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你的船长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13401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你是你的船长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你是你的船长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你是你的船长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你是你的船长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你是你的船长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你是你的船长教案.docx

《你是你的船长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你是你的船长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你是你的船长教案.docx

你是你的船长教案

偃师市市直中学“五环节”教、学流程设计

课题

15你 是 你 的 船 长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主备人

审核时间

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一)单元导入:

本单元的四篇演讲词,既有革命领袖的谆谆教导,也有美国黑人民权活动家激情澎湃的鼓动,又有著名科学家对实验精神深入浅出的阐释,同时还有学生家长对孩子们的殷切期盼。

把书翻到99页,齐读单元说明。

重温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二)导入新课:

生命本身就是爱,当一个娇嫩的生命呱呱坠地的时候,我想每一个父母都会在心中起誓,尽所有的力量来保护你们,直到他们离开这个星球的这一天。

很快这个生命像竹笋一样长大,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开始像顽皮的小兽奔向心中的草原,开始驾驶生命之舟快乐划向远方,可是前方有激流、险滩、暗礁,如何绕过它们,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你是你的船长》这一课。

听听一位老船长的对我们的忠告。

这里把人生或是社会比作大海,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航行在这人生之海的航船中的船长。

我们是自己命运的掌舵人,命运紧握在自己手中。

副标题——寄语十五岁,意为捎给十五岁的话,实际上是对十五岁的人谈的话。

作者当时作为学生家长代表在班会上发言,本文就是她的发言稿。

(三)学习目标:

(请大家齐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题目的含义。

2.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

2.理清本文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结构。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一)预习检测

1.为下列加粗字注音

呱呱( )坠地掐(  )抽屉( )无动于衷(  )

心扉(  )讥讽( )歧(  )视鄙(  )视

2.为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呱(  )______创(  )_______系(  )________

(  )______(  )_______(  )________

3.解释词语

呱呱坠地:

无动于衷:

幸灾乐祸:

居高临下:

(二)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

要求(语重心长,情真意切)

小组合作读课文,尽力地去体验母亲的情感。

思考:

1、这篇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即作者希望孩子们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成为什么样的人)。

2、为了表达自己的中心观点,作者设计了一些问题,请同学们找出这些问题?

3、作者设计的几个问题的次序能否颠倒?

为什么?

学生很快在文中找到答案。

1.作者希望孩子们具有公平、公正的观念,做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

2.问题一:

掐一掐你们的胳膊或自己的脸,看疼不疼?

(自己能否感到自己的疼痛)

问题二:

我们当然知道自己的疼痛,但别人是不是也知道我们的疼痛呢?

(别人能否感到自己疼痛)

问题三:

别人能够感到我们的疼痛,而我们是不是也能够感到别人的疼痛?

(相互之间能否感到疼痛)

问题四:

亲人之间能相互感受,其他人之间甚至陌生人之间会有这种感受呢?

(人们都能相互感受)(多媒体显示消防官兵解救被夹在墙缝中的小孩的画面;亲人离别的画面,学生体会自己的感觉。

(自己感到自己疼;别人感到自己疼;自己感到别人疼;人们都能相互感受)

3.这三个问题是并不是毫无关系的,由自己能否感到自己的疼痛问到别人能否感到自己疼痛,由亲人之间的感觉问到陌生人之间的感觉,由浅入深,推己及人,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三)合作探究▲(请我们的四人小组合作解决以下问题)

1.作者要求我们去做一件什么事?

2.作者为什么要求我们这样做?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1.作者要求我们去做一件什么事?

作者让我们感受世界。

  理解:

“一身化作千万身”    作者是让我们富有同情心,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别人。

当我们去感受去分担别人的不幸时,我们会赢得许多人的信任,我们会拥有许多朋友,我们不再是孤单的自我,而是丰富多彩的 “大我”。

   

2.作者为什么要求我们这样做?

我们不是孤独的、孤立的,作为人类成员,我们在生命的根部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人生活在社会中,不能孤立在存在。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每个人的喜怒哀乐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

个人就像一滴水,如果注入大海就获得了生命,而一旦离开大海,再美的浪花也会干涸消失,感受别人、感受世界是融入大海的过程,因为从根本上说,生命是一个整体。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班会再现:

这位学生家长的演讲情真意切,语重心长,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吗?

你的家长与你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他们教会你哪些人生的经验呢?

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让我们一起再现“你是你的船长”班会的情景吧。

班长主持

教师总结

五、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在生活的海洋上,我们每个人都应做自己人生的船长,寻找人生的方向。

船长是一船之主,他应该能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具有临危不惧、从容不迫的心理素质,还具有临危决断、指挥若定的能力。

人生是一个过程也是一次远航,同样也需要这样一位船长,这个船长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只能是你自己。

希望每位同学都驾着你的“勇气号”启航。

附:

作业

1:

本文字词复习。

2:

写一篇班会演讲词。

课后反思:

本文是演讲稿,互动性很强,有极强的鼓动性,所以教学时,分了角色,我临时做家长和孩子们互动,再现了当时班会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了当时会场热烈感人的场面,深刻理解了演讲词的特点。

在拓展延伸部分,让学生作为学生代表临时发言时,学生也很大胆,能联系实际谈家长给自己的忠告。

达到了教学预期效果。

 

 

偃师市市直中学“五环节”教、学流程设计

课题

12为人民服务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主备人

师逸梅 

审核时间

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一)单元导入:

本单元的四篇演讲词,既有革命领袖的谆谆教导,也有美国黑人民权活动家激情澎湃的鼓动,又有著名科学家对实验精神深入浅出的阐释,同时还有学生家长对孩子们的殷切期盼。

把书翻到99页,齐读单元说明。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漫步于北京新华门的那段路的时候,你是否注意过那里有一块巨大的影壁,影壁上有一行金色的大字,写的是什么?

你知道么?

  对了,写的是“为人民服务”,那你知道这几个字是谁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么?

   这是毛泽东提出来的。

在1944年9月8日,张思德牺牲后三天,在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上,毛泽东题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之后,毛泽东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

(三)学习目标:

(请大家齐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理清各段的内容,读懂文章,从而进一步弄清作者的演讲思路 

2.理解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一)检查预习(下面,老师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情况啊)

1、 介绍文章的背景,以及张思德的主要事迹(可上网查资料,学生介绍,师生共同补充)

(二)朗读感知 

要求:

⑴先标明自然段,解决字词问题

⑵默读,快速浏览全文

⑶请学生朗读课文

⑷结合课文内容思考,毛泽东在文中论述了什么主题?

毛泽东从张思德之死,深刻地论述了“生与死这一人生的重大主题”   

(三)合作探究▲(请我们的四人小组合作解决以下问题)

1. 归纳各段的内容(读懂文章每段内容,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全篇,进而领会作者的思路)   

 2.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归纳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1. 归纳各段的内容(读懂文章每段内容,从整体上把握全篇,领会作者的思路)   

第1段:

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队伍中的一员。

   

第2段:

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第4段:

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第5段:

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2. 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例证法-----精兵简政

3.归纳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

我们在归纳前先回忆一下毛泽东是在什么情况下作的本文,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对,在1944年9月8日,张思德牺牲后三天,在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上,毛泽东题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之后,作了题目《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目的就是号召革命队伍中的每一个同志向张思德学习,做到为人民服务。

那么大家思考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应当怎样归纳?

中心论点:

我们都应当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做到为人民服务。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行为也在与时俱进。

请举出一个在今天新形势在为人民服务的实例,并谈谈你的感想。

简介人民的公安战士-----任长霞,播放视频任长霞追悼会场面,酝酿感情。

任长霞的事迹感动了中华大地,她被评为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她的颁奖词是这样评价她的:

“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

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

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

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让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唱响对英雄的赞歌!

播放视频韦唯的《为人民服务》,将情感推向高潮。

五、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英雄的事迹如此动人心魄,他们的精神引召着我们大踏步迈向人生的更高境界。

同学们,我们能不能做张思德、任长霞这样的人?

我宣誓:

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学好本领,立志成材,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附:

作业

 写一篇一事一议的文章

 如:

小议抄作业     我看教师拖堂现象    小议考试作弊    论中学生网上交友       我看中学生上学带手机 

板书设计

为 人 民 服 务

       毛泽东            

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道理论据                                     正反对比论证   

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         事实论据                                     例证法          

怎样才能为人民服务 

中心论点:

我们都应当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做到为人民服务。

课后反思:

 

偃师市市直中学“五环节”教、学流程设计

课题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主备人

师逸梅 

审核时间

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一)单元导入:

本单元的四篇演讲词,既有革命领袖的谆谆教导,也有美国黑人民权活动家激情澎湃的鼓动,又有著名科学家对实验精神深入浅出的阐释,同时还有学生家长对孩子们的殷切期盼。

把书翻到99页,齐读单元说明。

(读得真好,充满激情。

(二)导入新课: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

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

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三)学习目标:

(请大家齐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一)检查预习(下面,老师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情况啊)

1、作者简介(谁能帮老师介绍一下作者?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朗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所说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

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合作探究▲(请我们的四人小组合作解决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

有何现实意义?

(2)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1)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

有何现实意义?

原因有三点:

第一,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

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

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

举例:

雪融化后是水……

五、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真正有没有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

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附:

作业

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论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偃师市市直中学“五环节”教、学流程设计

课题

14我有一个梦想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主备人

师逸梅 

审核时间

2014.2

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一)单元导入:

本单元的四篇演讲词,既有革命领袖的谆谆教导,也有美国黑人民权活动家激情澎湃的鼓动,又有著名科学家对实验精神深入浅出的阐释,同时还有学生家长对孩子们的殷切期盼。

把书翻到99页,齐读单元说明。

(读得真好,充满激情。

(二)导入新课:

 1955年12月1日,在美国蒙哥马利市的一辆公交车上,发生了一桩再平常不过的事:

一个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裁缝因为拒绝为白人让座而遭到逮捕,理由是蔑视蒙哥马利市关于公共汽车上实行种族隔离的法令。

    当拒绝乘坐公交车的口令通过一个教堂传到另一个教堂的时候,几乎所有的黑人都给予了响应。

他们忍受着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奔走在家和工作的地方之间。

为此,许多黑人被白人老板解雇。

但他们并没有屈服,他们坚信一个人的尊严是上帝赐予的,任何律法和威权都不能将其剥夺。

因而当他们唱着灵歌,唱着那些由祖先们的苦难浸泡出的深沉旋律、手挽着手上班时,路两旁的许多人泪流满面。

    1960年1月31日,一个叫裘瑟夫•迈克乃尔的黑人大学生,来到一家连锁店的吧台买酒,遭到拒绝,理由是“我们不为黑人服务”。

    黑人大学生平静地进入任何拒绝为黑人服务的地方,礼貌地提出要求,以最有尊严的目光请求服务,得不到就不离开。

为此,许多大学生遭到围观、嘲弄、甚至身上被浇满番茄酱。

但他们不卑不亢、不喜不怒,得不到服务,就坐在那里做作业,读书,研究学问。

    这是一场黑人民权运动。

它的领导者就是马丁•路德•金,他意识到黑人心中压抑百年的尊严已经觉醒,历史性反抗的时机成熟了,他号召黑人以“非暴力抵抗”的方式,向这个充满歧视的国家发起挑战。

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在首都华盛顿广场的林肯纪念堂前,举行了规模浩大的黑人集会。

他面对25万听众,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让我们走近马丁•路德•金,重温一下那激动人心的伟大历史时刻。

(三)学习目标:

(请大家齐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情感脉络。

 2.体会演讲辞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3.感受马丁•路德•金为民请命的战斗精神和反对“以暴易暴”的远见卓识。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我”指的是谁?

有什么样的梦想?

这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不仅是马丁•路德•金,更是千千万万的黑人同胞。

    首先要争取正义和公正(“当我们行动时,我们必须保证向前进,我们不能倒退,现在有人问热心民权运动的人,‘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

’”“我们现在不满足,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指通过黑人民权运动,要还黑人以正义和公正。

在马丁•路德•金看来实现正义和公正是最基本的要求,是有可能通过斗争来实现的。

    其次梦想人人生而平等(“我梦想有一天”满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是梦想的核心内容。

    再次是终于自由的理想境界(“有了这个信念……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如果人人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终有一天我们会达到自由的理想境界。

(三)合作探究(请我们的四人小组合作解决以下问题)

 1.怎样才能实现梦想?

     2.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对此他的感受又如何?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1.有坚定的信念(“要求兑现诺言”“时间的紧迫性”“黑人的决心”)和正确的方法(采取“非暴力抵抗”的方式)

2.面对“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对此马丁•路德•金心情非常悲愤。

小结:

黑人所处的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激起了马丁•路德•金的悲愤。

他号召成千上万的黑人团结起来,怀着坚定的决心去争取民权运动的胜利。

首先把正义和公正还给黑人,将来能实现人人生而平等,最终不论种族,不论宗教信仰,都能达到自由的境界。

    通过整体感知,我们了解了演讲辞严密的逻辑结构,现在我们一起来感受它的情感力量。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总结归纳演讲词的特点 

同学们,演讲词这种文体,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想必大家也一定在报刊杂志上看到过一些别的演讲词.现在,我们对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已经在了更深的理解。

那么,请同学们来做一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尝试:

总结与归纳一般演讲词的基本特点和实质。

通过我们对演讲词的横向比较,回顾.体悟,我们可以这样说,演讲词为了增强语势,提高感召力,使感情更加充沛,它有\'三多\',即多用整句,多用短句,多用修辞,用整句.如本文中\'现在是…..时候\'构成排比,气势强大,情感扑面而来。

多用短句,呼唤语等,富于感召力,极具煽情性。

多用比喻。

排比。

反问,增加感染力。

如本文中\'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要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上\'\'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

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由此可见,演讲词是颇讲究艺术性的。

 

除了语言方面的特点,在内容方面的特点,我们已了然于胸,那就是针对性。

逻辑性。

思想性。

演讲需要真情,演讲无需作秀。

谁顺应时代,谁代表大从的心声,谁就是讲坛上的主宰者。

危急关头,想民所想,讲民所不敢讲,乃是演讲的第一要义,是演讲的生命之源。

舍此则为缘木求鱼。

悟到这一点很重要,愿同学们多想一想,多悟一悟。

 

2.水污染、空气污染、垃圾成山、沙尘暴。

让学生也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当堂训练写一段排比句,表明自己对治理环境恶化的渴望。

五、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读罢马丁•路德•金的激情澎湃的演讲,我们掩卷而思,奥巴马的成功当选,不正是部分实现了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了吗?

同时,我们也为演讲的魅力深深折服。

附:

作业

1.这篇演讲词感情充沛、语言生动,并且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试从文章中找出有关语句并仔细体味。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