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伏安法测定电极反应参数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33278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环伏安法测定电极反应参数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循环伏安法测定电极反应参数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循环伏安法测定电极反应参数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循环伏安法测定电极反应参数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循环伏安法测定电极反应参数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循环伏安法测定电极反应参数教案设计.docx

《循环伏安法测定电极反应参数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伏安法测定电极反应参数教案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循环伏安法测定电极反应参数教案设计.docx

循环伏安法测定电极反应参数教案设计

 

实验项目循环伏安法测定电极反应参数

、实验目的

1)了解循环伏安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掌握循环伏安法测定电极反应参数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3)学习固体电极表面的处理技术;

4)掌握CHI660E电化学工作站的使用。

、实验原理

在电化学分析方法中,凡是以测量电解过程中所得电流-电位(电压)曲线进行测定的

方法称为伏安分析法。

按施加激励信号的方式、波形及种类的不同,伏安法又分为多种技术,循环伏安法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一种重要的伏安分析方法。

先看线性扫描伏安法,若向工作电极和对电极上施加一随时间线性变化的直流电压

1),记录电流-电压曲线(图2)进行分析,就叫线性扫描伏安法。

 

 

循环伏安法就是将线性扫描电位扫到某电位Em后,再回扫至原来的起始电位值Ei,电

位与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电压扫描速度可从每秒毫伏到伏量级。

所用的指示电极有悬汞电极、铂电极、金电极或玻璃碳电极等。

当溶液中存在氧化态物质O时,它在电极上可逆地还原生成还原态物质R,

O+ne→R

当电位方向逆转时,在电极表面生成的R则被可逆地氧化为O,

R→O+ne

一个三角波扫描,可以完成还原与氧化两个过程,记录出如图4所示的循环伏安曲线。

循环伏安法一般不用于定量分析,主要用于研究电极反应的性质、机理和电极过程动力学参数等。

1)

(2)

(3)

在循环伏安法中,阳极峰电流iPa、阴极峰电流iPc、阳极峰电位Epa、阴极峰电位EPc是最重要的参数,对可逆电极过程来说,循环伏安图如图5A所示,有如下关系:

ipa

1(与扫描速度无关)ipc

正向扫描的峰电流

ip为:

53/21/21/2

ip=2.6910n3/2AD1/21/2c

式中各参数的意义为:

ip—峰电流(安培);n—电子转移数;A—电极面积(cm2)

D—扩散系数(cm2/s)—扫描速度(V/s)c—浓度(mol/L)

1/2

从ip的表达式看:

ip与1/2和c都呈线性关系,对研究电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电极电势为:

4)

图5不同体系的循环伏安曲线图

A:

可逆过程;B:

准可逆过程;C:

不可逆过程对于部分可逆过程(也称准可逆过程),曲线形状与可逆度有关,如图5B所示。

一般来说,△EP>59mV/n,且峰电位随扫描速度的增加而变化,阴极峰变负,阳极峰变正。

此外,根据电极反应性质的不同,iPa/iPc可大于1,等于1或小于1,但均与扫描速度的平方根成正比,因为峰电流仍是由扩散速度所控制的。

对于不可逆过程,反扫时没有峰,但峰电流仍与扫描速度的平方根成正比,峰电位随扫描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图5C所示。

根据Ep与扫描速度的关系,可计算准可逆和不可逆电极反应的速率常数Ks。

循环伏安法是用途最广泛的研究电活性物质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在分析化学、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它能在很宽的电位范围内迅速观察研究

对象的氧化还原行为,因此电化学研究中常常首先进行的就是循环伏安行为研究,如电极过程可逆性、电极反应机理、计算电极面积和`扩散系数等电化学参数、吸附现象、催化反应、电化学-化学耦联反应。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CHI660E型电化学工作站;超声波清洗器;微量移液器;磁力搅拌器;玻碳电极;铂丝电极;银/氯化银电极。

2.试剂

(1)1.0mol/L硝酸钾溶液;

(2)0.10mol/L铁氰化钾标准溶液;

(3)3.0mol/L氯化钾溶液;(4)无水乙醇;(5)氧化铝粉;(6)高纯氮气

4操作步骤

(1)以去离子水冲洗银/氯化银参比电极和铂丝对电极,滤纸吸水。

移取1.0mol/L硝酸钾溶液20.00mL于50mL烧杯中。

(2)将工作电极(玻碳电极)在含氧化铝粉悬浊液的抛光布上以画圆或8字的方式打磨

光亮(至少5分钟),冲洗后,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中各超声清洗5分钟左右,放入移

取的溶液中,再插入对电极(铂丝电极)和参比电极(银/氯化银电极),将相应颜色的

电极夹按照下列对应关系夹在电极上。

注意:

电极间不要短路,否则会损坏仪器;避免拉扯电极顶端的电线,否则会使信号断路。

白色参比电极(RE)

红色---铂电极(AE)

(3)在电脑的桌面上建立一文件夹,并在随后的操作中将相应的数据(后缀:

.bin)保

存在该文件夹中。

因文件较多,文件名应好区分。

在实验记录本上预先绘出记录表格,随时记录各实验条件(浓度或速度)下的各测量结果值(Epa,Epc,△Ep,ipa,ipc)

(4)点击工作站上的“实验参数”,在出现的窗口中按下列要求设置仪器参数,完成后点击“确认”。

线,命名并保存至相应文件夹。

10mL加0.050mL(1号样)

(6)用微量移液器向烧杯中加入0.10mL0.10mol/L铁氰化钾标准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混合均匀后,点击“运行实验”,记录循环伏安图的相应数据,并保存该文件。

(7)分别再向溶液中加入0.10、0.20、0.20、0.20mL0.10mol/L铁氰化钾溶液重复(6)操作。

注:

浓度比例是1:

2:

4:

6:

8

10mL再加0.050(2号样);0.10(3号样);0.10(4

号样);0.10mL(5号样)。

(8)分别以5mV/s、10mV/s、20mV/s、50mV/s、100mV/s、200mV/s的扫描速度记录最后溶液的循环伏安曲线。

5数据处理:

设计成两个表格!

1.列表总结铁氰化钾的测量结果(Epa,Epc,△Ep,ipa,ipc),并对照可逆反应的性质进行分

析。

2.相同扫描速度下(步骤7),以ipa或ipc对铁氰化钾溶液的浓度作图并拟合,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3.相同铁氰化钾浓度下(步骤8),绘制ipa或ipc与相应ν1/2(ν为扫描速度)的关系曲线并拟合,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6注意事项

1.指示电极表面抛光清洗应耐心细致,否则将严重影响实验结果;

2.为了使液相传质过程只受扩散控制,应在加入电解质和溶液处于静止下进行实验;

3.不同扫描之间,为使电极表面恢复初始状态,应将电极提起后再放入溶液中,或将溶液搅拌,等溶液静止后再扫描;

4.避免电极夹头互相接触导致仪器短路。

7思考题

(1)如何根据体系的循环伏安曲线,判断电极过程的可逆性?

(2)电化学实验中,一般如何处理固体电极表面。

(3)本实验使用的是三电极体系还是两电极体系,并指出具体的电极分别是什么。

(4)铁氰化钾的循环伏安曲线有何特点?

并说明其可能的反应机理。

 

数据记录与处理

表一铁氰化钾浓度对循环伏安图的影响

序号

1

2

3

4

5

铁氰化钾浓度(mmol/L)

0.5

1.0

2.0

3.0

4.0

Epc(V)

Epa(V)

Ipc(μA)

Ipa(μA)

△Ep(mV)

Ipc/Ipa

由表一数据可见,△Ep≈?

?

?

?

?

?

?

?

mV;Ipc/Ipa≈1所以,所研究的铁氰化钾体系为可逆反应过程

70

Figure1

60

50

30

20

0

0.00.51.01.52.02.53.03.54.04.5

c(mmol/L)

作图图1横坐标:

铁氰化钾浓度(mmol/L);纵坐标:

Ipc(μA)(一条直线)

由图1可知,峰电流Ip与铁氰化钾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CV法可用于定量分析。

表二扫速对电化学参数的影响

铁氰化钾浓度(mmol/L)

4.0

ν(V/s)

0.005

0.010

0.020

0.050

0.10

0.20

ν(mV/s)

5

10

20

50

100

200

1/21/21/2ν1/2(mV1/2/s1/2)

2.24

3.16

4.47

7.07

10

14.14

Epc(V)

Epa(V)

Ipc(μA)

Ipa(μA)

△Ep(mV)

由表二的数据可见,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加,阴极峰峰电位Epc变负;阳极峰峰电位Epa变

正;△Ep变大。

作图图2横坐标:

ν1(mV/s);纵坐标:

Ipc(μA)(光滑的曲线)

作图图3横坐标:

ν1/2(mV1/2/s1/2);纵坐标:

Ipc(μA)(一条直线)

由图2,3可知,峰电流Ip与扫描速度的平方根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所以所研究的铁氰化钾体系是受扩散控制的过程。

原始数据

表一铁氰化钾浓度对循环伏安图的影响

序号

1

2

3

4

5

铁氰化钾浓度(mmol/L)

0.5

1.0

2.0

3.0

4.0

Epc(V)

0.245

0.244

0.241

0.241

0.241

Epa(V)

0.308

0.308

0.310

0.309

0.310

Ipc(μA)

7.344

13.68

29.21

52.49

57.91

Ipa(μA)

-7.435

-13.77

-28.84

-51.27

-56.89

△Ep(mV)

63

64

69

68

69

Ipc/Ipa

0.99

0.99

1.01

1.02

1.02

表二扫速对电化学参数的影响

 

铁氰化钾浓度(mmol/L)

4.0

ν(V/s)

0.005

0.010

0.020

0.050

0.10

0.20

ν(mV/s)

5

10

20

50

100

200

ν1/2(mV1/2/s1/2)

2.24

3.16

4.47

7.07

10

14.14

Ipc(μA)

13.79

18.77

25.19

40.21

57.16

79.55

Ipa(μA)

-13.90

-19.11

-26.60

-40.84

-56.26

-77.54

Epc(V)

0.244

0.244

0.244

0.240

0.238

0.235

Epa(V)

0.307

0.308

0.308

0.310

0.313

0.315

△Ep(mV)

63

64

64

70

75

80

scanrate=0.1

)A(tneru

0.00007

0.00006

0.00005

0.00004

0.00003

0.00002

0.00001

0.00000

-0.00001

-0.00002

-0.00003

-0.00004

-0.00005

[K3Fe(CN)6]/m

0.5

1.0

2.0

3.0

4.0

0.40.3

0.20.1

0.5

0.0

E(V)

 

 

cp

)A6-01(

0.00010

0.00008

0.00006

0.00004

0.00002

0.00000

-0.00002

-0.00004

-0.00006

0.50.40.3

0.2

0.1

0.0

-0.00008

E(V)

)A6-01(

concentrationofK3Fe(CN)6(mM)

scanrate(mV/s)

5

10

20

50

100

200

 

I(c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