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传染病排查的指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7499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5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岸传染病排查的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口岸传染病排查的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口岸传染病排查的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口岸传染病排查的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口岸传染病排查的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岸传染病排查的指南.docx

《口岸传染病排查的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岸传染病排查的指南.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口岸传染病排查的指南.docx

口岸传染病排查的指南

口岸传染病排查指南(试行)

 

一、排查主要依据:

1.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旅行史、家族史、职业暴露史、接触史等)。

2.病例的主诉和临床症状体征、病情进展情况、严重程度、病程变化。

3.途经地区的主要传染病流行情况,以及口岸在相似地区发现的主要病种。

4.必要的实验室辅助检测结果。

 

二、分析思路:

1.按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类查找病因线索,首先考虑常见病、多发病,再考虑新出现的疾病。

如果为感染性疾病,需考虑是否具有传染性。

2.若判定为感染性疾病可能性大,可根据患者的症状、征、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是细菌性、病毒性,还是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根据临床主要特征提出病因假设。

 

三、重点排查传染病:

 发热症状:

登革热、疟疾

 消化道症状:

霍乱

 发热伴呼吸道症状:

肺结核、非典型肺炎、禽流感、肺鼠疫

发热伴黄疸症状:

黄热病

 发热伴出血症状:

埃博拉热、拉沙热、马尔堡热、登革出血热、裂谷热

 发热伴脑膜炎症状:

流行性脑膜炎

 

四、排查顺序:

填写《出入境人员流行病学调查表》和《口岸现场医学检查记录》,首先排除上述重点传染病,排除了上述重点传染病后,怀疑为其他具有公共卫生危害的传染病的,对照附表

1 《按临床综合征划分的传染病病种参考》和附表2 《口岸传染病常见症状体征和流行病学排查简易检索参考表》,进行排查。

需要采样进行实验室检测的,参考附表3《不明原因传染病样本采集参考表》。

 

五、重点排查传染病基本情况(附后)

 

一、非典型肺炎

 

(一)流行病学

 1.与发病者有密切接触史,或是受传染的群体发病者之一,或有明确传染他人的证据;

 2.发病前2周曾到过或居住于报告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并出现继发感染疫情的区域。

 

(二)症状体征

 1.潜伏期为10天。

 2.临床表现:

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38℃;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

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病人可闻少许湿罗音。

 注意:

有少数病人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病人。

 (三)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四)胸部X线检查

 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病人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常为多叶或双侧改变,阴影吸收消散较慢;肺部阴影与症状体征可不一致。

 

(五)疾病分布目前世界各地均无此病报道。

 

 

二、禽流感

 

(一)流行病学

 1.传染源:

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禽类及野禽。

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2.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家禽分泌物和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物品和水等被感染。

 3.高危人群:

从事家禽养殖业者、在发病前1周到过家禽饲养、销售及宰杀等场所者、接触禽流感病毒感染材料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与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为高危人群。

 4.流行病学接触史

(1)发病前1周曾到过疫点。

 

(2)有病死禽接触史。

 (3)与被感染的禽或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密切接触。

 (4)与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

 (5)实验室从事有关禽流感病毒研究。

 

(二)症状体征

 1.潜伏期一般为1~7天,通常为2-4天。

 2.临床表现:

H5N1亚型患者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

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重症患者可出现高热不退,病情发展迅速,几乎所有患者都有临床表现明显的肺炎。

可继发细菌感染,发生败血症。

重症患者可有肺部实变体征等。

 

(三)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清学检查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禽流感病毒亚型毒株抗体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

 

(四)胸部X光学检查

H5N1亚型病毒感染者可出现肺部浸润。

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表现为肺片状影。

重症患者肺病变进展迅速,呈大片状毛玻璃样影及肺实变影像,病变后期为双肺弥漫性实变影,可合并胸腔积液。

 

(五)地区分布

 东南亚、中亚、欧洲、非洲和中东的11个国家(阿塞拜疆、柬埔寨、中国、吉布堤、埃及、印度尼西亚、伊拉克、尼日利亚、泰国、土耳其和越南)。

 

(六)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流感、普通感冒、细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军团菌病、肺炎型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三、霍乱

 

(一)流行病学:

 病因为霍乱弧菌,主要是食用被污染的水或食物而引起,通过水引起暴发流行。

 

(二)症状体征

 1.潜伏期:

霍乱潜伏期一般为2-5天。

 2.临床表现:

人感染霍乱弧菌后,病情轻重不一。

严重者该菌在肠大量繁殖,造成急剧腹泻、呕吐,腹泻常为无痛性的,不伴里急后重,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血水样),严重者出现脱水症状,烦燥不安、表情呆滞、声音嘶哑、口渴、眼球下陷等。

儿童可出现昏迷。

如不医治会造成死亡。

3.凡有下列项目之一者诊断为疑似霍乱。

 

(1)有典型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泻,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

(2)霍乱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者等)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高,中性粒细胞及大单核细胞增多。

 2.常规镜检:

可见粘液和少许红、白细胞

 3.悬滴实验:

可见运动活泼的弧菌。

 

(四)疾病分布

 主要发生在卫生条件较差和缺乏清洁饮用水的贫穷国家,以及受战乱影响的国家。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有流行,尤其是非洲和亚洲的国家,南美洲和美洲中部稍轻。

 

四、肺鼠疫

 

(一)流行病学

 患者发病前10天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接触过鼠疫疫区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及鼠疫病人,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或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

 

(二)症状体征

 1.潜伏期:

2-3天,预防接种后可延至9-12天

2.临床表现:

 

(1)全身中毒症状:

起病急,高热寒战,体温迅速达到39-40℃,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伴有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皮肤黏膜先有出血斑,继而大片出血及伴有黑便,血尿。

 

(2)肺鼠疫除具有全身中毒症状外,以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咳痰,咳血,呼吸困难,四肢及全身发绀,继而迅速呼吸衰竭死亡,有时检查肺部体征与临床表现不符。

 

(三)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2.患者2次(间隔10d)采集血清,用PHA法检测F1抗体呈现4倍以上增长。

其血清经PHA检测出现1:

40以上F1抗体滴度者。

 

(四)流行地区:

非洲的中部、东部和南部,南美洲、北美西部和亚洲的大部分地区。

 

五、黄热病

 

(一)流行病学

 1.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或潜伏期去过或来自黄热病流行区。

 2.发病前7天曾有被蚊虫叮咬史。

 

(二)症状体征

 1.本病的潜伏期为3~7天。

 2.临床表现:

黄热病可分为极轻型、轻型、重型和恶性型。

极轻型和轻型仅靠临床难以作出诊断,因其发热、头痛、肌痛仅持续1~2天自愈,难以与流感、登革热等相鉴别。

重型和恶性型黄热病(约占5%~20%),临床上可分为三期,全病程10天左右。

 

(1)感染期:

突发高热,可达40℃以上,可伴畏寒或寒颤、剧烈头痛、背痛、腿痛和全身衰竭、眼部充血、鼻衄、恶心呕吐,舌尖及舌缘鲜红,中央有苔,上腹不适,压痛明显。

随病情逐渐加重,病人烦躁不安,第3天出现黄疸,

 

(2)中毒期:

在病程第4天左右,病人症状可出现短暂的缓解,体温降低,症状改善。

但几小时~24小时后症状再度出现并加重,表现为热度上升,心率减慢,血压降低,黄疸加深,频繁呕吐,上腹痛更明显。

各种出血症状相继出现,如牙龈出血,鼻衄,皮肤瘀斑,呕血,黑粪,血尿,子宫出血等。

如出现频繁呃逆或呕吐鲜血,黑便,昏迷,谵妄,无尿等,均为病情转危的先兆,常于第7~9天死亡,偶尔有爆发型病例在病程第2~3天死亡的。

该期一般3~4天,少数病例可延长至2周以上。

 (3)恢复期:

从病程第7、8天开始体温下降,黄疸渐退,食欲渐渐恢复。

乏力可持续1~2周。

一般无后遗症。

 

(三)实验室检查

 1.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

 2.血清免疫学试验:

IgM和CF抗体效价升高时,提示近期感染,恢复期抗体效价呈4倍以上增高者,可基本确诊。

(四)疾病分布

 在中、南美洲和非洲热带地区呈地方性流行,以3~4月较多。

 

六、埃博拉热

 

(一)流行病学

 由埃博拉病毒引起,一般来讲,埃博拉出血热有4个传播

途径:

 1.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分泌物等体液传播;

 2.通过直接接触病人尸体传播;

 3.处理发病或病死的猩猩、猕猴等动物引起传播;

 4.医务人员在护理病人时不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也会引起

传播。

 

(二)症状体征

 1.潜伏期

 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为2~21天。

 2.临床表现:

其疾病特征为突然发热、极度虚弱、肌痛、头痛以及咽痛,继而呕吐、腹泻、皮疹、肝功能和肾功能受损。

部分病例还可出现脏和体表大量出血。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肝酶升高。

疾病早期症状与一般感冒相似。

 

(三)实验室检查

 只有高度专业化的实验室可开展的检测。

实验室标本可能有害,必须极其谨慎地进行处理。

 

(四)疾病分布

 刚果国、加蓬、丹、象牙海岸,乌干达以及刚果国均有埃博拉确诊病例报告;利比里亚、英国报告有个别病例(英国病例源于实验室感染)。

 

七、拉沙热

 

(一)流行病学

 人类通常通过暴露于受感染的Mastomys鼠的排泄物感染拉沙病毒。

通过直接接触拉沙热患者的血液、尿、粪便或其它身体分泌物,直接暴露(接触排泄物)可传播,拉沙病毒还可在人之间传播。

尚无流行病学证据支持人之间通过空气传播。

 

(二)体征症状

 1.拉沙热的潜伏期为6-21天。

 2.临床表现:

 80%左右的人类感染为无症状;其余病例为严重的多系统疾病,病毒侵袭若干器官,如肝、脾和肾。

该病通常为渐进性发病,开始时出现发烧、全身虚弱和不适。

几天后可能出现头痛、喉咙痛、肌肉疼痛、胸痛、恶心、呕吐、腹泻、咳嗽以及腹痛。

严重者可发展到出现脸部肿胀,胸腔积水,口、鼻、阴道或胃肠道出血,以及低血压。

也可能出现蛋白尿。

晚期可见休克、癫痫发作、震颤、定向障碍和昏迷。

 25%的患者出现耳聋、其中半数在1-3个月后恢复某些功能。

在恢复期间可出现短暂脱发和步履不稳。

 

(三)实验室检查

 只有高度专业化的实验室可开展的检测。

实验室标本可能有害,必须极其谨慎地进行处理。

 

(四)疾病分布

 在西非的几亚(科纳克里)、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部分地区流行,在其它西非国家也可能存在。

 

八、马尔堡出血热

 

(一) 流行病学

 马尔堡出血热是由与埃博拉出血热病毒同科的马尔堡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严重高致命性疾病。

虽然由不同病毒引起,但是这两种疾病在临床上几乎难以区分。

这两种疾病均为罕见,但有能力引起剧烈暴发,具有高病死率。

该病毒的传播需要与患者极其密切的接触,接触具有高病毒浓度的血液或其它体液(粪便、呕吐物、尿、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尤其当这些液体含有血液时,可感染该病。

偶然接触感染的机会极其罕见。

不会经过呼吸道的空气传播。

传播也不会在潜伏期发生。

 

(二)症状体征

 1.潜伏期3至9天。

 2.临床表现:

突起发病,伴有严重头痛和严重不舒服。

肌肉酸痛是一个常见特征。

 通常在发病第一天高烧,随后逐步迅速虚弱。

约在第三天开始出现严重水样腹泻、腹痛和抽筋、恶心和呕吐。

腹泻可持续一周。

这一阶段患者的外貌已被描述为显示“象鬼一样的”憔悴、眼睛深陷、面部无表情以及极度无精打采。

 许多患者在5天至7天出现严重出血表现,并且致死病例通常出现某种形式的出血,经常是多个部位出血。

在呕吐物和粪便中发现新鲜血液通常伴有鼻、牙龈和阴道出血。

静脉穿刺部位可能自发性出血。

在疾病的严重阶段,患者持续出现高烧。

涉及中枢神经系统时可导致错乱、容易发怒和攻击行为。

在致死病例中,死亡通常发生在症状出现之后8至9天,一般在此之前出现严重失血和休克。

 

(三)疾病分布

 在安哥拉、刚果国、肯尼亚和南非(有最近前往津巴布韦旅行史的一名人员)已报告发生暴发和散在病例。

1967年在德国和前南斯拉夫的最初暴发与使用从乌干达输入的非洲绿猴的实验室工作有关。

 

九、登革热

 

(一)流行病学

 1.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或15天去过或来自登革热流行区

 2.发病前5~9天曾有被蚊虫叮咬史。

 

(二)症状体征

  1.潜伏期为2~15天,平均5~6天,通常3~5天。

 2.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分为登革热(DF)、登革出血热(DHF)、登革休克综合征(DSS)三个临床型。

(1)登革热:

表现为突然起病,畏寒、迅速发热(24~36小时达39~40℃,少数患者表现为双峰热),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及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可出现出血倾向,面、颈、胸部潮红称“三红征”,结膜充血、表浅淋巴结肿大、于病程5~7日出现多样性皮疹(麻疹样、猩红热样皮疹)、皮下出血点等。

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不脱屑。

持续3~5日。

束臂试验阳性。

部分病人上述病症不典型或表现轻微且病程短、痊愈快(其中有些可自愈)者为轻型登革热。

病死率极低。

 

(2)登革出血热:

有典型登革热表现,2~4病日四肢、腋窝、粘膜及面部可见散在出血点,迅即融合成淤斑。

病情进展中有鼻腔、牙龈、消化道、泌尿道或子宫等任何一个上器官的较大量出血,常见肝肿大,血球容积增加20%以上,血小板低于100×109/L者。

脑出血的病例也有发现。

异常严重出血的病例可导致死亡。

 (3)登革休克综合征:

具有DHF表现的少数病人,在发热过程中或热退后,病情突然加重,出现皮肤湿冷、脉数弱、烦燥或昏迷,血压下降出现休克或脉压低于2.67Kpa(20mm汞柱以下)等危象,甚至血压和脉搏测不出,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三)实验室检查

 1.血清学试验于发病5日(第一相)和3~4周时(第二相),分别采集血清,两相血清同时做血清学抗体检测。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长。

此外,用免疫荧光、免疫电泳等方法也可从急性期标本检测登革热抗原。

 2.血常规试验检查起临床辅助诊断和判断病情的作用,有助于诊断的重要变化是:

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而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相对增多、血液浓缩。

 

(四)地区分布:

 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南亚和东南亚还有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传播。

在以上这些地区,登革流行局限于海拔600米(2000英尺)以下地区。

  

(六)鉴别诊断: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多样性,应在其不同病期与下列疾病细致鉴别:

流感、感冒、钩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麻疹、荨麻疹、猩红热、流脑、斑疹伤寒、恙虫病、疟疾等。

脑部损害表现的病人应与其它病毒性脑炎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相鉴别。

 

十、裂谷热

 

(一)流行病学

 一般由蚊子或其他吸血昆虫叮咬、传播裂谷热病毒引发,多在雨季肆虐。

人类如接触受感染动物的血液或体液,或被感染病毒的蚊虫叮咬即可能染病,实验室工作人员也可能因病毒培养菌或病毒实验样本的空气传播而感染。

夜晚在疫区户外睡觉者、牧民、屠宰厂工人、兽医及游客等被传染的风险最高。

 

(二)症状体征

 1.潜伏期

 裂谷热的潜伏期约2-6天。

 2.临床表现

 最初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伴有突然发热、头痛、肌肉痛和背痛。

有些病人可以发展到颈项僵硬、畏光和呕吐,早期易误诊为脑膜炎。

 疾病通常持续4-7天。

大多数人症状轻微,少数人较严重,出现几种不同的综合症:

眼病、脑脊髓膜炎、出血热。

 大多数患者的死亡是发展为出血热。

疾病发作后2-4天病人会出现严重的肝病症状,伴有黄疸、出血现象。

如:

呕血、便血、皮肤瘀点、牙龈出血等。

病人出现裂谷热性出血热综合症,病毒血症可达10天。

此种患者的死亡率高达50%。

 (三)疾病分布

 1930年,首次从肯尼亚大裂谷患有流行病的羊中分离出裂谷热病毒,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北非均曾出现过裂谷热的爆发,2000年,裂谷热首次在非洲以外的大陆沙特阿拉伯和也门报告。

 

十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一)流行病学

 流脑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主要是健康携带者。

婴幼儿发病最高、其次为学龄儿童及青少年。

流脑的高发季节为冬春季节。

 

(二)症状体征

 1.潜伏期为2-10天,平均4天左右。

 2.临床表现:

主要为脑膜炎,急性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畏光、皮肤瘀斑等。

 

(三)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2万/立方毫米,高者达4万。

中性粒细胞占80-90%。

 2.ELISA检查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清,恢复期血清中抗体滴度比急性期血清的滴度升高4倍或4倍以上。

 

(四)疾病分布

 全球散发,以非洲中部撒哈拉流行地带最高。

 

十二、疟疾

 

(一)流行病学

 流行区居民或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受染地区住宿,或曾经患疟,或有输血史等,当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时,应考虑疟疾的可能。

 

(二)症状体征

  1.潜伏期:

蚊传疟疾的潜伏期,间日疟、卵形疟为10~20天,平均14天,三日疟为20~28天,恶性疟为10~14天。

输血感染疟疾潜伏期一般为7-14天。

 2.临床表现:

多数疟疾患者的起病急骤,恶性疟和三日疟更为多见。

  

(1)典型发作间日疟和三日疟,周期性和间歇性发作是临床特点。

典型发作可分为3个阶段:

(a)发冷期:

有寒战、面色苍白、唇甲发绀、肢体厥冷、鸡皮样皮肤等,持续10分钟至1小时之久,体温迅速上升;(b)发热期:

寒战停止后继以高热和面色潮红,体温可达39~41℃,伴头痛、口渴、脉搏快而饱满、呼吸急促,一般持续4~8小时;(c)出汗期:

高热后病人突发全身大汗,体温骤然下降,当时除疲劳外,顿感舒服轻松,常安然入睡,此时约持续2~3小时。

 高热时常伴有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和显著乏力,但无毒血症表现,恶心、呕吐较常见。

发作过后唇鼻部每有单纯疱疹出现。

多次发作后脾脏明显肿大,可有压痛,慢性患者脾质变硬。

肝脏常同时肿大并有轻度压痛。

 

(2)恶性疟 临床症状较复杂而多样化。

发热前寒战较少,可仅有畏寒感、头痛、肌痛、恶心、呕吐、烦渴等症状较著。

热后较少出汗。

热型多不规则。

血中疟原虫数多。

虽其临床临床症状较重,但有自限倾向,即使未经治疗,病程一般不超过6周。

 (3)凶险发作这是指疟原虫引起的特别严重而危险的临床表现,主要见于恶性疟疾,

偶也发生于间日疟,可分为脑型、肺型、胃肠型等。

 (4)再燃和复发 疟疾发作停止后,血液中原虫数显著减少,终至完全消失,此时称潜隐期,经过一段时间后疟疾症状复现,可能是再燃或复发。

复发症状与初发相似,但前驱症状不明显,起病多急骤。

未经根治的间日疟病人,约半数有一次或多次发作。

 

(三)实验室检查

 1. 病原诊断 发热病人从耳垂取血,在玻片上涂制厚血膜,用吉氏染液染色,显微镜油镜检查见疟原虫。

这是目前最简单而可靠的诊断方法。

 2. 血清学诊断 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查疟疾抗体,抗体阳性者说明曾患过疟疾。

 

(四)地区分布

 许多疟疾呈地方性流行的国家,如中南美洲、亚洲和地中海地区,一般在城市地区(但未必是郊区)没有疟疾传播,但在非洲国家和印度的大城市城区可发生疟疾传播。

海拔高度超过1500米的地方通常疟疾发生的危险性较小。

但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即使是在海拔3000米的地区亦可能发生疟疾。

感染的危险性也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在雨季末期感染的危险性最高。

 

十三、肺结核

 

(一)流行病学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暴露于肺或喉结核患者用力呼气时(如咳嗽、大声喊叫或打喷嚏)排出的飞沫粒中的结核杆菌而感染。

长期密切接触有传染性的病例可造成直接感染,但是非常少见。

肺外结核(喉结核除外)除了少见的有排菌窦者外,一般无传染力。

(二)症状体征

 1.潜伏期,因抵抗力不同,长短不一。

 2.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全身性症状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盗汗等。

当肺部病灶急剧进展播散时,可有高热,妇女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

 

(2)呼吸系统症状

  一般有干咳或只有少量粘液痰。

伴继发感染时,痰呈粘液性或脓性。

约1/3病人有不同程度咯血。

 (3)当炎症波及壁层胸膜时,相应胸壁有刺痛,一般并不剧烈,随呼吸和咳嗽而加重。

慢性重症肺结核时,呼吸功能减损,可出现渐进性呼吸困难,甚至紫绀。

并发气胸或大量胸腔积液时,则有急骤出现的呼吸困难。

 (4)凡符合下列项目之一者为疑似病例:

  A 痰结核菌检查阴性,胸部X线检查怀疑活动性肺结核病变者;

  B 痰结核菌检查阴性,胸部X线检查有异常阴影,病人有咳嗽、吐痰、低烧、盗汗等肺结核症状或按肺炎治疗观察2-4周未见吸收;

  C 儿童结核菌素试验(5个单位,相当于1∶2000)强阳性反应者,伴有结核病临床症状。

  

(三)实验室检查

 1.涂片抗酸染色镜检。

 2.血清学实验。

(四)X光学检查

 是诊断必备检查,原发性肺结核表现为肺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肿大的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形成哑铃状病灶。

 继发性肺结核X光表现复杂多变,或云片状、或斑点(片)

结节状,常有透亮区或空洞形成。

 

(五)疾病分布

 世界性的。

工业化的国家曾出现过多年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下降趋势,但到八十年代报告的病例数稳定不降,此后在HIV感染高发区以及有大量来自结核病高发区人口的地区发病率上

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