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72983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5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过去的日子

课型:

绘画、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关注生活,关爱自然环境,发现和感受真善美,促进个性发展。

2、能力目标:

认识艺术反映现实生活和功能作用,掌握分析艺术作品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开展欣赏表现过去生活的艺术作品和“看过去,讲过去”

的活动 指导学生“画过去”。

教学难点:

1、如何运用恰当的美术语言来记录和表现过去的事情,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

2、掌握分析艺术作品所表现出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的方法;尝试用多种绘画表现语言表现生活。

课时:

2课时。

教具准备:

相关图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出示艺术节学生活动的精彩剪影照片

2、教师:

回忆艺术节中印象最深刻的事和片段,并谈谈它给你的最深感受。

3、学生同忆并谈感受。

(展示相关照片若干)

二、新课学习

1、本课的学习情况。

2、艺术作品不是机械地模仿自然,艺术家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同时,总要融入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

3、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一、歌曲导入

(播放一曲经典老歌)

一曲老歌都能引起我们对往事的回忆,而美术作品同样也能记录

生活。

今天我们来学习用其他的绘画表现形式进行创作,把美好

留给未来。

二、感受、学习

1、呈现美术作品图片。

2、教师:

作者是怎样表现主题的?

美术作品的表现是不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模仿与照搬呢?

3、重点欣赏油画作品《山村小店》,从题材、主题、细节等方面进行分析。

4、学生欣赏与感受艺术作品,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画面主题的,感受艺术表现的魅力。

5、优秀的艺术家总是关注社会生活,关爱自然环境,在创作中表现自己的个性。

三、作品欣赏

1、教师:

那么艺术家又是运用了怎样的艺术表现方法来表现自己的艺术作品的呢?

2、总结:

从同学们刚才的分析来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具象表现和抽象表现.那么什么是具象表现?

什么是抽象表现呢?

教师讲解:

1、具象表现和抽象表现是从作品形象与自然对象的相似程度上去划分作品风格的概念。

2、具象表现强调反映客观现实的真实性,其创造的美术形象偏重于写实。

3、抽象表现一般指艺术家运用艺术手段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在创作手法上采取象征、寓意、夸张、变形以至抽象等艺术方法表现。

四、练习巩固

1、创作一幅表现校园生活题材的作品,根据主题尝试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表现。

2、学生画草图,可在班里展示,交流意见。

3、学生完成作业。

4、教师总结

 

2、桥

课型:

造型、表现

一、教学目标

1、进行桥梁的实地考察或收集有关桥梁的资料:

 

2、利用纸材制作纸立体桥梁模型;

3、写一篇与桥梁有关的文章(或故事,资料、考察报告均可);

4、尝试制作或绘画出一座有创意的桥梁模型(可独立完成或自愿组合小组完成)。

二、课前准备

  学生:

1、查询桥梁建筑资料或有关桥梁的历史,故事等等(可从过去学过的课文中、图书馆、网上查找)。

2、常规用具、剪刀、胶水等。

教师:

1、查找桥梁建筑资料,做一个关于桥梁的课件。

  2、纸质桥梁折叠尝试。

三、教学过程

1、教师引入

 给大家讲一个桥的故事(战争中,一位工程师炸掉自己亲手设计建筑的心爱的大桥的故事);

 唱一首桥的歌曲(一位学生希望架起彩虹桥,让老师走遍祖国大地的心愿);

 引出桥的功用:

架桥交通,毁桥阻隔。

桥梁对现代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

 2、学生互动与课件演示结合。

  

(1)桥的常识。

 谈谈你所知道的桥,包括桥的故事。

熟悉的、见过的、特别的桥。

 说一下(中国或世界)桥梁之最。

 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

 最多桥洞的桥宝带桥;

 最早的闸桥浙江绍兴三江闸桥;

 最早的十字桥山西晋祠鱼沼飞梁;

 最早的铁索桥云南水平雾虹桥;

 最多石狮子的桥北京卢沟桥;

 最后的一座五亭桥扬州瘦西湖五亭桥;

 最早的一座城市桥绍兴八字桥;

 桥梁最多的地区:

江南水乡;

 公路高架“国门第一桥”北京四元桥;

 亚洲之最——武汉长江二桥。

 大家熟悉的著名桥梁:

赵州桥、卢沟桥、南京长江大桥、美国金门大桥、悉尼跨海大桥……结合课本。

 最早的桥梁形式:

石块、石板、木头、木块。

 桥梁的种类与发展:

 用途:

公路桥、铁路桥、高架桥、立交桥等

 材料:

竹桥、木桥、积木桥、藤桥、石桥,水泥钢筋桥等

 外观:

平桥、拱桥、曲桥、折桥等

 材料与外观:

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练。

 木:

独木桥、木板桥,浮桥,木架桥等

 石:

石桥、石拱桥

 铁木结合:

铁索桥

 综合材料:

钢筋水泥桥

 建桥的一般位置:

溪流、沟壑、江、河,湖、海、水面、平地,空中等

 桥的延伸:

楼梯、天梯、娱乐设施等

(2)桥梁的基本结构:

起支撑作用的部分:

桩、墩、拱、梁、架、柱、索;

 交通部分:

桥面;

 安全和装饰部分:

护拦;(结合课本)

(3)折叠简易的纸质桥梁(教师演示基本方法;学生课堂作业:

运用各种方法,折叠纸质桥梁)。

 折纸:

成型;装饰(也可酌情不演示)。

(4)想一想:

如何设计一座现代桥梁模型?

(参照课本了解现代桥梁的结构,选择纸质材料或其他材料,在下一课时,设计一座实用、美观、环保的未来桥梁模型。

四、评价

 开一个小型展览会,展示资料,折叠桥。

同学互评。

(参照课本评价标准)

五、课后拓展

 1、注意观察我们平时所遇到的桥以及桥的延伸(可画速写),继续收集桥梁资料。

2、做一纸成型桥梁卡或画(做)新型现代桥梁(独立或自由组合小组完成)。

3、写一篇桥的报告(故事、资料均可)。

4、展示所有作品(文章)。

  图片欣赏:

3、绿洲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范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超现实主义。

2、激发学生的思维进入超现实主义艺术创新表现。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对比讨论、交流,重点关注是否运用了某种技巧,营造的形象是否新奇,强化表达艺术构思的能力。

教具准备:

相关图片。

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与引发

读“绿洲”,观“绿洲”,思“绿洲”。

 1、师提问:

你心目中的绿洲是什么样的?

你会画成什么样?

 2、教师展示几幅“绿洲”,思考能不能用别的新奇的表现方法?

二、欣赏与思考

1、展示教材中作品《绿洲》,学生自读教材中的“引言”,并思考画家马格里特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

  

2、分组讨论思考:

画家他怎样不同寻常?

画家表达了什么样的真实的丰富情感?

3、出示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与《绿洲》,分析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异同。

4、小结:

我们可以看出《绿洲》是在现实中抽象出一些“形象要素”(树、白云、沙漠、桌子),然后按照艺术家的构思重新进行不同寻常的、变成了超现实主义观念下的作品,其特征形象新奇,视觉冲击力强。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出示教具:

用上学期教材中一幅防止水污染的宣传画为例。

做成折叠式,鱼的前半头可以遮挡变换,便于显示。

这幅既简洁又具有表现力的宣传画,其创作特征是营造出了使我们感到新奇的视觉形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研究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一些技巧。

二、研究讨论

 1、常见的方法和技巧还有以下几种:

变换材质、时空重叠、异形同构、比例逆反、自由悬浮、模糊物象等。

 2、学生发言指出每一技巧所对应的图片资料,简述它在主题中的运用。

 3、教师归纳小结。

三、启发拓展

  1、用几幅招贴画考查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进一步认识,教师简析,帮助启发。

 2、学生分组研讨,拓展异构思维。

(鼓励学生从自然环境与不同的艺术形式、艺术形象及作品中,去发现和获取新奇的视觉形象及其使用的创作技巧)侧重探讨前面四种技巧。

学生分四片,各讨论一种,构思举例。

(学生上台交流,相互评析。

四、整理小结

 1、蒙娜丽莎与猩猩重叠的电脑广告。

 2、一棵树有着春天开花和秋天结果。

 3、风扇叶换成树叶的“自然风”。

 4、兔子打蘑菇“伞”。

 5、酒瓶似手榴弹。

 6、眼球与地球同构。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范画赏析,激活思维)

 1、你会怎样构思?

 2、范画主要用了什么技巧和方法?

 3、形象要素与主题表达。

  二、创作表现

1、明确要点。

板书:

1)主题“绿”。

2)采用选择的手法。

3)“形象要素”的提炼。

4)形象新奇。

 2、关注热点:

1)对“绿”这一主题的讨论与理解。

2)引发学生对环境与生存的关注与思考。

3、交流展示:

抓住以上要点,小组互评讨论,台上交流展示(小组选送,介绍作品)。

  三、评价引导

1、老师以学生某一习作进行评价,帮助提炼,抓住要点。

 2、选用相关主题的招贴画给学生分析、引导。

  四、完善创作 

欣赏、借鉴、吸收、完善、提高。

图片欣赏:

4、中国结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对中国结的文化内涵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2、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平结、盘长结的基本编织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编织更多富有变化的结饰。

教学重点:

学习基本结形的编制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材质、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知识,对编制的结进行装饰与美

化。

课时:

2课时。

教具准备:

相关图片、中国结样品、打火机、剪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北京申奥标志,讨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什么图形。

为什么申奥的标志要选择中国结,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教师展示用中国结装饰的生活物品(出示中国结样品),它们给我们带来了浓浓的中国气息,是我们炎黄子孙挥之不去的中国情结。

二、新课教学

1、教师讲解:

结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具有美好意义的。

远古先祖在文字发明之前“结绳记事”、“以绳德厚”;有文字之后,“结”与“吉”同音,它承载着我们对亲友真挚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学生参照课本练习打中国结。

(教师行间指导)

3、平结的编结法:

1)平结是一种古老、实用的结形,有高低相等、不相上下之意,又有平稳安定之意,用途广,常用来做手链、项链、门窗等物品。

2)示范,老师带着学生编几个来回:

固定中间的两根主绳。

在需编结处穿上副绳,并打一结固定,使主绳,左右各有一根副根。

右绳与左绳相交后从后面绕过主绳,压住左绳穿出。

右绳绕在主绳上,并压住主绳。

左绳与右绳相交,从后面绕过主绳,再从主绳与右绳形成的圈中穿出。

拉紧,继续下一轮编结。

编完之后,剪断余线。

用打火机烧副绳尾部,趁热抹在主绳上固定。

三、学生制作

1、选择自己喜爱的色绳及饰物。

2、构思怎样编,在什么位置装饰什么样的饰物,怎样穿插、固定。

可以画几个草图,做到心中有数。

3、展示学生作品。

四、小结

1、本课学习情况。

2、布置下节课的课前准备。

第二课时

一、交流讨论、导入新课

1、让学生展示自己上节课编好的平结饰物,交流编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2、平结是一种实用常见的基本结形,还有一种结形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介绍盘长结。

二、学习盘长结的编法

1、教师讲解:

盘长结的结形曲线,有如盘肠而得名。

据北京雍和宫的法物说明册记载;佛门有八宝.即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和盘长八件宝物,又称“八吉祥”。

盘长为八宝中的第八品,有回环贯彻一切通明之说,象征贯通天地万物的本质,能够达到心物合一、无始无终和永恒不灭的境界。

它虽是八宝之末,却代表佛门八宝的全体。

所以盘长结是一种具有非常美好的祝愿和祈福的结形。

2、示范,带着学生一步步编结:

(1)按照书上或教师提供的线路图穿插走线,注意在色绳转折穿插处要多用珠钉固定,防止走形。

(2)线路走完后再检查一次,确认无错误。

(3)俗话说“三分编,七分抽”,抽结形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直接关系到结编得成败与否。

(4)打结固定。

(5)装饰饰物。

(6)做穗子。

3、学生再默画一个盘长结的线路图,并记牢。

三、拓展

1、盘长结是代表吉祥、美好的福件,它的连绵不断的结形对宗教、民间艺术甚至现代标志设计都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出示几个范图,引导学生分析其含义。

2、盘长结是一种美好、吉祥的基本结,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演示出很多变化结。

鼓励学生尝试编出或在课外了解更多的结形。

四、本课总结

1、学生学习情况。

2、教师:

今天我们只是学了中国结的几种常见结形,实际上结的形式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结,它已扩展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留心观察,你会发现结的运用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让我们用充满智慧的头脑和灵巧的手及敏锐的眼共同创造出更辉煌的中国结文化。

图片欣赏:

5、远古的呼唤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学生搜集有关原始社会生活、生产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了解原始风情,感悟原始艺术。

2、引导学生阅读《火种》剧本,分析角色,让他们能结合自己对原始社会的认识和了解,

3、通过搜集、制作、表演等活动,使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动手能力有所提高。

4、投入地参与制作与表演,能充分感受创作的激情和乐趣。

教学重、难点:

感受原始艺术,结合自己的了解,尽可能地在创作中体现原始风格。

教学准备:

1、师生在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可能的话,布置一个图文并茂的展览。

2、各种用来制作的材料,包括树叶、绳子、纸张、羽毛、布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收集、布展和参观

1、布置学生通过阅读有关原始生活的艺术图片、文字资料,并通过师生的合作,布置一个图文并茂的展览。

2、寻找具有原始风格的实物,结合展览,营造氛围。

3、收集包括原始陶器、建筑、雕塑、壁画、服饰等方面的图片。

设计意图:

  学生主动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各种有关资料,布置展览,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

通过这一系列课前准备活动,使他们对原始社会、原始艺术的了解从无到有,并能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感悟原始风情,为制作和包装角色做好心理和认知上的准备。

此外,展示大量原始艺术品图片及具有原始味道的仿制品,也是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一种艺术的熏陶,为活动营造一种原始的氛围。

二、课中——交流、制作和展示

(一)谈话引入

1、课前我们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布置成这个展览,相信大家在收集的过程中都学到了许多东西,对原始社会、原始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

2、你通过寻找与搜集,对我们的先人有什么看法或感受?

3、你喜不喜欢原始艺术,现代人喜不喜欢?

为什么?

设计意图:

1、展示三种不同途径搜集的不同种类的资料,肯定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起到示范作用。

并通过学生的资料分类简要说明原始艺术的种类,为学生理清头绪;

2、说说对先人的感受,为有这样的先辈而感到自豪;

3、谈谈现代人对原始艺术的感受,说明原始艺术以它特有的质朴和粗犷吸引了大家,让人们有一种心灵的放松,情感的回归。

(二)研究剧本,明确任务

1、说明本节课,我们将了解一个《火种》剧本,分析角色,确定扮演者,并集体动手包装角色,尽可能地使角色和自己的外表具有原始风格。

2、了解剧本——分析剧情——确定主、配角。

3、说说怎样包装,从哪些方面入手——头饰、服装、面具、首饰、文身等。

4、以组为单位,分配角色。

——集体包装角色,并简单装扮自己。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阅读剧本、分析角色,结合音像资料及自己对原始的了解,谈谈怎样大胆地进行创作,从哪些方面入手,并能基本符合角色的身份。

(三)大胆制作,讲究创意

1、说明要求——结合你对原始艺术的理解,大胆运用已有材料,进行有特色的包装,注意要符合角色的身份。

2、学生动手创作,教师鼓励帮助并适当装扮自己。

设计意图:

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自由创造与制作的空间,不干涉他们的想法和制作,了解他们的创意,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乐趣。

将自己适当地进行装扮,是拉近和学生距离的最好方式,热心参与进去,才能真正分享。

(四)角色展示,说明创意并简单表演

1、邀请装扮有特色的角色,上台展示,并说明创意。

2、根据剧情,分角色简单表演,或在下一课时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

展示大家的创作,说说创意,领略来自自己手下的原始风味。

简单的表演是对本课的总结,具体的制作通过绘声绘色的表演得到进一步的展示,发挥制作的实际意义。

在展示和表演中感受创作的乐趣。

三、课后——访谈、评价和延伸

1、你为什么这样装扮?

2、通过这一堂课,对原始有了怎样的感受?

3、会不会再去尝试?

在今后的生活中,对具有原始风味的东西会不会特别留意或者收藏?

设计意图:

学生兴致颇高的时候,叫他们安静下来说点什么,听点什么不太可能,所以把访谈和评价放在课后,实际上是想尝试一种新的评价方式。

有时候,我觉得评价不一定是在课中,也不一定是全体,当大家安静地坐在一起,找几个有代表的人说说想法,也能基本上了解大部分人的思想。

至于说到留意与收藏,不过是想让学生能在今后的生活中主动地去留意“艺术”乃至“原始艺术”而已。

毕竟,参与制作是重要的,提高修养也是重要的。

图片欣赏:

 

6、星   空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欣赏星空,感受星空的美丽; 了解星空的有关知识;理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2、技能目标:

用各种表现手段从美学的角度去创造星空;学会运用网页浏览的技能自己去获取知识。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生活的情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讨论、表达等活动。

教学重点:

从审美的角度欣赏星空;善于探究,善于表现以及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教学难点:

运用各种表现方法创造性地表现星空。

课时:

2课时

教具准备:

相关图片、相关学具和DVD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激趣

1、教师出示用撒盐、吹色、油色吸附、染纸等方法表现的画,分发给小组。

2、学生讨论是用什么方法表现出来的。

3、鼓励学生尝试表现。

学生分组制作,比赛看哪一组用的方法多,效果好,速度快。

4、学生把作业粘贴在教室展板上?

二、欣赏探究

1、出示星空的图片,与学生作业比较。

提示语:

广阔的天空,深邃而神秘,闪烁的星星好像宝石镶嵌在天幕上。

刚才我们活动中运用的手法是否可以表现美丽的星空呢。

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关于星空的故事、传说,以及宇宙知识,激发学生对星空的探索欲望。

3、欣赏星空的图片,从星空的色彩、星空的形状与布局、日月星辰的运行变化、形态与明暗的对比等方面进行交流,从而获得色彩、节奏、造型的美感启示。

4、进一步欣赏表现星空的作品。

5、教师出示一幅表现星空的平面设计作品,分析构图、色彩、形状等,学生进行比较分析。

6、几名学生上台分别作构图的拼摆练习。

7、台下学生评价,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并调整构图,通过对比加强对构图的认识。

三、尝试表现

1、结合星空的图片资料,借助合适的材料和表现手法绘制一幅表现星空的美术作品。

(鼓励学生尝试创造新的表现手法)

2、星空图片循环浏览。

3、教师个别指导。

四、课堂小结

1、学生学习情况。

2、布置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收集与星窄有关的科幻画、绘制工具。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播放一段与星空有关的Flash动画。

(展现星空的美丽画面,设计的两个卡通人物展开有关星空的对话,引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

二、欣赏感受

1、播放一段探索太空的影像资料,以及呈现星空的图片资料。

提示语:

科技的腾飞,帮助我们探索宇宙未知的领域,也为我们获得了丰富的视觉形象,展现了神秘而美丽的新世界,启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2、欣赏与星空有关的绘画作品。

三、交流探讨

1、学生交流、讨论与星空有关的科幻画和科幻电影。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使课堂保持活跃的气氛。

2、畅谈对星空的认识以及自己的理想与愿望。

3、教师引导讨论的方向,例如如何利用宇宙为人类服务、理想的宇宙世界、未来的家园等类的话题,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四、课堂练习

(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1、先设计创意,画出草图;

2、然后谈谈自己的想法,同学提出建议,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3、最后完善构思。

五、练习巩固

1、运用合适的材料,结合第一节课中学习的特殊表现方法绘制关于星空的科幻画,表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并给作品取名字。

2、展示作业,并进行介绍。

3、学生相互评价作业。

(针对作业的构思、立意、构图、色彩等方面问题展开评价。

4、激励学生进一步加强探索宇宙世界的热情,关爱自然、关爱生活。

5、小结。

图片欣赏:

 

7、运动

课型:

绘画、表现

教学目标:

从美术作品中感受运动的美,通过美术创作活动,发现和表现运动的美。

教学重、难点:

1、运动的美,受到形体的方向、形状、重心、力度等方控

制和引导。

2、美术造型的表现特点。

课时:

2课时

教具准备:

橡胶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问导入

1、欣赏刘翔在第28届夏季奥运会男子110米跨栏项目中跑的全过程,感受运动在视觉上给人带来的速度美、动作美、力量美和韵律美。

2、设问:

在美术创作中可运用哪些媒材?

(绘画、摄影、雕塑等。

二、新课学习

1、具象造型(写实手法):

欣赏雕塑作品《掷铁饼者》

造型手法:

具象,写实。

具象造型即在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客观的现实形象,写实即真实地对事物进行刻画。

从动作和形体上体现了力量美、形体美以及韵律美。

2、具象造型(变形手法):

设问:

风给人的感受有哪些?

(春风:

柔和轻盈;狂风则有力量、有速度)

你将如何运用雕塑的形式表现春风和狂风呢?

作品欣赏:

1)《风》整体感受:

像春风,柔美。

用女性形体来表现柔和和韧性。

艺术作品表现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曲线更好地表现了柔和的视觉感受,圆润的体面给人感觉也更柔和。

《风》的具象变形手法:

有意识地将形体比例进行了夸张,适当拉长比例使读者更明显地感受到风吹杨柳,柔韧的意境。

2)《风驰电掣》整体感受:

有狂风的力量,速度快。

重金属有坚硬和重量感,用水平的长短不一的线来表现,视觉上像重影,而且有高速度之感,用方正的体面给人以浑厚和力量之感。

《风驰电掣》的具象变形手法:

作品同样不是完全的写实,而是更概括地塑造了人与物的形和体,运用了简化和夸张的手法,简化体形,夸张重影的线条,使人的注意力转换到速度和力量上。

舞蹈摄影作品欣赏:

1)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视觉感受:

快速的旋转运动,导致照片中的某些部位虚化;头部和上半身后倾,一条腿悬在空中,使体态呈均衡的动态,动作和体态柔美。

2)引导学生分析,用圆环形可以表现旋转的动态,用圆润的体可以表现柔美的氛围。

3)两幅雕塑作品《旋》的分析。

圆润的环状,大小不一的叠加,有强烈的旋转的韵律感。

4)雕塑作品与摄影作品中的不同韵律的比较:

前两幅雕塑作品更注重节奏和力量,摄影作品更蕴涵轻盈、柔美之感。

三、课堂练习

1、运用合适的表现手法,表现舞蹈摄影作品中的运动形态和意境。

2、展示学生的作业,自由评价,同时老师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作品,注重学生对作品意境的表现。

四、课堂小结

1、本课学习情况。

2、布置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欣赏雕塑作品《搏》,由学生介绍作品所运用的造型手法,即作品呈现的视觉感受。

2、教师小结:

夸张、简化的具象变形手法,呈现出你争我赶的拼搏场面,速度感强烈。

二、新课学习

1、活动:

进一步对《搏》进行简化,用几何形概括地画出运动的速度感。

2、将弧形的人的身体简化为圆弧形,画面即变成了多个圆的形体有规律地组织在一起。

画面整体造型:

抽象造型,即看不出任何客观的现实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