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学年第一学期纠错训练九年级物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05351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1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学年第一学期纠错训练九年级物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南京市学年第一学期纠错训练九年级物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南京市学年第一学期纠错训练九年级物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南京市学年第一学期纠错训练九年级物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南京市学年第一学期纠错训练九年级物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学年第一学期纠错训练九年级物理.docx

《江苏省南京市学年第一学期纠错训练九年级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学年第一学期纠错训练九年级物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南京市学年第一学期纠错训练九年级物理.docx

江苏省南京市学年第一学期纠错训练九年级物理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10月纠错训练

九年级物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小华从地上拿起一只鸡蛋,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此过程中他对鸡蛋做的功约为(  )

A.0.01JB.0.1JC.1JD.10J

2.图中四把剪刀,在正常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3.如图所示,一个重物G=20N在拉力F的作用下被匀速提升了20cm,若不计绳重、摩擦和滑轮重,则拉力F及其移动距离s分别为()

A.F=10N,s=0.2mB.F=10N,s=0.4m

C.F=20N,s=0.2mD.F=20N,s=0.4m

4.如图所示,女孩在A处把一箱报刊搬起来,水平走到B处,停留片刻后缓缓放下,经历四个过程:

①在A处把报刊搬起来;②从A处走到B处;③在B处停留片刻;④在B处把报刊放下,女孩对报刊做了功的一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5.荡秋千的人从最高点向最低点摆动过程中,他的()

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   B.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增加

C.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   D.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

6.下列物体的动能不变的是()

7.如图所示,用撬棒AB撬起一块大石头,棒上线段BC=CD=

AD,则向上用力F上和向下用力F下的大小之比是()

A.1:

1B.3:

1C.5:

3D.3:

5

8.某同学将一箱书上楼,可以有两种方法:

第一次是把所有书一起搬上楼,第二次是先搬一部分书上楼,再搬剩下的.假设他上楼的速度相同,这两种方法搬书的功率分别为P1、P2,机械效率分别为

1、

2,则()

A.

B.

C.

D.

9.将皮球从某一高度O点水平抛出,球落地后弹起,它的部分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皮球经过同高度的A、B两点时重力势能相等

B.皮球第一次反弹后到达最高点P时动能不为零

C.皮球在D点时的机械能大于在C点时的机械能

D.若将皮球表面涂黑,则它会在地面M、N两点留下两个大小不等的黑色圆斑

第9题图第10题图

10.如图所示,粗细均匀木条AB,A、B在木条两端,O、C在木条上,AO=BO、AC=OC,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是6N.现移动弹簧测力计甲的位置从A点平移到C点.此时弹簧测力计乙的示数是()

A.4NB.6NC.12ND.18N

11.如图所示,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不同的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做的有用功为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忽略绳重及摩擦.则()

A.

B.

C.

D.

第11题图第12题图

12.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重为50N的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至最低点(形变在弹性限度内),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该过程中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t1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

B.t2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

C.t2~t3时间内,小球的动能不断增加

D.t2~t3时间内,弹簧的势能不断减小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3.生活中处处皆物理:

(1)图甲中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旗杆顶部安装的是___滑轮,它能够改变__________.

(2)图乙中,两同学各握一根木棍,面对面站立.另一位同学取一根绳子,将绳子的一端系在其中一根木棍上,然后依次绕过两根木棍,再缓缓拉动绳子的另一端,则这两根木棍将_____(选填“合拢”或“分开”),木棍和绳子组成了一种简单机械,叫________.

(3)9月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一箭双星”方式又依次成功发射两颗卫星,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上了厚礼.图丙中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机械能________.

图甲图乙图丙

14.在水平地面上,工人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重为150N的箱子,4s内前进了6m,在这个过程中,木箱所受支持力对木箱做功为____J,工人对箱子做功为____J,工人做功的功率为___W.

15.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每个钩码重为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静止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乙所示,在A点悬挂两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_____个钩码;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N;若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左上方,杠杆仍在水平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甲乙

16.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杠杆OA,O为支点,在拉力F和重力为300N的重物P的作用下,恰在水平位置平衡。

已知OA=80cm,AB=20cm,杠杆与转动轴间的摩擦忽略不计.

(1)图中拉力F的力臂l=_____cm,拉力的大小F=_____N.

(2)使杠杆在图示位置静止的最小动力为_____N.

(3)若将重物P向右移动一些,这样使杠杆在图示位置静止的最小动力将______(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如图甲所示,小华用水平力F拉着木箱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了距离L,所用时间为t,则小华对木箱所做的功为W1,所做功的功率为P1;小明沿如图乙所示的粗糙斜面用同样大小的力F拉着同样的木箱在力的方向上也运动了距离L,所用时间也未t,小明对木箱所做的功为W2,所做功的功率为P2,则W1_____W2、P1_____P2(均选填“>”、“<”或“=”)

18.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利用杠杆做功的实践活动中,所用的杠杆是一根质量均匀的硬棒.他将棒的一端固定,把重为0.9N的物体挂在棒的A点,然后用手缓慢竖直向上提起棒的另一端B点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OB=3OA.若把物体提升了10cm,则测力计的示数F为______N,此过程中杠杆做的有用功是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

第18题图第19题图

19.用如图所示,小明用滑轮组将重17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5%.此过程中:

有用功是________J;总功是______J;绳端的拉力F是______N;根据已知条件,以下四个物理量:

①动滑轮上升的高度、②动滑轮的重力、③额外功、④拉力的功率,还能求出的有_________(选填序号)。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50分.解答第27、28题时应有公式和解题过程)

20.(6分)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

(1)杠杆在图甲所示位置平衡,画出F1、F2对应的力臂l1、l2.

(2)要使杠杆静止在图乙所示的位置,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力F1和杠杆所受的阻力F2.

(3)图丙中,一辆汽车不慎陷入泥坑,司机借助路边固定的墙面,用滑轮组将它拖出.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的绕法.

21.(4分)图甲是上海“明珠线”某轻轨车站的设计方案图,与站台连接的轨道有一定坡度.从节能的角度分析,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列车无动力滑行进站时,将____能转化为_____能储存起来.图乙是自动回转的“魔罐”,将橡皮筋两头分别固定在罐子的顶部和底部,中间系一个钩码,当“魔罐”在水平地面上滚出后,它能自动来回滚动.当它滚回来的过程中,是__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

22.(3分)小明在一轻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不等的两铁块M1、M2(M1>M2),调节两物体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平衡(不计摩擦),则(选填“M1”或M2”)离支点较远些.接着,他调节两铁块到支点的距离相等,要使杠杆平衡,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前提下,他的操作是

.

23.(8分)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力计匀速移动,分别测得三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你分析

(1)比较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可知:

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

(2)比较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知:

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

(3)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知:

使用动滑轮

(4)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如果要同时兼顾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使用优点,则应选择最佳装置是

(5)在乙实验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6)在丙实验时,若钩码上升的速度为0.05m/s,则拉力的功率为W.静止时测力计示数(选填“>”“<”或“=”)0.55N

(7)对比乙、丙两次实验中,将同一个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两装置机械效率大小不等的原因是.

24.(5分)甲、乙两同学登楼比赛:

看谁的功率较大,甲同学设计出如下记录数据的表格:

自身的质量m/Kg

登楼的高度h/m

登楼的功率P/W

(1)请补全表格所测物理量的内容.

(2)该同学登楼的功率表达式为P=(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若甲、乙两同学体重相同,但甲登楼比乙快,则测出的功率P甲P乙(“>”“<”或“=”)

(4)乙同学认为上述比赛活动中还可以进一步改进,他们讨论的方案有:

①两同学并肩同时登上相同的楼层,只需要测出自身体重即可;②两同学都在10s内登上不同的高度,测出自身的体重和登楼的高度即可;③两同学登上相同的楼层,只需测出登楼所用的时间即可,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有(填序号)

25.(6分)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置来进行实验

(1)实验中通过比较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判断(选填“木块”、“小车”或“砝码”)动能的大小.

(2)图甲中,用质量不同的两个小车从斜面上相同高度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车撞击时的

相同

(3)由实验中小车撞击木块做功,同学们联想到交通事故的情景,并猜想到交通事故的害程度与“超载”、“超速”有关.进一步探究,获得了表格内的数据:

(a)为了探究“超载”安全隐患,应选择两个序号的实验进行比较

(b)进一步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当发生交通时,由此造成的危害更严重

(4)实验结束,小明将如图所示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空中做先上后下的运动小球运动过程中动能E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图中的(填序号)

26.(2分)如图所示,是小明模拟“蹦极”的小实验:

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石块,另一端固定,他利用这个实验来探究“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

(1)实验中,他更换质量不同的石块拎到同一高度自由落下,下落到最低点时,观察比较

_______,就可探究重力势能跟质量有关.

(2)实验中,他将同一石块拎起,从不同高度自由落下,下落到不同的最低点时,观察比较现象.这样操作,他(选填“能或“不能”)探究重力势能跟高度有关.

27.(7分)俯卧撑是一项常见的健身活动

(1)图甲所示为小强初学俯卧撑时的姿势,图乙所示为他经练习后的俯卧撑姿势,图乙中小强双手所受的支持力(填“>”、“=”或“<”)图甲的情况

(2)图乙中,他的身体可视作一个杠杆,O是支点,A为重心,他体重600N,如果他在1min做俯卧撑30个,每做一次肩部上升04m.求:

地面对手的支持力和小强在1min内做功的功率.(g取10N/kg)

28.(9分)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9kg的建筑材料提升到高处。

小明同学设计了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他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绳时,建筑材料的速度v和上升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若不计摩擦和绳重。

求:

(1)在0-1s内,克服建筑材料自重做的功.

(2)在1-2s内,拉力F做的功.

(3)在2-3s内,拉力F的功率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020~2021学年度阶段学情调研试卷

九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B

C

A

D

D

A

C

A

B

D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3.

(1)定力的方向

(2)合拢滑轮组(3)变大变大

14.0600150

15.

(1)左

(2)30.75(3)变大

16.

(1)4045

(2)22.5(3)变小

17.==

18.0.50.0960%

19.340400100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50分,解答27、28题时应有公式和解题过程)

20.(6分)略,每图2分

21.(4分)动重力势弹性势动

22.(3分)M2用手向上托M1或用手向下拉M2(答案合理即得分,2分)

23.(8分)

(1)省力

(2)改变动力的方向(3)费距离(4)滑轮组(5)98%

(6)0.04<(7)动滑轮自身有重力(答案合理即得分)

24.(5分)

(1)登楼的时间t/s

(2)mgh/t(3)>(4)

②(2分)

25.(6分)

(1)小车

(2)速度(3)1、3速度(4)甲

26.(2分)

(1)橡皮筋伸长的长度

(2)能

27.(7分)

(1)>(1分)

(2)400N(2分)4800J(2分)80W(2分)

28.(9分)

(1)0J(2分)

(2)150J(2分)

(3)240W(2分)G=90N(1分)75%(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