)思维的内涵

思维是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二)思维在幼儿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三)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

幼儿思维发展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形态,分别是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幼儿早期的思维以直接行动思维为主,幼儿中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

芽。

(四)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幼儿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仍具有一定得直观行动性,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具有具体性、形象性、经验性、拟人性、片面性和固定性等特点。

(五)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

1.创设直接感知和动手操作的机会,根据幼儿思维的直观行动性进行培养

2.不断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根据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进行培养

八、幼儿言语的发展

(一)言语的含义

(二)学前儿童言语的种类

1.外部言语

(1)对话言语

(2)独白言语(3)初步的书面言语

 

2.过渡言语即出声的自言自语。

皮亚杰把它称之为“自我中心语”。

维果茨基称为“私人言语”。

内部言语

(三)婴儿言语的发生和发展

1.婴儿言语的发生(0~1岁)

(1)发音的准备—前言语阶段

2.婴儿言语的形成(1~3岁)

(1)不完整句阶段

①单词句阶段(1~1.5岁)。

②双词句阶段(1.5~2岁)。

称为“电报局”或“电报式语言”。

(2)完整句阶段(2岁以后)

①能说完整的简单句,并出现复合句。

②词汇量迅速增加

(四)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

1.幼儿口语的发展

(1)掌握本民族全部语音

(2)词汇量增加,内容变化大

①词汇量的增加②词类范围日益扩大③词义逐渐丰富和加深

(3)初步掌握语法①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②从简单句到复合句③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4)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

①对话言语的发展和独自言语的出现②情境性言语的发展和连贯性言语的产生

(5)出现内部言语的过渡形式——出声的自言自语

种自言自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游戏言语”,另一种是问题言语。

(五)幼儿言语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1.幼儿言语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

(1)音准差

①不能正确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②方言影响

(2)不会掌握言语表情技巧

2.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

 

考点6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一、情绪情感的概述

(一)儿童情绪的特点

1.情绪的易冲动性2.情绪的不稳定性3.情绪的外露性

(二)情绪、情感对学前儿童的作用

1.情绪的动机作用

2.情绪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1)情绪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分化、发展;

(2)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这激发、促进或抑制、延缓的作用。

3.情绪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4.情绪对儿童性格形成的作用

5.情绪影响身心健康

二、情绪的发生与分化

(一)原始的情绪反映

1.本能的情绪反映

2.原始情绪的种类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提出了新生儿有三种主要情绪,即怕、怒、或爱。

华生还详细描述了这些情绪的原因和表现。

(二)情绪的分化

1.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2.林传鼎的情绪分化理论3.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三、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