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能力测试2B卷 人文地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0250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能力测试2B卷 人文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能力测试2B卷 人文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能力测试2B卷 人文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能力测试2B卷 人文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能力测试2B卷 人文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能力测试2B卷 人文地理.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能力测试2B卷 人文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能力测试2B卷 人文地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能力测试2B卷 人文地理.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综合能力测试2B卷人文地理

综合能力测试二 人文地理(B·能力卷)

时间:

90分钟  分值: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每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抚养比是区域内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读我国及甲省抚养比统计表,回答1~2题。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总抚养比

34.3

34.3

31.2

32.3

30.6

31.4

30.1

30.4

30.6

少年儿童抚养比

23.8

23.8

20.6

21.1

18.9

18.6

16.4

16.5

15.7

老人抚

养比

10.5

10.5

10.6

11.2

11.7

12.8

13.7

13.9

14.9

全国

平均

水平

总抚养比

42.9

43.6

41.7

40.5

38.6

40.1

38.3

37.5

36.7

少年儿童

抚养比

32.7

32.3

30.2

28.6

26.8

27.4

25.6

24.6

23.7

老人抚

养比

10.2

11.3

11.5

11.9

11.8

12.7

12.7

12.9

13.0

1.甲省区总抚养比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因为(  )

A.养老体系完善,劳动力抚养负担小

B.社会经济较发达,生育率偏低

C.老年人口比重大,导致死亡率偏高

D.该地区经济落后,劳动力迁出

解析:

分析甲省区总抚养比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2008年大于64岁的老人占14.9%,而15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只占15.7%,可见老龄化现象严重,生育率偏低。

答案:

B

2.关于我国抚养比变化产生的影响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总抚养比过高,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用工紧张

B.少年儿童抚养比偏高,教育压力大

C.老人抚养比升高,少年儿童抚养比下降

D.总抚养比偏高,改变职业构成

解析:

C项不是我国抚养比变化产生的影响,而是此变化产生的原因。

答案:

C

(2013·厦门模拟)2011年10月31日是“世界70亿人口日”。

下图示意某同学绘制的M国不同时期人口增长情况,其中某一时期的图例标错。

完成3~5题。

3.图例标错的时期是(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④图中死亡率高于出生率,那么自然增长率应为负值,所以图例标错了。

答案:

D

4.根据人口演变规律,四个时期的先后顺序为(  )

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

C.④②①③D.①③④②

解析:

③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型。

②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上升,到④出生率进一步下降,自然增长率上升,到①阶段死亡率进一步下降。

答案:

B

5.下图中,人口性别一年龄构成最符合M国①时期的是(  )

解析:

由于①死亡率下降,出生率较高,所以人口增长较快,属于年轻型人口金字塔图。

答案:

D

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

图1示意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演变路径,图2示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象限。

完成6~7题。

6.我国属于图2中的(  )

A.Ⅰ型B.Ⅱ型

C.Ⅲ型D.Ⅳ型

解析:

图1中,我国城市化水平标准值和人均GDP标准值均为负值,所以在图2中应在低级协调型区间。

答案:

C

7.关于我国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65~2005年间,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

B.1975~2005年间,城市化进程慢于世界平均水平

C.1985~1995年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D.1995~2005年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解析:

1995~2005年间,我国城市化水平从小于-1.0上升到-0.6,但同期的人均GDP标准值只从-0.65上升到-0.6,所以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答案:

D

(2013·黄冈模拟)图1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岛屿城市扩展过程及海岸线变化图”,图中阴影表示城市建成区范围,图2是“建成区占该岛各高程土地面积比例变化图”。

读图完成8~9题。

8.从城市建成区分布及其高度分布百分比可以推断该岛的地势总体特征大体是(  )

A.南高北低B.中间高、四周低

C.西北高、东南低D.东北高、西南低

解析:

北部城市扩展快、范围广,结图图2可知南高北低。

答案:

A

9.1973年该岛城市建成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B.资源

C.河流D.旅游

解析:

1973年城市建成区呈长条带状分布,其主导因素是河流。

答案:

C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简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铁路穿越该市区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经济因素B.社会因素

C.行政因素D.历史因素

解析:

铁路应从城市边缘通过,其穿越市区最有可能是历史因素所致。

答案:

D

11.图中能正确表示ab间地租变化情况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a、b间三个商业区地租相对较高,河流附近的商业区地租最高。

答案:

B

(2013·湖南省十二校联考)下图为“某地甲、乙两工厂万元产值主要成本百分比图”。

读图回答12~13题。

12.有关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工厂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工人工资水平低

B.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相当

C.乙工厂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从业人员工资水平高

D.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比例差异悬殊

解析:

甲为原料指向型工业,乙为技术指向型工业。

答案:

C

13.下列关于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现在甲类工业受地域条件的限制逐渐减弱

B.乙类工业在我国正逐步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C.自然条件对甲、乙两类工业均无明显影响

D.甲、乙两类工业发展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求完全一致

解析:

由于交通的发展,原料指向型工业受地域条件的限制逐渐减弱。

答案:

A

读iPhone产业链结构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根据表格信息判断,该类工业为(  )

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B.市场导向型工业

C.原料导向型工业D.技术导向型工业

解析:

iPhone手机为高新技术产品,这类工业为寻求最佳区位,往往在地域上形成分散现象,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

答案:

D

15.iPhone手机零部件进行全球采购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国生产零部件的劳动力成本低

B.扩大iPhone手机的销售市场

C.充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条件

D.美国国内原料不足

解析:

不同国家的不同企业在某一项零部件生产上具有技术优势,苹果公司全球采购iPhone手机零部件是充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条件的结果。

答案:

C

下图是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某区域图,读图回答16~19题。

16.城市①②③的规模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②③①D.②①③

解析:

一般而言,城市规模大小与其交通通达度呈正相关,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城市的交通最发达,其城市规模应最大;②城市的交通次发达,其城市规模也小于①城市;③城市的交通最不发达,其城市规模最小。

答案:

A

17.影响图中北部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B.地形和河流

C.气候和河流D.矿产和交通

解析: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该区域北部城市沿交通线路呈条带状密集分布,而其他区域城市分布较少,由此可以判断该城市带以外的其他地区受某种因素影响,不易形成城市,结合题目所给信息“我国东部季风区”可以判断该因素为地形,即该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地表崎岖,不适合城市发展,因而城市多沿地势平坦的河流沿岸发展。

答案:

B

18.经过③城市的交通干线在修建时的主要限制条件是(  )

A.沿线河网密布B.沿线冰川广布

C.沿线地势起伏大D.沿线多沙漠

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这是经过③城市的交通干线在修建时的主要限制条件。

答案:

C

19.①城市和④城市的气候差异是(  )

A.①城市的1月均温比④城市的高,①城市的年降水量比④城市的大

B.①城市的1月均温比④城市的高,①城市的年降水量比④城市的小

C.①城市的1月均温比④城市的低,①城市的年降水量比④城市的大

D.①城市的1月均温比④城市的低,①城市的年降水量比④城市的小

解析:

从图中①④两城市的位置可以看出,①城市位于④城市以北200多千米处,纬度差较大,则结合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征(我国气温从南向北递减,我国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即可判断①城市的1月均温比④城市的低,①城市的年降水量比④城市的小。

答案:

D

(2013·银川一中模拟)读我国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蒸发量与各作物生育期内平均需水量关系图。

回答20~22题。

20.该地的耕作制度为(  )

A.一年一熟B.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C.一年三熟D.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解析:

读图可知,该地7、8月份降水最多,且有冬小麦种植,因此判定该地为我国华北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答案:

B

21.有关该地水资源最缺乏月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少,只有80毫米左右

B.气温回升快,大风天气多

C.一年中光照最强的时候,蒸发旺盛

D.正值夏玉米生长后期,需水量大

解析:

华北地区春季由于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农作物生长快,需水量大,因此春旱现象严重,此时气温回升快,大风天气多。

答案:

B

22.有关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应扩大夏玉米的比重,降低冬小麦的比重 

②建设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 

③大规模扩大水田面积,促进粮食增产 

④推广海水淡化技术,增加水资源供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本地缺水较严重,不能扩大水田种植面积,海水淡化技术所需资金太多,不是解决该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

答案:

A

第Ⅱ卷(综合题,共56分)

本卷共4题,共56分。

23.近30年来,下图中某市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读图,回答问题。

(14分)

(1)据图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6分)

(2)说出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

(4分)

(3)从环境因素考虑,分别指出该市钢铁厂和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4分)

解析:

(1)结合城市化的概念从图中分析和提取信息。

(2)国道改道是为了缓解城区交通拥堵,同时可减少城区大气污染。

(3)工业企业布局的合理性分析,主要看其对居住区环境的影响。

答案:

(1)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②城市人口不断增加;③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

(2)为了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减少中心城区大气污染。

(3)钢铁工业布局合理,因为钢铁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布局在居住区外围且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居住区的影响较小。

化工厂布局不合理,因为化工厂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布局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其大气污染对居住区影响较大,且其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上游方向,对城市水质影响较大。

24.(原创题)读工业城市A附近区域示意图和该城市某工业生产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简要说明该地适合发展的主导工业及其有利区位条件。

(4分)

(2)该城市继主导工业建成后,在其周边地区先后发展了机械、造船等工业,请指出这是什么现象并分析原因。

(4分)

(3)结合该城市某工业生产过程示意图,简析其优点。

(6分)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循环经济等相关问题。

(1)问,由图可知,该地煤、铁资源丰富,适合发展钢铁工业;从资源条件、交通条件等方面分析其有利区位条件。

(2)问,该城市的主导工业是钢铁工业,机械、造船等工业要以钢铁为原料,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近距离集聚是工业集聚现象;原因可以从工业集聚的优点来回答。

第(3)问,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答案:

(1)钢铁工业。

有利区位条件:

煤炭、铁矿资源丰富;水源充足;铁路交通便利。

(2)工业集聚。

工业集聚可以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企业间的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可以充分地利用基础设施等。

(3)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加强各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25.马铃薯作为第四大粮食作物,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图为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6分)

(1)指出我国马铃薯分布面积的比重居前三位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3分)

(2)结合表1,比较图中甲、乙两地马铃薯的生产特点及其形成条件,任选其一完成表2内容。

(9分)

表1:

甲、乙两地马铃薯生产情况比较

平均亩

产(kg)

本地消

费率(%)

农业人

口(人)

薯田面

积(亩)

机耕地比

重(%)

生产组织

1312

9

1790

7640

96

1个合作

农场

878

56

6210

4200

11

1470个独

立农户

表2

生产特点

形成条件

单产________(高或低)

气候________________、

土壤________________、

农业技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某超市连锁企业与乙地签订投资协议,帮助其引进优质马铃薯品种,培训种植技术,建设薯片和淀粉加工厂,利用马铃薯叶秆发展养猪业并获得肥料。

马铃薯及其加工品按合同价格收购,不受市场波动影响。

简述该协议的实施对乙地区域发展的影响。

(4分)

答案:

(1)黔(贵)、宁、渝。

(2)甲地

生产特点

形成条件

较湿润 肥沃 先进

商品率高

人均耕地多 地形平坦(靠近市场、交通便利)

机械化程度高

大规模经营

乙地

生产特点

形成条件

较干旱 较贫瘠 较落后

商品率低

人均耕地少 地势起伏大

机械化程度低

小农经营

(3)提升农业技术水平,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多种经营、深加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减少饲料和肥料压力,保护了环境。

26.下图是东亚某沿海地区示意图,图中乙是传统港口城市,丙是新建港口城市。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1)指出制约乙城港区进一步发展的自然原因。

(4分)

(2)丙城是以装卸、仓储、造船为主的港口城市,其港区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有哪些?

(4分)

(3)A线和B线是连接甲城和丁城的公路选线方案。

较合理的是________线,简述你的理由。

(4分)

答案:

(1)水位较浅,大型船舶容易搁浅。

 

(2)水位深,有铁路交通线通过,可深入内陆。

 (3)B 地形起伏和缓,工程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