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标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2160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6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判断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判断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判断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判断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判断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判断标准.docx

《判断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判断标准.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判断标准.docx

判断标准

回抽蓄势套利模型

作为中小投资者,往往是股价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股价的决定者。

所以,中小资金的基本策略之一是不抄底,等底部明确后再及时买入。

回抽蓄势套利模型就是适合中小资金在底部区进行短线套利的方法。

     1.基本原理。

“一波行情三步走”,在底部区的上涨行情中,一般可分探低回升过程、回抽蓄势过程和突破拉升过程。

观察探低回升段,在回抽蓄势段逢低买入部分,在突破拉升的之时重仓出击。

另外,还要考虑大盘的强弱度,大盘处于上升行情或整理行情末期,个股回抽蓄势后突破拉升的概率较大。

     2.探底回升段。

日成交量急剧放大,7日、21日均量线金叉,股价向上突破均线系统(21、34、55),21日RSI自50以下冲过60到70—80区,7日RSI自80附近回落为回升段的见顶信号。

MACD上穿0值并创出调整以来的新高。

     3.回抽蓄势段。

成交量有所萎缩,7日与21日均量线形成死叉,但21日均量线一般不会掉头下行而仅仅是走平,强势回抽时21日均量线仍保持上行态势。

在蓄势的末期,出现相对地量。

股价回探均线系统时受到支撑,特别是55日均线的支撑作用最强,均线系统在回抽蓄势过程中形成金叉三角形,21日RSI回落至50附近MACD走平粘合或小幅死叉。

     4.突破拉升段。

日成交量再次放大,并连续放出,股价收出中大阳线,并突破创出新高,21日RSI自50附近掉头向上,7日与21日RSI再次金叉向上。

MACD红柱急剧放长。

     5.操作策略。

股价在缩量回抽蓄势时买入一半,当股价放量向上突破时再加仓另一半。

若股价蓄势失败或大势未能配合,则应止损退出。

卖出时要密切关注成交量的变以化,若成交量出现天量后又急剧萎缩,往往是股价见顶的重要信号,此时可考虑减磅。

反抽套利模型

强势庄股在洗筹或出货阶段,往往会制造股价的大幅震荡来完成其目的,而这种震荡具有短时间内跌幅大、反弹幅度也大的特点。

反抽套利模型就是适合中小资金、心理素质较高投资者的一种短线获利方法。

1.基本原理。

对于曾大幅上涨的强庄股,在中级整理或中级头部的形成过程中,当股价迅速回调至重要的均线附近时,一般都会出现技术上的反抽,这种反抽持续时间为5到7个交易日,而涨幅在10%至30%。

2.见底特征。

股价回调至21日或55日均线附近,日K线出现早晨之星、锅架底等见底信号,成交量持续萎缩,出现下调以来的地量,7日与21日均量线粘合走平,当成交量重新急剧放出时为见底拉升信号,21日RSI回落到50附近。

3.反抽拉升特征。

股价出现连续上长涨的中阳线,拉升的时间极短,往往5到7日就到位。

成交量温和放大,7日与21日均量线再次形成金叉,但整体量能已大大不如之前的水平。

7日RSI回升至70-80区。

 4.见顶特征。

成交量急剧放大后又迅速萎缩,是反抽见顶的最重要信号。

同时股价涨至前期高位区,日K线出现流星线、十字星、黄昏之星等见顶信号。

日KD指标出现掉头向下。

7日RSI自70--80区掉头向下。

5.操作策略。

由于反抽套利术是短线套利模型,所以应遵守短线、适量的原则。

可在股价调至55均线并出现止跌筑底时,买入二分之一;当股价放量拉升时,可加仓另一半。

当成交量急剧放出后迅速萎缩时,反抽见顶时一次性了结。

暴跌反弹套利模型

大盘在短时间内的连续大幅下跌后,必然会有报复性的反弹出现。

而一年当中一般都会出现二到三次这种暴跌。

做好暴跌后的反弹,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取较大的利润。

暴跌抢反弹套利模型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设定的一种短线套利方法。

1.基本原理。

股指的暴跌一般发生在二种情况:

一是股指大幅拉升后的暴跌,这种暴跌往往是中期头部或中期调整过程中的第一次快速下跌,其下跌的主要动力是获利回吐;二是股指在中级下跌行情的末期的加速下跌段,其下跌的主要动力是投资者的恐慌性抛售及主力的刻意打压。

2.时机选择。

股指的暴跌所持续的时间一般在7到11个交易日,做反弹的时机应选择在加速下跌的末期,当成交量突然出现明显放大时,为见底的重要信号。

当21日BIAS在-10以上时股指进入加速下跌段的末期,二三日后极可能出现底点。

当CCI指标底背离,即股指大幅下跌,但CCI指标已不能创出新低时,说明股指进入加速下跌的末期。

3.个股选择。

当股指是属于中级下跌行情的加速下跌情况,一般是选择严重超跌的品种,跌幅越大、股价越低,其反弹的力度也最大;当股指是属于大幅上涨后快速暴跌,一般是选择逆市抗跌的品种,有部分强势庄股还没有完成拉升段,就遇上大盘的暴跌,于是先放量扛着,一旦大盘出现反弹,就借势大幅拉升。

4.操作策略。

由于暴跌行情虽然时间短,但风险较大,大多数个股都会随大盘大幅下跌,躲过杀跌过程是最重要的一步。

所以在暴跌初期的操作策略是大幅减仓。

但到加速下跌的末期则不应再减仓,反而开始逢低分批买入,并越跌越买的策略。

在仓位上可控制在三到五成左右。

并随时做好获利了结与止损,一旦反弹结束,不任是否赢利,都应退出。

整理形态突破套利模型

对于中级上涨的强势庄股,由于大盘及个股的原因,在中级上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次中短期的形态整理,这种形态整理的可操作性较强,但这是一种短线操作模型。

     1.时机及个股的选择:

大盘处于中短期下跌的末期或上升行情的初期。

处中级上升势中的强势庄股,由于大盘的下跌,随着进行一波中短期的整理,但中期上升趋势并未破坏,日均线系统(21、34、55)仍处于多头排列,股价能在55日均线附近止跌。

其整理形态为上升矩形、上升三角形等。

整理形态的时间在2—3个月,震荡空间15—30%。

     2.买入点一:

在C浪调整的盘底过程,股价回调到55日均线附近,当出现止跌信号时买入。

成交量处于整理以来的相对地量,7日均量线走平。

K线组合中出现见底反转信号。

21日RSI在50以下止跌回升。

     3.买入点二:

股价突破整理形态后的回抽时买入。

此时成交量温和放大,7日与21日均量线金叉后多头排列。

股价向上突破均线系统,重新站在各均线之上,突破颈线时成交量急剧放大,并收出中阳线。

回抽时股价在颈线及均线附近止跌。

     4.加仓点三:

股价回抽完成,当再次放量创新高时可加仓,这主要是为了提高获利面。

     5.出货信号:

日K线在高位连续出现中阴震荡。

日CR指标跌破MA1线。

7日、21日均量线死叉。

21日RSI自80附近回落,并与7日RSI形成死叉。

日MACD死叉。

60分钟K线上出现反转趋势。

加速拉升套利模型

有道是“富贵险中求“,当大多数人认为是大风险时,却緼含大机会。

加速拉升套利模型就是适合激进型的中小资金投资者的套利方法。

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赢利最大化。

1.基本原理。

对于处于强势上涨行情中的庄股,当涨到末期往往会出现加速拉升,这种加速拉升,具有时间短、爆发力强、涨幅巨大的特点,但是加速拉升后也伴随着头部的来临。

所以,在加速拉升的启动初期适时介入,一旦出现有见顶迹象时及时获利。

另外,还要考虑大盘的状态,一般大盘处于一波上涨行情的末期,这时个股板块全面开花,市场是一片繁荣。

2.震荡推升段。

当股价放量启动后,先是进入一个震荡推升过程,其主要特点是股价沿着一个较为平缓的上升通道,成交量呈现温和放大,股价在不断走高,但MACD指标却是逐波下行,呈现背离状态。

21日RSI在60至70区横行震荡。

3.上破通道段。

股价以一根中阳线的形式向上突破推升通道,并伴有成交量的放出,7日与21日均量线形成金叉,7日与21日RSI再次形成金叉,有时股价可能会回抽蓄势,但股价已不能重回原来的通道,而是进入另一个斜率更陡的加速上升通道。

4.加速飙升段。

股价大幅拉升,出现连续的中大阳线,成交量也是连续急剧放大,一般这种拉升持续的时间为3至7日,涨幅可达20%至50%。

当成交量出现天量后迅速萎缩,股价K线出现十字星、中阴震荡线,7日RSI自80以上掉头并急速与21日RSI死叉时,为拉升见顶信号。

5.操作策略。

当股价放量上破通道上轨时买入三分之一,当股价回抽确认时逢低补入三分之一,当股价再次放量拉升时加仓最后的三分之一。

若股价回抽失败重回推升通道或大盘未能配合,可先退出介入的三分之一。

卖出时要密切关注盘面特别是成交量的变化,一旦出现巨量后急剧萎缩等异常现象时,可逢高了结。

追涨停套利模型

做强势市场中的强势股,是中小资金快速增值的重要方法。

而狙击涨停个股实际上就是这种方法的最直接的体现。

一轮行情启动初期,率先涨停的个股往往有望成为市场的龙头股。

所以,做涨停股最有希望抓到龙头股。

追涨停套利模型是适合中小资金的短线套利模型。

     1.涨停狙击模型的基本原理是:

基于技术面、消息面的原因,股价存在短线上涨的临界点,在股价上涨的临界点买入,短线上涨的概率极大。

涨停表示股价有最大强烈的上涨欲望,而股价出现的第一个涨停往往就是短线上涨的临界点所在。

     2.时机选择:

大盘处于突破、行情起动或中级上升行情之中,大盘成交量连续放大,个股表现十分活跃,板块效应明显。

个股出现涨停跟大盘具有较大的关联性,在大盘强势时,个股涨停后往往能继续上涨;但在大盘处于弱势时,个股的涨停往往缺乏持续性,这时追涨容易高位被套。

     3.个股的选择条件:

(1)近一段时间第一次涨停。

第一次涨停代表着短线上涨的临界点,而第二、第三个涨停却没有这种性质,其风险也逐步加大。

(2)放量,当天量比在1.5以上,放量水平是5日均量的2到3倍,但放量过大也不好,若当日的成交量是5日均量的5到10倍,换手率也超过10%以上时,往往可能是假涨停。

(3)涨停日之前有蓄势动作或蓄势形态,15分钟和60分钟K线已做出蓄势待突破状。

开盘时有缺口,而且缺口最好未被封闭。

开盘时有缺口说明主力是有备而来。

     4.买入策略:

(1)在当日集合竞价后的9点25分至9点30分其间找出目标股三只。

条件:

高开一个点以上;量比放大至1.5倍以上;15分钟及60分钟K线已形成蓄势突破状;以前一段时间未出现涨停;属近期热点板块。

(2)在9点30分至10点的半个小时内若出现放量拉升时可买入二分之一;在将要涨停时买入另外二分之一或涨停打开后又将重新封回时买入二分之一;若不出现涨停则停止买入。

原则上是不涨停不买入。

 

     5.涨停后的操作:

如果第二天继续高开走高,涨势强劲,则短线可持有。

如果第二天高开走弱,立即获利了结或平仓出局。

如果第二天就套牢,则止损出局。

当短线获利达20%以上,个股出现放量收阴,尤其是出现天量后成交量急剧萎,出现中短期见顶信号时卖出。

对于涨停套利模型的应用,除了过硬的实战技术外,关键还有心态。

既要心细胆大,又要敏捷果断,特别要考虑大盘的强弱度,在强势市场较易成功,而在弱势市场中则假突破的概率较大。

另外,个股的选择尤为重要,一般强势龙头股成功率高,而跟风股的成功率就可能会打折扣。

仓位上也不宜重仓买入,不要超过三成仓。

因为这是一种高度的投机,收益大同时风险也大。

中短线波段组合套利模型

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一年进行二至三次的中短线波段操作,是比较稳健的羸利模式。

那么,在实战中如何把握这种中短线波段呢?

  波段操作的基本原则是:

大势好时全进、大势不好时全出,利用大盘进行波段套利。

大盘中短期上升时,大部分的个股都会上涨;大盘中短期下跌时,大部分的个股都会下跌。

大盘的中短期波动与个股的涨跌有非常直接的正相关性。

这样,在大盘中短期上升势确认时全进,而在大盘中短期头部确认时全出,真正做到“顺势而为、波段炒作”。

   波段操作的组合策略。

中短期炒作主要利用大盘的中短期波动来赚钱,它赚的是大盘上扬的平均利润,所以在个股上主要利用组合套利。

若只选一个股炒作,万一该股在这波中短期升势中弱于大盘,涨幅不大,有的甚至不涨反跌,这样将白白浪费一段赚钱的机会。

若选股太多,一方面资金管理就比较难办,风险不易控制,另一方面获利能力也相对减弱。

所以个股选择的数量上以三个为好,开三个仓位,每个仓位又分三次进出。

在大盘中短期盘底过程中选三个股逢低各买入一份,当大盘回抽蓄势时加仓一份,当大盘再次上攻确认时,把剩余的四份重仓三个股中表现最强的一个。

个股选择可从三个方面选股,在大盘下跌过程中作强势整理的次新股;中短期上升趋势完好,在大盘下跌过程中作震荡蓄势的强庄股;中线上升趋势完好,在大盘下跌过程中作无量或缩量下跌、地量横盘的中线庄。

   波段操作的技术特征。

中短期波段炒作的是中短期上升势与中短期反弹势,中短期上升势是中级上升势中的其中一段上升势,中短期反弹势是中级横行势或中级下跌势中的中短期上升。

中短期上升势的研判可利用均线系统,其中均线的参数设为(7、13),一波中短线上升,股价一般都在13日均线之上运行,中短线下跌时,13日均线是股价的压力线,当7日均线上穿13日均线形成金叉向上时,中短期底部确立,此时可加重仓;当7日均线下穿13日均线形成死叉向下时,中短期头部确立,此时应减磅或离场。

    波段操作的买卖策略。

在大盘中短期上升过程中,不再另外选股,以波段持有为主。

大多数中小投资者在大盘上升行情中不断换股、进进出出,这样虽也能赚点小钱,但持股成本也在不断提高,最后是在大盘做头后高位全线被套,这时若又不知止损出局,结果是赚到的小钱亏完不算,连本金也会损失。

但在被选中的三个股间可有所侧重地轮炒,先重仓做最先表现强势的个股,当该股出现中短期头部时先获利了结,而此时大盘仍处于上升势之中,则可用获利了结的资金的一半加仓另一未放量拉升的个股,直到大盘出现中短期调整信号。

大部分个股的表现往往与大盘同步,但有少部分个股的表现与大盘相差一点。

开始强于大盘的个股会先于大盘见顶,后启动的个股在大盘见顶后才见顶回落。

所以在大盘见顶前以个股见顶卖出为主,当个股出现中短期见顶后应获利了结。

但当大盘中短期见顶后原则上清仓出局,至少要作大比例减仓。

对仍处于强势的个股可适量持有,一旦有见顶迹象即刻出局。

中线跟庄套利模型

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一般都是股价的被动接受者,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利润,跟庄炒作无疑是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如何跟庄,在什么时候买入最佳呢?

  模型的原理:

无论庄家的操作手法怎样变,其操作原则不会变,庄家必须在低位以现金换筹码,高位以筹划码换现金,完成资金——筹码集中——资金增值——筹码分散这一操作周期。

庄家总要在低位吸货,吸完货后就等机会拉升,拉升过程中要洗筹,洗完筹后再拉升,拉到高位就要考虑出货。

不管庄家做法怎么样隐蔽,实力怎么样强大,庄家有它最弱的时候,这是庄股的命门,就象是蛇的七寸位。

那么在庄家的七寸位重仓杀入,中线持有必有厚报。

  中线庄股的运作过程:

中线庄股的运作过程一般可分:

中级底部吸货段——第一波中级拉升段——中级调整洗筹段——第二波中级拉升段——中级头部出货段。

中线庄股从进货到出货的时间往往在1.5—3年,所以跟庄操作要有无比的耐心和信心。

中线庄股从底部低点到头部高点的绝对涨幅在2—5倍。

  中线庄股的命门:

中线庄股的命门是庄股在完成吸货及第一波拉升段后的中线调整洗筹段的末期。

庄家已吸満筹码,已达到了相对控盘。

由于中级洗筹调整,股价跌至底部颈线附近,在加上做庄已有一段时间,时间成本开始增大。

庄家可能刚刚脱离成本区、甚至还处于微亏。

此时,吃进的筹码没法吐,向上拉升又没有大势的配合。

所以,庄家这时只能缩量盘整,等待机会拉升,这是庄股最弱的时机,是庄股的命门所在。

       操作方法:

选择中线庄股的时机是大盘在中级下跌行情的末期;在庄股的七寸位介入一半,若股价涨势确认再进另一半,若股价又下一个台阶时观望,再涨起时逢低补入另一半;在上涨过程中,利用大盘的中短期波动进行三分之一仓对倒;当进入最后拉升段后可分批派发.

抵抗性反弹的研判

抵抗式反弹与一般的反弹相比,抵抗式反弹的力度更弱。

对投资者而言,如何分析这种抵抗式反弹弹行情呢?

1.抵抗式反弹的性质。

抵抗式反弹的属于纯粹的技术性反弹,其目的是为了修复短期十分超卖的技术指标。

另外,也是为了接下去的进一步下跌积聚做空能量。

它可以说是快速下跌前的一个准备动作。

抵抗式反弹一般是处于稳定的中级下跌势中,此时股指在13日均线之下运行,而日均线系统中的13日、34日、55日均线处于空头排列。

抵抗式反弹持续时间为一到三周,5至13个交易日,一般是7个交易日。

2.抵抗式反弹的K线特点:

K线特征为十字星、小阴、小阳的横行震荡线,反弹时可能会出现一根中阳线,但股价并没有继续上涨,也会出现中阴下探线,但股指也没有破位下行,K线形态上是一个平台或斜上平台。

13日与21日均线是股指反弹的重要阻力位,股指能冲过13日均线,但不能站稳,而21日均线是股指反弹的压力线。

3.抵抗式反弹的量能特点:

抵抗式反弹只是多方一种被动式的暂时防守,并没有增量资金的介入,所以,股指的弱势反弹往往得不到成交量的配合。

成交量虽有所放大,但整体量能仍显不足,有时可能还会出现地量,股指向上反弹时成交量略有放大,若出现急剧放量后又迅速萎缩,这是反弹到位的重要信号。

4.抵抗式反弹的指标特点:

股指出现反弹迹象,最先反映出来的是BRAR指标,若该指标出现底背离时,抵抗式反弹就可能会出现。

而在反弹过程中,日MACD指标中的绿柱不断收缩,DIF与MACD指标也会形成小幅金叉,但金叉后又死叉时,为反弹结束信号。

21日RSI已在50以下,7日RSI回升50附近会产生反弹的高点,当7日RSI与21日RSI死叉时,为反弹结束信号。

操作策略上,由于抵抗式反弹只是为了修复短期技术指标,而且反弹结束后可能会出现快速的恐慌性下跌。

所以,利用反弹减仓仍是减少损失的有效方法,以便在更低位回补。

二次冲顶的研判

股价在进行横向整理或构筑头部过程中,都会出现二次冲顶的现象,二次冲顶的结果是二种:

一是二次冲顶成功,股价放量向上突破后重拾一波上攻行情;二是二次冲顶回落,股价形成双头。

如何研判二次冲顶的结果,在实战操作中具有非常现实意义,因为二次冲顶产生的股价往往可能是最高价或次高价,一旦发现二次冲顶不过就迅速采取减磅策略,往往能卖个好价钱。

那么,如何分析这种二次冲顶不过的现象呢?

1.二次冲顶跟大势的强弱有密切的关系。

当大势处于放量突破或强势上升行情之中,个股的二次冲顶往往能够成功,但当大势处于弱势反弹或下跌过程中时,个股的二次冲顶往往会回落,从而形成二次整理或双头形态。

2.二次冲顶的K线特点。

股价第一次创出新高后,股价的回调往往会在21日或55日均线附近止跌回升,强势调整时一般在21日均线附近,调整力度较大时也会在55日均线近止跌。

当股价二次冲顶到前期高点附近时,要密切关注盘面的变化,若日K线收出流星线、黄昏之星、中阴线等见顶信号时,就要考验二次冲不过的可能。

3.二次冲顶的量能特点。

股价在二次部顶过程中,得不到成交量方面的有效配合,成交量只是温和放大。

当成交量出现急剧放大后又迅速萎缩,往往是见顶信号。

量能也不如前期上涨时的水平,7日均量线已不能创出新高,出现量价背离的现象。

4.二次冲顶的指标特点。

股价二次冲顶过程中,股价会重回前期高点甚至创出新高,但MACD指标、RSI指标均出现背离现象。

应对策略:

一旦出现二次冲不过而形成的回落之势,操作上只少应减磅操作,因为股价很可能会形成双头。

反作用行情的研判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要压缩它,必先暂且扩张它。

庄家在做盘时,往往也会采取这种策略。

在拉升之前,先向下打压股价;在下跌之前,也会先向上拉涨。

这是股价运行中的反向作用现象。

股价的反向作用往往会使股价出现暴涨暴跌,在短线实战中具有重大的操作价值。

下反向作用的一些特点。

1.反向作用形态出现的位置。

股价的反向作用形态一般出现在两种位置:

一是中级头部的反抽过程中,这时股价的中级头部已基本形成,股价的反向作用是一种回光反照,而这也是庄家在高位进行的最后一次集中派发;二是下跌中继性整理平台的未期,股价经过一波下跌后,进行一个中继性平台整理,庄家往往会利用这种平台性的蓄势,进行向上的突然拉升,给人一种筑底成功的假象,来完成筹码的持续性派发。

2.反向作用的形成过程。

股价的反向作用一般分四个过程:

蓄势段――拉升段――冲高回落段――破位段。

3.反向作用的K线及量能特点。

拉升的当日,股价的最高价能触及前期的高点甚至创出新高,但不能站稳,股价冲高后迅速回落,日K线收出带长长上影线的十字星线、流星线、中阳线,而第二日却大幅低开,股价也连连收出中阴线,并很快跌破拉升阳线的低点。

拉升的当日,成交量急剧放大,甚至是天量,但第二日的成交量迅速萎缩,形成“避雷针式”成交量,这也是小量套大量的量能特征。

操作上,在大盘处于弱势反弹时,而个股也在波段性的高位,当股价在回抽或下跌中继整理的未期,出现放量拉升时,就要时刻关注股价的变化,小心分析是否是一种股价的反向作用。

对于持股者,可在股价大幅冲高过程中减磅;对于追涨的投资者,若在第二日就被套,而且成交量出现迅速萎缩时,应当机立断止损退出。

头部确认平台的研判

股价在破位之后的55日均线附近,拉出了一个整理平台,最后股价又跌破平台,使得股价的头部形成得以确认。

这一平台称为“头部确认平台”,在头部形成过程中一般都会出现,而且在实战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操作价值。

那么,对投资而言,如何分析这一头部确认平台呢?

下面笔者就个人的一些研判经验,给大家总结一下头部确认平台的一些特点?

1.头部确认平台的位置及时间:

头部确认平台一般是股价跌破头部颈线或55日均线后,在55日均线之下的附近,有部分是沿着55日均线。

头部确认平台的构筑时间为一到两周,即5至8个交易日,一般是5个交易日。

2.K线及形态特点:

K线特征为十字星、中阴、中阳的震荡线,股价探低回升时为十字星线,反弹时则为中阳线,但股价并没有继续上涨,第二日又以中阴线下跌,然后股价又止跌反弹,K线形态上是一个平台或斜上平台。

但最后都以一根中阴线或大阴线的形式击破这一平台,使得头部确认平台正式完成。

在头部确认平台形成过程中,21日均线下行并分别下穿34日、55日均线,34日均线也掉头下穿55日均线,形成“死叉三角形”,而55日均线也开始出现转点。

3.成交量特点:

头部确认平台实质上是股价下跌过程中的一个抵抗式反弹,股价的反弹往往得不到成交量的配合,成交量相对萎缩,有的时候可能还会出现地量,这是多空双方在高位最后的暂时平衡,等待股价的最后选择方向。

股价收阳线时成交量略有放大,回落时成交量急剧萎缩。

21日均量线走平或仍处于下降态势,7日均量线略有上行,与21日均量线粘合后又重新向下发散。

但股价向下跌破平台时往往会有成交量的放大。

4.指标特点:

我们把日线中的MACD指标参数由(12、26、9)设为(5、26、5),在头部形成过程中,MACD指标已经跌破0轴,股价在做头部确认平台时,MACD指标在0轴之下的附近走平粘合或小幅金叉,但力度较弱,后又重新向下发散,绿柱急剧放长。

21日RSI已跌破50,说明股价的上涨趋势已经结束,股价形成头部确认平台时,21日RSI也出现回升,但不能向上突破50,在受阻50后又重新下行,并创出新低。

双顶头部形态的研判

在中级头部形成过程中,双顶形态是最常见的头部形态,但也是存在变数较多的头部形态,它与二次整理形态往往较难区别。

近期随着大盘的持续走弱,有许多个股走出了这种双顶头部形态。

那么,一个完整的双顶形态可分几个过程,在实战中又如何应对这种头部形态呢?

1.双顶头部形态形成的条件。

对于个股来说,双顶头部形态的形成应符合时间及空间上的要求。

由于双顶头部形态是一个中级头部形态。

所以,从空间上,股价的中期涨幅应在80%以上。

从时间上,一般一波中级上涨行情持续的时间在6至8个月。

从波段运行上,中级上扬行情往往由二个中短期上升波段组成,第一次出现二次冲顶回落很可能是二次整理,但第二次出现双顶形态时则形成头部的概率很大。

另外,在大盘处于弱势调整过程中,个股出现双顶头部的可能性大,而在一个强势上升过程中的市场,个股的调整是二次整理的可能性大。

若大盘也在构筑中级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