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 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20285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学 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筑学 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筑学 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筑学 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筑学 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学 名词解释.docx

《建筑学 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学 名词解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学 名词解释.docx

建筑学名词解释

返回首页 > FDC网络营销

建筑学基本知识

1、建筑面积

  房屋的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外墙(或外柱)外围以内水平投影面积之和。

房屋的建筑面积包括套内面积(套内面积包括墙体面积和实用面积)和公共面积二个部分。

2、套内面积

  套内面积包括墙体结构面积在内的直接为办公、生产、经营或生活使用的面积和辅助用房的厨房、厕所或卫生间以及壁柜、户内过道、户内楼梯、阳台、地下室、附层(夹层)、2.2米以上的阁楼等面积,如墙体属两户共有(即共墙),其所属面积由两户平均分摊。

3、公共面积

  公共面积指建筑物主体内,户行以外使用的面积,包括层高超过2.2米的设备层或技术层,室内外楼梯、楼梯悬挑平台、内外廊、门厅、电梯及机房、门斗、有柱雨蓬、突出层面的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公共面积其产权应属建筑物内参与分摊该公共面积的所有业主共同拥有,物业管理部门统一管理。

4、销售面积

  销售面积是指商品房按“套”或“单元”出售,其销售面积为购房者所购买的套内或单元内建筑面积(以下简称套内建筑面积)与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之和。

5、基底面积

  房屋的基底面积是指建筑物底层勒脚以上外围水平投影面积。

6、容积率

  规定地块上全部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

7、得房率

  得房率是指套内建筑面积与套(单元)建筑队面积之比。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套(单元)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队面积+分摊得公用建筑队面积。

8、建筑覆盖率

  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建设用地面积之此。

建筑密度=建筑覆盖率

建筑密度是指在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9、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整幢建筑物的共有建筑面积与整幢建筑物的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的比值,即为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10、绿化率

   用地范围内设置的绿地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

11、人口毛密度

   人口毛密度=小区内居住人数/小区内占地面积(公顷)。

12、三通一平

   指地皮在发展基础上达到通水、通电、通路、场地平整的标准。

13、七通一平

   指上、下水通、排污通、路通、电讯通、煤气通、电通、热力通、场地平整。

14、建筑小品

   建筑小品是指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的、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游憩观赏设施和指示性标志物等的统称。

15、住宅间距

   二栋住宅间距(外墙皮与外墙皮)与前面(一般指南面)住宅高度的比值。

16、开间

   住宅设计中,住宅的宽度是指一间房屋内一面墙皮到另一面墙皮之间的实际距离。

因为是就一自然间的宽度而言,故又称开间。

住宅开间一般不超过3.0米--3.9米,砖混结构住宅开间一般不超过3.3米。

规定较小的开间尺度,可缩短楼板的空间跨度,增强住宅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

   开间5米以上,进深7米以上的大开间住宅可为住户提供一个40--50平方米甚至更大的居住空间,与同样建筑面积的小开间住宅相比,承重墙减少一半,使用面积增加2%,便于灵活隔断、装修改造。

17、进深

   在建筑学上是指一间独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筑从前墙皮到后墙壁之间的实际长度。

进深大的住宅可以有效地节约用地,但为了保证建成的住宅可以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住宅的进深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要求,不宜过大。

目前我国大量城镇住宅房间的进深一般要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扩大。

 

18、玄关

   玄关就是登堂入室第一步所在的位置,它是一个缓冲过渡的地段。

居室是家庭的“领地”,讲究一定的私密性,大门一开,有玄关阻隔,外人对室内就不能一览无余。

玄关一般与厅相连,由于功能不同,需调度装饰手段加以分割就是自己人回家,也要有一块放雨伞、挂雨衣、换鞋、搁包的地方。

平时,玄关也是接受邮件、简单会客的场所。

19、隔断

   隔断是指专门作为分隔室内空间的不到顶的半截立面.

20、层高

   层高是指住宅高度以“层”为单位计量,每一层的高度国家在设计上有要求,这个高度就叫层高。

它通常包括下层地板面或楼板面到上层楼板面之间的距离。

21、净高

   净高是指层高减去楼板厚度的净剩

22、标准层

   标准层是指平面布置相同的住宅楼层。

23、夹层

   在一个楼层内,局部增设的楼层。

24、裙房

   指与高层建筑相连的附属建筑。

25、设备层

   指专用于布置机电设备等的楼层。

26、结构转换层

   建筑物某楼层的上部与下部因平面作用功能不同,该楼层上部与下部采用不同结构类型,并通过该楼层进行结构转换,则该楼层称为结构转换层。

27、建筑高度:

   建筑高度是指自建筑物散水外缘处的室外地坪至建筑物最高部分的垂直高度(坡屋顶建筑高度:

坡层顶建筑物当屋面坡度超过四十五度(含四十五度)时,建筑高度自基地室外地坪至坡屋顶的二分之一止;当小于四十五度时,建筑高度自基地室外地坪至坡屋顶最高处)。

28、格局

   指一户房屋之屋型方正或属于长型、不方正、异形。

29、私密性

   指私生活之隐私性(动静分区,栋距要宽)。

30、采光

   指光线日照之亮度。

31、通风

   风(空气)之来源,去路。

32、座向

   指房屋之方向(朝南、东佳,朝北次之,朝西最差)。

33、景观

   指观看景色的视野。

34、阳台

   直上方设有遮盖物者(封闭阳台算全面积,半封闭阳台算半面积)。

35、露台

   直上方没有任何屋厅遮盖物之平面。

36、平台

   平台是指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的上人屋面或由住宅底层地面伸出室外的部分。

37、走廊

   走廊是指住宅套外使用的水平交通空间。

38、承重墙

   直接承受外力作用和自重的墙体。

39、非承重墙

   一般情况下只承受自重的墙体。

40、结构墙

主要承受侧向力或地震作用,并保持结构整体稳定的承重墙,又称剪力墙、抗震墙等。

41、小区布局形式

   行列式、围合式、组团式。

42、建筑形式

   塔式、板式、墙式。

43、窗

   落地窗、阳光窗、转角飘窗、弧形窗、天窗等。

44、地下室

   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

45、半地下室

半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

46、居住区用地

   居住区用地是指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

47、住宅用地

   住宅用地是指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48、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49、道路用地

   道路用地是指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小汽车、单位通勤车等停放场地。

50、公共绿地

   公共绿地是指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

51、道路红线

   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52、建筑线

   建筑线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53、钢混结构住宅

  这类住宅的结构材料是钢筋混凝土,即钢筋、水泥、粗细骨料(碎石)、水等的混合体。

这种结构的住宅具有抗震性能好、整体性强、抗腐蚀能力强、经久耐用等优点,并且房间的开间、进深相对较大,空间分割较自由。

目前,多、高层住宅多采用这种结构。

其缺点是工艺比较复杂,建筑造价较高。

54、框架结构住宅

  框架结构住宅,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 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而成的住宅。

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

55、砖混结构住宅

  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

砖混结构住宅中的“砖”,指的是一种统一尺寸的建筑材料。

也有其它尺寸的异型粘土砖,如空心砖等。

“混”指的是由钢筋、水泥、砂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钢筋混凝土配件,包括楼板、过梁、楼梯、阳台、挑檐,这些配件与砖做的承重墙相结合,可以称为砖混结构式住宅。

由于抗震的要求,砖混住宅一般在5至6层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