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接收技术交底.docx
《盾构接收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盾构接收技术交底.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盾构接收技术交底
盾构接收技术交底B3.12
工程名称
奥体中心站~河海大学站区间
交底部位
奥体中心站~河海大学站区间
工序名称
盾构接收施工
交底提要:
1.工程概况;2.盾构始发地基加固;3.备用降水井;4.准备工作5.盾构接收施工;6.安全文明施工;7.质量保证措施;8.风险分析及应急措施;9.应急预案。
交底内容:
1、工程概况
1.1设计概况
本标段包括两站两区间,合同工程范围为:
市民广场站、市民广场站~奥体中心站区间、奥体中心站、奥体中心站~河海大学站区间。
市民广场站位于晋陵路与锦绣路交叉口;奥体中心站位于晋陵北路与龙锦路交叉口。
区间隧道沿晋陵路布置,自晋陵路与锦绣路交叉口开始,至晋陵北路与河海路交叉口结束。
本此技术交底范围为:
奥体中心站~河海大学站区间上行线盾构始发施工。
区间设计概况
项目名称
奥体中心站~河海大学站区间设计概况
地理位置
位于常州中心城区,沿晋陵北路敷设
起~终点里程
SK26+346.288~SK27+254.412
区间长度(米)
上行线908.124m,757环,下行线895.642m,747环
曲线半径
左转下行线R400m、上行线410m
纵坡
2‰→-22‰→-5.729‰→24‰→-2‰
埋深范围
9.5~16.1m
线间距
14~16m
联络通道、泵站
1个联络通道(兼泵站)
施工工法
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联络通道及泵站采用冷冻法加固地层,矿山法施工。
管片
片外径6200mm、内径5500mm、宽度1.2m,釆用通用楔形环,双面楔形量37.2mm
本标段采用通用环衬砌环类型,隧道内经5500㎜,管片幅宽1.2m,厚度350㎜,管片采用6分块,其中一块小封顶块,两块邻接块和三块标准块,封顶块(F)管片圆心角为20°,标准块管片3块(分别为B1、B2、B3)圆心角为67.5°,邻接块管片左右各一块(分别为L1、L2),圆心角为68.75°,纵向接头为16处,按22.5°等角度布置;联络通道处区间隧道采用钢管片和钢筋混凝土管片组成的复合型管片环。
管片环缝和纵缝均采用5.8级或6.8级M30“U型”螺栓连接,环向管片间设2个单排螺栓,纵向设16个螺栓,管片中心处设一个吊装孔,兼作二次注浆孔。
管片环纵缝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密封条止水,管片与周围土体间隙采用同步注浆填充。
1.2工程地质
奥体中心站~河海大学站区间隧道主要穿越的地层为:
⑤1粉砂夹粉土层、⑤2粉砂层、⑤3粉砂夹粉土层、⑥2粉质粘土层、⑥3粉质粘土层。
盾构接收涉及地层主要为⑤1粉砂夹粉土层、⑤2粉砂层。
奥体中心站北端头井地质剖面图
1.3周边建构筑物
本工程盾构接收位于河海大学站南端头井。
河海大学站位于常州中心城区晋陵北路与河海东路交叉口处,南端头井东侧为7层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距离车站南端头井为18.33m。
区间盾构接收对三座建(构)筑物基本无影响。
1.4始发段地下管线情况
河海大学站南端头井接收段管线统计表
序号
管线直径(mm)
管线走向
管线埋设位置
备注
1
给水管
DN300
沿晋陵北路方向
沿晋陵北路布置,埋深约1.94米,距离区间上行线隧道中心10.2米
2
雨水管
d450
沿晋陵北路方向
沿晋陵北路布置,埋深约2.0米,距离区间上行线隧道中心15.2米
3
污水
d1500
沿晋陵北路方向
沿晋陵北路布置,埋深约5.0m,距离区间上行线隧道中心约15.2米
4
燃气铸铁DN400
沿晋陵北路方向
沿晋陵北路布置,埋深1.27~1.65m,距离区间上行线隧道中心约9.0~15.2米
5
通讯
DN110
沿晋陵北路方向
沿晋陵北路布置,埋深约2.0m,距离区间上行线隧道中心约11.8米
6
电力
DN150
沿晋陵北路方向
沿晋陵北路布置,埋深2.1m,距离区间下行线隧道中心约11.5米
2、盾构始发地基加固
为保证盾构接收、破除端头围护结构时隧道端头土体的自稳和防水要求,需在盾构接收前对洞口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根据设计要求本标段盾构接收地基加固采用三轴搅拌桩加固,搅拌桩与车站围护结构(连续墙)间夹心层500mm采用三重高压旋喷桩加强止水帷幕止水,增加加固区与车站结构的整体性。
按设计要求,盾构接收地基加固区搅拌桩采用Φ850@600三轴搅拌桩加固,靠近车站端头夹心层采用单排Φ800@500三重高压旋喷桩加固。
加固一区搅拌桩水泥掺入量取20%,加固二区搅拌桩水泥掺入量取7%,采用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各加固区加固范围详见下图。
河海大学站南端头井洞门加固平、纵断面示意图
3、备用降水井施工
为保证盾构接收安全,每个端头井设置降水井3口。
井点管的埋设是降水的关键工序,插入降水井后需在其与孔壁之间迅速填灌粗砂滤层,以防孔壁坍塌,管口应用粘土封口。
降水井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抽水试验,保证其能正常运行并验证其降水能力。
(1)通过现场抽水试验测定承压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包括水头埋深、渗透系数、贮水率等。
(2)通过抽水试验定性判定已施工的止水帷幕(三轴搅拌桩)对含水层的隔水效果。
(3)通过群井抽水试验,检验基坑周围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
(4)在抽水试验过程中,详细记录好水位的下降及恢复时间。
进行以上抽水试验必须确保获得以上数据及结论,为盾构接收降水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降水井应在地基加固完成后施工,避免高压水泥浆液破坏降水井。
打设洞门探孔时若有渗漏水,应及时采取施工降水,将水头降至隧道底0.5m以下后方可进行盾构接收施工,并对探孔进行封堵。
盾构接收过程中若出现洞门漏水情况,立即开启降水井,开启降水井时,应加强对周边环境、管线、建筑物的监测,确保施工安全。
4、准备工作
4.1洞门复测
在盾构进洞之前,对进洞处洞门中心标高及平面位置进行复测,以便调整盾构进洞的推进轴线。
4.2盾构姿态复测
在盾构到达前100环,对隧道内布置的平面导线控制点及高程水准基点做贯通前复核测量,准确评估盾构到达前的姿态和到达段掘进轴线,从而正确地指导到达段盾构推进的方向。
根据洞门复测情况,综合考虑各方位的间隙尽可能均匀。
4.3接收基座安装
(1)基座安设简述
首先根据地面上经过复核的测量导线点,利用全站仪在端头井内侧放出接收架轴线,并利用油桶吊钢丝的方法将地面水准控制点引入风井内做好标记,根据测放于端头井内的接收架轴线安装盾构接收架及连接桥。
(2)基座安设方案
根据洞门复测成果,基座水平方向按照设计轴线安设,垂直方向比实际洞门中心降低2~3cm,靠近钢环端下降20mm,远离钢环端下降10mm。
(3)接收托架入井安装、调整及固定
第一步:
利用吊车将接收托架分部吊下井,并于井下连接完毕。
第二步:
根据测量提供的隧道中线及水平线,并且对安装的接收托架进行检测、调整,保证接收托架的中心线与实测洞门中心一致,满足设计位置要求。
第三步:
接收托架调整完毕,采用四周加钢筒的方式固定。
第四步:
用工字钢将接收托架与结构连接。
第五步:
在接收托架与内衬墙之间及洞门钢环内部接收托架钢轨对应位置焊接引轨,防止盾构机出洞门后发生“栽头”现象。
盾构接收拖架为钢结构,位置按设计轴线准确放样,地面上组装完成后吊入井下然后焊接、加固。
钢基座底面的钢管支柱两端必须焊接钢板封头,以增加接触面积)、对基座两侧加设支撑加固,防止盾构骑上接收基座时发生侧移。
基座加固示意图
4.4帘布板安装
在洞门圈上部安装帘布橡胶板,并用钢丝拉紧,主要用途为:
(1)由于洞门与盾构(或衬砌)存在建筑空隙,盾构进洞时易造成水土流失,须在洞门口安装进洞止水装置。
进洞止水装置包括帘布橡胶板、扇形圆环板、连接螺栓、螺母和垫圈、钢丝绳。
(2)由于前期车站施工时盾构进洞口钢环预留了螺栓孔,因此为保证进洞口止水装置的安装,需对预留螺孔进行攻丝,并安装螺丝。
(3)在安装帘布橡胶板前,应测量螺孔的位置偏差,如发现偏差过大的,应相应调整帘布橡胶板上孔的位置。
安装时,先安装帘布橡胶板,后圆形扇形板,压板螺栓应尽可能拧紧。
(4)洞门上预留螺孔,帘布橡胶板送到现场后,必须复核螺孔中心间距,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安装。
(5)卷帘板上距离末端6cm处焊接M22螺帽(待帘布橡胶以及卷帘板安装完毕后穿入Ф14钢丝绳,上方悬挂一5T手拉葫芦)。
到达前盾构穿越时
4.5洞门凿除
(1)、洞门探孔施工
在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开始洞门探孔施工,首先在洞门中心及周边呈米字形布置9个探孔,探孔直径φ50mm,深度1.6米,通过对探孔的观察,以测定土体的加固情况。
探孔示意图
(2)、洞门砼凿除
在确认加固良好的情况下,采用人工手持风镐进行洞门连续墙的分步凿除。
1)首先凿除内侧混凝土保护层并割去内侧钢筋,然后逐步破除两排钢筋之间的混凝土,第一次破除60cm后停止破除,保留外侧20cm钢筋混凝土;
2)最后一层破壁原则上分9块进行,为便于钢筋割除,每块混凝土接缝处的钢筋必须完全暴露,并在每块混凝土中间凿出一个吊装孔,然后按照先上后下、由中到边的顺序逐块割断外排钢筋,将混凝土块缓缓滑至边侧吊出;
3)最后一层破壁要连续施工,尽量缩短作业时间,以减少正面土体的流失量。
整个作业过程中,由专职安全员进行全过程监督,杜绝安全事故隐患,确保人身安全,同时安排专人对洞口上的密封装置做跟踪检查,监护密封装置是否完好。
洞门凿除顺序示意图
4.6洞门范围空隙导轨安装
盾构进洞过程中有洞门范围内1.6m范围及洞门钢环与基座之间的0.8m,此2.4m范围内盾构与结构直接存在较大间隙,可能导致盾构机下掉,因此在盾构洞门破除前在洞门钢环内安装导轨。
4.7弧型钢板
弧形钢板采用5mm厚钢板制作,宽40cm、内弧长30cm,内弧面直径6200mm,共计加工17块,其中6块加焊球阀,如下图所示:
4.8人员技术交底及学习
(1)对工程施工人员进行专门的周边环境情况交底,使所有人明白盾构进洞施工风险,从思想上提高对本工程的认识。
(2)施工前,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使每一个参加施工的工作人员清楚了不同工况下采取的不同技术措施。
(3)组织工区人员对盾构推进、管片拼装、盾构常规故障处理、盾构突发事件处置等进行学习。
(4)机械检修
(5)在盾构进洞推进之前,对盾构机及其后配套设施进行机械设备、管路的检查和维护,对于存在故障和故障隐患的机械一律进行维修。
(6)对二次注浆泵、聚氨酯压注泵进行检修,确保其随时都可以使用。
(7)对盾构机及其后配套系统易损、易坏部件(如单双梁刹车片、液压回路密封圈等),应在工地料库多存储一套。
4.9监测及巡查人员到位
盾构推进前,监测及巡查人员必须到位,监测人员实时提供地面、建筑物沉降情况,巡查人员对洞门周边50m范围内建(构)筑物进行不间断巡查。
4.10隧道、地面联络畅通
在盾构施工期间,必须得保证隧道内及地面的联络畅通。
且须有专人进行通讯线路的检查,每日检查不少于两次。
4.11应急人员、材料到位
盾构推进前应急人员必须到位,应急主要为聚氨酯压注人员,隧道内及进洞洞门各一队。
为防止在盾构进洞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需要用到各类应急材料,在盾构推进前,这些应急材料必须到位,应急材料详见第8节应急预案。
5、盾构接收施工
5.1盾构接收推进
(1)盾构推进过程中严格控制轴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值,保持盾构机平稳前进。
所以每环推进结束后,必须拧紧当前环管片的连接螺栓,并在下环推进时进行复紧,克服作用于管片自重产生的垂直分力,减少成环隧道之间的间隙。
调整好土压力设定值,以切口土体不隆起或少隆起为限,并且要严格控制注浆量和注浆部位。
(2)推进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盾构推进速度,盾构机进入加固区后速度应控制在1~3cm/min左右,以较为平缓的速度推进,随时关注刀盘扭矩、推力参数,及时加水。
(3)盾构机到达时宜保持好根据洞门复测调整后的掘进姿态。
盾构机到达后,宜快速推进和快速安装管片,不间断施工直至管片安装至洞圈内壁。
在拼装衬砌时,必须确保环向、纵向螺栓全部穿入、拧紧,并有专人复拧,若跟不上,须放慢推进速度,以免管片环缝间隙增大,引起环缝漏水。
(4)在盾构机进入加固体后合理组织好双液浆压注,做好环箍,封闭好盾构机与加固土体之间空隙。
减少通道,防止涌水涌砂事故发生。
(5)当盾尾完全脱离洞圈后,立即采用预先加工好的弧形钢板,将洞门预埋钢环与进洞环管片上的预埋钢板焊接,形成封闭体。
加工弧形钢板时,在钢板上预留6个注浆球阀(Ф50),做为注浆时的泄压孔。
5.2盾构进洞段注浆
双液浆在管片注浆孔注入,实际施工中采用压注量与压注压力进行双控,待双液浆凝固后,形成止水塞,封闭隧道纵向渗水通道。
注浆材料:
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波美度35°~40°水玻璃。
双液浆参数:
凝固时间2分钟,配合比:
水泥:
水:
水玻璃=1:
0.7:
0.6
注浆参数:
注浆压力不大于0.5MPa(注浆量以压力及实际情况确定,但每孔不超过2m3)。
注浆方式:
从下向上,左右对称压注。
压注双液浆过程中盾构机同时压注同步浆液,防止双液浆堵塞同步注浆管。
(1)盾构机距离地下连续墙500mm时(748环掘进至709mm)在盾尾后第二环(图中所示744环)压注双液浆,打设环箍,封闭盾构机与土体之间的空隙。
(2)二次注浆完成后割除地下连续墙内层钢筋,凿除洞门混凝土第一、二层混凝土,保留地下连续墙外层钢筋及200mm后混凝土,待盾构机中心刀顶上地下连续墙时(748环掘进1200mm)割除外层钢筋及剩余200mm混凝土。
(3)二次注浆及洞门凿除完成后,盾构机继续向前掘进,当洞门帘布橡胶板包裹着主前盾后(751环掘进599mm左右),在盾尾后第二环(图中所示747环)压注双液浆,打设环箍,封闭盾构机与加固土体之间的空隙。
(3)当盾构机体出洞门约2/3时(注浆外壳即将出洞门时,机身出洞门5400mm,如下图所示754掘进1490mm)在盾尾后第二环(图中所示750环)压注双液浆,打设环箍,封闭盾构机与加固土体之间的空隙。
(4)环箍压注完成后,盾构机直接推出,盾构推出时应再拼装一环,即756环。
当帘布橡胶板包裹住756环管片后进行双液注浆,待双液浆凝固后,检查洞门帘布橡胶板后是否存在漏水漏砂现象,如无漏水漏砂现象即拆除帘布橡胶板,并立即使用弧型钢板焊接封堵,利用弧形钢板上预留注浆球阀进行二次注浆封堵洞门。
5.3盾构进洞段土压设定
从盾构机刀盘切入加固区一环后(如下图所示741环掘进1103mm),开始逐渐降低土压力设定值,按照0.2bar/环进行调整,当盾构机刀盘距离地墙约1000mm时(如下图所示748环掘进684mm),土压降为0bar。
盾构刀盘切入加固区1环
盾构机刀盘距离地下连续墙约1m
5.4监控测量
在盾构接收阶段,对接收段地表、周边建(构)筑物及管线应加密监测,如发生监测数据变化较大,则继续加大监测频率,同时修改掘进参数,直至监测数据变化值恢复正常。
监测频率详见下表:
监测频率表
施工状况
监测对象
测试范围
正常段频率
接收阶段监测频率
开挖面前方
周围岩土体和周边环境
5D1次/(3d~5d)
1次/(3d~5d)
3D1次/2d
1次/2d
L≤3D
1次/1d
4次/1d
开挖面后方
管片结构、周围岩土体和周边环境
L≤3D
(1次~2次)/1d
2次/1d
3D1次/(1d~2d)
1次/1d
L>8D
1次/(3d~7d)
1次/(3d~7d)
备注:
(1)D--盾构开挖面直径(m),L-开挖面至监测点或监测断面的水平距离(m);
(2)管片结构位移、净空收敛宜在衬砌环脱出盾尾且能通视时进行监测;
(3)监测数据趋于稳定后,监测频率宜为1次/(15d~30d)。
监测控制值与预警值
序号
监测项目
控制值
累计预警值
累计报警值
变化速率
1
管片结构、周围岩土体
管片结构竖向位移
16mm
20mm
3mm/d
2
管片结构水平位移
16mm
20mm
3mm/d
3
管片结构净空收敛
0.2%D
0.2%D
3mm/d
4
地表沉降
隆起:
8mm
沉降:
-24mm
隆起:
10mm
沉降:
-30mm
3mm/d
5
建(构)筑物
竖向位移
6层以下:
±12mm
高层:
±16mm
差异沉降:
0.0008L
6层以下:
±15mm
高层:
±20mm
差异沉降:
0.001L
1mm/d
6
裂缝
1.2mm
1.5mm
7
地下管线
竖向位移
上水、燃气:
±8mm
污水、雨水:
±16mm
上水、燃气:
±10mm
污水、雨水:
±20mm
2mm/d
8
差异沉降
差异沉降:
0.2%Lg
差异沉降:
0.25%Lg
6、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盾构工作井四周设立安全栏杆及安全挡板,防止发生井边物体坠落打击事故。
(2)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
(3)起吊人员不得带病或超负荷作业。
起重必须专职指挥,指挥人员须站在操作人员视线看得到的地方,指挥信号明确。
加强责任心,预防发生碰撞事故。
(4)起重用索具、夹具须有产品合格证和质保书。
(5)动火作业应按照规定进行动火申请,并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6)夜间施工井口必须有足够的照明度。
(7)接收前对盾构机、行车等设备进行检查,保证接收过程中不出现故障。
(8)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者不得进行操作。
(9)氧气、乙炔瓶放置距离5m以上,动火点距离气瓶10m以上。
(10)割除洞门钢筋时需使用由下往上割除。
(11)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12)井下人员在吊装过程中不能站在吊物的垂直下方。
(13)井上、井下均需有专职指挥。
(14)禁止将任何吊物悬在半空。
(15)施工现场合理安排、使用材料和设备,做到工完料尽落手清。
(16)大中型机械设备使用前应进行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做到勤保养、勤维修。
(17)坚持文明施工,场地内材料堆放按标准化管理要求合理堆放并挂牌。
7、质量保证措施
(1)盾构掘进质量控制
掘进质量是指盾构机能按设计方向掘进,保证隧道线路的准确性,主要的控制措施有:
1)掘进前明确设计线路的各项参数,通过测量,判断出盾构机的当前位置,并根据掘进前的各项监测成果,确定下次掘进的各项参数;在确认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才能根据指令开始掘进。
2)盾构操作司机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严格按主管工程师的指令进行参数的选择和操作。
3)掘进过程中,值班人员全过程监视盾构机的掘进,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发出指令。
技术人员现场24小时值班,以保证随时解决问题。
4)每环推进过程中,严格控制平衡土压力,使切口正面土体保持稳定状态,以减少对土体的挠动。
采取信息反馈的施工方法对盾构推进进行质量控制,在盾构推进工程中进行跟踪沉降观测,并及时反馈沉降数据,为调整下阶段的施工参数提供依据。
通过对实测数据与施工参数的收集和整理,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盾构施工智能数据库来指导施工。
5)必须及时地掌握盾构机的方向和位置,严格对盾构机进行姿态控制,确保隧道施工实际偏差控制在50mm以内。
推进测量管理应在每推进一环后进行,通过对测量数值的分析计算,及时地发布操作指令,通过调整盾构千斤顶的组合适时纠偏。
6)根据不同的情况,通过优化盾构掘进参数、注浆材料优化和注浆量的控制、二次注浆等施工手段,将地表沉降控制在+10mm~-30mm。
(2)同步注浆质量控制
1)选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注浆材料及浆液配比,检查盾尾的密封性,保证浆液不泄漏;保证注浆管路的畅通。
所用砂须细砂。
2)做好注浆设备的维修保养,注浆材料的供应,保证注浆作业顺利连续不中断的进行。
注浆跟推进同步进行,且注浆速度应与推进速度相适应,四个泵同时注浆;注浆饱满程度由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双重控制。
3)停止注浆后,应及时清洗浆液运输车、储浆罐、浆液输送管路,保持管壁润滑良好,防止残留的浆液凝结引起管道堵塞等。
(3)管片安装质量控制
1)管片运输中要轻吊轻放,避免碰撞。
2)安装前专人检查管片及其防水材料:
止水条的位置种类是否正确,止水条与管片是否连接牢固,管片是否有不合要求的裂缝、破损等缺陷,管片的类型是否正确(标准环或左、右转弯环),管片的标志是否齐全,是否已达龄期。
3)根据高程和平面的测量报表和管片间隙,及时调整管片拼装的姿态,并严格控制管片成环后的环、纵向间隙。
安装管片时要缓慢、均匀,对好位置后才能上螺栓,如果插入螺栓困难时,要分析原因,仔细调整位置,切忌大幅度移动,强行插入;另应避免损坏止水条,避免管片间有较大错台。
4)对衬砌连接螺栓采取一次紧固,三次复紧的工艺。
(4)防水工程质量控制
1)管片安装前须检查管片的完好性和防水材料的粘贴情况(弹性密封垫是否粘贴牢固,材料的种类和位置是否符合要求),确认完好后按工艺要求进行安装连接。
2)管片的防水材料避免受潮。
吊装和拼装过程中应防止剥离、脱落或损伤弹性密封垫。
封顶块插入时两侧的密封垫表面涂抹水性润滑剂,并及时拧紧和复紧连接螺栓,确认止水垫圈的完好性,保证管片间的连接牢固。
嵌缝防水施工须在隧道沉降变形稳定后进行,嵌填时应先涂刷基层处理剂,并保证密实平整。
及时对管片背后的空隙进行回填注浆,注浆结束后封固注浆孔。
8、风险分析及应急措施
8.1探孔施工应急措施
在洞门破除前先在洞圈内钻孔观察加固质量,如探孔钻除后有轻微的渗漏清水现象,就停止钻其他探孔,派专人观察渗漏水情况,如短时间内流完就不需要处理,继续钻其他探孔。
如长流不止就从探孔内注入双液浆进行封堵处理。
8.2破洞门施工应急措施
在破除洞门过程中出现突发涌水涌砂现象,立即停止洞门破除,用棉纱对该部位进行填塞,同时使用双快水泥进行封堵,预埋下引流管,并用钢板封牢,在钢板与围护结构之间用双快水泥填充密实,同时保证降水井的正常运行。
待双快水泥达到强度后从引流管注入聚氨酯堵水,然后对有涌水涌沙的部位正上方进行坑外双液注浆加固处理。
首先对要注浆的部位进行精确放样,在地面上进行注浆,注浆压力要严格控制在0.3~0.5MPa,专人操作。
当压力突然上升或从孔壁溢浆,应立即停止注浆,保证每段的注浆量,注浆孔数及孔位间距根据现场情况处理。
8.3接收过程应急措施
在破除洞门最后一层保护层过程中出现突发涌水涌砂现象,应该加快破除速度及割除钢筋速度随后加快推进速度,待前盾预留注浆孔进入帘布后及时将帘布橡胶对盾构机进行包裹,并从前盾注浆孔立即进行聚氨酯的压注。
同时在帘布周围打入4个Ф20的泄压孔。
8.4出土超量、沉降超限
盾构接收时,因端头土体加固不好或土体松动、掘进速度过快、土压力设置较低,易出现出土超量、沉降超限等现象。
因接收施工的特殊性,应该严密注意出土量及土压情况,同时加大监测频率控制地面沉降值,在发生出土超量、沉降超限情况下,应及时补充建立土压力。
8.5管线及周边建(构)筑物沉降处置措施
(1)加强隧道轴线测量,确保盾构推进方向,核准盾构刀盘与盾尾与管线的关系,确保穿越位置准确无误。
加强对于管线的变形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对施工参数进行合理调整。
(2)盾构施工中严格保持开挖面的土压平衡,减少对土体的扰动,不得超挖或欠挖,防止过大的纠偏。
以改善盾构前方土体地坍塌或挤密现象,降低地基土横向变形施加于桩基上的横向力。
(3)加强同步注浆管理,减少盾尾通过后隧道外周围形成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