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语文教案dinggao.docx
《五上语文教案dinggao.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上语文教案dinggao.docx(1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上语文教案dinggao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九)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2、使学生懂得平时要认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
3、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小学阶段应哪些工具书和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书。
4、使学生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做读书笔记时要专注、认真。
训练学生查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实际问题。
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
高年级优秀作业若干。
每人准备好读书笔记和卡片。
准备一些工具书: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2、使学生懂得平时要认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老师想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听完后告诉大家,你明白了什么。
2、故事:
从前,有人叫汪得净的人,非常喜欢读书,而且态度很认真,分析起他人的文章来头头是道,朋友们都很佩服。
他有一个缺点,就是懒得动笔墨,不愿写读书笔记。
有一次,他看到一首诗,认为写得特别好,就认认真真地研究了一番,把这首诗记在脑子里,准备适当的时候介绍给朋友。
一天,朋友来看他,他就,两人月前读过一首咏虎的诗,虽然只有四句,却把老虎写活了朋友请他说出来听听,他想了想,说:
“第一句好像是什么什么虎,第二句大概是什么什么苦。
”朋友不满地说:
“既然前两句忘了,就说后两句吧。
”他抬起头,来回踱着方步,好半天才说:
“第三句真是忘了,好在第四句记得明白些,是狠得很的意思。
”
3、学生说说听了故事后明白了什么。
4、引导学生谈谈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5、小结:
读书做笔记可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积累资料,因此,我们应当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做笔记的方法。
1、指导观察第一页的图。
上面一幅图上的同学在什么地方?
在干什么?
老师在干什么?
说说黑板上写了些什么。
“不动笔墨不读书”什么意思?
下面一幅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
、态度怎样?
圆形特写图上有什么?
这告诉我们,读书做笔记要准备好哪些东西?
2、指导观察第2页和第3页的通版图。
第2页上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
干什么?
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
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第3页下面的图上画的是什么?
看了这幅图,你明白了什么?
第2页和第3页的读书笔记,分别是读后感和摘抄。
3、讲授做读书笔记常用的方法。
①摘抄。
②编写提纲。
③写读后感。
三、引导学生谈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小学阶段应哪些工具书和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书。
2、使学生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了解使用工具书的意义。
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他手里拿的是什么。
2、启发: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人不可能门门知识都精通。
要学习各种知识,就离不开书本和老师,工具书就是我们不说话的老师。
二、指导看图,教给学生一些常识。
1、先观察P4的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工具书,自己现在有哪些工具书,还准备购买什么工具书,框内中间两幅小图上画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告诉:
购买、借阅工具书应去书店或图书馆专门的柜台或书架选择,借阅图书时应保持安静。
要先确定自己需要的工具书属于哪一类,按类找到后,将要的工具书从书柜或书架上轻轻抽出来。
3、观察P5上部的两幅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4、口述怎样选择和购买工具书。
5、老师点拨:
有礼貌,讲文明。
6、观察P5下部的图,谈谈这两位小学生是怎样使用工具书的。
7、讨论,总结:
工具书的种类很多,用途很广。
三、分角色表演,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1、一名学生安静地在“书店”的柜台旁选择工具书。
2、他在认真听“营业员”介绍工具书。
3、他选中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到“收款台”交款。
4、他“回家”后阅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不理解“温馨”这个词,用上了工具书,准确地理解了这个词语,并在书上摘抄了这个词的解释。
5、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懂得了使用工具书的各项基本要求,并努力运用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难题。
相信今后同学们会在平时的学习中认真对待,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打好语文基础。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阅读材料,尝试做读书笔记。
2、训练使用工具书。
教学过程:
一、观摩优秀读书笔记,激发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兴趣。
1、展示优秀读书笔记若干份,让学生仔细观摩。
2、告诉:
这些都是读书笔记的主人优秀的学习成果。
3、学生展开讨论:
我们应该怎么办?
二、引导尝试。
1、打开课外阅读材料。
2、学生阅读材料,做读书笔记。
要求:
⑴认真阅读材料。
⑵用上常用的三种做笔记的方法。
⑶要求不必太高。
摘抄的内容只要是有代表性的词句即可。
编写的提纲只要能抓住大体意思就行。
写读后感不必写评论性质的长文章,只要能写出自己的收获和感想,三言两语,四行五行都可以。
3、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小组交流所做的读书笔记,相互取长补短。
5、展示。
6、小结,鼓励。
三、训练使用工具书。
1、拿出自备的《新华字典》。
2、出示“浩han”这个词语,知道了读音,却不会写“han”的字形,怎么查?
这个词语什么意思?
3、出示“洋溢”这个词语,“溢”怎么读?
它的意思是什么?
你是用什么方法查的?
4、学生动手查找工具书。
5、总结评比。
四、全课总结,勉励鞭策。
1、通过这三节课的学习,你们懂得了什么?
2、你准备怎样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呢?
3、老师相信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能认真学做读书笔记。
本学期,我班将进行优秀读书笔记展览,我们看谁读书笔记做得最好。
4、工具书,这个不说话的老师,会给你带来很多便利。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
本单元课文《师恩难忘》、《陶校长的演讲》、《古诗两首》习作1、练习1组成。
1、师恩难忘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2、理清课文脉络。
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入:
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板书课文标题。
二、初读全文
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五、分段读课文。
六、作业:
1、完成练习册1、2、3。
2、认真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略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读一读。
2、想一想:
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第二部分
1、速读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
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
①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
②指名朗读。
3、小组研究:
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
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
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四、美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
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
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讨论;
②自由练读;
③指读,相机引导。
3、小组研究: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师恩难忘
师:
口才好文笔好生:
难忘师恩
编故事娓娓动听如春雨滋润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迁移练习:
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默写并指导写字
娓娓动听 歇脚 念叨
身临其境 教诲 炊烟
◆针对学生错的字帮其分析原因,同时指导学生正确地书写这些词语。
2、文章有不少成语,你能想起来几个吗?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成语再加深感知课文。
二、总结全文,升华认识
1、朗读课文。
2、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自己在小学时的一位爱讲故事的田老师,抒发了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这篇文章有什么特色?
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三、作业超市
◆、迁移练习:
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实践活动:
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附:
优秀习作欣赏
师恩难忘
打开小窗,窗外,万籁俱寂;夜,是如此深邃神秘,月光如牛乳般倾泻在大地上,桌上的闹钟滴滴答答地走着,更衬托出黑夜的漫长。
闪烁的星儿如同一对对慈祥的眼睛,不禁勾起了我对王老师的思念。
王老师是一位好老师,人人都夸奖她。
她有一张和蔼的笑脸,一身古典的服饰,处处都显示出中国传统妇女朴实高雅的一面。
虽然她没有迷人的容貌、时髦的打扮、入时的化妆,但她的满腹经纶,一腔热血,就着实令同学们敬佩不已了。
王老师热爱小孩,所以非常关心我们,她总是亲热地称呼我们:
"小孩!
"对我们五十四个小宝贝,可以如数家珍,大至个性喜好,小至家庭琐事,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她对待我们如同自己的子女,与我们打成一片,因此,我们之间没有所谓的"代沟"。
王老师从大陆来,上起课来,总会说些家乡所发生的真实感人的小故事。
寓教于乐,所以,每次上社会课的时候,教室就像个温暖的大家庭,使我们如沐春风。
轻风系不住流云,流云带走了岁月,转眼,一年就过去了。
如今,王老师已不再教导我们,但她那如天空般辽阔、似大海样宽广的爱,将长存我心,如春晖般的师恩,也令我永生难忘.
——选自陈刚、刘桂松主编的《中国小学生作文大全(续编)》
2、陶校长的演讲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2、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第一问的内容。
2、能联系实际说说这一问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
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
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
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小先生制,育才学校,“公德”和“私德”。
2、听演讲(录音范读)
小结:
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
1、谈演讲的特点
(1)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
(2)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
2、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自读
(1)通读正音
(2)划标题
三、检查初读理思路
1、出示生字词正音。
2、按四部分抽个别读,点评后四人小组分别读,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
(1)开门见山提出了()
二(2—5)分别要求学生从()、()、()、()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
三(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的好习惯,争取在()取得()。
4、引读全文
5、质疑留疑
四、学字词
1、讨论书写要点。
2、归类写字:
左右结构:
演、锻、稳
3、比较组词:
陶()炼()彼()
葡()练()履()
4、完成习字册。
5、抄写词语。
(设计2)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没有听过演讲?
2、板书课题,揭示教学内容。
3、学生根据资料介绍“陶校长”
4、说说你想从这可了解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读效果。
正音:
锻炼堡垒稳定激励鞭策专心致志韧性
指导书写:
锻炼堡垒激励等
3、分段朗读。
学生评议。
4、从这篇文章当中,你看出演讲有什么特点?
5、陶校长的演讲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说的?
三、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5’
1.默读思考:
陶校长的第一问是什么?
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2.集体交流:
a.指名回答。
b.出示关联词语“因为……才……否则……”朗读。
c.说说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d.从这段你还明白了什么?
e.朗读体会。
3.总结:
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4.理清层次:
这段话是怎样来说明这个问题的?
(先说了什么?
在说什么?
最后说什么?
)
5.齐读本段。
四、课堂练习
1.熟读课文。
2.将陶校长的第一问复述出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陶校长的后几问分别包括那些意思?
2.能运用学法进行自学。
一、复习课文大意,相机板书:
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二、教学第一问
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
(默读圈画中的词句)
2、交流导读卡片:
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垒
3、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填空比较,谈重要性)
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
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抓住两个“离不开”,导读)
5、三读本段(引读)理清层次:
先问什么?
再问为什么这样问?
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教学第二问、第三问、第四问
1、默读圈画方法同上
2、交流讨论,学生为主
(1)问什么?
(2)为什么要这样问?
(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3)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
3、点拨关键处
(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
(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四、以读比感悟,深化倾吐
1、各组派一代表读(同内容的挑战读,点评有层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读,并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
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3、填空总结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筑起(),学习上认准(),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认真负责地做好(),要学做()。
这样就可以()。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4、激情齐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
5、倾吐练习
A、《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问》
C、陶校长,您听我说……
五、作业:
填空(课后4)
3、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生字词。
3、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
2课时。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
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生字。
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1.认生字。
课题上有4个字,读一读:
寻 隐 者 遇
2.释题。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寻:
寻找,寻访。
隐者:
独居大山林里的人。
遇:
碰见,遇上。
这首诗说的是诗人去访问隐者却没有遇见。
3.质疑:
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围绕"寻"思考。
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
有没有问问其他人?
为什么不在那等一会儿?
二、自学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和认识的生字,读一读。
3.看插图想想:
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三、读诗句,认生字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注意读准平、翘舌音的字:
松、采;师、深。
"只"是多音字,文中读zhi。
2.提问:
(1)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完整通顺地回答问题,相机识字:
松、童。
)
(2)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
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
识字:
师
(3)诗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没遇上他师父呢?
相机识字:
言 采 药 深
(4)朗读课文。
四、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椵想自己是诗人在松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教师先放录音,同学再练习朗读。
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
言师/采药/去。
(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处。
(无可奈何)
五、识字、写字指导
松:
用学过的木字旁和熟字"公"记字形。
组词:
松树、放松。
童:
上下结构。
上面是"立",下面是"里"。
这个字横画多,但长短不一。
首横最短,次横最长,最后一横又比它上面一横长些。
组词训练:
童话、儿童、童年。
言:
发言、说话的意思。
首横最长,中间两短横。
师:
左边是一短竖和一撇右边是横下一个"巾"。
组词:
师父、老师。
采:
上面是爪字头,表示手,下面"木"表示树,手伸到树上表示采摘的动作。
第一笔为平撇,下面的三笔间隔要匀。
深:
左右结构。
右边上面不要写成穴宝盖儿。
组词巩固 :
深山、深海、深浅。
七、朗读、背诵课文
1.个别、集体等多形式朗读。
2.练习背诵。
指导:
诗从问了童子后,童子先后告诉他师父采药,接着告诉诗人,师父就在这座山里,不过山高云深,我不知他在何处。
3.指名背诵。
集体背诵。
八、巩固练习
1.口头选词填空。
师父 童子 诗人
( )松下问童子,
( )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
( )云深不知处。
2.完成课后练习3。
3.填空,再读一读。
《所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字。
2、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培养想象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4、培养学生阅读故事的兴趣和能力,激发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诵诗爱诗
1、挖掘积累
2、对话导入:
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古诗,从朗朗的背诗声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古诗的热爱。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这座宝库,去学习一首新的古诗。
。
二、整体感受:
勾勒牧童轮廓。
1、老师板书课题:
所见。
谁愿意把诗的题目读给大家听听。
这个生字的音读得真准,是平舌音,请你带大家读读。
有谁能为所找个朋友?
释题:
“见”什么意思?
“所见”就是所看见的。
2、告诉学生:
这首诗是清代大诗人袁枚写的,诗里写的内容都是诗人袁枚亲眼所看见的。
(出示袁枚及诗)
3、自由读读诗,看看袁枚都看见了什么?
圈出没学过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争取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学生自由读)
谁会读?
(请两个)正音。
——请你读给同桌听一听,读错的字帮忙纠正一下,读的好的,请你送上你的掌声鼓励一下。
——都会读了,那我们一齐读。
(随机进行正音和生字的认读。
蝉、振、声、意、欲这几个字稍难读,注意这些字的发音。
蝉:
是什么?
什么季节会叫个不停?
闭:
谁能为他找个朋友?
立:
说反义词,做动作。
)
4、离开了古诗,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吗?
(出示生字认读——做小老师读)
有谁愿意为其中的一个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呀?
(生字组词)
怎么样的孩子叫牧童?
(放牛的)
5、看生字宝宝又回到了古诗中,可是拼音娃娃不见了,谁还会读?
(指名读——齐读)
6、大家读的真好。
学习古诗呀,朗读是一个好办法,那我们就进行一次朗读比赛好不好?
请四个小组每组推荐一个小朋友,我们来比一比,谁读得好。
其他同学请竖起你的神耳朵,评评谁最棒!
(朗读评价)
7、现在我们再换一种方式,男女生比着读。
(老师来评价,竖大拇指)
8、看到你们读的这么好,我也加入好不好?
你们帮助我一起读。
(齐读)
三、情景悟意:
感受捕蝉意趣。
1、情景导入:
一天,诗人袁枚在郊外散步,走着走着,他停下了脚步,他看到了什么呢?
(课件演示:
牧童骑黄牛的情景。
)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具体说生动。
(评价:
你的话说的真完整。
你说的真美,也像一位小诗人。
你可真会观察。
)
2、是呀,小牧童骑在牛背上,多么自在呀,他看到蓝蓝的天、绿绿的树、青青的草,红红的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就唱起歌来了。
(播放音乐,学生跟着做律动操)他的歌声怎么样?
(你的声音也很响亮)
3、袁枚看到这么活泼可爱的牧童,听到这么嘹亮动听的歌声,脱口就吟出两行诗。
出示: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谁来读读这两行诗?
(2个)
4、我们不仅要会读诗,还要知道他的意思。
,想想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呀?
然后跟同桌交流一下。
5、谁明白了,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补充)
6、谁能快乐地读读这两句诗?
(指名——齐读)
7、我们的小朋友真了不起,再读读,这两句中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看谁最能会问题。
提出来,请大家帮忙。
重点理解“振”、“林樾”。
林樾:
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周围的树怎么样?
(林樾就是茂密的树林)
振:
听,牧童的声音怎么样?
这么响亮的声音传遍了树林,林子里的鸟都听得到他的声音。
(回荡)
8、多么快乐、活泼的小牧童呀!
我们再来读一读。
9、他正唱得高兴呢,忽然听到了——(放蝉鸣声)于是,他就……(想象他会怎么想?
怎么做)
学生猜测牧童“下牛、闭口、捕蝉”的情景。
如果你是可爱的牧童你会怎么做呢?
请一个小朋友来表演(老师配音:
小牧童正唱着歌,忽然听到知了的叫声,他马上闭上嘴巴,跳下牛背,站在树下,屏住呼吸,踮起脚尖,轻一点,扑上去,抓住了吗?
)
10、袁枚看到这个情景,马上又吟出了后两行诗——出示: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指名读,正音,齐读。
11、同桌读读这两行诗,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呀?
12、汇报交流。
随机朗读指导
13、还有不懂的吗?
,大胆地问。
重点理解“意欲”。
“闭口立”用动作演示。
闭口立:
谁愿意帮助他?
能不能用动作来表演一下?
12、牧童很想捕到蝉,他的动作、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
该怎么读好这两句诗?
自由读——指名读——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