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背古文讲解《六国论》文言挖空+文言语法+翻译+理解性默写+课文解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89136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背古文讲解《六国论》文言挖空+文言语法+翻译+理解性默写+课文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必背古文讲解《六国论》文言挖空+文言语法+翻译+理解性默写+课文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必背古文讲解《六国论》文言挖空+文言语法+翻译+理解性默写+课文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必背古文讲解《六国论》文言挖空+文言语法+翻译+理解性默写+课文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必背古文讲解《六国论》文言挖空+文言语法+翻译+理解性默写+课文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背古文讲解《六国论》文言挖空+文言语法+翻译+理解性默写+课文解读.docx

《高中语文必背古文讲解《六国论》文言挖空+文言语法+翻译+理解性默写+课文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背古文讲解《六国论》文言挖空+文言语法+翻译+理解性默写+课文解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背古文讲解《六国论》文言挖空+文言语法+翻译+理解性默写+课文解读.docx

高中语文必背古文讲解《六国论》文言挖空+文言语法+翻译+理解性默写+课文解读

高中语文必背古文讲解:

《六国论》(文言挖空+文言语法+翻译+理解性默写+课文解读)

一、文言挖空翻译与课堂讲解

1创作背景

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兵器)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句式:

判断句 )。

或曰:

六国互丧,率(全部,一概)赂秦耶?

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 因为)失强援,不能独完(保全)。

故曰:

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小的收获)则获邑,大(大的收获)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  它实际上)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祖辈父辈),暴(通:

曝,冒着)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句式:

省略句  ),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满足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以至于 )颠覆,理( 按道理)固宜然。

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成语: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与(亲附,亲近)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 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

是故(所以)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句式:

判断句)。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才招致)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句式:

状语后置 ),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李牧连却( 使……退却)之。

洎(等到 )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 )孤危,战败而亡,诚(确实)不得已。

向使(假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不去刺秦王),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通“倘”如果)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侍奉)秦之心,礼(名作动, 礼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

有如此之势,而为(被)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天天 )削月(月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治理国家的人)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句式:

被动句  )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句式:

状语后置),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假如 )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前例),是(   这  )又在六国下矣。

2

背景

 《六国论》选自《嘉佑集》卷三。

这是苏洵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权书》共10篇,都是史论的性质。

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3作者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4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问:

“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回答)说:

“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

所以说:

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

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

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

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

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

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

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

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

古人说:

“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

”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

(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

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

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

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

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

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

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

(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

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

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

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

(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

(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

真可悲啊!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

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5注释

1.兵:

兵器

2.善:

好。

3.弊在赂秦:

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赂,贿赂。

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4.或曰:

有人说。

这是设问。

下句的“曰”是对该设问的回答。

5.率:

都,皆。

6.盖:

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7.完:

保全。

8.攻取:

用攻战(的办法)而夺取。

9.小:

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

10.其实:

它的实际数目。

11.所大欲:

所最想要的(东西),大,最。

12厥先祖父:

泛指他们的先人祖辈,指列国的先公先王。

厥,其。

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祖父,祖辈与父辈.

13.暴霜露:

暴露在霜露之中。

意思是冒着霜露。

和下文的斩荆棘,已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创业的艰苦。

14.视:

对待

15.举以予人:

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

实际是举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

16.然则:

既然这样,那么。

17.厌:

同“餍”,满足。

18.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诸侯)送给秦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也越急。

奉:

奉送。

弥、愈:

都是“更加”的意思。

繁:

多。

19.判:

决定。

20.至于:

以至于。

21.颠覆:

灭亡。

22.理固宜然:

(按照)道理本来就应该这样。

23.事:

侍奉。

“以地事秦……火不灭”:

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24.此言得之:

这话对了。

得之,得其理。

之,指上面说的道理。

25.终:

最后。

26.继:

跟着。

27.迁灭:

灭亡。

古代灭人国家,同时迁其国宝、重器,故说“迁灭”。

28.与嬴:

亲附秦国。

与,亲附。

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国。

29.既:

已经。

30.免:

幸免。

31.始有远略:

起初有长远的谋略。

32.义:

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33.斯:

34.始:

35.速:

招致。

36.再:

两次。

37.连却之:

使...退却(动词的使动用法)

38.洎:

及,等到。

39.以:

因为

39.谗:

小人的坏话。

40.邯郸为郡:

秦灭赵之后,把赵国改为秦国的邯郸郡。

邯郸,赵国的都城。

4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

革,改变,除去。

殆,几乎,将要。

42.智力:

智谋和力量(国力)。

43.向使:

以前假如。

44.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胜负存亡的命运。

数,天数。

理,理数。

皆指命运。

45.当:

同“倘”,如果。

46.易量:

容易判断。

47.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用。

48.礼:

礼待。

名作动。

49.食之不得下咽也:

指寝食不安,内心惶恐。

下:

向下。

名作动。

咽:

吞咽。

50.势:

优势。

51.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而,却。

积威:

积久而成的威势。

劫,胁迫,劫持。

5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日,每天,名作状。

月,每月,名作状。

以,而。

5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胁迫啊!

54.势弱于秦。

于:

比。

55.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

可以凭借。

56.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

以,凭着。

57.下:

指在六国之后

58.从:

跟随。

59.故事:

旧事,先例。

二、文言语法知识荟萃1.通假字

1、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2、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当[通“倘”,假如]与秦相较

2.古今异义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亦百倍。

2、思厥先祖父[祖辈和父辈],

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这样以后]得一夕安寝。

4、至于[以致、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孤危,

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前例],是又在六国下矣。

7、犹有可以[可以凭借]不赂而胜之之势

8、后秦击赵者再. [两次]

3.词类活用

1、赂秦而力亏[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道也。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

3、小[形作名,小的战果]则获邑,大[形作名,大的战果]则得城

4、至于颠覆,理[名作状,按道理]固宜然。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使动,使……退却,击退]之。

8、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9、以事[名作动,侍奉]秦之心,礼[名作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向

10、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

4.一词多义

为:

1、至丹以荆卿为[作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成为]郡

3、有如此之势,而为[介词,被]秦人积威之所劫

4、为[治理]国者,无使为[介词,被]积威之所劫哉!

以:

1、不赂者以[介词,因为]赂者丧

2、秦以[介词,用]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连词,才,表结果]有尺寸之地。

4、古人云:

“以[介词,拿]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洎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

6、以[介词,把]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介词,用]事[侍奉]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日削月割,以[表结果连词,相当于“而”,以致]趋于亡。

8、苟以[介词,凭着]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而:

1、赂秦而[因而,连词]力亏,破灭之道也。

2、战败而[承接连词]亡,诚不得已

3、起视四境,而[转折连词,可是]秦兵又至矣。

4、故不战而[转折连词]强弱胜负已判矣。

5、是故燕虽小国而[转折连词,却]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6、二败而[并列连词]三胜

7、惜其用武而[转折连词,却]不终也。

8、有如此之势,而[转折连词,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9、其势弱于秦,而[转折连词,可是]犹有可以不赂而[表承接的连词]胜之之势

10、苟以天下之大,而[转折连词,却]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其:

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代词,代燕赵之君]土,

2、惜其[代词,代赵国,它]用武而不终也。

3、向使三国各爱其[代词,自己的]地

4、其[代词,代六国]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之:

1、子孙视之[代词,代土地]不甚惜,举以予人

2、则吾恐秦人食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得下咽也。

3、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代词,代秦国]之[助词,的]势

4、苟以天下之[指示代词,这样]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或:

1、或[代词,有的人]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当与秦相较,或[或许,副词]未易量。

与:

1、与[动词,亲附,亲近]嬴而不助五国也。

2、当与[介词,和]秦相较,或未易量。

亡: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丧失,丢失,动词)者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动词)。

向:

1、向(如果,连词)使三国各爱其地

2、并力西向(朝着,动词)

犹:

1、以地事秦,犹动词,好象)抱薪救火

2、良将犹(副词,还)在

始:

1、燕赵之君,始(起初,副词)有远略

2、始(才,副词)速祸焉

终:

1、终(终于,副词)继五国迁灭

2、惜其用武而不终(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

兵:

1、斯用兵(战争,名词)之效也.

2、非兵(兵器,名词).不利

3、其视四境,而秦兵(军队,名词)又至矣.

得: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获得).城

2、此言得(适宜、得当,符合.)之

5.句式特点

1、被动句: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洎牧以谗诛 

2、判断句: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3、省略句:

较秦(受赂)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斩荆棘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之)以予人   

(诸侯)奉之弥繁,(秦国)侵之愈急

4、状语后置句:

赵尝五战于秦(赵尝于秦五战)

 

三、文章赏析与理解性默写1.文章赏析

《六国论》一开始,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劈头四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就斩钉截铁地给六国之所以灭亡定下结论。

苏洵认为:

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作为贿赂,向秦国乞求和平。

“赂秦”就是贿赂秦国。

这实际上是削弱自己力量,助长敌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己走向毁灭。

所以作者接着申述说: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然而事实上又并不是所有六国都向秦国奉献土地,而那些没有“赂秦”的国家也破灭了的原因是何,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苏洵故意这样设问,然后又作了回答:

“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因此,归根结底,“赂秦”是莫大的致命伤。

以上这些就是通篇的基本论点,突出强调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从六国方面来说的。

接着苏洵再从“赂秦”的两个方面来论述这种做法的后果。

苏洵指出:

秦国由于接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比秦国打胜仗所得到的土地要多出百倍,其他各国由于送贿赂而丧失的土地,比它们打败仗丧失的土地也要多出百倍。

那么,秦国所最欢迎而对其他国家所最不利的,当然就不在于作战了。

这里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是侧重照应开头四句中的“非兵不利,战不善”,是从另一个角度补充和阐发了“弊在赂秦”的论点。

在接下来的两段文章里,作者又分别就“赂秦”的国家和不“赂秦”的国家,论述了它们各自灭亡的具体原因。

第二段先论述“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是说这些国家的前辈创业的很难;“子孙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是说这些国家的后代只顾眼前的暂时利益,轻易地把前辈辛勤创有的国土随便割让给秦国;“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是说秦国并不因为得到奉献的土地而停止进攻,这就是第一段结尾所说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越向敌人屈服退让,就越增加敌人的气焰,敌人越得到好处,就越要加紧侵略,所谓“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秦国的侵略欲望根本没有止境,这是秦国侵略者不可改变的本质。

诸侯各国奉献土地一味妥协,只能激起它的更大的侵略野心。

这里,不需要通过作战,就已经判别胜负了,至于诸侯各国的因之而破灭,那更是极其自然的事情。

作者为了把“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道理讲得更为明白清楚,苏洵引用了古人的一个譬喻: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薪”就是木柴,这个譬喻非常准确地、形象地表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和根本的错误。

这一段是进一步发挥第一段的“赂秦而力亏”一句,具体指的是韩国、魏国和楚国。

这三个国家都紧靠秦国,当时秦国在军事战略上采取“远交近攻”,也就是结交远方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的方针,因此它们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并且首先以地“赂秦”,结果最早被秦国消灭。

第三段是论述不“赂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

齐国距离秦国最远,虽然不用向秦国奉献土地,但是齐国仍旧不敢得罪秦国,对其他国家遭受秦国侵略,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等五国相继败亡,它自己也成了秦国吞并的对象。

燕国、赵国“能守其士,义不赂秦”,敢于同秦国武力相抗,所以像燕国那样小的国家尽管最后也失败了,但是比韩、魏、楚等国家要破灭得稍晚一些;赵国在与秦国的五次战争当中还取得了三次胜利,以后又不断给秦国以回击.可惜燕国太子丹派遣荆轲西刺秦王,企图通过个人谋杀来解救危难;赵国不信任自己的部将,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杀掉了抗秦的重要支柱李牧,于是导致加速了自己的破灭。

齐国不能援助其他五国,团结抗泰,燕国赵国不能坚持斗争,又处在秦国把各国“革灭殆尽”的时刻,因而得到和韩国,魏国和楚国同样的结局。

这段论述主要是进一步发挥第一段“不赂者以赂者丧”一句的意思。

这一段的末了,苏洵总结六国的破灭,从反面推进一层,指出六国避免破灭的道路。

“三国各爱其地”是指韩国、魏国和楚国不要拿国土去向秦国乞求“一夕安寝”,“齐人勿附于秦”是指齐国要附随秦国而不去援助其他国家,“刺客不行”,是指燕国不要对秦国采用个人谋杀手段;“良将犹在”,是指赵国不要相信秦国的流言蜚语而杀掉自己的将领。

这样,恐怕就会出现另一种局面,未见得秦国必胜而六国必败。

文章在这里笔锋一转,反跌得精神饱满,把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道理说得更加透彻,更加具有说服力量。

文章的第四段是作者就以上的论述发表感慨。

第四段的头几句是一种设想,为六国筹划怎样对付秦国。

第三段末尾的设想,是仅仅就六国改变它们各自的方针路线来立论,所以只说胜负存亡“或未易量”,没有加以肯定。

则进一步指出必须发愤图强,敢于斗争,并且团结一致,联合抗秦。

秦国即使想要吞并六国,那恐怕也是咽不下喉咙里去的,可惜六国没有这样做。

六国在敌人强大的威势面前屈服了,不敢斗争或者不能坚持斗争,最后全部破灭。

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也是后代当国者应该吸取的历史经验。

苏洵最后说: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不要在强大敌人的威力面前被吓倒。

文章的第五段是作者继续发表意犹未尽的感慨,不同于第四段,第四段的感慨针对的是历史,第五段的感慨针对的是现实。

整篇《六国论》,应该说到前一段的就结束了。

苏洵决不是为评论历史而评论历史,苏洵的文章的全部锋芒几乎无不处处对准现实。

是想以古代社会治乱、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作为处理当前国家的重大问题的借鉴。

文章只写到前一段,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有这一段从古代历史引渡到现实政治,才见出它的主题深刻意义。

这一段完全说的是北宋王朝的对外政策:

北宋王朝与六国诸侯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

六国诸侯只是占有局部地区,力量有限,而北宋王朝则占有全国主要地区,力量远远超过六国诸侯。

六国诸侯如果敢于同秦国斗争,还可以取得胜利,那么,北宋王朝同样敢于斗争,当然不成问题地更可以取得胜利。

但是北宋王朝却“以天下之大”向辽政权和西夏政权屈服,一味妥协退让,不敢进行斗争,这就连六国也不如了。

不用说,它最终也必然会得到六国破灭一样的后果。

这—段文章只有六句,作者用笔相当精练,内容高度概括,而且在议论中包含着极大的感情分量。

话说得十分含蓄婉转,同时问题又揭示得十分明确尖锐。

从全文的布局来看,也收结得沉着有力。

战国当时的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本来很纷繁复杂,但是苏洵只就对秦国的态度上,从六个国家当中区别出两个类型,“赂秦”和“不赂秦”;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韩国、魏国和楚国“以地赂秦”,第二种是齐国附随秦国,第三种是燕国和赵国“用武而不终”。

三种情况中的第一种属于“赂秦”一类,第二种和第三种属于不“赂秦”一类。

苏洵首先把力量集中在“赂秦”问题上,为六国的破灭立论。

因为这才是六国破灭的根本要害,不仅“赂秦”的韩、魏、楚三国因此丧亡,不仅幻想保持互不侵犯局面的齐国因此不能保全,而且,即使能够跟秦国较量一下的燕国、赵国也因此失败。

写文章就应该扣紧中心问题去发挥。

重点摆对了,又要把它同别的部分联结起来,看出它们的相互关系。

所以作者集中论述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以后,进而又论述“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

当然,态度、分寸是不同的。

苏洵对赂秦的韩、魏、楚三国是根本否定,对依附秦国的齐国是严肃批判,而对“用武而不终”的燕、赵两国是深切惋惜。

这样,文章就显得分外有条理,有层次,畅达透辟,严密完整,使别人对自己的论点无可怀疑、无可驳斥。

2.理解性默写

1.《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               ,             ,             ,              。

2.《六国论》中借古讽今的诗句是“                  ,                    ,                 。

3.《六国论》中的“                  ,                   ,                  ,                。

”引用了古人的一个譬喻,准确形象地说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

4.苏洵在《六国论》中告诫统治者不要被强敌的积威吓到的句子是:

                          。

 

5.《六国论》中“认为不赂者以赂者丧”是因为:

                  ,                。

6.《六国论》中论述齐国灭亡根源的句子是:

                    。

 

7.《六国论》中论述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

8.《六国论》中表现列国先人艰苦开辟疆土的句子:

                  ,                。

9.《六国论》中明确指出赂秦是导致灭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

                    。

10.《六国论》中作者含蓄表明写作目的句子:

                   ,                          ,

                            。

11.《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坚持无力抗 秦到底的句子:

                   ,

                         ,                            。

附答案: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

3.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薪不尽,火不灭。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也

5.盖失强援,不能独完6.不赂者以赂者丧7.与嬴而不助五国也8.暴霜露,斩荆棘。

9.弊在赂秦。

10.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1.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