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总结资料.docx
《财政政策总结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政策总结资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政策总结资料
财政政策总结资料
————————————————————————————————作者:
————————————————————————————————日期:
财政政策资料汇总2015-10-31
孙华绪
一、财政政策基本知识:
财政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主要通过税收、补贴、赤字、国债、收入分配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是政府进行反经济周期调节、熨平经济波动的重要工具,也是财政有效履行配置资源、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等职能的主要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的调控手段和方式由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调控转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体系。
财政运行模式由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建设财政,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
我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采用了“促进国民经济调整的财政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
二、财政政策分期:
1979—1981:
促进国民经济调整的财政政策
1982—(1988?
):
宽松的财政政策
1988年9月—1990:
紧缩的财政政策
1991—1993上半年:
宽松的财政政策
1993年7月—1997:
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1998—2004:
积极有限度扩张(积极的财政政策)
2005—2008年10月:
稳健的财政政策
2008年11月—2015:
积极的财政政策
三、历年财政政策:
1979—1981:
促进国民经济调整的财政政策
背景:
经济出现过热现象及引发的财政赤字严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物价持续上涨、外贸逆差增加等问题。
主要内容: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
一是改革财政体制,实行“分灶吃饭”,促进各级财政实现收支平衡。
1980年起,除北京、天津、上海继续实行“总额分成、一年一定”的体制外,各省、自治区实行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新财政体制,打破了统收统支的局面,调动了中央和地方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事权和财权的统一、权利和责任的统一促使地方合理地安排财政收支和自求平衡。
这种体制对减少财政赤字,加强宏观调控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是压缩基建规模,控制投资需求。
1979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基本建设财务拨款管理的通知》,要求基本建设不能突破国家预算指标范围;严格按照国家计划供应资金;严格执行结算纪律,防止和制止拖欠贷款;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纠正边设计、边施工、边生产的做法。
对引进的项目和1000多项未完工程,除保留必要的部分外,全部停建、缓建;对大部分非生产性项目也实行停建、缓建。
同时,严格基建投资的审批手续,并将基建资金逐步改为有偿使用,强化了投资硬约束。
通过这些措施把国家预算内的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每年的增长速度控制在10%—25%之间,避免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
三是控制消费需求,压缩各项开支。
对社会集团购买力实行计划管理,限额控制等办法。
1980年,规定文教、科学、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实行“预算包干,结余留用,征收归己”的办法,防止扩大支出和年终突击花钱。
另外,严肃财经纪律,控制奖金总额和超额津贴。
四是增加农业、轻工业投资,提高消费品供给能力。
1979年安排了174亿元财政支农资金,1980年在提高农副产品价格和增加补贴的同时,支农资金也达到150亿元;除较多地安排轻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外,财政还增加了轻纺工业挖潜改造和专项贷款15亿元。
通过增加供给,缩小消费品供应量与购买力之间的差距,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
五是稳定市场,平抑物价。
1979年,国家将粮食统购价格提高了20%,在此基础上超购加价幅度从原来的30%提高到50%,同时还相应提高了油料、棉花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1980年,国家财政的粮油价差补贴、超购粮油加价补贴和粮食企业亏损补贴支出共计108.01亿元,比1979年增加了47.39%,有力地平衡了商品供求,保证了物价稳定。
六是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平衡国际收支。
①控制需要大量补贴的产品出口,减少高亏商品的出口,减少国家对外贸的财政补贴,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②对出口创汇企业实行税收等各方面的政策倾斜,鼓励扩大生产出口商品,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效果:
通过宏观调控,基本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物价稳定和信贷平衡的预期目标。
但由于经济调整中紧缩的政策力度过大,经济增长率从1980年的7.8%降到1981年的5.2%。
1982—:
宽松的财政政策
背景:
1982年国民经济出现下滑
主要内容:
通过放松银根,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对企业实行利改税,调动企业和地方的生产积极性,增加有效供给,缩小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差距。
效果:
从1982年开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逐步回升,当年增长9.1%,增幅较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1983年加快到10.9%。
1988年9月—1990:
紧缩的财政政策
背景:
从1984年后期开始,国民经济过热的迹象又逐步显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不断扩大,投资消费高速增长,价格总水平大幅攀升。
为满足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要求和解决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国家不断扩大财政赤字,而为弥补赤字,银行超量发行货币,又加剧了物价指数上升。
主要内容:
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实行紧缩财政、紧缩信贷的“双紧”政策。
一是大力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从1988年9月至1989年第一季度,停建、缓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1800多个。
同时,将调整预算外基建投资作为压缩投资需求的重点,一方面通过征集国家预算调节基金限制预算外资金的规模,合理引导预算外资金的流向;另一方面鼓励能有效地增加供给的生产投资,限制“楼、堂、馆、所”及住宅等非生产性投资的规模。
二是控制社会消费需求。
①严格控制社会集团消费,把专项控制商品由19种扩大到32种;②限制奖金等工资外收入的增长幅度,通过大力吸收存款来减少现期购买力;③对一部分高档耐用消费品如冰箱、彩电等采用专卖的办法,以减少流通环节的人为涨价因素;④为了稳定粮食和主要副食品的销售价格,国家财政继续保留定额补贴,对某些品种的补贴额甚至还有所增加;⑤在1989年财务大检查中把滥发奖金、实物列为一个重要内容,并将其作为一项考核制度,实行首长责任制。
三是紧缩中央财政开支。
①削减财政投资支出,对经营不善、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停止财政补贴,对落后的小企业进行整顿和关停并转等;②大力压缩行政管理费支出,到1990年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42.2%压缩到7.3%;③对所有单位持有的1981—1984年发行的国库券,推迟三年偿付本息,以减少货币投放。
四是进行税利分流试点和税制改革。
1988年在重庆进行税利分流试点,1989年扩大试点范围,企业利润先以所得税的形式上交国家,税后利润以一部分上交国家,余留部分归企业。
对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由税前利润归还,改为由税后利润和折旧基金及其他企业自主财力归还。
与此同时,对税制进行改革,1989年开征建筑税,将自筹基建投资建筑税由原来的单一税率改为差别税率,对非生产性建设、计划外建设和非重点建设实行高税率,对小轿车、彩色电视机征收特别消费税。
效果:
①经济过快增长得到了控制,物价迅速回落到正常水平,需求膨胀得到化解,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有所调整,产业结构不合理状态有所改变。
②但是,由于“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使企业在流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生产难以正常运转,经济效益明显下降。
③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速回落,居民收入的增幅也有一定的下降,市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疲软,财政困难也日益加剧。
1991—1993上半年:
宽松的财政政策
背景:
1988年中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从1988年的第四季度起实行严厉的“治理整顿”,利用各种手段紧缩投资和货币投放,结果使得价格的上升速度迅速下降。
1990年零售商品价格降到只比上年上升2.1%,居民消费价格上升3.1%。
严厉的紧缩引起了经济增长速度的迅速下滑,1989年和1990年GDP分别只增长了4.1%和3.8%。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慢的增长率。
主要内容:
为扭转经济的进一步下滑,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随即放松。
效果:
1991年开始经济又加快增长。
1993年7月—1997:
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背景: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了新的改革热潮,也促进了经济的上升势头,在全国上下掀起了新的发展热潮,经济迅速达到过热状态,由此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轮通货膨胀开始攀升。
到1993年上半年,由于投资急剧膨胀,特别是房地产投资迅猛增加,各地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结果导致了比1988年更严重的通货膨胀(199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8%,商品零售价格上升13.2%,居民消费价格上升14.7%)。
待到1993年春季,通货膨胀的危险已经十分明显。
主要内容:
①严格控制资金的流动,基建项目要经中央政府主管部门审批;②提高利率,实行保值储蓄;③不仅控制资金的供给总量,而且控制资金的流动,严禁资金流向房地产,实行由中央直接将资金贷给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甚至连银行间的正常拆借也一度停止。
效果:
①1995年起价格逐年回落,到1996年底,过热的经济和金融运行中的混乱状况得到治理,持续三年之久的高通货膨胀大幅度回落,1997年国民经济顺利实现第一次“软着陆”。
②与此同时,经济增长速度也逐步下降,1997年GDP的增长率由1993年的13.5%降到8.8%。
③总之,实行了4年半之久的财政金融“双紧”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消除了突出的金融风险,解决了投资膨胀问题,保持了社会稳定。
④总的看来,经济的状态仍然良好,但已经潜伏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出现了通货紧缩,有些现象已经逐渐显露出来。
1998—2002:
积极有限度扩张
背景:
①连续4年实行宏观经济“双紧”政策,从1996年开始出现市场需求疲软,到1997年3月,物价开始回落,GDP开始下滑,至此,中国经济已从通货膨胀转化为通货紧缩。
从1997年10月起,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出现了负增长,有效需求不足。
②应对亚洲金融风暴
主要内容:
政府从1998年由以往的紧缩政策转变为扩张的政策,即由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转向积极有限度扩张和积极扩大内需。
1998年8月向商业银行增加发行1080亿元特种国债,将大量沉淀于银行的存款转化为投资,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并增发80亿元人民币的外债。
中央财政赤字达到960亿元,比年初预算赤字460亿元增加500亿元(增发的1080亿元国债中,当年只使用500亿元,故预算赤字只增加了500亿元,另有580亿元1999年转贷给地方政府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未计入中央财政预算赤字)。
效果:
①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拉动经济增长起了一些作用,对调整经济结构也有作用。
经济增长的速度开始加快,1998年第三季度GDP增长7.6%,比第二季度快0.8个百分点,第四季度增长9%。
1998年全年GDP增长7.8%,接近8%的预定目标。
②但是,由于是在下半年才加强实施这项政策的力度,所以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1999年才充分显露出来。
③1998年投资的增长主要是靠政府财政投入实现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1%,其中国有单位投资增长19.5%,表明民间的投资增长很慢。
为了使经济开始加快增长的势头得以保持下去,在民间投资和消费还未启动的情况下,1999年必须继续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且还要靠政策的投资。
结果,1999年经济增长率为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
中央财政支出增加946亿元,中央财政赤字达1503亿元。
④这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不可能也不应该长期实行下去,否则同样可引发通货膨胀。
为了减轻财政负担,防止今后通货膨胀再起,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支持和鼓励民间增加投资。
2002—积极有限度扩张
主要内容:
第一,继续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政策目的是保持必要的投资拉动力度。
第二,继续利用国债对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进行贴息,发挥一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银行贷款投入企业技改。
第三,根据情况继续提高行政事业人员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第四,继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第五,继续坚持强化税收的征收管理。
自1998年以来,强化税收征管取得明显成效。
第六,继续稳定和完善税制。
基本稳定税制,适时适当地微调税制;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在条件成熟时推进出口退税体制的改革。
2003—积极的财政政策
提出:
2003年中国仍将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目标要求:
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目标仍然确定为7%。
新增城镇就业岗位800万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
主要内容:
(1)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在预算报告中说,2003年将加大重点支出项目的投入和保障力度,一是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三是保障教育、科技等重点支出;四是调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五是增加国防支出。
(2)着力抓好十项工作,其中主要有:
①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②更好发挥国债资金带动作用,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稳定较快增长;
③努力增加就业岗位,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④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⑤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地我经济协调发展等。
2004—积极财政政策功能面临转型
主要内容:
2004年中国经济将承接2003年的发展势头,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国民经济有望增长8.5%左右。
2004年,宏观调控政策将在保证积极财政政策功能转型的同时,(适度微调货币政策)以维护好经济发展的良好形势,并通过加快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增强经济自主增长的内在动力,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2005—稳健的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
主要内容:
实施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1998-2004)退居幕后。
实行稳健财政政策,是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绝不等于财政政策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中不作为或无所作为。
2006—稳健的财政政策
主要内容: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着力推进投资、消费和出口健康发展.
一是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
二是调整和优化政府投资结构。
三是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四是巩固和发展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
2007—稳健的财政政策
主要内容:
①双减:
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和财政赤字规模(重要标志)
②政府主要通过税收和政府买入与支出方式来减少贸易顺差,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压力
2008年1-10月:
稳健的财政政策11月:
积极的财政政策
背景:
①源于2007 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 年下半年加速恶化,并迅速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我国的金融业受到冲击;进出口大幅下降,就业形势严峻。
②与此同时,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以后,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通货膨胀、产能过剩、结构失衡等问题,客观上也进入了下行区间。
主要内容:
(1)扩大政府支出规模。
一是加大政府公共投资力度。
我国提出从2008 年底至2010 年实施4 万亿元投资计划,其中中央政府增加公共投资1.18 万亿元左右。
二是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
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加大对城乡低收入群体的补助力度、实施家电下乡、汽车和摩托车下乡以及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
(2)实施结构性减税措施。
①从2009 年起,我国开始在所有地区和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改革,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和增值税征收率,减轻企业税负;②对住房交易实施包括契税、印花税和营业税在内的多种税收优惠或减免;③先后7 次上调出口退税率;④对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暂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⑤统一取消和停征102 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3)增加国债发行规模。
2009 年国家安排中央财政赤字7500 亿元,国债发行规模可能较2008 年增长一倍,达到1.4 -1.6 万亿元的规模。
财政部代地方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000 亿元。
2009—积极的财政政策
提出:
2009年,中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的要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特点:
一是“思路新”。
此次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立足于应对危机、化解危机,着眼于抓住机遇、创造机遇,较好地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
二是“导向明”。
就是重民生、保增长、促消费、活市场、统内外、利长远。
三是“力度大”。
今年全国财政赤字9500亿元,各项税费减免政策预计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
四是“工具多”。
将预算、税收、贴息、减费、增支、投资、国债、转移支付等若干财政政策工具组合起来一起使用。
主要内容:
一是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着力加强重点建设。
在2008年末增加安排保障性住房、灾后恢复重建等中央政府公共投资1040亿元的基础上,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安排9080亿元,增加4875亿元。
二是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
结合改革和优化税制,实行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扩大企业投资,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预计2009年将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
三是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促进消费需求。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
充分发挥财税政策作用,增加财政补助规模,重点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四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和民生支出安排分别达到7161.4亿元和7284.63亿元。
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
五是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
增加节能减排投入,稳步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改革。
改革完善资源税制度,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2010-积极的财政政策
提出:
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2010年1月10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全国财政工作会上说,2010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重点在扩内需、调结构上下工夫,加快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主要内容:
一是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
2010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0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继续代发地方债2000亿元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二是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
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
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缩公用经费。
四是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增强内外部约束力,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财政风险。
2011-积极的财政政策
提出:
2010年12月10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1年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重要原因:
(1)由于“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期间开工的大量项目周期较长,需后续建设资金;
(2)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包括保障性住房在内的许多基础建设需财政配合;
(3)国内经济基础不牢固,仍需财政支持;
(4)近年财政收入增长均在10%以上,有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基础。
实质内容:
实质内容大概分三个层次——赤字变化、结构减税与支出方向。
(1)财政赤字:
两年来首度缩水 赤字规模将搭配合理投资
2011年中央财政赤字7000亿元,中央代地方发行债务2000亿元,全国财政总赤字预计安排为9000亿元。
2011年全国财政赤字率约为2%左右,较2010年的2.5%下降0.5个百分点。
(2)结构性减税:
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
既要根据经济形势需要,通过减税对税制结构作进一步优化,从而使税收更好地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也要适当增税,缓解由减税带来的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作用,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重点方向为:
①在企业赋税方面,加大对如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方面高新技术行业企业的优惠政策。
②在个人赋税方面,在居民消费中对高收入人群进一步监控的同时,总体上要给居民减税。
(3)支出方向: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优先方向
包括①政府投资项目续建及“十二五”建设项目启动 ②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支出保持上升③保障和改善民生,尤其以保障性安居工程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新增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
2012-积极的财政政策
提出:
2011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2年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主要内容:
中央提出,2012年宏观调控要稳中求进。
相应地,积极财政政策要在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与促和谐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1.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①国家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增加中低收入阶层收入,扩大消费需求;②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领域,优化投资结构;③促进外贸稳定发展,稳定出口退税政策,支持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本次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突出结构性减税的作用,主要包括:
①降低部分进口商品关税,②实施对小微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③在上海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2、稳定物价总体水平
本次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是经济增长乏力和高物价二者同时并存,促增长和调物价是政府两项重点工作。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从科技、产业、项目和企业发展四个方面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优化科技支出结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二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继续推进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支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三是综合运用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推动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四是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实施小微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4、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①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推动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②完善教育、卫生、社保、就业、文化等社会公共服务机制,加大财政社会投入规模。
5、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①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落实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②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积极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③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完善涉农补贴政策,健全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补贴和收储制度,完善财政综合扶贫政策体系等。
④增加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提高财力薄弱地区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保障能力,引导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2013—积极的财政政策
提出: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目标要求:
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②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