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粉检测十六种检验方法作业指导书之3DOC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3332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磁粉检测十六种检验方法作业指导书之3DOC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磁粉检测十六种检验方法作业指导书之3DOC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磁粉检测十六种检验方法作业指导书之3DOC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磁粉检测十六种检验方法作业指导书之3DOC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磁粉检测十六种检验方法作业指导书之3DOC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磁粉检测十六种检验方法作业指导书之3DOCdoc.docx

《磁粉检测十六种检验方法作业指导书之3DOC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粉检测十六种检验方法作业指导书之3DOCdoc.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磁粉检测十六种检验方法作业指导书之3DOCdoc.docx

磁粉检测十六种检验方法作业指导书之3DOCdoc

□□□□□□□□工程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发布

2006-XX-XX实施

2006-XX-XX发布

磁粉检测方法

Q/YSI.662-2006

 

代替

他突然

 

Q/YS

□□□□□□□□工程公司企业标准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1

2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职责……………………………………………………………………………….……..…….…….…….1

5工作程序…………………………………………………………………………….……….……………2

5.1检测流程图……。

……………………………………………………………….…….………………2

5.2接收《检验委托单》…….………………………………………………………….…………………2

5.3检测方法技术交底………………………………….……………………….………….………………3

5.4确认被检项目(部件)……………………………………………….…………..……………………3

5.5检测准备…………………………………………..………...……………………………….…...……..3

5.6检测步骤…………………………………………………………………….…….………...…………..4

5.7记录…………………………………………………….………………………………….…………….4

5.8质量等级评定……………………………………………………………….….……………………….5

5.9不合格品……………………………………….……………………….……….………………………6

5.10检测报告……………………………………………..…….……………..….…………………………6

5.11质量控制…………………………………………………………….….…...……..……….……..……7

5.12安全和环境卫生控制…………………………..………………………..……………...……….…….9

6记录…………………………………...……………………………………...………...……..….….…….9

附录A(规范性附录)磁粉检测流程图……………………..…………………………...………..…….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记录表样…………………………..…………………………………….……….11

表B.金属050磁粉检测工艺卡……………………………….………………….……………….…..…...14

表B.金属051表面检验委托单…………………………………………………………………….…...…15

表B金属052表面检验不合格通知单…………………………………….…………………….……......16

表B金属053磁粉检测记录……………………………………………………………………..……..…17

表B金属054磁粉检测报告……………………………………………………………...……….………18

前言

本标准中附录表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中附录表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金属检测中心提出。

本标准批准人:

本标准归口部门:

本标准审核人:

本标准会审人: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起草人:

本标准校对人:

本标准于××××年×月首次发布。

更改记录页

序号

更改单编号

更改条款及摘要

更改人/日期

备注

说明:

本表由文件持有人根据“文件更改审批通知单”及时填写。

磁粉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方法为连续法,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和零部件表面与近表面的微小缺陷。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中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3术语和定义

3.1铁磁性材料:

相对磁导率μr远远大于1,在外加磁场中呈现很强的磁性,并产生与外加磁场同方向的附加磁场的材料。

例如铁、镍、钴及其合金。

3.2磁粉:

磁粉是显示缺陷的手段,其质量的优劣和选择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检测效果。

磁粉的种类很多,按磁痕观察分为荧光磁粉和非荧光磁粉;按施加方式分为湿式磁粉和干式磁粉。

3.3载液:

用来悬浮磁粉的液体称为载液。

磁粉检测常用油基载液和水载液。

3.4磁粉检测(Magneticparticletesting,简称MT):

磁粉检测的基础是缺陷处漏磁场与磁粉的磁相互作用。

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于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3.5磁悬液:

磁粉和载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悬浮液体称为磁悬液。

其浓度按每升磁悬液中所含磁粉的重量(g/L)或每100mL磁悬液沉淀出磁粉的体积(mL/100mL)。

其浓度对显示缺陷的灵敏度影响很大,浓度不同,检测灵敏度也不同。

3.6连续法:

在外加磁场磁化的同时,将磁粉或磁悬液施加到工件上进行磁粉检测的方法。

3.7湿法:

将磁粉悬浮在载液中进行磁粉检测的方法。

3.8磁痕:

把磁粉检测时磁粉聚集形成的图象称为磁痕。

4职责

4.1公司主管总工程师负责本方法的管理工作。

4.2项目部负责为本方法的实施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工作场地。

4.3金属检测中心负责本方法的归口管理,并且负责其编制和修订。

4.4金属检测中心主任负责本方法的贯彻落实和质量、安全管理,并且为本方法的实施配备必要的检验人员。

4.5金属检测中心总工程师负责本方法的技术管理,并且负责其检测器材的管理。

4.6金属检测工区为本方法的具体实施部门,为客户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和结果,出具检测报告。

4.7金属检测工区主任具体安排本方法的实施,并且对检测结论负责。

4.8金属检测工区专业工程师负责本方法的技术交底,并且对检测工艺措施和质量问题负责。

4.9磁粉检验人员具体从事本方法的检测工作。

磁粉检验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按各自所取得的检验级别进行检测,不可越级工作。

5工作程序

5.1检测流程图

见附录A.1

5.2接收《检验委托单》

5.2.1委托单位依据规程规范和技术要求编制《检验委托单》,《检验委托单》包括工程名称、项目(部件)名称、委托单位名称、委托单编号、项目(部件)规格、材质、操作人(焊工)姓名、代号、焊接位置、坡口型式、检验数量、检验比例、检验数量合计、检测方法、项目(部件)所在位置、要求完工日期、委托人姓名、委托日期等。

5.2.2《检验委托单》编号要求委托单位统一编号,即同一工程机组、同一检测方法依次编号。

例如:

锅炉工区委托一号机组第一次进行磁粉检测,编号为GL1—MT—001,其中“GL”为锅炉汉语拼音缩写,“1”为一号机组,“MT”为磁粉检测英语缩写,“001”为第一次委托。

注意编号中后面的数码为三位数字。

5.2.3金属检测工区在接收《检验委托单》时,应检查其编号和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应立即退回,按要求重新委托。

5.2.4《检验委托单》应一式三份,其中两份交给金属检测工区,一份委托单位留底。

在送交《检验委托单》时,委托单位和金属检测工区双方要在《检验委托单接收台帐》上签字,并注明签字日期和检测日期。

5.3技术交底

5.3.1检测工区专业工程师依据规程规范和《检验委托单》编制《磁粉检测作业指导书》、制订《磁粉检测工艺卡》,《磁粉检测作业指导书》依照金属检测中心作业指导书纲要编制,《磁粉检测工艺卡》按照表格格式要求进行编制。

注意《磁粉检测工艺卡》表格中不允许有漏项,在小方框内有后面所指项目就划“√”,无后面所指项目就划“/”。

5.3.2检测工区专业工程师把编制好的《磁粉检测作业指导书》和《磁粉检测工艺卡》一起交于检验人员,并口头详细说明其中各条款的内容及注意事项,直至检验人员领会为止,最后双方在技术交底书上签字,注明日期。

5.4确认被检项目(部件)

5.4.1表面状况:

应把被检部件表面的焊接波纹及热影响区表面的飞溅用砂轮进行打磨,不得有凹凸不平的棱角。

若作为磁粉检测,已经打磨过,表面只有浮锈时,可用钢丝刷除去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的浮锈。

母材损伤部分也应照此处理。

打磨时可采用46#粒度的砂轮。

5.4.2被检项目(部件)环境周围应具备良好的工作场所,高空作业有可靠的架子。

5.4.3焊缝的磁粉检测应安排在焊接工序完成之后进行。

对于有延迟倾向的材料,磁粉检测应至少在焊接24小时后进行。

5.4.4如果不能同时满足以上三条,则此被检项目(部件)视为不具备检测条件,此项检验委托单将被退回,待委托单位具备条件后重新进行委托。

5.5检测准备

5.5.1人员准备

5.5.1.1根据检测工作量的大小安排检验人员人数,其中必须包括Ⅱ级或Ⅱ级以上检验人员。

检验人员不得有色盲症。

5.5.1.2检验人员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防护手套、安全带等。

5.5.2设备准备

5.5.2.1接通电源,按下磁轭通电开关,检查磁场强度。

5.5.2.2当电磁轭极间距为200mm时,交流电磁轭至少有44N的提升力,交叉磁轭至少有118N的提升力(间隙为0.5mm)。

直流电磁轭间距小于100mm时,至少应有135N的提升力,间距大于100mm且小于等于150mm时,至少应有225N的提升力。

5.5.3器材准备

a)磁场强度计;

b)A型、C型、D型和M1型试片、磁场指示器;

c)2×~10×放大镜;

d)磁悬液浓度沉淀管;

e)毫特斯拉计;

f)磁粉、钢丝刷等。

5.6检测步骤

5.6.1预处理:

把工件表面的油脂、涂料及铁锈等去掉,以免妨碍磁粉附着在缺陷上。

组装的部件要一件一件的拆开后进行检测。

5.6.2磁化:

a)磁化原则:

1)根据工件的材料、热处理状态和磁特性,确定采用连续法还是剩磁法检测;

2)根据工件的尺寸、形状、表面状态和欲检出缺陷的种类、位置、形状及大小,确定磁化方法、磁化电流种类、有效检测范围。

b)连续法磁化电流常选用I=8D(D为工件直径mm)。

也可以采用测量磁场强度的仪器测量被磁化工件表面的切向磁场强度,至少为2.4KA/m(30Oe)。

c)选定适当的磁化方法、磁化电流值。

接通电源,对工件进行磁化操作。

5.6.3施加磁悬液:

连续法是在磁化工件的同时喷施磁粉,磁化一直延续到磁粉施加完成为止。

5.6.4磁痕的观察与判断:

磁痕的观察是在施加磁粉后进行,用非荧光磁粉检测时,在光亮的地方,用自然的日光和灯光进行观察。

在磁粉检测中,不是所有的磁痕都是缺陷,形成磁痕的原因很多,所以必须对磁痕进行分析判断,把假磁痕排除掉,有时还需其它检测方法(如渗透检测)重新检测进行验证。

除能确认磁痕是由于工件材料局部磁性不均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之外,其它磁痕显示均应作为缺陷磁痕处理。

当辨认细小磁痕时,应用2~10倍放大镜进行观察。

为了记录磁痕,可采用照相或用透明胶带把磁痕粘下备查。

5.6.5退磁:

进行退磁处理的原因是,因为剩磁可能造成工件运行受阻和加大了零件的磨损,尤其是转动部件经磁粉检测后,更应进行退磁处理。

退磁时,一边使磁场反向,一边降低磁场强度。

5.6.6后处理:

检测完后,根据需要,应除去磁粉和对工件防锈处理。

5.7记录

5.7.1缺陷记录

5.7.1.1磁痕的分类:

a)磁痕显示分为相关显示、非相关显示、伪显示。

非相关显示和伪显示不必评级。

b)长度与宽度之比大于3的磁痕,按条状磁痕处理;长度与宽度之比小于等于3的磁痕,按圆形磁痕处理。

c)缺陷磁痕长轴方向与工件(轴类或管类)轴线或母线的夹角大于等于30°时,作为横向磁痕处理,其它按纵向磁痕处理。

d)长度小于0.5mm的磁痕不计。

e)两条或两条以上磁痕在同一直线上且间距小于等于2mm时,按一条磁痕处理,其长度为两条磁痕之和加间距。

5.7.1.2缺陷记录:

a)严格按照表格涉及内容填写,无涉及内容的方格划“/”。

在小方框内有后面所指项目就划“√”,无后面所指项目就划“/”。

b)在检验图示栏,把所有相关显示的尺寸、数量和产生部位均应记录,并图示。

c)在检验记录栏,写明缺陷性质、综合长度,并且记录检测过程以及所发生的特殊情况(是否有非相关显示、伪显示等)。

d)磁痕的永久性记录可采用胶带法、照相法及其它适当的方法。

e)检验人、审核人分别在记录表上签字,并写明检测日期。

5.7.2工作记录

5.7.2.1主要工作记录内容:

a)参加检测人员人数、各自级别以及各自所从事的工作内容。

b)所从事的工作量。

c)检验人员安全状况,以及工作中所使用设备有无漏电现象。

d)工作垃圾收集和处理情况。

5.7.2.2要认真做好工作记录,在工作现场收集的数据和记录的特殊情况,随后需进行整理。

5.7.2.3检验项目负责人、记录人签名,并注明记录日期。

5.8质量等级评定

5.8.1焊缝和热影响区及坡口表面的磁痕分级

焊缝和热影响区及坡口表面的磁痕分级见表1:

表1

等级

线性缺陷

圆形缺陷(评定尺寸35×100)

不允许

d≤1.5mm,且在评定框内小于等于1个

不允许

1.5mm<d≤4.5mm,且在评定框内小于等于4个

≤4mm,不允许裂纹

4.5mm<d≤4.5mm,且在评定框内小于等于4个

大于Ⅲ级

大于Ⅲ级

注:

d表示圆形缺陷直径。

5.8.2其它部件的磁痕分级

其它部件的磁痕分级见表2:

表2

等级

线性缺陷

圆形缺陷(评定框尺寸2500mm2其中一条矩形边的最大长度150mm)

L≤2,不允许裂纹

d≤2,且在评定框内小于等于1个

2<L≤4,不允许裂纹

2<d≤4,且在评定框内小于等于4个

4<L≤8,不允许裂纹

4<d≤8,且在评定框内小于等于6个

大于Ⅲ级

大于Ⅲ级

注:

L表示线性缺陷长度,d表示圆形缺陷直径。

5.9不合格处理

5.9.1依据标准规定对发现的缺陷进行评定,有不合格的立即向委托单位发送《不合格通知单》。

5.9.2《不合格通知单》要求写明不合格品所在位置、尺寸和走向,并画出示意图,另外还要告之对方检测日期、要求返修完工日期等,检验人、审核人签名,注明日期发送。

5.9.3《不合格通知单》要求一式四份,两份交委托单位,一份交项目部质检部门,一份留底。

委托单位在返修完工后,把由返修人、质检员签字的一份《不合格通知单》反馈回来。

5.9.4委托单位把不合格品返修完工后应另行委托检测。

5.10检测报告

5.10.1检测报告包括的内容

5.10.1.1报告编号;

5.10.1.2工程名称、项目(部件)名称、委托单号;

5.10.1.3项目(部件)部位、编号、材质、规格、热处理状态及表面状态;

5.10.1.4检测标准、检测方法;

5.10.1.5焊工姓名、代号;

5.10.1.6检测数量、合格数量、不合格数量;

5.10.1.7检测装置的名称、型号;

5.10.1.8磁粉种类、磁悬液浓度、施加磁粉的方法;

5.10.1.9磁化方法、磁化规范;

5.10.1.10检测灵敏度校验及标准试片、标准试块;

5.10.1.11磁痕记录及工件草图(或示意图);

5.10.1.12检测结果及质量等级评定、验收等级;

5.10.1.13检测单位盖章,审核人、检验人及其技术等级,报告日期。

5.10.2出具检测报告

5.10.2.1报告编号按照同一工程机组、同一委托单位、同一种检测方法依次编号,并注明报告年份。

例如,某一报告编号为:

“MT—GL1×—003(2/5)—2005”,则“MT”为磁粉检测方法英语缩写、“GL”为锅炉工区汉语拼音缩写、“1”为1号机组、“×”为项目(部件)代号、“003”为该报告序号、“(2/5)”为该报告共5页中的第2页、“2005”为报告年份。

5.10.2.2工程名称、项目(部件)名称在报告中要写清全部名称,不能写简称。

项目(部件)编号严格按照从上往下、从前往后、从左往右的顺序编排。

5.10.2.3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规定进行检测结果评定,画出被检部件示意图,标明缺陷位置、尺寸和走向,评定合格等级,得出检测结论。

5.10.2.4审核人、检验人签名并注明各自检验技术等级,写明报告日期,加盖金属检测中心公章。

公章位置不可超出报告表格底线。

5.10.2.5检测报告一般要求一式四份(特殊情况可增减份数),移交委托单位三份,留底一份。

检测报告移交时,双方在《检测报告登记台帐》上签字,并注明移交日期。

5.11质量控制

5.11.1检测人员控制

5.11.1.1由于磁痕显示主要靠目视检查,所以要求检测人员应有良好的视力,每年应进行一次视力检查,近距离矫正视力不得低于1.0,色盲者不得从事荧光磁粉检测。

5.11.1.2磁粉检测人员按技术等级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Ⅲ级、Ⅱ级和Ⅰ级),取得技术等级资格证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磁粉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无证不允许上岗。

5.11.2设备质量控制

5.11.2.1电流表精度校验:

磁粉探伤机上的电流表可拆下来校验,但最好是在探伤机上与电流互感器或分流器一起校验,半年进行一次。

5.11.2.2设备内部短路检查:

磁粉探伤设备如果出现内部短路,会造成磁粉检测的成批漏检,后果极其严重,所以设备内部短路检查最长半年检查一次。

检查方法:

将磁化电流调节到经常使用的最大电流,当探伤机两夹头之间不夹持任何导体时,通电后电流表的指针如果不动,说明无短路。

5.11.2.3电流载荷校验:

探伤机的电流载荷,是指探伤机输出的磁化电流值。

最长半年校验一次。

校验方法:

将一长500mm,直径为20~30mm的铜棒夹持在探伤机两夹头之间通电,观察电流表指示值。

将磁化电流值调节到最小和最大值,检查最小电流值是否足够小,以不致在检验小工件时烧伤工件;检查最大电流值能否达到探伤机的额定输出,如果达不到,应挂标签说明实际可达到的磁化电流值范围。

5.11.2.4通电时间校验:

在三相全波整流磁粉探伤设备上,用时间继电器来控制磁化电流的持续时间,要求通电时间控制在0.5~1S之内。

可使用袖珍式电秒表测量,最长半年校验一次。

5.11.2.5电磁轭提升力校验:

电磁轭的提升力校验,最长半年校验一次。

校验方法:

当电磁轭的极间距为200mm时,交流电磁轭的静重提升力至少应有44N,直流电磁轭至少应有177N。

5.11.2.6退磁设备校验:

退磁设备可采用标准退磁样件或带有自然缺陷的样件进行校验。

校验方法:

用剩磁法磁化样件,施加磁悬液,观察到缺陷磁痕后再擦掉磁痕,对样件退磁,重新施加磁悬液,如磁痕不再出现,说明退磁设备退磁效果合格。

(该方法适用于没有具体退磁标准时用)

5.11.2.7测量仪器校验:

磁粉检测用测量仪器如照度计、磁强计、毫特斯拉计(高斯计)、电秒表应每年校验一次。

5.11.3材料质量控制

5.11.3.1磁悬液浓度测定:

一般采用梨形沉淀管,用以测量容积的方法来测定,每天开始检测前进行。

测定方法:

充分搅拌磁悬液,取100ml注入沉淀管中;对沉淀管中磁悬液退磁(新配制的除外);水磁悬液静置30min,油磁悬液静置60min,变压器油磁悬液静置24h;读出沉淀磁粉的体积,其浓度符合标准规定要求即为合格。

5.11.3.2磁悬液污染测定:

在每次新配制磁悬液时,将搅拌均匀的磁悬液在玻璃瓶中注满200ml,放在阴暗处,作为标准磁悬液。

用于每周一次的新旧磁悬液对比试验。

测定方法:

充分搅拌磁悬液,取100ml注入沉淀管中;对沉淀管中磁悬液退磁(新配制的除外);水磁悬液静置30min,油磁悬液静置60min,变压器油磁悬液静置24h;在白光下观察,梨形管沉积物中若明显分成两层,当上层污染物体积超过下层磁粉体积的30%时为污染。

5.11.3.3水断试验:

将水磁悬液施加在工件表面,停止浇磁悬液后,如果工件表面磁悬液的薄膜是连续不断的,在整个工件表面连成一片,说明润湿性能良好;如果工件表面的磁悬液薄膜断开,工件有裸露表面,即水断表面,说明润湿剂不足。

此时应添加润湿剂,使之达到完全润湿。

5.11.4检测工艺控制

5.11.4.1为了保证磁粉检测的可靠性,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的标准、规范和检验规程进行。

所有技术文件应齐全、正确,并应是现行有效版次。

5.11.4.2综合性能试验:

磁粉检测综合性能试验,应在初次使用探伤机时及此后每天开始工作前进行。

将标准试片贴在被检工件表面,进行磁化和湿连续法检测,按所要求的灵敏度等级,如果磁痕能清晰可见,为综合性能试验合格。

5.11.5检测环境控制

采用非荧光磁粉检测时,检测地点应有充足的自然光或白光。

(采用荧光磁粉检测时,要有合适的暗区或暗室。

在磁粉检测场地应有均匀而明亮的照明,要避免强光和阴影。

采用非荧光磁粉检测时,被检工件表面的可见光照度应不小于1000lx。

采用照度计测量白光照度,每月一次。

5.12安全和环境卫生控制

5.12.1设备接地要符合标准要求,保证设备在无短路和接线无松动时使用,尤其使用水磁悬液时,绝缘不良会产生电击伤人。

5.12.2磁悬液中的油基载液、润湿剂、防锈剂等,作为一种组合物,并非是危险的化学品,但长期使用会除去皮肤中的天然油,引起皮肤的干裂或刺激,所以磁粉检测人员应戴防护手套,并避免磁悬液进入人的口腔和眼睛。

5.12.3磁化的工件周围都产生磁场,它会影响测磁仪器和机械手表的精度,所以不允许将仪器和手表置于强磁场附近。

5.12.4锅炉压力容器磁粉检测常在高空、野外、水下或球罐中操作,磁粉检测人员必须首先知道这些特殊环境中有哪些特殊的安全要求,必须学会在这类场所检测时的安全知识,保护自己不致受到伤害。

6记录

6.1磁粉检测工艺卡

6.2表面检验委托单

6.3表面检验不合格通知单

6.4磁粉检测记录

6.5磁粉检测报告

 

附录A.1

(规范性附录)

图A.1磁粉检测流程图

技术员

检验员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记录表样

记录表样见表(金属050)~表(金属054)

 

金属050

金属检测中心

金属051表面检验委托单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

编号:

项目名称

部件名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