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MW汽轮发电机检修工艺规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78274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3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00MW汽轮发电机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600MW汽轮发电机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600MW汽轮发电机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600MW汽轮发电机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600MW汽轮发电机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00MW汽轮发电机检修工艺规程.docx

《600MW汽轮发电机检修工艺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00MW汽轮发电机检修工艺规程.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00MW汽轮发电机检修工艺规程.docx

600MW汽轮发电机检修工艺规程

600MW汽轮发电机检修工艺规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检修规程规定了华能太仓电厂3号、4号发电机、自并励静止励磁一次设备检修程序、项目、工艺标准、验收标准。

1.2本检修规程适用于华能太仓电厂3号、4号发电机、自并励静止励磁一次设备检修工作。

2引用标准

2.1《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查评依据》

2.2《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2.3GB50170-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

2.4DL/T651-1998《氢冷发电机氢气湿度的技术要求》

2.5DL/T607-1996《汽轮发电机漏水、漏氢的检验》

2.6JB/T6227-1992《氢冷电机密封性检验方法及评定》

2.7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2.8JB/T6228-1992《汽轮发电机绕组内部水系统检查方法及评定》

2.9JB/T6229-1992《汽轮发电机转子直接氢冷通风道检验方法及限值》

2.10QFSN-600-2YHG型三相交流隐极式同步发电机设备使用说明书、设计图纸

3发电机主要技术规范

制造厂:

哈尔滨电机厂

产品型号:

QFSN-600-2YHG

冷却方式:

水氢氢

额定数据:

额定容量:

666.667MVA

额定功率:

600MW

最大连续功率:

654MW

额定电压:

20kV

额定电流:

19245A

额定励磁电压:

421.8V

额定励磁电流:

4128A

额定效率:

98.90%

额定频率:

50Hz

额定转速:

3000r/min

定子绕组连接方式:

YY

励磁方式:

机端变静止励磁

冷却介质的基本数据:

氢气:

额定氢压:

0.4±0.02Mpa

最大连续功率时压力:

0.4Mpa

冷氢气温度:

45±1℃

氢气纯度:

98%

最低允许纯度:

95%

额定压力下绝对湿度:

≤2g/m3

漏氢量:

11m3/d

定子绕组冷却水:

入口处压力(表压):

0.25-0.35Mpa

出口处压力(表压):

0.15-0.25Mpa

入口处温度:

45-50℃

流量:

90±3m3/h

铜化合物含量:

≤100mg/L

20℃时的电导率:

0.5-1.5us/cm

20℃时的PH值:

6.8-7.3

20℃时的硬度:

<2ugE/L

氢气冷却器内的循环水:

入口处压力(表压):

0.25-0.35Mpa

入口处最大压力(表压):

0.67Mpa

出口处压力(表压):

0.209-0.309Mpa

入口处最高温度:

35℃

入口处最低温度:

20℃

一个冷却器的流阻:

41kPa

一个冷却器的流量:

310m3/h

氢冷却器的数量:

2组

发电机绝缘等级和允许温度限值:

发电机定子和转子绝缘等级均为F级。

允许温度限值:

发电机内氢气:

埋置检温计法80℃

定子绕组出水:

埋置检温计法85℃

定子绕组上下层线棒间:

埋置检温计法90℃

定子铁心:

埋置检温计法120℃

定子端部结构件:

埋置检温计法120℃

转子绕组:

电阻法110℃

轴承金属:

埋置检温计法90℃

注:

用检温计法测量定子绕组冷却水温度,当同层定子线圈出水温度之间温差≥8K时要对定子水路进行检查分析,当温差达到12K时或定子绕组出水温度达到90℃时要停止运行。

定子基本参数:

定子槽数:

42

定子每槽导体数:

2

定子每相串联匝数:

7

定子绕组对地绝缘厚度:

5.5mm

定子绕组匝间最大电压:

7143V

定子绕组工频绝缘强度:

≥43kV

定子绕组冲击绝缘强度:

≥72kV

定子绕组每相对地电容:

0.227uF

转子基本参数:

转子槽数:

32

转子每槽匝数:

8(1号槽为6)

转子导体总匝数:

124

转子对地绝缘厚度:

1.3mm

转子工频绝缘强度:

≥10UfNV

转子绕组电感:

0.739H

发电机主要部件重量:

发电机总重:

475000kg

定子装配(包括吊攀):

300000kg

转子装配(包括集电环装配):

66300kg

定子运输重:

310000kg

转子运输重:

75500kg

座板装配:

7756kg

内端盖:

440kg

导风环:

150kg

外端盖(汽端/励端):

10874/10560kg

冷却器外罩:

12066kg

出线盒:

5154kg

瓷套端子:

287kg

中性点外罩:

258kg

主引线端子(金具):

138kg

4发电机结构

本型发电机为三相交流隐极式同步发电机。

发电机由定子、转子、端盖与轴承、油密封装置、冷却器及其外罩、出线盒、引出线及瓷套端子、集电环及隔音罩刷架装配、内部监测系统等部件组成。

发电机采用整体全封闭、内部氢气循环、定子绕组水内冷、定子铁芯及端部结构件氢气表面冷却、转子绕组气隙氢内冷的冷却方式。

本型发电机配有机端变静止励磁控制系统及发电机氢、油、水控制系统。

定子由机座、铁芯、隔振结构、绕组和进出水汇流管等部件组成。

定子铁芯由高导磁、低损耗的无取向冷轧硅钢板冲制并经绝缘处理的扇形片叠装而成。

定子铁芯端部设有用硅钢板冲制的扇形片叠装成内圆表面呈阶梯多齿状的磁屏蔽,可有效地将定子端部漏磁分流,以减小端部发热。

定子线棒由空心导线和实心导线组合构成,空、实心导线均包聚酯玻璃丝绝缘。

线棒对地绝缘采用F级环氧粉云母带、双边厚11mm。

为降低定子绕组电晕电位,线棒的槽内部分和槽口部分均进行防晕处理。

定子线棒经一次模压成型,因而具有良好的绝缘强度、机械强度和防晕性能。

转子由转轴、绕组及端部绝缘固定件、阻尼系统、护环、中心环、风扇、联轴器和集电环装配等构成。

转子线圈采用高强度精拉含银铜排制造。

转子线圈槽内主绝缘采用高强度F级绝缘模压槽衬。

转子槽楔由高强度铝合金制成,端头槽楔由铍铜合金锻件制成。

转子楔下垫条和槽底垫条由高强度F级环氧玻璃布板制成。

为适应发电机调峰运行工况,在转子槽衬和楔下垫条与线圈铜排接触面上均粘有滑移层,以减少线圈轴向热胀冷缩时的摩擦阻力。

5发电机检修项目

5.1检修项目分类表:

 

表1检修项目分类表

检修项目

检修类别(A、B、C、D)

1

检修前绝缘试验

A

B

C

D

2

发电机解体抽转子

A

B

3

定子各部吹灰、擦拭、清理

A

B

C

4

定子绕组水路整体反冲洗

A

B

C

D

5

定子端部绕组手包绝缘部位测试及处理

A

6

绝缘引水管、汇流管的检查处理

A

B

7

定子绕组水路气压试验及处理

A

8

定子端部紧固螺栓、绕组绑带、内撑环、可调绑环、鼻端垫块、锥环、绝缘支架及弹簧板、层间支撑管、适型垫块、并联环引线的检查处理

A

B

C

9

气隙隔环、风区隔板的检查处理

A

B

10

定子铁芯检查处理

A

B

11

定子铁芯端部磁屏蔽、齿压板、分块压板、绝缘穿心螺杆的检查处理

A

B

12

定子槽楔的检查及波纹板平直度的测量

A

B

13

定子出线套管及出线罩的检查处理

A

B

C

D

14

发电机端盖、护板、导风环的清扫检查

A

B

15

检温计、测温元件的检查

A

B

C

D

16

定子喷漆

A

B

17

转子检修前绝缘试验

A

B

C

D

18

转子吹灰擦拭

A

B

19

转子气密试验及处理

A

B

20

转子槽楔、平衡螺钉、护环、中心环、平衡块的检查处理

A

B

21

转子本体、护环、中心环、风扇叶的探伤试验

A

B

22

转子通风孔通风试验

A

23

转子绕组端部底匝、间隙垫块检查

A

B

24

转子护环环键弹起情况

A

B

25

转子绕组绝缘电阻、直流电阻、交流阻抗的测定

A

B

C

D

26

转子及集电环小轴引线螺钉紧固情况检查

A

B

27

滑环及刷架、电刷、接地电刷的检查处理

A

B

C

D

28

转子表面喷漆

A

B

29

氢冷器吊出、清扫、水压试验找漏及处理

A

30

氢冷器回装、复原

A

31

发电机回装,转子就位

A

B

32

定、转子气隙测量

A

33

刷架就位、调整,隔音罩回装

A

B

34

发电机整体气密性试验

A

B

C

D

表1检修项目分类表(续)

检修项目

检修类别(A、B、C、D)

35

修后定子、转子绝缘试验

A

B

C

D

36

启动后测转子交流阻抗、发电机空载短路特性及振动幅值

A

B

C

D

5.2发电机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表2发电机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表

项目

检修工艺

质量标准

一、发电机解体步骤

1发电机解体前的准备工作

1检修人员各工种配备是否齐全,分工是否明确。

2按大修进度统筹图或网络图排定的发电机组检修的各段工序、日程,检修人员是否都已了解。

3专用工器具、起重用具、电火焊工具、试验设备、仪器仪表等是否已清点、修好、备齐。

4专用材料及检修用水源、电源、气源是否已齐全,主要备品备件是否已到厂。

5检修的工艺措施、质量标准是否已通过培训,为检修人员所掌握。

6专用技术表格、工序卡、验收单及必要图纸是否备齐。

7当发电机H2、CO2含量在要求范围内时(用CO2排H2,机内CO2含量达95%以上时再用空气排CO2,机内空气含量达85%以上时)方可解体或进入发电机内工作。

8大修前,应进行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与吸收比、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交流耐压等试验项目。

上述试验也可在转子抽出后进行。

9联系汽机检修人员拆开有关部位的联轴器、端盖轴承及油管路;联系热工检修人员拆开测温装置引线及有关的温度、压力计。

2抽转子前的工作

1联系汽机人员拆走集电环小轴的轴瓦及轴承座。

2吊走滑环的隔音罩。

测量刷架的绝缘电阻,做好记录。

断开与刷架相连接的励磁回路铜排,拆下刷架的地角螺丝,做好刷架与轴的相对位置记号,将每极刷架拆成两半,一一吊走。

裸露的滑环用羊毛毡包好。

3联系汽机人员拆下两侧端盖轴承的相关部件,拆下并吊走两侧上半外端盖,拆下的螺丝和定位销装入专用保管箱。

4拆下两侧导风环,拆下两侧上半内端盖。

用塞尺测量风叶与导风环间隙,水平、垂直方向共测四点,做好记录。

5两侧风扇叶片全部拆下。

拆卸前检查风叶是否完好无损,并用小锤敲打叶片,根据声音判断装配有无松弛,检查叶片上的字码、号码是否齐全、配套,拆卸时用专用力矩扳手。

拆下的每个风叶和原配装的调节垫片、止动垫圈、风叶固定螺丝及螺母拧在一起,放入专用箱保管。

拆完后,盘动转子,恢复转子大齿垂直为止。

6测量定转子间隙。

测量转子表面与定子基准面的径向距离,每侧测四点,做好记录。

7拆下汽励两侧的气隙隔环。

3发电机抽转子

1抽转子之前,将励端基础平台平面用钢板下垫枕木的方法延伸到足够长度。

2将励端转子支架安装在励端下半端盖上用顶丝支撑转子,顶丝与轴的接触面垫入轴径保护铜带,翻出励端下半轴瓦。

3将汽端转子支架安装在汽端下半端盖上用顶丝支撑转子,顶丝与轴的接触面垫入轴径保护铜带,翻出汽端下半轴瓦。

4从励端装入定子铁芯保护工具

(a)从励端转子与铁芯之间穿过尾端具有索眼的钢丝。

(b)在励端将3根尼龙绳系在钢丝的索眼里,每根尼龙绳要比定子铁芯长700mm,从汽端拽出钢丝,使尼龙绳穿过铁芯。

(c)在励端将3根尼龙绳分别系在定子铁芯保护工具的挂钩上,从汽端通过拽尼龙绳使定子铁芯保护工具从励端进入铁芯膛内就位,并要确保两端带金属部分不与铁芯接触。

5将滑板表面涂石蜡后插入铁芯膛内,至于定子铁芯保护工具上,并将滑板四角用绳牢固的固定在机座两端,并做好记号,以防滑板串动损伤铁芯。

6在汽励两端定子线圈端部及定子铁芯外露部分铺以帆布,并与滑板搭接,防止滑落的石蜡落入铁芯及线圈内。

7稍抬起转子汽端,将滑块塞至护环内侧,滑块用尼龙绳引出,汽励两端各两根。

8将转子牵引工具和励端转子托架装好,在汽端轴径上方装上轴径支架。

9拆下汽励两端转子支架,使转子重量落在转子托架和滑块上。

10牵动转子牵引工具,缓慢拉动转子向励端移动。

当转子向外移动时,定子膛内设专人监视。

11当轴径支架进入端盖内部时,停止牵引,将轴径支架向下翻转180度,并牢固固定。

12当轴径支架进入滑板后,停止抽转子,升高转子励端,使支撑力从滑块转移到轴径支架上。

并将滑块从励端拉出。

13再次牵引转子,当轴径支架接近励侧铁芯端部时,停止抽转子。

14初步确定转子重心后,将橡胶板包在转子重心两侧适当的等距离位置上,根据转子水平情况进行调整,吊绳与垂线的夹角不大于15度。

将转子移出,放到指定位置。

15拆下橡胶板、轴径支架和转子托架。

撤去汽励两端帆布,抽出滑板和定子铁芯保护工具。

16转子抽出后,拆下汽励两侧下方内外端盖。

拆下的螺栓、销钉做好记号后装入专用保管箱。

1抽转子时要平缓,定、转子间隙要均匀,严禁钢丝绳或转子碰撞定子铁芯及端部绕组。

在装滑板和吊转子过程中,一定注意不要碰伤风区隔板。

2在装设滑块时,要校正其位置,使滑块滑行正直,防止转子从滑块上滚落,碰伤铁芯。

3在抽转子过程中,汽、励两端各有两人监视定、转子气隙的变化,当发现其发生偏斜时要及时联系指挥人员停止作业。

4在起吊转子时,钢丝绳捆扎转子时,内层一定要有保护措施,尤其要注意保护转子轴颈部位不受损伤。

5抽转子过程中,必须严禁以护环、集电环、风扇座环、槽楔等要害部位作为受力点。

6工作现场必须照明充足。

7施工中必须服从统一指挥。

二、定子检修

1检修注意事项

1进入定子腔内的工作人员由工作负责人指派,不得少于二人,一人工作,一人协助监护。

并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

2穿清洁、完好的专用工作服,口袋内不许带任何东西,不允许穿带金属的鞋。

3进入定子腔内工作前,在定子铁芯及端部线圈上铺垫橡皮垫。

4工作人员所带工具应预先检查,完好无损,并记录种类、数量,用完一种工具后交另一人保管,不得在定子膛内乱塞乱放。

5检查端部绕组和定子铁芯下部时,应事先将胶皮垫上的工具及杂物清理干净,方可撤去胶皮垫进行工作。

6定子腔内工作照明电压不准超过36V。

7定子腔内工作完毕后,要认真清点核对工具种类、数量及工具是否完好,严禁在定子腔内遗留下任何异物。

8每天在定子腔内工作结束后,应仔细检查,并用帆布将定子腔两端遮盖封闭,以免杂物进入,发生意外。

2大修前试验

试验项目和标准见预试规程

3定子端部绕组清扫检查

用厂用压缩空气吹扫定子端部绕组,有油垢时用干净白布沾清洗液轻轻擦拭,但严禁用金属或用尖锐的物体削除油垢。

绕组表面应光洁无油垢,漆膜光亮完整,无膨胀、裂纹、无绝缘破损,线棒及槽口处防晕层应良好,无白色粉末等电晕放电痕迹。

4检查定子端部绕组绑带垫块及紧固件

端部绕组垫块及绑扎是否松动,所垫适形毡是否完整。

内撑环、可调绑环的固定螺栓是否松动,对松动和磨损的应进行处理。

端部支架、锥环螺栓应紧固,各部锁片是否锁死。

垫块及绑扎不位移,不松动,垫块与绕组无磨损。

各部固定螺栓不松动、锁片锁好。

5检查绝缘引水管

逐根检查绝缘引水管两端接头有无渗水痕迹,表面有无磨损伤痕。

怀疑引水管内壁积存污垢时,应拆下刷洗内壁。

引水管装设良好,无渗水、磨损现象。

6检查汇流管

检查汇流管固定是否牢靠,所用垫块、紧固螺栓是否齐全,有无移位、脱落、松弛现象。

汇流管上焊缝及通水孔焊接处有无渗漏现象。

汇流管装设牢固可靠,部件齐全。

汇水管对地绝缘良好。

7定子内部水系统气密、流量试验

具体情况见附录B、E

8检查定子铁芯

定子铁芯应先吹扫清理。

检查齿部叠片是否紧固,通风道是否畅通,铁芯两端阶梯状叠片有无松动、折断、过热现象,硅钢片有无毛刺、倒伏情况。

检查中发现铁芯松驰时,应在松弛处打入绝缘片背紧;铁芯有毛刺时应去毛刺修理,涂绝缘漆,防止铁芯短路;铁芯表面有锈斑时,应清除并涂绝缘漆;

两端阶梯状铁芯应压紧,无毛刺,无松动,无过热现象,铁芯齿无断片,铁芯无局部过热变色,表面无水锈斑迹、油垢或绝缘磨损粉末。

9检查定子槽楔

定子槽楔在槽内是否紧固,有无变色、分层及损坏情况。

检查波纹板的平直度应符合要求。

槽楔表面良好。

测量波纹板的平直度七个孔深的最大差值应在0.15mm-0.50mm之间。

10检查定子铁芯穿芯螺杆螺母及其对地绝缘电阻

用锤击法逐个检查定子铁芯穿芯螺杆螺母的紧固情况,逐个检查定子铁芯穿芯螺杆螺母的绝缘电阻。

螺母声音无异常,穿芯螺杆的绝缘电阻>100MΩ用1000V兆欧表

11检查定子

气隙隔环固定螺杆

逐个检查定子气隙隔环固定螺杆无松动、弯曲,螺纹无损坏。

螺杆紧固无松动、弯曲

12检查定子绕组引线

检查定子绕组与引线连接处有无渗水痕迹,如有怀疑,应扒开绝缘检查。

检查引线固定是否牢靠,有无磨损,紧固用的夹紧件是否松弛、脱落。

定子绕组与引线连接处应无渗水痕迹。

引线固定牢靠,无磨损,紧固用的夹紧件牢固、可靠。

13检查清扫发电机出线套管、出线罩

检查出线套管与过渡引线连接处的情况,绝缘层是否完好,绝缘表面有无放电、渗漏痕迹和油污。

检查清扫发电机出线套管有无裂纹、破损,瓷件与法兰粘合处有无裂缝,套管与出线罩的固定是否紧固、可靠,出线罩内是否积油。

检查出线罩与定子本体联接螺栓是否紧固、牢靠。

出线套管与过渡引线连接处情况良好,绝缘表面无放电、渗漏痕迹和油污。

发电机出线套管无裂纹、破损,瓷件与法兰粘合处无裂缝,套管与出线罩的固定紧固、可靠,出线罩内清洗干净,无杂物。

出线罩与定子本体联接螺栓紧固、牢靠。

14检查端盖、护板、导风环、机座

清除各部件上的油污,检查各部件有无变形、开焊裂纹,紧固螺栓有无损坏。

用丙酮清洗定子外壳与端盖接合面以及端盖的密封槽和各密封胶孔,如接合面有划痕则用油石将划痕碚平。

各部件清洗干净、无缺陷。

密封槽干净无积垢,接合面清洁平滑无毛刺、无划痕。

15定子全面清扫、检查、喷漆

定子检修结束后,彻底清扫定子膛内、端部、出线罩。

在定子膛内表面、端部绕组、引线及结构件表面、背面以及汇水管表面喷绝缘漆,但绝缘引水管应遮盖不喷。

各部位清洁无杂物,喷漆均匀。

三、转子检修

1转子试验

试验项目及标准见预防性试验规程

2检查清扫转子本体及转子绕组通风孔

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吹扫转子,并清理检查,有油垢时用干净的白布沾清洗液轻轻擦拭,严禁用金属或有尖锐面的物体来剔除尘垢,用压缩空气通流法逐个检查转子绕组通风孔是否畅通。

转子表面应干净,无油垢,转子绕组通风孔畅通,无积灰

3检查转子中心环、护环

仔细检查护环与转子本体、护环与中心环嵌装结合处有无异状。

测量护环与本体、护环与中心环之间相对轴向位移。

检查环键弹起情况。

护环与转子本体、护环与中心环嵌装结合处无异状,无轴向位移。

环键弹起良好。

4测量转子护环与转子本体间隙

沿转子本体上周向测量,间隙应在0.36mm—1mm之间。

测量值与以往比较应无太大变化,沿圆周间隙差不大于0.05mm。

5检查转子槽楔

检查转子槽楔是否紧固适度,沿轴向有无位移,通风孔与通风道是否对齐。

转子槽楔紧度适宜,无位移。

6检查平衡块

检查平衡块及本体平衡螺钉有无位移松动。

平衡块无位移松动,平衡螺钉无松动。

7风扇叶片的拆装及检查

拆卸前检查风叶是否完好无损,并用小锤敲打叶片,根据声音判断装配有无松弛,检查叶片上的字码、号码是否齐全、配套,拆卸时用专用力矩扳手。

拆下的每个风叶和原配装的调节垫圈、止退垫圈、风叶固定螺丝及螺母拧在一起,放入专用箱保管。

叶片拆完后,检查风扇座环在转轴嵌装处有无位移痕迹。

检查叶片与座环有无裂纹、伤痕和其他异常,不合格的叶片应更换。

拆装叶片时每个风叶应和调节垫圈、止退垫圈、风叶固定螺丝及螺母等原位配套,不应有混装的情况。

风扇座环在转轴嵌装处无位移痕迹。

叶片与座环无裂纹、伤痕和其他异常。

8护环、中心环及风扇叶金属探伤

工艺及质量标准按金属监督有关规程及标准执行。

金属探伤按金属监督有关标准应合格。

9检查绕组端部底匝

从中心环内园孔处用小型玻璃反光镜检查底部线圈有无变形位移,匝间垫条有无损坏,各部垫块是否齐全。

如变形严重或绝缘损坏,可通过试验查找是否存在匝间短路,必要时扒下护环处理。

底部线圈无变形位移,匝间垫条无损坏,各部垫块齐全。

10检查接地电刷

用清洗剂清洗接地软铜辫电刷,并检查铜辫电刷有无磨损、有无弹压力,必要时予以更换。

表面适型、光洁、无磨损,有一定的弹性压力。

11转子气密试验

具体情况见附录D

12转子通风孔通风试验

具体情况见附录C

四、集电环小轴检修

1检查集电环

检查集电环表面状况,不平度、椭圆度应小于0.05mm,表面是否光洁,有无撞伤、烧伤、凸凹点。

集电环表面的螺旋通风沟及通风孔是否畅通、有无积灰。

集电环下的绝缘套筒是否完好。

清除集电环积垢应先用牙签刮剔,然后用绝缘清洗剂喷扫。

集电环侧面及绝缘套筒表面应刷一层常温固化的环氧树脂漆。

集电环表面良好,清洁无污物。

测量绝缘电阻符合要求。

2检查刷架、刷盒及电刷

检查刷盒有无裂纹、内壁是否光滑,弹簧压力有无松弛变化。

检查电刷滑动接触面是否光洁,有无划痕、烧痕,电刷侧面有无卡涩痕道,刷辫的固定螺丝有无松动,电刷与刷辫结合处有无松脱,刷辫有无过热、断股现象。

检查电刷在刷盒内是否活动自如。

更换电刷时,应使用同一型号、同一批次的电刷,新电刷须经研磨方可使用。

刷盒良好,无缺陷,弹簧压力符合要求。

电刷表面良好,在刷盒内活动自如。

五、氢冷器检修

1氢冷器解体

关闭氢冷泵出口水门,打开排水门,将管路及氢冷器中的存水放掉。

然后关好氢冷器出入口门,做好吊出氢冷器的准备。

拆除氢冷器与冷外罩的把合螺栓,装上抽出氢冷器的专用工具,抽出氢冷器。

氢冷器吊出后放到指定位置。

拆除的螺栓放入专用保管箱。

拆装过程中注意加固件和支撑物的位置做好记号。

2氢冷器的清扫检查

氢冷器解体后,用两个表压的蒸汽吹洗外部穿片,扶正倒伏的穿片。

清洗氢冷器水箱及端板,检查密封垫,对老化破损的密封垫应更换,对结构件漆层脱落者应重新刷防腐漆。

氢冷器穿片无油垢和污物,穿片整齐完整。

水箱洁净无污物,密封垫有弹性无破损。

3氢冷器铜管的检查清理

使用专用捅洗工具逐孔捅洗,捅洗时不能用力过猛,并防止捅漏。

如铜管内有硬垢沉积,也可采用化学酸洗方法。

铜管内壁光滑无污物,无损坏部位。

4氢冷器水压试验

氢冷器组装后要进行水压试验。

试验时应检查氢冷器各部有无渗漏现象,若铜管胀口处渗漏,可进行补胀,补胀无效或管子有砂眼或裂纹,允许将管子用铜楔在两端堵死,但每个氢冷器堵管的数量不超过总数的5%。

水压试验标准:

水压0.8Mpa,时间30Min,各处无泄漏现象。

5氢冷器气密试验

氢冷器组装后,还要进行气密试验

试验标准:

气压0.5Mpa,时间6h,允许压降≤0.0004Mpa。

6氢冷器的回装

按拆卸时相反顺序回装氢气冷却器。

发电机整套气密时,仔细检查氢冷器把合螺栓和密封垫装设情况。

六、发电机回装

1回装前的准备工作

1回装前,定转子检修工作全部完成并经验收合格。

2将转子槽楔通风孔的堵塞物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