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农村乡土资源优化幼儿素质课题研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83266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挖掘农村乡土资源优化幼儿素质课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挖掘农村乡土资源优化幼儿素质课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挖掘农村乡土资源优化幼儿素质课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挖掘农村乡土资源优化幼儿素质课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挖掘农村乡土资源优化幼儿素质课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挖掘农村乡土资源优化幼儿素质课题研究.docx

《挖掘农村乡土资源优化幼儿素质课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挖掘农村乡土资源优化幼儿素质课题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挖掘农村乡土资源优化幼儿素质课题研究.docx

挖掘农村乡土资源优化幼儿素质课题研究

挖掘农村乡土资源优化幼儿素质

(一)课题的提出

生活、游戏、综合是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幼儿教育生活化是幼教发展的趋势之一。

而我乡地处楚州东南,依偎在美丽的古运河畔,苏北灌溉总渠逶迤而过,素有水上江南的美誉。

这里景美水秀,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田园生机勃勃,四季鸟语花香,是江苏省稻田示范基地。

我乡不仅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更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号称亚洲第一的运南闸枢纽工程,乾隆皇帝下江南的御码头,美丽的运南闸风光带,饮誉省内外的建淮粉丝,扎根民间的花船、连翘表演等艺术组成一本内容丰富、生动翔实的教科书,是教师与幼儿学习、探究的活教材。

为此,我园确定并实施了利用本土资源,促进幼儿教育生活化、游戏化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

我们在学习借鉴陈鹤琴先生的活教材、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等理念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利用我镇丰富的生活教育资源,把生活作为主题课程建构的基石,以促进幼儿教育生活化、游戏化的实践研究作为课题研究的切入口,积极开发并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在生活中展开教育,在教育中过有意义的生活。

我们对生活化、游戏化的课程理念进行了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尝试,从教育内容、实施原则、学习方式等方面,探索如何使幼儿园教育活动生活化、游戏化,揭示生活化、游戏化的实践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努力构建将生活、主题、游戏有机融合的综合课程。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正逐步成为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现代教育不仅在时间上将扩展到一个人的终生,而且在范围上将扩展到全社会。

在这种趋势下,学校、家庭、社会将构建儿童成长的基本环境。

摄取社会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教师只要充分挖掘这些教育资源,利用其为教育服务,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境意识和行为。

(三)课题研究的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就国内外情况看,有关乡土资源在幼儿园中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较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

1、在查阅大量资料中,匈牙利、日本的幼儿教育也都关注乡土自然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自然材料在瑞吉欧教育中被广泛的应用。

2、全国有许多地区的农村幼儿园都立足本园实际,充分挖掘农村特有的资源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

上海市青浦区大盈幼儿园《开发乡土资源,让农家孩子快乐成长》、崇明县新镇幼儿园《乡土特色课程的实践与研究》、贵州省开阳县楠木渡镇幼儿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为农村幼儿教育服务》、泰兴市广陵镇中心幼儿园《开发利用农村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幼儿园的《乒乓资源在幼儿园领域课程中的开发和利用》、苏州枫桥幼儿园的《民间手工艺渗透于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方案》、兴化市大垛中心幼儿园的《园本课程的开发与乡土资源的利用的研究》等园本课程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都是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培养孩子素质的园本课程。

这些研究都着力于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充实课程内容具有明显优势:

一是亲历性具体化,乡土资源是孩子每天生活于其中的周围现实世界,一提起来就如身临其境,能说出来画出来,十分形象具体;二是实践性、可操作性强,幼儿可观察、可触摸、可临摹描绘、感受体味,操作起来简便易行。

因此若用来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幼儿就有丰富的内容可说,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精神。

又因为乡土资源具有本土化的特征,可以使幼儿对家乡的自然和人文生态有更进一步地了解,更能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使爱祖国教育具体化。

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必将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健康、个性化发展。

这些研究对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幼儿教育改革都总结了较为成功的经验,但是资源体系仍然不够系列化、系统化和针对性,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些研究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对于我们南闸镇,有扑克牌掼蛋、水乡特色的稻田、水产养殖,以及自然景观、民歌、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非常丰富的资源,值得开发和利用,并使之课程化。

同时,在使用形式上努力体现幼儿的年龄特征,实现幼儿教育的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趣味化,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本课题则研究如何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着力研究如何改革幼儿教育,实现乡土化、生活化、游戏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同时,本课题从乡土资源出发、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全面组织各类教育资源,为促进本园孩子更好的发展提供条件和依据,为同类幼儿园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因此,本课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首先有利于培养孩子主体能动的学习品质、实践与探究能力和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其次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在实践中,学会了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有利于开展形式多样而有效的教学活动,增添教学活力,促进专业化发展,享受教育生活。

第三,发掘和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资源,使幼儿园课程乡土化、个性化、多样化,也有利于扩展幼儿的生活和游戏学习空间,使幼儿园教育进一步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使幼儿在受到情感陶冶的同时增强对社会与自然的感知与了解。

第四,还有利于家庭和社区对幼儿园教育的参与,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提高家长和社会对幼儿园教育的了解和满意度。

(四)课题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

1.开发乡土资源,编写园本教材,形成资源包。

2.探索利用乡土资源进行生活化、游戏化的幼儿教育模式。

3.通过该课题的实践研究,让幼儿充分感受本土文化的丰富,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增加幼儿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4.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观,能主动挖掘和搜集乡土教育的素材,将其应用于教育活动中来,让课程回归生活,逐步形成有本镇特色的乡土文化教材,探索我镇特有的文化教育。

5.幼儿园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形成本园的办园特色。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及研究重点

根据本课题研究目标,将课题划分为以下几个子课题:

1.镇域范围内乡土资源的开发研究:

梳理乡土资源内容,形成框架体系,编撰园本教材,形成资源包。

2.以水乡民歌、童谣为资源进行生活化、游戏化的个案研究:

3.构建适合幼儿特征的生活化教育模式和策略研究:

利用乡土资源包,开展幼儿教育,体现生活化思想,创建生活化保教模式。

4.构建适合幼儿特征的游戏化教育模式和策略研究:

研究重点:

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以及幼儿五大领域的教育特点,开发和利用合适的乡土资源,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幼儿教育资源包,包括活动个案集、园本教材、实施指南。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研究,积极探索利用乡土资源,促进幼儿教育生活化、游戏化的实践研究的途径、方法、策略。

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调查研究、对比研究、案例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实施。

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地方志》等文献,了解有关乡土资源的信息;

访谈法:

通过到文化站、村部进行访谈,了解并选择我镇有哪些乡土资源可运用到幼儿园的创新教育中来;

调查法:

通过调查,充分了解我镇的乡土教育资源,进行分析研究。

问卷法:

通过向家长发放问卷调查,了解我镇的乡土教育资源,并进行筛选;

行动研究法: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组织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尝试和探索。

通过研究,力争将我园办成乡镇特色幼儿园。

案例研究法:

通过案例研究,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对策,构建生活化、游戏化的保教模式。

(七)课题研究思路及实施步骤

研究思路:

根据本园现有情况,组织教师充分挖掘一切有利本土资源,并有效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扩大幼儿的学习生活空间,形成社区、家庭、学校的1+1+13的协同发展形式,优化教育效果。

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年月至年月

第一阶段:

前期准备()

(1)采用搜集资料、调查分析的方法,调查本镇特色资源的项目、具体内容、分布情况和研究实践的可行性,并制订出相关研究的网络图。

依照研究内容和范围调查寻找我镇可发掘的乡土资源;

这些乡土资源有哪些可以运用到幼儿园教育中来,有目的进行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些乡土资源有何教育价值,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运用这些乡土资源;

(2)组建课题组,形成课题研究论证报告及方案。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

综合采用比较研究、个案研究法、调查研究等方法,重点研究内容的第一、二部分。

综合运用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等方法,集中精力研究内容的第三、四部分。

第三阶段:

总结、鉴定、结题阶段

(1)汇编课题研究成果集

(2)教师优秀课堂教学、自制教玩具展示活动

(3)撰写研究总报告

(4)举办研究成果鉴定活动

(八)课题的组织与管理

1.机构设置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由园长、各年级有关成员组成。

(2)确立课题信息系统:

课题组成员确立资料员,收集课题理论资料和实验情况资料。

2.人员分工

课题组负责人:

课题组组长:

课题组成员:

3.规章制度

(1)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组会议,总结阶段性工作,布置下阶段工作。

(2)期初写好一份课题研究计划,期末写好一份课题研究总结。

(3)每学期举行12次全园活动,以展示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4.提供研究经费,创设支持性的研究环境。

园所提供研究的经费、教科研考核奖励基金和成果奖励基金,提供有关的设施设备,保障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九)课题价值

1.本土文化资源的适宜利用有效促进了幼儿全面发展。

2.本土文化资源的适宜利用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本土文化资源的适宜利用使幼儿常常获得无比快乐的情感体验。

4.本土文化资源的适宜利用填补了幼儿对本土文化认识的欠缺。

5.土文化资源的适宜利用促进对幼儿人文精神的培养。

6.本土文化资源的适宜利用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7.本土文化资源的适宜利用有助于我园贯彻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我园建构园本课程提供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