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26分厂访谈记录整理lzqdoc.docx
《050326分厂访谈记录整理lzq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0326分厂访谈记录整理lzqdoc.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50326分厂访谈记录整理lzqdoc
二分厂:
一、组织结构
现2分厂有58人,主要是做锻造,有3个生产组和1个辅助组,3个生产组分别是模锻、自由锻和机动组;辅助组主要负责维修、机加等
二、军品和民品
只有少量军品,工资基本都能发放,奖金基本发不出来,因为我们受厂里制约,煤气、蒸气和空气都是动力工厂供应,只有他们供应正常,我们才能生产,我们经常是有货干不出来。
我们的设备都是老设备,坏了也就修修,动力设备实在没办法保证正常运行,我们车间的设备也是同样的问题,很多设备都是40-50年代的设备。
可以作些技改,也可以考虑从外面进行解决,但是公司资金紧缺,从我来了就基本没有技改,现在连修也不修了
三、问题发现
1.人员老化、思想老化、设备老化是工厂的问题根结。
2.动力车间能源浪费是工厂成本的一大问题。
3.平级单位之间的合并会有阻力。
4.分厂和总厂核算并不清晰。
三分厂:
一、组织结构
我们有110多人,民品科4人(主要负责跑业务、接待、收货、开出门证、开票、下民品计划)、技术科2人(负责开工艺和技术指导,军品和民品的工艺都是技术组开,民品的工艺是技术组做,监督生产工段的技术质量,要对他们进行考核,我们分厂自己定的)、综合科8、9个人,1个劳资,1个安全,1个设备,2个值班的,1个会计,1个出纳,1个材料员,1个工具员,1个厂长和副厂长3个副厂长,1个生产副厂长,1个技术副厂长,1个是生产准备副厂长,还有一个团支部书记兼工会主席(会计、出纳、劳资等)和计调科4人,1个调度,2个收发和报表,1个统计(进行生产安排,安排军品的生产计划),还有四个工段,共50-60人,一工段是大件,二工段是中小件,三工段是白皮件,四工段就是辅助工段(设备维修)。
二、军品和民品
我们分厂受厂里煤气的供应影响,而且民品市场也不稳定,所以生产不是很稳定。
而且军品订单也不是稳定的
三、问题发现
这次退休的就两个,50-55的有20-30人,他们也想提前退休,如果不能退休就办买断。
至于托管他们都在算,看哪个划算。
大部分都想重组。
我48了,退休还早,我们也没有特殊的技术,重组后与工厂共同发展吧。
很多人也担心,万一搞不好,也是不行
三分厂有相对良好得机器设备,企业自己经营能力强,接民品能力较强
四分厂:
一、组织结构
科室有生产室8人(有计划和统计1人,生产定额2人、调度1人,材料员2人、搬运工2个(库房管理),下面有库房)、综合室(出纳1人、会计1人、人事劳资1人、秘书1人、技安员1人)、技术室6人、民品室2人(负责办理进出厂的手续,采购材料等,联系业务是我们厂级领导出去),维修工段(3个机修工,4个高车工,2个膜具工,1个工具员,1个辅料员,1个工长)和生产工段60多人(1个是冲压为主,1个是铆焊为主。
)
二、军品和民品
没有固定产品,等于集体打工,就是揽些活回来进行机加,合作客户相对稳定,比较大的客户没几家,我们分厂还是没有真正走入市场,我们不是从设计部门拿到的产品,都是转手拿到的产品,市场开发工作基本没有开展,原因有很多,我们分厂担负现有军品工作量的1/3,另外1/3的工作量在总装分厂,所以我们军民品的工作协调不畅,再就是分厂开发不具备条件。
我们当时分厂的设计是按工艺设计的,机加能力比较小,加工手段比较弱,工房设计不是标准的铆焊厂,整个设备不配套,大的项目揽回来不能干,小的项目不挣钱。
三、问题发现
1.军品占用很多的时间,如何合理安排军品和民品的开发是一个问题,还有就是现在是快吃慢的时代,目前247的动作比较迟缓,机构臃肿,效率低,内外部信息沟通不畅。
我个人认为生产应该反映比较快,要保证生产周期,
2.我们分厂的设备大部分是淘汰设备,基本是报废的,所以第一批技术改造的设备投入第一分厂的比较多,而且厂房也比较小,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3.资源浪费严重,现在各分厂独立经营,总厂有技术人员,各分厂也有技术人员,在分厂解决技术问题的人员没有决定权,管理比较乱,比如我们发现了生产问题,如图纸问题,技术人员无修改权利,要通知技术部门、设计部门,只修改一个数字最少就得2-3天,
4.各部门协调不畅。
我们现在的设备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需要人工调节,除非换新设备,但是新工人不愿意学,老工人就要退休了,特别是板金工人,不能完全依靠机器。
五分厂
一、组织结构
现在四个工段,三个独立组和七个科室。
四个工段中三个生产工段,一个辅助工段(修配),三个独立组全是辅助的(机修、工具、勤杂),科室有综合组、技术组、计调组、经营室、民品生产室、民品技术室、民品外协室(采购材料、成品的送货、中间的热处理),现在细分了我发现运作不是太顺了,原先经营室主任可以协调,现在需一家一家的协调。
五分厂在册共214人,在岗164人。
四个工段平均一个工段30个人,一个独立组5人(工具),另一个独立组(机修)12个人,剩下一个独立组1人(勤务组,调货等杂事),三工段人最多(生产炮管)。
民品生产室主要是协调民品生产,跟计调室职责相同。
在军品不饱和的情况下,职责有重复。
计调室现在成了协重的
二、军品和民品
五分厂在军品上是个关键分厂,做军品的主要零配件,做深孔、07、08附近、助推设备。
民品主要承揽的是零星的东西,近些年主要做小型的石油钻铤,还有就是离心主管管膜,还做了一些钢厂设备上的轴,是钢厂扩建所需的设备,主要是细长轴。
我们分厂以细长轴和深孔见长
问题发现
1.制度好,但是执行力度不行。
例如,我们有一套质量管理体系,从文件到质量手册、到质保体系,都很好,但是没有办法落实到民品,因为质检人员都是军品的。
2.年轻干部的提拔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不是出于对年轻干部的信任,而是出于客观原因,领导的观念没有改变。
六分厂:
一、组织结构
六分厂在岗职工111人,不在岗的95人,在册的共206人。
目前部门有四个工段、综合室、技术组、计调室、生产室、民品室。
四个工段中一、二、三工段是生产工段(上架、摇架、下架),有56人,第四工段是辅助工段(刀具刃具),有16、17个。
民品室有七个人,1个主任,1个副主任,1个报价员,1个干事,2个技术员,还有1个开出门证。
二、军品和民品
3.军品:
地炮:
上架、下架、摇架;炮助推器;各种军品的备附件。
轮式炮:
上架、摇架,炮口火力系统。
4.民品:
主要搞精密机床修理,全厂的大修,普通机床修理,现在没有拳头产品,主要是代加工,现在在搞一个项目,煤的成型机。
2003年年100多万,04年200多万,今年厂里给我们定的任务是300多万。
三、问题发现
1.2003-2004年总厂任命了大批年轻的中层干部,解决人员老化和断代问题
2.军品生产没有严格的执行年计划,而且军品生产过程中时间控制不严格
3.没有明确的民品生产,市场开拓能力不够,都是转过几次手的任务,成本计算不准确,成本控制不严格
4.由小规模纳税人转为一般纳税人,税费将大量增加,不利用分厂生产
5.达到退休年龄必须退休,不能买断
6.40-50的员工希望买断,担心企业二次破产,这对重组会产生一定影响
7.分厂的成本核算做得很差
8.国营企业企业领导没有责任心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要因为自己快退休了而保守不前。
股份制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提高责任心的机制。
9.分配制度要合理。
10.竞聘上岗制度在6分厂实践过,而且效果很好,可以借鉴。
七分厂:
一、组织结构
一个厂长,一个书记,书记兼管经营、生产,两个副厂长。
在册170多人,在岗130左右。
二、军品和民品
1.军品:
除铸铁以外的所有铸造。
2.民品:
机车制造厂和国家拿了个项目,产量非常大,想和我们合作,利用我们的铸造车间,可以干3-5年,目前正在谈判,大概8、9月份可以生产。
综合铸造可能出租搞超市。
三、问题发现
1.7分厂的铸造车间的最大问题在于军品生产任务不能够饱和,但是有军品时由于机器设备、技术的原因工作量很大,最大的问题就是军品这块工序的成本很高,所以公司想甩出去,但是在位的职工对工厂贡献很大,不能说甩就甩。
2.领导思路不清是严重问题,改革思路朝令夕改,工人情绪大。
3.设备老化、员工安置、民品市场不大是这个工厂的生存问题。
4.七分厂在军品生产中的定位使总厂对其难以取舍,如何定位应该认真考虑。
5.七分厂的厂长对于分厂在重组后的定位建议应该参考。
八分厂:
一、组织结构
在册员工99人,在岗职工80多人,生产职工不到40多个,设备比较普通,车床、铣床、平面磨床,有一个大力磨,一个立式圆台平面磨床,这个厂里比较少,是我们的优势设备,其他设备没有太好的设备,而且设备大部分比较落后,使用年限最少的都是85年的,80%多是报废设备。
去年是分厂下设三个工段,技术组、计调组,一二工段负责生产,三工段属于后勤职能工段,技术组负责分厂技术工作(包括定额人员),计调组负责毛坯管理、半成品和成品管理和货物的转运。
我们有个财务组,两个人,1个出纳,1个会计,两人一人兼文秘,一人兼劳资、女工、宣传员等,现在就等于没有综合组了。
还有一个民品组,负责民品的承揽、生产安排和部分技术管理。
今年调整了一下,一二工段分成车工组(车工和外援磨)、铣工组(铣工和平面磨)、钳工组(钻工、钳工)。
这种管理分配货时好组织,但是缺点是不同小组的安排需要衔接,因此成立了一个生产部,进行三个组的协调工作,为了配合生产部的工作,我们将技术组、计调组和三工段(后勤组)并在一起叫综合技术部。
二、军品和民品
1.军品:
负担炮栓的生产加工和瞄准具的加工和其他一些小件的加工。
2.民品:
2003年民品销售收入是98万,2004年139万,今年的目标是200万,一季度民品产值的合同已经达到70多万,所以200万有希望,但实现比较吃力。
2003年不饱满,2004年饱满,2005年就超负荷了,我们有些活就外委加工。
我们有固定的合作伙伴,有3-4个,一般是国有企业,生产电力设备方面的、铁路上的小的零配件、火炮上的零配件(非我厂产品的火炮),这三方面为主。
三、问题发现
1.独立经营之后,分厂想尽办法提高运营效果,甚至不断进行组织结构的优化
2.设备老化、人员断代是分厂面临的主要问题
3.经营效益很不均衡,前半年员工干劲足,后半年就没有什么干劲了,原因有三:
第一,前半年缺钱;第二,前半年气候好,不热;第三,员工对工资要求比较低,挣1000多元就满足了,所以不愿多干活。
4.民品利润比较丰厚
5.一半的员工不愿意参与重组
6.民品任务来源于分厂的质量和信誉度
7.厂内资源浪费严重,生产成本高,目前厂内最大的浪费是各种动力,热力、风力,还有就是水电的浪费比例也不小。
应该认真考虑废料的再利用问题。
8.人员优势、工艺优势是8分厂的厂处,但机器设备陈旧是劣势。
9.对分厂的投资应包括固定资产和技术更新培训。
10.对分厂的考核存在不公平的地方。
11.要考虑如何将56分厂的大件加工和89分厂的小件加工优势互补。
12.民品可以采取子公司的思路
九分厂:
一、组织结构
在册职工95人,在岗72人,销售收入去年109万,今年目标150万,去年人均工资1.1万,今年目标是1.2万。
分厂有2个生产工段37个人,1个辅助工段,财务室2人、计调室、民品室5人、技术室2人、分厂办公室(2个厂长,2个助理厂长,1个秘书)。
二、军品和民品
1.军品:
中小件的机械加工,地炮是方向机、高低机、平衡机,对自行炮来说我们主要是做高低机,自行炮不需要平衡机,方向机是外购的。
2.民品:
民品主要是给我厂汽轮机厂做了部分,还有就是其他一些工厂,我们做一些零件。
厂内主要是来料加工,我那里有个支持设备,齿轮加工,所以主要做齿轮加工。
民品效益不错,工作量比较饱和,如果是150万的生产任务加上军品任务基本是满负荷运转,如果我们没有军品任务200万可以达到饱和。
销售收入去年109万,今年目标150万。
三、问题发现
1.2002年厂里组织30多个年轻人脱岗一年学习火炮专业,2003年厂里又组织了30多个年轻人半脱产3个月学校企业管理专业
2.民品生产影响军品生产,导致军品质量滑坡
3.由于原料控制交以前严格,而且都是老工人,因此成品率要高于以往,但由于设备老化和人员年轻化,产品质量将成为一个问题
4.主要协助汽轮机厂,民品任务基本饱和
5.破产影响分厂的正常运作
6.工厂和各分厂厂长签订的承包责任制合同,惩罚力度不够,而且还没有实行真正的年薪制,不同分厂厂长的年薪制基本相同
7.分厂工人实行工时制,这样在工作量饱和时工资很高,但工作量不饱和就会低于有保底工资的其他分厂,而且分厂职能人员与生产工人的比例不协调,导致任务量增加,利润减少的现象
8.分厂内部会计核算不规范,有自己的小金库
9.分厂厂长不懂财务,没有成本核算意识
10.员工对于公司领导层信息不足,对于未来没有信心
11.不同分厂进行合并需要考虑工作积极性和税费平衡的问题
12.中干断层是一个严重问题。
人员优势和工艺优势可以弥补设备老化的不足。
13.分厂之间的合并可以考虑优势互补的问题,例如8分厂和9分厂。
14.留住人才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如工资、住房等。
十一分厂:
一、组织结构
总装分厂,在册195人,在岗125人,有60人在长期放假,拿生活费。
在岗的77个生产工人,25个管理人员,2个年龄55的已经下来了(书记、副厂长)。
有一个工会主席、生产副厂长、技术副厂长和我,下面有一个综合室(包括工具室、劳资室、技安等)、生产室(包括半成品库和计调室)、技术室(包括资料室),生产小组有13个,其中包括电工组和机加组,共80个生产工人,包括3个司机。
辅助小组包括车办、机修小组、天车小组、半成品库小组(包括在计调室内),去年有工段,产量减少就把工段取消了
二、军品和民品
主要是军品任务,民品基本没有。
三、问题发现
1.人员老化,没有考核,上半年没有业务,收拾工厂,干点散活。
大家工作凭经验。
目前可以干活的都50多岁,40多的只能打下手。
没有培训,去年有师父带徒弟,今年又取消了。
2.对老大学生不重视,我本科才拿700多,工人都比我多。
十二分厂:
一、组织结构
在册200多人,在岗180多人,还留着7个退休的。
6个室,生产经营科10人、民品科6人、技术科7人(主要负责工艺、定额、一些设计)、质检科8人(检验,包括工具室3人)、综合管理科13人(6个中层、司机、会计、办公室主任)、中心工具库10人,有十几个库(主要是为大厂服务的),我们分厂兼是总厂的工具处,有五个车间,刀具车间、量具车间、加具车间、膜具车间、热处理车间。
二、军品和民品
独立核算,现在厂里军品这里不能满足生产,所以只能靠民品揽活才能开资,如果厂里逼得紧,也干军品,否则工人没法活。
因为厂里经常无法兑现,只是年底一次兑现,平时需要现金流。
现在养老保险还是大厂交,因为我们6个职能部室还是为总厂服务的,如中心工具库,质检科,生产科和技术科,实际很多人应该裁掉,但因为他们是学工装的,所以不能裁。
工装检验和产品检验是两回事。
工装这块专业性很强。
三、问题发现
1.我们的民品生产没有优势。
因为设备老化,精度下降,有些业务我们以前能做,现在已经不能做了;
2.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工人的技术素质。
但是现在也有问题,我们就进不来人,也留不住人。
3.是12分厂的突出问题,不论到军品还是民品;已有的国企生产中培养的员工素质是优势,但是也很难持续。
4.总厂的问题是体制,以及没有利用好技改资金开发产品。
5.核算清楚,是分厂的强烈要求
十三分厂:
一、组织结构
厂长一个,副厂长一个,书记一个,生产经营厂长空缺,下设生产科、经营科、技术科、一工段、二工段、工具室、检验室。
目前在册职工110人,工程技术人员11人。
目前在岗80多人
二、军品和民品
主要业务就是与河南郑州船舶研究院合作做舰炮发射装置等,还有就是做884海军装备的压载锚。
民品少。
三、问题发现
1.13分厂的民品经营路子可以借鉴,即使没有247的牌子下,比较活,可以先干活,后下订单。
2.重分配机制,利用合理差距调动员工积极性可以解决。
3.在为了重组里面,13分厂可以考虑完全独立经营,员工也比较倾向自己干,机制要有保证。
4.13分厂经营的较好,与领导有很大关系,郭厂长看到16分厂能够作大的两个方面,客观评价,这在同一年龄阶段的领导难得。
5.总厂与分厂独立核算不清,严重挫伤积极性。
6.机制、领导思路、设备老化及科技落后是247的硬伤。
7.利用公司品牌优势和分厂技术优势自揽军品业务,利润丰厚,但分配激励机制不完善,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
8.生产过程中浪费严重,工人积极性不高,生产成本大大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十四分厂:
一、组织结构
现在在册的95个,现在在岗的20多个,当时我出租空闲地方,增加收入一点。
真的很困难,实在不行,给了我们一个月150元基本生活费。
二、军品和民品
大路货不行。
我们因为太严谨,质量控制很严,民营他们偷工减料,所以比我们有优势。
我们有一个很有特色的产品,特种焊条,还是有一定技术含量。
品种也比较全,但是需求量小,因为比较贵,生铁不锈钢的。
现在关键的问题就是没有钱技改,而且亏损没有责任,投资300万,还亏了400万,我还得背黑锅。
我们有问题,找厂领导反映,厂里不解决。
三、问题发现
1.万众分厂之所以恶化,机制不好,责权利不清晰是个重要原因。
2.万众分厂可以考虑子公司的形势分出去。
3.技改资金没有到位,不要等着厂里给,可以搞集资等形式。
十五分厂:
一、组织结构
在册48人,在岗27人。
会计、出纳、劳资兼秘书这些都有,现在是生产小组,木模组,木工组,维修组,还有管理组。
二、军品和民品
木模为主,兼做金属、塑料模。
我们都是军品生产,现在还是在做。
撬搞釜,标铁杆,备件箱里面的一些配件
我们也在做,主要是个体的,单位的我们做不了。
因为个体不需要合同,私下交易就可以。
去年的30万左右。
三、问题发现
1.体制问题。
自己干又有约束,不一定能力好就挣得多,我们的待遇太低,因为我们看到图纸以后还要还原成模具,是一个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工作。
2.人员水平不高,研发中心自己设计的图纸看不懂,普遍存在这个现象;而且处室里面的干部,也不能够解决下面的问题,一问三不知。
十六分厂:
一、组织结构
2003年7月29号成立公司,股权结构为北方控股占33%,经营者和个人占77%,北方是一股独大。
大多数员工都有股份。
在册150多人,在岗的170多人,分厂组织结构,3部4科一室,办公室,综合财务科(人事财务)、生产计划科、市场销售科(内勤、采购和销售)、技术质量科、3部为机加部(车)、热处理部(调控处理)、维修部。
二、产品
我们钻铤80年代就试制,81年就成型了,但是产品单一,没有形成产业化,系列化,96年以后开始逐渐扩展产品系列,从最小规格到最大,品种也逐渐丰富,现在也是系列化了,但石油钻铤是成熟产品很难开发。
销售收入4500万左右(去年、前年),今年总厂要求我们是5000-6000万。
石油市场非常大,只要把一项搞好就行,我们现在根本无力顾及其他产品。
因为石油产品要上就是一条线,我们的资金和精力都不够。
我们是国内三大钻具厂之一,风雷的市场占有率排在第一。
这个行业进入壁垒很高,投入很大,一般需要几千万甚至上亿,而且设备是专业设备,所以竞争还不是非常激烈。
三、问题发现
1.公司各分厂的技术力量都非常雄厚,只是不出去跑市场
2.公司的决策环节太长,决策成本太高
3.破产对我们没有任何影响,员工的心态很好
4.石油钻铤国内市场的需求量每年为1.5万根,使用期为2-3年,进入壁垒高,市场相对稳定
5.诺凌公司员工在机床厂的股份如何安排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有就是诺林高管层的安排问题也不容忽视
6.16分厂困难时期的集资经营模式可以借鉴。
7.现在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也可以借鉴。
8.重组后16分厂和总厂的股权关系要理顺,现在比较模糊不清
十八分厂:
一、组织结构
在册员工48人,在岗41人。
生产分小组,无工段:
生产小组4个,分别为大件镀铜9人,大件镀锌2人、镀锌镀铜2人、氧化4人。
工作技术上不同小组的人技术一般可以替代,但是镀锌镀烙不可替代,因为工艺比较专业,不可替换。
科室分计调处、技术处(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根据技术处文件指导现场工人,一般问题自己解决,实在不行找技术处解决)
二、军品和民品
1.军品:
我们做表面处理。
包括电镀、氧化、表面防护。
2.民品:
民品做的多,主要是大件镀烙,至少在2米以上的镀烙。
小件镀烙也有,但是不多。
也有镀锡的,都是在外面加工。
我们的电镀在太原市有一定优势,我们的优势是大件镀烙。
三、问题发现
1.分厂比较倾向于独立核算的形式。
2.体制太死是总厂硬伤之一。
3.能精简就精简,加强技术研发和经营市场的管理思路可以借鉴。
4.激励不足,责权利不清,导致经营不好的分厂中干积极性发挥不出来。
二十分厂:
一、组织结构
34个人,以前多一些。
以前是三个生产班组,在岗18人。
其余放假。
现在生产班组合并成一个,经营销售科一个,综合科一个。
二、产品
主要生产高频焊管,但从我们机组来说,规格小一些,ZH-32的机组,大口径的卷管生产不了,只能生产1.5-32的,还有一台配套设备,中间分条。
主要设备就这两套。
现在我们只有分条设备还能带来些效益,高速公路护栏板的切割等,从97年开始,高峰是2000年,一年达到1万多的产量,就那样生产任务也不饱满,但随着山西高速公路基本建成,收入就降下来了,去年就2000多。
我们车间在分厂中是很差的,去年我们水电费都没有交。
三、问题发现
1.没有军品任务,民品任务单一,勉强维持生存
2.由于受设备限制,民品任务无法发展
3.工人技术单一,年龄偏大,自谋出路相当困难
二十二分厂:
一、组织结构
全厂动能供应,包括上下管网系统(自来水,下水道,采暖,氧气管网),供电系统,全厂电话,氧气站,热力站,煤气站,第二热力站。
下属六个单位,四个室(技术管理室,仪表分析室,生产调度室,分厂办室,有一个厂长,三个副厂长,一个主席。
工厂过去700多人,现在册419,在岗333
二、动力分厂耗费
动力分厂不是独立法人,和各分厂不是独立核算,除了一点水电费,煤气,热气无法核算。
去年耗费2200万,其中电费700万,水费270万,燃料800万,工资300万。
三、问题发现
1.动力分厂有大力潜力可挖,浪费太大,几乎是全厂利润
2.目前动力设备要大改,设备陈旧
3.动力市场化对企业改革非常关键
气轮机:
一、组织结构
当时就成立了生产部、技术部、质检科、市场部、经营科、财务科、办公室,还有四个车间。
电一是铆焊,电二是设备比较大,厂里的数控中心也在这里,电三是中小件,电四是标准件。
二、民品和军品
我们组建时是汽轮机,后来就搞了拆炉机、备件、桅杆机等,我们干的是小机组,所以汽轮机可能今明年量就会下来。
拆炉机前年和去年38、39台,今年估计也是30多台。
备件主要是拆炉机备件、汽轮机备件、石采备件等。
石采每年都有6、7台,今年让四分厂帮我们干,我们目前主要干汽轮机和拆炉机。
现在市场需求是每月出两台汽轮机和两台拆炉机,但现在满足不了。
一是材料限制,二是场地限制,买的材料和零件没地方放,对生产有很大的影响。
三、问题发现
1.生产都是低瓦数得气轮机,国家政策不支持,未来发展不乐观
2.目前设备没有生产大设备得能力。
3.产品开发能力弱,未来有问题
四、其他
有些也是市场调研,汽轮机是赶上电力紧张,有些是出去调研,有些是主动找我们的,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生产汽轮机,我们十年前就生产汽轮机,实际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