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第二十一中学高二年级月考文科历史.docx
《呼和浩特第二十一中学高二年级月考文科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和浩特第二十一中学高二年级月考文科历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呼和浩特第二十一中学高二年级月考文科历史
呼和浩特第二十一中学高二年级月考(文科)(历史)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列宁说: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
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影响和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本题考查两个方面,一是近代化的概念,二是对教材知识的掌握。
由“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
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可见C项是正确的,因为近代化包括经济、政治和思想。
材料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来说明改革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BD不符合史实,排除;A仅仅是从经济一个角度来说明,排除。
故选C。
2.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
“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
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人人得到了一小块份地 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C.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 D.彻底摆脱沙皇专制统治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平等”二字是本题的关键,之所以能平等是因为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才可能平等的交谈,B项符合题意;A项同材料内容无关;CD两项与俄国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史实不符,表述错误。
故选B。
3.列宁说: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迈进的一步。
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农奴制改革,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正确解读和知识的迁移运用。
分析题干,列宁强调的是1861年改革是俄国从封建君主制向资本主义君主制转变的重要一步,根据所学史实,这次改革后在政治领域仍然实行的是沙皇专制制度,直到1917年二月革命才推翻沙皇专制制度,所以B和D不符合史实,排除。
列宁这句话的意思不仅阐述了这次改革对俄国经济方面的影响,同时阐述了对政治上的影响,所以A项表述不全面。
故选C。
4.“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
”日本对此做出的反应中表述有误的是( )
A.对外开放,学习西洋之法 B.改革幕政,是先富国强兵
C.推翻天皇,建立民主政权 D.激发斗志,维护民族独立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材料分析理解能力。
“蒸汽船”是工业革命成果,“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
”反映的是美国佩里叩关的历史现象。
美国打开日本国门后,为了富国强兵,进行明治维新,对外开放,学习西洋之法,抵制西方侵略,故ABD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C项说法错误,因为明治维新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没有废除君主制,天皇依然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故选C。
5.萧功秦认为现代化有三种模式:
原生型——在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次生型——原封不动地被殖民者从其母国带入;感应型——一些传统君主国在承受西方挑战后开始了现代化。
下列国家现代化模式对应准确的是( )
A.英国、法国——原生型 B.日本、英国——感应型
C.美国、德国——次生型 D.中国、日本——次生型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现代化进程和学生运用比较法学习历史的能力。
英国和法国的现代化是本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由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打击、推翻封建势力,建立属于资产阶级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故A项正确;英国是原生型而不是感应型,故B项错误;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它的现代化基本上是从英国照样带过来的,属于次生型,德国属于开明专制型现代化类型,故C项错误;中国和日本都属于感应型,故D项错误。
故选A。
6.漠视个人自由权利、拒绝现代文明民主化原则的日本明治维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国力因之迅速膨胀,但也正是这些“成功”,把日本一步一步引向1945年的大崩溃。
这说明( )
A.国家发展现代化绝对不能优先发展经济现代化
B.经济现代化的地位不如政治现代化的地位重要
C.国家现代化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实现政治民主化
D.缺乏政治民主化的现代化是一种不完全的现代化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理解,旨在考查材料分析理解能力。
材料主要反映了日本的现代化是缺乏民主的现代化,导致日本走上了大崩溃,D项符合题意;ABC说法错误,也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7.英国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中提到日本明治维新时说:
“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
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这段话反映了当时日本在学习西方时的突出特点包括( )
①向西方学习规模大,领域广
②注重经济领域而忽略政治、文化学习、借鉴
③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地、有侧重地学习
④注意继承本国的文化传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和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日本对西方的学习是全方位的学习,而不是注重经济领域而忽略政治、文化学习、借鉴,所以本题凡是含②均是错误的,排除ABD三项,C项正确,故选C。
8.著书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
“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
”这是强调了戊戍变法的意义是( )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上政治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材料信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同时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结合材料所述,材料强调了戊戌变法引领思想启蒙的意义,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材料之意,排除。
故选C。
9.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
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
“三十年后,日本其强,中国其弱乎?
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
”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
A.比较中日近代文化的异同 B.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C.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D.批评洋务派的活动没有使中国富强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的意思是说日本向西方学习的是制度和文化,而中国学习的是技术,因此日本富强起来而中国却以失败告终。
从而指出了学习西方制度的重要性,B符合题意;A项错误,材料并未上升到如此高度;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到甲午战争的问题;D项错误,材料主要的目的不是批判,梁启超作为维新思想的宣传家,发表文章必然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故选B。
10.《中华文明史》中写道:
作为一场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强 B.改革了封建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戊戌变法作用的认识和理解,旨在考查材料分析理解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C项符合题意;AB选项与史实不符;D项是关于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故排除。
故选C。
1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说: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以下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创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地方分权体制”从长远看不利于国家统治
【答案】
C
【解析】
本题以王家范对西周政治制度的评价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西周的两项重要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宗法制度基础上的分封制对地方控制不严格,地方有较大自主权,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享有在自己的封国内任免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力,因此,周王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并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所以与秦以后的一统的君主对地方的严密控制是绝不相同的,故答案C项不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宗法制 D.宗法制和郡县制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分封制和郡县制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材料分析理解能力。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的意思是说,西周之所以失国其原因在于分封制的弊端,而秦之所以灭亡不是因为郡县制度,而是因为秦朝统治过于严酷,因此前后两个“制”代表的分别是分封制与郡县制,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13.“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
这种习俗源自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宗法制和和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的依据是血缘关系,这种习俗源自宗法制,宗法制是依据血缘亲疏关系形成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道德规范,寻根祭祖的习俗深受宗法制的影响。
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血缘关系的特点。
故选B。
14.西汉政论家贾谊在《治安策》中指出,当时的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一胫(小腿)之大几如要(腰),一指(手指)之大几如股(大腿),平居不可屈伸”,如果再发展下去,“失之不治,必为痼疾”。
材料中贾谊
A.分析了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B.指出了解决王国问题的紧迫性
C.论述了解决王国问题的根本举措 D.运用儒、法两家思想解决现实问题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西汉时期的王国问题,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
题目中未涉及对秦朝灭亡原因的分析、解决西汉王国问题的举措及儒家和法家思想在现实中的利用,故排除ACD三项;由题目中的信息“西汉”、“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失之不治,必为痼疾”可知此应为西汉初年的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逐渐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势力并与朝廷对抗的史实,体现了解决王国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故选B。
15.“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段材料涉及到的政治制度有( )
①分封制 ②郡县制 ③皇帝制 ④三省六部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皇帝制度和郡县制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
本题材料提到,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材料涉及到的政治制度有分封制、皇帝制、郡县制。
故选C。
三省六部制,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故选C。
16.东汉时期的民谣说:
“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材料反映了
A.世官制的沿革 B.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C.察举制的弊端 D.门第成为选才标准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察举制的认识和理解,旨在考查材料分析理解能力。
“世官制”就是指世代为官,官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也叫世卿世禄制,是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春秋战国趋于瓦解,故A项错误;科举制开始于隋朝,故B项错误;汉朝的主要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材料的具体内容表达了被推荐的人才名不副实的现象,是察举制发展到东汉时期暴露出的弊端,故C项正确;主张门第是选才标准的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故选C。
17.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
“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
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
A.西周 B.秦朝 C.宋朝 D.清朝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君主专制的演进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为了加强君权,实行二府三司制。
中书门下负责行政事务,设同平章事(宰相)和参知政事(副宰相);枢密院负责军事,设枢密使,在军事上分割相权;三司负责财政,设三司使,在财政上分割相权。
ABD三项时间不符。
故选C。
18.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 )
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 B.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
C.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 D.科举成为入位的唯一途径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科举制的认识和理解,旨在考查材料分析理解能力。
题干所给材料中“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表明该制度为平民社会地位的提高提供了机会,故B项正确;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D科举成为入位的唯一途径;C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在题干所给材料中均没有涉及,故ACD项错误。
故选B。
19.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
这一机构是( )
A.汉朝的刺史 B.宋朝的通判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军机处的设立和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的主旨,即体现“按照旨意草拟文件”职能。
依据材料可知该机构只能将所接到的命令写成文字传达下去,自己是没有一点权力的,结合所学知识最符合的应该是清朝的军机处,因为其职能就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符合题意,故答案D正确。
A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监察地方官员的机构,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刺”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B是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
C最早源自于中国明朝时期,由明成祖朱棣设立,是皇帝顾问咨询机构,无实权。
故ABC均不符合题。
故选D。
20.某地洪水为患,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工部尽速抢修溃决的堤防,勿使水患继续扩大;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
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部门执行。
这种制度最可能出现在( )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明代宰相制度废除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由皇帝直接安排六部进行赈灾工作而无宰相出现其中,这说明宰相已被废除,此事应发生在明清时期,故答案选D;ABC三项时间与题意不符。
故选D。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
2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徵不信,不信民不从,故一切制度托之三代先王以行之。
若谓圣人行事不可依托,则是以硁硁之小人,律神话之孔子矣。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 著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
……现当开创XX,事务繁多,度支岁入有常,岂能徒供无用之冗费,致碍当务之急需。
如詹事府本属闲曹,无事可办……均著即行裁撤,归并内阁及礼兵刑部办理。
旗丁生齿日繁,徒以格于定制,不得在外省经商贸易,遂至生计益艰,……现当XX维新,自宜驰宽其禁,俾得各习四民之业,以资治生。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材料三 比年以来,皇上有意变法,而盈朝汹汹,不可向迩,亲贵抗违,耆老力诤,群僚面从而后言,举政始行而中废。
乃至奉旨发议,乃推延而不议;明诏施行,乃束阁而不行。
人心众论,缉缉仳仳。
”
——杨深秀《请告天祖誓群臣以变法定国是折》
材料四 适应现代世界不断发展趋势而不断革新,是现代化的本质,但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不但善于克服传统因素对革新的阻力,而尤其在善于利用传统因素作为革新的动力。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方式。
该方式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2)概括材料二中改革的主要措施。
结合材料三,指出这些措施在当时的实施结果。
这一结果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就如何顺利推行变法。
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1)方式:
托古改制。
作用:
有利于减少变法阻力;有利于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
(2)措施: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撤并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特权等。
结果:
遭到大多数官员的抵制。
说明:
改革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树敌过多,阻力过大。
(3)认识:
善于利用传统因素,化阻力为动力;改革要有强有力的领导;注意改革方法、策略;措施要切实可行。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
第一小问“方式”由材料一中的信息“一切制度托之三代先王以行之”即可得出“托古改制”的结论;第二小问“积极作用”可从减少变法阻力、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等角度思考作答。
(2)本题主要考查维新变法的举措及其影响,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第一小问“主要措施”由材料二中的信息“自下科为始……一律改试策论”即可得出“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的结论,由材料二中的信息“闲曹,无事可办……即行裁撤”即可得出“撤并机构,裁汰冗员”的结论,由材料二中的信息“旗丁……现当……俾得各习四民之业,以资治生”即可得出“废除旗人特权”的结论;第二小问“结果”由材料三中的信息“亲贵抗违,耆老力诤”即可得出“遭到大多数官员的抵制”的结论;第三小问“说明”可从改革触动了守旧派的利益、阻力较大等角度思考作答。
(3)本题主要考查对维新变法的认识,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
可从注意改革的策略和方法、形成坚定的改革团体等角度思考作答。
2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 唐人沈既济说:
“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
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
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
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
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
(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
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4)据材料四,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答案】
(1)血缘;等级;门第;世袭。
(2分)(任意两点即可)
(2)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
(4分))(任意两点即可)(3)九品中正制。
弊端:
世家大族掌握人才选拔的权力,任人唯亲,压制人才。
(6分)(4)影响:
张扬了“学而优则仕”;科举成为读书人最高最迫切的追求,推动社会读书风气的形成;科举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
(8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先秦时期政治制度世袭制的认识和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一反映的是先秦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实际上是贵族政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袭制的选拔标准为血缘关系、等级、门第高低和世袭,贵族垄断了官制。
(2)本题考查察举制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和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再现再认历史知识的能力。
材料二反映的是汉武帝时实行察举制,分察举(自下向上推荐)和皇帝征召(自上向下招聘)等,重“孝廉”,德才皆备,因此标准从血缘到德才皆备,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3)本题考查九品中正制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材料分析理解能力。
注意材料信息“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因此材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采取九品中正制,选官注重门第,不重才能。
(4)本题考查科举制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依据材料“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出”可概括张扬了“学而优则仕”;由“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
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可概括出科举成为读书人最高最迫切的追求,推动社会读书风气的形成,科举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由“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
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可概括出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等。
23.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反映中国古代在中央实行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