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及货币政策的选择本科毕业论文.docx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及货币政策的选择本科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及货币政策的选择本科毕业论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及货币政策的选择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及货币
政策的选择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
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目录
标题2
摘要2
Abstract3
引言4
一、通货膨胀概述4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4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5
(三)通货膨胀原因5
(四)通货膨胀特点5
(五)通货膨胀的一般形成机制5
二、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7
三、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9
(一)从总需求因素分析9
(二)从货币供给量因素分析10
(三)从外部环境因素分析11
(四)从成本推动因素分析12
四、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13
(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13
(二)对我国民生的影响15
五、治理我国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选择16
(一)我国的货币政策及其工具17
(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17
(三)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18
(四)货币政策应当与多种经济政策配合使用20
结束语20
致谢语21
参考文献22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及货币政策的选择
摘要:
通货膨胀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目前的通货膨胀日益加剧,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包括物价上涨、失业率上升、人心不安等严重的后果,是对市场机制的破坏,最终导致社会动荡。
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分别从总需求、货币供给量、成本、外部环境四个方面来阐述,分析了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指出了通货膨胀的危害,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
通货膨胀货币政策
ThecausesofChina'sinflationandmonetarypolicychoice
Abstract:
Inflationhasbecomeaconstraining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priority.Thecurrentinflationisgrowing,hasbroughtaboutserioushazards,includingrisingprices,risingunemployment,peopleanxietyandotherseriousconsequences,thedestructionofmarketmechanisms,leadingtosocialunrest.Inthispaper,CombinedwithChina'scurrentsituation,fromthetotaldemand,moneysupply,cost,externalenvironmentfouraspectselaboratedonChina'sinflation,analysesthecausesofinflation.analyzethecausesofinflation,pointingoutthedangersofinflation,andproposed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InflationaryMonetarypolicy
引言
近年来,我国以举世震惊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伴随着GDP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却不断地遭受到通货膨胀的威胁和冲击。
在十年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我国先后经历了三轮通货膨胀的冲击。
第一轮,从2003年开始,我国刚刚摆脱了通货紧缩的阴影,就面临着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最先上涨,持续了近26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相对滞后,但也持续了24个月。
第二轮,2007~2008年,我国经济再度经历了通货膨胀的冲击,2007年3月,CPI涨幅突破3%的警戒线,到2008年3月,CPI3月同比增长达8.3%。
尽管下半年,受美国次货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CPI有所回落,但大多数商品仍在高位运行且仍有上涨之趋势。
第三轮,2011年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385,创32个月来的新高,超出市场众多人预期。
2011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下面简称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调升节奏历史罕见。
2011年6月14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也是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2011年12月,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2年2月,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下调,专家称预计年内存准率或下调2至4次,以应付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
我国通货膨胀属于“混合型”,既有成本推进的因素,又有需求拉动的因素,既有货币发行量过多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
在货币政策选择方面,我们既要使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更要注重利用价格型货币政策,方能有效治理通货膨胀。
总之,治理通货膨胀,首先弄清通货膨胀的成因,其次采取一定货币政策,选择适当货币政策工具,最终取得良好政策效果。
一、通货膨胀概述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它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1]。
理解这一含义应特别注意两点:
1、通货膨胀不是指一次性或短期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而是持续上涨。
2、通货膨胀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或某个行业商品价格的上升。
而是价格的总水平。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
各国普遍使用三种价格指数来测量通货膨胀: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及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deflator。
[1]其中,
CPI=一组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
类似,有PPI和GDP平减指数公式。
(三)通货膨胀原因
纸币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符号,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要上涨。
因此,纸币发行量过多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2]
(四)通货膨胀特点
1、纸币因发行过多而急剧贬值。
在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已定的情况下,纸币发行越多,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越少,纸币的贬值程度就越大。
2、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
纸币贬值率越高,物价上涨率也就越高。
(五)通货膨胀的一般形成机制
1.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
这是古典货币数量论所持有的观点,货币供应量变化将最终体现在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上。
[3]我们引入剑桥方程式M=KPY和费雪方程式MV=PY,虽然形式不一样,但却表现了同一实质内容的关系,即货币供应量m与价格水平p之间的数量关系。
因为k或者v取决于社会的商业习惯和制度等因素,可视为常熟;y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时也是一个常数。
因此,价格水平p同货币数量m成正比例变化,价格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大小。
货币供应量过多,就能引起通货膨胀。
2.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结合ad-as(图1)模型,增加需求,可以使总需求曲线不断的向右进行平移,此时,会导致总产出于价格水平不断上升,当资源充分利用后,总产出维持不变,若仍存在超额需求时,价格水平会趋向于不断上升。
这就是凯恩斯学派对通货膨胀的解释。
图1
3.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这种理论分为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通货膨胀,同样结合ad-as(图2)模型,但无论是因为何种原因推动成本,总供给曲线向左平移,总产出下降,价格却在上升。
这是西方学者从供给方面说明为什么会发生一般价格水平上涨的一种理论。
图2
4.混合通货膨胀
这一理论最先由萨缪尔逊和索络提出,指由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共同起作用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二、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1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上涨,从年初的4.9%一直上涨到7月份6.5%的高位。
CPI在2011年下半年高位有所回落,市场对2012年的价格走势趋于乐观,但基于我们对农产品周期、资源价格改革和政策放松的判断,2012年物价的波动也许会做“俯卧撑”,即一二季度下滑、三季度见底、四季度回升,全年CPI涨幅在3.3-3.5%之间(图3)。
图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图
数据来源:
东方财富网
最近两轮的物价上行,都是食品通胀,而目前国内食品价格向上修正的周期并未完成。
首先,国内食品价格因二元经济和价格管理,相对于国内非食品价格存在长期的低估。
以大米价格和铜价格比较,最近10年大米价格绝对水平涨幅为2倍,而铜价格的涨幅接近4倍,其他工业原材料的价格普遍上涨幅度也在3-4倍之间。
第二,从国内食品价格和国外食品价格绝对水平比较来看,国内食品价格低估水平虽有所修正,但仍低于国外水平;第三,城市化和低生育率使得农业劳动力供给下降是趋势性的,如果生产效率无法提升,农产品的绝对供给量将下降;第四,土地资源的货币化使地方政府、开发商、农民短期都能获利,耕地使用的机会成本上升,这可能会导致耕地大规模下降,进而降低农产品的供给量。
可见,未来食品价格上行仍是大势所趋。
不过,食品价格的上涨还需要总需求的配合,一旦工业增加值代表的实体经济总需求和M2代表的货币总需求双双见顶回落,物价也将面临回落。
从当前国内经济情况看,货币供给M2增速仍处于筑底过程之中,而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速下滑可能要延续到明年上半年,因此从领先时间1-1.5年的周期看,明年的食品价格涨幅将明显缩窄,整体物价也会持续下滑。
[10]
具体来看,CPI食品价格主要受粮食、猪肉、蔬菜等价格影响较大。
粮食价格涨幅在2012年将趋于缓和。
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7121万吨,刷新历史记录,达到了2020年粮食产能规划水平,比2010年增产4.5%。
增产将从供给面和通胀预期两个方面制约粮食价格上涨。
在粮食连续多年丰收和最近几年最低收购价格加速上涨之后,如果明年天气情况不出现大的灾害,我们认为2012年粮食价格涨幅同比将回落至10%以内,以最近5年均值计算,2012年粮食同比涨幅有望回落至6%-8%。
猪肉价格同比增速将大幅下滑。
猪周期的波动需要4-5个季度,目前猪肉价格已经见顶回落,猪粮比维持在7倍这一较为合理的位置,养猪的利润仍较高,因此可以观察到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量仍处于持续上涨之中。
从猪周期的波动来看,在春节前后肉价波动之后,猪肉价格将继续下跌,至4季度有望反弹。
2011年猪肉的平均价格预计在23-24元每公斤左右,同比2010年的18元每公斤上涨近40%,如果明年经济增速保持平稳回落走势,预计猪肉价格全年上涨幅度将不会超过5%,如经济下滑较快,猪肉价格在2012年同比将出现下滑。
蔬菜价格涨幅较快的年份为2010年,2011年蔬菜价格涨幅不大,对CPI食品项目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全年涨幅不会超过2%。
从蔬菜价格的年度波动特征看,预计蔬菜价格明年的涨幅会上升至10%-20%。
禽蛋类的波动在2011年经历了明显的上涨,我们预计在2012年禽蛋类涨幅将趋缓,以最近几年的历史均值测算,禽蛋类同比涨幅将为6%。
[10]
综合来看,预计2012年CPI食品同比涨幅将达到8%左右。
非食品的波动幅度与PPI走势相关性较高,基于库存周期、产能过剩、CRB指数和PPI定基指数进入周期性回调阶段的判断,我们预测2012年PPI同比将快速下降至2.5%的水平,预计CPI非食品同比涨幅将跌至1.2-1.3%左右。
不过,如果考虑到明年相关改革的推进,PPI同比增速和CPI非食品同比项都有望出现超预期上涨。
综合食品和非食品同比,预计2012年全年CPI同比增速为3.3%-3.5%,较2011年的5.4%下滑2个百分点。
从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CPI月度同经涨幅走势图(图4)具体节奏上看,如果11月和12月份的CPI同比为4.4%和4.2%,以对应的环比增速测算,2012年的翘尾因素为1.5%左右。
根据环比均值测算,2012年月度物价走势可能呈现“俯卧撑”格局,预计一季度CPI将从1月份的4.4%附近跌至3%左右,二季度跌破3%至2.2%左右,三季度物价探底至1.9%,四季度物价将回升至3%左右。
通胀预期明显上升,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加大,成为影响宏观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首要关注问题。
图4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CPI月度同经涨幅走势图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三、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我国发生的通货膨胀具有以下总体特征:
一是发生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我国近10年来所发生的明显通货膨胀都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
二是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与通货膨胀是相互推动。
三是通货膨胀的发生总是与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相联系,美元贬值,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在经济全球化得背景下,不可避免的对中国经济造成影响。
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很复杂,既有成本推进的因素,又有需求拉动的因素,既有货币发行量过多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
我们面临的通货膨胀应当是一种“混合型”的通货膨胀,这应当更加符合我国实际,总是在不同的阶段,某一种影响因素可能偏多一些。
(一)从总需求因素分析
过多的投资和偏多政府支出,引起了资产价格的上涨,进而引致一般商品价格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引发经济过热。
也就是说,从需求角度指明,过多的投资和政府支出,是引起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现结合GDP核算方程,分析过多的投资和政府支出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GDP=C+I+G+NX
一方面,尽管我国GDP每年以高速增长,但是城镇居民和广大农民可支配收入却增长缓慢,造成了GDP增长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不同步。
同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这种收入分配格局,造成长期以来内需不足,消费不振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瓶颈。
因此,需要通过投资、政府支出、出口拉动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我国边际储蓄倾向较大,加之庞大的人口基数,导致我国是个储蓄大国。
尽管储蓄能够为投资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但也存在大量的剩余,政府为吸纳过剩的资金,也鼓励投资和出口,扩大政府支出。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导致总需求过旺,总供给相对不足,推动了价格上涨。
以房地产市场为例,政府为拉动经济发展,不遗余力的推动地价、房价的上涨和房地产业发展,使房地产价格长期居高不下,房价的飙升直接推动了与此有关的钢铁、水泥、建材等相关行业投资的增长和价格上涨的上升。
作为中国供求失衡最突出的一个部门,房地产市场的过剩对通货膨胀的产生和进一步恶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
(二)从货币供给量因素分析
按照货币主义的观点,通货膨胀是货币失衡的一种表现,即货币供给大于社会经济生活对货币的实际需求。
其代表人物弗雷德曼指出,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才是通货膨胀的根源。
据此,我们引入货币供给量的概念,我国一般用M2来表示宏观层面上的货币供给量。
一国货币供给量主要受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影响,公式表示;M2=K*B,[M2]为广义货币,K为货币乘数,B为基础货币,现在就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方面来考察我国的货币供给量,探讨是不是货币供给太多,导致通货膨胀。
一方面,外汇占款是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一种渠道,而我国长期以来处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保持双顺差的格局,加之我国实行结汇制,导致我国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到目前为止,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经突破3万亿美元。
这样中央银行不得不对增加的外汇储备按汇率投放等值的人民币,大幅度地增加了基础货币向经济社会的投放。
另一方面,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鼓励投资,往往鼓励银行扩大信贷规模。
尤其是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央行更是多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存款派生能力。
[5]
综合以上的分析,由于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和较大的货币创造乘数,使我国货币供给量在总量上向经济社会投放过多,在商品市场上社会生产总供给不变,只能通过物价大幅度上涨来实现商品市场均衡,形成通货膨胀。
这就是货币供给过多形成通货膨胀的一般机制。
如图5所示,这是我国最近的M2变化情况,其总体趋势是大幅度增长。
2011年11月,M2同比增长12.7%,比上月回落0.1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7.8%,比上月回落0.6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同比增长12%,比上月提高0.12个百分点。
2月末,M2余额83.32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增幅比1月末略有升高;M1余额27.2万亿元,同比增长5%,增幅比1月末约高1.9个百分点;M0余额5.04万亿元,同比增长6.5%,比1月末高3.5个百分点。
货币供应量增速仍然在低位徘徊,但较上个月预计或有小幅回升。
由于2月份春节因素渐退,同时为防止经济下滑,央行适度降低了存款准备金,对流动性稍有放松,相应会增加一定量的货币供给。
图52008-01至2012-02 M0、M1&M2走势图
数据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
(三)从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的这三次较明显的通货膨胀都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
美联储长期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贬值的趋势一直极为明显;加之2008年又遭遇次贷危机,经济衰退,接踵而至,伴随着美元贬值,推动了国际市场能源产品、能源产品、石油价格、粮食等物价的大幅上涨,导致我国进口成本的抬高、成品油和食品价格的高涨,国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压力增大,可以说美国向全球输出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双顺差”,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加之美元刻意贬值,使得外汇市场上人民币供不应求,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
我国人民币升值趋势较明显,并形成了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这又使得国外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国际热钱的增加和炒作,进一步推动了股市和楼市不合理的大涨,又加剧了通货膨胀。
[6]
对于国际环境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贝多广和朱晓莉(2011)认为,当汇率和资本流动都受到管制时,压抑的对外升值趋势会成为对内贬值的直接原因。
对内贬值的概念不是传统上的CPI上涨,而是包括资产价格膨胀在内的广义通货膨胀。
周其仁(2011)认为当下中国的通货膨胀不是政府滥发钞票的结果,而是现有汇率形成机制容纳不下中国国际竞争力的表现。
汇率低估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余永定(2011)也将人民币汇率低估、国际资本流动流入、外汇储备过多作为中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属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7]
(四)从成本推动因素分析
近些年,尤其是2010年以后,成本推动方面的影响日益突出,其影响范围和程度越来越广泛和明显,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关注和思考。
我国有关学者称,我国步入成本推动型的全面通货膨胀时代。
[8]
第一,自我国启动新一轮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大,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极其明显,导致了众多资产价格重新估值,引起资产价格上涨。
第二,人民币升值,使出口成本上升。
人民币升值,造成我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优势趋弱,形成变相涨价,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出口价格上升将可能仅反过来影响国内企业成本和价格,造成成本上升。
第三,人民币升值,从理论上说,有利于进口,使进口成本下降。
但我国进口依存度高,需求规模巨大,却使得相关商品价格推向高位,进口成本难以控制。
第四,尽管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是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则是粗放的,高能耗的。
近些年,资源压力日益凸显,加之国际能源、资源价格上涨影响到我国,导致了能源、原材料、矿产品等产品价格上涨,进而传导到下游的加工制造业领域,造成相应成本上升。
第五,我国GDP总量居世界前位,人均GDP超过2400美元。
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遭到严峻挑战。
第六,近些年来,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
一是土地具有稀缺性,这决定了土地的供给价格,房地产的成本必然具有上涨趋势。
二是政府在控制房地产投资方面采取的干预措施,使房地产拿地成本提高,助长了房地产价格上涨。
三是房地产供求失衡,在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上,房地产商才可能把成本上升的损失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第七,农民工人群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上重要组成部份,其收入总体水平提高。
同时,我国为了缩小个人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这些都使企业的劳工成本上升。
此外,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利益,协调社会经济关系,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成本必然上升,甚至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能力。
第八,人民币持续升值,并伴随着其预期不断加强,国际套汇套利的游资通过多种渠道流入中国,助长流动性过剩,加剧了实行紧缩型货币政策的紧迫性;贸易、资本“双顺差”增加,使人民币被动投放压力上升,也要求收缩银根。
这些银根收紧,利率上升,资本价格必然上涨。
总之,以上四个方面,就是我国近十年来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因素,我国通货膨胀因素十分复杂,没有哪一个因素起着决定性或者单一性因素,而是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属于混合型通货膨胀,但就某一阶段来说,则可能某一因素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具体来说,在近十年来中,第一轮通货膨胀主要归因于外汇占款,货币投放量过多导致;第二轮通货膨胀,则主要属于混合型,起源于经济泡沫,流动性过剩等需求因素和成本推动方面因素。
第三轮通货膨胀,则主要由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带来货币泛滥及国际热钱的不断涌入所导致[20]。
国际方面,人民币汇率上升则自始至终贯穿于这三轮通货膨胀之中。
当某一种因素,率先引起通货膨胀时,各种因素就开始相互影响,相互推动,这也就是通货膨胀成因复杂性和难以治愈的原因。
四、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
(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失衡的一种表现,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十分广泛,这种影响会由于通货膨胀的程度、程序时间、成因以及表现的不同而不同,而且会由于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而有所不同。
1.通货膨胀对生产发展的破坏
首先,通货膨胀使企业的各项专用基金贬值,从而使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难以进行。
其次,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由于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价格上涨往往快于产成品,从而会增加生产投资的风险和经营成本。
再次,通货膨胀解除了企业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的压力,使企业既不必用以降低成本的方式赢得市场,也不必用提高产品质量的各种措施来施压增强竞争力,这将不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最后,通货膨胀不利于促进生产者努力工作。
生产者可以以物价上涨为由而要求涨工资,若得不到满足,将影响生产情绪,从而影响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